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观_解读企业竞争优势的新视角
在动态环境下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动态环境下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摘要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的环境变化迅速。
21世纪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对静态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是在一个复杂的动态环境中进行。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在动态环境中形成的,因此必须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动态环境下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持续的连续系统,只有可持续竞争优势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在动态环境下企业通过实施“远见—资源—方式”创新模式和实现企业间动态联盟来建立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
关键词:动态环境持续竞争优势创新动态联盟引言在技术飞速变革及其相互交融、国际分工高度发达、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知识要素作用日益增强的超强竞争的动态环境中,全球众多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易于变化和难以预测。
面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产业全球竞争的加剧所带来的挑战,为了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必须在其市场竞争方式和策略上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1.动态环境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及其特征环境是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持续显著或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的总和。
企业面临的环境是复杂的、动态的,因而进行准确地预测是不可能的。
如果企业与其相处的外部环境不相匹配,就会对其生存与发展产生极大的反作用。
所以,环境是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
现代企业面临日益动态化的复杂环境,企业必须基于对环境的科学分析,提高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使企业更加具有战略适应性。
1.1动态环境的基本涵义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日益明显的超强竞争作用下,企业的经营环境正从以前的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转向日益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
动态环境是指那种技术与市场因素正在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不仅相当重大,而且日益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预测性的环境。
其中的动态是指企业重新塑造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当市场的时间效应和速度成为关键、技术变化的速度加快、未来竞争和市场的买卖难以确定时,就需要企业有特定的对动态环境的反应。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战略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战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动态。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需要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竞争战略规划。
本文将探讨在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战略,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战略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感知环境变化: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的动向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化。
只有及时了解和感知环境的变化,企业才能够做出准确的战略调整。
因此,建议企业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体系,以便及时发现环境的新变化。
2. 灵活的战略调整: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的战略需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企业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行动。
企业应该建立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突发的市场变化。
3. 创新能力:在动态环境下,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需要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的研发和投入,并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己的业务模式。
同时,企业还需要培养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的创意和想法。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4. 联盟合作:在动态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只是单纯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更多的协同竞争。
企业可以通过联盟合作,在资源共享、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因此,建议企业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5. 人才和组织能力:在动态环境下,人才和组织能力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具备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并建立高效的组织架构和流程。
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在动态环境下,企业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制定灵活的竞争战略,并加强创新能力和联盟合作。
同时,企业还需要注重人才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战略中,还有一些其他关键的因素需要考虑。
动态能力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影响因素研究
动态能力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影响因素研究内容摘要:本研究提出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模型,包括机会识别、资源整合、组织与技术柔性、战略隔绝和组织学习等六个维度,并验证其与盈利性与成长性的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存在行业特殊性、企业规模和成立时间影响动态能力的形成,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互联网企业盈利性和成长性的稳定影响因素,组织柔性、技术柔性和组织学习对盈利性有较显著影响。
