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第三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2
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介绍(数学2)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 置关系知识结构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
位置关系”的要求
(1)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 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 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 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 公理和定理。
三、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立体几何遵循从整体到局 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安排内 容,不仅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 律,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学习能力。
传统安排
第九章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一 空间直线和平面
9.1 9.2 9.3 9.4 9.5 9.6
平面 空间直线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 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3)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 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二、立体几何的特点
1.立体几何的内容安排,遵 循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 的原则。
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理论联 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 用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
第九章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二 简单几何体9.7 Fra bibliotek柱 9.8 棱锥
研究性学习课题: 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 9.9 球 小结与复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
传统立体几何的内容安排顺 序是:从点、直线和平面这些几 何要素开始,先研究点、直线、 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再研究由它 们组成的几何体(包括棱柱、棱 锥、圆柱、圆锥、台、球)的结 构特征、体积、表面积等等,遵 循的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2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二、重点难点重点: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平行、垂直的定义,判定和性质。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
平行,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证明与应用。
第一课时棱柱、棱锥、棱台【学习导航】学习要求1.初步理解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
掌握它们的形成特点。
2.了解棱柱、棱锥、棱台中一些常用名称的含义。
3.了解棱柱、棱锥、棱台这几种几何体简单作图方法4.了解多面体的概念和分类.【课堂互动】自学评价1.棱柱的定义:表示法:思考:棱柱的特点:.【答】2.棱锥的定义:表示法:思考:棱锥的特点:. 【答】3.棱台的定义:表示法:思考:棱台的特点:.【答】4.多面体的定义:5.多面体的分类:⑴棱柱的分类⑵棱锥的分类⑶棱台的分类【精典范例】例1:设有三个命题:甲: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围体一定是棱柱;乙:有一个面是四边形,其余各面都三角形所围成的几何体是棱锥;丙:用一个平行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叫棱台。
以上各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A.0 B. 1 C. 2 D. 3例2:画一个四棱柱和一个三棱台。
【解】四棱柱的作法:⑴画上四棱柱的底面----画一个四边形;⑵画侧棱-----从四边形的每一个顶点画平行且相等的线段;⑶画下底面------顺次连结这些线段的另一个端点互助参考7页例1⑷画一个三棱锥,在它的一条侧棱上取一点,从这点开始,顺次在各个侧面画出与底面平行的线段,将多余的线段檫去.互助参考7页例1点评:(1)被遮挡的线要画成虚线(2)画台由锥截得思维点拔:解柱、锥、台概念性问题和画图需要:(1).准确地理解柱、锥、台的定义(2).灵活理解柱、锥、台的特点:例如:棱锥的特点是:⑴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⑵多边形的对应边互相平行;⑶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反过来,若一个几何体,具有上面三条,能构成棱柱吗?或者说,上面三条能作为棱柱的定义吗?答:不能.点评:就棱柱来验证这三条性质,无一例外,能不能找到反例,是上面三条能作为棱柱的定义的关键。
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2教案(全)
(一)、新课导入:
1.讨论:能否熟练画出上节所学习的几何体?工程师如何制作工程设计图纸?
2.引入: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我们所学几何体,常用三视图和直观图来画在纸上.
三视图:观察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直观图: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用途:工程建设、机械制造、日常生活.
⑤讨论:根据以上的三视图,如何逆向得到几何体的形状.
(试变化以上的三视图,说出相应几何体的摆放)
3.教学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①画出教材P16图(2)、(3)、(4)的三视图.
②从教材P16思考中三视图,说出几何体.
4.练习:
①画出正四棱锥的三视图.
4 画出右图所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③右图是一个物体的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试描述该物体的形状.
擦去辅助线,图画好后,要擦去X轴、Y轴及为画图添加的辅助线(虚线)。
③出示例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
(师生共练,注意取点、变与不变→小结:画法步骤)
④练习: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
⑤讨论:水平放置的圆如何画?(正等测画法;椭圆模板)
2.教学空间图形的斜二测画法:
①讨论:如何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图形?
③试画出:棱柱、棱锥、棱台、圆台的三视图.(
④讨论:三视图,分别反应物体的哪些关系(上下、左右、前后)?哪些数量(长、宽、高)
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教案:1.3.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设计)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求棱台和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2.理解棱台和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1.会求棱台和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重点)2.理解棱台和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难点)【教学策略与方法】讲述,练习【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问题导入类比棱柱、棱锥,思考:棱台也是由多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它的展开图是什么?如何计算它的表面积?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思考,引出新知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环节二:探究过程棱台侧面展开图探究几种方法,找出公式背后的理论依据形成归纳、猜想和证明的科学思维习惯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r′,母线为l,其表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台体的特征,如何求台体的体积?由于圆台(棱台)是由圆锥(棱锥)截成的,因此可以利用两个锥体的体积差.得到圆台(棱台)的体积公式.类比得出圆台的体积环节二:例题讲解例1 、已知一正四棱台的上底边长为4cm,下底边长为8cm,高为3cm,求其体积。
例2.如图,一个圆台形花盆盆口直径20cm,盆底直径为15cm,底部渗水圆孔直径为1.5cm,盆壁长15cm.为了美化花盆的外观,需要涂油漆.已知每平方米用100毫升油漆,涂100个这样的花盆需要多少油漆(取3.14,结果精确到1毫升,可用计算器)?例3: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想象对应的几何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做题总结思考,笔记教师讲解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利用.教师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讲解环节三:课堂演练1.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10 cm和20 cm,它的侧面展开图扇环的圆心角是180°,那么圆台的表面积是多少?(结果中保留π)2.如图所示,圆台的上、下底半径和高的比为144,母线长为10,则圆台的侧面积为( )A.81π B.100πC.14π D.169π3.一个四棱台的上、下底面都为正方形,且上底面的中心在下底面的投影为下底面中心(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1,2,侧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之和,则这个棱台的高为( )A.23B.2C.32D.12学生自主做题,思考讨论的同时,可以加深本节知识点的记忆,加强应用方面的方法技巧,加深对知识的认识.通过演练直击本节知识点,起到巩固作用.环节四:归纳总结,知识回顾棱台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圆台的侧面展示是什么图形?棱台和圆台的侧面积和体积公式学生整理反思,深化认识环节五:作业与测试练习与测试独立完成作业限时完成测试通过作业与测试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新教材分析素材 新人教A版必修2
人教B版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第一章教材分析与建议一.《课程标准》关于《立体几何初步》的表述及教学要求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说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
人们通常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立体几何初步部分,学生将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
学生还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要求:空间几何体〔1〕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平面的基本性质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平面的基本性质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平面的基本性质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第三节 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学案
C B
A
O O'
第一章第三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三维目标
1.了解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2. 能运用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三导 学做思1
问题1. 如图,一个圆锥形的空杯子上面放着一个半球形的冰淇淋,如果冰淇淋融化了,冰淇淋会从杯子溢出吗?请说明理由.
【学做思2】
1.一种空心钢球的质量是142g,外径是5cm,求它的内径.(钢的密度是7.9g/cm 2
)
2.已知过球面上,,A B C 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为球半径的一半,且
2AB BC CA ===,求球的表面积.
3.有三个球123O O O 、、,球1O 切于正方体的各面,球2O 切于正方体的各侧棱,球3O 过正方体的各顶点,
求这三个球的表面积以及体积之比.
*4.已知球的半径为R ,在球内作一个内接圆柱,当这个圆柱底面半径为何值时,它的侧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达标检测
1.如图,求图中阴影部分绕AB 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A
B
C
D
O R
r
O 1
2.表面积为324π的球,其内接正四棱柱的高是14,求这个正四棱柱的表面积.
===,求这个球的体积.
