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江苏省南京市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 (4)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资料(苏教版九年级)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资料(苏教版九年级)中考散文复习指导学案——文学作品阅读指导(二)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九年级语文组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散文相关知识,明确近年来散文阅读考查题型。
2、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解题技巧,提高学生散文阅读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解题技巧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散文阅读应试能力第一课时一、散文知识储备(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把、描写、、融为一炉。
神聚:(三)、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四)、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为线,为线;可以为线,可以为线;也可以为线,以地点为线。
(五)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二、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归纳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考题类型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3.品味语言4.表达方式的作用5.表现手法6.发展性考题三、考点一: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和暗示主题的、,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中考语文 散文阅读技巧及练习 苏教版
(1)象征
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老妪不爱听那样的话,她爱听少女的话。
少女常对她说:“奶奶,尽量想高兴的事儿,那样您准能活一百多岁。”
经历了许多年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孤寡生活以后,忽然有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女伴儿,老妪返老还童了似的。
然而有一天老妪忽然失明,接着咯血了。村里不得不派人把她送到县医院,一诊断是癌症,早扩散了。那么老的人了,也只有回家挨着。
散文的线索: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3年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23分)七年级学生圆圆为班级策划主题为“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协助完成方案。
1.你用心准备活动开场白。
青山绿水,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江山之美让我们心kuàng()神怡,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长征路上的豪迈宣言,渡江战役的胜利号角,神舟飞天的长空呼啸……时代之声使我们心潮澎湃,爱国之情。
胸怀天下,心系国家——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怀!(1)给加点字注音:长.( )(2)根据拼音写汉字:kuàng( )2.圆圆想在活动中吟诵体现江山之美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协助。
(1)请你将古诗文填写完整。
①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敕勒歌》)②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④衔远山,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2)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体现江山之美。
3.圆圆挑选了一些作品,展现不同时期的灿烂文化,你设计了对联游戏。
(1)将能够组成对联的作品名连接起来。
(填序号)甲《搜神记》(东晋·干宝)甲——( ) 乙——( ) 丙——( )(2)任选一副,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
选_______(填序号),填入_______。
4.圆圆准备了下面一组材料,播发不同时期的强国之声,需要配一段“主播评论”。
你结合材料,围绕“强国”和“英雄”,撰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50字以内)[材料一]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邓稼先》[材料二]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太空一日》[材料三]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一着惊海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圆还制定了一份评价表,请老师和同学对上面的方案进行整体评价。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学校开展“天下国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文段,从长征精神到航天成就……1.字音,字形,字义,4分(1)草长莺飞(长,注音)(2)心旷神怡(旷,根据注音写汉字)(3)选词填空,爱国之情:A.入木三分B? C.与日俱增2.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天苍苍,野茫茫,长河落日图造化钟神秀,衔远山,,浩浩汤汤,横无际消另写两句能体现江山之美的诗文:3.对联,5分(1)将6个三字词,组成三副对联6个词是:桃花扇,搜神记,红楼梦,桃叶歌,游仙诗,牡丹亨(2)选择一副对联补充完整上联“文选”补下联:下联“千字文”,补上联4.根据三则材料,围绕"强国"和“英堆"发表一段议论性文字(50字以内),4分材料摘自三篇课文《邓稼先》“我不能走”……《太空一日》“一切正常”……《一着惊海天》“一切正常”……5.综合性学习,修改评价表,4分(1)选择一个不合适的评价项目(参与人员人数是否充足)(2)补充一个评价项目二、阅读(共43分)(一)古诗文组合,共11分拜年文微明不求见西惟通谲,名纸朝来满敲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送刺(节选)周密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来刺金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余表男吴四大,性清指。
