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刚性和柔性原则初探

合集下载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辩证思考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辩证思考

【专题名称】商界导刊【专题号】F511【复印期号】2008年07期一、刚性管理刚性管理是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的管理。

如著名的泰勒管理模式。

泰勒管理理论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它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

根据泰勒的管理理论,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理性科学管理,是站在管理者的立场,预设一种工作最优化模式,进而通过规章制度搭建工作的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化,在实践中努力让组织进入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刚性管理的本质是以工作为中心,依据的是以工作流程构建的规章制度体系,在管理方法上是单一的与单向的,强调强制性,缺乏灵活性与弹性。

是一种强调严格控制,采取纵向高度集权的,以规章制度为本的管理。

(一)刚性管理的积极作用1.促进管理规范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组织没有规范化管理,没有规章制度,管理就会无序,行为无法协调一致,组织必然会迅速瓦解崩溃,所以刚性管理在管理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它促进了组织管理规范化。

2.组织存在的前提,发展的保障规章制度贯穿于组织发展的整个过程。

组织初创时,首先要确定组织目标及成员的工作行为规范,使人们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和确定性,必须有规章制度做依据。

随着组织的发展成熟,在制度逐步完善稳定时,组织成员的行为经过整合也达到规范。

可见,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变革贯穿于组织发展的全过程。

3.公开透明、标准统一在刚性管理中,管理者的意志主要通过有形的、可看得见的各项规章制度等条文体现出来,而这些条文是公开的,人人皆知的。

管理者对职工进行评价也主要是以这些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具有统一的标准。

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素给工作、评价带来的不均等,进一步体现了管理的公正、公平。

4.刚性管理有着方便、快捷的优势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及理性的处理使管理活动体现出执行速度快、实施效果明显的优势。

(二)刚性管理的弊端1.不能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组织中规章制度的建立,一般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把组织普通成员置于对立面,看成是接受监督的对象。

柔性战略管理会计初探

柔性战略管理会计初探
和分析关 于公 司 的产 品市场 和 竞争 对手 的 成本 结构 方面
中图分类号 :24 3 F3 .
On Flx b e S r t gcM a a e e tAc o ntn e i l ta e i n g m n c u i g
Zt O Q t i A
( eaae t f et aae et hnqn i aae n Clg , hnqn 05 ,C i ) D ptnn o c M ngm n,C ogi Ct M ngm t o ee c ogi 4 0 5 h a g y e l g0 n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8 l 期
8 V0 . l No. 12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 r lf h gn ste e nl yScl cne d o) o n Co q g nitdTc o g(o aSi c Ei n u ao n i I t h o u i e t i
e tr rs s a d t e rp d d v lp n e il tae i n g me tte r d p a tc rvd r n n ep ie a i e eo me to f xb e sr tgc ma a e n o y a rcie p o ie a b a d n h f l h n n w es e t e frU o rve n n e n c o n i .On te b ss o tae i n e n e r , e p rp c i o S t e iwi g ma a m ta c u t v g e g n a i fsr tgc ma a me t to y h g h
与实践 的蓬勃发展 为我们 重新 审视管理会计提供 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在 战略管理会 计的理论 基 础上对柔性 战略管理会计进行 了初 步的研究 和探 索 , 出了柔性 战略管理会 计 的基本思 想及 其 提

