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的区分方法
怎样区分平仄声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现代汉语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
上声是现代汉语并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例如:妈麻马骂(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粤语九声现代粤语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
粤语九声声调表如下:阴阳阴中阳平上去平上去入入入si1 si2 si3 si4 si5 si6 si7 si8 si9诗史试时市事色锡食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
以后查字典的时候(如商务大词典),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数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个,便知是平是仄了。
后记: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
举例如"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吸来江水煮新茗;平平平仄仄平平卖尽青山当画屏。
古诗平仄规律
古诗平仄规律要区别平仄,就要先懂得四声。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
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诗词曲赋(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我们要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
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
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因素。
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是: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
古诗中平仄的规则
古诗中平仄的规则古诗中的平仄规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韵律和节奏规则。
平仄是指诗句中每个字的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
平声指的是声音平缓、没有升降的,而仄声则是指声音有升降或者有停顿的。
在古诗中,平仄的规则是用来构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从而使得诗歌更加优美、易于朗诵。
平仄规则在古诗中主要是用于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中。
对于五言绝句来说,每句诗的第一个字应该是平声,第二个字可以是平声也可以是仄声,第三个字则必须是仄声,最后一个字则必须是平声。
而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则则是每句诗的第一个字是平声,第二个字是仄声,第三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是仄声,以此类推。
在古诗中还有一些特定的平仄模式,被称为“律句”。
这些律句有自己特定的平仄规则,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等。
这些律句在诗歌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构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使得诗歌更加优美。
除了上述规则,古诗中的平仄还与对仗密切相关。
对仗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要求诗句中的词语或句子在形式上对称,同时在平仄上也要求严格对应。
这种对仗的运用,使得古诗在音韵和节奏上更加和谐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为例,它展现了对仗的典型特点。
词语“明月”和“清泉”、“松间”和“石上”、“照”和“流”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形成了对称的关系。
这种对称不仅体现在词语的平仄上,还表现在词语的含义和语境中。
在古诗中,平仄的运用不仅是为了满足音韵和节奏的需求,更是为了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调整平仄的规律,诗人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此,对于古诗爱好者来说,理解平仄的规则和其对古诗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古诗中的平仄规则是构成诗歌韵律和节奏的重要因素。
通过运用平仄规则,可以使得诗歌更加优美、易于朗诵和理解。
同时,这些规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语言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怎样辨平仄
怎样辨平仄第一讲平仄一古今平仄概况分辨平仄,先要分辨四声。
古今四声,都分平仄两类。
古代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声为仄声;现代普通话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
怎样辨平仄第一讲平仄一古今平仄概况分辨平仄,先要分辨四声。
古今四声,都分平仄两类。
古代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声为仄声;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四声,下同),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
