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因突变》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基因突变公开课教案

基因突变公开课教案

基因突变公开课教案简介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以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基因突变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 了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掌握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和相关实例- 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学、进化生物学和疾病发生的关系- 了解并研究基因突变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讨论基因突变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课程大纲第一课: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定义- 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基因突变的分类和常见类型第二课:点突变和插入/缺失突变- 点突变的原理和分类- 插入/缺失突变的原理和分类- 实例分析:常见遗传病的突变案例第三课:染色体结构变异和重排-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理和分类- 染色体重排的原理和分类- 实例分析:染色体异常与染色体疾病的关系第四课:突变与进化- 基因突变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和突变的关系- 突变驱动的进化:实例研究第五课:突变与疾病-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的关系- 肿瘤的突变与致癌机制- 新药开发中的突变检测与鉴定教学方法- 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 分组讨论和小组活动- 实验技术示范和实践操作- 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 提问与回答交流教学资源- 电子教案和课堂讲义-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 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 课外阅读推荐以上为课程大纲的简要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以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并具备一定的实验和分析能力。

欢迎大家踊跃参加本次公开课,共同探索基因突变的奥秘!。

基因突变教案高中生物

基因突变教案高中生物

基因突变教案高中生物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3. 能够解释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分类,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难点:基因突变的具体影响及相关案例分析。

三、教学内容
1. 基因突变的定义
2. 基因突变的分类
3. 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
4. 基因突变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向学生详细讲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和影响;
3.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影响;
4.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基因突变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基因突变的效果;
5. 讨论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基因突变的意义和影响,让学生对基因突变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课堂练习
1.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基因突变的定义;
2.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分类;
3. 解释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及其影响。

六、作业
1. 阅读相关文章,了解一种基因突变的案例,并写下你的观点;
2. 思考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写下你的思考。

七、教学反馈
利用小测验、讨论或问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促进学生对基因突变的理解和应用。

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大全5篇

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大全5篇

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大全5篇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大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课件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课件最大的特点是提供链接,便于调用,生动直观。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课件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一轮生物基因突变教案精选篇120__—20__学年度我在高三A组担任高三(2)班、(3)班和(5)班的生物课教学任务。

并担任学科组长的工作。

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全面复习是高三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付出,现将复习情况总结如下:1.复习时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解题效率、综合能力就不可能提高的提高。

我们的复习以“教材”为本,以不脱离教材为原则。

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是有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多角度多层次的发问和引导思考分析,然后跟上典型题目的练习,通过典型题目来训练和巩固,加深记忆。

以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能成功迁移的能力。

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学科间的综合,步步夯实教材基础知识。

从20__年的北京的理综生物题来看,考试内容紧扣教材,注重基础,没有偏题、怪题,基础性强,学生感觉难度降低。

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

2.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简单重复式的复习,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复习过程中要努力进行创新。

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把握基础知识是点,构建知识体系,是贯穿整个复习中的主线。

我们以每节考点知识为起点或平台,联系穿插相关章节内容,使知识结构合理化,让学生在消化记忆中构建知识框架,这种通过教师的引导,由个人融会各章节内容而完成的知识网络,便于迅速准确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科学的解决问题。

3.严格把关、精选习题复习时我们也选用了复习资料,但在每做一节练习时,我们之前都要经过认真挑选排除一些所谓的原创题、试题严重超教材,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

每一次检测,我们也要经过严格挑选,保证每次考试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知识覆盖面的广度。

基因突变教案

基因突变教案

基因突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影响;3. 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病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2. 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引入(5分钟)1. 引出本节课主题:基因突变;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基因吗?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第二部分:讲授(25分钟)1. 什么是基因突变?(1)定义:指某个基因发生了永久性改变,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发生了改变。

(2)分类:① 点突变:指DNA中单个核苷酸被替换成其他核苷酸,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② 插入/缺失突变:指DNA序列中插入或缺失了一段核苷酸,导致蛋白质序列发生改变。

