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庄子《触蛮之战与蜗角之争》原文、译文及寓意

合集下载

《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

《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

《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蜗角之争《庄子·则阳》惠子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

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译文:惠施就在魏惠王面前推荐了戴晋人。

戴晋人对魏惠王说:“有一种叫作蜗牛的东西,君王知道吗?”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有在蜗牛的左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触氏;有在蜗牛的右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蛮氏。

两国经常因为争夺土地而掀起战争,死在战场的尸首就有几万具,他们追赶败兵,十五天才能够返回来。

”魏惠王说:“哈!这大概是谎话吧?”戴晋人说“我愿意为君王证实这件事情。

依君王的意思说,在天地四方上下之中,有没有穷尽呢?”魏惠王说:“没有穷尽。

”戴晋人说:“如果把心神遨游无尽的境域之中,再返还到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就感到似有似无的一样,君王知道这个道理吗?”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有个魏国,魏国之中又有个梁邑,梁邑之中有个君王。

这个君王和蛮氏相比,有没有分别呢?”魏惠王说:“没有分别。

”戴晋人走后,魏王就不知所措地如同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佝偻者承蜩《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duō)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庄子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及标准答案)

庄子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及标准答案)

屠龙之技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让王》[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

人们看了,都嘲笑他。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

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译文]: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

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这只鸟是被他吓死的。

[寓意]: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

老汉粘蝉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庄子》寓言故事16则(含注释)

《庄子》寓言故事16则(含注释)

《庄子》寓言故事16则(含注释)1、望洋兴叹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改变自己的脸色),望洋向若(海神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

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二人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

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庄子·秋水》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2、屠龙之技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他花光了千金的家产),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3、随珠弹雀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

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4、庄周梦蝶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寓意: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包含了浪漫的思想和丰富的哲学思考。

5、庖丁解牛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顶,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音节)。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庄周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

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

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

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

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

”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⑤。

尧、舜,人之所誉也。

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注]①莹,魏惠王名。

田侯牟,齐威王名。

②犀首:武官名。

③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

④胥靡:服役的人。

⑤管,一种乐器。

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

嗃(xiāo),洪亮而悠长的声音。

吷(xuè),细微的声音。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莹与田侯牟约约:结盟B.善言伐齐者,乱人也伐:攻打C.王与蛮氏有辩乎辩:辩论,争辩D.臣请为君实之实:证实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庄子二则原文译文 庄子二则(原文及注释)

庄子二则原文译文 庄子二则(原文及注释)

庄子二则原文译文庄子二则(原文及注释)庄子二则原文译文庄子二则(原文及注释)庄子二则(原文及注释)《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庄子与惠子神思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淡然,就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傥我无人知晓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无人知晓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惠子相梁,庄子Thelle之。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远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尝。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1.二者,宰相,这里用做动词,搞宰相的意思。

2.国,国都,京城。

3.终了,暂停,这里就是潮间带的意思。

4.安,疑问代词,怎么。

一、译文1.惠子相梁惠施搞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回去探望他。

有人说惠施说道:“庄子至梁国去,想要替代你搞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惧怕,在国都抓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到他,说道:“南方存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做,你晓得吗?从南海降落飞至北海回去,不是梧桐树不潮间带,不是竹子的果实吃,不是清纯例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滚至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到,猫头鹰转头看著,收到‘吓坏’的斥责声。

现在你也想要用你的梁国去‘吓坏’我吧?”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道:“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欢乐啊。

”惠施说道:“你不是鱼,怎么晓得鱼的欢乐呢?”庄子说道:“你不是我,怎么晓得我不晓得鱼的欢乐呢?”惠施说道:“我不是你,固然不晓得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庄子《触蛮之战与蜗角之争》原文、译文及寓意

庄子《触蛮之战与蜗角之争》原文、译文及寓意

庄子《触蛮之战与蜗角之争》原文、译文及寓意原文: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

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忄尚然若有亡也。

庄子《庄子·则阳》译文: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您知道有一种名叫蜗牛的小动物吗?”梁惠王回答:“知道。

”晋人又说:“蜗牛的角上有两个国家,左角上的叫触国,右角上的叫蛮国。

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

每次战争后,总是尸横遍野,死亡好几万人;取胜的国家追赶败军,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来。