3. 在球面上有四个点P、A、B、C,如果PA、PB、PC两两垂直且PA PB PC a。
人教版数学高一必修二导学案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考纲要求】[学习目标]1.通过对柱体、锥体、台体的研究,掌握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体的表面积,并且熟悉台体、柱体和锥体之间的转换关系.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目标解读]1.求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是重点;2.求组合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是难点.【自主学习】1.多面体与旋转体的表面积公式图形表面积公式多面体多面体的表面积就是的面积的和,也就是的面积.旋转体圆柱底面积:S底=侧面积:S侧=表面积:S=圆锥底面积:S底=侧面积:S侧=表面积:S=2.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1)柱体:柱体的底面面积为S,高为h,则V=(2)锥体:锥体的底面面积为S,高为h,则V= .(3)台体:台体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S,高为h,则V= .特别提醒:柱、锥、台的侧面积的求法要注意柱、锥、台的几何特征,必要时要展开.【考点突破】要点一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1.求柱体、锥体、台体的侧面积或表面积时,可直接使用公式.但像台体的表面积公式比较复杂,不要求记忆,因此,表面积的求解方法是最重要的.2.在计算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时,应根据条件计算出以上旋转体的母线长和底面圆的半径长.3.这些公式的推导方法向我们揭示了立体几何问题的解题思路,那就是主要通过空间概念等有关知识,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典型例题1、已知四棱锥S-ABCD中,各侧面为正三角形,底面为正方形,且各棱长均为5,求它的侧面积、表面积.【思路启迪】由题意可知,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为全等的正三角形,底面为正方形.【解】设E为AB中点,则SE⊥AB,∴S侧=4S△SAB=4×12×AB×SE=2×5×52-⎝⎛⎭⎫522=25 3.S表=S侧+S底=253+25=25(3+1).旋转体圆台上底面面积:S上底=下底面面积:S下底=侧面积:S侧=表面积:S=方法指导:求几何体的表面积问题,通常将所给几何体分成基本的柱、锥、台,再通过这些基本柱、锥、台的表面积进行求和或作差,从而获得几何体的表面积,另外有时也会用到将几何体展开求其展开图的面积进而得表面积.反馈训练1、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120°、半径为l 的扇形,则这个圆锥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 )A .3:2B .2:1C .4:3D .5:3 要点二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求几何体的体积首先要明确几何体的形状及相应的体积公式,其次需要计算几何体的底面积和高.当几何体不规则或直接求体积有困难时,可利用转化思想,采用间接方法,如割补法等求其体积,也可借助体积公式和图形的性质转化为其他等体积的几何体,再求体积.典型例题2、已知过三棱台上底面的一边与一条侧棱平行的一个截面,它的两个顶点是下底面两边的中点,求棱台被分成两部分的体积的比.【思路启迪】 注意应用棱台和棱柱的体积公式.【解】 设棱台上底面△A ′B ′C ′的面积为S ′,棱台的高为h . 由题意可知:△A ′B ′C ′≌△DBE .∵△DBE ∽△ABC ,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 ∴S △DBE S △ABC =14.∴S △ABC =4S ′. ∴V 台ABC -A ′B ′C ′=13h ·(S ′+S ′·4S ′+4S ′)=13h ·7S ′=73h ·S ′, V 柱DBE -A ′B ′C ′=S ′·h .∴棱台被分成的两部分体积比为4:3或3:4.方法指导:求几何体的体积要分清是由什么几何体构成,利用相应几何体的体积公式进行求解.反馈训练2、如图,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是A 1B 1上一点,且PB 1=14A 1B 1,则多面体P -BCC 1B 1的体积为( )A.83B.163 C .4 D .16 要点三 三视图与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把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与三视图结合考查是高考的一个热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观察三视图,把它还原为直观图,特别要注意从三视图中得到几何体的度量,再结合表面积或体积公式解题.典型例题3、(2012·江西卷)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112 B .5 C.92D .4 【思路启迪】 先根据三视图复原几何体,再根据几何体的特征与体积公式求其体积. 【解析】 由三视图可以判断该几何体为六棱柱,直观图如图所示.AB =1,AA 1=1. V ABCDEF -A1B 1C 1D 1E 1F 1=4×1=4. 【答案】 D方法指导:根据三视图首先确定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依据三视图中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 反馈训练3、(1)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A .32B .16+16 2C .48D .16+32 2(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 .8-2π3B .8-π3C .8-2π D.2π3考点巩固1.一个圆锥的全面积是底面积的4倍,则轴截面的面积是底面积的( ) A.152π倍 B.15π倍C.2π倍 D.22π倍2.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则三棱锥A 1-BC 1D 的体积为( )A.23B.13C.14D.123.如下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体积为12,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4.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48B .32+817C .48+817D .80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H 、G 、F 分别是棱AB 、AD 、AA 1的中点,现在沿三角形GFH 所在的平面锯掉正方体的一个角,问锯掉的这块的体积是原正方体体积的_____ ___.6.已知正三棱锥V-ABC的正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VA=4,AC=23,求该三棱锥的表面积.7.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8.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90°,AD=a,BC=2a,∠DCB=60°,在平面ABCD 内过点C作l⊥CB,以l为轴旋转一周.求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考点巩固-答案1、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高为h依题意得πr2+πrl=4πr2∴l=3r,圆锥的高h=(3r)2-r2=22r故S 轴=r ·22r =22r 2,S 轴S 底=22π.答案:D2、解析:三棱锥A 1-BC 1D 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去掉4个角得到的,其体积V =1×1×1-4×13×12×1×1=13.答案:B3、解析:当俯视图为A 中正方形时,几何体为棱长为1的正方体,体积为1;当俯视图为B 中圆时,几何体为底面半径为12,高为1的圆柱,体积为π4;当俯视图为C 中三角形时,几何体为三棱柱,且底面为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1,体积为12;当俯视图为D 中扇形时,几何体为圆柱的14,且体积为π4.答案:C 4、解析:由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得出原型为: S 四边形A1B 1C 1D 1=4×2=8, S 四边形ABCD =4×4=16,四边形ADD 1A 1与四边形BCC 1B 1为全等的梯形,面积均为:(2+4)×42=12,四边形ABB 1A 1与四边形CDD 1C 1均为矩形,其中BB 1=42+1=17,∴面积均为:4×17=417.∴该几何体的全面积S =8+16+12×2+417×2=48+817. 答案:C5、解析:因为锯掉的是正方体的一个角,所以HA 与AG 、AF 都垂直,即HA 垂直于三角形AGF 所在的正方体的上底面,实际上锯掉的这个角,是以三角形AGF 为底面,H 为顶点的一个三棱锥,如果我们假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正方体的体积为a 3.三棱锥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AGF ,而∠FAG 为90°,G 、F 又分别为AD 、AA 1的中点,∴AF =AG =12a ,∴S △AGF =12×12a ×12a =18a 2,又AH =12a ,∴锯掉一角的体积为V =13×12a ×18a 2=148a 3,∴锯掉的这块的体积是原正方体体积的148.答案:1486、解:由正视图与俯视图可得正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且VA =VB =VC =4, AB =BC =AC =23, 取BC 的中点D ,连接VD ,则 VD =VB 2-BD 2=42-(3)2=13,∴S △VBC =12×VD ×BC =12×13×23=39,S △ABC =12×(23)2×32=33,∴三棱锥V -ABC 的表面积为3S △VBC +S △ABC =339+33=3(39+3). 7、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边长分别为6和8的矩形,高为4的四棱锥.设底面矩形为ABCD .如图所示,AB =8,BC =6,高VO =4. (1)V =13×(8×6)×4=64.(2)四棱锥中侧面VAD 、VBC 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侧面VAB 、VCD 也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在△VBC 中,BC 边上的高 h 1=VO 2+⎝⎛⎭⎫AB 22=42+⎝⎛⎭⎫822=4 2.在△VAB 中,AB 边上的高 h 2=VO 2+⎝⎛⎭⎫BC 22=42+⎝⎛⎭⎫622=5.所以此几何体的侧面积S =2×⎝⎛⎭⎫12×6×42+12×8×5=40+24 2.8、解: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C =90°,AD ∥BC ,AD =a ,BC =2a ,∠DCB =60°, ∴CD =BC -ADcos60°=2a ,AB =CD sin60°=3a ,∴DD ′=AA ′-2AD =2BC -2AD =2a , ∴DO =12DD ′=a .由于以l 为轴将梯形ABCD 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为圆柱中挖去一个倒放的与圆柱等高的圆锥.由上述计算知,圆柱母线长3a ,底面半径2a ,圆锥的母线长2a ,底面半径a . ∴圆柱的侧面积S 1=2π·2a ·3a =43πa 2, 圆锥的侧面积S 2=π·a ·2a =2πa 2,圆柱的底面积S 3=π(2a )2=4πa 2,圆锥的底面积S 4=πa 2, ∴组合体上底面积S 5=S 3-S 4=3πa 2,∴旋转体的表面积S =S 1+S 2+S 3+S 5=(43+9)πa 2.又由题意知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一个圆柱的体积减去一个圆锥的体积.V 柱=Sh =π·(2a )2·3a =43πa 3.V 锥=13S ′h =13·π·a 2·3a =33πa 3.∴V =V 柱-V 锥=43πa 3-33πa 3=1133πa 3.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考纲要求】[学习目标]1.了解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2.会用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目标解读]1.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的应用是重点;2.解决球的组合体及三视图中球的有关问题是难点. 【自主学习】1.球的体积公式是V 球 = (R 为球的半径). 2.球的表面积公式是S 球 = (R 为球的半径). 特别提醒:在球的截面中,经过球心的截面是最大的圆. 【考点突破】要点一 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球的体积是球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度量,设球的半径为R ,它的体积只与半径R 有关,是以R 为自变量的函数即V =43πR 3.2.球的表面积是对球的表面大小的度量,它也是关于球半径的函数即S =4πR 2. 典型例题1、(1)已知球的直径为6cm ,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2)已知球的表面积为64π,求它的体积; (3)已知球的体积为5003π,求它的表面积.【思路启迪】 利用条件确定半径R 代入相关公式可求. 【解】 (1)∵直径为6cm ,∴半径R =3cm , ∴表面积S 球=4πR 2=36π(cm 2), 体积V 球=43πR 3=36π(cm 3).(2)∵S 球=4πR 2=64π,∴R 2=16,即R =4, ∴V 球=43πR 3=43π×43=2563π.(3)∵V 球=43πR 3=5003π方法指导:已知球半径可以利用公式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反过来,已知体积或表面积也可以求其半径.反馈训练1、(1)把3个半径为R 的铁球熔成一个底面半径为R 的圆柱,则圆柱的高为 ( ) A .R B .2R C .3R D .4R(2)若两球表面积之比为4:9,则其体积之比为__ ___. 要点二 球的切接问题球通常可以与其他空间几何体构成一个组合体,主要包括“内切”和“外接”等有关的问题,像长方体内接于球,正方体内接于球,正四面体内接于球,球内切于正方体,球内切于正四面体,球内切于圆台等组合体.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切点”和“接点”,作出轴截面图,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计算.典型例题2、正三棱锥(三棱锥的底面是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投影是底面三角形的中心)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6,内有一个球与四个面都相切,求棱锥的全面积和球的表面积.【思路启迪】 本题关键是求出球的半径.类比三角形内切圆半径的求法(即分割法),求出三棱锥内切球半径.