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算法案例教学中的互联网(史研)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先生:中学2、学科:思想品德3、课时:14、课前预备:教员预备:1、教员在组织教学时,要做好实际上的预备,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旧事办公室2005年2月发布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增强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相关实际知识的学习,教学时做到胸中有数。
2、要做好教学资料的预备,如搜集反映民族特征、西部大开发战略、反映民族勾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图片、歌曲、真实资料,教学时做到有理有据。
先生预备:1、搜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西部开工树立或建成的标志性工程的图片、资料等。
2、调查、了解、搜集本地民族勾搭的事例,及本地少数民族的习俗习气。
二、教学课题经过学习,使先生知道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度,国度的临时动摇和兴盛兴盛要靠各族人民对等互助,勾搭协作,艰辛创业,共同开展;以自己的实践举动维护国度动摇和民族勾搭。
1、增强维护民族勾搭的看法,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习俗习气,以实践举动维护民族勾搭。
2、提高搜集、处置、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艺,学会独立思索、提出疑问和停止反思。
培育运用迷信的观念正确看法和看待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才干,提高与其他民族的同窗交往的才干。
3、知道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度,我国已树立起对等、勾搭、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度的临时动摇和兴盛兴盛要靠各族人民对等互助、勾搭协作、艰辛创业、共同开展;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教材剖析:教材位置和内容:本教材是山东版九年级教材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二节内容,本课时所要处置的效果是协助先生了解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度,各民族对等、勾搭,完成了共同兴盛。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庞大的优越性。
从而引导先生增强维护民族勾搭的看法,自觉支持民族政策,以实践举动维护民族勾搭。
教学案例中的互联网资源应用
教学案例中的互联网资源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学案例作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真实情境的再现来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案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来丰富案例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培养。
本文将探讨教学案例中的互联网资源应用,并从设计角度提出几个建议。
一、互联网资源在教学案例中的应用1. 背景资料和研究支持:在教学案例中,可以通过引用互联网资源来提供背景资料和相关研究支持。
例如,对于一个关于环境保护案例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引用相关报告、新闻文章或学术论文,以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 视频和音频素材:互联网上有丰富的视频和音频素材可供教师选择,可以通过嵌入视频或音频来提供案例中的实际情境。
例如,在一个关于历史事件的案例中,教师可以引用历史纪录片或者目击者的采访录音,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3. 信息搜索和探究:教学案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互联网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来源,帮助他们进行个人探究和相关知识的搜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等工具,独立寻找与案例相关的背景资料、专家观点等信息。
4. 在线模拟和实践:互联网提供了许多在线模拟和实践平台,可以让学生在案例中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和实践操作。
例如,在一个商业决策案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在线模拟市场,进行销售策略的制定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案例中互联网资源应用的设计建议1. 案例背景的引入:在教学案例的引言部分,可以适当引用互联网资源来描述案例背景。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应注意选择可靠和有权威性的资源,确保描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素材的整合和组织:教学案例中的互联网资源应该以合适的方式整合和组织,使学生能够轻松访问和理解。
初二数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应用
初二数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
在初二数学教学中,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教学资源在初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优势和挑战。
1. 互联网教学资源的种类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层次和领域的数学知识。
其中包括:1.1 在线教学平台:如智慧教育平台、学习网站等,提供数学课程的在线学习和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学习、讨论和答疑。
1.2 数学学习网站: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包括题库、习题讲解、视频教程等,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
1.3 数学教学视频:数学教学视频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方便重复学习和自主学习。
1.4 数学学习应用软件:如数学题库应用、数学游戏等,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应用2.1 深化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来辅助传统课堂教学。
例如,可以通过投影仪将数学学习网站中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
2.2 提供个性化学习:互联网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挑战。
学生可以凭借在线学习平台或学习应用软件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安排。
2.3 提供实践机会:互联网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提供实践机会。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并及时得到反馈和指导。
3. 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优势3.1 丰富多样的内容:互联网上数学教学资源种类繁多,涵盖了各个层次和领域的数学知识,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2 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教学资源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
3.3 提高学习效果:互联网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4 促进合作学习:互联网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和交流,激发合作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中学信息技术(信息海洋网络搜索)一、教案背景(一)面向学生:中学(二)学科:信息技术(三)课时:1课时(四)学生课前准备:打开计算机,确认计算机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网络信息搜索的特点;2.选用适当的搜索引擎搜索所需信息;3.通过完成几个搜索任务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二)能力目标: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分工合作,承担责任,能够表现出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协作交流能力,能将搜索到的信息与伙伴分享,增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运会知识的了解,加强对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好搜索引擎,提高信息搜索的效率难点:各种搜索技巧综合恰当应用四、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教材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网络技术应用》九年级上册第2课《信息海洋,网络搜索》。