管理会计的刚性和柔性原则初探

管理会计的刚性和柔性原则初探

样的方法取得所需要的信息。 激励性原则 。 管理 会计所提供 的会计信 息 ,应 有助于企业员 工的 努力方 向与企业 的总体 目标一致 ,并激励 企业 员工为完成既定 目标而努力。 相关性原则 。 指管 理会计提供 的会计信息 ,必须与企业管理 当局 所作的决策密切相关。 可靠性原则 。 指管理会计 提 供的会计信 息对于 内部信 息的使用者能达 到 很高的信 赖程度。 可接受性原则 。 是指管理会计 提供的会计信 息通俗易 懂 , 于 内部管理 阶层 便 使 用。 及时性 原则 。 指管理会计根据企业 内外部 环境的变化 , 时地加工和传 输各种管理会计 及 信 息。以上 九条 , 前五条是管理会计信息在加 工 过 程中必须遵循 的一般原则 ,后四条是对管理 会计信 息提出的质量要 求。 2 . 2管理会计的柔性原则 , 包括规划 与决策 会计 所遵循 的一 般原则和控制 与业 绩评价会计 所 遵循的一般 原则。前者又下 属规划会计原则 和决策会计原 则 ,后者 又下 属成本控制原则 和
会计假设 是会计 原则 的前提 和约束 条 件 , 管 理会计 假设一般有经营 主体 、 持续经 营 、 会计 分期 和委托代理关 系等 。这 里只讨论 管理会计 主体假设 和管理会计原则之 间的关系 。管 理会 计 主体是 在兼顾企业整体 的条件下 ,主要 以车 间、 班组 、 责任单 位作为会 计主体 , 来履 行 管理 会计职能 , 实现管理会计 目 。企业内部存在着 标 许 多不同的职能部 门和责任 单位 ,这些部 门和 责任单 位具有不 同的职 能和 目标 。它们所 需要 的管 理会 计信息各有不 同 ,因而加工信 息过程 中遵循 的原则就 自 然有差别 ,即企业 内部 各部 门 和责任单 位 ,在遵循管理会 计的一般原 则的 前提 下 , 合各 自 门 、 任单位 的职 能 、 结 部 责 目标 和管 理会 计方法 的不 同 , 又遵 循着管理会 计的 具体原则 , 即可选择的 、 觉 的柔性原则 。 自 综上所 述 , 管理会计信息具有 单个性 , 管理 会计 原则 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管理会计 原则 即有贯穿管 理会 计所有 内容 、企业 内部各个 部 门 和责任单 位都必 须遵循 的一般 会计原 则 , 即 刚性会计原 则 ; 又有因企业 内部各 部门 、 任单 责 位的职能 、 标 不同 , 目 应用的管理会 计方法 内容 不同而遵循 的具 体管理会计原 则 ,也称为柔 性 原则 , 而形成 一套有一定层次 的 , 从 相互联 系又 相互独立的管理会计原则体系 。 2管理会计 刚性 和柔性原则 的具体 内容 21管理会计的刚性原则 , . 也称管理会计 的 般原则 和指导 性原则 ,它的特点 是贯穿管 理 会计所有内容的始终。企业内部 每个部 门 、 每个 责任单位 , 不论其 管理会计的职能 和 目标如何 , 都要遵循管 理会计 的刚性原则 。它 具体包括 以 下 内容 : 全面效益原 则。即社 会效益 和经济效 益 的统一 ,企业 的微 观经济效益 和国家的宏 观经 济效益的统一。 系统分析原则。 它要求 每个责 任 中心 的 目标 、 决策 、 计划 , 既要实 现本 责任 中心 的效益 ,也要协 调与相关责任 中心 有关指标 的 关系 , 更要与企业的总体 目 标一致 。 息的成 本 信 效益原则 。管理会计根据信息 成本和信息 收益 的 比较结果来确 定是否要加工输 出信息 。灵 活 性原 则。指管理会计可根据不 同情 况 以灵 活多

谈现代管理会计的刚与柔

谈现代管理会计的刚与柔

谈现代管理会计的刚与柔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都包含刚与柔两个方面。

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活和管理世界中的体现, 可以归结为: 单一性、确定性, 意味着刚性, 多元性、不确定性, 意味着柔性。

物质与精神、实体与虚体、有形与无形等等, 也可以认为是刚性与柔性相对应的概念。

现代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该系统中的参谋人员,管理会计人员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以下三个关系:首先, 正确认识和处理决策目标的最优化准则与满意性准则的关系。

传统决策理论认为, 决策目标的选择应遵循最优化准则, 其所寻求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惟一的最优解, 因而最优化准则是一种刚性准则。

最优化准则的应用,“只有在决策时所有措施和方案都是已知的, 而且每一方案所能取得的成果也可以是确定的, 才能进行最优选择, 做出决策。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决策者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当时当地的条件, 既不可能找到一切方案, 也不可能比较一切方案, 因而事实上不可能按最优化准则进行决策。

最优化准则仅仅存在于逻辑推理之中, 没有实践价值。

”1978 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教授有鉴于此, 在其著作《管理行为》一书中, 提出了以满意性准则来代替传统决策理论中的最优化准则。