【解】:如图,过侧棱PA 与球心O 作截面PAE ,交侧面PBC 于PE .∵△ABC 为正三角形,易知AE 既是△ABC 底边BC 上的高,又是BC 边上的中线. 作正三棱锥的高PD ,则PD 过球心O ,且D 是正△ABC 的中心, ∵AB =26,∴DE =13AE =13·32AB = 2.∴PE =12+(2)2= 3.∴S 全=S 侧+S 底=3·12·26·3+34(26)2=92+63,即棱锥的全面积为92+6 3.以球心为顶点,棱锥的四个面为底面把正三棱锥分割为四个小棱锥,球半径为r . 则V 1+V 2+V 3+V 4=13r ·S 全=13h ·S △ABC ,∴r =S △ABC ·hS 全=34·(26)2·192+63=6-2,∴S 球=4πr 2=4π(6-2)2. 方法指导:(1)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是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的关键.(2)球外接于正方体、长方体时,正方体、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3)球与旋转体的组合,通常作轴截面解题.反馈训练2、有三个球,第一个球内切于正方体的六个面,第二个球与这个正方体的各条棱相切,第三个球过这个正方体的各个顶点,求这三个球的表面积.要点三球的截面问题解决球的问题时常常用到球的轴截面,在轴截面图形中,球半径、截面圆半径、球心与圆心的连线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主要途径.球心是球的灵魂,抓住了球心就抓住了球的位置.典型例题3、已知球的两平行截面的面积为5π和8π,它们位于球心的同一侧,且相距为1,求这个球的表面积.【思路启迪】要求球的表面积,只需求出球的半径,因此要抓住球的轴截面(过直径的球的平面).【解】如图所示,设以r1为半径的截面面积为5π,以r2为半径的截面面积为8π,O1O2=1,球的半径为R,OO2=x,那么可得下列关系式:r22=R2-x2且πr22=π(R2-x2)=8π,r21=R2-(x+1)2且πr21=π[R2-(x+1)2]=5π,于是π(R2-x2)-π[R2-(x+1)2]=8π-5π,即R2-x2-R2+x2+2x+1=3,∴2x=2,即x=1.又∵π(R2-x2)=8π,∴R2-1=8,R2=9,∴R=3.球的表面积为S =4πR 2=4π×32=36π(平方单位).方法指导:球的轴截面(球的过直径的截面)是将球的问题(立体问题)转化为圆的问题(平面问题)的关键,因此在解决球的有关问题时,我们必须抓住球的轴截面,并充分利用它来分析解决问题.反馈训练3、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 A.32π3 B.8π3 C .82π D.82π3考点巩固1.把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 A .2倍 B .22倍 C.2倍D .32倍2.如果一个球的外切圆锥的高是这个球的半径的3倍,则圆锥的侧面面积和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A .4:3B .3:1C .3:2D .9:4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8+4π3m 3 B.⎝⎛⎭⎫8+2π3m 3 C.⎝⎛⎭⎫4+4π3m 3 D.⎝⎛⎭⎫4+2π3m 3 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5.已知两个圆锥有公共底面,且两圆锥的顶点和底面的圆周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圆锥底面面积是这个球面面积的316,则这两个圆锥中,体积较小者的高与体积较大者的高的比值为__________.6.据说伟大的阿基米德死了以后,敌军将领马塞拉斯给他建了一块墓碑.在墓碑上刻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图案,图案中球的直径与圆柱底面的直径和圆柱的高相等,圆锥的顶点在圆柱上底面的圆心,圆锥的底面是圆柱的下底面.试计算出图形中圆锥、球、圆柱的体积之比.7.一个倒立圆锥形容器,它的轴截面是正三角形,在这容器内注入水并且放入一个半径为r的铁球,这时水面恰好和球面相切,问将球从圆锥内取出后,圆锥内水平面的高是多少.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内的阴影部分以直径AB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几何体,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其中∠BAC=30°)考点巩固-答案1、解析:设原来球的半径为r ,变化后的球半径为r ′, ∴4πr ′2=2·4πr 2,∴r ′=2r . ∴V ′V =43πr ′343πr 3=(2r )3r3=2 2. 答案:B2、解析:作轴截面如图,则PO =2OD ,∠CPB =30°,CB =33PC =3r ,PB = 23r ,圆锥侧面积S 1=6πr 2,球的面积S 2=4πr 2,S 1:S 2=3:2. 答案:C3、解析:该几何体是一棱长为2的正方体,上面放了一个半径为1的半球,所以其体积为23+2π3=8+2π3(m 3). 答案:B4、解析: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球和圆柱体组成,如上图所示. 故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S 圆柱+S 球=2π+6π+4π=12π. 答案:12π5、解析:设两圆锥高分别为h 1,h 2,(设h 2<h 1)球半径为R ,圆锥底面半径为r ,如图,S 1S 2=2R ,AO 1=r ,且∠S 1AS 2=90°,AO 1⊥S 2S 1,∴AO 21=S 1O 1·S 2O 1, 即r 2=h 1h 2,又∵πr 2=3164πR 2,∴r =32R ,∴⎩⎪⎨⎪⎧h 1h 2=34R 2h 1+h 2=2R∴h 1,h 2分别为32R ,12R ,∴h 2h 1=13.答案:136、解: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则V 圆柱=πr 2h , 图中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则V 圆锥=13πr 2h ,球的半径为r ,所以V 球=43πr 3,又h =2r所以V 圆锥:V 球:V 圆柱=⎝⎛⎭⎫13πr 2h :⎝⎛⎭⎫43πr 3: (πr 2h ) =⎝⎛⎭⎫23πr 3:⎝⎛⎭⎫43πr 3: (2πr 3)=1:2:3.7、解:设球未取出时高PC =h ,球取出后水面高PH =x .如图所示,∵AC =3r ,PC =3r ,∴以AB 为底面直径的圆锥容积为V 圆锥=13πAC 2·PC =13π(3r )2·3r =3πr 3,V 球=43πr 3.球取出后水面下降到EF ,水的体积为 V 水=13πEH 2·PH=13π(PH ·tan30°)2·PH =19πx 3. 而V 水=V 圆锥-V 球,即19πx 3=3πr 3-43πr 3,∴x =315r . 故球取出后水面的高为315r . 8、解:如图所示,过C 作CO 1⊥AB 于O 1.在半圆中可得∠BCA =90°,∠BAC =30°,AB =2R , ∴AC =3R ,BC =R ,CO 1=32R . ∴S 球=4πR 2,S 圆锥AO 1侧=π×32R ×3R =3π2R 2,S 圆锥BO 1侧=π×32R ×R =3π2R 2, ∴S 几何体表=S 球+S 圆锥AO 1侧+S 圆锥BO 1侧 =11π2R 2+3π2R 2=11+32πR 2. 故旋转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1+32πR 2. 章末小结【知识框架】。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第三节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案
1.3.1 柱体、椎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2课时)设计者:田许龙钟)也是(S为底面面积,h为柱体的高)其实,我们以前已经学习了特殊的棱柱——正方体、长方体,以及圆柱的体积公式.它们的体积公式可以统一为:V Sh=(S为底面面积,h为高)请同学们分析下,一般柱体的体积能统一成一个公式吗?也是V Sh=(S为底面面积,h为柱体的高)(学生讨论并回答)请同学们再思考下,这个结论对一般的锥体、台体成立吗?二、知新(合作探究展示能力)(35分钟)1.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推导考查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出示(课件2-3)13V Sh=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13V Sh=。
(S为底面面积,h为柱体的高)一般地,锥体的高是指从顶点向底面(学生回答)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三棱柱的体积V Sh=,你们能推导出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吗?问题的关键是把三棱柱切割成三个体积相同的三棱锥。
那么,锥体的体积公式也能这样表示吗?答案是肯定的。
做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距离。
2.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考查台体的体积公式与锥体、柱体的体积公式的关系(课件2-4)''1()3V S S S S h=++台同学们,我们得到了三棱锥的体积公式,下面来思考运能否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台体的体积公式?(小组进行讨论后回答)对了,我们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台体的体积公式。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同学们比较一下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你能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吗?3.运用定理,解决实例上面是我们对锥体、台体、柱体公式的推导,下面呢,我们来试试它们在解题中的简单应用。
请大家看例题1.(一个学生起立分析,可以由其他同学补充)同学们,我们求解三视图的题目首先要分析清楚它是什么样的几何体。
例题分析:本题属于三视图与几何体体积的综合应用,它是由正方体挖去一个圆锥。
例2注意使用长方体的各个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长、宽、高再求对角线.出示课件3(例题分析) 例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 )A .283π-B83π-C .82π-D .23π例 2.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这个 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6___;若长方体的共顶点的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3,5,15,则它的体积为___15__.三、总结 (归纳总结课堂检测) (4分钟)总结课时内容,布置课堂检测出示(课件4) 内容回顾: 1.柱体的体积公式; 2. 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3. 台体体积公式及简单应用. 【当堂检测】1.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形,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 ,剩下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D )(该部分由学生总结,让学生能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教学案(完整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四、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
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
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2-新人教A版
空间几何体之柱锥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教学目标1.通过对柱、锥、台体的研究,掌握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
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全的表面积和体积,并且熟悉台体与柱体和锥体之间的转换关系。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1.自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小组合探,互相帮扶解决疑难点3.质疑再探,查缺补漏与知识拓展外延2.共同合作、协调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求解过程4.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重点: 1.理解柱锥台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及公式间的转化关系。
2.熟练应用柱锥台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难点:.熟练应用柱锥台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和它们的三视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单几何体中的柱椎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给出自探问题:一、柱锥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二.、柱锥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应用1.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3和4,母线长为6,那么其表面积等于( ) A.72 B.42π C.67π D.72π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B.4C.6D.8 补充修改“秀出我的风采〞——展示要求:1、书写要认真、规X,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
8.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个课时)(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8.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预备知识——平面图形的面积ab S =2aS =ahS 21=a ah S =2)(h b a S +=2rS π=lrr S 21212==αrl1.多面体的表面积公式26aS =bcac ab S 222++=aac )(为棱长a )//,,(高宽为长c b a ab多面体的表面积:围成它的各个面的面积之和。
