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变轨问题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

一:理论说明:卫星变轨问题“四个”物理量的规律分析

1.速度:如图所示,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1、v3,在轨道Ⅱ上过A点和B点时速率分别为v A、v B.在A点加速,则v A>v1,在B点加速,则v3>v B,又因v1>v3,故有v A>v1>v3>v B.

2.加速度:因为在A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点加速度也相同.

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半长轴)、r3,由开普

勒第三定律r3

T2=k可知T1

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则E1

二、基础训练

1、[变轨中运行参量和能量分析](多选)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2、[变轨中运行参量的分析](多选)如图所示,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 km,周期为118 min 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

D.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多

3、[变轨中运行参量的分析]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这是继2007年嫦娥一号、2010年嫦娥二号之后,我国发射的第3颗月球探测器,也是首颗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携带有一台无人月球车,重3吨多,是我国设计的最复杂的航天器.如图5所示为其飞行轨道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的发射速度应该大于11.2 km/s

B.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1上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环月轨道2上P点的加速度

C.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2上运动周期比在环月轨道1上运行周期小

D.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段中一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

A、B两位置,如图5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R2g r2

B.两颗卫星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可能为7πr

3R

r

g

D.如果要使卫星1追上卫星2,一定要使卫星1加速

5、(多选)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26日回归地球.如图所示,飞船在返回地面时,要在P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一点,M为轨道Ⅰ上的另一点,关于“神舟十号”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经过Q的速度

B.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M的速度

C.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M的加速度

6.2013年6月13日13时8分,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B.对接前,“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C.由于稀薄空气,如果不加干预,天宫一号将靠近地球

D.当航天员王亚平站在“天宫一号”内讲课不动时,她受平衡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