态度-二重性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社会态度
当出现了认知失调
➢改变态度 ➢增加认知 ➢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 减少选择感 ➢改变行为
(二)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证据
1.决策后失调
• 决策几乎总会引起失调。 • 提高我们选择的对象的评价,或降低对未选择的
对象的评价,都可以减少失调。一旦做出了决定, 我们就会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决定,而且越来越讨 厌其他的可能选择。
认知成分
事实 信念 观点 知觉 理解
情感成分 评价 情感 情绪
行为倾向成分
意向
外
显
行
倾向
为
偏好
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
虚框中的为态度、态度≠外显行为
(二)态度与行为
• 拉皮尔(LaPiere 1934)的研究
30年代初,绝大部分美国人对亚洲人持有负性种族偏见。 邀请了一对来自亚洲的年轻夫妻驾车在美国旅行。 结果在3个月的旅行中,他们经过的66家旅馆只有1家拒绝让他们住 宿,而184家饭店没有一家拒绝他们用餐。 后来拉皮尔教授又给他们经过的旅馆与饭店写了一封信,问他们是 否愿意接待亚洲人。结果在128封回复的信中,90%说他们不会接 待。很显然,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了矛盾。
• 结果:高奖赏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大多认为这项工作枯燥无趣;低 奖赏组的被试大多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是有趣的、愉快的。
• 撒谎的被试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 ➢ 增加第三个认知以使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性减少
➢ 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
• 认知失调论,能说明人们的行为及其态度的变化。这 比海德与纽科姆的理论模型所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 A喜欢B的程度 ➢ X对A或B的重要性 ➢ A、B因X而交往的频率 ➢ A和B对X的态度差异 ➢ A或B的自信程度
2.认知失调理论
态度研究的新进展_双重态度模型_张林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2):171~17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张林张向葵(吉林大学社会心理系,长春130012)(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长春130024)摘要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研究者只关注有意识状态下人们的外显态度,对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内隐态度最近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这一理论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测量技术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该文对双重态度模型的理论来源、基本观点、双重态度类型及相关的研究证据作了详细介绍,最后探讨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对态度改变、态度测量及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等未来研究方向的意义与启示。
关键词态度,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双重态度。
分类号B849:C91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1]。
奥尔伯特也曾经提出“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2]。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将态度看作是一种人对社会客体(包括人、事件和观点等)或支持、或反对的单一心理倾向。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 和Banaji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隐性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先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3]。
这一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
态度——精选推荐
态度态度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一般来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但在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态度中的内在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社会心理学的不同定义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但是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以下三种:1、奥尔波特(G. Allport 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2、克瑞奇(Krech 1948)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他的定义忽略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3、弗里德曼(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关于矛盾性质二重性的观点对于化解矛盾的意义
关于矛盾性质二重性的观点对于化解矛盾的意义侯惠勤提要运用《正处》关于矛盾性质二重性观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矛盾1"-7J匾。
可以把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定性为“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个矛盾既有政治性质,又具有非对抗性,可以用和平方式加以解决。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内部矛盾资产阶级自由化中图分类号B0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47(2007)04—0012-0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关于正确处部矛盾的问题》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我们在党中论成果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化马克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轨迹,增强建谐社会的形势下纪念这一伟大著作,意义十分重大。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而且可以更深入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构想的精髓,转化为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力量。
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有惊人的相似。
现在,就和50年前有许多相似的情况:一是我们都处在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必须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从《论十大关系》到《正处》的一根主线,是新阶段;二是尽管我们都处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化消极因素为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积极因素,掌握领导新社会建设的主动权。
这也是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正处》最具生命力的思想精髓,其中,最具想像力矛盾无需通过激烈对抗而是可以自觉协调加以化解和创造性的就是敢于发掘对抗性矛盾中的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三是我们都面临着如何认识和处因素,善于把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把理新情况、新矛盾的严峻挑战,许多同志在这方面某些阶级矛盾纳入人民内部矛盾。
这一创新思想的还缺乏自觉性,需要重新学习提高。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 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 双重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 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 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各家于一体。
基本主张:
人们持有的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 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应以了解态度满足人们何种需要为 前提,通过改变他们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们的态度。