由于语音是发展的,古四声和今四声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
相同处,是古平声,在今四声里仍然是平声,只是分为阴平声、阳平声;古上声,在今四声里,一部分仍然是上声,一部分转入去声;古去声,在今四声里仍然是去声。
基本情况如此,个别的有例外。
变化大的是古入声。
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古入声分别转入平、上、去三声,即所谓“入派三声”,入声消失在普通话阴、阳、上、去四声之中。
古今平仄四声对应状况如下表:学习格律诗,要了解古今两种平仄,并且熟练掌握其中一种,两种都能熟练掌握当然更好。
如果只懂得古平仄,仍旧按古平仄写格律诗,其作品如今按普通话诵读播讲,有时会令人感到别扭不顺,失去其平仄交互所应有的美感。
如果只懂得今平仄,就难以欣赏干百年来按古平仄所写格律诗的声律美,难以理解和掌握我国诗词格律。
普通话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语言,宪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以求逐步达到祖国语言的统一,以利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利国际交往。
诗词创作,使用平仄,现在是古今两制并存。
但使用今平仄,是大势所趋,是诗词大众化、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格律诗振兴、发展的要求,不久的将来,势必以今平仄为主。
二今四声各声调发音,在高低、升降、曲直、长短上有所不同。
其实际发音状况称调值。
普通话四声调值如图:四声发音状况举例说明如下:阴平高平调。
发音时,前后一样高而平,不升不降,相当于55。
调号是“-”。
例字:春(chūn)、天(tiün)、花(huü)、开(küi)。
大学教师不懂平仄
大学教师不懂平仄
有些大学教师不知道怎样区别平仄,因为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把阴平,阳平,上去入声分别转变成了一、二、三、四各个声调去了。
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
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杂有不少的入声字,作诗的时候,仍旧要归到仄声里去的。
所以我们只要把这部份入声字识别出来就可以了。
但我们初学写诗者,可以用普通话来写这是最简单最快捷的入门法。
普通话里基本上把一声二声归于平音字,把3声和4声归于仄音字,用韵韵要采用中华新韵。
律诗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我们从最简单五言律诗讲起。
五律诗平仄一般有4种基本样式: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以这四种样式开头可以得出五律诗的四个平仄规律。
1。
如何辨别汉字平仄
如何辨别汉字平仄兰州军区的《边塞诗刊》上刊载过一首《学习格律诗速成口诀》(作者田沐),说:半路学诗犹未晚,区区格律有何难!作诗必须守平仄,字里行间要细选。
一三五字先不论,二六相同四相反。
末尾禁用三同调,三仄三平应避免。
若问怎样识平仄,可按今声查字典。
拼音一二属平声,三四统统归仄管。
写诗先从绝句练,驾轻就熟方保险。
律诗难在有对仗,三四、五六两幅联。
每逢偶句应押韵,韵脚平声不能乱。
谋篇布局久沉思,形象思维生灵感。
上下衔接须紧凑,文通理顺密相关。
偶然一句称心意,再寻一句也不难。
放在何处方合适?须凭格式来推断。
不求字字成珠玉,力争一字称诗眼。
“春风又绿江南岸”,—个“绿”字千古传。
一篇写罢从头看,白璧微瑕细细检。
这首歌诀高度概括了学写格律诗的要点,既简明扼要,又比较全面,还便于记忆。
我以为,中老年朋友学写格律诗词,应先从辨别汉字平仄入手,继而研究绝句和律诗的格律(主要是平仄规律),然后可着手练习五、七言对仗句。
因为平仄和对仗,是创作格律诗词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
至于写诗要用形象语言、要注重立意、要讲究“起承转合”等章法结构、要运用“赋比兴”等表现技法、要注意锻造佳句凝练“诗眼”等等,比较容易搞明白。
难点(也是重点)就在于平仄和对仗。
那么如何突破平仄和对仗?下面根据个人的体会说点粗浅的看法,仅供朋友们参考。
首先说说如何辨别汉字平仄。
学习辨别汉字平仄,需要注意把握四点:(一)要首先搞清何为平仄平、仄是汉字声调的两大基本类型,是汉字四声的二元化。
我国现代汉语拼音,把声调分为四声:一声:阴平(ˉ);二声:阳平(');三声:上声(ˇ);四声:去声(`)。
阴平、阳平统称“平声”;上声、去声统称“仄声”。
我国古代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均为仄声;平声就是平声。
《佩文诗韵》、《词林正韵》等老韵书中,将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那只是编排上的需要,并非因为平声本身有“上平声”、“下平声”之分。
诗词平仄谱大全
诗词平仄谱大全一、平仄基础概念。
1. 什么是平仄。
-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声就是平,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在现代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部分归入平声,部分归入仄声)。
简单来说,一声和二声大致为平声,三声和四声大致为仄声。
就像走路,平路(平声)走得平稳,仄路(仄声)就有点起伏啦。
2. 平仄的作用。
- 平仄在诗词里就像音乐里的音符组合。
它让诗词读起来有节奏感,就像跳舞有了节拍一样。
如果把诗词比作一栋房子,平仄就是房子的框架结构,让整个诗词的建筑稳稳当当,而且富有韵律美。
二、五言绝句平仄谱。
1. 平起首句入韵式。
-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赏析:这种格式就像一个小短剧的开场,先平稳地来一句“平平仄仄平”,就像主角稳稳地登场。
然后“仄仄仄平平”给个舒缓的回应。
中间的“仄仄平平仄”有点小转折,最后又回到“平平仄仄平”,给人一种圆满的感觉。
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虽然不完全严格按照这个平仄谱(因为在古音和现代音有些差异),但大致的韵律感是很相似的。
2.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解析:开头“平平平仄仄”就像一个小跳跃,没有直接进入那种特别平稳的状态。
然后“仄仄仄平平”又把节奏拉回来。