如: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表面积34)3221(4=⨯⨯⨯=S a223a a下上梯S S S ++4ahS 62+底2.多面体的体积公式3aV =正方体abhV =长方体aaabh )(为棱长a )//,,(高宽为长h b a Sh V =棱柱(S,h 分别为棱柱的底面积和高)(1)棱柱的体积:(2)圆/棱锥的体积:Sh V 31=锥体(S,h 分别为棱锥的底面积和高)圆柱体积:h r V 2π=圆柱(r,h 分别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圆柱的高)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总相等,则体积相等。
前后体积不变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棱柱,体积相等。
祖暅原理——推导棱锥体积公式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棱锥,体积相等。
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总相等,则体积相等。
将三棱柱分割成3个小三棱锥,由等底等高易证得V 1=V 2=V 3321V V V V ++=棱柱棱锥V Sh 3=⇒Sh V 31=⇒棱锥2)(相似比下上=S S 212221,','S S h h S S h h S S =∴⎪⎭⎫⎝⎛=⎪⎭⎫ ⎝⎛=2.多面体的体积公式3aV =正方体abhV =长方体aaabh )(为棱长a )//,,(高宽为长h b a Sh V =棱柱(S,h 分别为棱柱的底面积和高)(1)棱柱的体积:(2)棱锥的体积:Sh V 31=棱锥(S,h 分别为棱锥的底面积和高)(3)棱台的体积:h S S S S V )(31+'+'=棱台(S',S 分别为上/下底面积,h 为棱台的高))''(3122r r r r h V ++=π圆台推广:圆台体积(r',r 分别为上/下底半径,h 为圆台的高)棱台是由棱锥截出来的,因此可利用两个锥体的体积差,得到棱台的体积公式.hS S 棱台高下底面积已知上底面积,,','2⎪⎭⎫⎝⎛+=h x x S S ,'h x x S S +=∴h S S S x ''-=∴推导棱台体积公式根据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得小锥大锥棱台V V V -=∴hS S S S )(31+'+'=x S x h S '31)(31-+=Sh x S S 31)'(31+-=Sh h S S S 31')'(31++=S 为底面面积,h 为柱体高0='S S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h 为台体高S S ='S 为底面面积,h 为锥体高上底扩大上底缩小h S S S S V )(31+'+'=ShV =ShV 31=柱体、椎体、台体体积公式的关系[变式]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体积为_______.2234)232221(8=⨯⨯⨯⨯=S 34)12231(2=⨯⨯⨯⨯=V P119-1.如图,八面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三角形,且4个顶点A ,B ,C ,D 在同一个平面内,若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30cm 的正方形,则该八面体的表面积为____.3030231800)23303021(8cmS =⨯⨯⨯⨯=。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精品教案《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侧面展开图,掌握柱体、柱、锥、台的体积2.能利用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求体积,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柱、锥、台的表面积2.锥体、台体的表面积的求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如何计算?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什么?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是什么?4.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分别是什么?5.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体积公式之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二、新知探究柱、锥、台的表面积例1:(1)若圆锥的正视图是正三角形,则它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倍B.3 倍C.2 倍D.5 倍(2)已知正方体的8 个顶点中,有 4 个为侧面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的顶点,则这个三棱锥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为()A.1∶错误!B.1∶错误!C.2∶错误!D.3∶错误!(3)已知某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 3 倍,母线长为 3 ,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该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A.7B.6C.5D.3【解析】(1)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则由题意可知,=2r,于是S侧=πr·2r=2πr2,S底=πr2,可知选C(2)棱锥B′ACD′为适合条件的棱锥,四个面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B′C=错误!,S△B′AC=错误!三棱锥的表面积S锥=4×错误!=2错误!,又正方体的表面积S正=6因此S锥∶S正=2错误!∶6=1∶错误!(3)设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r,则另一底面的半径为3r由S侧=3π(r+3r)=84π,解得r=7【答案】(1)C(2)B(3)A[规律方法]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技巧(1)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2)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侧面积时需要将这个曲面展开为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柱、锥、台的体积例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过顶点B,D,A1截下一个三棱锥.(1)求剩余部分的体积;(2)求三棱锥AA1BD的体积及高.【解】(1)V三棱锥A1ABD=错误!S△ABD·A1A=错误!×错误!·AB·AD·A1A=错误!a3故剩余部分的体积V=V正方体-V三棱锥A1ABD=a3-错误!a3=错误!a3(2)V三棱锥AA1BD=V三棱锥A1ABD=错误!a3设三棱锥AA1BD的高为h,则V三棱锥AA1BD=错误!·S△A1BD·h=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2h=错误!a2h,故错误!a2h=错误!a3,解得h=错误!a[规律方法]求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代入公式求解.(2)等积法:例如四面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只需选用底面积和高都易求的形式即可.(3)补体法:将几何体补成易求解的几何体,如棱锥补成棱柱,棱台补成棱锥等.(4)分割法:将几何体分割成易求解的几部分,分别求体积.[提醒]求几何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利用好几何体的轴截面(尤其为圆柱、圆锥时),准确求出几何体的高和底面积.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例3:如图在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 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为错误!的圆柱,求圆柱的表面积.【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表面积为S则R=OC=2,AC=4,AO=错误!=2错误!如图所示,易知△AEB∽△AOC,所以错误!=错误!,即错误!=错误!,所以r=1,S底=2πr2=2π,S侧=2πr·h=2错误!π所以S=S底+S侧=2π+2错误!π=(2+2错误!)π1.[变问法]本例中的条件不变,求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之比.解:由例题解析可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1,高h=错误!,所以圆柱的体积V1=πr2h=π×12×错误!=错误!π圆锥的体积V2=错误!π×22×2错误!=错误!π所以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为3∶82.[变问法]本例中的条件不变,求图中圆台的表面积与体积.解:由例题解析可知:圆台的上底面半径r=1,下底面半径R=2,高h=错误!,母线=2,所以圆台的表面积S=π(r2+R2+r·+R)=π(12+22+1×2+2×2)=11π圆台的体积V=错误!π(r2+rR+R2)h=错误!π(12+2+22)×错误!=错误!π3.[变条件、变问法]本例中的“高为错误!”改为“高为h”,试求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R=OC=2,AC=4,AO=错误!=2错误!如图所示易知△AEB∽△AOC,所以错误!=错误!,即错误!=错误!,所以h=2错误!-错误!r,S圆柱侧=2πrh=2πr(2错误!-错误!r)=-2错误!πr2+4错误!πr,所以当r=1,h=错误!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2错误!π[规律方法]错误!求组合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步骤(1)分析结构特征:弄清组合体的组成形式,找准有关简单几何体的关键量.(2)设计计算方法:根据组成形式,设计计算方法,特别要注意“拼接面”面积的处理,利用“切割”“补形”的方法求体积.(3)计算求值:根据设计的计算方法求值.【课堂总结】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多面体的表面积就是围成多面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就是围成它们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1)V棱柱=Sh;(2)V棱锥=错误!Sh;V棱台=错误!h(S′+错误!+S),其中S′,S分别是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h为棱台的高.3.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名称图形公式圆柱底面积:S底=πr2侧面积:S侧=2πr表面积:S=2πr+2πr2体积:V=πr2圆锥底面积:S底=πr2侧面积:S侧=πr表面积:S=πr+πr2体积:V=错误!πr2h圆台上底面面积:S上底=πr′2下底面面积:S下底=πr2侧面积:S侧=π(r+r′)表面积:S=π(r′2+r2+r′+r)体积:V=错误!πh(r′2+r′r+r2)[名师点拨]1.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1)柱体:柱体的底面面积为S,高为h,则V=Sh(2)锥体:锥体的底面面积为S,高为h,则V=错误!Sh(3)台体:台体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S,高为h,则V=错误!错误!h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S圆柱侧=2πr错误!,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如果不计容器厚度,则球的体积为()cm3cm3cm3cm3【解析】如图,作出球的一个截面,则MC=8-6=2(cm),BM=错误!AB=错误!×8=4(cm).设球的半径为R cm,则R2=OM2+MB2=(R-2)2+42,所以R=5,=错误!π×53=错误!π (cm3).所以V球【答案】A[规律方法]球的截面问题的解题技巧(1)有关球的截面问题,常画出过球心的截面圆,将问题转化为平面中圆的问题.(2)解题时要注意借助球半径R,截面圆半径r,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即R2=d2+r2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角度一球的外切正方体问题例3:将棱长为2 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该球的体积为()【解析】由题意知,此球是正方体的内切球,根据其几何特征知,此球的直径与正方体的棱长是相等的,故可得球的直径为2,故半径为1,其体积是错误!×π×13=错误!【答案】A角度二球的内接长方体问题例4:一个长方体的各个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且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1,2,3,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长方体外接球直径长等于长方体体对角线长,即2R=错误!=错误!,所以球的表面积S=4πR2=14π【答案】14π角度三球的内接正四面体问题例5:若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求球的表面积.【解】把正四面体放在正方体中,设正方体棱长为,则a=错误!,由题意2R=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4πR2=错误!πa2所以S球角度四球的内接圆锥问题例6:球的一个内接圆锥满足: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则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________.【解析】①当圆锥顶点与底面在球心两侧时,如图所示,设球半径为r,则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错误!,于是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错误!=错误!,高为错误!该圆锥的体积为错误!×π×错误!错误!×错误!=错误!πr3,球体积为错误!πr3,所以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错误!=错误!②同理,当圆锥顶点与底面在球心同侧时,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错误!【答案】错误!或错误!角度五球的内接直棱柱问题例7: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a,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πa2πa2πa2D.5πa2【解析】由题意知,该三棱柱为正三棱柱,且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均为a.如图,P为三棱柱上底面的中心,O为球心,易知AP=错误!