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部编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 代科学家,人们将月 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 命名为“祖冲之环形 山”,把小行星1888 命名为“祖冲之小行 星”。
机械制造方面成就 擅长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日行百余里
指南车
连环画中的“水碓磨”
千里船
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其他方面成就 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 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 多才的人物。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贾思鳃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 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的这一观点主要强 调了( B ) A. 昕天由命,逆天无功 B. 不误农时,因地制宜 C.入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 2.(2016 ·末阳期末)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 进。早在1000 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 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数学家是( C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时珍
书法特点: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被后人誉为: 书圣
王羲之的书 法有何特点?
书法欣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人物故事·入木三分
人物故事·书换白鹅
据说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 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 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 论深刻、确切。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一)书法方面成就 1、钟繇 三国曹魏时期 特点 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 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宣示表》
卫恒语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 而胡肥钟瘦,尺牍之迹,动见模楷。”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成就;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全面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佛教的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成就;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
2.教学难点: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的背景和影响;魏晋南北朝科技成就的特点和意义;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的独特性;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兴趣。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方法技巧 利用“三字经”记忆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南北朝,祖冲之。数学家,圆周率。 精确到,后七位。早世界,近千年。
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
条件 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
书法成为专 门的艺术
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
原因 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2.成就
数学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 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历法
(1)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 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 果相比较,只差50秒 (2)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510年,《大明 历》正式颁行
考点一 《齐民要术》 例1(湖南郴州)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
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你可以建议她阅读( ) A.《本草纲目》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解析:本题为判断型选择题,考查《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 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故选择D项。
答案:D
考点二 王羲之 例2(湖南湘西)(改编)周杰伦唱道:“兰亭临
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集序》在我国古代 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D.苏轼
解析:本题为判断型选择题,考查王羲之。王羲 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 的境界。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 人誉为“书圣”,故选择A项。
作品特征
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 物传神,富有个性
代表作品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时空观念: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间框架,认识该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2.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和解读历史文献,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文化特色。
3. 历史理解:学生能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历史解释:学生能够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5. 人文素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
该时期的文化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分析科技与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括历史地图、科技文物图片、文化作品等)。
教材配套的历史小故事和案例。
网络资源(如相关纪录片片段、学术讲座视频)。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物或文化作品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问题探究法: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3.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分析史料,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讲解与讨论结合法: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
教学过程展示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物(如农具、天文仪器)和文化作品(如书法、绘画)的图片。
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些科技与文化成就?它们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新课教学1. 科技成就农业技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具改进和耕作技术,如曲辕犁、翻车等。
数学与天文:讲解该时期的数学成就(如《九章算术》)和天文观测(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
结构图示:```科技成就├──农业技术│├──农具改进│└──耕作技术├──数学│└──《九章算术》└──天文└──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2. 文化特色书法艺术: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风格及其代表人物(如王羲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归纳总结、教材习题解答
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交融,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
(2)方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3)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吸收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改革、创新,这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前提。
【教材问题解答】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教材P97 “材料研读”)在农业生中,人们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1、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
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
想一想:北方的农林品种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方?这反映出了什么?(教材P102“课后活动”)东晋时期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以及农作物品种。
这反映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2、中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请你试着为这枚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要的介绍。
(教材P102“课后活动”)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均有重要成就。
他与其子合著《缀术》,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他最突出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发展,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的改进,书法艺术的繁荣,以及佛教艺术的传播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小组合作、PPT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重点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在那个动荡时期,文化的发展是如何在困境中保持活力的。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教学PPT,包含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文物模型和图片以供展示;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魏晋南北朝文化之旅》2.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3. 引出课题: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二)新课讲授1. 科技部分(1)介绍造纸术的发展:介绍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2)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纸张和墨砚,介绍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
(3)播放纪录片片段,展示魏晋时期的绘画艺术,引导学生思考绘画风格的变化及其原因。
(4)介绍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和郦道元的地理学成就。
(5)引导学生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思考这些成就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2. 文化部分(1)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重点介绍“三曹”和“建安七子”的诗歌风格及影响。
(2)介绍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学生欣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作品,并了解各书法流派的特点和影响。
(3)介绍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和影响,可通过播放纪录片片段或图片展示佛教艺术的魅力。
(4)引导学生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成就的特点及其原因,并思考这些成就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把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他测算出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 3.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4.设计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5.撰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
祖冲之的成就
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绪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 贾思勰这一观点的核心是: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重反道,劳而无获。”
贾思勰主张济世救民,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业。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许多地方。他每到一处,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虚心向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农请教, 从而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他不但吸收书本中的精华,同时还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积极向群众学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获得了大量确切的第一手资料。他非常重视吸收前人的经验。在《齐民要术》中, 他引用的古书有一百五六十种。历经从534—544年约10年的努力完成《齐民要术》。
朝代
领域
主要成就及特点
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隶、楷、行、草皆精,被称为“书圣。”
著有《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2 绘画艺术:
顾恺之,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今江苏无锡人,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赋,尤精绘画,长于人物肖像、山水,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东晋
顾恺之
绘画作品鉴赏: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1张PPT)
《齐民要术》有什么特殊意义?