运节日无仆可出,徘细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
于是酌之以酒,阴以己刺尽易之。
边仆不慢,国往遍投之,态吴利也。
开日合并,因出沈刺大末,相与一笑。
乡曲相传.以为笑谈。
选自髦记体小说《类辛杂识》[注释]刺:名帖6.文意辨析选择题,3分7.断句选择题,2分造节日无仆可出/排徊门首/恰友人述于公仆退刺至,8.句子翻译,3分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
吴刺也。
9. 谈古人散发名帖与现代群发视福有无相似之处,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3分(二)现代文组合文本,共10分材料一,中国传统茶的历史与文化材料二,新式茶的发展(奶茶,果茶等)材料三,新式奶茶受众分布扇形图(受众女性最多占86+%,年龄22-40岁最多占比40+%, 价格16-20元最多占13+%)10.文意辨析选择题,3分11.表哥要开一家新式奶茶店,请你根据材料给他提建议,3分12.有人认为,在未来,新式茶饮会完全取代传统茶。
【名师支招】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散文专题简案 苏教版
中考散文专题复习简案【复习目标】1、了解散文的中考考点,学会判断散文常见题型,培养题型意识。
2、总结归纳散文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要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考点透视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知内容,把握情感)2、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三、散文阅读考点题型:A感知内容把握感情 B 分析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作用C 品味有表现力的语言D 评价理解感悟四、经典题型示例(归纳解题思路、答题要点)(一)题型A:感知内容把握感情经典题型示例①.(2010南京《天窗》) 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答案】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猜谜语,讲故事;为我缝衣服。
(答出三点,意对即可)②.(2010广东《天上的星星》)理清选文思路,请将“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处。
(2分)发现星星————议星星——捞星星—— ?【答案】数星星(或者:看星星、赏星星)藏星星③.( 2010湖北省《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从第6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复杂情感?(3分)【答案】牵挂和关心。
解题思路感知内容:把握感情:答题要点:(二)题型B:分析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作用经典题型示例①、(2010南京《天窗》)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含义:【答案】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
②、(2010南京《天窗》)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答案】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意对即可)③、(2010苏州《寂寞的月亮》)文章结尾说“在数亿年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园,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
江苏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真题带答案(2019-2021)
江苏省近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南京)现代散文阅读惊叹,由“吁”到“芋”冯杰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更晚一些。
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叹的语气词﹣﹣“吁.!”米豆的批注①:“吁”这个感叹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哇”,朗读时声音可以由低到高再到低,而且拖得较长,是一种惊叹的语气。
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了。
这就是它的来历。
当然,还得给汉字戴上一笠遮雨的草帽。
中国汉字有个规律,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颜色的汉字,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字。
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
我只不过想用文字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面大绿叶子出场而已。
芋因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
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其后,才看到真芋的。
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
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
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
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
大的煮熟,让我们蘸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
小的也不丢,留下来。
我看到一小筐里放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
原来母亲要种。
米豆的批注②:母亲种小芋头,可能是想把喜欢的稀奇食物留在一家人的生活里吧。
芋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枝时还要随着培土。
等到长大时,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
有串门的人也“a.吁.﹣﹣”:“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