×错误!a a=错误!a a,OP=错误!a a,所以球的半径R=OA满足R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2,故S球=4πR2=错误!πa2【答案】B[规律方法]错误!(1)正方体的内切球球与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切,称球为正方体的内切球,此时球的半径为r1=错误!,过在一个平面上的四个切点作截面如图(1).(2)长方体的外接球长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球面上,称球为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球的定义可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是球的直径,若长方体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a,b,c,过球心作长方体的对角线,则球的半径为r2=错误!错误!,如图(2).(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正四面体的棱长a与外接球半径R的关系为:2R=错误!a【课堂总结】1.球的表面积设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表面积S=4πR2.2.球的体积设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体积V=错误!πR3.[名师点拨]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几点认识(1)从公式看,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大小,只与球的半径相关,给定R都有唯一确定的S和V与之对应,故表面积和体积是关于R的函数.(2)由于球的表面不能展开成平面,所以,球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前面所学的多面体与旋转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不一样的.(3)球的表面积恰好是球的大圆(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面积的4倍.【课堂检测】1.直径为6 的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A.36π,144πB.36π,36πC.144π,36π D.144π,144π解析:选B.球的半径为3,表面积S=4π·32=36π,体积V=错误!π·33=36π2.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一个球的表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比是()解析:选A.设正方体棱长为a,球半径为R,由6a2=4πR2得错误!=错误!,所以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3.若两球的体积之和是12π,经过两球球心的截面圆周长之和为6π,则两球的半径之差为()A.1 B.2C.3 D.4解析:选A.设两球的半径分别为R,r(R>r),则由题意得错误!解得错误!故R-r=14.已知棱长为2 的正方体的体积与球O的体积相等,则球O的半径为________.解析:设球O的半径为r,则错误!πr3=23,解得r=错误!答案:错误!5.已知过球面上A,B,C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为球半径的一半,且AB=BC=CA=2,求球的表面积.解:设截面圆心为O′,球心为O,连接O′A,OA,OO′,设球的半径为R因为O′A=错误!×错误!×2=错误!在Rt△O′OA中,OA2=O′A2+O′O2,所以R2=错误!错误!+错误!R2,所以R=错误!,所以S=4πR2=错误!π球。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案新
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 πr2h= πR2h,
∴r= .又△ABO∽△CAO,
∴ ,∴OA2=r·R= ,
∴cosθ= ,答案为D。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柱体、锥体的体积公式及灵活的运算能力。
8、.已知过球面上 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为球半径的一半,且 ,求球的表面积。
解:设截面圆心为 ,连结 ,设球半径为 ,
5、在△ABC中,AB=2,BC=1.5,∠ABC=120°(如图所示),若将△ABC绕直线BC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A. πB. πC. πD. π
6、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 ,则这个圆锥的全面积是()
A.3πB.3 πC.6πD.9π
解析:5、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所示,该旋转体的体积为圆锥C—ADE与圆锥B—ADE体积之差,又∵求得AB=1。
(1)正棱锥的侧棱长相等。
(2)侧棱和底面所成的角相等。
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各个侧面组成的。
◆S正棱锥侧= ch´(其中c为棱锥底面周长,h’为侧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斜高)
3、正棱台
定义:正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正棱台。
侧面展开图是由各个侧面组成的。
S正棱台侧= (c+c’)h’
2、柱体的体积公式
3、锥体的体积公式
4、台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柱体,锥体,台体之间的关系:
5、球体的体积公式与表面积公式
(1)利用祖暅原理可得
(2)利用极限的思想推导出球的表面积公式:S球面=4πR2
3、重难点突破
1.有一根长为5 cm,底面半径为1 cm的圆柱形铁管,用一段铁丝在铁管上缠绕4圈,并使铁丝的两个端点落在圆柱的同一母线的两端,则铁丝的最短长度为多少厘米?(精确到0.1 cm)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必修 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 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 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 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 .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 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 . 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 3第一章算法初步1 .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 .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 .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人教 A 版高中数学目录2. 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 .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 2 古典概型3. 3 几何概型必修 4第一章三角函数1 .1 任意角和弧度制1.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 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5 函数 y=Asin (ωx+ψ)1. 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 .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 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 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 .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 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 5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1.3 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 基本不等式选修 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变化率与导数3.2 导数的计算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 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 1 流程图4. 2 结构图人教 A 版高中数学目录选修 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 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定积分的概念1.6微积分基本定理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 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 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人教 A 版高中数学目录选修 3-2选修 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 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 4-3选修 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 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选修 4-5对称群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选修 4-1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选修 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 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 4-8选修 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高中人教版( B)教材目录介绍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 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人教 A 版高中数学目录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 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 3 函数的应用(Ⅰ)2. 4 函数与方程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 .1 指数与指数函数3. 2 对数与对数函数3.3 幂函数3. 4 函数的应用(Ⅱ)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 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 .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 2 直线方程2. 3 圆的方程2. 4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 2 基本算法语句1. 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 2 用样本估计总体2. 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随机现象3. 2 古典概型3. 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 4 概率的应用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 .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 .1 向量的线性运算2 .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 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 .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选修 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选修 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选修 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 基本不等式人教 A 版高中数学目录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 1 柯西不等式2.2 排序不等式2.3 平均值不等式 ( 选学 )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 1 数学归纳法原理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A版必修2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教材分析本节一开始的“思考”从学生熟悉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入手,分析展开图与其表面积的关系,目的有两个:其一,复习表面积的概念,即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的和;其二,介绍求几何体表面积的方法,把它们展成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求面积的方法,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接着,教科书安排了一个“探究”,要求学生类比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讨论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问题,并通过例1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棱柱的展开图是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棱锥的展开图是由三角形组成的平面图形,棱台的展形图是由梯形组成的平面图形.这样,求它们的表面积的问题就可转化为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问题.