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牡蛎帕金虫的检测与鉴定

合集下载

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贝类中三种高毒性麻痹性贝毒

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贝类中三种高毒性麻痹性贝毒

teot a cn io s h orl i ofc ns( )o recl rt ne ut n eem r a .9 , h pi l o d in ,t cr a o ce i t r f he a bai q a o sw r oet n0 9 8 m t e etn i e t i o i h
Z A G X a—n , A G Q a , U u -u ,F N ig H N iol g Y N i H I nh a E G Bn ,MA L—a ,Y u- a i o Y i n UH iun y j
( at hn e i ee Rsac ntu ,C ie cdm i e c ne, h nh i 2 0 9 ) E s C iaSaFs rs e rhIstt hns A a e yo Fs r Si cs S a g a 00 0 h i e ie e f hy e
ivs gt yc os g -2fry) un l e 一abx ley e( Q)a edr ai t nraet ai s n et ae b hoi ( - o1q ioi - croadh d F i d n3 u n2 st ei tai gn.V r u h v z o e o
张晓玲 , 杨 桥 ,惠芸华 , 冯 兵, 马丽艳 , 于慧娟
209 ) 00 0
பைடு நூலகம்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上海 摘
要 :建立灵 敏可靠的麻痹 性贝类毒素( S ) P P 检测 技术是 保 障我 国贝类 水产 品质 量安全 的有力手 段。本
研究选取 3( . .2呋喃 甲酰基 )喹啉.一 一 2羰醛 ( Q) F 为荧光衍生 试剂 , 利用超高效 液相色谱 ( P C) U L 和柱前衍 生荧 光检测技术 , 建立 了贝类 中 3种高毒性 P P毒素成分( T G X1 N O) S S X、 T 及 E 的检测 方法 , 影响荧光衍 生效率 对 和色谱分离效果的各主要实验因素分别进行 了优化 。结果表 明 , 在优化后 的最佳 实验 条件下 , 3种 P P毒素 S 成分线性方程 的相关系数 () r 均大于 0 9 8 保 留时间( 及峰 面积 ( ) 日内及 日间精 密度 R D值 分别小 .9 , t) 的 S

牡蛎中重金属检测实验(草拟一)

牡蛎中重金属检测实验(草拟一)

降低牡蛎提取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实验本实验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法同时测定牡蛎中重金属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4~98%,RSD小于1%。

实验内容:1.样品前处理方法:方法1(湿法消解):将中药材先用清水洗去表面污渍,再用蒸馏水清洗,置于80 ℃恒温干燥箱中干燥4小时。

捣碎,准确称取5.0000克放入100 mL的烧杯中,加入20 mL 硝酸,盖上表面皿,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至溶液剩约2~3 mL,且变为澄清,取下冷却。

将消解液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4]。

方法2(干式灰化):准确称取5.0000克烘干捣碎后的样品,放入瓷坩埚中,加1g氧化镁及10 mL硝酸镁,混匀,浸泡4h,于低温或水浴锅上蒸干。

用小火炭化至无烟后移入马弗炉中加热至550 ℃,灼烧3~4 h,冷却后取出,加3 ml硝酸加热溶解残渣,至溶液近干为止,取下冷却,将消解液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5]。

方法3(微波消解):准确称取捣碎后的样品0.5000克于消化罐中,加硝酸2.5 mL,采用程序消解方法(见表2)进行消解后,冷却,并将消解液用二次去离子水稀释定容于10 mL 容量瓶中,摇匀。

微波消解的准确性可从以下实验数据中得到说明(该数据从文献中获得):为了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在用微波消解的样品溶液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元素,定容后使被测元素的加入量为0.5 mg /L,按实验方法做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见表1。

从上述3种实验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可以看出,微波消解法的加标回收率较高,测定中药中重金属的含量更为准确。

2.ICP-AES法测定重金属含量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于60℃干燥2 小时,粉碎成粗粉,取约0.5g,精密称定,置耐压耐高温微波消解罐中,加硝酸5~10ml(如果反应剧烈,放置至反应停止)。

密闭并按各微波消解仪的相应要求及一定的消解程序进行消解。

消解完全后,冷却消解液低于60℃,取出消解罐,放冷,将消解液转入50ml 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消解罐3 次,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加入金单元素标准溶液(1μg/ml)200μ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如有少量沉淀,必要时可离心分取上清液)。