《齐民要术》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 作用,一直到北宋年间,政府还将《齐民要术》刻 印成册,发给地方官,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而且 《齐民要术》还是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 业科学著作,它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简述贾思勰的生平和齐民要术的成就。 贾思勰,南北朝时期北魏人,他的足迹遍及今山 西、河南、河北及山东各地,考察这些地区的农业 生产情况,后来他又从事过农业、畜牧业的实践活 动。 齐民要术全书正文10卷,92篇,另有《自序》和 《杂说》各1篇,约12万字,几乎对所有农业生产活 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业科是贾思勰 把理论与实践紧密、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的产物,由此, 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读书要联系实际、要 学以致用。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插图
《齐民要术》的含义 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齐民”指一般群众, 老百姓。《齐民要术》的 含义是一般群众的生产生 活的重要方法。 主要内容:总结了农、 林、牧、副、渔等方面的 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强调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 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 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 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王羲之
阅读教材,说说王羲之 是怎样成为大书法家的,对 我们有何启发?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他 立志专精,勤学苦练,走路、 休息都在琢磨字体的结构、 架势和笔法。他练习书法时, 姿势端正,方法正确,而且 精神集中。执笔、运笔都有 一套完整的理论。
欣赏王羲之《兰亭 集序》的图片,说说王 羲之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王羲之以行书见长,其 字或端庄清新,或“飘若 浮云,矫若惊龙”。《兰 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 一行书”。王羲之被后人 称为“书圣”。
二、祖冲之和圆周率
简介:祖冲之,南北 朝杰出的科学家。自幼博 览群书,刻苦钻研古文和 数学,尤喜科学技术。他 注意学习古人的研究成果, 但不迷信古人,他注重实 践,总是通过实践来检验 书本知识,也检验自己的 某些设想是否正确。由于 他的刻苦学习,终于成为 一代大科学家。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四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素养导学】历史解释: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数学和天文等科技以及书法、绘画与雕塑等文化成就。
唯物史观: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家国情怀:学习科学家和艺术家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知识构建】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念?《齐民要术》的地位如何?(1)观念: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思维导引】《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而非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二、科学家祖冲之【思维导引】《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但并非世界上最早的。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1.书法:(1)曹魏:锺繇(独创楷书),胡昭。
(2)西晋:设置书博士,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3)东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北魏:碑刻书体。
2.绘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雕塑: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史料研习】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时空观念】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史料研习】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魏晋士人……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在继承和发展秦汉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熠熠生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任务一】【领略农学著作】贾思勰在某部农书中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总结了农、林、 牧、副、渔等方面的 生产技术,内容十分 丰富;
强调农业生产要 遵循自然规律,种植 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 ,不误农时;
要改进生产技术 和工具,还提出了多 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 宝贵思想。
《齐民要术》
“齐民”指一般群众, 一般老百姓; “齐民要术”含义为一 般群众(老百姓)生产 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 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祖冲之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 天文科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制定出当时 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指南车
水碓 (duì)磨
千里船
圆转不穷, 而司方如一
粮食加工工具 以水为动力 主要用于
谷类去皮 磨面
日行千余里
后世对祖冲之的肯定和纪念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 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196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 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书法 __东__汉__以后,书法成为艺术。 __钟__繇__和_胡__昭___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钟胡 氏氏 小豪 巧放
钟繇(yáo) 锺繇
胡昭
钟繇(151年- 230年),字元 常。今河南许昌 人。三国时期曹 魏著名书法家、 政治家。推动了 楷书的发展,被 后世尊为“楷书 鼻祖”。
“钟繇书法,高古纯 朴,超妙入神。”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曹魏 钟繇
楷书《宣示表》
东晋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北朝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961年被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2001 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
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四单元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重点难点】重点:1.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2.科学家祖冲之。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王羲之小时候,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王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蘸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王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帖,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由于王羲之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领略这段历史的风采。
