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1308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2. 能够运用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分析;3. 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参数计算和优化方法,能够合理选择和运用机械零件;4. 了解现代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认识创新设计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提高图纸表达和设计能力;2. 学会使用机械设计手册和相关资料,具备独立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3. 培养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课程设计项目,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能够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清晰阐述设计思路、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激发对机械设计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卓越;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沟通和协调,培养集体荣誉感;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机械工程技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分析机械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结构设计。
2. 机械零件设计:学习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3. 机械传动设计:介绍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分析不同类型传动(如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4. 机械结构设计:学习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典型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实例。
5.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限元分析(FEA)等现代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教材第1章)2. 第2周:机械零件设计(教材第2章)3. 第3周:机械传动设计(教材第3章)4. 第4周:机械结构设计(教材第4章)5. 第5周:现代机械设计技术(教材第5章)6. 第6周:课程设计实践与报告撰写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机械设计的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的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学及结构设计基础。
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如设计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评价。
3. 掌握运用机械制图软件进行设计图纸的绘制。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际成果的产出。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2. 理论基础:- 力学原理: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基本概念。
- 材料学: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及选择原则。
- 机械原理:机构设计、传动系统、联接件等基本知识。
3. 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明确设计任务,分析用户需求。
- 方案设计:提出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计。
- 详细设计:完善设计方案,确定零件尺寸和形状。
- 设计评价:评价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及可靠性。
4. 机械制图:- 制图规范:学习国家制图标准,掌握制图规范。
- 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CAD软件进行图纸绘制。
5. 实践项目:- 小组设计项目:分组进行实际机械设计项目,从需求分析到设计评价的全过程。
- 设计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设计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系统组织,确保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机械设计中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基本的机械制图,并理解图纸中的尺寸、符号及标注。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常见机械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包括方案设计、零件选型和装配图的绘制。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和优化,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手册和参考资料,查找所需的设计数据和标准,培养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职业的认识和向往。
2.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创新和实践的重要性,形成积极探究和勇于尝试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程伦理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机械设计有初步认识,求知欲强,动手能力强,但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要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设计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注重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与反思。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质、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等,参照教材第二章内容。
2. 机械零件设计:介绍轴、齿轮、轴承等常见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结合教材第三章、第四章进行教学。
3. 机械传动系统:分析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以教材第五章为基础。
4.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二维制图和三维建模,参考教材第六章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流程。
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原理,进行简单机械系统的受力分析。
3.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绘制出符合要求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械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机械设计课程,培养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职业素养。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自我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机械设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机械设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课程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项目式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目标和过程。
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机械设计的方法2. 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原理:讲解力学基本知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教学内容:- 杆件受力分析- 轴承和连接件的受力分析- 简单机械系统的受力分析3. 机械设计绘图:教授AutoCAD等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够绘制出符合要求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教学内容:- 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对简单的机械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
3.熟悉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
4.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5.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机械设计的辅助计算和绘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常用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如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