长牡蛎SNP标记的开发及多态性检测的开题报告

长牡蛎SNP标记的开发及多态性检测的开题报告

长牡蛎SNP标记的开发及多态性检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长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等沿海水域。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长牡蛎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但因其容易受到疾病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生产效益低下。

因此,对长牡蛎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其疾病抵抗力和生产性能,进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遗传变异,其基本形式是在同一位置上出现两种或更多等位基因。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SNP已成为最常用的分子标记。

SNP标记可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维度的分析,包括物种鉴定、遗传变异分析、亲缘关系推断、群体结构分析和基因定位等研究领域。

因此,本研究拟利用RAD-seq技术,对长牡蛎进行SNP标记的开发及多态性检测,为长牡蛎遗传多样性和生产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研究内容1. 样品收集及DNA提取本研究选取长牡蛎为研究对象,从南海、东海和黄海等沿海水域采集长牡蛎样品,利用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对其进行DNA提取,获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

2. RAD-seq测序及SNP标记开发通过RAD-seq技术对长牡蛎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双端读取的方式获取大量有效数据。

随后,通过应用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过滤,提取出具有高质量的SNP标记。

3. SNP标记的多态性检测利用群体遗传学分析软件,对获得的SNP标记进行多态性检测,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型频率、杂合度和遗传连锁不平衡等指标的测定。

三、研究意义随着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对基因组水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研究将利用RAD-seq技术,对长牡蛎进行SNP标记的开发及多态性检测,为长牡蛎遗传多样性和生产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进一步推动长牡蛎产业的发展。

中国南海两种新发现牡蛎物种鉴定方法

中国南海两种新发现牡蛎物种鉴定方法

中国南海两种新发现牡蛎物种鉴定方法周玉兰;闫守泉;江连英;杨漪霞;王家丰【期刊名称】《自然科学》【年(卷),期】2018(006)001【摘要】最近在我国南海沿岸一带发现两种新的牡蛎物种湛江牡蛎(C. Zhanjiangensis)和电白牡蛎(C. Dianbaiensis)。

除了对条形码基因测序外,这两种牡蛎很难用以往的物种鉴定方法区分。

本研究拟开发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的新的区分这两种新牡蛎物种的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该两种牡蛎条形码基因COI(细胞色素C氧化酶I基因)序列显著差异片段,并利用HRM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精细区分从而区分物种信息。

结果我们筛选到一组引物能够有效区分这两种牡蛎新物种。

经验证该方法精确有效,简单易行,是一般实验室或水产生产单位易于掌握推广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牡蛎物种遗传信息和牡蛎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7页(P17-23)【作者】周玉兰;闫守泉;江连英;杨漪霞;王家丰【作者单位】[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湛江;;[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研发与临床转化中心,广东湛江;;[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湛江;;[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湛江;;[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干细胞研发与临床转化中心,广东湛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两种悬钩子属植物在中国的重新发现 [J], 王焕冲;和兆荣;孙航2.牡蛎中诺如病毒核酸两种提取方法比较 [J], 袁巧;李晖;邓小玲;莫艳玲;方苓;柯昌文3.牡蛎壳腔容积的两种测量方法比较 [J], 许飞;刘晓;张国范4.中国红螯蛛属两新种及两种雄蛛新发现(蜘蛛目:管巢蛛科) [J], 张永靖;尹长民5.两种方法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J], 于瑞海;王昭萍;王如才;田传远;郑小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沟湾养殖牡蛎中贝类毒素监测及预警