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外,还承认态度改变 中存在着个别差异。
以角色理论为依据。 核心原则: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
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
(三)团体影响法
团体讨论中的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过程:(1)“解冻” 了原有的抵制改变的团体态度;(2)建立起新的态度; (3)“凝固”了新的态度。
团体的影响来自团体的规范准则,这种规范准则对团体成 员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 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四)活动参与法
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活动,能达到改变人们态度的 目的。
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或者是与所要改变的态度有着密切联系, 或者就是所要改变的态度对象本身。
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 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所参与的活动如果是经常性的、较长久的,则态度改变相 应地就较大、较持久;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或短期的活 动,则态度改变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或难以持久。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第四章社会态度第一节态度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态度(一)态度概念的由来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和培因率先使用态度概念,在他们看来,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向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
奥尔波特认为,所谓态度是在经验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引向。
这个定义曾一度被社会心理学界认为是态度的经典定义。
(二)态度概念的各种界说第一种是侧重认知成分的界说,把态度看作是具有结构性的认知体系。
强调认知信息及其组织。
第二种是侧重情感成分的界说,视情感为态度的标志。
强调的是赞成、喜欢与否的表达。
第三种是侧重行为倾向成分的界说,认为态度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第四种是综合性界说,这类定义力图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基本内容,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之中。
(三)态度的定义和态度的基本特征我们认为,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
从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态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⒈主体内在性首先,态度总是一定主体的态度。
态度的主体既可以是社会个体,也可以是社会群体。
除了成员个人的态度之外,还存在群体共同的态度。
所以,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是态度的承载者,是态度的主体。
其次,态度具有内在性。
态度不同于具体行为,尽管它有一定的行为倾向。
因此,从人的外部行为中不能直接观察人的态度,而只能间接地从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人的态度。
各种态度测量都要从态度的这个特征出发,否则就容易将态度测量和行为测量混为一谈。
⒉对象性任何态度都有一定的指向对象。
这个指向对象就是态度的客体,它既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思想、观点或信念。
而针对的人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还可以是一个群体。
态度的对象性使态度和价值观有别,价值观不涉及某个具体对象,相对来说,比态度更为抽象和更为宽泛。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一、态度及其形成(一)态度的含义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的特征有:(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
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代表人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
代表人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
代表人物:瓦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
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
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而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c.动作定向的态度;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e.自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
弗格森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而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
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1.态度的功能(1)适应功能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社会心理学06态度及其改变
2.
态度维持和改变的一些似规律性的设想: (1)要想巩固人的原有态度,尽量避免他做 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包括言语表态); 假如已经发生了这种行为,最好使他找到产 生这种行为的外部原因和充足的辩解性理由。 (2)如果要想改变人的原有态度,最好是引 发他做出与原有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包括表 态),同时防止或减少他从外部找到为这种 行为辩解的理由或原因。
(二)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 (1)单成分说,认为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2)双成分说,认为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 (3)三成分说,认为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 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故 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 以上三种说法虽有差异,但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 的基本特征。因此,人们也常以感情表现(表情) 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很多人倾向于赞成三成分说, 但应将行为的形成或改变的机制提供
了一种新的说明线索,其平衡态与不平衡态所 引发的情感体验也获得后续研究的一些支持的 论据。但人们也评论其不足之处是(1)在几 种关系中只有正负的体验方向指标,而无强度 指标,因而无法说明P在不平衡态时何以会对 某一方(如X)而不是另一方(O)采取改变 态度去恢复平衡状态。(2)人际关系和态度 的形成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和体系,绝不会只 是个孤立的三角模式。
(二)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它们之 间存在三种情况:(1)相互一致和协调的、(2) 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3)无关的。由于认知冲突 引起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认知失调”现象。 恢复平衡途径: (1)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 (2)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个或同 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 (3)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 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
第六章 态度
具体态度与主观规范如何导致不同的
行为意向? 具体态度与主观规范两个变量可能是 一致的,即都是积极的,那么其行为 意向也可能是积极的。 假如其中一种变量是积极的,而另一 种变量是消极的,在此情境下,其意 向将取决于两个变量相互作用的相对 强度,即取决于其中更占优势的或重 要的那个变量。
举例:甲乙两青年都具有“吸烟能损害健 康”的信念,即他们对吸烟都持有消极的 态度,同时他们的父母都反对吸烟。 按说他们也都会有同样“不许吸烟”的主 观规范。 但甲却始终生活在一个正式与正派的工作 群体内,他和大家一样都认为“青年人不 应吸烟”。 而乙由于参加了一个非正式小群体,这里 的朋友们都认为“吸烟是时髦的”、“吸 烟显得有风度派头”等。
三、态度的特点
1.