研究充实了动态能力理论,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愈加融合的背景下,对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构建与保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动态能力盈利性成长性网络经济学的先动优势视角,以及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视角并不能完全解释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本质和来源。
随着行业竞争基础的改变,现有“注意力”等核心资源与能力的组合会失效,甚至成为制约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核心刚性,只有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才能建立持久竞争优势。
高新技术的推动使互联网行业呈现出动态复杂的“超竞争”特性。
摩根士丹利报告表明,中国互联网企业平均寿命为3至5年,年均自然死亡率达到20%-30%。
如何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
本研究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认为在创新与竞争加剧、商业模式趋同的行业背景下,动态能力是互联网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并试图发现动态能力的行业特殊性。
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为了率先达到互联网行业开展业务的最低有效规模(Mininum Optimal Scale),迅速吸引用户加入网络、形成规模优势,互联网企业在新的利基市场中发起先动战略,过度扩张市场,市场竞争加剧。
此外,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使新的利基市场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产业模块化,以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间的融合,互联网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与发展趋势越来越难以捉摸,呈现出超竞争的特性。
动态能力理论将外部环境纳入竞争优势的研究框架中,认为资源与能力只能带来暂时的竞争优势,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表现为不断调整、整合和重构企业内外部资源与能力,以适应环境动态变化,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绩效。
国际化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研究——基于动态能力视角
国际化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研究——基于动态能力视角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企业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探讨了国际化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研究。
一、动态能力视角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能够保持核心竞争力并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企业应该具备三种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
资源获取能力是指企业能够获取各类资源,如人力、财力、技术等;资源配置能力是指企业能够将各类资源配置在最优的地方,以实现最佳效益;资源应用能力是指企业能够将各类资源应用到最佳状态,实现核心竞争力。
二、国际化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1.国际化背景中国企业在面临国际化的市场时,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
全球化市场的竞争力和动态变化给企业创新能力带来了更长远更广泛的挑战和机遇。
2.资源获取能力企业创新需求的资源常常是多种多样的,而中国企业在资源获取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与世界领先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为突破这一挑战,中国企业需要在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上进行更大力度的投入。
3.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是企业在组织内部的分配上进行调配和组合的能力,以充分发挥企业资源的价值。
中国企业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人员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组合不协调的问题,需要从人员、物质、资金、信息等多角度进行资源配置。
4.资源应用能力除了资源获取和资源配置外,企业在进行创新时还需要具备资源应用能力。
中国企业在资源应用上有所欠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企业在运用资源时需要注意资源技术转化,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多方面进行整合和组合,并采取符合中国企业国情的方式进行应用,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
三、结论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可以看到国际化环境下中国企业需要具备资源获取、资源配置和资源应用三种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竞争。
寻求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
发布时间: 2003-1-12 作者:“动态能力”战略观是当代西方战略管理领域中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理论,它集中探讨企业组织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组织能力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
为了帮助理解其理论脉络,本附录首先介绍一下能力概念在企业理论中的发展,然后以战略管理的理论演进为线索介绍这个战略观的要点。
(一)企业理论中的能力概念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组织的能力的讨论起源于潘罗斯发表于1959年的《企业增长理论》(Penrose,1995/1959),虽然她本人并未直接使用这个术语。
潘罗斯把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
根据潘罗斯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力量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增长。
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
她把知识分为两类:客观的和经验的。
客观的知识独立于个人或团体之外,可以通过书籍、蓝图和语言向任何人传播。
经验的知识却无法通过这些途径来传播,与个人无法分开,而且离不开一个有一起工作之经验的个人的集合(即组织)。
生产性服务是在使用资源的经验中产生的,所以这种服务会创造出内在于企业的知识。
同样的资源,当被用于不同目的或以不同方式并与不同类型或数量的其他资源相组合时,会产生出不同的服务,所以从特定企业的经验中所产生的知识还会是独特的。
这是后来被概念化为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潘罗斯认为生产性服务的异质性赋予每个企业以独具的特征,而每个企业扩张的方向必然受到所“继承的”(inherited)资源的制约。
因此,企业倾向于围绕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竞争和扩张:“在某些专门制造领域具有高度的胜任(competence)和技术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多样化和扩张是(美国)许多最大企业的特色。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培育
析 , 态能 力 表现 出一 种 动 态 的 非 均 衡 状 态 。 在一 个 动 态 变 化 动