桑沟湾养殖牡蛎中贝类毒素监测及预警

摘 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方法监测养殖牡蛎中5 种腹泻性贝类毒素与6 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变化及分布特征,分别利用HP20大孔 型吸附树脂与SP700吸附树脂作为富集树脂,富集养殖海域海水中5 种腹泻性贝类毒素与6 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利 用HPLC-MS/MS检测方法分析其中毒素含量,同步监测了养殖海域内牡蛎与海水中毒素含量,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 系,建立了牡蛎内贝类毒素含量随海水内贝类毒素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该海域内一共监测到OA、 DTX-1、GYM、PTX-2 4 种腹泻性贝类毒素与STX、dcSTX两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在整个监控期内,海水中所监测 贝类毒素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趋势。牡蛎中毒素含量与海水中毒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即 牡蛎内毒素的增长随海水内毒素的增长而增长,但牡蛎内毒素含量的峰值出现时间在海水中毒素含量出现峰值之 后,延后时间为14 d。根据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原理,可以提前14 d预警牡蛎内毒素含量。 关键词:牡蛎;树脂;贝类毒素;监测;预警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Shellfish Toxins in Oyster Cultured in Sanggou Bay
SU Zhiwei1, ZHAO Feng1, JIANG Xue1, LIU Yuanping2, LIU Zhimin2, MU Weili3, ZHOU Deqing1,* (1. Laboratory of Quality & Safety Risk Assessment for Aquatic Produc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 2. Shandong Shijin Inspection Service Co. Ltd., Rongcheng 264300, China; 3. Penglai Jinglu Fishery Co. Ltd., Penglai 265600, China) Abstract: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diarrhetic shellfish toxins (DST) and six 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 in oysters cultured in Sanggou Bay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 At the same time, the adsorption quantities of both kinds of toxins in their growing waters onto HP20 and SP700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s were measured by HPLC-MS/MS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s of DST and PST contents between oysters and their growing wa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DST (OA, DTX-1, GYM and PTX-2) and two PST (STX and dcSTX) were detected from both the oysters and seawater samples.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 the shellfish toxins in the seawater increased firstly, reaching a peak, and then gradually reduced.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hellfish toxin contents in oysters and their growing seawater. It is surprising that the peak of shellfish toxin contents appeared for oysters 14 days later than for their growing seawater. Thus, solid phase adsorbent and toxin tracking (SPATT) enables warning of the presence of shellfish toxins in oysters 14 days in advance. Key words: oysters; resins; shellfish toxins;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6047 中图分类号:TS207.7 引文格式: 宿志伟, 赵峰, 姜雪, 等. 桑沟湾养殖牡蛎中贝类毒素监测及预警[J]. 食品科学, 2017, 38(6): 303-309. DOI:10.7506/ spkx1002-6630-201706047. SU Zhiwei, ZHAO Feng, JIANG Xue, et 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shellfish toxins in oyster cultured in Sanggou Bay[J]. Food Science, 2017, 38(6): 303-30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6047. 收稿日期:2016-06-30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17B01) 作者简介:宿志伟(1990—),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E-mail:suzw_ysfri@ *通信作者:周德庆(1962—),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E-mail:zhoudq@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7)06-0303-07

病原生物Perkinsus.sp的研究进展

病原生物Perkinsus.sp的研究进展

病原生物Perkinsus.sp的 研 究 进 展王丽,韩余香大连水产学院E-mail:wangli1229@摘 要: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贝类帕金虫病害的研究进展,包括帕金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结构、生活史、检测方法、病理学、病害发生生态机理、防治技术与对策等。

我国目前海产贝类病害越来越重,并且在发病贝类体内也检测到了帕金虫的存在。

因此,系统阐述国内外贝类帕金虫病害的研究进展,对我国海洋贝类病害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贝类; 帕金虫; 病害着海水渔业的蓬勃发展,海水贝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海水养殖的密度和规模化的不断扩大,海洋贝类疾病也接踵而来。

近几年,尤其是1997年入夏以来,辽宁、山东、等沿海养殖的栉孔扇贝等大面积死亡,从2000年7月中旬起,沿岸庄河栗子房海域滩涂菲律宾蛤子发生了大规模死亡,并且逐渐向两侧沿海海域扩大;到10月下旬向东北蔓延至丹东市东港海域,向西南蔓延至大连市石城岛海域,病害总面积约10 000ha,直接经济损失估计为3亿元人民币。

[1]从2004年7月,大连长海县养殖的虾夷贝也陆续发生了死亡。

这一现象极大的威胁到这一高效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内外贝类病害的研究结果表明:病原生物是引起养殖贝类病害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帕金虫是最常见的病原生物之一[2];而气候异常、养殖环境恶化、养殖密度过大等则是引发病原生物致病的生态环境因素。

因此,进行贝类帕金虫生态机理的研究,了解病害发生的生态规律,为确定病害防治技术与对策,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可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自四十年代初,美国就开始了贝类帕金虫病害的研究,现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并对帕金虫的监测已列入海洋生态监测项目[3];同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对贝类帕金虫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4-5];在亚洲,直至1997年才见到在韩国有关贝类帕金虫的报道[6-7]。