3.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如效率、精度、稳定性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引言:介绍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讲解常用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4.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讲解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挑战。
3.实验法: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适当的实验设备,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关于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
关于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了解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力学分析、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
3.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
2. 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图纸的绘制。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对机械设计的系统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工程领域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内容:力学分析、材料力学、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等。
3. 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内容: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计规范等。
4. 机械结构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结构设计- 内容: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结构形式、连接方式等。
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教材章节: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内容: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二维图形绘制、三维模型构建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四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四组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工程制图、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和运动分析等关键步骤。
3. 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掌握相关工程案例的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机械加工和制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小组项目中有效分工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和工程实践。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为高中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图。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械结构进行强度和运动分析。
3. 学生能够在小组项目中发挥个人优势,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4. 学生能够关注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设计方案。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求和原则,以课本第二章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
2. 机械零件设计:涵盖齿轮、轴、轴承、联轴器等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参考课本第三章和第四章,让学生学会零件设计和制图。
3. 机械结构强度计算:以第五章内容为依据,教授机械结构在受力时的强度计算方法,包括材料力学和强度理论的应用。
4. 机械运动分析:结合课本第六章,教授运动学基本概念,使学生能够对机械结构进行运动分析。
5. 材料选择与应用:根据第七章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学会合理选择材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美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美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
2.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结构特点,掌握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设计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绘图的能力,提高其制图速度和准确性。
2. 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机械系统总体设计和细节设计的方法,具备独立完成简单机械设计项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其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机械设计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3.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提高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机械设计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制图标准等,对应教材第1章至第3章内容。
- 力学基础: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如力、受力分析、应力与应变等。
- 材料力学性能:介绍常用机械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选用原则。
- 机械制图标准: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如视图、剖面、尺寸标注等。
2. 机械零件选型与设计:包括传动系统、联接件、轴承和联轴器等,对应教材第4章至第6章内容。
- 传动系统:讲解各类传动方式的特点及选型方法,如齿轮传动、带传动等。
- 联接件:介绍常用联接件的结构形式及设计方法,如螺栓、键等。
- 轴承和联轴器:讲解轴承类型、性能及其选用原则,以及联轴器的设计和应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公差配合、传动系统、连接件及机械零件的设计要点。
3.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任务。
2. 学会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二维工程图绘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关注机械行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机械设计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为未来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框架。
-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 内容列举:基本概念、设计方法、设计流程2. 机械零件设计:分析并讲解机械零件的设计要点,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见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2章 机械零件设计- 内容列举:轴、齿轮、轴承、联轴器设计要点3. 传动系统设计:介绍传动系统的分类、选型及设计方法,包括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 教材章节:第3章 传动系统设计- 内容列举:传动系统分类、选型、设计方法4.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三维建模和二维工程图绘制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里的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里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流程;2. 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的选用、计算和校核能力;3. 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动手实践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认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流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框架。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零件设计: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选用、计算和校核方法,提高学生对机械零件性能的认识。