③ 移码突变:指DNA序列中插入或缺失了一个或多个核苷酸,导致蛋白质序列发生了移码,进而影响整个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影响(1)基因突变可能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2)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某些遗传病的发生。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20分钟)1. 案例一小明家族中有一位亲戚患有先天性耳聋。

请分析这位亲戚患上耳聋的原因是什么?2. 案例二某人在进行基因检测时发现自己携带了BRCA1基因突变。

请分析这种基因突变可能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第四部分: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引出下节课主题。

六、教学评价1. 能够准确地描述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2. 能够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影响;3. 能够分析基因突变与遗传病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提示
①.学生可以根据基因控制蛋
白质过程来思考完成病因图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除了
这种碱基改变还有其他情况会
引起基因结构改变吗?进而总
结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②.考虑这种变化发生在细胞
和生殖细胞有什么差别?讨论
该病能否遗传?
通过多媒体出示幻灯片,组织
学生讨论例题1例:DNA的一
条模板链原来的碱基组成为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1. 让同学们看课件
学生出于对太空大南瓜的兴趣,
会积极讨论,组织语言,分析可
通过学生的生活片段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用
的太空大南瓜,并思考,太空
能原因。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提
大南瓜是怎么得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总结
性状受遗传影响,但也会发生
通过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绘图,试
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图解
图能力;加深对基因重组的理解;
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
掌握基因重组的意义。使课堂教学有
色体分裂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
延续性和生成性,促进学生的自主
组合图解。
七、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比
发展。

幻灯片出示表格,学生讨
论完成。
八、课堂反馈练习
幻灯片展示课堂练习题。
苷酸在磁性黑板上排成一个含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
动,随机在这个基因片段中增添.
分子发生了改变。从而加深学生对基
有8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总
缺失或替换一个碱基对,并分别记录下转录后的mRNA,通过查找密码子表,确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否发生变化。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了解基因突变的种类和发生原因;2.掌握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3.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遗传性状和疾病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基因突变的种类和发生原因;2.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状和疾病的关系;3.掌握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

教学难点:1.理解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和遗传学效应;2.掌握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基因突变的研究背景,介绍基因突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基因突变吗?基因突变有哪些种类?二、了解基因突变(20分钟)1.讲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种类,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2.介绍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如化学物质、辐射、遗传等;三、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30分钟)1.介绍常见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如PCR、测序等;2.分析基因突变的结果,理解突变位点的变化和突变类型的分析方法;3.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分析过程,如在乳腺癌基因BRCA1中的突变检测;四、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状和疾病的关系(30分钟)1.讲解基因突变对遗传性状的影响,如基因型的变化导致表型的改变;2.介绍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如肿瘤基因的突变与癌症的发生;3.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在遗传和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五、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3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相关的基因突变案例进行研究和讨论;2.提问:基于该基因突变案例,你认为该突变的遗传学效应是什么?对遗传性状和疾病的影响如何?3.案例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研究结果和讨论成果;六、实验设计(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些基因突变对遗传性状的影响,你会如何做?2.学生讨论和设计一个基因突变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材料方法等;七、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基因突变对遗传性状和疾病的影响;2.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的研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有何意义?教学评价与作业:1.请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课后练习,检查对基因突变的理解程度;2.考察学生对于基因突变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能力;3.学生设计的基因突变实验方案的质量和创新性。

高中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

高中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

高中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引言: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教授基因突变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高中生的基因突变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原因以及对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如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3. 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4. 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中的重要性。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定义:首先,给学生介绍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通过讲解基因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2. 基因突变的类型和举例:接着,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并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解释。

例如,点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的单个碱基发生改变,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插入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新增一个或多个碱基;缺失突变则是指基因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碱基缺失。

3.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发生机制:在此部分,对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进行详细阐述。

例如,突变可以由外源性因素如辐射和化学物质引起,也可以是由内源性因素如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的错误导致。

4. 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通过讲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基因突变的兴趣。

学生可以了解到基因突变是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驱动力,同时也是种群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

5.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果蝇的突变型并计算突变频率,来了解基因突变在自然种群中的分布情况。