的环境中, 能力 持 续 不 断地 培 养 、 发 、 用 、 护 和 扬 弃 , 正 开 运 维 这 是 动态 能力 本 质 之 所 在—— 通 过 不 断 的 创 新 而 获 得 一 连 串 短
及 对企 业 的贡 献 是企 业 实 现竞 争 优 势 和 卓 著 成 就 的最 好 途 径 。
在 2 世 纪的 竞 争 格 局 中 , 些 成 功 企 业 的 能 力 反 映 在 它 们 的 1 那 知 识 积 累上 , 些知 识 积 累是 竞 争 优 势 非 常重 要 的 来 源 。 因 为 这 知 识 积 累根植 于 组织 的行 为 当 中 , 管 这 些 组 织 行 为并 不一 定 尽 被所 有 员 工所 理 解 , 企业 的能 力 依 然 会 在 不 断 重 复 和实 践 中 变
暂 的竞 争优 势 , 而从 整 体 上体 现 出 企 业 的持续 竞 争 优势 。 从
2 知 识是 企 业动 态 能 力的 核 心本 质
动 态 能力 的 战略 观认 为企 业 必 须 适 应 不 断 变 化 的 环 境 , 更
新 自己的 能力 。而 提 高 和 更 新 能 力 的 方 法 主要 是 通 过 技 能 的
T ee19 ) ec(9 7 …等人提出了动 态能力理论。“ 动态” 是指为适应
不 断变 化 的市 场环 境 , 业 必须 具 有 不 断 更 新 自身 竞 争 力 的 能 企 力 ;能力 ” “ 是指 战 略 管 理 在 恰 当地 调 整 、 合 和 重 构 企业 内 外 整 部 的组 织技 能 、 源 以及 职 能 以满 足 环境 变化 的过 程 中具 有 关 资
寻求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
寻求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寻求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寻求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市场营销更新:2022-4-13阅读:寻求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动态能力”战略观是当代西方战略管理领域中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理论,它集中探讨企业组织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组织能力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
为了帮助理解其理论脉络,本附录首先介绍一下能力概念在企业理论中的发展,然后以战略管理的理论演进为线索介绍这个战略观的要点。
一企业理论中的能力概念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组织的能力的讨论起源于潘罗斯发表于1959年的《企业增长理论》andButler,2022。
第二,由于过分依赖均衡分析,它有强烈的静态分析倾向,缺乏对资源产生过程的分析Foss,1997。
所有3.“动态能力”战略观。
“动态能力”战略观的形成稍晚于“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它认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以组织知识为基础的能力,而如何发展、保持和增强组织能力对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具有关键作用。
“能力观”和“资源观”具有相通之处和重叠之处,经常使用相同的术语,都从企业内部的因素中寻找竞争优势的源泉。
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同,“资源观”导致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有形资产,而“能力观”对此则集中于无形的知识和能力上,因而更加强调组织性的因素。
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理论基础的不同:“基于资源”的战略观以均衡分析为基础,而“动态能力”战略观主要以反均衡的演化经济学为基础。
el发表于1990年的《公司的核心胜任》el,1990是一篇影响广泛的文章,它使“核心能力”一词进入日常语言,并传入中国。
el的中心观点是,面对全球化的新一轮竞争必须重新思考企业:管理者不应再从终端产品的角度看问题,而应从核心胜任的角度看问题。
他们形容道,多样化的公司是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位businessunits,树叶、花果是终端产品,而提供营养、滋润和稳定性的根系则是核心胜任。
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成为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为深入探讨这一关键议题,本文旨在研究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文献综述与实证分析,我们将揭示这些能力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创业能力作为企业创新与冒险精神的体现,对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创业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市场扩张以及风险应对等方面,从而为企业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则强调企业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的灵活调整与快速响应能力。
本文将分析动态能力如何帮助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抓住机遇,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研究创业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它们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通过实证数据,分析这些能力如何共同作用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提升,从而为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理论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将为实践界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企业家和管理者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战略和行动计划。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创业能力和动态能力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创业能力指的是企业发现和把握机会,有效整合内外资源,进行创新性活动的能力,它是企业开创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而动态能力则强调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调整和优化内部流程和结构,以适应或引导环境变化的能力。
这两者都与企业的竞争优势紧密相关,但各自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在学术界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探讨空间。
在创业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方面,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创业能力能够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开辟新的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从而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创业能力强的企业往往具有更高的市场敏感度和创新能力,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抓住机遇,实现快速成长。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相对优势分析
二 、动 态 能 力 的 内 涵