他认为, 无论从个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中, 还是从各类组织进行决策的实践中, 将决策者看作是“寻求满意的人”, 而不是“寻求最优的人”, 在决策中以“ 满意的选择” 来代替“ 最优的选择”, 会使决策更加符合(接近)客观实践。

在决策中, 决策者基于综合判断作“满意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弹性, 而不像是“最优的选择”所要求的惟一性。

因而决策的最优化准则向满意性准则转变, 实质上是意味着从刚性准则向柔性准则转变。

这是现代决策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受到西方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与赞誉。

其次, 正确认识决策程序中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关系。

“谋”与“断”相对分开、相互协作, 是现代决策体制的主要特点。

论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

论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

论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使用全面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

全面预算是一种系统化的财务预测和控制工具,可帮助组织有效管理其财务资源。

然而,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如何平衡预算的刚性和柔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全面预算的刚性和柔性两个方面的含义,并讨论如何在实践中保持这两种要素的平衡。

刚性预算刚性预算通常是指一个预算的定量部分,其中每个项目都已经确定,并在预算的制定过程中被认为是不可修改的。

通常,这些项目就是必须的支出、必须的收入和必须的投资。

这些项目的预算是以稳定的方式制定的,因为它们容易被量化和确定,并且是基于组织历史数据得出的。

然而,刚性预算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它可能无法适应不确定性和变化,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必要的支出、收入和投资可能发生了变化。

此外,刚性预算可能会限制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因为它们可能无法应对新的机会或需要。

最后,刚性预算可能导致组织的成员不屑于尝试新的项目或想法,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项目或想法不会被预算所支持。

柔性预算柔性预算则是指预算的部分即使在预算制定时也有可能受到修改,并可依据组织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整。

柔性预算通常与某些实验性或风险性项目相关,这些项目可能无法在预算制定时被量化或确定。

因此,柔性预算通常需要包括高度的透明度和合理的解释,以帮助组织的成员理解为什么要增加或减少这些项目的支出。

与刚性预算相反,柔性预算的价值在于它允许组织针对变化做出及时和灵活的反应,并且鼓励组织成员提出新的想法和项目。

如何平衡刚性和柔性在实践中,组织希望能够平衡刚性和柔性两种预算元素,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预算部分。

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个性化制定预算考虑个性化预算制定,根据组织性质、规模、行业和经营计划等因素制定预算部分,使预算能够符合所处环境中的具体情况。

2.灵活确定项目有必要确定哪些项目应该包含在刚性预算中,哪些项目可以包含在柔性预算中。

应用文-管理会计柔性原则及管理会计运用探析

应用文-管理会计柔性原则及管理会计运用探析

管理会计柔性原则及管理会计运用探析'柔性原则及管理会计运用探析摘要: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所遵循的原则。

管理会计实践是管理会计主体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遵循管理会计原则,作用于财务会计及其相关信息的管理会计对象,加工传输企业内部管理阶层所需要信息的过程。

从管理会计实践可见,由管理会计方法所构成的管理会计内容的实际,离不开管理会计原则的指导。

本文针对管理会计的柔性原则及管理会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管理会计;柔性原则;运用一、管理会计柔性原则管理会计原则体系中的横向关系构成了管理会计的柔性原则体系。

管理会计的柔性原则,包括规划与决策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前者又下属规划会计原则和决策会计原则,后者又下属成本控制原则和责任会计原则。

1、规划与决策会计的一般原则有:第一,目标管理原则。

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有目标,不但要有时间上的长短期目标,而且要有层次上的全厂目标和各车间班组的责任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目标。

第二,价值实现原则。

管理会计不但要为企业提供如何提高内部生产效率的会计信息,而且要提供如何实现这些产品价值的会计信息。

第三,合理使用资源原则。

管理会计在提供规划和决策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现有资源能否满足目标的实现及方案的要求,以及现有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在规划与决策会计一般原则之下,又下属有规划会计原则和决策会计原则。

规划会计原则有:目标利润最大原则。

本量利分析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目标利润最大而展开的。

综合平衡原则。

全面预算把各个部门的分目标综合在一起,组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为此,要对各个部门的活动综合平衡,全面安排。

预算编制要积极可靠,留有余地。

积极可靠是指充分估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要把预算指标定得过低或过高。

总成本与业务量依存关系的原则。

可把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

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

这是变动成本计算法所遵循的原则。

对管理会计原则的探讨(一)