-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六章 机械零件设计3.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七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八章 机械设计实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2. 第二周至第四周:机械零件设计3. 第五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4. 第六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动手实践,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模板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模板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制作等。
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涉及的材料选择、力学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等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仿真软件进行机械系统运动分析和力学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机械设计实践操作相对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实践操作,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并为后续课程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与基本概念:介绍机械设计的定义、分类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课程的研究范围和实际意义。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讲解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制作等步骤,以及常用的设计方法和创新设计思维。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与方法3. 机械零件设计:分析并教授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计算,如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零件设计4. 材料选择与应用:介绍常用工程材料的特点、性能及应用,使学生能够合理选择材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方法,如轴承、传动系统等。
(3)熟悉机械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2)具备分析机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职业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如轴承、传动系统等。
3.机械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4.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5.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验法: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等。
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3.多媒体资料:PPT、视频等。
4.实验设备:CAD软件、机械设备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要求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核心概念。
2. 学生能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简单机械结构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尺寸。
3.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标准,独立完成中等难度的机械设计图。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基本的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图,具备初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2.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的初步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设计思维,提出并优化机械设计方案,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机械设计的学习,培养对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设计任务,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组织:1.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 力学基础: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基本概念。
- 材料力学:常见机械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选用原则。
- 机械原理:机构设计原理,机械传动、联接、支承等基本知识。
2. 机械设计实践技能:- 机械设计图绘制:标准制图规范,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
- CAD软件应用:二维绘图、三维建模、装配体设计等。
- 设计方法:创新设计思维,优化设计方法,设计流程控制。
3. 课程设计项目实施:- 项目选题:结合实际,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机械设计项目。
- 团队合作:分组合作,明确分工,协同完成设计任务。
- 项目管理:制定进度计划,评估项目风险,控制设计质量。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说明:本教学内容基于《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中,将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系统性地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并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解决。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机械设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熟悉常用机械设计方法和技术。
3.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和实践应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5.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能够进行机械设计方案的比较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创新实践等。
具体安排如下:1.机械设计概述: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
2.机械设计原理: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
3.机械设计方法: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如结构设计、零件设计、系统设计等。
4.机械设计创新:学习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和实践应用,包括创新思维、创新原理、创新实践等。
5.机械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案例,了解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挑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机械设计实验,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
3. 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掌握设计流程和步骤。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和分析。
2. 学会使用机械设计软件(如CAD等)进行绘图,提高设计效率。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并能够进行作品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
3.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实际应用,关注机械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实际工程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机械设计原理及其应用b.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c. 机械设计软件操作与绘图d. 机械设计实践与创新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周:回顾机械设计原理,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设计原理、第三章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
- 内容:机械设计基本要求、设计流程、创新思维。