传 统 能 力 理 论 关 注 企 业 的 特 殊 资 源 和 能 力 ,并 认 为其是企业持续经营并获得相对优势的重要原因之 一 。 然 而 ,传 统 能 力 理 论 在 分 析 企 业 竞 争 优 势 时 ,忽 略 了 企 业 的 特 殊 资 源 和 能 力 的 来 源 ,而 是 以 其 为 分 析 的 前 提 ;侧 重 于 均 衡 分 析 ,强 调 企 业 自 身 的 发 展 ,忽 略 了社会和商业社会的宏观背景和其他企业的发展。 传 统 能 力 理 论 过 分 依 赖 于 静 态 分 析 ,且 前 提 过 分 保 守 ,因 此 在 刻 画 企 业 的 战 略 发 展 和 相 对 优 势 时 有 基 础 的 逻 辑 矛 盾 。 在 技 术 飞 速 发 展 、政 治 日 新 月 异 的 今 天 ,传 统 能 力 理 论(Foss,1997)已 无 法 满 足 企 业 的 现 代 化 发 展 需 求 。 相 比 传 统 能 力 理 论 ,动 态 理 论 采 用 动 态 分 析 的 方 式 ,同 时 考 虑 了 企 业 本 身 和 同 业 竞 争 者 ,
基于动态能力的竞争优势框架——以代工企业升级为例
基于动态能力的竞争优势框架——以代工企业升级为例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代工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
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代工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基于动态能力的竞争优势框架成为了许多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以代工企业升级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动态能力实现竞争优势的提升。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及特点动态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在不断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中适应和变革的能力。
动态能力包括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和对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同时还包括了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市场机会的快速捕捉和转化能力。
动态能力对于企业在竞争中的表现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代工企业升级的挑战与机遇代工企业通常面临着价格竞争激烈、技术含量较低、品牌价值不高等挑战。
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由低成本到高附加值的转型升级,是代工企业在竞争中的关键问题。
同时,随着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代工企业也面临着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
如何抓住市场机遇,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代工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代工企业升级的路径与方法1.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代工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升级和附加值提升。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拓展市场多元化代工企业可以通过拓展市场多元化,开发新的市场领域和客户群体,降低市场风险,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同时,也可以通过拓展全球市场,增加出口额,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建立自有品牌代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有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品牌塑造和营销推广,实现品牌效应和品牌溢价,为企业带来更高利润和长期竞争优势。
四、动态能力对代工企业升级的影响动态能力是代工企业升级的关键。
具有较强的动态能力的代工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捕捉和转化市场机会,实现企业的升级和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动态能力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动态能力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纯依靠传统的战略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够。
动态能力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指明了方向。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
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强调企业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
一个具有强大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迅速感知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首先,动态能力使企业能够更敏锐地感知市场变化。
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
那些能够及时收集、分析和理解这些信息的企业,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新的机会和潜在的威胁。
例如,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苹果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市场监测和分析能力,准确把握了消费者对于大屏幕、高性能和优秀用户体验的需求,适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从而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其次,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快速做出决策和调整战略。
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需要迅速做出反应。
如果决策过程冗长、繁琐,很可能会错失良机。
具备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打破传统的层级结构和决策流程,实现快速决策和战略调整。
比如,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许多企业面临供应链中断、市场需求骤降的困境。
一些企业能够迅速调整生产计划,转产防疫物资,不仅缓解了自身的经营压力,还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
再者,动态能力促进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多个方面。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下,资源的需求和配置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具有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根据战略目标的变化,灵活调配资源,将其投入到最有价值的领域。
例如,腾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战略,调整在游戏、社交、金融科技等业务领域的资源投入,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然而,要培养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并非易事,这需要企业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其一,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开放和创新的组织文化。
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探究: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
力, 有什 么样 的作 用机 理 没有深 入探 讨. 由于动 态能力其 ” 动 态” 的本质 在 于更新 、 重新 配置 资 源 , 因而 , 开放 式创 新 为研 究动 态能 力对 企 业竞 争 力的作 用机理 提供 了一 个新 的视 角. 基 于此 , 本 文在 回顾 相 关文 献 的基