”惠王说:“呀!这都是您瞎编的吧!”晋人说:“请允许我来为您证明。

您的想象在无广阔的宇宙中有边界吗?”惠王说:“没有。

”晋人说:“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驰聘,而一回到现实中,您能够到达的地方却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内。

拿现实的有限与想象的无穷相比,岂不是若有若无,微不足道吗?”惠王说:“你说的对。

”晋人说:“在我们所能够到达的领域里有一个魏国,魏国迁都大梁后才有梁国,有梁国才有梁王。

梁王与蛮氏,有什么不同吗?”惠王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

”魏晋人走了以后,梁惠王情绪低落,好像丢失了什么。

寓意:在大千世界中,我们都是很渺小的。

我们在珍惜生命,珍惜我们这个世界。

蜗角之争的故事及寓意

蜗角之争的故事及寓意

蜗角之争的故事及寓意
蜗角之争是中国古代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两只蜗牛因为争夺谁能够爬得更高而发生争执的故事。

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寓意是劝人谦虚谨慎、不要自高自大,否则将会招致失败和挫折。

据说,在古代中国,有两只蜗牛住在同一个花园里。

它们都喜欢往一株高大的葡萄藤上爬,以获取那里的美味葡萄。

一天,它们同时爬到了藤架的顶端,然后开始互相争辩谁爬得更高。

它们互相竞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位置,直到它们想要下来时才发现,自己爬得太高,无法下来,而被困在藤上。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蜗角之争的故事寓意深远。

首先,它告诉我们要珍惜现有的成就,不要贪心,否则会因为自己的无谓竞争而失去原有的成功。

其次,它提醒我们要谦虚,不要过于自信,否则会导致犯错、失败,最终无法从
高处下来。

另外,蜗角之争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相互竞争不仅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失败和挫折,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相互合作,以实现更大的目标。

总之,蜗角之争的故事及寓意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谨慎、谦虚、合作,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文言文卞庄子刺虎翻译

文言文卞庄子刺虎翻译

原文:昔者卞庄子与齐战,三战三北。

齐师既败,庄子归,其家问之:“子之与齐战,三战三北,何也?”庄子曰:“吾知齐之勇,吾知齐之怯。

吾观其勇也,若猛虎之搏人也;吾观其怯也,若兔之走也。

吾欲刺之,必先待其搏人而勇,而后待其走而怯。

吾故三北也。

”齐师既去,庄子乃刺虎。

虎方搏人,庄子挥戈而前,虎亦随至。

庄子挥戈,虎亦随止。

庄子曰:“吾待其搏人而勇,而后待其走而怯也。

”虎既搏人而勇,庄子乃挥戈,虎亦随止。

庄子又曰:“吾待其走而怯也。

”虎既走而怯,庄子乃挥戈,虎亦随止。

庄子又曰:“吾待其搏人而勇,而后待其走而怯也。

”虎又搏人而勇,庄子挥戈,虎亦随止。

庄子又曰:“吾待其走而怯也。

”虎又走而怯,庄子挥戈,虎亦随止。

如是者三,虎不得搏人而走,庄子乃得刺之。

翻译:古时候,卞庄子与齐国交战,连续三次都败北。

齐军战败后,卞庄子回到家中,他的家人问他:“你与齐国交战,三次都败北,是什么原因呢?”卞庄子回答说:“我了解齐国的军队既勇猛又胆怯。

我看他们勇猛的时候,就像猛虎扑向人一样;我看他们胆怯的时候,就像兔子逃跑一样。

我想刺杀他们,必须先等待他们勇猛地扑向人,然后再等待他们胆怯地逃跑。

所以我三次都退避了。

”齐军已经撤退,卞庄子于是决定刺杀老虎。

老虎正在扑向人,卞庄子挥舞着戈冲上前去,老虎也跟随着他。

卞庄子挥舞戈,老虎也随之停止。

卞庄子说:“我等待他们勇猛地扑向人,然后再等待他们胆怯地逃跑。

”老虎一旦勇猛地扑向人,卞庄子就挥舞戈,老虎也随之停止。

卞庄子又说:“我等待他们胆怯地逃跑。

”老虎一旦胆怯地逃跑,卞庄子就挥舞戈,老虎也随之停止。

这样反复了三次,老虎无法扑向人而只是逃跑,卞庄子终于有机会刺杀了老虎。

这个故事通过卞庄子与齐军、老虎的对抗,展现了卞庄子机智、勇敢和冷静的性格特点。

他善于观察敌情,利用敌人的弱点,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有耐心和智慧,抓住时机,才能取得成功。