本节课是一节网络运用实践课,利于互联网搜索技术,让我们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查找到有用的信息,掌握一种快速获取信息的方法,本节课主要以百库搜索引擎为例,通过目录分类查找、关键字搜索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并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同时体验搜索引擎为我们的信息查找带来的便利。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2010年在我国的上海和广州分别举办了世博会和亚运会,两次盛会的顺利举行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近几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请问有没有同学知道2011年8月份又有哪一个盛大的活动要在中国举行呢?你们了解它将在中国的哪个城市举行吗?这场盛会又会举行多久呢?同学答: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第26届大运会的情况呢?(请学生讨论后总结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获取我们想了解的信息,如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
(二)网络搜索寻找答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可以发现有很多同学都提到了在网上去找这些信息,确实目前使用网络搜索来寻找答案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习惯,但是因特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我们要从这茫茫大海中找到所需的信息,简直就像是大海捞针,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介绍搜索引擎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同学们学会在网络里准确快速的查找信息。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小结并出示: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7页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i?ct=5033=%B8%BA%CA%FD%B5%C4%C8%CF%CA%B6%CD%BC%C6%AC&in=20542&cl=2&lm=-1&st=-1&pn=20&rn=1&di=22323804960&ln=1976&fr=&fm=ala0&fmq=1332159482575_R_D&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0&-1&di22323804960&objURLhttp%3A%2F%%2FUpLoadFiles%2Fnews%2F2008-7%2F2008071521420443869.jpg&fromURLhttp%3A%2F%%2Fshuxue%2Fshuxuejiaoxueluxiang%2F2010-12-14%2F11043.html&W517&H414&T9545&S36&TPjpg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陕西省石泉县城关镇银龙谭兆小学吕清清电子邮件:职称:小教一级电话:八、总结课文。
师总结过渡:到了这时,人歇了,船停了,城市进入梦乡了,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美丽的文字,美丽的风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意大利有个威尼斯,在咱们中国,也有一个威尼斯,东方的威尼斯,知道是哪里吗?我么一块来欣赏吧!(播放江南水乡——苏州风光视频)/S3keMVdSeQ9A-s9d.html.cn/v/b/756821.html师动情解说:长江下游,太湖之滨,有座绵延了2500余年,深蕴姑苏文化的水乡古城——苏州,粉墙黑瓦的民居、纵横流淌的河水、古朴动人的石桥,错落相映,情景悠远,风光旖旎婉约,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而如今,苏州已和威尼斯结为了姊妹城市,这座东方的威尼斯,走向了世界!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威尼斯的小艇》是写景的文章,所以在整个教学环节,我都注重用上一些优美的词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还可以初步渗透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平日词句的积累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
课前注重师生互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看似无意的对课题的琢磨及介绍,却与平时的积累及留意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对威尼斯有初步的印象,也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从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来看,我首先是整体感知课文,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读书的注意力集中,真正把文字读到心里去,谈谈自己初读课文的感受,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性入手,明确并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就细致地深入到课文描绘的每一处美景中。
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艇的样子时,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通过绘画,不仅激发了学文的兴趣,还把在阅读中的感悟变为表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
跨越式跳高
学校: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
姓名:魏少龙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体育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到学校图书馆、书店、网络中搜集跨越式跳高技术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2. 通过体育教师协助利用学校现有体育器材资源针对跨越式跳高技术的训练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技术教学课,而技术教学课往往有枯燥、乏味这样的特点。
学生比较难以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对每一个动作要详解,并结合图片和视频加深对跨越式跳高技术要领的理解。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第三届学校:江苏省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姓名:徐XX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第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自己试着编写9的乘法口诀,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一下口诀对不对。
二、教学课题9的乘法口诀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科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9的乘法口诀。
内容分析: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教材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直接利用列表计算的过程和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填出9的乘法口诀。
这样设计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学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从而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编记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运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乘除法算式。
2、让学生在探究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编制9的乘法口诀,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记忆。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课前查阅与9相关的知识并试着编写“9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闯关自主探究1喜羊羊他们来到城堡前面,城堡的大门紧锁着,喜羊羊发现门上有九个方格,只有前4个数字是:9、18、27,36,后面5个都没有。
2谈话:你能看出9、18、27,36排列的时候有什么规律吗?从这些数中,你知道1个9是多少吗?2个9呢?27是几个9?9个9是多少?3揭示课题:9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亲手算一算,体会每次加9的过程,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研究每次加9后的数字特点开始,为后面探索9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获得一种数学的力量。
】三、探索编记口诀踏入狼堡,考验才刚刚开始,刚走几步,就看见一扇门,门上画着,是干什么的呢?1.数整体把握口诀,找到规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思想品德3、课时:1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2月发布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加强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时做到胸有成竹。
2、要做好教学资料的准备,如搜集反映民族特色、西部大开发战略、反映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图片、歌曲、真实资料,教学时做到有理有据。
学生准备:1、搜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西部开工建设或建成的标志性工程的图片、资料等。