中图分 类号 : F 2 7 0
1 引 言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2 6 0 X( 2 0 1 4 ) 0 3 — 0 0 4 4 — 0 3
创 意 和知识 的重 要性 , 企 业 已经 意识 到从 外 部 寻找
企业 如 何 获 取 和保 持 竞 争 力一 直 是 战略 管 理
2 文 献 回 顾
2 . 1 动态 能力 与企 业竞 争力
2 . 1 . 1 动态 能力 T e e c e等 ( 1 9 9 7 ) 提 出“ 动态能力” 的概 念 , 并 认
为其是企业对内部和外部 的竞争能力进行整合 、 构 建或 者重 置 以适 应 快速 变 化 的外 部 环境 的能 力. 随 后学者们主要从 资源基础 、 流程 、 能力层级和组织 学 习的视 角对 动 态 能力 的 内涵 进 一 步发 展 . 一 些 学 者 强调 动 态 能 力 产 生 于 资源 基 础 观 ( Z a h r a& G e o r g e , 2 0 0 2 ) ,认为从该视 角探讨动态 能力 的 内 涵, 视动态能力为帮助企业整合 、 重新配置 、 更新 和 再创 造他 们 资源基 础 的能力 , 以满 足变 化 的消 费者 需求 、 竞争对手战略 的变革导 向等外部环境 , 从 而 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有的学者从流程或惯例的视 角 来 解 释 动 态 能 力 内涵 , E i s e n h a r d t和 Ma r t i n ( 2 0 0 0 ) 认 为动态 能 力是组 织 的一 种 战略行 惯 例 , 根 据 市 场 出现 、 演进 , 以进行 资 源重 新 配 置 . 不过 , 这
动态能力理论视角下YH公司竞争优势案例
动态能力理论视角下YH公司竞争优势案例contents •引言•动态能力理论概述•YH公司的竞争优势分析•YH公司动态能力的构建与提升•YH公司竞争优势的持续与强化•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CHAPTER引言背景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目的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CHAPTER动态能力理论概述动态能力定义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创造和利用内外资源,以适应和改变环境的能力。
动态能力特点动态能力具有适应性、创新性、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等特点。
动态能力的定义与特点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030201动态能力理论的适用性分析YH公司竞争优势分析YH公司成功因素总结YH公司案例背景介绍CHAPTERYH公司的竞争优势分析YH公司的概况介绍公司背景YH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互联网技术研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业务范围公司规模YH公司的竞争优势表现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YH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响应能力与政府、企业等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CHAPTERYH公司动态能力的构建与提升详细描述YH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战略需求,灵活调整内外部资源的配置,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资源整合能力总结词高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支撑企业战略发展详细描述YH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包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等,以获取关键资源,如技术、人才和市场渠道等总结词灵活调整资源配置,适应市场变化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详细描述组织学习能力01020304总结词总结词详细描述详细描述战略调整能力总结词倡导积极向上企业文化,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详细描述YH公司倡导积极向上、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总结词强化企业文化传承与发展,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发展详细描述YH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通过企业文化引领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引领能力CHAPTERYH公司竞争优势的持续与强化持续研发投入人才培养与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客户关系管理YH公司重视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
企业战略-寻求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战略观
★★★文档资源★★★“动态能力”战略观是当代西方战略管理领域中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理论,它集中探讨企业组织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组织能力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
为了帮助理解其理论脉络,本附录首先介绍一下能力概念在企业理论中的发展,然后以战略管理的理论演进为线索介绍这个战略观的要点。
(一)企业理论中的能力概念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组织的能力的讨论起源于潘罗斯发表于1959年的《企业增长理论》(Penrose,1995/1959),虽然她本人并未直接使用这个术语。
潘罗斯把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
根据潘罗斯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力量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增长。
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
她把知识分为两类:客观的和经验的。
客观的知识独立于个人或团体之外,可以通过书籍、蓝图和语言向任何人传播。
经验的知识却无法通过这些途径来传播,与个人无法分开,而且离不开一个有一起工作之经验的个人的集合(即组织)。
生产性服务是在使用资源的经验中产生的,所以这种服务会创造出内在于企业的知识。
同样的资源,当被用于不同目的或以不同方式并与不同类型或数量的其他资源相组合时,会产生出不同的服务,所以从特定企业的经验中所产生的知识还会是独特的。
这是后来被概念化为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潘罗斯认为生产性服务的异质性赋予每个企业以独具的特征,而每个企业扩张的方向必然受到所“继承的”(inherited)资源的制约。
因此,企业倾向于围绕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竞争和扩张:“在某些专门制造领域具有高度的胜任(competence)和技术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多样化和扩张是(美国)许多最大企业的特色。
这种类型的胜任与市场位置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企业所能发展的最强大和最持久的阵地。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二、 动态 能 力战 略观
在进入信息时代之 后 , 市场变 化和技术变化迅速 地改变 了 整个产业 的结构 和产业的发展模式 , 不断进步 的环境 迫使企业 对现有 的生产能力 不断地 进行提 升 , 同时 , 企业 注重管 理结构 的创建能力 和寻求能力的配置新方式 , 而这样则 进一步地导致 了竞争 的动态性 。 动态竞争 以高强度 和高速度 的竞争互动 为特 点, 每一个竞争对手 都不断地建立竞争优势 和削弱对手 的竞争 优势 。 新 的产业 和技术 环境迫使 核心能 力观进一 步发展 为动 态 能力 观。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 的外部环境而整合 、 与重 构 建立 组织 内部与外部竞争力 的能力 。动态能力概念 的提出 , 适应 了 技术 不断演 化和 市场需求 不断变化 所引发 的企业 经营环境 变 化 ,从而使能力 的培养 和更新 成为一个不 断的连续动态过程 , 这对 于企业 建立竞 争优 势是有积极意义的。 有一部分学者提 出了一个 关于动态能力分析 的最新架构 ,
