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歌赛三种唱法思考论文
十五届青歌赛的几点思考
十五届青歌赛的几点思考作者:张云平来源:《音乐时空》2013年第24期举世瞩目的第十五届青歌赛,在众多媒体的赞扬之声中已经结束。
作为一档媒体节目,我们应该祝贺节目的精彩和观赏价值的存在。
但是,作为国内最高声乐艺术的比赛,却不敢恭维。
我们应该剖析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意在能够让我们在以后的比赛中,提高比赛的艺术水准。
因此,笔者提出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同斟酌。
一、唱法的思考作为一种歌唱类比赛,要明确规则和宗旨,以及相关的约定。
诚然,我们不是选秀,不是歌曲评选,更不是征歌赛、讲座、做游戏。
然而,本届大奖赛让笔者感到有些迷茫和分不清是招聘还是比赛。
既然是一种歌唱比赛,首先要考察的是选手的歌唱方法、歌唱能力,以及声音的美感程度;其次是从多方位的考察选手综合能力和水平。
(一)静观大赛的赛制和各种条条框框,已经把选手的神经都搞大了,也就使得比赛演绎成类似直播的电视连续剧,明星、大碗云集,演员阵容强大至极。
这一点应该值得电视连续剧借鉴,不要总是拍戏、制片、剪辑了,直播的效果不是更好吗?青歌赛都可以这样了啊!在此,应该赞扬一下话剧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真正的艺术价值。
艺术要为大众服务,媒体与电视台注重的观赏性和娱乐效果,以及收视率与影响力固然没错;但是,如果声乐艺术如同大众KTV一般娱乐和传唱,我们还需要为声乐艺术苦苦学习探索N多年吗?还需要在音乐学院学习4-5年吗?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录音棚形式下的演唱更能得到理想的效果,无可厚非本、瞩目共度。
然而,作为国内顶级声乐比赛,还是应该遵从原有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就是要去伪存真,哪怕年轻的歌手对作品演绎的不是最佳效果,但他却呈现了美声的理念。
然而比赛确被某种形式和个人的观念及审美情趣所左右,某些方面抹杀了声乐艺术的真正含义。
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些很优秀的美声选手,在如此的赛制下,变的迷茫和对美声艺术理念的不坚定性,甚至怀疑自己在国外学习的知识——“基因”存在问题,是不是在中国实行“转基因”。
青歌赛:30年有苦也有甜(文化脉动)
青歌赛:30年有苦也有甜(文化脉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经过去年的“歇赛调整”后,最近以全新面孔再次走进观众视野,4月的每天晚上,观众从第十五届青歌赛一场场决赛中可以深切体味到这一老牌赛事的那份执著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4月初正值建县60周年和2013年葫芦节,每天晚上载歌载舞,但县委宣传部和县旅游局的刘圆、陈诗杰、熊登奎等青年男女还是坚持观看第十五届“青歌赛”决赛实况。
“哪怕就一会儿也能满足了!”小熊说,这里三种唱法都有,今年又强化了评委和选手的互动,从中还能学到不少知识,县里很多家庭都坚持收看,事后还互相争论呢。
“有创新”,“歌曲耳熟能详,可以坐在电视机前跟着哼”,“评委和选手的互动很煽情,也有内容”,这些都是决赛开始后网友最看重的地方,每天的跟帖也不少,从激烈批评到热烈支持,都显示出这一比赛还是受到不少观众的关注。
青歌赛,30年,15届,真是个老牌比赛了。
所以,今年这个老牌子如何出场,似乎比决赛本身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选秀节目此伏彼起、比赛日益娱乐化的今天,青歌赛怎么办,向何处去,不能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人才辈出影响一个时代3月底,在启动式上,李谷一,这位30年来一直参与青歌赛、见证了青歌赛成长的歌唱家,认为青歌赛最大的优势就是“出人才出作品”;而歌唱家杨洪基在复赛的评委席上几乎成了青歌赛的宣传员,说当今中国歌坛最具影响力的演员大多出自这里。
他们说的是事实,青歌赛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经是全国收视率很高的节目,每场比赛下来还能引发观众、专家和媒体的大讨论。
青歌赛曾为中国歌坛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人才,在青歌赛中获金奖,甚至只获得银奖和铜奖的歌手,都能一夜走红。
翻开青歌赛的获奖名录,关牧村、殷秀梅、宋祖英、董文华、阎维文、刘斌、吕继宏、万山红、戴玉强、范竞马、魏松、王宏伟、毛阿敏、蔡国庆、林依轮、满文军、雷佳等等,都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各类风格的领军人物。
从13届青歌大奖赛的“原生态唱法”评继承和发展
从13届青歌大奖赛的“原生态唱法”评继承和发展[摘要]:青歌大奖赛的“原生态唱法”自13届青歌赛以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因其贴近生活的纯净唱法受到广泛欢迎,同时又因为走向舞台的功利化特征受到了争议。
本文将从客观的视角来认识“原生态唱法”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继承和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原生态唱法青歌赛继承发展一、“原生态”的独特魅力“原生态”概念最早引起广泛关注是由于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这是一场魅力独具的演出——以商业的形式全权演绎了存活于民间的舞蹈。
当时,舞蹈全部取自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演员大部分是云南田间地头的农民。
这一朴实的形象以明快动人突破了人们的流行审美观并因为商业炒作的介入而大获全胜。
之后,中央电视台第13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的比赛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原生态歌手用风格各异、极具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歌喉征服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原生态”于是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
“原生态唱法”中的关键字“原生态”这一概念并不是青歌赛中的名词,而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