据说过去都是“贡品”。
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
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的笑声。
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面,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的贪相。
初中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江苏专用)系列散文阅读课件
答题思路:
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2、锁定区域——先找已知情节区域,锁定需要
概括的未知情节区域,写同一件事的内容可归并 3、找关键词——在锁定区域内圈划表明情节的 关键词,加以整合 4、注意句式——仿照例句形式
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观秦兵马俑》
游 踪 所见(所想) 丰富的历史遗迹, 灿烂的诗歌文化 所 感
答题思路:
1.锁定题目所给语句在文中的位置。 2.锁定题目所给语句中要解释的重点词语。 3.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圈划关键词句, 解释题目中的重点词的含义。 4. 把圈划的关键词句整合概括,解释含义
答题模式: 含义:本义 + 语境义
先人的坟墓,虽然贫寒倒不寂寞,草木枯又荣, 花开花又落;白云归去来,明月走还留。更让先人欣慰 的是,时时有乡亲在旁边劳作,常常有炊烟在眼前袅娜; 张家黄狗李家水牛,时时奔跑嬉戏或者方步悠悠。还有 他们的子孙,在桃花红李花白的时候,来到他们荒芜的 坟前,斩四周荆棘、锄坟堂荒草、掊几筐新土、上数炷 清香、摆几碟蔬果、敬几盏薄酒。
⑴车驶过 秦始皇陵
似乎有一点 骄傲的意味
秦兵马俑 ⑵精致绝伦的铜马铜车, 骄傲的意味 馆小厅 众人称叹 浓烈起来了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形态各异 馆大厅 飞奔向前
⑶骄傲感 幸福感 更加浓烈
真题回放
17.丰子恺的散文语言如同其漫画,往往寥寥数笔,生动而富于 情趣。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4分) 18.第④段两处提到“人生的滋味”,含义有什么不同?(2分) ——2014年常州卷《湖畔夜饮》 12. 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2015年常州卷《青城山下忆大千》 18.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 (3分) ——2017年常州卷《观秦兵马俑》
江苏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93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省散文阅读93篇(2003—2018)野菊花之恋刘文方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
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
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
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
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
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
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
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
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
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
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
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
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
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
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
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
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
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
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江苏省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拮据(jū)锲而不舍(qiè)脍炙人口(kuài)B. 嗤笑(chī)剽悍(biāo)颔首低眉(hàn)恪尽职守(kè)C. 襁褓(qiǎng)恣睢(suī)踉踉跄跄(qiàng)吹毛求疵(cī)D. 狡黠(xiá)诘难(jié)拈轻怕重(zhān)孜孜不倦(z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B项中“剽悍”的“剽”应读“piāo”,C 项中“襁褓”的“襁”应读“qiǎng”,D项中“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登上月球,这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这一天的到来,使人们激动、兴奋和感慨。
C. 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D. 我们要正确运用包含的意思,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物的看法。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项中“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起来”重复,使用不恰当;B项中“梦寐以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使用恰当;C项中“流连忘返”形容留恋美好的景致或事物,舍不得离去,使用恰当;D项中“包含”的意思是里面含有,使用恰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B.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C项语序不当,应将“解决”与“发现”互换位置。