新课探究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图片链接】右图【具体解读】贾思勰,汉族,生活在北魏末期和东魏时期,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和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齐民要术》【史料链接】材料一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贾思勰材料二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引用古书156种,引用《诗经》30多条。
注重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农,注意收集农谚,引用农谚30多条。
材料三亲自参加生产实践,并耐心细致地观察。
【问题探究】《齐民要术》是一部什么书? 历史地位如何? 贾思勰成功写成《齐民要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这一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科技文化仍然得到了发展。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了解不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人物感到陌生,但通过引导,他们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相关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背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背景。
4.讲授法:教师讲解农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5.案例分析:通过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艺术家,让学生感受他们的贡献。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7.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2.医学:扁鹊、华佗、张仲景3.数学:祖冲之、圆周率4.文学艺术:陶渊明、谢灵运、王羲之、顾恺之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叙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成果和文化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个时期的历史知识相对较为陌生,他们对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可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能力还在培养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和详细的解释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和阅读文字,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阅读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和文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
2.难点:学生对于科技和文化成果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插图和文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包括科技成果的介绍和文化艺术的特点。
3.互动: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和阅读文字,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具体的科技和文化事例,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相关的任务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二 科学家祖冲之 2.祖冲之的贡献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例2 (2019辽宁铁岭昌图期末)我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 祖冲之在数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 ) A.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B.求得圆周率为3.141 6 C.创制出《大明历》 D.制造出指南车、千里船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出 了圆周率在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 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领先世界近千年。 答案 A
栏目索引
例1 (2019广西河池凤山期末)贾思勰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农业生产要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农业 生产要 ( )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勤劳致富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解析 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中,总结了 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 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故选D。 答案 D
栏目索引
例5 (2019湖南长沙雨花期末)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 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 A.石窟 B.书法 C.山水画 D.诗歌 解析 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 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 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 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故选A。 答案 A
栏目索引
4.书法艺术的发展及其代表
(1)汉代——兴起。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科技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故事性内容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的引入和故事性的讲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难点: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这些科技与文化成就?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天文、地理、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繁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并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部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 20 课内容,本课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魏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离、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这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推动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上乘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本课的知识内容关系相对松散,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把握,通过人物的身上具备的精神和时代特征把三个子目联系在一起。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接触历史时间虽较短,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史料分析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强。