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由于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近十种海水增养殖贝类、再加上航运压仓水等导致的外来海洋生物的不断入侵,已使我国海水贝类病原生物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我国近海贝类体内帕金虫的亲缘关系

我国近海贝类体内帕金虫的亲缘关系

我国近海贝类体内帕金虫的亲缘关系周广麒;刘雁;李冬梅;李秋菊;刘沙;梁玉波【摘要】研究了我国近海贝类体内帕金虫的分布和分类.从辽宁、河北到广西、海南沿海九省区58个地点共30种主要的经济贝类采样分析,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样品进行rDNA-ITS序列的扩增,初步确定我国海产贝类体内帕金虫的种类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我国具有两种rDNA-ITS序列差异较大的帕金虫,在菲律宾蛤仔、紫贻贝、毛蚶、皱纹盘鲍、牡蛎中检测出帕金虫Perkinsus olseni;在南方近江牡蛎中检测出帕金虫Perkinsus beihaiensis.【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3)003【总页数】5页(P161-165)【关键词】贝类;帕金虫;PCR;rDNA-ITS【作者】周广麒;刘雁;李冬梅;李秋菊;刘沙;梁玉波【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4.2;S944.40 引言美国对贝类帕金虫(Perkinsus)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为帕金虫与众多海产经济贝类的大规模死亡有关[1-2]。

国际上已经公认的帕金虫有7种:包括P.marinus、P.olseni(P.atlantic)、P.qugwadi、P.andrewsi、P.mediterraneus、P.honshuensis 和 P.beihaisens等[3]。

这些寄生虫分别在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韩国、日本、巴西、中国等国家的近海被发现[4-6]。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先后引进了海湾扇贝、墨西哥湾扇贝、虾夷扇贝、长牡蛎、红鲍、绿鲍、象拔蚌、硬壳蛤、欧洲大扇贝等经济贝类进行养殖。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贝类中1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量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贝类中1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量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贝类中1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量杜静;黄会;张华威;罗晶晶;宫向红;张秀珍【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同时测定贝类中1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包括8种有机氯农药和7种多氯联苯)残留的分析方法.采用丙酮超声提取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和固相萃取(LLE-GPC-SPE)联合净化,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1.0 ~ 1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1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小于0.995 0,定量限为1.0~2.0 μg/kg,检出限为0.3 ~0.8 μg/kg,回收率在60.1%~ 111.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精密度高,能满足残留分析技术要求,适用于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同时测定.将此方法应用于检测蛤蜊、牡蛎和扇贝等贝类样品中将POPs的残留量,检出率最高的是p,p'-dichlorodiphenyl dichloroethylene(p,p'-DDE),其在样品中均有检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持.【期刊名称】《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年(卷),期】2019(009)003【总页数】10页(P53-62)【关键词】气相色谱;贝;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残留量;联合净化;固相萃取;外标法【作者】杜静;黄会;张华威;罗晶晶;宫向红;张秀珍【作者单位】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是一类广谱杀虫剂类农药,曾被世界广泛使用。

生蚝检测报告模板下载

生蚝检测报告模板下载

生蚝检测报告模板下载1. 概述生蚝是一种常见的海鲜食品,但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对生蚝进行定期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提供生蚝检测报告模板供相关机构使用,以便于记录、分析和追溯生蚝质量。

2. 检测项目本报告模板包括以下几个常见的生蚝检测项目:- 外观检查:观察生蚝外表颜色、体形是否完整等。

- 气味检测:嗅闻生蚝是否存在异味、腐臭味等。

- 检测水质:检测生蚝生长环境的水质是否符合标准。

- 细菌检测:检测生蚝体内是否存在有害细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 中毒性藻类检测:检测生蚝体内是否存在致命的中毒性藻类。