D项没有语病。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石桥中学中考语文复习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一、散文的相关学问(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化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机敏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谈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亮(三)、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谈论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动静结合、侧面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先抑后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二、考点分析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留意语言文字表达的精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挨次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细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殊留意词语在表达上的挨次、层次。
散文中的挨次,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挨次;段落挨次;句子挨次;词语挨次等。
(1)线索依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留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留意文中反复消灭的词语、句子;三要特殊留意文中的谈论抒情,由于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2)挨次考题形式:①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挨次?为什么?②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①,要留意审题,一般是不能颠倒挨次的,有的是可以颠倒挨次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示意;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
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理由。
思路是要看:A、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规律关系(由主要到次要;由缘由到结果;由一般到特殊;程度由轻到重等)B、是否和上文某处相对应。
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4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9年江苏省散文阅读4篇被露水打湿的月亮李木生①小时候爱在月出的时候看月,它能让眼睛月一样明亮。
长大了却渐渐的、渐渐的爱在夜深的时候看月,看月的时候往往是月早已在看我了。
夜深的时分看月最好。
静静的,一看就看到心里去了。
一点也不虚幻,实实在在的一个融融的月亮,贴肉贴心的,一股脑儿就全给你了。
这时,你就会隐隐地觉出,原来人的心是这样的明亮而又深远。
②太阳的分娩是恢宏的。
它会把海洋与云雾都染成血红色,一露脸就让天下金碧辉煌。
月亮却不,总是悄悄地来到天上,缺也好,圆也好,都将一个圆满善意的襟怀揣着人间,不张扬却也成了人类心灵的指望。
它也没有太阳的霸气,一出现就掩尽所有星辰的光辉。
虽然也会月朗星稀,可它绝对是星辰的朋友,与星辰一道将月华星辉绽放在黑暗中,也与星辰一道成为万家灯火的知音。
我曾想,天下最最动人的笑颜,当是月亮了。
不是它在点亮了人间的欢乐与欢乐的希望吗?③这是一轮热忱而又宽容的月亮。
④热忱宽容的月亮有时又是极其冷峻的。
宫墙圈不住它。
钱财买不动它。
黑暗禁不得它。
谀颂也惑不了它。
这时它是天上最为凛然的容貌了,可谓冷若冰霜,因为它是自由的月亮,总眷顾自由的胸膛。
对它来说,阿谀就是死亡。
它不知道它的父母是谁,它只知道宇宙曾经是它的襁褓。
有这颗野性的灵魂在天上亮着,黑暗的统治就注定要一次次地失败与逃遁了。
没谁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孤独,那千古不化的孤独。
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它那孤独的光辉醒着,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
惟有当我也沉潜于孤独里,才能稍稍走近它——那是怎样的一种博大到无穷无尽的光辉啊,悠远而又深邃,洞悉着一切的宿命,却又义无反顾、痛快淋漓地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千条万条前行的路途。
它看到一切,知道一切,又毫无保留地献出着一切。
这时,你就会感到,孤独是多么美好,孤独便是一种解放。
⑤谁说月亮不是一所常青的学校呢?那永不停歇的光明,就是教导人类培植、保持美好人性的最为伟大的教师了。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复习 散文阅读1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梁惠娣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
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
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
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
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
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摇扇,摇下..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
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
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
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散文阅读(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散文阅读(四)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散文阅读(四)(含答案和解析)一、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萧白杨许冬林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