鹬蚌相争的文言文及翻译

鹬蚌相争的文言文及翻译

昔者,有一鹬一蚌,各居海滨。

鹬欲食蚌肉,蚌闭壳以拒之。

鹬乃曰:“汝欲以壳自守,吾将待潮至,汝壳自开。

”蚌亦曰:“汝欲以潮水食我,吾将待潮退,汝肉自出。

”二者相持不下,久而不解。

时有一渔者经过,见鹬蚌相争,心生一计。

乃曰:“二者皆欲得食,何不两全其美?”鹬蚌闻之,皆问其计。

渔者曰:“尔等听吾言,各舍一己之利,俟潮水退后,吾为尔等开壳取肉,岂非两得之?”鹬蚌犹豫未决,然见渔者计谋巧妙,皆信之。

遂约期于潮水退后,渔者至,开蚌壳,取其肉。

蚌肉既得,渔者欲食之。

鹬曰:“吾与蚌相争,正为食肉,今肉已得,岂可独食?”渔者笑曰:“尔等皆谓吾有巧计,岂知吾之计,正使尔等两失也。

今肉在吾手,尔等皆不得食。

”鹬蚌大惊,悔不当初。

鹬曰:“吾与蚌相争,固为食肉,然未料及渔者之计,致令肉归他人。

自今而后,吾当与蚌和好,共御外患。

”蚌亦曰:“吾亦悔不当初,与鹬相争,未料及渔者之计,致令肉归他人。

自今而后,吾当与鹬和好,共谋生计。

”自此,鹬蚌和好,各不相争。

渔者见之,叹曰:“此乃鹬蚌之失,非吾之过也。

吾本欲为二者解纷,岂知反使二者受益。

”遂自此不复渔猎,而以教导他人为业。

译文:从前,有一只鹬和一只蚌,分别住在海边。

鹬想要吃掉蚌的肉,蚌则闭紧壳子拒绝。

鹬说:“你想要用壳来保护自己,但我将等待潮水到来,你的壳自然会打开。

”蚌回答说:“你想要利用潮水来吃掉我,但我将等待潮水退去,你的肉自然会出来。

”二者争执不下,长时间无法解决。

这时,有一位渔夫经过,看到鹬和蚌在争斗,心生一计。

他说:“你们两个都想要得到食物,为什么不各自放弃一些利益呢?”鹬和蚌听后,都询问他的计策。

渔夫说:“你们听我说,各自放弃一些利益,等到潮水退去后,我帮你们打开壳子取肉,这样不是两全其美吗?”鹬和蚌犹豫不决,但看到渔夫的计策巧妙,都相信了他的话。

于是,他们约定在潮水退去后见面。

渔夫到了那里,打开蚌的壳,取出肉来。

蚌的肉已经被取走,渔夫想要吃掉它。

鹬说:“我和蚌争斗,本来就是为了吃肉,现在肉已经到手,怎能让你独自享用?”渔夫笑着说:“你们都说我有巧计,却不知道我的计策,反而让你们两个都失去了肉。

蜗角之争 典故-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

蜗角之争  典故-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

蜗角之争典故|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蜗角之争典故|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注音】wō jiǎo zhī zhēng【典故】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

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

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1.屠龙之技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译文]:[寓意]:2.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庄子〃让王》[译文]:[寓意]:3.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译文]:[寓意]:4.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译文]:1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寓意]:5.畏影恶迹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庄子〃渔文》[译文]:[寓意]:6.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译文]:[寓意]:1.触蛮之战蜗角之争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2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庄子〃则阳》[译文]:[寓意]:2.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鸡已乎曰未也方虚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外篇〃达生》[译文]:[寓意]:3.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3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渔夫文言文翻译

庄子渔夫文言文翻译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海若者,乃知天地之大不可度量,海之阔不可穷极。

于是焉,河伯始惧,乃反溯流,溯流而上,至于昆仑之墟,见大樗树,其叶如舟,其根如山。

河伯于是乎大喜,仰而观之,仰而叹之,曰:“吾乃今知吾之不足观也,吾非有能观者乎?吾独观于吾之不足观者乎?”于是,庄子使渔夫对河伯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河伯闻之,若有所失,仰天而笑,曰:“吾闻之矣,吾闻之矣,吾非有能知之者,吾独观于吾之不知者乎?”今译如下:秋天的洪水按时到来,众多河流汇聚成黄河,河水汹涌澎湃,两岸之间的沙洲和河岸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河伯心中喜悦,认为自己拥有天下所有的美景。