“原生态民歌”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的东西,“原生态唱法”是区别于学院派民歌唱法的一种说法。
学院派民歌唱法大多吸收了一些西洋唱法,“原生态唱法”却是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具有“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民歌的语言朴实生动,从生活中凝练而来,它并不是生活的简单演练,它也讲究韵律美感,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
民歌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百姓的杰作,是大众语言的精华。
2006年,央视举办的“青歌赛”取消了专业组和业余组的分别,并在美声、民族和通俗三个组别的基础上增加了原生态和组合演唱两个组别,原生态首次亮相青歌赛。
二、原生态:警惕商业化丢失淳朴符号现代社会,追求物质的满足和流行的节奏,很多打动人心的元素渐渐被抹杀。
由青歌赛取消原生态唱法引发的思考
唱法 的充分借鉴 , 一方面是一些学 院派 出身的词 曲作者 , 创 作 出大量时代性特征 突出的作 品, 加之 学院派 民族声乐教 育
体 系 的不 断 完 善 , 使 得 民族 声 乐 艺术 前 所 未 有 的丰 富 和 发 展 起 来 。而 民族 唱法 这 个 名 称 的提 出 ,是 在 1 9 8 3年 , 当时 的
上海市举办青年演员独唱评奖活动 , 鉴于诸 多参赛歌手 的演
唱方 法 、技 巧 和风 格 各 异 , 周 小燕 教授 便 依 据 中 国当 时 声 乐
界 的现状和声乐艺术发展 的历史沿革 , 初步提 出了以 “ 西洋
唱法 ” 、 “ 民族 唱法 ’ 、 “ 通 俗唱法” 三 种 方 式进 行 分类 的 方法 。
曲、曲艺等素材和 中华 民族 的审美观点为载体 ,同时吸收现 代 的科学发声方法形成 的,是具有科学性的 民族声乐体系。
上 个 世 纪 美 声 唱 法 传 入 中 国之 后 , 声 乐 界 针 对 中 国传 统 歌 唱
方法和 美声 唱法之 问的关系进行 了激烈 的讨论 , 也就是著名
的“ 土洋 之 争 ” ,在 此 之 后 ,确 立 了 “ 土 洋 并存 ,融合 发展 ” 的方 针 ,民族 声 乐 开始 融合 和 多元 的发 展 ,一方 面 是 对 美 声
文 化 部 民族 民 间文 艺 发 展 中 心 主任 李 松 曾指 出 :“ 当时 提 出
随之对此也展开了网络热议。青歌赛作为国家 最权威 、 最 公 平、公正、公开 的歌唱赛事 ,此举是不是欠妥?青歌赛主 办 方央视 对此所做 出的解释和所 采取的新措施 能不能为观 众 所认可 ?原生态 唱法 将何去何 从 ?对此笔者对 各种观 点进
青歌赛赛制的前瞻性探讨
青歌赛赛制的前瞻性探讨青歌赛自1984年创办以来,对中国现代声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早期的以电视形式播出的专业声乐赛事,逐渐演变成兼顾电视节目观赏性的权威声乐比赛,这其中经历了数次赛制上的变化,每次变化都是在迎合观众与市场的需求,并同时主导着全国的歌唱事业发展。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以青歌赛的发展轨迹来讲述每一届青歌赛的赛况和当时的社会音乐发展现象,以及学术界对其划分的历史时期,并介绍了每个时期青歌赛的特征。
第二部分从历史分期的角度介绍了历届青歌赛的赛制,更直观地总结了每次赛制的变化。
第三部分用较大篇幅介绍了青歌赛赛制的缺陷以及所产生问题,如由青歌赛赛制而引发的关于三种唱法之争、创设原生态唱法之争、“千人一声”现象、作品之争、综合素质考核之争等问题的讨论,进而延伸出对大赛目标错位、重技轻艺痼疾、“钉子户”现象的思考。
在这一部分笔者搜集了大量关于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评论的资料,以比较客观的角度讲述了各方的观点,并补充了个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是针对现有问题找对策,以借鉴其他歌唱比赛的赛制对青歌赛的现有赛制进行前瞻性的探讨。
如借鉴“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演唱比赛、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专业比赛和电视节目的赛制,对青歌赛未来赛制进行畅想,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如创新歌手参与方式、考查方式、评选方式等。
赛制的变化必将引发人们的争论,人们的这种争论又影响着青歌赛赛制的不断变化。
正是有人们对青歌赛的关注和思考,才能不断推动青歌赛赛制的创新。
赛制的创新本来就是为了适应人们文化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
青歌赛30多年的发展,我们要肯定其为我国的声乐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但在选秀节目百花齐放且占银屏收视主导的今天,我们发现青歌赛很难在节目观赏性上有所突破,以致其常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想提高节目的观赏性但又放不开手脚,毕竟还要考虑青歌赛同时作为权威声乐赛事的严肃性。
在对青歌赛赛制的研究中发现,要改变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是不可能,只要在保证青歌赛评选标准严肃性的前提下,对比赛形式稍作改变,或许能有所突破。
从“青歌赛”中品读“原生态唱法”
从“青歌赛”中品读“原生态唱法”
“原生态唱法”是近几年流行的新生名词,最早出现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
可以说央视青歌赛掀起了“原生态唱法”的热潮,捧红了传统少数民族民间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为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本文着力于积极客观的立场,用开放的思维方式从央视青歌赛角度对“原生态唱法”的价值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
笔者通过对“原生态唱法”的概述、“原生态唱法”与青歌赛的关系进而从青歌赛角度出发,用音乐学科的多维度视角探讨“原生态唱法”的价值与传承,力图呈现一个更为公正科学、更为合理的研究结论,为我们今后更为科学的讨论与研究原生态音乐文化提供帮助。
青歌赛给视唱练耳教学带来的思考
青歌赛给视唱练耳教学带来的思考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作为唯一加入“视唱练耳”考核环节的国家级音乐大赛,一直受到上亿观众的关注,其影响力之大,传播面之广是难以估量的。