后面的两句和前面说的平起首句入韵式的后两句一样,整体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有起有伏。
3. 仄起首句入韵式。
-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解析:“仄仄仄平平”一上来就有一种低沉的感觉,像是在酝酿情绪。
接着“平平仄仄平”又把情绪往上提了提。
中间的“平平平仄仄”像是情节的发展,最后“仄仄仄平平”又回归到一种舒缓的状态。
4.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赏析:这个格式一开始就很有冲击力,“仄仄平平仄”,像是故事的一个悬念。
然后“平平仄仄平”来解答一点悬念。
上下联区分方法
对联的上下联区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 平仄区分法:
- 根据汉语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对应现代普通话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上联末尾字通常是仄声(即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尾字一般是平声(即一声或二声)。
这是因为对联要求平仄相谐,上联收仄声,下联收平声,符合古诗词的格律要求。
2. 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区分:
- 如果对联内容涉及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顺序,那么按照时间的前后或者事情发展的因果关系来确定上下联。
一般来说,叙述先发生的事物或情境的句子为上联,后发生或结果性的句子为下联。
3. 贴挂位置区分:
- 在中国传统的书写习惯中,从右到左阅读,因此上联挂在右边,下联挂在左边。
不过,现在为了方便大众阅读,也有从左到右悬挂的习惯,这时上联依然位于面对对联时的右侧。
4. 内容深浅或情感强度区分:
- 在有些对联中,内容较深沉或情感力度较强的句子往往设为下联,以突出重点或深化意境。
5. 范围大小区分:
- 按照对联内容所表达范围的大小来区分,通常范围从小到大的句子为上联,范围从大到小或概括性强的句子为下联。
6. 春节对联中的生肖或时间关系:
- 春节时的春联常常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如反映生肖交替、时间流逝的内容,旧年的内容往往出现在上联,新年的祝福或期盼则出现在下联。
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正确识别对联的上下联。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最重要的是参照对联作者创作时的意图和对联本身的内在逻辑。
平仄怎么分?
生活中的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平仄怎么分?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平仄”泛指诗文的韵律,现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
(一)、新声: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中“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二)、古声: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
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
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
但是,不能混用。
就是写一副联,只能用一套标准。
(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
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二)、古(旧)声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是:⑴平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
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
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
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
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
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
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疏藏。
区分平仄的标准是什么
区分平仄的标准是什么?
平仄是汉字文学中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古代汉语句子中音节的音调高低起伏。
在古诗词、韵文、骈文等文学形式中,平仄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影响诗句的节奏、韵律和美感。
区分平仄的标准主要有两种:
1.声调:平仄的区分与词语的声调有关。
在中古汉语中,一
般认为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
平声和上声为平,去声和入声为仄。
平声和去声属于轻声调,上声和入声属于重声调。
2.古韵:平仄的区分与古代诗韵的押韵规则有关。
在古代汉
语中,诗句的平仄要与韵部相配,通常按照平仄区分,押韵的字必须平仄相对。
例如,在七言绝句中,平平仄仄平平仄是常见的押韵规律。
这两种标准通常成对出现,一起使用来区分诗句中的平仄。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句子的整体韵律和句子在古代诗律中的位置,来判断平仄的使用和调整。
很多时候,平仄的运用也与意境的表达、节奏的变化、语言的抑扬顿挫等因素有关。
练习平仄的技巧需要对古代汉语的音调和韵律有一定了解,逐渐熟悉平仄的运用规则和感觉。
通过多读古文、古诗,多练习写作,可以逐渐提高对平仄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平仄怎么分?