教科书通过“思考”提出“如何根据圆柱、圆锥的几何结构特征,求它们的表面积?”的问题.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回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及其几何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圆柱的侧面可以展开成为一个矩形,圆锥的侧面可以展开成为一个扇形的结论,随后的有关圆台表面积问题的“探究”,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圆柱、圆锥、圆台都有统一的表面积公式,得出这些公式的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它们的底面半径、母线长与对应的侧面展开图中的边长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在分别学习了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公式后,可以引导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圆柱可看成上下两底面全等的圆台;圆锥可看成上底面半径为零的圆台,因此圆柱、圆锥就可以看成圆台的特例.这样,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公式就可以统一在圆台的表面积公式之下.关于体积的教学.我们知道,几何体占有空间部分的大小,叫做几何体的体积.这里的“大小”没有比较大小的含义,而是要用具体的“数”来定量的表示几何体占据了多大的空间,因此就产生了度量体积的问题.度量体积时应知道:①完全相同的几何体,它的体积相等;②一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它的各部分体积的和.体积相等的两个几何体叫做等积体.相同的两个几何体一定是等积体,但两个等积体不一定相同.体积公式的推导是建立在等体积概念之上的.柱体和锥体的体积计算,是经常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有关公式学生已有所了解,但进一步了解这些公式的推导,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为此,教科书安排了一个“探究”,要求学生思考一下棱锥与等底等高的棱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类比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来得出结论.与讨论表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类似,教科书在得出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后,安排了一个“思考”,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公式之间的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实际上,这几个公式之间的关系,是由柱体、锥体和台体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这样,在台体的体积公式中,令S′=S,得柱体的体积公式;令S′=0,得锥体的体积公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挥思考和探究等栏目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公式之间的关系,建立它们的联系.本节的重点应放在公式的应用上,防止出现:教师在公式推导过程中“纠缠不止”,要留出“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果有条件,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展示几何体的展开图.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实物模型,经过操作确认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柱体、锥体与台体的表面积(不要求记忆公式).(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体的全面积.(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过程,感知几何体的形状,培养转化化归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几面体表面积的求解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思路1.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的求法及公式,哪些几何体可以求出表面积和体积?(引导学生回忆,互相交流,教师归类)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它的展开图的面积,那么,柱体、锥体、台体的侧面展开图是怎样的?你能否计算?思路2.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胡夫大金字塔,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落成前的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每块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真是一个十分难解的谜.胡夫大金字塔是一个正四棱锥外形的建筑,塔底边长230米,塔高146.5米,你能计算建此金字塔用了多少石块吗?(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它们的展开图(图1),你知道上述几何体的展开图与其表面积的关系吗?正方体及其展开图(1) 长方体及其展开图(2)图1②棱柱、棱锥、棱台也是由多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它们的展开图是什么?如何计算它们的表面积?③如何根据圆柱、圆锥的几何结构特征,求它们的表面积?④联系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你能想象圆台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并且画出它吗?如果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r′,r,母线长为l,你能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吗?⑤圆柱、圆锥和圆台的表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活动:①学生讨论和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②学生思考几何体的表面积的含义,教师提示就是求各个面的面积的和.③让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④学生思考圆台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⑤提示学生用动态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讨论结果:①正方体、长方体是由多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它们的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的面积的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展成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求面积的方法,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②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其表面积等于围成棱柱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多个三角形拼接成的,其表面积等于围成棱锥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棱台的侧面展开图是由多个梯形拼接成的,其表面积等于围成棱台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③它们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和,利用它们的侧面展开图来求得它们的侧面积,由于底面是圆面,其底面积直接应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得.其中,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图2).如果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 ,那么圆柱的底面面积为πr 2,侧面面积为2πrl.因此,圆柱的表面积S=2πr 2+2πrl=2πr(r+l).图2 图3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图3).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 ,那么它的表面积S=πr 2+πrl=πr(r+l).点评:将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基本的、常用的方法. ④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环(图4),它的表面积等于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和加上侧面的面积,即S=π(r 2+r′2+rl+r′l).图4⑤圆柱、圆锥、圆台侧面积的关系:圆柱和圆锥都可以看作是圆台退化而成的几何体.圆柱可以看作是上下底面全等的圆台,圆锥可看作是上底面退化成一点的圆台,观察它们的侧面积,不难发现:S 圆柱表=2πr(r+l)−−−←==r r r 21S 圆台表=π(r 1l+r 2l+r 12+r 22)−−−→−==r r r 21,0S 圆锥表=πr(r+l). 从上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公式都可以看作由圆台侧面积公式演变而来.提出问题①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你能将它们统一成一种形式吗?并依次类比出柱体的体积公式?②比较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V 柱体=Sh(S 为底面积,h 为柱体的高);V 锥体=Sh 31(S 为底面积,h 为锥体的高); V 台体=)''(31S SS S ++h(S′,S 分别为上、下底面积,h 为台体的高). 你能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吗?柱体、锥体是否可以看作“特殊”的台体?其体积公式是否可以看作台体体积公式的“特殊”形式?活动:①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②让学生类比圆柱、圆锥和圆台的表面积的关系?讨论结果:①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V=a 3=a 2a=Sh ;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分别为a,b,c ,其体积为V=abc=(ab)c=Sh ;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的圆柱的体积是V=πr 2h=Sh ,可以类比,一般的柱体的体积也是V=Sh ,其中S 是底面面积,h 为柱体的高.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Sh 31(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它是同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31. 棱锥的体积也是同底等高的棱柱体积的31,即棱锥的体积V=Sh 31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由此可见,棱柱与圆柱的体积公式类似,都是底面面积乘高;棱锥与圆锥的体积公式类似,都是底面面积乘高的31. 由于圆台(棱台)是由圆锥(棱锥)截成的,因此可以利用两个锥体的体积差,得到圆台(棱台)的体积公式V=31(S′+S S '+S)h, 其中S′,S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h 为圆台(棱台)高.注意:不要求推导公式,也不要求记忆.②柱体可以看作是上、下底面相同的台体,锥体可以看作是有一个底面是一个点的台体.因此柱体、锥体可以看作“特殊”的台体.当S′=0时,台体的体积公式变为锥体的体积公式;当S′=S 时,台体的体积公式变为柱体的体积公式,因此,柱体、锥体的体积公式可以看作台体体积公式的“特殊”形式.柱体和锥体可以看作由台体变化得到,柱体可以看作是上、下底面相同的台体,锥体可以看作是有一个底面是一个点的台体,因此很容易得出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如图5:图5(三)应用示例思路1例1 已知棱长为a ,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S —ABC (图6),求它的表面积.图6活动:回顾几何体的表面积含义和求法.分析:由于四面体S —ABC 的四个面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所以四面体的表面积等于其中任何一个面面积的4倍.解:先求△SBC 的面积,过点S 作SD ⊥BC ,交BC 于点D.因为BC=a,SD=a a a BD SB 23)2(2222=-=-,所以S △SBC =21BC·SD=2432321a a a =⨯. 因此,四面体S —ABC 的表面积S=4×22343a a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面体的表面积的求法.变式训练1.已知圆柱和圆锥的高、底面半径均分别相等.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圆柱侧面积为S ,求圆锥的侧面积.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 ,因为圆柱的侧面积为S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即S圆柱侧=S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可得:圆柱的母线(高)长为r S π2,由题意得圆锥的高为rS π2,又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根据勾股定理,圆锥的母线长l=22)2(rS r π+,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得 S 圆锥侧=πrl=π·r·24)2(24222S r r S r +=+ππ.2.两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将圆锥的高分成相等的三段,那么圆锥被分成的三部分的体积的比是( )A.1∶2∶3B.1∶7∶19C.3∶4∶5D.1∶9∶27 分析:因为圆锥的高被分成的三部分相等,所以两个截面的半径与原圆锥底面半径之比为1∶2∶3,于是自上而下三个圆锥的体积之比为(h r 23π)∶[2)2(3r π·2h]∶[2)3(3r π·3h]=1∶8∶27,所以圆锥被分成的三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8-1)∶(27-8)=1∶7∶19.