b. 第二周:学习机械设计软件操作,进行简单机械结构绘图。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
- 内容:CAD软件操作、绘图技巧、二维及三维绘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七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七组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理解机械结构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帮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力学知识进行机械结构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实现有效监控。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原理:回顾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重点讲解稳定性、强度、刚度、摩擦与磨损等关键概念。
2. 机械零件设计: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讲解齿轮、轴、轴承、联轴器等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 机械结构分析:分析典型机械结构的优缺点,教授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进行结构强度、稳定性分析。
4. CAD软件应用:教授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设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5.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机械设计原理回顾,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关键概念讲解;第二周:机械零件设计(齿轮、轴、轴承等);第三周:机械结构分析,力学知识应用;第四周:CAD软件应用,机械零件绘制与设计;第五周:机械设计案例分析,讨论与总结;第六周:创新设计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
机械学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学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机械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了解机械制造的过程和工艺。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熟练使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制图纸,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和装配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机械工程的重要性,培养对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
具体安排如下: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设计:学习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等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
3.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学习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传动方式的设计计算。
4.机械制造工艺:学习机械制造的过程和工艺,包括铸造、焊接、切削、装配等基本工艺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制造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设备使用。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机械设计的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实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流程;2. 使学生了解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解决实际问题;3. 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图样的绘制方法,熟悉相关制图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改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有效分工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关注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价值;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工程设计规范,尊重知识产权。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适应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涉及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
2. 机械设计流程:介绍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图纸绘制、加工制造和试验等环节。
3. 机械设计图样绘制:教授制图基本知识,如视图、剖面、尺寸标注等,以及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图样的绘制。
4. 计算机辅助设计:讲解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使学生能够利用软件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和优化。
5. 创新设计方法:介绍创新思维方法,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TRIZ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 机械设计案例解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概念;第2周:机械设计流程及需求分析;第3周:方案设计及详细设计;第4周:机械设计图样绘制;第5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应用);第6周:创新设计方法;第7周:机械设计案例解析及小组项目实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
2.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3. 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4. 创新设计方法和团队合作5. 设计实践和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CAD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实践,合作完成设计项目。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机械设计教材、CAD软件教程。
2.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3. 设计工具:CAD软件、绘图板、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设计成果的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设计项目,评估其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3.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解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课时1-4: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时5-8: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课时9-12: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课时13-16:创新设计方法和团队合作课时17-20:设计实践和案例分析课时21-24:学生分组设计实践课时25-28:学生设计成果展示和讨论七、教学活动1. 理论讲解: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CAD软件的操作练习,掌握软件的基本功能。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设计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实践,合作完成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设计成果展示和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训练)1、巩固、加深和扩大在本课程和先修课程学到的知识;2、培养机械设计一般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设计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与强度的能力,增强对机械设计中有关运动学、动力学和主要零部件的工作能力分析与设计的完整概念;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计算、绘图、使用技术资料),培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题目A:设计一带式输送机传动用的V带传动及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输送带鼓轮传动效率为0.97,每年300个工作日。