2、调查、了解、搜集本地民族团结的事例,及本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课题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1、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能力,提高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的能力。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内容:本教材是山东版九年级教材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二节内容,本课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团结,实现了共同繁荣。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从而引导学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初中历史教学互联网应用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互联网应用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互联网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工具。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互联网的应用不仅能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互联网应用的具体实践。
一、互联网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备课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试题等。
教师可以通过下载这些资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修改和整合,提高备课效率。
2.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互联网资源,如播放历史纪录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音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课后拓展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历史网站、博客、论坛等,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
二、互联网平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聊天工具、论坛等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话题的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课后交流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微信等平台,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3.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问卷、在线评价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
三、互联网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历史事件、场景等无法直观展示,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其学习兴趣。
2.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测试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测试系统,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进行即时检测,了解其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3.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利用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行为等进行数据分析,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互联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平台和技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docx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回小学2、学科:科学3、课时:第1课时4、教学准备:(1)微机教室,互联网。
(2)课前让学生通过请教、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搜集物质的变化。
(3)蜡烛、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烧杯、干抹布。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一一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的发展,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溶解,特别是蒸发一课里的糖水,怎样加快蒸发——加热,加到什么程度,两种可能,一种是变回糖,另一种是烧焦了。
当时只是告诉学生烧焦了就不能再变回到糖了,现在我们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解清学生的疑惑。
本单元的知识更是为了学生到达九年级学习化学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从蜡烛的变化开始,引领学习后儿课,其实后儿课就是本课的复习和加深。
四、教学方法我釆取实验教学为主的方针(事实说明一切),借助互联网搜索功能加深学&对本课的认知。
教学目标:1、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生成新的物质。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5、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教学过程1、导入师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大自然中物质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学生发言。
那么我们來看大自然中的其他变化(课件播放视频)。
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的变化,我们也看了视频,那么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研究物质的变化。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是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的,同学们要掌握时间坐标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一段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是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的,同学们要掌握时间坐标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一段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叫做坐标平面。
4.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有唯一一对和它对应,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在坐标平面都有一点和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与是一一对应的。
5. 质点。
6.运动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是什么?◆预习阅读本节内容: 1.描述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2.描述路程与位移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3.矢量与标量的区别。
4.我们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自主学习】一、时间和时刻一、时刻和时间间隔(一)观察本校作息时间表. 1.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 2.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 3.观察教材第12 页图 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总结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 举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实例,并加以讨论. (二)根据下列“列车时刻表”中的数据,T15 18:19 00:35 00:41 05:49 05:57 09:15 09:21 16:25 站名北京西郑州武昌长沙广州T16 14:58 08:42 08:36 03:28 03:20 23:59 23:51 16:521.列车从广州到长沙、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6 小时59 分、15 小时50 分、22 小时分.2.怎样用时间轴表示时间和时刻.二、路程和位移 .cn/question/***-*****1.html 1.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请回忆列举。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两三位数除以一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学校:山东省诸城市石桥子小学姓名:臧桂香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二、组内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1〕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2〕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展示多媒体课件〕2.你想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可能答复:A.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