基 于动态能 力观 的企业持续竞争优 势研 究
陈荣耀 , 蔡 红
( 东华大学 旭 日工商管理 学院, 上海 2 0 7 ) 0 02
【 摘 要 】 随着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 , 企业 的生存 面临着 巨大 的挑 战, 不管是 已经 占据一定 的市场 , 拥有领先 的优 势, 还是 正在发展 , 尚没有开发 市场 的企业 , 必须学会将 动态能力 观引入企业 的管理 当中, 都 随着 中国 与世界越来越 多的 沟通 , 中国企 业也开始调整 自己, 迈入 国际 , 中国企业如何逐 步赶 上乃至超越 强大 的国际竞争对手 , 国内领先 的企 业又 在
如何维持 自己的市场地位 , 并且 营造 出持 续的竞争优势 , 是文章探讨 与研 究的问题 。 【 键 词 】 动态 能力观 ; 业持续优 势 关 企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业 如果 满足 现状 , 只追 求 已有 的竞 争优 势 , 么将 很 边 界 ,企 业 可 持 续 竞 争 优 势 来 自 于 战 略 资 源 的形 那 积 维 0 快 被更 富 于创 新 的企 业 所 取 代 。 目前 , 于企 业竞 成 、 累 、 持 和 更 新 的 动 态 性 过 程 ;而 到 了 2 对
们 的重视 , 被视为企业获得持 续竞争优 势的新源泉。但动 态理论近 些年 来并没有取得预期 的成 果。在对动 态 能力理论进行 简要 回顾 的基础上 , 澄清动态能力的概念 、 形成过程 , 在此基础上分析动 态能力与企 业竞争优 势
的 关 系, 初 步 探 究企 业该 如 何 培 育 和提 高 动 态 能 力 。 并
争 优 势 的研 究 应 该建 立 在 一 个 动 态 的 、 均 衡 的 基 世 纪 9 非 0年 代 , rhld 19 ) 则 提 出 了核 心能 力 Pa a ( 9 0 等 a 础 上 。在此 背景 下 , 收 了资 源 观 和 能 力 观 精 华 的 理论 , 成 为指 导企 业建 立 和 保持 持 久 竞 争优 势 的 吸 并
企业 的竞 争优 势 以及 动态 能力 该 如何 培 育 与 提 高等 持久 的 。于是企 业 必须要 拥 有特 定 的 能力 来有 效 使
问题 至今 还没 有统 一 的答案 。这也 说 明动 态 能力 观 用和 重构 资 源 。到 2 0世 纪 9 0年代 以后 , 度 动 高
作 为一个 新 兴 的理 论 , 理 论 根 基 还 比较 薄 弱 。 因 态 的技 术 和 市场 环境 , 其 更对 核 心 资源 观 提 出 了挑 战 ,
2 7
式 提 出 。此后 有大批 学者 对动 态 能力 的概 念进 行 织资 源 和人 力 资 源¨ 。 还 有 学 者认 为 人 力 资 源 对 了深入研 究 , 因为研 究角 度 不 同 , 但 动态 能力 至今 还 动态 能 力 的形成 更 重要 。Wotn和 C ae认 为 , o e rn 人 没有统一 的概 念 。T ee等 人 ( 9 7 认 为动 态能 力 力资 本会 对 动 态 能 力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r sn认 ec 19 ) ” 。E co i 是企 业 为适 应 快 速变 化 的 外 部环 境 而 创建 、 成 和 为企 业家 的能 力和精 神对 动 态能 力 的形成 有 重要 作 集 。但不 难看 出 , 几乎所 有 学 者 都认 为 无 形 资源 重 新配 置 内部 与外部 能力 的能力 。该 观点 重点 强 用 ¨ 调 了改 变企 业 内外 部 能 力 的独 特 能 力 , 核心 能 力 和柔 性资 源对 动态能 力 的形成 意义重 大 。 与 观不 同的是 , 们 认 为这 种 独 特 能力 要 随 着外 部 环 他 境 的改 变 而 改 变 。Esn ad和 Ma i l hr e tn等 ( 0 0 学 20 ) 2、 于知识 资源 的研究 。 基
动态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性研究
动态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性研究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而动态创新能力则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动态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
一、动态创新能力的内涵动态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培育和发展自身创新能力的能力。
它包括企业的创造能力、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企业创造新的技术、产品或商业模式的能力;转化能力是指企业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应用能力是指企业将创新能力应用于市场中,实现商业化收益的能力。
二、动态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1. 动态创新能力与技术领先动态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从而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
技术领先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因素。
通过不断创新,企业能够开发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技术,从而在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 动态创新能力与产品差异化动态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在市场中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
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企业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并建立起品牌忠诚度。
这样的差异化产品能够提供更高的附加值,使企业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动态创新能力与市场适应力市场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动态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不断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
只有具备较强的市场适应力,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三、动态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为了验证动态创新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
选择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调查,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动态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那些具有较强动态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市场中拥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且持续时间更长。
动态竞争能力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动态竞争能力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随着市场的日益竞争激烈,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动态竞争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力量。
本文将探讨动态竞争能力如何对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一、竞争环境的演变与动态竞争能力的重要性现代市场竞争环境变化之快,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变化,以保持竞争优势。