除演唱环节外,向全民普及“文化艺术素质”的同时,也向不同层面的电视观众展示介绍了“视唱练耳”这门音乐基础课存在的意义,大家在了解学科本身的同时也使广大从业教师受到启发,引发思考。
在大赛影响下,我们清醒地发现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找到科学的方法予以解决,是每一个从业教师所希望的。
下面我就文献、方法、基础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文献――视唱练耳教学要跟上音乐创作的步伐其实这几届电视大赛的视唱练耳考核一直都在试图超越自我,向音乐化、科学化迈进。
比赛中我们不再采用专业教学中钢琴“标准音”后的音程、和弦听辨,也不再出现“单一”的枯燥节奏型,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方式下的“立体声”原声音乐,音色丰富的打击乐作品片段等。
试题的选材沿着音乐史发展的脉络,从十六、十七世纪的经典作品,到当代创作的不同题材形式的作品,跨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这种听觉上的饕餮盛宴,不仅符合了大赛考核的要求,同时满足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也是视唱练耳测试方式的一次革命。
大赛题目中每段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的经典音乐片段,除集聚传统作曲技法的工整外,还涵盖非常丰富的演奏法,取材多样。
如音高、节奏、乐句长短、力度、演奏法等。
美声、民族唱法的选手代表了学院派所培养的人才,在接受创作作品能力较强的状态下,能充分发挥内心听觉、音乐记忆能力,来再现原声音乐形象或再创造音乐,显得更具有意义。
拿一封观众来信的说法是:“小样儿,你以为考节奏就只有‘当当当’啊,谁说不能有‘锵锵锵’、‘擦擦擦’!,谁说不能‘呼吼哈嘿’一起来啊?……呵呵!”这要归功于多媒体方式的引入,使我们拉近了以前的技术性训练与实际作品的距离,也使被传播者从中更直观地了解到技术元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实际应用,达到了让技术回归到音乐的目的,从而扩大了视唱练耳教学与测试的文献取材面,为跟上音乐创作的步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歌坛三种“唱法”的解读分析
中国歌坛三种“唱法”的解读分析前言“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在中国歌坛上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色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跨界唱法”与“三合一”的流行唱法,既新颖又“亮眼”,又有“潮流”。
本文从“可兼容性”、“非兼容性”两个方面,对“唱法”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进行了反思,探讨了艺术的嫁接方式和美学价值的取舍,提出了三种“唱法”的“可兼容”和“非兼容”.这取决于音质的表象、形式的表现、演唱的环境、艺术语言的文本和学科体系的定位,以及音乐美学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
一. 三种“唱法”的技法个性与艺术特征“美声唱法”源自意大利语,意思是“美妙的歌唱”。
它既是一种发声方式,又是一种表演形式的和声音乐流派。
佛罗伦萨的地理环境很好,意大利语的母音有一种天生的音乐美,适合人类的演唱,而“美声唱法”的发源地,也是“客主体”艺术产生的必然结果。
这种“唱法”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和西方的唱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声唱法”是一种有机的人声唱法和声乐体裁体系,它充分利用人体器官中的声音器官,以科学的方式解决换声区的发声困难,突出了对气息的支撑和对呼吸的灵活掌控。
要求有轻松、明亮、准确、圆润、稳定的嗓音,对高、中、低三个音区的处理都要统一,同时还要保持头腔的共振,尽量营造出一种纯粹、清晰、松驰、圆润、穿透力、流畅的音质效果和音色的魅力。
“美声唱法”音色优美,声音灵活,嗓音圆润,歌声光彩,技术精湛,音乐艺术含量感人。
它的唱法具有字音统一、句法连贯、庄重大气、刚柔兼备的特点,在国际上都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的艺术歌唱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国际化的艺术歌曲和歌曲的评价。
“民族唱法”是以汉语语言的发音、唱腔和民歌的自然唱法为依据,结合“美声唱法”“形声”的基本原理,结合自己的审美习惯,创造出一种唱法。
其鲜明的演唱特点可以从中国声乐作品的“形而上”、“结点”、“形而下”等方面表现出来。
“民族唱法”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根,是中国声乐艺术的特点、音乐审美习惯、艺术欣赏意识的集中体现。
论文 青歌赛浅析
目录摘要(关键词) (2)Abstract(Key words) (2)前言 (1)一、回顾青歌赛 (1)(一)第一届至第七届青歌赛 (1)(二)第八届至第十一届青歌赛 (1)二、青歌赛的“点睛之笔” (2)(一)青歌赛作为赛事开创了内地通俗唱法被正式确立 (2)(二)青歌赛将通俗唱法改名为流行唱法 (2)(三)综合素质考核让歌唱者们走出“只要唱好歌就可以”的误区 (3)三、青歌赛唱法的创新 (4)(一)通俗唱法的引入 (4)(二)原生态唱法带给青歌赛“新元素” (4)(三)“合唱”唱出集体的力量 (4)(四)新花样层出不穷 (4)四、反思青歌赛 (5)参考文献 (7)致谢 (8)浅析青歌赛的发展历程与创新摘要:青年歌手大奖赛已经走过二十七个年头了,伴随着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青歌赛也在不断的成长。
它为中国声乐界挖掘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音乐艺术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青歌赛的专业性日渐增强,从通俗唱法的确立到改为与世界接轨的流行唱法,从三大唱法体系到加入原生态唱法,再到加入合唱,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对电视声乐比赛的创新需要,老百姓才更愿意看。