答案:B3.三棱锥V —ABC 的中截面是△A 1B 1C 1,则三棱锥V —A 1B 1C 1与三棱锥A —A 1BC 的体积之比是( )A.1∶2B.1∶4C.1∶6D.1∶8分析:中截面将三棱锥的高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所以截面与原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4,将三棱锥A —A 1BC 转化为三棱锥A 1—ABC ,这样三棱锥V —A 1B 1C 1与三棱锥A 1—ABC 的高相等,底面积之比为 1∶4,于是其体积之比为1∶4.答案:B例2 如图7,一个圆台形花盆盆口直径为20 cm ,盆底直径为15 cm ,底部渗水圆孔直径为1.5 cm ,盆壁长为15 cm.为了美化花盆的外观,需要涂油漆.已知每平方米用100毫升油漆,涂100个这样的花盆需要多少毫升油漆?(π取3.14,结果精确到1毫升,可用计算器)图7活动: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转化为数学问题.只要求出每个花盆外壁的表面积,就可以求出油漆的用量.而花盆外壁的表面积等于花盆的侧面积加上底面积,再减去底面圆孔的面积. 解:如图7,由圆台的表面积公式得一个花盆外壁的表面积S=π[1522015215)215(2⨯+⨯+]-π(25.1)2≈1 000(cm 2)=0.1(m 2). 涂100个这样的花盆需油漆:0.1×100×100=1 000(毫升).答:涂100个这样的花盆需要1 000毫升油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公式及其应用.变式训练1.有位油漆工用一把长度为50 cm ,横截面半径为10 cm 的圆柱形刷子给一块面积为10 m 2的木板涂油漆,且圆柱形刷子以每秒5周的速度在木板上匀速滚动前进,则油漆工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精确到0.01秒)解:圆柱形刷子滚动一周涂过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为S 侧=2πrl=2π·0.1·0.5=0.1π m 2,又∵圆柱形刷子以每秒5周匀速滚动,∴圆柱形刷子每秒滚过的面积为0.5π m 2,因此油漆工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t=ππ205.01022=mm ≈6.37秒. 点评:本题虽然是实际问题,但是通过仔细分析后,还是归为圆柱的侧面积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到圆柱形刷子滚动一周所经过的面积就相当于把圆柱的侧面展开的面积,即滚动一周所经过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2.(2007山东滨州一模,文14)已知三棱锥O —ABC 中,OA 、OB 、OC 两两垂直,OC=1,OA=x ,OB=y ,且x+y=4,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分析:由题意得三棱锥的体积是61)4(612131-=-=⨯x x xy (x-2)2+32,由于x >0,则当x=2时,三棱锥的体积取最大值32. 答案:32例3 有一堆规格相同的铁制(铁的密度是7.8 g/cm 3)六角螺帽(图8)共重5.8 kg,已知底面是正六边形,边长为12 mm,内孔直径为10 mm,高为10 mm ,问这堆螺帽大约有多少个?(π取3.14)图8活动: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如何转化为数学问题.六角帽表示的几何体是一个组合体,在一个六棱柱中间挖去一个圆柱,因此它的体积等于六棱柱的体积减去圆柱的体积.解:六角螺帽的体积是六棱柱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差,即V=43×122×6×10-3.14×(210)2×10≈2 956(m m 3)=2.956(cm 3).所以螺帽的个数为5.8×1 000÷(7.8×2.956)≈252(个). 答:这堆螺帽大约有252个.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及其应用. 变式训练如图9,有个水平放置圆台形容器,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2分米,4分米,高为5分米,现以每秒3立方分米的速度往容器里面注水,当水面的高度为3分米时,求所用的时间.(精确到0.01秒)图9解:如图10,设水面的半径为r ,则EH=r-2分米,BG=2分米,图10在△ABG 中,∵EH ∥BG ,∴BG EHAG AH =.∵AH=2分米, ∴2252-=r .∴r=514分米. ∴当水面的高度为3分米时,容器中水的体积为V 水=π31·3[(514)2+514×4+42]=25876π立方分米,∴所用的时间为25292325876ππ=≈36.69秒.答:所用的时间为36.69秒.思路2例1 (2007山东烟台高三期末统考,理8)如图11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图11A.1B.21 C.31 D.61活动:让学生将三视图还原为实物图,讨论和交流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分析: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三棱锥,图12所示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并且侧棱PA ⊥AB ,PA ⊥AC ,AB ⊥AC.则该三棱锥的高是PA ,底面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V=611213131=⨯⨯=∆PA S ABC .图12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和体积.给出几何体的三视图,求该几何体的体积或面积时,首先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利用公式求得.此类题目成为新课标高考的热点,应引起重视.变式训练1.(2007山东泰安高三期末统考,理8)若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13所示,则这个正三棱柱的表面积为( )图13A.318B.315C.3824+D.31624+ 分析:该正三棱柱的直观图如图14所示,且底面等边三角形的高为32,正三棱柱的高为2,则底面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所以该正三棱柱的表面积为3×4×2+2×21×4×32=24+38.图14答案:C2.(2007山东潍坊高三期末统考,文3)如果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俯视图为一个半径为1的圆及其圆心,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33π B.332πC.π3D.3π分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圆锥,且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边长等于底面直径2,则圆锥的高是轴截面等边三角形的高为3,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V=3331312ππ=⨯⨯⨯.答案:A3.(2007广东高考,文17)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15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图15(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 (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边长分别为6、8的矩形,高为4的四棱锥.设底面矩形为ABCD.如图16所示,AB=8,BC=6,高VO=4.图16(1)V=31×(8×6)×4=64.(2)设四棱锥侧面VAD 、VBC 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侧面VAB 、VCD 也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在△VBC 中,BC 边上的高为h 1=24)28(4)2(2222=+=+AB VO , 在△VAB 中,AB 边上的高为h 2=2222)26(4)2(+=+BC VO =5.所以此几何体的侧面积S=)582124621(2⨯⨯+⨯⨯=40+224.点评:高考试题中对面积和体积的考查有三种方式,一是给出三视图,求其面积或体积;二是与的组合体有关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三是在解答题中,作为最后一问.例2 图17所示的几何体是一棱长为4 cm 的正方体,若在它的各个面的中心位置上,各打一个直径为2 cm 、深为1 cm 的圆柱形的孔,求打孔后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π取3.14)图17活动: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4 cm ,而孔深只有1 cm ,所以正方体没有被打透.这样一来打孔后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再加上六个完全一样的圆柱的侧面积,这六个圆柱的高为1 cm ,底面圆的半径为1 cm. 解: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6×6=96(cm 2), 一个圆柱的侧面积为2π×1×1=6.28(cm 2),则打孔后几何体的表面积为96+6.28×6=133.68(cm 2). 答: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33.68 cm 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求几何体的表面积问题,通常将所给几何体分成基本的柱、锥、台,再通过这些基本柱、锥、台的表面积,进行求和或作差,从而获得几何体的表面积.本题中将几何体的表面积表达为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六个圆柱侧面积的和是非常有创意的想法,如果忽略正方体没有被打透这一点,思考就会变得复杂,当然结果也会是错误的.变式训练图18所示是由18个边长为1 cm 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求此几何体的表面积.图18分析:从图18中可以看出,18个小正方体一共摆了三层,第一层2个,第二层7个,因为18-7-2=9,所以第三层摆了9个.另外,上、下两个面的表面积是相同的,同样,前、后,左、右两个面的表面积也是分别相同的.解:因为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 cm,所以上面的表面积为12×9=9(cm2),前面的表面积为12×8=8(cm2),左面的表面积为12×7=7(cm2),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9×2+8×2+7×2=48( cm2).答: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8 cm2.(四)知能训练1.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则正方体的体积是()48 B.64 C.16 D.96A.6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6a2=96,解得a=4,则正方体的体积是a3=64.答案:B2.(2007山东临沂高三期末统考,文2)如图19所示,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3,则圆锥的表面积为()A.πB.2πC.3πD.4π分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 ,则l=13+=2,所以圆锥的表面积为S=π×1×(1+2)=3π. 答案:C3.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3,侧棱长为32,则这个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A.427 B.49 C.4327 D.439 分析:可得正三棱锥的高h=22)3()32(-=3,于是V=4393343312=⨯⨯⨯. 答案:D4.若圆柱的高扩大为原来的4倍,底面半径不变,则圆柱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_倍;若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圆柱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_倍.分析:圆柱的体积公式为V 圆柱=πr 2h ,底面半径不变,高扩大为原来的4倍,其体积也变为原来的4倍;当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4倍时,其体积变为原来的42=16倍.答案:4 165.图20是一个正方体,H 、G 、F 分别是棱AB 、AD 、AA 1的中点.现在沿△GFH 所在平面锯掉正方体的一个角,问锯掉部分的体积是原正方体体积的几分之几?图20分析:因为锯掉的是正方体的一个角,所以HA 与AG 、AF 都垂直,即HA 垂直于立方体的上底面,实际上锯掉的这个角,是以三角形AGF 为底面,H 为顶点的一个三棱锥.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正方体的体积为a 3.三棱锥的底面是Rt △AGF ,即∠FAG 为90°,G 、F 又分别为AD 、AA 1的中点,所以AF=AG=a 21.所以△AGF 的面积为281212121a a a =⨯⨯.又因AH 是三棱锥的高,H 又是AB 的中点,所以AH=a 21.所以锯掉的部分的体积为32481812131a a a =⨯⨯. 又因48148133=÷a a ,所以锯掉的那块的体积是原正方体体积的481.6.(2007山东临沂高三期末考试,理13)已知一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半圆,且面积为S ,则圆锥的底面面积是____________.分析:如图21,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 ,由题意得⎪⎩⎪⎨⎧==,2,22r l S l πππ解得r=π2S ,所以圆锥的底面积为πr 2=22SS =⨯ππ.图21答案:2S7.如图22,一个正三棱柱容器,底面边长为a ,高为2a ,内装水若干,将容器放倒,把一个侧面作为底面,如图23,这时水面恰好为中截面,则图22中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是_________.图22 图23分析:图22中容器内水面的高度为h ,水的体积为V ,则V=S △ABC h.又图23中水组成了一个直四棱柱,其底面积为ABC S ∆43,高度为2a ,则V=ABC S ∆43·2a,∴h=a S aS ABC ABC 23243=∙∆∆. 答案:a 238.圆台的两个底面半径分别为2、4,截得这个圆台的圆锥的高为6,则这个圆台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分析:设这个圆台的高为h ,画出圆台的轴截面,可得6642h -=,解得h=3,所以这个圆台的体积是3π(22+2×4+42)×3=28π. 答案:28π9.