对管理会计原则的探讨(一)

对管理会计原则的探讨(一)〔摘要〕管理会计原则是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是对管理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作用。

本文借鉴会计原则,将管理会计原则划分为基本假设和指导性原则两部分,并进行了具体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原则基本假设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分支之一,产生于本世纪20~30年代,形成于本世纪40~50年代,主要侧重于信息的积累、对比、分析和解释,用来帮助企业管理当局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

由于管理会计起步较晚,较财务会计已成熟的理论相比,管理会计理论还远未形成体系。

而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的管理会计原则,中外学术界对其还很少进行探讨。

而且由于其本身的服务对象、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灵活性、多样性,很少形成广泛的业务原则。

因而到目前为止,对管理会计原则还未形成统一定论。

管理会计原则是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是对管理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应具广泛的适用性及指导作用。

1974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提出了八类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虽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公认,但非常有借鉴意义。

我国著名管理会计学者李天民教授又为管理会计原则构建了科学的理论结构。

笔者现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具体内容作浅显论述。

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全局性的,以决策性会计为主体的经济管理活动。

其总目标是提供相应管理信息,协助管理当局做出有关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策。

管理会计为管理当局提供的管理信息,总是尽可能运用财务会计系统所提供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改进和延伸,使他们能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除此之外,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管理会计也把提供的信息内容扩展到企业外部,如环境、政策、竞争对手等。

但既然管理会计的主要信息来源是财务会计信息,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源而分流的,我们不妨借鉴财务会计原则的体系,即把管理会计原则总分为基本假设和指导性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前言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全面预算的方式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下属单位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以便有效的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必须把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刚性控制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或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弹性调整,刚柔结合,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与约束力。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策略的实现。

全面预算是公司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公司经营活动的量化安排,为公司各部门及各下属单位确定了具体可行的努力目标。

(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复杂性需要全面预算管理企业从来都不是独立于市场存在的,总是要处于市场的约束、竞争、优胜劣汰中,国际环境、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行业周期的波动,都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要保持企业的长足发展和强劲的竞争势头,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经济效益增长的有效方式。

(二)全面预算管理是协调企业内部有关各方利益群体的重要约束方式企业总是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采取各种方式。

全面预算的编制一般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在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必然出现部门优化与集体优化的冲突及各部门或单位之间因资源占用等产生的矛盾,企业整个预算计划并不是各部门最优化方案的简单结合。

预算作为一种契约制度,如有漏洞,利益相关者便会乘虚而入、为己谋利,而一旦预算的制定者发现漏洞便会调整,这就涉及各方利益的一个平衡过程,实际也是各方的博弈,体现了预算管理的刚性控制与柔性调整。

(三)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全面预算使公司的战略目标进一步细化,落实到最基本的单元,使公司的战略目标更具有可行性,执行力更强且更容易操作。

浅谈预算管理的刚性柔性在企业中的作用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浅谈预算管理的刚性柔性在企业中的作用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浅谈预算管理的刚性柔性在企业中的作用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摘要:预算控制是一种创新的事前预测、监督管理机制,将预算管理制度纳入到企业管理框架是企业决策管理机制日趋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对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而言,过度强调预算管理的刚性或者柔性,都是片面而不科学的。

因此,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评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刚性,增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确保全面预算方案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在预算的编制、预算指标的分解以及预算适时调整等方面保持一定程度的柔性,切合实际,有效调节、控制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成本支出。

两方面齐头并进,刚柔并济,共同推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取得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全面预管理刚性柔性完善效益预算控制是一种创新的事前预测、监督管理机制,将预算管理制度纳入到企业管理框架是企业决策管理机制日趋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财务预算及预算执行方案的拟定是影响预算管控能否得到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当前的经营形式,从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柔性入手,简要分析预算管理在服务行业中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控制是企业制度框架下的硬性约束。

对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而言,保持预算制度的刚性是维护全面预算的权威和有效执行力度的重要保障。

以往的预算管理都是被动的,在经营期间编制财务预算及预算执行方案。

起不到先算后花,先紧后松的预算效果,导致经营活动不能按预算指标落实。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事先控制,亡羊补牢肯定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另外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现与落实还必须依靠逻辑科学、合理合规、结构严谨的预算执行体系。