青歌赛的影响有利也有弊,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青歌赛作为国家最权威的声乐赛事,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为培养优秀的青年歌唱家和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字:民歌;美声;创新;民族音乐Abstract :Grand Prix of young singers has gone through twenty-seven years,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 nese vocal music art, Youth Song Competition is also constantly growing. It has discovered a large number of voc al talents for the Chinese music,continuing inject fresh blood to the Chinese music art. Youth Song Competition i s gradually increasing its professionalism,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pular singing to the change with the wo rld of pop singing,from the three singing system to joining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system of singing, then the chor us, more substantial, as well as to meet the innovation needs of audience for the TV vocal competition , People is more willing to watch. There are also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Youth Song Competition, but what’s no d oubt is that the Youth Song Competition as the country's most authoritative song vocal competition is promoting th 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usic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training of outstanding young singers and carring forward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Keyword:folk; beautiful sound; innovation; folk music前言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春风已经吹过了二十七个年头,对于中国歌唱者和中国声乐界来说,青歌赛已经成为歌唱者证明自己实力的最好舞台,也成为中国声乐发展水平的一个依据。
青歌赛通俗唱法
青歌赛通俗唱法:让音乐回归本质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文化的表达方式,是一种跨越国界、种族、年龄的语言。
在商业化的压力下,音乐产业开始追求流行、商业化的成功,导致音乐的本质被忽视。
青歌赛通俗唱法的出现,让音乐回归本质,重新关注音乐的情感和文化价值。
青歌赛通俗唱法是一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演唱歌曲的唱法。
与传统的高音唱法不同,青歌赛注重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追求真实、自然的表达方式。
这种唱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模式,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音乐的美妙。
青歌赛通俗唱法的出现,让音乐回归了本质。
传统音乐注重技巧和表演,而青歌赛注重情感和文化内涵。
唱法简单,但却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文化价值,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歌曲的内涵。
这种唱法的出现,让音乐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人民生活。
青歌赛通俗唱法的出现,也推动了音乐产业的发展。
传统音乐产业注重商业化和流行性,而青歌赛注重情感和文化内涵。
这种唱法的出现,让音乐产业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青歌赛也为更多的音乐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推动了音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青歌赛通俗唱法的出现,让音乐回归了本质,注重情感和文化内涵。
这种唱法的出现,推动了音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更多的音乐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未来,青歌赛将会继续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音乐的美妙。
从“青歌赛”看中国民族唱法的多元化
、
中 国 民 族 唱 法 中 的 艺 术 歌 曲 唱
“ 青歌赛” 中王 庆 爽 的《 千古绝唱》 继承
了传 统 文 化 的 优 秀 之 处 , 并 添 加 了 新 的 时代 元 素 。 歌 曲包 含深 情 与 激 情 , 歌 曲 中满满都 是 感动 , 旋 律 优 美 。 这 首 歌 曲 的 演 唱 使 用 了 京 剧 的 唱 腔 以 及 紧 拉 慢
法 能够 使 人 真切 感 受 到 其 中 的 民俗 风
法
情。 歌手 吴碧 霞的专辑 《 好 花红》 中包含
了十 六 首 歌 曲 , 包 含 了 多 个 民族 与 地 域
艺 术 歌 曲又 称 为 抒 情 歌 曲 。 盛 行 于
1 8世纪 末至 1 9世 纪 初 的 欧 洲 , 这 种 艺 术 歌 曲 的 歌 词 多 是 著 名 诗 歌 内 容 改 编
我 国 的 传 统 民歌 为 其 增 添 了 许 多 新 的
我 国 的 民族 声 乐 作 品 百 花 齐 放 , 呈 现 出 多 元 化 发 展 的 态 势 ,通 过 我 国 的 “ 青歌 赛 ” 我 们 就 可 以看 出 “ 青歌 赛 ” 中
内容 , 在和声、 演 唱风 格 等 方面 打 开 了
丰富多彩, 具 有 很 强 的亲 和 力 , 也 已 经
诗歌 作 品 《 大 江 东去 》 创作 了 同名 的艺
术歌 曲 。 这 是 我 国 最 早 的用 古 诗 词 谱 曲
的艺 术歌 曲 , 后来 又有 许 多作 曲家进 行
了艺 术 歌 曲 相 关 的 创 作 , 创 作 出 了许 多