学生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绘图的方式,形成对基因突变的更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基础知识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教案【篇一:基因突变教案】基因突变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变异的类型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

2.掌握突变的概念,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

3.了解基因突变的种类、特点,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

4.了解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其成就。

(二)能力训练点1.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基因突变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通过例举我国在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四)学科方法的训练点1.前面学习了遗传知识,再学习变异,从而认识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关系,由此形成学生辩证的思维方法。

2.学习了利用基因重组可通过杂交方法育种,还应使学生了解利用基因突变可通过化学的方法和物理的方法诱变育种。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基因突变的概念。

[解决方法](1)通过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的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基因突变内涵的理解。

(2)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概念的运用达到巩固概念和知识迁移的目的。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基因突变的原因。

[解决办法]对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结合图解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基因突变的原因——dna复制过程也可能发生差错,基因中个别碱基的变化,就会造成性状改变。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为什么说基因突变是变异的主要来源?[解决办法]讲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联系实际举例。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谈话。

五、教具准备基因结构变化示意图,短腿安康羊和正常绵羊图,果蝇的白眼、残翅图,人的白化病图,玉米的白化苗图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镰刀型贫血症红细胞和正常型红细胞比较图,板书内容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六、学生活动设计1.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观察基因结构变化的示意图,认识基因突变的实质。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导入】以两幅图片为载体创设情境、导入变异的类型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生物变异的类型。

总结变异的类型分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由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引出基因突变。

活动1【情境分析】探讨镰刀型贫血症病因尝试说出基因突变的概念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型红细胞对比图片。

出示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1949 年,美国化学家鲍林推测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缺陷造成的。

经过分析, 鲍林认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分子病。

1956 年,英格拉姆等人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的肽链出现了问题。

展示肽链部分片段图片,学生对比发现谷氨酸被缬氨酸所取代。

引导学生回顾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以此为出发点根据从蛋白质—mRNA—DNA 逐步分析,提出碱基对的替换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导致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生。

进一步根据图片认识碱基对的缺失、插入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活动2【小组活动】以某基因片段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为例分析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结构,细胞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基因突变的机理展开一系列探讨。

变化1 某段DNA 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对多肽链的结构及蛋白质的功能有何影响?变化2 某段DNA 中一个碱基对发生缺失,对多肽链的结构及蛋白质的功能有何影响?变化3-5 在DNA 的c 位置分别插入1 个A/T,2 个A/T,3 个A/T 碱基对,对多肽链的结构及蛋白质的功能有何影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密码子表展开探讨。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问题: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改变性状?师生探讨。

提出密码子的简并性、隐性突变等原因。

【活动】问题:基因突变一定可以遗传下去吗?以“神九”搭载种子上天育种引出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师生探讨后总结出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

联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强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最终提出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只有通过受精作用才能传递给后代。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自主预习一、基因突变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的改变。

根本原因:。

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该变化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传递。

3、基因突变的时间:。

4、人工诱变的因素:物理因素:如等;化学因素:等;生物因素:5、②③特点:①⑤。

6、意义:基因突变的结果使一个基因变成了它的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等。

二、基因重组1.概念:指生物在进行生殖过程中,控制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种类:课内探究【引入】生物的变异1、变异的概念。

2、变异的类型。

探究一、基因突变1、阅读课本80-81页“基因突变的实例”小节,完成课本81页“思考与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除了碱基替换引起的性状改变的方式外,还有其他方式吗?(3)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是什么?基因突变一定会遗传给后代吗?【思考】(1)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典例】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白花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环境影响2、阅读课本81-82页“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小节,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哪些?(2)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3)基因突变的意义是什么?【思考】基因突变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典例】果树的叶芽若在早期发生突变后,可以长成变异枝条,但长势一般较弱,这是因为基因突变一般具有()A.随机性B.低频性C.不定向性D.有害性探究二、基因重组1、阅读课本83页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重组的概念是什么?(2)基因重组的类型有哪两种?发生的时期是什么?2、完成课本83页“思考与讨论”,并思考为什么有性生殖相同亲本的后代会产生差异呢?3、阅读课本83页,回答:基因重组的意义是什么?【思考】(1)对比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什么?(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菌转化为S菌是基因重组吗?为什么?【典例】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闻名世界,从遗传角度看,和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B.环境影响C.基因突变D.人工诱变。