对预算指标进行合理分劈逐期推进,是预算管理的第一步,预算指标的归口管控,财务指标的科目负责制是预算管控制机制得到落实的有力保障。

当然预算管理的体现与落实还需要严格的考核评比制度。

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主体预算指标执行结果的考核和评比。

管理会计原则体系的思考

管理会计原则体系的思考

管理会计原则体系的思考【摘要】笔者认为,认真研究管理会计原则并构建科学的原则体系,对于完善管理会计基础理论,指导管理会计的具体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理会计原则体系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的研究中一般笼统地探讨管理会计原则,认为管理会计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次;二是决策支持层次;三是执行与控制层次。

因此,管理会计原则体系应当围绕决策与控制来分别界定。

一、有关决策的管理会计原则(一)成本效益原则指管理会计在各项决策过程中所决策项目取得的效益应大于该项目所发生的成本,即此决策项目必须为决策主体带来净效益。

(二)稳健性原则指管理会计人员在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决策时应保持适当的谨慎,以免因过于乐观的估计给决策主体带来损失。

它包括不高估收益,也不低估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及风险只做合理的估计。

管理会计人员的决策存在许多风险,应贯彻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费用与风险,尽量降低费用和化解风险,预警和防范风险的发生,提高决策主体的决策能力。

(三)客观性原则指管理会计人员能客观地预测决策对象的活动,使决策产生的管理会计信息能客观真实。

这就要求决策依据的信息和决策运用的管理会计方法都要客观。

(四)相关性原则相关性是指管理会计信息要与使用人的决策有关。

相关性强调三点:1.可预测性,即:根据相关的管理会计信息能预测未来的管理会计水平,或者说根据相关的信息,通过改善决策者的预测能力来影响决策;2.可反馈性,即:能够将会计主体过去或现在管理会计的信息反馈给有关信息使用者或决策者,或者说通过统一或修正决策者原来的预期来影响管理会计决策;3.及时性,即:预测和反馈的资料必须是及时的,及时才能有用。

及时性本身并不能使信息具备相关性,但是,不具备及时性的信息就不具备相关性。

(五)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是指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能够依靠或者能相信所报告的信息。

管理会计信息的可靠必须建立在对该资料如实反映的基础上。

这就要求提供的资料除应计量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外,还应如实地反映会计信息准备反映和应当反映的管理会计事实。

论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

论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

论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摘要】全面预算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旨在为整个组织的各个部门制定预算并监控其执行情况,以实现全面的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的刚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具体数字和时间安排的要求严格,对于固定成本和固定收入的部门适用较为合适。

而柔性预算更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

结合刚性和柔性预算的优点,能够发挥二者的长处,弥补彼此的缺点,提高预算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全面预算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组织意识到全面预算的重要性,预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和工具应用于全面预算的实施中,推动全面预算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全面预算、刚性、柔性、灵活性、优缺点、结合、应用前景、发展趋势1. 引言1.1 全面预算的定义全面预算是企业制定出来的一种全面性、全方位的预算体系,它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统筹一致的财务计划。

全面预算不仅包括了企业的财务预算,还包括了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预算,是企业全面规划和控制的一种手段。

全面预算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根据企业的目标和战略来确定各项预算指标,以保证企业长期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通过全面预算,企业能够对各方面的资源和支出进行有效的分配和控制,达到最佳的经营效果。

全面预算的制定需要参与企业各个部门和层级,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内部各项活动的协调和一体化。

全面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增强其竞争力,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2 全面预算的重要性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分配资源,控制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全面预算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全面预算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预算和实际绩效的对比,及时调整计划和策略,从而提升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全面预算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对管理会计原则的探讨

对管理会计原则的探讨

对管理会计原则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管理会计原则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阐述了管理会计原则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接着从管理会计原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制定实施过程。

同时对管理会计原则的评价和完善进行了讨论。

结论部分强调了管理会计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深入研究和实践管理会计原则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探讨了未来管理会计原则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管理会计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为企业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管理会计、原则、定义、作用、重要性、研究、意义、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应用、企业管理、制定、实施、评价、完善、必要性、深入研究、实践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为企业管理决策、规划和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管理会计主要关注于内部管理和决策过程,通过收集、分析和报告与管理活动相关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利润最大化提供依据。