民歌 , 传 统 民 歌 在 我 国 有 着 深 厚 的 民 族
【 3 】 王世 飞 . 个 性 使 然 的 中 国 民 族 声 乐 多
从青歌赛透视当代民族声乐演唱的趋同现象-精选文档
从青歌赛透视当代民族声乐演唱的趋同现象中国民族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声乐的独特风格。
然而发展成一套“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兼容的民族声乐训练方法则是从学堂乐歌开始,经过反复的斗争与实践,至今只有约一个世纪,确立以我为主,继承与借鉴的发展方向并付诸积极的探索更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相对于欧洲美声唱法而言,它还很年轻,然而从发展现状看,它又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即基本实现民族语言与科学发声技法的完美结合。
但任何一门学科体系建立的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阶段的总结积累,修正与完善而逐步形成。
有专家学者及热爱声乐艺术的同仁们对现阶段民族声乐的趋同现象提出批评,大体可以归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认为众多演唱者对少数歌唱家的效仿成风;其二,归咎于流水线似的教学;其三,演唱风格单一。
作为一名声乐教育工作者,笔者想阐述一点自己的见解。
从科学的角度说,没有两副绝对相同的嗓音,人声有音色,音域,音量等的差别,更有共鸣腔,气质性格,审美思想等嗓音之外制约歌唱的因素存在,因此也不会有相同的演唱,即便有,这种模仿也是经不起科学的考验的,就现阶段民族声乐的发展水平,已经有能力从科学的角度抵制这种模仿现象的泛滥,况且面对如今作品的难度,模仿也已是不攻自破的问题,所以单纯的模仿不是形成让业界担忧的趋同现象的主要因素。
观点二认为是流水线式的教学所致。
首先要考虑的是判断这现象存在的标准是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李谷一、彭丽媛等歌唱家均师出同门,她们的演唱没有人会分辨不出。
至于之后人们在青歌赛上看到的现象,我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选手们毕竟不是歌唱家,还处于走向成熟的阶段,科学的发声法是实现演唱的手段,当方法还不到炉火纯青的时候,要兼顾作品风格的完美把握,不是易事。
其次,如今的大赛参赛曲目总体趋势是“高,大,难”,大赛的导向也在总体上拼的是技巧,这与歌唱家们在舞台上表演的作品在难度上也有区别,这是当今赛场上存在的普遍现象。
对“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思考——在声乐教学中应树立的思维模式
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75为了使我们对声乐视野的理解更为宽广更为科学,笔者将对现存的三种“唱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希望能够给声乐学习者带来一些启发,并和全体声乐同人共勉。
关键词:民族;美声;通俗;唱法;风格;定位;思想观念声乐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久远的时光。
从广义上讲,声乐的范围应该是一切具有歌唱性、可塑性,具有声乐美学欣赏意义,且符合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并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包括戏剧、说唱等已形成特定艺术风格的演唱都属于声乐的范畴 。
从狭义上理解似乎只习惯于一定意义上的歌曲、歌剧,包括中外民歌及创作歌曲等,而像中国戏剧、地方剧种等却没有被列入声乐范畴之内。
对于“民族、美声、通俗”唱法的分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
似乎从这一时期开始,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就有了三种唱法的提法和固定声音审美模式。
民族声乐深受老百姓爱戴的原因就是其和生活息息相关;通俗音乐受众面广,这和年轻人求时尚、个性有着很大关系。
而美声似乎只是声乐专业的代名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国音乐的不断传入,我国老百姓在思想和认识上发生着根本变化。
三种唱法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声乐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青歌赛中涌现出一大批歌手和歌唱家,为繁荣和推动我国的声乐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更新,我们对声乐的发展会有更加广泛的认识。
目前,三种唱法之间从教学、演唱比赛方面并没有提出一个严格、明显的界限。
从学生、教师到演员,许多人在思想上还被束缚在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中。
你是属于什么唱法?不经意间把自己圈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并且刻意去模仿某种“唱法”人的音色而以便求得这种唱法,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它会把我们的思维捆绑起来,在声乐发展上没有扩展的空间,限制、堵死我们前进的路子,似乎这种思维从来不被自己察觉。
声乐作品有不同的风格,而歌唱方法需要根据作品风格去把握、判断,我们对于气息的控制、声音强弱的控制、情感的控制都要根据作品内容加以调整。
从原生态唱法反思我国声乐教学(一)
从原生态唱法反思我国声乐教学(一)每一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都能带给我们许多新的东西。
第12届也不例外,原生态唱法第一次纳入青歌赛的比赛项目,不同风格、不同唱腔、不同地域的原生态歌手在舞台上闪亮登场,让全国观众领略了一场场无与伦比的天籁之音的盛宴,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惊喜之余,也不由对我们的声乐教育进行一些反思。
一、对声乐教学的反思原生态金奖获得者李怀秀、李怀福演唱的海菜腔声音高亢嘹亮,声音婉转自如,气息绵长稳定;阿拉腾乌拉的长调,声音从低到高无痕迹地转换,声音圆润、辽阔、深厚;“农民兄弟组合”嗓音高亢、明亮、激越,淳朴自然,让人叹为观止……人们忘却了这是歌唱比赛的现场,而仿佛置身辽阔的原野之中,巍峨的高山之巅,奔腾的大河之旁,感受人世间最质朴的情感,倾听大自然最美妙的声音,无不受到强烈的艺术震撼。