态度的社会性与主观经验性(遗传 与态度) 2. 态度的对象性 3. 态度的稳定性 4. 态度的内在性
四、态度的功能
美国学者丹尼尔· 卡兹(D.
Katz)认为,
态度有四种功能: 1.适应(adjustment)功能。指人的态 度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形成以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多重行动可以被看做是由许多与特殊
态度相关的单一行动的均数,是一般 态度的一般行为倾向。 既然一般态度与多重行为尺度有高度 相关,那么,了解一般态度就可以预 见一般行为倾向,或者通过多重行动 的测量也可以推断其一般态度。
与此同时,社会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
研究也得出几个原则: 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
3.价值表现(value
express)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 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在卡兹看来,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 要,而这种需要的满足正是通过态度 而得以实现的,通过态度表达自己的 价值观,充分显示自己的人格和对人 生意义的追求等。
社会心理学第五节 态度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 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过 于相信和保护自己,比较固执己见)不易改变态 度。 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 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 响,易于接受说服。(自我评价较低,缺乏自尊 心的人,常怀疑自己而相信他人,容易接受劝说 改变态度。)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 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 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思维方式、信 息加工形式等,与心理免疫力有关)
3.信息倾向性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 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 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单一倾向信息是指单方面表明对自己 有利的观点;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是指说服 者及表明自己的观点的优越性,也指出与 自己相反的观点的价值,并巧妙的让对方 感到自己的论点比其原有的观点优越。二 者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 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 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态度转变的过程实 质上就是新态度形成的过程:依从、认同、 内化 主要内容:
态度转变模型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态度转变理论
一、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和詹尼斯于1959年提出一个态度转 变模型,如下图所示: 传递者 → 沟通信息 → 态度主体(接受者) ←情境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 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促使态度改变的压力;压 力越大,改变的潜力也越大。但是压力与态度的改 变并不成正比。有时候差异太大,会使接受者认为 难以改变而放弃努力,或者对信息来源产生怀疑。 差异与态度改变之间呈倒U形关系。 这时要看传递者的情况。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 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 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态度改变也较大。 (医学专家做保健品宣传)
管理心理学-态度理论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5、社会知觉中,对他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 倾向,属于
A、首因效应 B、月晕效应 C、定势现象 D、投射作用
6、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强、平衡、灵活型与气质类 型中的哪种对应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7、ERG理论是谁提出的 A、马斯洛 B、阿尔得夫 C、莱维特 D、麦克莱兰 8、根据因素理论,下面哪种是激励因素 A、工资 B、工作安全感C、工作富有成就感 D、工作环境、 9、态度是不是天生的,这是态度什么特征 A、社会性 B、间接性 C、针对性 D、协调性 10、管理方格理论中,任务型领导属于 A、1,1 B、9,1 C、9,9 D、1,9
二、意见沟通的方式(种类) 1、不同层次的沟通方式:个人与个人的沟通;团体与个
人的沟通;团体与团体的沟通。 2、单向与双向沟通: 3、上行、下行及平行沟通方式: 4、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三、意见沟通网络: 1、正式渠道沟通网络:
非正式渠道沟通(小道消息的传播途径): A、单线式: B、流言蜚语式: C、偶然式: D、聚焦式: 四、意见沟通的障碍及其解除: 障碍: 1、语言表达、交流和理解造成的障碍 2、团体成员的态度、思想、情感等不同造成的障碍 3、个性差异造成的障碍 4、距离、组织结构造成的障碍
四、是非判断题(共20分)
1、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管理理论被称为“Y理
论”。(
)
2、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是提倡集体奖励制,而不主张 个人奖励制度。( )
3、麦克雷格提倡X理论,反对Y理论。( )
4、“用固定眼光看人”是社会知觉中的月晕效应。( )
5、智力是一种特殊能力。( )
05节 态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 联系个体内 世界的桥梁。 世界的桥梁。 由态度出发, 由态度出发,