动态竞争能力指的是企业不断调整、创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从而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如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创新的加速和竞争对手的崛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动态竞争能力对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变得至关重要。
二、动态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动态竞争能力由多个要素组成,其中包括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首先,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服务和经营模式的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保持市场竞争力,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其次,学习能力是指企业能够快速学习和吸收外部和内部的知识和经验,以改善自身业务和流程。
学习能力使企业能够及时调整战略和运营,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最后,适应能力是指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的能力。
适应能力使企业能够快速调整战略和运营方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动态竞争能力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动态竞争能力对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产生影响的机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首先,动态竞争能力使企业能够不断创新,从而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不断创新,企业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动态竞争能力使企业能够学习和吸收外部和内部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学习能力,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和趋势,并相应调整自身的战略和运营方式。
最后,动态竞争能力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基于动态能力机制的视角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义。
( ) 心 刚 性 二 核 持动态的平衡 ,而企业与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主要因素就 美国学者伦纳德 ・ 巴顿 (0 0 对核心刚性做 了定义 :核 心 20 ) “ 是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理论认为 ,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 , 企 业一 系列短期竞争优势 的集合构成持续竞争优势 ,而具有较强 能力容易形成核心刚性 ,其中最普遍但也是最不被人意识到 的 陈传 明(0 2 20) 认为企业 内部的核心 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对 自身的能力和资源 原因之一是过分强调 目标 。” 进行调整 , 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 使竞争优势演 变为长期竞争 刚性要受到具有明显路径依赖特征的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企业 家行为 、 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等。 优势。 核心刚性是在企业核 心能力形 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 同 动态能力强调 了两个关键 因素 : 一是“ 动态 ”指的是企业根 , 时又阻碍核心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的惯性系统。核心 刚性表现为 据 环 境变 化 而 自我 更 新 的 能力 ; 二是 “ 力 ”指 的是 根 据环 境 变 能 , 它极大地妨碍了企业核心能力 的实现 。因此 , 企业在 化的需要 , 整合和配置 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 。因此 , 企业必须 企业惰性 , 动 态环 境 下 , 获得 持 续 的竞 争优 势 , 须建 立 一 种 持续 破 除 企 要 必 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更新 自己的能力 ,而提高和更新 自己能力 C , 从而促使企业超越核心刚性 , 实现企业持续 的方法主要是建立企业 自身的一种 动态更新机制 ,而这种机制 业核 N性的能力 , 发展 。因此 , 核心刚性其实是在于对企业内部 习惯 、 惯例与路径 的存在才能使企业 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 的过分遵循 , 也是企业资源在核心能力上的一种“ 锁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顾客偏好复杂多变,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动荡。
在市场上领先的企业如果仅仅满足现状,追求收获已有的竞争优势,将很快被更富于创新的对手所取代。
因此,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必须建立在一个动态的、非均衡的基础上。
在此背景下,从资源观和能力观中吸取营养,同时对其突破革新的动态能力观悄然走到前沿,一度被视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战略管理流派之一。
但从近些年的发展动态看,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新生理论,并没有取得如期进展,甚至存在基本概念的纷争。
比如,动态能力到底是什么[1]?动态能力是否真的存在[2]?这些问题都暴露出动态能力观的理论根基极其薄弱。
显然,动态能力观亟需进一步夯实基础,尤其是回归到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命题,诸如对“企业”的本质、企业“竞争优势”的本质、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性”的本质等问题的全新审视,并给出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的回答——这是奠定其在战略管理理论系谱中的位置、进而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动态能力概念源起:从功能角度定义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的概念最早由提斯与皮萨洛于1994年正式提出,其定义为“能够创造新产品和新过程,以及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响应的一系列能力”。
此后,兹奥罗与温特、凯瑟林等都试图对该概念作出进一步界定。
明确从战略管理理论演进角度研究该概念的重要文献是提斯等人(1997)所著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
文中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创建、集成和重新配置内部与外部能力(competences)的能力(ability)[3]。
所以,动态能力概念的提出旨在解决两个问题:(1)外部动荡环境的适应性。
(2)改变“能力”的能力,即对现有能力的驱动和变化能力。
前一个问题与战略管理的关联在于,动态环境已经动摇了传统理论的基本假设:即永久的、静态性的竞争优势是否存在?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所有优势都处于不断被侵蚀之中,企业只能在动态环境中获得短暂、局部的竞争优势。
现实环境中,许多企业基于资源论的战略,积累了大量技术和资产,仍不能保证持久优势。
相反,在竞争中取胜的,往往是一些反应敏捷、善于创新,可以有效协调和重新配置内外能力的企业。
关于第二个问题,由某一组能力或某一束资源构建的优势,在动态环境中是不可靠的。
而且鉴于传统核心技术、资源的相对粘性,越是拘泥于此,越会陷入妨碍发展的核心刚性和惯性陷阱。
潘罗斯(1959)、提斯(1982)和温纳菲尔特(1984)都建议,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利用现有的内外部企业能力,而且需要发展出新能力。