学院里用来训练歌唱声音的美声唱法训练体系,传入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前辈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培养了许许多多群众喜爱的歌唱家。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却让我们迷失了许多本质的、宝贵的东西。
我们的声乐教学在技术训练上存在两方面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的地方:一是以感觉教学为主,不重视嗓音科学的理论学习。
由于歌唱发声生理的特殊性,人们很难对发声器官的具体发声动作模式进行认知,发声器官也不可能完全用意识来支配其机能动作。
因此,发声训练与一般的肢体训练方法是要有所不同的,通过感觉性的引导寻找正确的发声机能,使发声训练有所依据,这是前辈们心血、经验、智慧的结晶,感觉性声乐教学确实具有不可否认、不可或缺的优势。
但是,由于每个人歌唱成功的途径不一,获取正确感觉的体验也是多样的,每个人的生理条件、思维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记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感觉性教学的语言指导又不像视觉那样鲜明、具体。
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感觉性的教学看似简单,实际是非常复杂的。
所以,面对老师各种各样独创的感觉性的指导语言,学生往往如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青歌赛观感
青歌赛观感青歌赛用电视上的宣传语来说“是一场音乐的饕餮盛宴”,我对音乐一窍不通,只觉得好听好看,舞台恢弘而华美,评委都是知名歌唱家,庄重高雅气度超群。
最能打动我的是那一群追逐梦想,追求登临成功巅峰的青年歌手。
在我这个外行看热闹的人看来,他们个个都有一副响遏行云的好嗓音,像青歌赛的标志物,那只金灿灿的百灵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120进36,从36进27,我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场,昨天晚上是27进15强的最后一场。
歌手们实力都很强,角逐达到了白热化。
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中各有三个共九个人顺利晋级,每组剩下的六个人分别演唱自选曲目中的华彩乐章,共五十秒到一分钟时间,前两名晋级,剩下的人止步告别比赛。
一个歌手的话让我记忆深刻,他慨叹道:这是真正的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那短短的五十秒可能造就出中国乐坛新的领军人物,也有可能使一个歌手籍籍无名。
这就是残酷的比赛,这就是非你即我的竞争。
舞台就是硝烟弥漫的竞技场。
五届,九年,流逝的是青春,不变的是梦想有一个男歌手连续参加了五届青歌赛,从二十岁一直到二十九岁,和他第一次参加比赛的金奖获得者已经堂而皇之的坐在了评委席上,头衔是著名歌唱家。
而他还是那样意气昂扬地站在舞台上,尽可能发挥完美,唱完谦恭地听着评委的点评,好在点评者不是那个和他同时参赛的年轻歌唱家。
佩服他的毅力、执着和坚定,奋斗过,即使还是无名气歌手,最起码他唱响了自己的理想之歌。
青歌赛不相信眼泪我看过一些选秀节目,很多选手一旦淘汰,马上情绪失控,唏嘘、呜咽、甚至泪流满面。
晋级选上者,则欣喜若狂,喜极而泣,做范进中举状。
我看了这么多场青歌赛,这些歌者淡定从容,很有风度,喜怒哀乐不形于色。
进退上下好像只是演出是的登台或谢幕,而没有追求一夜成名、一夜爆红的浮躁。
也许这是艺术的境界。
看青歌赛,是一种享受,婉转清丽的民歌、高亢浑厚的美声、动感抒情并重的流行歌,听完,都会余音绕梁,袅袅不绝。
还有一些让人怦然心动的感受。
声乐三种唱法划分之我见
声乐三种唱法划分之我见作者:余晓东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3期【摘要】我国的各种声乐赛事皆以三种唱法划分并不科学,存在误区甚至是错误的。
笔者认为唱法上不存在唱法之分,只有科学唱法,所谓的不同唱法实质是不同演唱风格。
歌唱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完美表现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应以作品来划分声乐比赛。
【关键词】声乐;唱法;划分1984年以来,由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简称青歌赛),从第二届始,届届均是以“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划分的。
(第十二届更有甚者加进来“原生态”唱法)自此我国的各种声乐赛事皆以三种唱法划分。
其实以唱法划分并不科学,是存在误区的,甚至是错误的。
下面我就从唱法划分为什么存在误区、以唱法划分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规范声乐比赛的标准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和认识,谈谈我的见解。
我们现引声乐比赛中划分的所谓唱法,亦即歌唱方法,如果划分几种唱法,可以理解成几种不同的歌唱方法。
那么青歌赛划分的三种唱法照此理解指的就是三种不同歌唱方法,而非指同一歌唱方法的不同声乐学派,如果指的是声乐学派,那么美声既是一种唱法,又是一种声乐学派,“民族唱法”也可作为一个声乐学派看待,那么“通俗唱法”也能算是一个声乐学派吗?何况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还没有过以声乐学派来划分的。
如果指的是不同演唱风格,那么风格岂止三种?不同学派的演唱风格自然不同,就是同一学派的演唱风格也不尽相同,更何况国际声乐比赛也没有以演唱风格划分的,那么青歌赛划分的唱法既不指声乐学派,也不指演唱风格,指的只能象它标明的那样是三种不同歌唱方法了。
所谓的歌唱方法也即歌唱发声方法,其最高原则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既要符合嗓音卫生,能够最大效率地发挥歌唱机能,又能尽量完美地表现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
由此可见科学发声法是声乐艺术的根本所在,正像声乐教育家管林所说:“发声方法的优劣,对一个歌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自身声音条件的发挥,关系到演唱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艺术表现力的强弱,关系到歌唱寿命的长短等等”。
从文化的层面看“青歌赛”
示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 , 参赛选 手优秀的和独特演唱方法⑦ 引起了
音乐 学术界及观众对于演唱方 法的思考 。刘秉义说 : 我们 的 民 “