3. 检测方法以下是本报告模板中常用的生蚝检测方法:3.1 外观检查- 颜色检测:用肉眼观察生蚝表面颜色,正常生蚝为灰白色。

- 完整性检查:观察生蚝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或变形。

3.2 气味检测- 嗅闻法:用鼻闻生蚝是否存在异味、腐臭味等。

3.3 检测水质- 采集样品:从生蚝生长环境中取样,如海水、河水等。

- 检测指标: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氧量、硫化物含量等。

- 检测方法:采用专业水质检测仪器进行分析。

3.4 细菌检测- 采集样品:从生蚝体内取样,如消化腺、肌肉组织等。

- 培养方法:将样品置于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

- PCR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细菌的存在。

3.5 中毒性藻类检测- 采集样品:从生蚝体内取样,如肝脏、肠道等。

- 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质谱法(MS)等分析方法检测中毒性藻类的存在。

4. 报告格式以下是本报告模板中常用的格式:1. 报告编号:每份报告应具有唯一的编号,用于追溯和文件管理。

2. 检测日期:记录本次检测的日期。

3. 检测机构信息:包括机构名称、地址、联系人等。

4. 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来源地点、采样日期等。

5. 检测项目及结果:分别列出各个检测项目及检测结果。

牡蛎提取物中重金属的检测实验(草拟三)

牡蛎提取物中重金属的检测实验(草拟三)
重金属的结合成金属配合物或金属螯合物,从而对人体产生毒害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严重危害健康。对于某些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铜和锌等,当它们的浓度或体内积蓄量达到一定阈值时,也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实验内容:
牡蛎提取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检测
重金属含量测定实验方案:
镉的测定
测定条件参考条件:
波长228.8nm,干燥温度100~120℃,持续20秒;灰化温度:300~500℃,持续20~25秒;原子化温度1500~1900℃,持续4~5秒。
测定法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20u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若供试品有干扰,可分别精密量取标准溶液、空白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液0.5ml,混匀,依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镉的含量,计算,即得。
A、B1.B2.D,无机质如铜、锌、锰、钡、磷及钙等,其中所含的亮氨酸、精氨酸、瓜氨酸含量最丰富,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含量最为高的海洋物种之一。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牡蛎“肉治虚损,解酒后烦热,……滑皮肤,牡蛎壳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积块。”它性微寒,同时兼具制酸作用,所以对胃酸过多、或患有胃溃疡的人更有益处。
本实验在测定牡蛎提取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实验中,各个重金属离子将同时分别测定在牡蛎粉和牡蛎提取物中的含量,每组实验都在两批样品中取样,测定结束后对比测定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为后续进行的重金属离子的减排实验做好准备工作。
一、实验方法:
本实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镉,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铜,氢化物法测定砷,冷蒸气吸收法测定汞。
原子化温度15001900持续测定法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20u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若供试品有干扰可分别精密量取标准溶液空白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ml精密加含1磷酸二氢铵和02硝酸镁的溶05ml混匀依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镉的含量计算即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江牡蛎 近 江牡 蛎
近 江牡 蛎
近 江牡 蛎
太 平 洋 牡蛎 太 平 洋 牡蛎 太 平 洋 牡蛎 太 平 洋 牡蛎 太 平 洋 牡蛎 太 平 洋 牡蛎 太 平 洋牡 蛎
N3 。 59 9 3 .6 5 2 . 5 E1 。 4 8 1 N3 。 34 2 。 3 5 9 0 . 0 E1 2 0 . 1
1 材 料 和 方 法
11 样 品的采 集 .
弓 物 : PrlS一5 ( C CTI T G T C l F— ekT 8 5C G rT I G A C C I 、r IG r
3) 和 R — ekT 一 5 ( A C G C 1r P rIS 7 0 5AC T A G C 丫
第 4期
王兴博 , 等
中国牡蛎帕金虫的检测与鉴定
4 7
2 7.7.4 00 0 1 2 7.7.9 00 0 1 2 7.7.0 00 0 2 2 7.7.0 00 0 2 2 7.7_3 00 0 2 2 7.7.5 00 0 2 2 7.7. 00 0 28
广 西 北 海 海 南 三 亚 广 东 阳江 广东湛江 福 建 霞 浦 浙 江 乐 清 山东 日照 辽 宁 金 石 滩
致 的 贝类大 规模 死 亡[1贝类 帕金 虫病 害在 东 亚沿 3, - 5
海 呈流行 趋 势 。
1. . 1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基培养法( T 定量检 2 F M)
测 随机抽 取 2 活贝样 品 , 量壳 长 , 全 部软 O个 测 取
体组织 , 匀浆 , 5 L三角烧瓶中, 置 0 m 加入 2 L 0m 灭
目前 我 国对 帕 金 虫病 害 的调 查 方 面 的研 究 相 对 较少 , 帕金 虫最 早 是在 美洲 牡 蛎体 内发现 嘲 而且 , 在世 界 范 围内先后 导致 过几 次牡蛎 大规 模死 亡 。鉴 于 此 ,对 我 国沿 海岸 线 从南 至北 2 站位 养 殖 的 3个
离 心 1 n 去上 清 液 。用 灭菌 海 水 20m 0mi, . L溶 解 , 混 匀 。定量 检测前 , 入 1 L的 Lg 加 .m 0 u0氏染 液 , 充 分 混匀 , 帕金 虫被染 成蓝 黑色 。在光 学显 微镜 下 , 清 晰可见 蓝黑 色帕金 虫 。 1 . 组织 切 片法 检 测 .2 2 将 采 集样 品 的鳃 和 消化
品 。 品包括 近江牡 蛎 ( r ss e r k ni)太平 样 Ca ot 口ai e s 、 s r a s
洋 牡 蛎 ( rsot a#gs 、 牡 蛎 ( se l f) Cass e r a)褶 0 t 0Di 0 r c
( 1。 表 ) 1 检测 方法 . 2
仔体 内发现帕金虫I 20 年 , l 00 我国北黄海沿岸滩涂 J 。 养殖菲律宾蛤仔 大规模死亡 即是 由帕金虫病害引 起嘲 。韩 国 、 日本 、 南 近几 年也 发 现 帕金虫 病 害导 越
三种牡蛎进行样品采集 , 利用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 基培养法 、 织切片法 、 组 聚合 酶 链 反 应 法 检 测 帕 金
虫 , 分 子生 物 学方 法鉴 定 帕金 虫 的种 类 。调 查分 用
析 我 国沿 海养 殖 牡蛎 体 内帕金 虫流 行 和分 布情 况 。
为我国沿海牡蛎养殖病害监测提供检测方法 , 并且 为我 国海产贝类 寄生虫的研究提供基础的参考资
4 8