他顺着水流向东行,一直来到北海,见到了海若,这才明白天地之大是无法衡量的,海洋的广阔是无法穷尽的。

这时,河伯开始感到恐惧,于是逆流而上,回到了昆仑山脚下,看到了一棵巨大的樗树,树叶像船,树根像山。

河伯因此非常高兴,抬头观看,又感叹不已,说:“我现在才知道自己是不值得一看的,我难道不是有能看的人吗?我独独观看那些不值得一看的东西吗?”于是,庄子让渔夫对河伯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河伯听了这番话,似乎有所失落,抬头看着天空笑着说:“我听说了,我听说了,我并不是有能知道这些的人,我独独观看那些我不知道的东西吗?”此寓言寓意深刻,借庄子与渔夫之口,揭示了人们对自身认知的局限和对外界事物认识的不足。

河伯原本自满,以为拥有了天下美景,却因见到更大的世界而感到恐惧,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庄子以此告诫世人,要谦虚谨慎,不断学习,才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渔夫的提问,更是提醒人们,对于未知的世界,要保持敬畏之心,不可妄自菲薄,亦不可自以为是。

蜗角之争

蜗角之争

蜗角之争
【注音】wōjiǎozhīzhēng
【典故】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则阳》【释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用法】作宾语;指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蜗角斗争
【押韵词】狗吠不惊、风尘之惊、见精识精、堪托死生、将废姑兴、聚散浮生、天朗气清、满脸春风、虎口残生、举重若轻、......
【年代】古代
【成语典故】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

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
【成语举例】宋礼立裹之约,希蜗角之争。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庄子二则出自庄子所著的《庄子·秋水》,下面一起来看看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的详细内容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宰相,庄子前往去拜访他。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译文】有的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要代替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译文】于是惠施害怕了,在国都搜寻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译文】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鵮,你知道它吗?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泉不喝。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在这时猫头鹰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鵮经过它,猫头鹰抬头看着鹓鵮,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庄子说:“白鲦在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自然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确定的!”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来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快乐的。

”庄子二则惠子相梁原文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雏(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yuān chú)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yé)?”译文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yuān chú),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yuān chú)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yuān chú),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虽有嘉肴》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文言文《鹬蚌相争》翻译

文言文《鹬蚌相争》翻译

昔者,有鹬、蚌二物,居海滨之涯。

鹬欲取蚌而食之,蚌闭壳以拒。

鹬遂张翼,欲以翼扑取之。

蚌惧,遂张壳,欲以壳护其身。

鹬蚌相持,莫肯相舍。

久而不解,蚌渐困,壳为之裂。

适有渔者经过,见鹬蚌相争,遂趋而取之。

蚌虽壳裂,犹未解其封。

渔者得蚌,喜形于色,顾视鹬,鹬已飞去。

蚌得脱于鹬之害,亦喜而舞。

于是,蚌谓鹬曰:“子何不飞去,而与我相持,致我壳裂,得不亡乎?”鹬答曰:“吾所以与子相争者,欲食子耳。

今子既亡,吾何为而不飞去?”蚌又曰:“吾虽得脱于子,然壳已裂,子又何为而不去?”鹬笑曰:“吾虽去,然子壳已裂,不日将死。

吾何忧哉?”蚌闻言,悔恨交加,遂哀求鹬曰:“子诚欲去,吾愿以吾壳之半相赠,以报子之德。

”鹬喜,遂与蚌和。

蚌以壳半赠鹬,鹬遂飞去。

时人见之,咸曰:“鹬蚌相争,渔者得利。

”此盖言二物之争,往往为他人所乘,而不知自守也。

夫鹬蚌之争,虽小,可以喻大。

今夫世之君子,或有争名于朝,或有争利于市,皆如鹬蚌之相争。

而争之不已,则害必及己。

是以君子贵自守,而不与俗争。

夫自守者,所以免于患难,而安其身也。

嗟乎!鹬蚌之争,虽不足为奇,然其理甚明。

世之君子,宜以此为鉴,以免后悔。

若鹬蚌之壳,虽裂犹存,而鹬之去也,亦无遗憾。

是以吾人宜谨守分寸,不与俗争,以免后悔之及。

岂不美哉?夫争者,人之常情也。

然而争之有道,有道之争,则能息争而利己。

若鹬蚌之争,不知其道,故致害于己。

是以君子必审时度势,知所争何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盖闻古之圣贤,虽处乱世,而能自守其道,不与俗争。