向内可对 向内可对个体的心理状 可对个体的心理状 进行研究, 态进行研究, 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 则可对行为 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 种预测。 种预测。
1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A.归因 A.归因 C.动机 C.动机 B.态度 B.态度 D.情绪 D.情绪
282.态度的特点包括( 282.态度的特点包括( 态度的特点包括
A.系统性 A.系统性 C.稳定性 C.稳定性 B.内在性 B.内在性 D.对象性 D.对象性
)。
15
练习题
283.态度的成分包括( 283.态度的成分包括( 态度的成分包括
态度对象的客观价 对态度有重要影响, 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 客观价值 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 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 价值。 价值。
6
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 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
首先,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 相比, 抽象和一般, 首先,价值观与态度相比 稳定和持久, 不容易转变。 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 其次,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 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 其次,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
3.行为倾向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行为倾向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 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 的倾向性。 的倾向性。
203
3
上述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
C(cognition,认知)、 cognition,认知) affection,情感)、 A(affection,情感)、 tendency,行为倾向), B(behavior tendency,行为倾向),
费舍宾模型态度多元属性模
费舍宾模型态度多元属性模一、模型简介态度多属性模型由心理学家Fishbein 在1963 年提出。
Fishbein 认为,人们对客体的态度,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述: 其中,Ao 的字面意思是人们对客体的整个态度。
这里的客体不仅仅指产品或者服务,还可以指企业形象或品牌形象等等。
i 的含义是,在消费者的认知中,产品或者服务具有哪些重要的物理属性或者特点。
一般而言,产品或者服务的属性很多,如作为五星级饭店,对消费者而言,应该具有的属性包括:方便的交通、合口的饭菜和热情的服务等等。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属性存在于消费者的认知中,而不是产品或者服务客观存在的属性。
研究表明,由于人类的工作记忆最多能够记住7 —9 个组块的信息,因此,对高度卷入的产品,要考察其7 —9 个重要属性,而对于低卷入的产品而言,要考察1—3 个重要的属性。
bi为客体———属性信念的强度。
其含义是,在消费者的认知中,产品的第i 个属性存在的可能性;也即指消费者对某特定产品或者服务的第i 个重要属性存在与否的信念强度。
ei 为属性—利益信念的强度,指消费者对这类客体中某个属性重要性的评价;简单点说,就是消费者认为,在这类产品中,第i 个属性对自己是有利益的,还是有损害的,程度怎么样。
整个态度模型表明,要考察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态度,必须先知道,在消费者的认知中,这类产品应该具有哪些属性或者特点,即确定i 变量;再确定在消费者的认知中,这些属性对他们的重要程度如何,就是e 变量;然后再确定,在消费者的认知中,某特定品牌的产品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这些重要的属性,就是b变量。
二、消费者态度测量确定变量i该态度模型要求先确定i 变量,即消费者认为这类产品或者服务中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态度测量中,考察的是某特定品牌产品或服务,但是,在确定这个变量时,着眼点是这类产品或者服务应该具有多少个属性特点。
要从消费者的认知中得出该变量的具体值,应该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便穿破消费者的心理阻抗,或防止消费者故意迎合调查者的心理。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第四章社会态度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所谓态度,一直是两种传统社会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领域,甚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曾经形成过研究态度的高潮。
其主要原因就是态度进一步影响和完善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识,无论是我们对于他人的行为或社会环境的解释,还是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各种反应,或多或少都与我们所持的态度有关。
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界定(一)态度概念的提出最早把态度这个定义引人心理学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赛(H·Spencer)。
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导引至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
这种看法,后来在兰格的实验中得到证实。
兰格在他关于反应时间的实验中发现,对某种事物的反应,事先有精神准备和没有精神准备是不一样的。
当被试者集中注意力于自己即将做出的反应时,其反应时间就会比其他集中注意力于即将来临的刺激的被试都的反应时间要短。