平仄怎么分?
“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四声】
即语调的平上去入,合称四声。
【平起与仄起】
平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平声,仄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仄声。
这是近体诗平仄句式的构成之一种。
【平起平收与仄起仄收】
构成近体诗的基本句型,即首尾的平仄相同,如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
【句脚仄起平收】
这是近体诗押韵的基本规则,即上句不押韵,仄声收,下句押平声韵。
平仄的区分方法
平仄的区分方法平仄是汉字音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汉字音节的音高高低。
在古代汉语中,平仄的区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现代汉语中,平仄的区分虽然不再像古代那样严格,但是对于语言的美感和语音的准确性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仄的区分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按音高高低区分这是最基本的平仄区分方法。
在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有一个音高高低的特点,可以分为高声、中声和低声。
一般来说,平声和上声是高声,去声是低声,入声则是中声。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一个音节的平仄。
例如,“平”字的读音是píng,它的声调是第一声,也就是高声。
因此,“平”字的平仄是平声。
2. 按韵母的平仄区分在古代汉语中,韵母的平仄是非常严格的。
一般来说,平声的韵母都是平的,上声的韵母都是仄的,去声的韵母则是平仄相间的。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一个汉字的平仄。
例如,“青蛙”这个词的第一个字“青”的读音是qīng,是第一声,也就是高声。
因此,“青”字是仄声。
而“蛙”字的读音是wā,是第四声,也就是去声。
因此,“蛙”字是平仄相间的。
3. 按平仄规则区分在古代汉语中,平仄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则。
一般来说,一句诗词的平仄要求相间相对,也就是每两个音节之间要么是一平一仄,要么是一仄一平。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一个句子的平仄。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的平仄是十分严格的。
第一句“床前明月光”中,前两个音节“床前”是平仄相间的,后两个音节“明月”也是平仄相间的。
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中,前两个音节“疑是”是平仄相间的,后两个音节“地上”也是平仄相间的。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一首诗词的平仄。
总之,平仄的区分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掌握平仄的区分方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音和语调,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平声和仄声的区分
平声和仄声的区分引言:平声和仄声是汉语中的两个重要的音调声调,它们在语言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区分平声和仄声对于正确理解和发音汉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平声和仄声的定义、特征以及如何准确区分它们的方法。
一、平声的定义和特征:1. 平声的定义:平声是指声调平坦,没有起伏的声调,是一种轻声调。
2. 平声的特征:平声的发音过程中,声音的音高保持稳定,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平声通常用在诗词中的轻声、描写平和的情景等。
二、仄声的定义和特征:1. 仄声的定义:仄声是指声调有起伏,音高有升降的声调,是一种重音调。
2. 仄声的特征:仄声的发音过程中,声音的音高会有明显的变化,起伏较大。
仄声通常用在诗词中的重要字、形容激动的情景等。
三、如何准确区分平声和仄声:1. 观察字形:有时,从字形上可以判断出平声和仄声的区别。
一般来说,平声的字通常有较多的平直的笔画,而仄声的字则有较多的曲线和弯曲的笔画。
因此,在遇到生字时,可以根据字形的特征初步判断它是平声还是仄声。
2. 听辅音的轻重:在发音时,可以通过观察辅音的轻重来判断字音是平声还是仄声。
一般来说,辅音发音时,如果辅音后面没有声母或者韵母i、u,那么辅音的音重度就会较轻,这时一般是平声;反之,如果辅音后面有声母或者辅音后面跟有韵母a、e、o、ai、ei、ao、ou等,那么辅音的音重度就会较重,这时一般是仄声。
3. 视频和音频辅助学习: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听辅助学习材料来帮助区分平声和仄声。