养 殖
3 3卷
当凝 胶 电泳 有条 带 出现 , 利用 帕 金虫 特异 性 引物 再 进行 扩 增 。分别 取 P R产 物 5 ,%琼 脂 糖凝 胶 C 3
N2 。 3. 7。 3 3 3 91 E11 23_2
褶牡蛎
褶牡 蛎 褶牡 蛎
近 江 牡 蛎
2 0 .5 0 0 80 .4
20 05. 08. 0 4
N2 。 0 9 0 。 5 3 1 3 . 6 El 9 0 _2
N 8 1. ,l93 . , 1 。1 4E 0 。 1 9 3 7
N2 。 96 1 。 0 4 4 4 . 7 El 8 4 . 8 N2 。 391E1 7 2 I2 3 3 . 。 33 1 N3 。 6 8 2 。 24 9 0 . 1 E1 1 4 .4 N1 。 13 0 。 17 8 1 .4 El 9 3 .9
太平洋牡蛎
菌 的 F M 和 10 T 0 氯 霉 素 , 匀 , 体 表 层 加 入 混 液 2 0I 0 L制霉 菌素 。室温 下黑 暗培养 7d后 , 0 x 350r / mi离 心 1 i,去上 清液 ,加 20moL的 N O n 0mn . l / aH
溶 液 2 ,5 o恒温 消化 2 。再次 35 0r n 0mL 6 C 4h 0 mi /
帕金虫在 中国沿海分布具有一定地域性 ,e i u. .( U 6 17 主要分布在 中国南海 的海南省 、 西壮族 自治区、 P r n s pn E 0 80 ) ks s 广 广东省 沿
岸, 而 ri u b n 分布在 中国东海的浙江省沿岸。 kn so ei s 关键 词 : 牡蛎 ; 帕金 虫; 检测 ; 种类鉴定 中图分类号 :9 4 + ¥4 .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2 9 ( 02)4 0 4 — 7 10 — 0 12 1 0 — 0 6 0
N2 。 9 6 8 4 .8 4 4 . 7 E1 。 04 1
2 0 .4 2 0 8 0 .9 2 0 .4 2 o 8 0 .9
20 0 -0 o8. 3 4
福建泉州
褶 牡 蛎
福建宁德
福建东山
广 西 北 海 海 南 三 亚
N2 。 82 1 。 6 7 6 3 . 5 El 9 3 .0
进行样 品采集。 利用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基培养法、 组织切片法 、 聚合酶链反应法 , 对样 品进行帕金虫含量检测。结果表 明在 三
种牡蛎体 内春、 、 夏 冬季都有帕金虫寄生 , 夏季帕金虫感染 率最 高可达 10 其他季节感染率较低 。利用分子 生物学方 法鉴定 0 %, 帕金虫种类 , 结果表 明, 中国沿海 的三种牡蛎体 内主要寄生两种帕金虫:eknu. .( U 6 17 与 P ri u l n, 两种 在 P ri spn E 0 8 0 ) ekn s s i这 s s s oe
N 70 .1E 2  ̄9 7 3  ̄9 1 22 . 3 4
N3 。 4 2 1 。 8 2 4 4 . 6 El 9 2 .5
N3 4872 E1 0。 6 7。 . 2 46.3
近江牡蛎
近江牡蛎
近江牡蛎
2 0 . 12 0 8 0 .3 2 0 . 12 0 8 0 .3
弟 3 3巷 弟 4别