管理会计的定义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提供的会计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为管理者提供了有关成本、利润、业绩指标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分析和解释这些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战略和规划。

管理会计不仅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也是企业整体经营和发展的必备手段。

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通过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竞争力。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会计的作用和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2 管理会计原则的重要性管理会计原则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管理会计原则是企业进行管理决策的基础。

在面临复杂的商业环境和竞争压力下,企业需要准确的信息来支持决策,而管理会计原则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和评估不同的选择,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管理会计柔性规则及应用

管理会计柔性规则及应用

管理会计柔性规则及应用一、管理会计柔性原则管理会计原则体系中的横向关系构成了管理会计的柔性原则体系。

管理会计的柔性原则,包括规划与决策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前者又下属规划会计原则和决策会计原则,后者又下属成本控制原则和责任会计原则。

1、规划与决策会计的一般原则有:第一,目标管理原则。

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有目标,不但要有时间上的长短期目标,而且要有层次上的全厂目标和各车间班组的责任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目标网络。

第二,价值实现原则。

管理会计不但要为企业提供如何提高内部生产效率的会计信息,而且要提供如何实现这些产品价值的会计信息。

第三,合理使用资源原则。

管理会计在提供规划和决策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现有资源能否满足目标的实现及方案的要求,以及现有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在规划与决策会计一般原则之下,又下属有规划会计原则和决策会计原则。

规划会计原则有:目标利润最大原则。

本量利分析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目标利润最大而展开的。

综合平衡原则。

全面预算把各个部门的分目标综合在一起,组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为此,要对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综合平衡,全面安排。

预算编制要积极可靠,留有余地。

积极可靠是指充分估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要把预算指标定得过低或过高。

总成本与业务量依存关系的原则。

可把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

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

这是变动成本计算法所遵循的原则。

决策会计原则有:正确预测原则。

预测是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前提。

最优化原则。

管理会计无论是短期经营决策,还是长期投资决策,都要选择备选方案中效益最好的方案。

成本相关性原则。

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只考虑与决策方案有直接联系的、能导致不同方案差异的相关成本,而不考虑非相关成本。

稳健性原则。

长期投资决策具有资金量大、时间长、不可逆转的特点,决定了长期投资必须遵循稳键性原则,它包括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投资风险报酬原则以及考虑通货膨胀的原则。

论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

论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

论全面预算的刚性与柔性全面预算是现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预算制定和管理。

它是指将财务预算、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成本预算等各方面的预算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和一体化的计划,用于指导企业的运营和决策,在经济发展或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面预算包含了刚性预算和柔性预算两部分,这两者在我们的工作中区别在哪里呢?刚性预算是指在预算制定过程中所制订的一些定量目标或标准,包括经济运行指标、成本费用、投资计划、财务产品、营销销售额等,这些预算计划都是在业务统计和历史经验基础上得到制定的,它们具有不可移动性和死板性,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刚性预算的主要作用是明确企业的固定支出和规模,帮助企业高效固定生产要素,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可避免无效的开支和浪费。

但与之相对的,它也可能导致企业对市场上新机会的低效响应,无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容易落后于市场竞争。

相比较而言,柔性预算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它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前的市场或经济环境进行灵活调整的预算计划,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动态预算和管理工具,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组织、资金运营等,从而最大程度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柔性预算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企业的适应性和可变性,更好地抓住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变革、发展和复苏期更显有效和透明,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动态管理方法。

当然,刚性预算和柔性预算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弊端,在实施过程中很难采纳一种单一的方法,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和变革预算计划,实现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和智能化。

在实际预算制定和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市场定位、业务模式、资源配置情况、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将刚性预算和柔性预算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预算体系,实现预算管理的动态化和精细化。

在组织和落实全面预算时,应注重制定有效的预算政策、程序和流程,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和科技化的应用,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计划,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

应用文-管理会计柔性战略浅探

应用文-管理会计柔性战略浅探

管理会计柔性战略浅探'柔性战略浅探联盟一、引言现代管理会计由战略管理会计和战术管理构成。

传统的管理会计脱离了企业战略,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为中心,以战术执行作为衡量企业内部作业水平标准,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服务。

现代管理会计注重与企业战略结合,站在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待企业的和现状,深入分析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同时结合外部环境来分析企业的内部问题,这一思路颠覆了传统管理会计片面地分析企业内部问题的局限性,将分析范围扩大至企业外部,更符合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竞争环境。