视频可以展示不同的发音示范,音频材料可以使学习者更直观地听到平声和仄声的发音差异。
4. 反复练习和模仿:通过反复练习,学习者可以逐渐掌握平声和仄声的发音特点。
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平声和仄声字进行大量的模仿发音,以加深对平声和仄声的理解和掌握。
结论:平声和仄声是中国汉字中的两个重要的音调声调,正确区分平声和仄声对于正确发音和理解汉字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字形、听辅音的轻重、视听辅助学习以及反复练习和模仿等方法,学习者可以逐渐掌握和准确区分平声和仄声。
古诗词韵律中的平仄知识归纳
古诗词韵律中的平仄知识归纳古诗词韵律中的平仄知识归纳古诗词韵律,是指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韵律中的平仄知识归纳,欢迎阅览。
古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
平,就是平声(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普通话归为上声、去声,入声分别归入各声)。
所谓“仄”,就是“侧”,也就是不平的意思。
如果让平仄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古人所说的“抑扬顿挫”、“声调铿锵”,虽然还有其他讲究,但是平仄和谐确实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究竟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概括为两句话就是:⑴在同一句中,平仄是交替的;⑵律诗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对句。
在对句中,平仄是与上句相对的。
这种平仄规律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温庭筠《七律.题李处士幽居》诗的第三、四两句: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新。
这两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
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字又是仄。
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细雨”对“浓阴”,是仄仄对平平;“如烟”对“似帐”,是平平对仄仄;“碧草”对“红薇”,又是仄仄对平平,“新”对“晚”是平对仄。
这就是相对。
本来只用普通话去辨别平仄是很方便的,可是古音里还有一种入声,它的发音独特,这就给现代人带来了一些麻烦。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如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这些方言里都归入了普通话的阳平。
那么,只要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辨别,必要时只能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由入声变成去声和由入声变成上声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也都属于仄声),只有由入声变成了平声(阴平、阳平)的,才会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
七言诗的平仄规律
七言诗的平仄规律
七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以七个字为一句,每句的平仄规律是诗歌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平仄是古代诗歌中音律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音节的长短与声调的升降来区分。
平仄可以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平声指的是音节的声调平稳,仄声则是音节的声调升降有变化。
在七言诗中,平仄的规律是以平仄交替出现的方式为主。
每个字的平仄由其音节的长短与声调的升降来决定,一般来说,平声字有短音节、轻声调,仄声字则有长音节、重声调。
七言诗的平仄规律一般有四种情况:
1. 仄平平仄仄平:这种格律叫做“仄平平仄韵”,是最常见的平仄规律。
它使诗句平仄交替出现,给人以稳重、抑扬的感觉。
2. 平平仄仄平平:这种格律叫做“平平仄仄平韵”,与前一种相比,平声字出现的频率更高,给人以明快、轻盈的感觉。
3. 仄平平平仄仄:这种格律叫做“仄平平平仄韵”,与前两种相比,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比例相对平衡,给人以柔和、舒缓的感觉。
4. 平仄平平仄仄:这种格律叫做“平仄平平仄韵”,与前三种相比,
平声字出现的频率更高,给人以明快、活泼的感觉。
除了以上四种常见的平仄规律外,七言诗还有一些特殊的平仄形式,如“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等。
这些规律的运用可以使诗句的节奏更加多样化,给人以独特的韵律美感。