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4,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图24A.34000 cm 3 B.38000cm 3 C.2 000 cm 3 D.4 000 cm 3 分析:该几何体是四棱锥,并且长为20 cm 的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所以四棱锥的高为20 cm,底面是边长为20 cm 的正方形(如俯视图),所以底面积是20×20=400 cm 2,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1×400×20=38000cm 3.答案:B(五)拓展提升问题:有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高为a2,底面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a,4a,5a(a >0).用它们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在所有可能的情形中,表面积最小的是一个四棱柱,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探究: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并排放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有三种情况:四棱柱有一种,就是边长为5a 的边重合在一起,表面积为24a 2+28,三棱柱有两种,边长为4a 的边重合在一起,表面积为24a 2+32,边长为3a 的边重合在一起,表面积为24a 2+36,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竖直放在一起,有一种情况,表面积为12a 2+48, 最小的是一个四棱柱,这说明24a 2+28<12a 2+48⇒12a 2<20⇒0<a <315. 答案:0<a <315(六)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2.应用体积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七)作业习题1.3 A 组 第1、2、3题.§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直接给出了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并用两个例题来说明其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的重点放在球与其他几何体的组合体的有关计算上,这是高考的重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几何体体积的含义,以及柱体、锥体与台体的体积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熟悉台体与柱体和锥体之间体积的转换关系.(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理顺柱体、锥体、台体之间的体积关系.(2)通过相关几何体的联系,寻找已知条件的相互转化,解决一些特殊几何体体积的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柱体、锥体、台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索意识.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关于球的组合体的计算.四、课时安排。
[2020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完整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三、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2)实物模型、投影仪四、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二)、研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3.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四、巩固深化练习:课本P7 练习1、2(1)(2)课本P8 习题1.1 第2、3、4题五、归纳整理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六、布置作业课本P8 练习题1.1 B组第1题课外练习课本P8 习题1.1 B组第2题1.2.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2.教学用具:实物模型、三角板四、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二)实践动手作图1.讲台上放球、长方体实物,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完后可交流结果并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用类比方法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画出球放在长方体上的三视图(2)画出矿泉水瓶(实物放在桌面上)的三视图学生画完后,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与同学交流,总结自己的作图心得.作三视图之前应当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3.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1)投影出示图片(课本P10,图1.2-3)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什么?(2)你能画出圆台的三视图吗?(3)三视图对于认识空间几何体有何作用?你有何体会?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的看法.4.请同学们画出1.2-4中其他物体表示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三)巩固练习课本P12 练习1、2 P18习题1.2 A组1(四)归纳整理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五)课外练习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2.自己制作一个上、下底面都是相似的正三角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棱台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1.2.2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斜二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2)采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空间想象力与直观感受.(2)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作用.(3)感受几何作图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学生通过作图感受图形直观感,并自然采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过程.2.教学用具:三角板、圆规四、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我们都学过画画,这节课我们画一物体:圆柱把实物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画.2.学生画完后展示自己的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比较谁画的效果更好,思考怎样才能画好物体的直观图呢?这是我们这节主要学习的内容.(二)研探新知1.例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由学生阅读理解,并思考斜二测画法的关键步骤,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给予点评.画水平放置的多边形的直观图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顶点的位置,因为多边形顶点的位置一旦确定,依次连结这些顶点就可画出多边形来,因此平面多边形水平放置时,直观图的画法可以归结为确定点的位置的画法.强调斜二测画法的步骤.练习反馈根据斜二测画法,画出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检查.2.例2,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教师引导学生与例1进行比较,与画水平放置的多边形的直观图一样,画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也是要先画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点,由于不能像多边那样直接以顶点为代表点,因此需要自己构造出一些点.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如何构造出需要的一些点,与学生共同完成例2并详细板书画法.3.探求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画法(1)例3,用斜二测画法画长、宽、高分别是4cm、3cm、2cm的长方体ABCD-A’B’C’D’的直观图.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要注意对每一步骤提出严格要求,让学生按部就班地画好每一步,不能敷衍了事.(2)投影出示几何体的三视图、课本P15图1.2-9,请说出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并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完成,教师巡视帮不懂的同学解疑,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图形尺寸大小之间的关系.4.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投影出示课本P17图1.2-12,让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的各自特点.5.巩固练习,课本P16练习1(1),2,3,4三、归纳整理学生回顾斜二测画法的关键与步骤四、作业1.书画作业,课本P17 练习第5题2.课外思考课本P16,探究(1)(2)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柱、锥、台体的研究,掌握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全的全积,并且熟悉台体与术体和锥体之间的转换关系.(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几何全的侧面展一过程,感知几何体的形状.(2)让学生通对照比较,理顺柱体、锥体、台体三间的面积和体积的关系. 3、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几何体面积和体积的求解过程,对自己空间思维能力影响.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难点:台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通过剖析实物几何体感受几何体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教学用具:实物几何体,投影仪 四、教学设想1、创设情境(1)教师提出问题: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的求法及公式,哪些几何体可以求出表面积和体积?引导学生回忆,互相交流,教师归类.(2)教师设疑: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它的展开圈的面积,那么,柱体,锥体,台体的侧面展开图是怎样的?你能否计算?引入本节内容.2、探究新知(1)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放正棱柱、正三棱锥和正三棱台的侧面展开图(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三个图形的表面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表面积如何求? (3)教师对学生讨论归纳的结果进行点评. 3、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的结构,并归纳出其表面积的计算公式:)''22rl l r r r S +++=(圆台表面积πr 1为上底半径 r 为下底半径 l 为母线长(2)组织学生思考圆台的表面积公式与圆柱及圆锥表面积公式之间的变化关系.(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把一个三棱柱分割成三个等体积的棱锥?由此加深学生对等底、等高的锥体与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的了解.如图:(4)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比较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存在的关系.(s ’,s 分别我上下底面面积,h 为台柱高) 4、例题分析讲解(课本)例1、 例2、 例3 5、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练习1、已知圆锥的表面积为 a ㎡,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 . (答案:m a ππ332) 2、棱台的两个底面面积分别是245c ㎡和80c㎡,截得这个棱台的棱锥的高为35cm,求这个棱台的体积. (答案:2325cm 3)6、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柱体、锥体与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结构和求解方法及公式.用联系的关点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方便于我们对空间几何体的了解和掌握. 7、评价设计习题1.3 A 组1.3§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柱体、椎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2课时)
设计者:田许龙
1
3
V Sh =
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1
3
V Sh =。
为底面面积,h 为柱体的高)
一般地,锥体的高是指从顶点向底面做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距离。
棱柱的体积导出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吗?割成三个体积相同的三棱锥。
能这样表示吗?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
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
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
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