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突变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突变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突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对个体的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变异的兴趣,增强对生物遗传变异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基因突变对个体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理解、不同类型基因突变的区分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2. 粉笔、黑板、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比如白化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化动物。

Step 2: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分类1. 讲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和整合突变。

2. 介绍不同类型突变的具体影响和例子。

Step 3:基因突变的因素1. 探讨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因素对基因突变的影响。

Step 4:基因突变的影响1. 分析基因突变对个体的影响: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2. 讨论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Step 5:巩固提高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或自己的理解,讨论一个基因突变的案例,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课堂作业1. 阅读课外相关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基因突变的案例。

2. 思考一个自己熟悉的物种,分析可能发生的基因突变对其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基因突变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展开,通过引入实例、知识讲解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基因突变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认识水平。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探讨基因突变在人类遗传疾病中的应用和研究。

教案:《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

教案:《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

教案:《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基因突变的定义和重要性。

强调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疾病产生和生物技术应用中的作用。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让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使用PPT演示和讲解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基因突变的实际意义。

1.4 教学资源PPT课件相关案例和文献资料第二章: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2.1 基因突变的定义解释基因突变的含义和特点。

强调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的重要途径。

2.2 基因突变的原因介绍基因突变的外因和内因。

讨论化学物质、辐射和病毒感染等因素对基因突变的影响。

2.3 基因突变的特点描述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低频性和可逆性。

解释基因突变对生物体功能和表型的影响。

2.4 课堂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基因突变的实例,分享各自的发现和理解。

第三章:基因突变的影响3.1 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解释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讨论基因突变如何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3.2 基因突变与疾病产生介绍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

讨论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3.3 基因突变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介绍基因突变在基因工程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强调基因突变在疾病模型构建和药物筛选中的重要性。

3.4 课堂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和疾病产生的具体实例,分析其影响和机制。

第四章:基因突变的研究方法4.1 基因突变检测技术介绍PCR、基因测序和突变分析等基因突变检测技术。

强调这些技术在基因突变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4.2 基因突变的功能研究介绍基因突变的功能研究方法,如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

讨论这些方法在研究基因突变影响和机制中的应用。

4.3 基因突变的数据分析介绍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在基因突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强调数据分析在基因突变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优秀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优秀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3. 能够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基因突变的定义、分类和影响。

难点: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教科书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玉米种子;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等。

3.探究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玉米种子的形态,了解基因突变是如何发生的。

4.讨论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可能带来的优势和劣势。

5.展示案例:通过展示一些基因突变在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或书籍查找一些基因突变的例子,并写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能够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教案:《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

教案:《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

教案:《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2. 使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突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突变的概念1.1 基因突变的定义1.2 基因突变与基因变异的关系2. 基因突变的特点2.1 随机性2.2 低频性2.3 不定向性2.4 多害少利性3. 基因突变的类型3.1 点突变3.2 插入突变3.3 缺失突变3.4 倒位突变3.5 易位突变4. 基因突变的原因4.1 内因4.1.1 碱基组成错误4.1.2 DNA复制错误4.1.3 DNA损伤和修复错误4.2 外因4.2.1 物理因素4.2.2 化学因素4.2.3 生物因素5. 基因突变的影响5.1 对个体的影响5.1.1 突变基因的表达5.1.2 突变基因的传递5.2 对种群的影响5.2.1 遗传多样性5.2.2 进化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类型、原因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基因突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实验教学法:安排基因突变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突变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基因突变》相关章节教材或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基因突变实验所需器材。

3. 案例材料:收集基因突变典型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基因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类型、原因和影响。

3. 分析基因突变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基因突变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

5. 实验教学:安排基因突变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突变的过程。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基因突变》的教学设计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基因突变概念、特点、类型、原因和影响的掌握情况。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基因突变这个知识点是青岛出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 模块第四章第一节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例分析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侧重于理性思维与交流合作等核心素养培养。