总之,七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平仄规律的运用十分关键。
通过合理地运用平仄,诗人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意境,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地传达出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平仄是怎么区分的
平仄是怎么区分的
通常作为初学者来讲,了解古诗词所讲求的平仄在现代汉语里,一声二声基本为平声,三声四声基本为仄声,中古时期,汉字字音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四声”。
古诗所讲的“平仄”就是针对这古“四声”而归类的:四类声调归并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平声本身为一大类,仍称“平声”,或简称“平”;上、去、入声又合归为一大类,统称“仄声”,或简称“仄”。
两大类简称“平仄”。
古“平声”的字,声音高而平且长,从头至尾保持一致,不升不降;“仄声”的字读音不平,或升或降,或拐弯,或短促(如入声字)。
平仄声的字在诗词中按一定的规律中交替使用,可使句子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效果,吟诵时在声音上给人以美感。
平仄区分:通常平声的字,声音高而且平常,从头到尾保持一致,而仄声的字读音不平,或升或降,因而平仄声的字都交替使用。
怎样辨别平仄
怎样辨别平仄平仄指汉字的声调。
辨别每个字属于平声或者仄声,是吟诗作对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不能分清平仄,根本无法跨进旧体诗词的殿堂;勉强写出五言或七言的诗来,自以为就是绝句或律诗,如果不合格律,还是非驴非马。
中国传统诗词,讲究音乐美、节奏感,一句之内要求平仄相间,对句的相应位置要求平仄相对,合乎平仄要求的律句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才能构成绝句或律诗。
分清平仄,又是初学者面前的一道坎,必须下点力气才能跨过去;一旦跨过去了,终身受用。
汉字的读音,在现代的普通话、各地方言、古汉语中有许多差别。
仅就声调而言,就有四声、六声、八声、九声之分,但不管有多少声调,都可以大别为两类:平声为平,上去入为仄,非平即仄。
现在,根据本人自学的体会,提出几点辨别平仄的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一、用普通话辨别平仄普通话的声调分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其中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
由于在小学推行拼音识字和普通话教学已有几十年,目前中年以下的人一般都能分出普通话的四声了。
在通用的字典里也能查到每个字的声调。
但是,旧体诗词是以中古时代(唐宋)的读音为准的,原本分平上去入四声。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音的演变,中古四声和现代汉语普通话里的四声,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古代汉语里的平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分化为阴平、阳平,入声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去了。
古代的入声字现在被转到上声、去声的可以不论,因为反正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被转到阴平、阳平里的入声字就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平声字。
因此,对入声字要一个个地死记,好在这类字并不太多。
只会讲普通话或北方方言的人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所以,用普通话辨别平仄对于写作旧体诗词来说是不够用和不准确的,有条件的人要借助其他方法,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就是用某些方言来辨别平仄,尤其是识别入声。
二、用广州话来辨别平仄广东人的三种方言:广州话(广府话、白话)、潮汕话(福佬话)、客家话都保留了入声,这就为母语是广东话的人辨别平仄提供了许多方便。
平仄把握技巧
平仄把握技巧平仄是指古代汉语文学中的音律规律,是一种声韵的变化形式。
在古代诗词中,平指声调平坦的读音,仄指声调拍紧的读音。
平仄的合理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加抑扬顿挫,表达更加生动有力的意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平仄把握的技巧和方法。
一、平仄的基本规则在古代诗词中,每个字都有平仄之分。
基本规则是,平声韵母组成的字为平字,仄声韵母组成的字为仄字。
平仄的组合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等等。
掌握平仄的基本规则是理解平仄把握技巧的前提。
二、平仄与韵律的关系平仄在古诗词中与韵律紧密相连。
平仄的把握要与韵律的要求相统一,即使在平句和仄句中,也要遵循韵律的要求来进行处理。
比如平句和仄句的数量要平衡,使整篇诗词在节奏和韵律上更加和谐。