这种开发和改变能力的能力,具有面向未来和更加主动的性质。
由于动态能力最初是从其“功能”的角度提出的,而对其“性质”或“表征”的阐述和梳理没有及时跟进,动态能力观在演进历程中,始终存在着许多理论疑点。
像前面提到的“动态能力到底是什么?”、“动态能力是否真的存在?”等。
从理论构建的角度,这些质疑都揭示了动态能力观内部共识性结论明显不足,这直接导致在整个管理学科建设中定位不准、角色模糊,妨碍其进一步创新发展。
此外,该理论虽然批判了资源论或能力论的内在缺陷,但沿着理论演进的逻辑,仍摆脱不了相互间的渊源关系。
所以,有的观点把动态能力观视为资源论或能力论的简单拓展,动态能力是能力观中“能力”的一种,即“能力”概念的子集。
三、动态能力观:对战略管理基本问题的全新解读实际上,如果回到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对动态能力的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审视就不难发现,它既是对企业性质的全新解读,也是对公司竞争性质、对竞争优势根源的全新解读,显示出在理论构建方面的独到创新。
1.对“企业”本质的理解科斯(1937)认为,企业从本质上讲是市场组织的替代品。
动态能力观:解读企业竞争优势的新视角王立文(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摘要:动态能力观一度被视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一,但近些年并没有取得如期进展。
准确把握动态能力观在战略管理理论流派中的合理定位、进而推动其稳健发展,需要围绕战略管理的基本命题———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对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本质、“竞争优势”本质、竞争优势“持续性”本质等做出全面审视,由此揭示动态能力观不是对以往战略管理理论的简单修补,而是提供了具有系统性理论创新的全新视野。
关键词:动态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管理理论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07)03-0179-02第一作者简介:王立文(1968-),男,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服务管理和战略管理。
2007.03179但市场不能取代企业的原因,除了威廉姆森所谓的交易成本,更有企业内部的多种互动关系。
尤其是对于组织共同学习的成果,很难分清个体对整体的贡献。
企业存在的原因,尤其是表现出竞争优势时,主要归因其内部特性。
巴尼(1991)认为,任何类似和在一定价格可以购买和出售的资产和实体不可能都是战略性的[4]。
企业的本质就是表现出市场所无法实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在资源观看来表现为“资源”,在能力观看来表现为“能力”,在动态能力观看来则表现为“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的具体形态是什么?兹奥罗与温特(1999)认为,动态能力是集体的学习方式,能够使企业系统地产生和修改其经营性惯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5]。
凯瑟林(2000)指出,动态能力是蕴藏在组织规则中、深受企业资产位势和路径影响的惯例和流程,是企业内部活动得以完成的方式、行为模式、惯例和学习机制。
从这个角度看,最初基于功能意义的抽象概念不仅可以具象化,还可以找到相关实证支持。
比如,高尔文(1988)曾经对18个空调制造厂做过调查,发现产品质量主要受特定的组织日常事务驱动。
其中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协调工厂和零部件供给等工作。
企业的作用就是更好地组织和发展能够适应动态市场、处理日常事务的惯例和流程,这正是市场所无法替代的。
2.对企业“竞争优势”本质的理解如何实现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始终是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甚至“不同的竞争优势观是划分不同流派企业战略理论的基础”[6]。
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学习学派把企业优势看成是既定的,他们重点关注如何通过确定或形成适宜的战略与之匹配。
五力模型或博弈论认为,优势来自产品和市场,资源观或能力论强调优势来自能力或资源。
而动态能力观认为,竞争优势与动态能力即改变能力的能力相关。
在竞争的层级上,从产品和市场结构,到能力和资源,再到动态能力,关注的关键要素逐步升级;在优势表现时间上,从已证明的竞争优势,到现有竞争优势,再到潜在竞争优势,其逻辑时间从历史延伸到未来,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变,也更体现战略聚焦和战略实施的作用。
所以,从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化史,就可以看出逻辑时间和探究深度之间清晰的关联。
表1不同竞争层级和不同逻辑时间的竞争优势为便于理解,这里用物理学上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借喻三者关系。
假如“位移”表示企业或产品在市场所处位置,“速度”表示企业现有能力,“加速度”表示企业所能制造或改变产品位置的能力。
这样,驱动产品优势改变的是能力;而能力背后的驱动力就是动态能力。
两组变量的对应关系如下:Δ位移/Δ时间=速度→Δ产品/Δ时间=能力Δ速度/Δ时间=加速度→Δ能力/Δ时间=动态能力因此,动态能力与“能力”或“资源”不是一个层级的概念。
企业更深层次竞争的本质,是作用于“能力”或“资源”并使之发生改变的“动态能力”的竞争。
3.对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性”本质的理解在动态能力观之前,战略管理理论关注的焦点,既有对竞争优势的来源追踪,也有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应对之策。
五力模型认为,竞争优势来自于市场结构,保持持续优势的关键是建立进入壁垒,形成隔离机制。
资源论认为,由于对手的复制和模仿可以侵消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保持优势的关键是获取并利用好企业难以复制和模仿的独特性资源。
而动态能力观认为,一方面,因为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企业苦心经营的优势常常消逝在转瞬之间或变成创新的障碍。
另一方面,由于动态能力作为企业内部的流程和惯例,往往具有抽象性,本身不容易转移、复制和模仿,企业也没有必要把重点放在阻碍对手的复制和模仿上。
所以,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持续性”,不是保持静态的竞争优势,也不是狭隘地聚焦于自身优势的防护,而是通过构建既能适应环境变化、又与组织路径和现有资产相契合的流程和惯例,实现持久的、动态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动态能力观继承了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命题,但对于竞争优势及其来源的理解,它给出了一套完整而新颖的解答,充分表明它不是对能力观或资源观的简单修补,而是具有系统性的理论创新。
准确把握这一理论定位,对于推动动态能力观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指导实践,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KathleenM.EisenhardtandJeffreyA.MartinDynamicCa-pabilities:WhatAreTheyN[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1105-1121[2]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企业动态能力是否真的存在[J].经济,2006(8)[3]DavidJ.Teece,GaryPisanoAndAmyShuen.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509-533[4]Barney,J..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1991(17):99-120[5]Zollo,M.&Winter,S.G.,FromOrganizationalRoutinestoDyan-micCapabilities,AWorkingPaperoftheReginaldH.JonesCenter,theWhartonSchoolUniversityofPennsylvania.1999.[6]叶勤.企业战略理论的竞争优势观及其演进[J].经济评论,2004(2):61-6418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