数据编号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输送带工作拉力F/N 1100 1250 1300 1250 1300 1350 1950 1500 1800 1600输送带速度v/(m/s) 1.5 1.6 1.7 1.3 1.55 1.6 1.5 1.65 1.7 1.8输送带鼓轮直径D/mm 250 260 270 180 250 260 210 260 280 300题目B:设计一带式输送机传动用的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输送带鼓轮传动效率为0.97,每年300个工作日。
数据编号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输送带工作拉力F/N 1900 1800 1600 2200 2250 2500 2450 1900 2200 2600 2600 2300 输送带速度v/(m/s) 1.3 1.5 1.4 1.45 1.5 1.3 1.35 1.45 1.5 1.55 1.5 1.45 输送带鼓轮直径D/mm 250 220 270 280 290 300 250 210 270 280 210 260题目C:设计一带式输送机传动用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输送带鼓轮传动效率为0.97,使用期限10年,每年300个工作日。
数据编号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C12 C13 C14 输送带工作拉力F/N 2500 2400 2300 2200 2100 2100 2800 2700 2600 2500 2600 2500 2800 2700 输送带速度v/(m/s) 1.4 1.5 1.6 1.7 1.8 1.9 1.3 1.4 1.5 1.6 1.6 1.4 1.7 1.8 输送带鼓轮直径D/mm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250 260 270 280 270 280 270 260题目D:设计一链式输送机传动用的V带传动及直齿圆锥齿轮减速器。
数据编号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输送链工作拉力F/N 1000 1200 1400 1500 1100 1200 1300 1700 1600 1500 1500 1600 1700 1600 输送链速度v/(m/s) 0.9 0.75 0.8 0.7 1.1 1.9 1.3 1.4 1.5 1.6 1.5 1.4 1.5 1.6 105 92 115 100 190 200 150 160 170 180 170 180 160 180 输送链链轮直径d/mm题目E:设计一链式输送机传动用的蜗杆传动减速器。
单班制工作,通风情况不良。
数据编号E1 E2 E3 E4 E5 E6 E7 E8 E9 E10 E11 E12 E13 E14 输送链工作拉力F/KN 2 2.5 2.75 3 3.5 2.1 2.8 2.7 2.6 2.5 3.4 2.5 2.1 3输送链速度v/(m/s) 0.9 0.8 0.7 0.8 0.65 1.9 1.3 1.4 1.5 1.6 1.1 1.0 1.2 1.5 链轮齿数18 19 18 10 11 12 13 14 13 12 20 20 20 20 链号08A 10A 12A 16A 20A 24A 28A 08A 10A 12A 16A 16A 16A 16A 使用期限10 10 10 10 10 15 15 15 15 15 10 10 10 10题目分配学号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题号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学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题号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学号21 22 23 24 52 26 27 28 29 30题号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学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题号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学号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题号E1 E2 E3 E4 E5 E6 E7 E8 E9 E10学号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题号E11 E12 E13 E14 D11 D12 D13 D14 C11 C12学号61 62 63 64题号C13 C14 B11 B12三、课程设计任务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2、零件工作图2张:高速级主动轴、高速级主动齿轮(若高速级主动轴为齿轮轴,则改为高速级从动齿轮);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结束时进行课程设计总结和答辩。
四、设计步骤1、选择电动机2、计算总传动比和传动比分配3、计算各轴的功率P 、转速n 、扭矩T4、带传动设计5、齿轮传动设计6、轴的结构设计7、滚动轴承的设计计算8、键联接的选择与校核计算9、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计算 10、箱体结构及其他附件设计 11、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一、选择电动机选择电动机依据:功率Pd ,转速n 1、电动机功率计算 工作机功率 :F ——输送带拉力 (N ) V ——输送带速度 (m/s ) 电动机的功率: (各效率值查设计手册)2、电动机转速计算普通V 带4~2=带i ,滚子链5~2=链i ,单级齿轮减速器6~3=齿轮iIII 轴卷筒轴KW 9.410005.098001000=⨯==FV P 工作总工作ηP P d =79.096.099.096.097.098.096.044=⨯⨯⨯⨯⨯=⋅⋅⋅⋅⋅=滚筒联轴器链齿轮轴承带总ηηηηηηηKW 2.60.799.479.0===工作P P d 滚筒电动机总总传动比n n i =:滚筒总电动机n i n ⋅=齿轮链带总i i i i ⋅⋅=120~12)6~3()5~2()4~2(=⨯⨯=总i min2.382505.0100060100060r D v n =⨯⨯⨯=⨯=ππ滚筒注意:二级齿轮减速器传动比分配时,应满足以下原则: 1)使各级传动的承载能力接近相等(一般指齿面接触强度); 2)使各级传动中大齿轮的浸油深度接近相等,使得润滑简单; 3)使减速器能获得最小的外形尺寸和重量。
3选定电动机型号A 、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使传动可靠P ed >P d =P 工作/ŋ总B 、选定电动机型号:同步转速低的电动机磁极数多,外廓尺寸及重量大,价格高;同步转速低的相反。
确定电动机转速时,应从电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总费用、传动系统的复杂程度及机械效率各方面综合考虑。
通常,当执行构件的转速较高时,选用高速电动机,会简化传动环节,提高传动效率。
综合考虑减轻电动机和传动系统的质量及节约资金,选用Y132M-4。
但需列出电动机的主要外形和安装尺寸表。
二、传动比分配 原则:各级传动比应在合理的范围内; 各级传动尺寸协调,传动比应满足。
(设选定电机为1440r/min)各级平均传动比:r/min4584~4.458=电动机n 42~=带i 63~=齿轮i 5~2=链i齿轮链带i i i <<7.372.381440===滚筒电动机总n n i 66.27.3733===总平i i 22.318.48.27.37=⨯=⨯=总链ii i i根据上述原则分配传动比:三、计算各轴的n,P,T1、计算各轴的转速2、计算各轴的功率3、计算各轴的扭矩计算公式:4、将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列表总结计算项目电动机轴I轴II轴III轴卷筒轴功率/KW 7.5 7.2 6.84 6.5 6.31 转速/rpm 1440 514.29 123.04 38.2 38.2 扭矩/Nm 49.74 133.7 530.9 1625 1577.5 传动比 2.8 4.18 3.22 1效率0.96 0.95 0.95 0.97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阶段阶段工作内容具体工作任务工作量Ⅰ设计准备1.阅读和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分析设计题目,了解原始数据和工作条件。
2.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明确并拟订设计过程和进度计划。
4%Ⅱ传动装置的方案设计分析和拟定传动系统方案(运动简图)10%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1.选择电动机;:18.4,8.2则若取齿轮带==iiIII轴卷筒轴mNP9550⋅⋅=iii nT五、设计说明书1、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2、选择电动机3、计算总传动比和传动比分配4、计算各轴的功率P、转速n、扭矩T5、带传动设计6、齿轮传动设计7、轴的结构设计8、滚动轴承的设计计算9、键联接的选择与校核计算10、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计算11、箱体结构及其他附件设计12、设计小结13、参考文献课程设计总结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总结。
包括:(1)对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进行优缺点的分析,特别是对不合理的设计和出现的错误做出一一剖析,并提出改进性的设想。
通过总结,把整个设计过程当中的问题理清楚、弄懂、弄透,取得更大的收获。
认真检查和分析自己的装配图、零件图及设计说明书。
对装配图,应着重检查和分析轴系部件、箱体及附件设计在结构、工艺性以及机械制图等方面是否存在错误。
对零件图,应着重检查和分析尺寸及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等方面是否存在错误。
对设计说明书,应着重检查和分析计算依据是否准确可靠,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2)分析自己掌握了哪些设计方法和技巧,在设计能力方面有哪些明显提高,在今后的设计中对提高设计质量方面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切忌:抄袭!六、进度安排2周完成1~6步,第13周周1检查;2周完成7~10步,第15周周1检查;2周完成装配图、零件图和设计任务书,第17周周末检查。
七、成绩评定阶段检查成绩、图纸质量、说明书及答辩情况,按百分制评分。
八、参考书1、机械设计(课本)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3、机械零件设计图册4、机械设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