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联想、独立思考、自主阅读、交流合作、学案导学等形式引导学生逐一分析基因突变对氨基酸序列变化的影响、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利弊、意义。

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关联,基因突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诱变育种。

向学生介绍基因突变发生在人体细胞内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概述碱基的替换、插入、缺失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2.阐明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改变,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3.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概念 2.基因突变的原因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诱变育种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掌握了基因的转录、翻译以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独立思考,对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的办法。

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

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准备,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难度分析,课前或课外学习准备,等等。

三教学策略安排1、学习方式、教学组织方式采用的是教师引导教学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基因突变》一节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节内容要落实的是高中生物课程内容标准“生命延续”主题下的二级主题“遗传和变异”,学习要求为B:解释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也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因突变”这个核心概念,还要把“基因突变”与之前所学的知识“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表达”等建立联系。

教材当中是通过对羊群、小麦、大肠杆菌中出现的变异现象介绍,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了基因突变发生的原因、场所、特点、影响因素、意义。

而本节课的教学做了如下改变,以第二册教材“探究DNA改变对蛋白质组成影响”这一活动为抓手,组织基因突变本质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主要来源,是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作用,所以本节课又是学习遗传育种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基础。

通过过往的学习,学生对“DNA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的表达”等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

对于生物的变异现象,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的体验,学生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

但关于基因突变的本质,则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

本节内容抽象,需要学生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高一(2)班除去个别男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外,其他大部分的学生属于“安静”型,如何引导学生去深度思考、准确表达是本节课教学策略中需重点关注的地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基因突变的实质(2)解释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3)通过具体实例,列举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构建推出基因突变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基因突变概念、意义的构建,初步建立生命世界永恒变化与发展的观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2、难点: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教学策略与手段】基因突变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同化新知识的“支架”。

因此本节课以镰刀型贫血症作为线索贯穿始终,提供研究该病的生物史,让学生从实例分析入手,按照认知规律从现象到概念,从宏观到微观来归纳总结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生物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一生物教案设计

《生物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一生物教案设计

《生物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突变》高一生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分子机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如何产生的?(2)引出本节课主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基因突变(1)概念: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2)类型: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重复突变等。

(3)实例分析:以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为例,讲解基因突变对生物的影响。

(4)意义: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基因重组(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内基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2)类型: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等。

(3)实例分析:以果蝇杂交实验为例,讲解基因重组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4)意义:基因重组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可能性。

4.分子机制(1)基因突变: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错配、插入或缺失等导致基因序列改变。

(2)基因重组:染色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酶作用等导致基因重新排列和组合。

5.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6.课堂小结(2)强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内容,整理笔记。

(2)查阅资料,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课堂互动,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分子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需加强讲解和引导。

3.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因突变优质课教案

基因突变优质课教案

基因突变优质课教案【篇一:基因突变优质课教案】梅州市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案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所在单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一、教学指导思想:(一)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但这与我们的大班教学现象相矛盾,如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学习的机会;(二)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比如让学生通过构建生物模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观结构,让微观宏观化,将生物学变成触手可摸具体知识。

有利于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三)让学生自主体会和探究生物学原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四)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节的内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从基因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章的基础。

通过本节学习,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

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

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教程中“变”与“不变” 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学生已经学过基因和染色体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等知识,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组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
1.教材依据:
青岛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1 节。

2.设计思想
教学活动围绕着对基因突变的实例展开,理解基因突变的内涵,把握基因突变的外延、特点以及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关系;强化核心概念的教学,注重知识与生活、实践应用的联系。

3.目标聚焦
1.阐明基因突变的机理、特点和应用
2.关爱生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学法指导
从实例分析入手,按照认知的规律从现象到概念,从宏观(镰刀型贫血症)到微观(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病机理)来归纳总结出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利用图示、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等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究、思考、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概念、结果以及与性状的关系。

最后将所学内容进行整合。

5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PPT 上的两个实例,引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两种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PPT 并分析讨论。