是以能保其身,全其家,传之后世。

今之人,虽居太平之世,而多不能自守,竞相争利,致家破人亡,岂不惜哉?是以吾人宜以鹬蚌之争为鉴,审己之所能,量力而行,不与俗争。

夫争而不已,则害必及己。

是以君子贵自守,而不与俗争。

夫自守者,所以免于患难,而安其身也。

呜呼!鹬蚌之争,虽不足为奇,然其理甚明。

世之君子,宜以此为鉴,以免后悔。

夫自守者,所以免于患难,而安其身也。

岂不美哉?。

《庄子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庄子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庄子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原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北冥有鱼1、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

“北冥”,北海。

下文“南冥”,指南海。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表推测。

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4、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5、垂:同“陲”,边际。

6、海运:海动。

古有“六月海动”之说。

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

7、徙:迁移。

8、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9、《齐谐》:书名。

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

一说人名。

10、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志,记载。

11、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

击:拍打。

12、抟(tuán):回旋而上。

一作“搏”(bó),拍。

13、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14、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

一说息为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

15、以:凭借。

息:风。

16、野马:指游动的雾气。

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

先秦寓言故事——触蛮氏之争

先秦寓言故事——触蛮氏之争

先秦寓言故事——触蛮氏之争出处:《庄子》原文:有国于蜗之左角者①,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②。

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注释:①蜗:即蜗牛。

②逐北:追逐被打败了的军队。

旬有五日:即半个月。

旬:十天。

有:同又。

译文:有一只蜗牛,它的左角上有一个国家,叫做触国;它的右角上也有一个国家,叫做蛮国。

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彼此厮杀,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追击败兵,至少要半个月,才肯收兵回国。

寓意:在《庄子》一书中,触蛮之争是一则想象和夸张异常奇特的寓言。

说是蜗牛左角上有个诸侯国,叫做触氏;右角上也有一个诸侯国,叫做蛮氏。

两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常常发生战争。

而且每次都损失惨重,要杀死好几万人;追亡逐北,要花费十五天时间。

作者如此构思,目的何在?在于揭露掠夺性的战争。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是个战争狂热的时代。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把这种掠夺战争的发动者看成是为了争夺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

庄子本来厌恶争夺,主张相安无事,怎能容忍这种残酷的争夺战争?因而他放眼微观世界,将诸侯之间的争夺,比喻成蜗牛的两个触角之争,寄寓自己的藐视之情。

把左角上的诸侯国取名触氏,暗寓好斗成性之意;把右角上的诸侯国取名蛮氏,暗寓其生性野蛮。

即使渺小如触、蛮之国的争地而战,每次也要付出惨重代价,也要耗费大量时光。

但争得的地盘能有多大?能值几何?蜗牛头上的一个触角就那么一星点而已!作者如此夸张,意在震醒好战成癖的执迷不悟者:为了贪得蜗角微利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妄启战端,屠戮生灵,落得个天怒人怨,焉可为之?夸张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渲染、强化的描写,故意言过其实。

就是说,既不似真实,却又胜似真实。

庄子认为茫茫宇宙之中,道为至大,无所不包。

他从道的观点出发,把诸侯之间的争夺放到无限的宇宙中来考察,觉得实在渺小极了,既不值得去干,也不值得一提。

这层旨意,触蛮之争的出处《则阳》篇中叙述得饶有趣味:得道者戴晋人对梁惠王说:茫茫天下有通达之国(指人与舟车能到达的地方),通达之中有魏,魏中有梁,梁中有王;王在茫茫宇宙中的份量与触氏、蛮氏在蜗国中的份量有不同吗?梁惠王心悦诚服地说:没有。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原文及译文解析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庄周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