为默契的水平 ; , 再者 虽然组合是一种商业气息浓厚和较为时尚的 演唱形式 , 但许多参赛组合 所表演的作 品 , 从具体 内容到整体上均
讨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从2 0世纪 中叶开始 , 中国声乐舞台上始终是美声和 民族 两 在
种唱法 占据主导地位 , 8 年 代 中期通俗唱法逐渐 流行后 , 至 0 才逐
渐形成三种唱法并存 的局面。本届新加入 的原生态唱法在充分 展
综合表演水平 。在参赛的组合 中虽然有一些 是为了参赛 而进行 的
维普资讯
社会 音 乐 生活 Sc l s cvi oa i A t i s i Mu c it e
表现出了较高 的艺术水准 ,使本 届组合演 唱形式具有与 时俱进 的
时代性特 点。
的声音传送给每一位听众。 因此 , 对于声音 的控制和运 用是两种唱
台表现与外在形象服饰视觉的完美结合等特征 ,央视将这种演唱
术比赛的本质。 参赛作品显现出中国多民族的音乐文化特 点, 为各 民 进行平等 的音乐文化交流搭建 了一个 良好 的平台 ,并对构建 族 2 世纪 中华民族 的和谐社会起到不可 替代 的作 用。再者 , 作 品 1 由
而引入特 有的民族和 民间演唱方法和形式,为开展 民族唱法的研
法 中最基本 的歌 唱素质。 了以上的歌唱基本素质 , 有 再加上对作品 的理 解和表现 、 现场观 众情绪 的调 动、 体表演等 能力 , 形 才能成为
一
“原生态唱法”三议——从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谈起
原生态 民间歌 曲浩如烟 海 , 过一代 又一 代 民间歌 通
手在时 间纵 向上 和 空 间横 向上 延 续 和 口头传 承。
这种原 生态 民间歌 曲 , 各种 民间 音乐 的雏 形 , 是 也
收 稿 E期 :060 - j 2 0-62 6
维普资讯
奖赛 才新鲜 出炉 。将 民间 歌手 从 民族 唱法 歌手 中
剥离 出来 , 对作 为 民族 唱法之 “ ” 根 的原生态 民歌的
独立 呈现和展 示 , 疑是 大有好 处 的。这 为 民间歌 无
手们 展翅 飞翔提供 了更 加广 阔的空 间 , 能更 好地展 现他 们 的才 艺 , 给人们 的音乐 生 活增添 了新的亮 也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08 3920 )4— 09— 4 10 —78 (06o 09 0
其实 ,原生 态” “ 之词是从 自然科 学界的生态环
“ 生态 民歌” 原 这个 词 是 近 几 年 出现 的 , 原 而“ 生态 唱法” 之说 则是 最近 C T C V十二 届 青年 歌手 大
境 借鉴演 化而 来 的。生 态 是 指影 响 生物 的性 态和
分 布 的环境条件 , 不 同生态 特征 的生物群落及其 对 地理环境 的合理 开 发 、 用 , 利 需要 对 其 自然 环境进 行维持 和保护 。音 乐 界一 些 有识 之 士受 到 自然界 保持相 对稳定 的平衡 生态 的启示 , 感到在现代 文明 的 冲击下 , 民歌 面 临着 生 态 失衡 的危机 , 于是 纷 纷 提 出要 保护 和继续传 承原生 态 民间歌 曲的创议 , 不 仅得 到了音乐 界 的支持 , 得到广大 民间歌 手的普 也 遍认 同。C T C V第 十 二 届 青 年 歌 手 电视 大 奖 赛 以
质疑原生态 唱法
质疑原生态+唱法2004年6月,杨丽萍的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演出大获成功,“原生态”一词作为一个新鲜的“明星术语”正式登上文化舞台。
紧接着,全国上下以“原生态”作为“卖点”的各种文化事项从此遍地开花:“原生态”音乐、“原生态”舞蹈、“原生态”绘画、“原生态”民俗、“原生态”公园、“原生态”旅游等等,凡此种种。
2006年7月,第十二届央视青歌赛趁热打铁,继续将“原生态”这一“明星术语”做大做强,隆重推出“原生态民歌唱法”赛项,此举更是吸引了海内外亿万观众的眼球。
原生态民歌那充满泥土的芳香,承载着生命的张力,通过央视主流媒体的强大造势功能迅速侵占了无数观众的心。
“原生态唱法”终于被“明媒正娶”,成为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通俗唱法鼎足而立的唱法之一。
当观众沉醉于原生态民歌的天籁之中,当艺术与生活最原始的内力在人们的视野中狂野奔突,撼动他们早已麻木的神经,当人们兴奋而狂热地憧憬着原生态民歌的绚丽前景的时候,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工作者,笔者却更多地看到了强势媒体冲刷之后所带来的泡沫,为此陷入了另一番思疑之中。
据悉,第十三届央视“青歌赛”即将拉开帷幕,“原生态唱法”继续保留为赛项之一。
本文无意反对以“原生态”为卖点的“精神食粮”,更无意批评以“原生态”为创作背景的“艺术精品”,本文质疑的仅仅是“原生态”、“原生态唱法”等一系列说词的实际内涵是否与名相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
首当其冲,是“原生态”一词的科学定位,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原生态”民歌赛事。
“原生态”一词脱胎于生物学,在艺术学范畴,“原生态音乐”尚无权威的定义,相对被人用得比较多的解释是指:“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面貌的‘活态’音乐文化类型。
”①由此我们联想“原生态民歌”应指:民歌之间和民歌与周围环境之间原有(原始)的、较少变异的相互关系。
如稍加引申,“原生态民歌”也可指:原有(或原始)的、未经变异(或较少变异)的和未经(或较少)“污染”的民歌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青歌赛三种唱法的思考
唱法就是指演唱的方法,是“一种使所有演唱不同类型作品的歌唱演员扩展和完善自己声音能力的发声技术。
青歌赛是国家创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电视声乐权威赛事,把声乐艺术融合在电视中,既活跃了大众文化,又丰富了电视荧屏,推出了很多的音乐作品及一个又一个光芒耀眼的歌唱明星。
1986年举办第二届大奖赛时在全国首次按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种唱法进行现场直播;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在三种唱法的基础上新增设了“原生态组”和“组合组”。
(一)关于“民族唱法”的思考
“民族唱法简单地说,就是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间民歌演唱。
它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方法(包括传统的戏曲、说唱艺术演唱方法),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融汇贯通而成的一种唱法。