三、平仄与意境的关系平仄的运用对于诗词的意境表达非常重要。
不同的平仄组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意境,如平平仄仄的节奏可以表现出轻快活泼的情绪,仄仄平平的节奏则可以表现出庄重沉稳的氛围。
因此,在创作诗词时,根据所要表达的意境,合理运用平仄,可以更好地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平仄的运用技巧1. 平仄变换:在一首诗词中,平仄的运用应具有变化和变通的特点。
可以适时变换平仄的格律,比如在前几句采用平平仄仄的节奏,后面转为仄仄平平的节奏,以达到意境的丰富和流畅的效果。
2. 对仗押韵:平仄的运用可以与对仗和押韵相结合,使诗词更加韵律优美。
在处理平仄时,要注意与对仗和押韵的关系,避免平仄与对仗和押韵之间的冲突。
3. 意境衬托:平仄的使用要符合所要表现的意境,要与作品整体的氛围相呼应。
通过对平仄的巧妙运用,可以突出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增强诗词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平仄的练习方法1. 诗词鉴赏:通过阅读和欣赏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可以感受到其中平仄的运用和变化。
可以选择经典的古诗词来进行朗读和模仿,加深对平仄的理解和把握。
2. 创作练习:通过自己的创作来练习平仄的运用。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题材和押韵的方式,通过练习来提升对平仄的掌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仄的区分方法
如何区分平仄?简单的说,一、二声字是平声,三、四声字是仄声。
入声字是仄声。
古诗所讲平仄是声调问题。
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宋末)汉字字音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四声”。
古诗所讲的“平仄”就是针对这古“四声”而归类的:四类声调归并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平声本身为一大类,仍称“平声”,或简称“平”;上、去、入声又合归为一大类,统称“仄声”,或简称“仄”。
两大类简称“平仄”。
古“平声”的字,声音高而平且长,从头至尾保持一致,不升不降;“仄声”的字读音不平,或升或降,或拐弯,或短促(如入声字)。
平仄声的字在诗词中按一定的规律中交替使用,可使句子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效果,吟诵时在声音上给人以美感。
但是,语音发展到现代普通话,“四声”已经有所变化,古“平声”分化成为现在的阴平、阳平(第一、第二声),古“上声、去声”仍然是现在的上声、去声(第三、第四声),而古“入声”字则完全瓦解,分散混入了现在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字中。
由于古“入声”属于仄声,所以现在读古诗词,不能把普通话读为阴平、阳平(第一、第二声)的字一概当作平声,因为它们中间混杂有古入声字。
现在辨别古诗字音的“平仄”声所要做的事,就是如何用我们现在的语音去辨别每个字的读音属于古代的平声还是仄声。
大家总是简单地以为第一第二声是“平”,第三第四声是“仄”,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正确的辨认方法应该是:
一、用现在普通话念字,如果是上声、去声(即第三、第四声)的,都是仄声。
二、用现在普通话念字,如果是阴平、阳平(即第一、第二声)的,其中鼻韵母的字(an、ian、uan、üan、ang、iang、uang、in、en、un、ün、eng、ong、iong)一定是平声。
第一、第二声中非鼻韵母的字多数是平声,但有部分是仄声(即古入声字),如“鸭、接、耷、八、逼、拔、达、笛、白、食、直、吉、合”等。
三、从上述第二点看,比较麻烦的是要在现在的第一、第二声非鼻韵母的字中辨别古入声字。
辨别入声字可用如下一些方法:
1.阳平(第二声)字,只要不是鼻韵母(如上所述),则凡声母是b、d、g、zh、z、j 的,是古入声字。
如“拔、勃、得、笛、国、格、着、浊、杂、足、节、及”等。
2.记住一些做声符的古入声字,如“甲、白、直、吉、合”等,凡是以这些字作声旁的字,也是入声字,如“鸭、押、匣、钾、呷、伯、泊、帛、柏、植、值、殖、洁、结、桔、佶、黠、颉、盒、拾、阁、蛤、颌”等等,因此也属于仄声,尽管现在普通话读作阳平。
3.也可以根据现在保留入声的方言来辨认,如粤语、客家话、吴语等,用这些方言来念,较短促而且尾巴不能拉长的便是,但要经过一定了解才能掌握。
4.只要把现在普通话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字辨认出来(作仄声处理),其余的阴平、阳平字都是平声字。
用上述的方法已经可以把混在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字中的绝大部分古入声字剔出去了。
如果还不放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查韵书,如《广韵》《集韵》《诗韵》《词韵》等,这些韵书都分别把平、上、去、入的字归类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