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1919年托马斯(W·I·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开始的。
他们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和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从而假定了“态度”这个概念。
自此以后态度这个概念便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二)态度的定义由于人的社会态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根据自己理解对态度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为了加深对态度概念的理解,有必要介绍几种影响比较大的定义。
1、萨斯顿(Thurstone)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这是最简单的说法,他强调态度是主观的心理状态。
某人对某种对象在情感上的亲疏、远近就是态度。
2、奥尔波特(Allport)提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
”这种定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他强调的是从兰格时代起就为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映的准备状态。
3、杜博(Doob)认为态度是“含蓄的、驱动力产生的,在个人交往中被认为在社交方面是很重要的一种反应。
2023辽宁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高频题库(含答案)
2023辽宁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高频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 )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A.奈塞尔B.马斯洛C.斯金纳D.考夫卡2.高等教育私营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短缺B.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新自由主义路线C.“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为高等教育私营化提供了理论基础D.社会需要3.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是指教育的教育性和( )A.社会性B.政治性C.文化性D.学术性4.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的( )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5.李达班综合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比普通班级参评比例高出( )A.1%B.2%C.3%D.4%6.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时间一般需要( )。
A.半年B.一年C.二年7.自我意识包括( )A.生理自我B.行为自我C.情绪自我D.语言自我8.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不包括( )A.遵从B.顺应C.认同D.内化9.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B.华生C.罗杰斯D.班杜拉10.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 )A.家庭B.职业C.信仰D.文化1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这种观点属于( )。
A.辩证否定观B.形而上学否定观C.诡辩论D.唯心论12.我国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认识和清理批判是在( )A.教育心理学的改造期B.教育心理学的繁荣期C.教育心理学的破坏期D.教育心理学的新生期13.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属于( )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14.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
态度
当前位置:学习内容>> 第三章态度第一节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一、什么是态度(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象性、观念性、评价性和持久性是对其进行定义的基本出发点。
对象性是指态度与需要、价值观等其他心理特征推动的一般倾向不同,它是指向特定对象或内容的;观念性是指态度是以知识观念为基础的;评价性是指态度是具有正面和负面指向的心理矢量;持久性是指主体指向一定对象的态度是相对稳定和一致的。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成分,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充分理解是人们对一个事物、一个现象是形成一定态度的前提。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态度的行动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意动效应真的存在吗你可以尝试体验一下意动效应的存在。
用两尺长的一根细线拴一重物捏在手里,闭上眼睛,保持手的静止,然后想象有一股强大的磁力在吸引重物作前后或左右摆动。
几分钟后再睁开眼睛,你会发现重物果然在作前后或左右摇摆。
或者在乎地上画一个比双脚稍大的正方形,然后闭眼入静,边原地轻轻蹈步,边想象正前方或正后方有一股强大吸力使你倾斜。
过一会儿睁开眼睛,你会发现你已经从前方或后方踏出原来的圈子。
传统的研究普遍认为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是密切联系的三个要素,一定的认知水平会影响到人的情感判断,同时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态度。
但新近研究表明,态度的三个成分并不总是彼此高度对应的。
二、态度的特点(一)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态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