”除此之外,有关“民族”唱法的定义还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狭义的——特指将西方演唱技法与我国民族民间唱
法相结后生成的“学院派”唱法。
这种中西结合的自称为“民族”唱法的唱法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
在“民族”唱法之前,中国自己本土的唱法一般称为“土嗓子”或“民族民间唱法”。
此外,西洋唱法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也使其逐渐站稳了脚跟,经过将近二、三十年的“土洋之争”,其成体系的“科学”训练方法逐渐在学院里被广泛推广开来,并与中国的“土嗓子”相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唱方法。
这种“特殊”歌唱法逐步地被中国老百
姓所接受,但其始终没有一个正式的称谓。
直至20世纪80年代,周小燕教授第一次明确提出“民族”唱法这个称谓,随后,程鸣在《人民音乐》上发表《咖啡·茶·可口可乐》一文,也采用了“民族”唱法这种称谓。
从此,“民族”唱法便在全国的各种赛式上正式使用……
当然,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讲,此称谓也存在着不合理性。
正如田青所说:民族唱法的提法是不够准确的,中国有56个民族,民族唱法究竟代表的是哪个民族的唱法?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唱法
实际是指借鉴了西洋的美声唱法,在这个基础上来唱中国民族歌曲,比较准确的应该叫做“民族美声唱法”。
吴培文也认为:“现在通常所指的‘民族唱法’的声音有很大的局限,笔者认为这种声音只是我们民族的歌唱方式中一种声音类型而已。
以这种声音来规范并全权代表民族的歌唱显然是不妥当、不准确、不能令人信服的。
”笔者认为:“凡具有中国特性民族风格和民族语言的唱法,广义上都可视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绝不仅仅是某一种唱法所能代表得了的。
(二)关于“通俗”唱法的思考
通俗唱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形成的一种通俗易懂但又充满激情的新式流行唱法。
其与“美声”“民族”两种唱法比,更注重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宣泄与表达。
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通俗”唱法的仍然是周小燕教授,随后谭冰若在《谈青年演唱独唱评奖的三种唱法》一文中则再次肯定了“通
俗”唱法这一分类法。
第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几乎没有“通俗”唱法的出现。
当“通俗唱法”出现在1986年的第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舞台上时,就意味着有争议的“通俗”唱法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得到官方的认可。
当然,与“美声”、“民族”唱法一样,“通俗”唱法这一称谓也存在颇多争议,石惟正认为:“‘通俗’唱法这个词其实也是不科学的,唱法有什么通俗不通俗,还应从作品上谈。
”此外,乐明、陈达波、郁钧剑等人都发表了与此不同的意见。
这种称谓的不合理性在无形中向我们透露了“唱法”的划分所带来的局限性。
笔者个人认为既然“通俗唱法”演绎的都是流行音乐,那称其为“流行唱法”是不是会更贴切一些呢?
(三)关于“原生态”唱法的思考
所谓的“原生态”唱法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
”乔建中将这种唱法定义为:以口头方式传播于特定民族、地域社区传统习俗生活中的民间歌唱。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除风格、唱法、要求是“原生”以外,还指出它的歌唱环境也必须保持原本的“状态”。
“原生态”唱法之所以能够进入青歌赛,与社会舆论、学者呼吁、政府参与等各种因素是分不开的。
“原生态”最早在艺术领域中并非是先与“民歌”、“唱法”之类相结合,而是与舞蹈相结。
2003年8月,以“原生态歌舞”命名、由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首先吹响了“原生态”在艺术领域中的号角。
紧接着,2004年8月,在
山西左权举行的“中国第二届南北(原生态)民歌擂台赛”则进一步扩大“原生态”的影响,并且,首次让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正式使用“原生态”这一称谓。
之后,随着许多民歌逐步进入地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特别是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的设立,更进一步扩大了“原生态”的影响,并且使这一称谓逐渐普遍开来。
“原生态”组从开始到结束都始终有诸多争议,关于“原生态”这一命名是否准确、合理,“很多艺术家和评委更愿意将‘原生态唱法’理解为‘民间唱法’”,评委阎肃说,究竟什么是原生态唱法,他也解释不清楚,但他认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民间唱法’这一称呼就挺好的。
”蒋大为、付林认为:“‘原生态’唱法和‘民间唱法’是一致的。
”“过去我们将蒙古长调、苗族大歌等民歌唱法称之为‘民间唱法’,现在将其称之为‘原生态唱法’,应该说是一种新的提法,但其含义与‘民间唱法’是一致的。
”而樊祖荫认为“原生态,应该是与生活连在一起的,是其民族、地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严格的说,搬到舞台上的民歌己不具有纯粹原生态的意义,而是‘次生态’了。
”……还有的学者压根就认为“原生态”这个词不准确,改为“乡土民间音乐”更为合适,……总之,学者们对“原生态”这个称谓大多持否定、怀疑态度,因为这个词不够准确、合理、与严谨。
另外一部分以田青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不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还是原生态唱法,所有的唱法的名称都是约定俗成的概念。
”即没有经过官方认可,公众却达到的共同认可。
“原生
态”称谓的约定俗成已经标志着“原生态”在公众的潜意识里获得了共同认可,标志着其在社会上已经获得了广泛影响。
作为一名音乐学者来讲,我们目前的任务不是仅仅只注重理论概念,而是要更多得做些实事,让原生态民歌进入大众视野,力争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所以,对社会约定俗成的“原生态”唱法这一称谓无需过多去争论,关键是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