二、企业管理会计中的柔性战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企业的管理逐渐从传统的刚性管理向着柔性管理过渡,很多企业建立了弹性制造系统,甚至出现了更新的灵捷制造系统。

这说明,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丰富,企业内部管理更加强调生产的柔性化,企业的生产规模从传统“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向“以顾客差异化的需求为导向的生产”转变。

生产和市场实践的结果表明,柔性生产系统比传统的刚性管理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因为其小批量、品种多样化的生产模式可以适应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并据此快速地进行生产调整,克服了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的传统生产体系反应较慢的缺陷,因而更多的企业倾向于实施企业柔性内部管理。

柔性战略基础管理会计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企业柔性化管理的需要。

首先,结合对企业外部市场的描述以及竞争者分析,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收集和分析与企业实施柔性化管理战略相关的企业信息;然后,管理会计人员运用专门的处理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为管理层提供与柔性化管理战略的制定、实施及绩效评价相关的决策信息,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

在柔性化管理战略实施过程中,基于柔性战略的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有较为明显的不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柔性战略管理会计比传统管理会计更具长远性传统管理会计强调企业的战术管理,这会导致企业管理层在制订决策时更倾向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效益和风险。

柔性管理的概念、特征、原则及与刚性管理的区别

柔性管理的概念、特征、原则及与刚性管理的区别

柔性管理的概念、特征、原则及与刚性管理的区别一、柔性管理的概念: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这个概念的主题词是“规律”、“非强制”、“潜在”和“自觉”。

这也正体现了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四个基本方面:依据是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自觉行动。

概念的本身告诉我们,柔性管理注重的是内在驱动力,即俗话说的“得人心者得天下”。

领导需要做的,就是把组织的目标转变为员工主动、自发的行为,让内驱力发生作用,众志成城,达成目标。

二、柔性管理的特征: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具体地说,它有如下特征:(一)柔性管理的内在驱动性。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

而只有当组织规范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认识,组织目标转变为员工的自发行动,这种内在驱动力,自我约束力才会产生。

(二)柔性管理影响的持久性。

柔性管理要求员工把外在的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加之员工个体差异、组织历史文化传统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往往难以协调。

然而一旦协调一致,便获得相对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三)柔性管理激励的有效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指出,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相当于保健因素,而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

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探讨性论文

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探讨性论文

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探讨性论文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探讨性论文管理会计理念于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该理念的提出促进了会计行业的发展,并且使管理会计的研究更加深入,管理会计的内容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

很多研究者对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进行了探讨,管理会计假设前提所指的就是会计人员在不能够对会计事项、经济事务做出正面论证的情况下,以客观发展趋势为依据,做出相应的解释与判断,这一判断必须合乎情理,不可随意下结论。

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在会计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功能,它是达到管理会计目标的前提条件,能够指导会计理论实践,明确管理会计的范畴。

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会计的分期假设、实体假设、成本性态可分假设、持续运作的假设等。

企业在建立管理会计制度后,可确保其顺利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包含的内容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在会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分为隐性假设与显性假设两种类型,显性假设也可被称为浅层假设,人们对这类假设有明显的感受,包括自主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灵活分期假设、会计主体多元化假设等。

隐性假设也可以被称作深层假设。

管理会计假设包含的内容较多,明确其各项内容,有利于确保管理会计内容实施的合理化与规范化。

(1)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所指的就是被管理会计人员操作时间受到限制,在这一时期,企业的集资活动、融资活动、运行项目均受到限制,便于随时明确企业管理信息,以企业需求、运行情况为依据,对分期时间进行更新,便于在短期内将内部报告拟出,审核、管理、监控企业的经济流程。

(2)会计实体假设。

会计实体假设使被管理人员操作空间受到限定,同时限定了各项目的活动立场,在管理会计中,主导方向具备层次分明的特征。

(3)会计持续运作假设。

会计持续运作假设使人员操作基本方法受到限定,企业的集资活动、融资活动、运行项目可以无线延续。

(4)成本形态可分假设。

成本形态假设主要以形态为依据,对固定成本、变动成份进行划分,要想确保该假设成立,必须要设置一定的业务量范围与一定时间段,如果超过该限制,固定成本便会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从《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来,学术界对于财务会计原则的讨论比较多,而对管理会计原则的讨论比较少。