同时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如农学、数学、书法等,综合性较强,通过补充一些视频也比较有趣,学生会相对较感兴趣,但也会导致学习的深度不够,需要增加一些探究和小组讨论环节。
【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列表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等人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学习他们身上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增强科学研究、开拓创新的意识。
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学)视频导入,播放视频《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师引导: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24张ppt)
北 朝
北朝
439年-581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背景
北方民族大融合 南北经济发展
南方经济大发展
科技 文化 繁荣
一.农学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北朝】
(1)内容 ①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②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2)意义
中国现存第一部 完整的农学著作
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其 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 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 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 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 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 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 打下了基础。
7、东晋时期最为出色的画家是 顾恺之 ,代表作 有《女史箴图》 和《洛神赋图》 。
8、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
都是我国古代雕塑中石窟艺术的宝库。
• 9、分析材料:
•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
• 请回答:
• 1、这是人们对谁的书法作品的赞誉?王羲之
• 这位书法家生活在哪个朝代? 东晋
贾思勰,山东益都人 贾思勰在种植农作物
第20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数学 祖冲之与圆周率【南朝】 3.1415926 <π< 3.1415927
1.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
的“_割___圆__术____”,在世界上
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
到小数点后的第_七____位数字,
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 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三 魏 220年-266年西晋灭魏
国 归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堂笔记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内容】1.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2.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3.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成就【教学重点】1. 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理解科技、文化成就的相关概念和意义。
2. 掌握魏晋南北朝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教学难点】1. 了解魏晋南北朝对后世的影响。
2. 理解科技、文化成就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式】1. 课堂讲授2. 影像资料展示3. 组织学生分组展开研讨和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示范画出科技、文化两个大圆圈,然后把魏晋南北朝放在两个圆圈之间,引导学生思考科技、文化与魏晋南北朝之间的关系。
二、展开教学(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1. 魏晋南北朝的时间(1)晋朝(265年—420年):东晋、西晋。
(2)南北朝(420年—589年):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2.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意义(1)国家分裂:形成了分裂的局面,加速了中原文化东移南渐,南北文化交流的形成。
(2)民族融合:北方族群汉化、南方族群汉化、南北民族融合。
(3)文化发展: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1.农业的发展(1)邓禹篆田法:魏时期的邓禹提出了规划农田、开辟水利的“篆田法”,对农业的生产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篆田法是中国古代土地规划的一个创新,明确了农田的边界,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以及农田排灌、改造河流和水利设施的发展。
(2)农业知识的发展:亩产倍增、耕作细化、新品种应用。
2.纺织业的发展魏晋时期,纺织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南方以蚕桑为主,北方以养羊为主。
魏晋时期开采出的涟漪红和蓝都是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名产。
3.医药学的发展(1)本草学兴起:南北朝时期,郑弘编成《神农本草经》,此书成为中国收集药物经验的最早文献。
(2)针灸学开展:针灸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系统,南北朝时期开始发展,南方的针灸学以神秘的方法为主,北方的针灸学以医学经验为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A.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D.强调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 宣
胡昭
胡肥锺瘦(曹魏)
示 西晋 设置书博士,规定用
表 》
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
王羲之(书圣)
【东晋时期】“书圣” 王羲之。当时人 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 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 是《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 书”。
绘画
1、种类: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 2、代表人物:顾恺之 3、所属朝代:东晋 4、擅长种类:人物画 5、代表作品:《 《女 洛史神赋箴图图》》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雕塑
南北朝时期的佛像,继承了秦 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 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 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中外 文化 交融
三、书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绘画与雕塑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依山开凿。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 51000余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 库。
指南车
水碓磨
千里船
圆转不穷, 而司方如一
粮食加工工具 以水为动力 主要用于
谷类去皮 磨面
日行百余里
祖冲之山 祖冲之星
1967年,国 际天文学联合会把 月球上的一个环形 山命名为“祖冲之 山”;紫金山天文 台将该台发现的一 颗小行星,命名为 “祖冲之星”。
(一)书法
书法、绘画与雕塑
◎居延汉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
材料研读: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思考:材料体现了贾思勰的哪一观点?