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
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
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
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
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
“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
《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
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
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
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
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①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
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⑨白杨入画。
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
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
江苏南京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2003—2019)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南京散文阅读5篇(2003—2019)初游燕子矶陈白尘我是个俗人..,不懂得风雅。
活了七十四年,很少游览名山大川。
但有一次例外,便是五十八年前,我独自游览了南京东北郊的燕子矶。
小明的批注:开篇即自道“俗人”,后又反复提及。
“俗”既指不懂游山玩水、怀古赋诗、触景生情的风雅,也暗含不能洞察人情的稚嫩。
一九二四年,当时的东南大学将在署假招收一批学习班学生,不拘学历,学宿费也不贵。
这征得父亲的同意,我便以初一结业生的资格混迹于东南最高学府之中了。
我的“醉翁之意”自然不在学习,而是以廉价的宿舍作为我“旅游”的“宾馆”。
既然是俗人,便不会到石头城上、乌衣巷口去怀古,更不曾去栖霞看枫叶饮酒赋诗……于是在近处便爬鼓楼,登台城,跳望一下玄式湖;远处,只去了一趟幕府山,由燕子直游到三台洞。
燕子矶其实并不高,但对生长在苏北平原的我说来,自然是颇有“登泰山而小鲁”之慨了。
況且当时的长江是直抵矶下的,还大有惊涛拍岸的气概。
登临其上,连我这个俗人,俯瞰万里长江在悬崖下滚滚东去,东风拂衣,也仿佛飘然欲飞。
这时我突然听到了脚步声。
一回头,上山的原来是拉我来此的那位人力车夫。
10.如果用圈点的方法在画线句中点出一个关键词,你会点哪一个?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玩么?”他似乎随便地问我,并且笑笑。
“好!”我有点惊奇,心想:他也有此雅兴?便反问:“你也上来看看风景?”“哎,”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却说道,“没什么好玩的,快去三台洞吧!”我微感不快,他偷倫地跟着我上山来,是怕我不给奉资从小路逃走么?还是怕我耽他太多的时间,不愿等候呢?总之,把我一生中难得的雅兴冲散了。
我便跨下崖石,悻悻然下了山。
小明:这位车夫真有意思,我想他当时催促作者的表情一定是(紧张而急切)的,因为他担忧作者的安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上如釉的月光陈原①那年冬天,我回到鲁南乡间,为父亲的新坟焚纸添土。
②老屋的院落外是一片不大的杨树林。
正是初冬,树上茂密的叶子已被另一个季节带走,僵硬的枝杈裸露在月光中,血管一样印在夜晚幽蓝的天空。
疏朗的枝杈间可以看到一个个草窠,月光染黑了它们,那是鸟的家,那些疲倦了的鸟儿正沉在它们酣甜的梦中。
月亮像我孤独的灵魂在枝杈间徘徊。
那悬挂在枝杈间的古老的月亮啊,是所有中国文人共同的心境!③故乡土地上的月亮饱满、明亮。
我在林子间走着,月光把我照耀成一棵树,一棵走动着的树。
林间的空地上是树的影子和满地的碎银。
残叶和枯草静默在地下,肃穆在古老的月光中。
只有我的双脚踩在上面发出干裂的声音,那是古代的夜行者脚下都曾有过的声音。
岁月仿佛在倒行,我有些释怀,内心的沉重似乎泻得一干二净。
④我站在这里,该是生命历程中对于土地的回归吧,就像鸟儿在季节中飞翔。
月光和土地使我的精神清纯而又澄澈。
爱月宜眠迟。
古诗文中充满了朗月的意境,充满了古代文人面对明月的柔腻情怀,以及面对世态的闲达境界。
我想那些文人墨客肯定也是将生命降生在故乡的土地上,又在异地的漂泊中忆起故乡明月的,就像我一样。
此时我没有一丝倦意,没有了任何生命中的沉重,我的五脏六腑都是透明的。
我的思绪飘得很远,不知不觉已处在了土地的深处,像一叶扁舟处在了大海深处。
土地从我脚下向四周漫延。
拥有了这样的土地和月光,我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土地啊!我心中的土地啊!此时对你的一切感受都从脚下向我传来,传遍我的全身,我的灵魂何曾这般踏实安详!⑤夜很深了,连偶尔的狗吠也已听不到。
我转身往回走,踩着如釉般晶莹的月光,穿过来时的那片林子,推开我出来时虚掩的门,从无边的月光中跨进了门槛,像农人一样掩上了这农家的门,把整个原野和浩瀚的月光关在了门外,而我将在灵魂的深处将这一切永恒地珍藏。
⑥这样想着,我流泪了——一个孤独的归乡的男人,在月光下的土地上流下了久违的幸福的泪水!因为城市的上空没有这样的月亮,那里的天空被拥挤的楼顶占据。
望月,只能透过楼与楼之间的缝隙。
月亮孤独冷落,在楼群的天空上。
月光沉不到地面,只洒在荒凉的楼顶,地面只留下厚重的令人窒息的影子……⑦走出月光,在异乡,我永远是一个流浪的稻草人。
但我很幸运,我拥有一片月光下的土地,能够让我在漂泊的间隙回首眺望。
(节选自《2011中国散文年度佳作》,有改动)19.用文中词语填空,梳理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
(4分)▲→释怀→▲→幸福20.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21.按提示答题。
(4分)(1)月亮孤独冷落,在楼群的天空上。
(说说这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2分)▲(2)走出月光,在异乡,我永远是一个流浪的稻草人。
(说说这句话的含义)(2分)▲22.下列古诗文名句中与第④段画线句内涵完全吻合的一项是(2分)(▲)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夜游》)B.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答案】19.(4分)孤独踏实(安详)(各2分)20.(2分)(1)渲染(表现)初冬时节树木凋零,一片萧瑟落寞的氛围(景象)。
(2)烘托出作者此刻孤独沉重的心情。
(意对即可,两点各得1分)21.(4分)(1)A.形象地描绘出城市中的“天空被拥挤的楼顶占据”,“月光沉不到地面”的情景;B.表现出城市中月亮已被人们淡忘(忙于繁忙的事务的人们,已经无心欣赏月色,失落了那份亲近自然的心);C.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时的孤独寂寞(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怀念和热爱)。