在这些讨论中,有的是侧重于对国外管理会计原则的介绍;有的则把所有的管理会计原则并列地提出来;还有的把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原则混合地提出来等等。

现在之所以有人对管理会计的存在提出不同意见,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管理会计没有像财务会计那样有一套前后一贯的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而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人想从影响管理会计原则的因素分析出发,提出管理会计的刚性和柔性原则,从而建立新的管理会计原则体系。

一、影响管理会计原则的因素分析
管理会计原则主要受管理会计的信息特征、目标以及假设的影响。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信息虽然都是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但管理会计信息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阶层服务,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是统一的,社会没有必要像规范财务会计信息那样规范管理会计信息。

管理会计信息带有单个性的特征,即只能为某一个特定的企业单位内部使用,而没有社会性。

这是管理会计原则得不到社会关注的根本原则,但是非曲直并不能说管理会计没有会计原则。

如果说财务会计原则具有统一性、强制性和法律性的特征,那么管理会计原则具有单一性、可选择性(即柔性)和自觉性的特征。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对会计原则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管理会计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基本目标是通过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作出具体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策。

具体目标是:通过提供规则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确定各项经营目标。

通过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合理地配置经济资源。

通过提供控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调节和控制经济活动。

通过提供评价考核业绩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考核和评价各个责任单位的经营业绩。

管理会计原则是在管理会计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的,是实现目标的规范或规则。

管理会计人员在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时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实现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进而实现其总目标。

既然管理会计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那么实现目标所遵循的原则也应该有基本原则(刚性原则)和具体原则(即柔性原则)。

会计假设是会计原则的前提和约束条件,管理会计假设一般有经营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委托代理关系等。

这里只讨论管理会计主体假设和管理会计原则之间的关系。

管理会计主体是在兼顾企业整体的条件下,主要以车间、班组、责任单位作为会计主体,来履行管理会计职能,实现管理会计目标。

企业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这些部门和责任单位具有不同的职能和目标,它们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各有不同,因而加工信息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就自然有差别,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责任单位,在遵循管理会计的一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各自部门、责任单位的职能、目标和管理会计方法的不同,又遵循着管理会计的具体原则,即可选择的、自觉的柔性原则。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信息具有单个性,管理会计原则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管理会计原则即有贯穿管理会计所有内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责任单位都必须遵循的一般会计原则,即刚性会计原则;又有因企业内部各部门、责任单位的职能、目标不同,应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内容不同而遵循的具体管理会计原则,也称为柔性原则,从而形成一套有一定层次的,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管理会计原则体系。

二、管理会计刚性和柔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刚性原则,也称管理会计的一般原则和指导性原则,它的特点是贯穿管理会计所有内容的始终。

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个责任单位,不论其管理会计的职能和目标如何,都要遵循管理会计的刚性原则。

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全面效益原则。

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

系统分析原则。

它要求每个责任中心的目标、决策、计划,既要实现本责任中心的效益,也要协调与相关责任
中心有关指标的关系,更要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

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

管理会计根据信息成本和信息收益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要加工输出信息。

灵活性原则。

指管理会计可根据不同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法取得所需要的信息。

激励性原则。

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企业员工的努力方向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并激励企业员工为完成既定目标而努力。

相关性原则。

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企业管理当局所作的决策密切相关。

可靠性原则。

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于内部信息的使用者能达到很高的信赖程度。

可接受性原则。

是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通俗易懂,便于内部管理阶层使用。

及时性原则。

指管理会计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加工和传输各种管理会计信息。

以上九条,前五条是管理会计信息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后四条是对管理会计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

(二)管理会计的柔性原则,包括规划与决策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前者又下属规划会计原则和决策会计原则,后者又下属成本控制原则和责任会计原则。

1、规划与决策会计的一般原则有:第一,目标管理原则。

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有目标,不但要有时间上的长短期目标,而且要有层次上的全厂目标和各车间班组的责任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目标网络。

第二,价值实现原则。

管理会计不但要为企业提供如何提高内部生产效率的会计信息,而且要提供如何实现这些产品价值的会计信息。

第三,合理使用资源原则。

管理会计在提供规划和决策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现有资源能否满足目标的实现及方案的要求,以及现有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