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

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

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

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

”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⑤。

尧、舜,人之所誉也。

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注] ①莹,魏惠王名。

田侯牟,齐威王名。

②犀首:武官名。

③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

④胥靡:服役的人。

⑤管,一种乐器。

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

嗃(xiāo),洪亮而悠长的声音。

吷(xuè),细微的声音。

1.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魏莹与田侯牟约约:结盟B. 善言伐齐者,乱人也伐:攻打C. 王与蛮氏有辩乎辩:辩论,争辩D. 臣请为君实之实:证实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2022年庄子二则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2022年庄子二则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2022年庄子二则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原文及注释)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___,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相,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国,国都,京城。

3.止,停止,这里是栖息的意思。

4.安,疑问代词,怎么。

一、译文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___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

庄子寓言故事——蜗角之战

庄子寓言故事——蜗角之战

庄子寓言故事——蜗角之战战国时,魏国和齐国多次交战,两国关系十分紧张。

后来,魏惠王主动与齐威王修好,约誓立盟商定两国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可没过多久,齐威王就背叛盟约,又攻打魏国。

魏惠王十分生气,于是决定派人去暗杀齐威王。

大臣公孙衍听说后,急忙去见魏王,劝阻魏王说:大王的办法不妥当。

您身为大国之君,却用老百姓的办法来报仇,这会被别人嘲笑的。

请您给我20万军队,让我去进攻齐国,我一定会攻占齐国,俘虏齐威王。

到那时,您可以鞭打齐王的后背,折断他的脊梁骨,怎么报仇都行啊!季子听说后,也去劝魏惠王,他说:大王可不要听信公孙衍的话啊!现在我国已经七年不打仗了,老百姓都因此很拥护您,如果您擅自发兵,那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

华子听说了,也去见魏惠王。

他对魏惠王说:劝您攻打齐国的人不可信;劝您不攻打齐国的人也不可信;像我这样劝您的人也不可信。

魏惠王听了,大惑不解,问道:那我该听信谁呢?华子说:您只要明白大道理就行了。

惠施听说这件事后,就向魏惠王推荐戴晋人,魏惠王问戴晋人说: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戴晋人说:您只须明白一个道理。

魏惠王问:什么道理呢?戴晋人说:有一种叫蜗牛的动物,您知道吗?魏惠王答:知道。

戴晋人停了片刻说:有两个国,一个叫触国另一个叫蛮国,它们分别建国在蜗牛的左、右角上,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打仗,每次交战,双方都要死伤数万人马,有时追逐败兵十五天后才返回来。

魏惠王听了连连摆手,说:咦!你这是在吹牛吧!戴晋人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真的。

请让我为您证实一下。

您想象一下,上下四方是有穷尽的吗?魏惠王毫不犹豫地说:没有穷尽,它太广阔了。

戴晋人说:您的精神驰骋想象于无穷之中,然后再返回到人迹车马所能到达的地方,这时您不觉得人迹所能到达的地方实在是渺小得微不足道吗?魏惠王点头说:是这样的。

戴晋人说:人迹所到之处有魏国,魏国又有首都大梁,大梁中住着大王您。

从您的整个无穷尽的宇宙中的地位来看,魏国和齐国不就像是在蜗角上吗?戴晋人走后,惠施拜见魏惠王,魏惠王对惠施说:这位来客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圣人也比不上他!惠施说:要是吹竹管,犹能发出嚣嚣的声音;如果吹剑环,就只能发出嗤的一声罢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触蛮之战与蜗角之争》原文、译文及寓意
原文: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

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忄尚然若有亡也。

庄子《庄子·则阳》
译文:
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您知道有一种名叫蜗牛的小动物吗?”梁惠王回答:“知道。


晋人又说:“蜗牛的角上有两个国家,左角上的叫触国,右角上的叫蛮国。

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

每次战争后,总是尸横遍野,死亡好几万人;取胜的国家追赶败军,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来。

”惠王说:“呀!这都是您瞎编的吧!”晋人说:“请允许我来为您证明。

您的想象在无广阔的宇宙中有边界吗?”
惠王说:“没有。


晋人说:“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驰聘,而一回到现实中,您能够到达的地方却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内。

拿现实的有限与想象的无穷相比,岂不是若有若无,微不足道吗?”
惠王说:“你说的对。


晋人说:“在我们所能够到达的领域里有一个魏国,魏国迁都大梁后才有梁国,有梁国才有梁王。

梁王与蛮氏,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


魏晋人走了以后,梁惠王情绪低落,好像丢失了什么。

寓意: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都是很渺小的。

我们在珍惜生命,珍惜我们这个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