(答对两点即可,各得1分)(2)离开了故乡,我就成了一个内心没有依靠的流浪者。
(“走出月光”、“稻草人”的含义各1分,意对即可。
)22.(2分)A(能诠释“朗月”“柔腻”和“闲达”)(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 题。
(13分)单眼皮的莫愁湖洪烛去南京,就没有不看莫愁湖的道理。
只要你听说过它,便会有一种神秘的美感,或远或近地吸引着你——不仅吸引着你寻觅的眼睛,更吸引着你驿动的心。
那是一种在你亲眼目睹之前便会被深深感染的美感,哪怕仅仅听说过,就忘不掉了。
莫愁湖无疑是美的,但比风景更美的是它的名字。
全中国的湖泊中,有谁的名字比其更有劝慰作用?更有人情味儿?若仅仅就外表美而言,莫愁湖是比不过西湖那一类的。
它的水面不是很宽广,就像林忆莲的眼睛那样,不大,微微眯缝着,却别有一番味道。
莫愁湖的幸运之处在于:它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名字。
这温馨的名字使它一下子活了过来,而且永久地保持着青春。
这是怎样的眼睛啊,单纯、善良、天真,不沾染一丝灰尘,似乎天生就不应该,也不会受到人间烟火的污染。
说实话,我喜欢看这种永远也学不会世故的眼睛——它是不设防的,但它更令人不忍心伤害。
说起西子湖,难免想到做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
而说起莫愁湖,则避不开莫愁女的传说。
莫愁,不仅是一座湖泊的名字,最早还是一位女子的名字。
据说莫愁并非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她因为爱情而出嫁到南京,嫁给卢家做了媳妇,从此跟南京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南京人似乎一下子就打心眼里喜欢上这位远嫁而来的小媳妇,而且喜欢了千百年。
我想,这首先得益于她那好听的名字。
有着这样一个吉祥名字的女子,谁会不喜欢呢?正如有这样一个名字的湖泊,谁又会不喜欢呢?莫愁女当年就住在南京水西门外的湖畔,她以自身的魅力为一座湖泊命名。
如今,她虽已不在了,可她的名字却留了下来,她对后人“莫愁、莫愁”的由衷祝福也留了下来。
她活在自己的名字里,更活在湖泊的倒影里。
当然,在莫愁女身上,比她的外表更美、更重要、更值得回味的,还是她心灵的美、人性的美,那是一种对任何劫难都能够包容,并且抵御得住时间消磨的美。
况且,莫愁女一定也很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莫愁,莫愁,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战胜了烦恼。
这种在命运面前的坚强体现在一个弱女子身上,就显得尤其宝贵,尤其难得。
想到莫愁女,再看看莫愁湖,我看到的是会说话的眼睛。
它自始至终都在重复着同一句话:“莫愁,莫愁……”但仅仅这一句,就足够了。
再看看湖边的垂柳,越看越像是密密的眼睫,在不停地眨动着,眨动着……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相比,莫愁湖似乎从来都没学会化妆,也从来都不习惯涂脂抹粉。
西湖如同西施,是很典型的那种双眼皮美女:苏堤、白堤构成它的双眼皮。
而莫愁湖则是单眼皮的。
正如在我的想像中,莫愁女也是单眼皮...的,不张扬、不妖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可我偏偏就喜欢这单眼皮的莫愁湖。
我从它清澈的眼睛里读出了跨越时空的祝福,和一颗纤尘不染的心。
南京人是有福的。
在忧愁的时候,可以到莫愁湖边走一走。
湖风如同一个循循善诱的声音,在劝解着你、抚慰着你:不要忧愁,不要忧愁……走着走着,你果然就没有忧愁了,或者说忘掉忧愁了。
古人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南京人则无需借酒浇愁,因为他们有莫愁湖,有比酒更醇厚、更灵验的湖水,并且,还额外地拥有一位古代美女的祝福。
恐怕正因为有莫愁湖的陪伴,南京人一向是乐观的、豁达的、坚强的。
南京,是一座历经诸多劫难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城市。
(选自《城之眼》)13.莫愁湖的名字比她的风景更美,请你依据文意,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示例:莫愁湖,你的名字那么温馨,仿佛在劝慰人们“莫愁,莫愁”。
莫愁湖,你的名字那么▲,仿佛▲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1)莫愁湖的幸运之处在于:它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名字。
▲(2)而莫愁湖则是单眼皮...的。
正如在我的想像中,莫愁女也是单眼皮的,不张扬、不妖冶……▲15.作者说莫愁女“以自身的魅力为一座湖泊命名”,这“自身的魅力”指的是什么?(2分)▲16.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很有情味,请你做一点简要赏析。
(4分)湖边的垂柳,越看越像是密密的眼睫,在不停地眨动着,眨动着……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相比,莫愁湖似乎从来都没学会化妆,也从来都不习惯涂脂抹粉。
▲17.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莫愁”是本文的线索,作者从莫愁湖的名字写到莫愁女,再描写莫愁湖的风光,最后写到南京人,字里行间充满对莫愁湖的喜爱之情。
B.作者在行文中,把莫愁湖和西湖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莫愁湖的美“别有一番味道”,突出她美在自己的名字上,美得清纯自然。
C.作者把莫愁湖和莫愁女联系起来,并且用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写了莫愁湖“单眼皮”的美,这样的拟人手法,使莫愁湖在我们心中也“活”了起来。
D.作者喜爱莫愁湖,除了莫愁湖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更主要的还在于莫愁湖优美的风光使人赏心悦目,不由得忘却忧愁和烦恼。
【答案】13.(2分)示例:莫愁湖,你的名字那么吉祥,仿佛在祝福人们“莫愁,莫愁”。
(仿写内容只要扣住莫愁湖名字的特点,并且句式与例句一致即可。
每空1分)14.(4分)(1)“画龙点睛”形容莫愁湖因为有一个漂亮的名字,而在人们的心目中一下子活起来了。
(2)“单眼皮”形容莫愁湖的美不是像西湖那样“浓妆淡抹”,有过多的景致,但它美得清纯、自然。
(意对即可,每小题2分)15.(2分)既指莫愁女之外在美,更指莫愁女心灵的美、人性的美。
那是一种能包容任何劫难,并能抵御住时间消磨的美,体现了命运面前的坚强。
(意对即可,每点1分)16.(4分)示例:把湖边的垂柳比作“密密的眼睫”,生动写出了垂柳的形象之美,它仿佛一位亮眼睑动的美女;与“淡妆浓抹的西湖相比”“没学会化妆”“不习惯涂脂抹粉”等词句,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了莫愁湖不加雕饰的自然真纯之美。
(意对即可,手法两个,各1分,效果各1分,计4分)17.(3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