Vo |3. . l 3 No4
Apr1 2 2 . , 01
21 0 2年 4月 1日
Ju a fAq a utr o r lo u c l e n u
di1.9 9 .sn10 - 0 1 020 .1 o:036 /i s . 4 2 9 . 1. 0 2 js 0 2 4
20 0 7年 7月 至 20 0 8年 5月 , 夏 、 、 三个 分 冬 春 批 次 ,沿 中国海 岸线 设 置 2 站 位点 进行 采 集样 3个
C A T A G 3) T A G T ,对 样 品 总 D A进 行 P R扩 增 。 N C
作者简介 : 王兴博 (9 3 )男 , 18 一 , 硕士 , 从事水产养殖研究. - i blg@13cm E ma :ooq 6 . l o
太平洋牡蛎
太 平 洋牡 蛎
近江牡蛎
2 0 .11 0 80 .8 2 0 . 12 0 8 0 .0
2 8. .0 00 012 2 8. .0 00 012
广东湛江 广东雷州 广东 阳江
山东 荣 城 江苏 连 云港
N 10 .8E 。4 2 2 。8 1 02 . 7 1 4 N 0 1.3E 。42 2 。51 1 01 . 1 3 N 14 .5E 。70 2 。1 1 5 . 9 1 1 3
N 73 .2E185 . 3  ̄83 1 ̄91 9 N 04 .8E 2  ̄45 4  ̄97 1 10 .1
辽宁瓦房 店
浙 江 象 山
N 92 .5E 2 。85 3 。3 1 12 . 9 9
N 93 .8E 2 。 1 8 2 。21 1 2O . 4 N 83 .2E 2 o46 2 。47 l 13 . 5 N 63 .5E o67 2 。8 1 93 . 2 1 0
2 0 .7 3 0 7 0 - 1
2 7. . 00 0802 2 7. .4 00 O80 2 07.8.5 0 O 0 2 07.8.8 0 0 0 2 08. . 0 0108
山东长 岛
山东 东 营 辽 宁 锦 州
N 75 .2El04 .1 3  ̄6 2 。21 9
褶牡 蛎 太 平 洋 牡蛎 太 平 洋 牡蛎 褶 牡 蛎
2 0 .11 0 8 0 .0 2 0 .11 0 80 .3
2 8. . 3 00 O1 1 2 08. .4 0 01 1 2 8. .5 00 01 1
浙江 台州 福建宁德 福建泉州
福 建 东 山 辽 宁 金 州 海 南 三 亚
巾 牡蛎 虫 国 帕金 帕
(. 1 辽宁省水产苗种管理局 , 辽宁 大连 3大连市环境监测 中心 , . 辽宁 大连
篝嚣 簿
大连 16 2 ; 10 3 160 ) 10 0
王兴博 1 , 坤 王 中卫 3梁玉波 3 邢 , ,
1 6 1 ;. 10 5 2大连海洋大学 , 辽宁
摘 要 : 中国沿海 2 对 3个地点的太平 洋牡蛎( r ss e gs 、 Ca ot a# a )近江牡蛎( r s5 e r kni)褶牡蛎( se l a ) s r Ca 0t oai es 、 s r a s O t opi t r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