——《齐民要术·种谷》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题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 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同时,由于 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
背景
代表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特点 这些石窟中的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
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 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渴求精神上的 解脱,因而佛教盛行起来。统治者也希望通过佛教加强对 人民的控制。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各地修建了大量的 佛寺和石窟寺,由此,石窟艺术盛行起来。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 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祖冲之环形山”。
196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当 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 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 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 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马钩以来未有也……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 行百余里。
汉代
造纸术的发明
曹魏
锺繇和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 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 成自己的风格
东晋
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 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东汉以后
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 人们欣赏的艺术了
西晋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 习书法,规定用锺、胡 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北魏
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 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 重,粗犷雄浑
这些谚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农业生产 经验的总结,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敬畏自 然、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是宝贵的精神 财富。我国出现了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学著作《齐民 要术》,系统地整理了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为后 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单选
1.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洛神赋图》 B.《水经注》C.《宣示表》D.《兰亭集序》
2.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人是()
A.刘徽B.陈晨C.祖冲之D.贾思勰
3.如图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摹本局部),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该作品是()
A.《水经注》B.《洛神赋图》C.《兰亭集序》D.《张猛龙碑》
4.(2017秋•新罗区期末)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全书式农学名著《齐民要术》的作者是()A.司马迁B.张仲景C.蔡伦D.贾思勰
5.(2017秋•平邑县期末)李平一家利用暑假去古都洛阳旅游。
在洛阳八景之一龙门山色,他们看到断崖上有许多佛像。
你知道他们浏览了什么名胜古迹吗()
A.秦始皇陵兵马俑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D.花山壁
6.如图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它是()
A.《农政全书》B.《水经》C.《齐民要术》D.《脉经》
7.(2017秋•连城县期末)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贾思勰B.郦道元C.祖冲之D.顾恺之
8.“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
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A.刘徽B.祖冲之C.贾思勰D.郦道元
9.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且与佛教盛行相关的是()A.王義之的字B.顾恺之的画C.石窟艺术D.青铜器
10.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
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阿基米德B.张衡C.祖冲之D.宋应星
11.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钟繇B.王羲之C.颜真卿D.柳公权
12.图中的历史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他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所使用的哪种书法字体?()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
13.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独创一家,行书、草书流畅潇洒,“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被尊为“书圣”。
以下书法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是()
A.B.
C.D.
14.如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它的作者是()
A.郦道元B.顾恺之C.贾思勰D.祖冲之
15.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
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A.《九成宫碑》B.《颜氏家庙碑》
C.《玄秘塔碑》D.《兰亭序》
16.对于全球青少年,特别是数学学霸们来说,3月14日这一天是“圆周率日”,他们绞尽脑汁,各出奇招,来表达自己对数学的喜爱。
我国南朝时哪一位数学家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
A.贾思勰B.郦道元C.顾恺之D.祖冲之
17.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中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参考价值的是()
A.《伤寒杂病论》B.《水经注》
C.《九章算术》D.《齐民要术》
18.小懿同学利用元旦节去了三峡旅游。
在旅游中,他听到了当地的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回到学校以后,他查阅了史书,发现这首渔歌早在北魏时期的一部著名的地理学著作中就已经记载了,而且由这部著作还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这部著作应该是()
A.《伤寒杂病论》B.《水经注》
C.《齐民要术》D.《九章算术》
19.下列关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B.王羲之--《洛神赋图》
C.司马迁--《史记》D.孙思邈--《丹经》
20.在一次智力问答比赛上,主持人请大家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小明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是()
A.王羲之B.欧阳修C.柳公权D.颜真卿
二.填空
1.北朝贾思勰编写的《》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北魏郦道元编写的《》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取得了辉煌成就.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当时著名的两大石窟.(判断对错)
3.根据提示完成填表。
人物朝代称谓主要科技成就
(1)南朝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2)贾思勰北朝农学家编成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3)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4)东晋书法家代表作是《兰亭序》。
4.山西大同的龙门石窟和河南洛阳的云冈石窟是北朝时期著名的两大石窟.(判断对错).
5.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被称为“圣人”。
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6.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和《》。
7.请将下列人物相关的作品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兰亭序》D.《洛神赋图》
王羲之贾思勰郦道元顾恺之。
8.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大数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位数字,这比欧洲要早年。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
10.为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令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
三.解答
1.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判断;改正。
2.填表
填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艺术
3.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和地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
4.阅读下列材料
祖冲之公元429年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祖家历代都对天文历法素有研究,有机会接触天文、数学知识。
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注意学习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
在青年时代祖冲之就有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派他做研究工作。
祖冲之,在世界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他编制了《大明历》,测算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学家测的结果,只相差50秒。
请回答:
(1)祖冲之是我国哪一时期的著名科学家?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祖冲之在科技方面的重大成就。
(3)据材料,哪些因素促使祖冲之在科技上获得成功?
5.你还知道王羲之其他的书法作品吗?有关王羲之的故事,你是否还能讲出一两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