提问:实例一:在北京培育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KG 左右。

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

实例二:太空椒(普通青椒种子遨游过太空后培育而成)与普通青椒对比,果实明显增大,
将太空椒的种子种植下去,仍然是肥大果实。

实例一、二描述的变异类型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异?若不是,二者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不是,前者不可以遗传,后者可以遗传。

教师总结并展示PPT:变异分为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性状改变)和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学习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

板书: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 节基因突变
教师通过PPT 展示教材P69 基因突变的意义: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提高同学们学习《基因突变》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通过PPT):1.什么是基因?2.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4.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教师介绍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现过程,联系到细胞呼吸探讨贫血的原因,再展示正常红细胞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图片,证实镰刀型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不足,联系血红蛋白的作用进一步推测血红蛋白结构可能不同。

1956 年,英格拉姆等人分析,发现正常的血红蛋白和镰刀型细胞的血红蛋白有一个肽段
的位置不同。

幻灯展示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顺序。

正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异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设疑:
1、哪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由什么来决定?
2、密码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又由什么决定?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教师总结: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根本原因是
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设疑:联系DNA 的结构思考除了碱基对的替换外,还有哪些变化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结构改变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吗?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通过PPT 的展示,比较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和插入等造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有何不同,体会基因突变的方式和根本原因。

练习:以PPT 图片的突变3 为例,写出突变3 对应的mRNA 的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提醒学生参照P15 密码子表),观察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思考这种变化对蛋白质的结构变化的影响。

学生理解:(1)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都能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3)缺失或增加1 个碱基或2 个碱基比缺失3 个碱基的影响大。

师生共同总结:
由于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插入而引起的基因序列的的改变。

因此,基因突变的实质就是基因结构的改变。

引入下一知识内容:DNA 的结构具有稳定性,复制会解旋为单链,那么什么时候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呢?
2、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主要时期)
癌症就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发生突变逐渐的结果,在生活中有什么因素容易引发发生基因突变呢?
物理因素:在强日光照射下容易得皮肤癌;在医院放射室工作的医生容易得癌症等;
化学因素:咸菜等腌制食品必须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过多可能会致癌等)教师总结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3、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外因(诱发突变):
(1)物理因素:紫外线、X 射线、中子流、激光等;
(2)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3)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细菌的代谢产物等。

内因(自发突变):DNA 复制过程中出错。

4、基因突变的结果:
(1)产生新基因。

基因的结构改变,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
(2)总是突变为原基因的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控制对象没变)。

(3)基因突变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密码子的简并性等,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5、基因突变的特点:
自然界中,肝炎病毒会突变;动物、植物、真核、原核等都能突变。

说明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广泛存在的。

(1)普遍性
资料:几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自然突变率(P68 表4-1)。

基因突变广泛的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类群中,包括原核生物、病毒等。

学生分析:各种生物的突变频率的数量级别在10―8 到10―5,说明突变频率极低。

(2)基因突变的低频性
(3)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 分子上;
同一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

(4)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可逆性。

以基因A 为例,它不但可以突变成为a1,而且还可能突变为a2、a3 等一系列的等位基因。

如:控制果蝇野生型红眼的基因(w+)可以突变成白眼(w),也可以突变成杏色眼(wa)、浅黄色眼(wb)、樱红色眼(wc)。

(5)基因突变有的有利,有的有害。

有的不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是利少害多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环境。

教师说明:一个物种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由许多个体构成物种,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不少的,其中也有不少的有利变异,所以可以促进生物的进化是很有意义的。

6人工诱变育种的应用
应用一:在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方面的应用。

举例:我国培育的太空椒、“黑农五号”大豆等。

学生思考:(1)为什么选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分裂旺盛)
(2)太空遨游后的种子是否都发生了突变?是否都变得更好了?是否按人们希望的方向
在变?已变好的又是否会变回去呢?
应用二:在为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

(播放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过程与现代医药工业发展的资料及图片,并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遗传信息的改变中的基因突变,明确了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结果、特点、意义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