960÷2=480〔包〕480÷4=120〔盒〕引出连除算式后,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
结合分步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2÷4=480÷4=120〔盒〕B.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
2×4=8〔个〕960÷8=120〔盒〕960÷〔2×4〕=960÷8=120〔盒〕4.全班交流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说出自己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其它小组补充完善。
教师板书学生交流的成果。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的时间并且形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时,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的分析思路,逐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三、拓展应用,课外延伸。
〔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
2. 自主练习2 〔多媒体课件展示〕〔1〕学生自己读题,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做解决这个问题?〔3〕指名说说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4〕全班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3:〔多媒体课件展示〕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第一课时(共两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⑴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⑵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3)划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把握作者心路历程二、教学课题: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
1、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和义;了解作者生平和主要作品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的散文风格和优美沉着的语言3、体会其思想变化的过程,引发对生命的思索与认识三、教材分析《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
而第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敢于直面生命中的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感知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领会由这种美而引发的作者的感悟,并由此了解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
教学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关于地坛的图片,一些身残志不残的典型人物图片及其简介,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
2、关于史铁生的有关介绍。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视频朗读教学之前先自己研究课文思路与主旨,对文章能做到深刻理解。
然后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我与地坛》的相关教学材料,以适合的教案做参考,确定文章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根据教学需要,找相关视频与图片,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四、教学设想本文应该通过筛选信息来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并能通过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来品味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研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百度图片搜索】天坛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B5%D8%CC%B3&in=6985&cl=&lm=-1&pn=0&rn=1&di=855348 706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 ht=&face=&is=&istype=/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B5%D8%CC%B3&in=12845&cl=&lm=-1&pn=1&rn=1&di=11014 4220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 ght=&face=&is=&istype=/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B5%D8%CC%B3&in=30299&cl=&lm=-1&pn=8&rn=1&di=47779 51882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 ight=&face=&is=&istype=(学生回答:北京地坛图片)教师简介: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设计背景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也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其中之一就是互联网技巧的教学。
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的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互联网技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教案设计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听取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就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困惑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二步:互联网的特点1.教师呈现PPT,简要介绍互联网的特点,如广阔的信息范围、高效的检索方式等。
2.教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的特点。
第三步:互联网的技巧1.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互联网的常用技巧,如关键词、专业网站、筛选结果等。
2.教师借助PPT或互联网引擎演示,展示如何使用这些技巧。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互联网的技巧,学生们可以就自己在使用互联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
第四步:技巧的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给出一些具体的需求,如查找动物、查找在一些地点的美食等,要求学生通过使用互联网技巧找到相关信息,并进行分享和展示。
2.教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辅助,帮助学生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可以分小组或个人撰写总结和评价报告。
2.教师收集学生的总结和评价报告,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三、教案实施过程中的考虑因素1.教具和资源准备:电脑、投影仪、互联网引擎、PPT等。
2.学生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3.教师角色: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发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4.时间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保证每个环节的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演示交流,这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算法的实现过程,而且为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坚持贯彻“必要性”、“平衡性”、“广泛性”、“实践性”、“实效性”等原则。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一、学生在【搜索】古时候半斤为什么等于八两/question/35339.htm
学生通过探究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规律,掌握十以内不同进位制间的转换,进而能写出相应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加深对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的认识,使学生熟悉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善于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
教学重点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互相转换。
(三)教学难点
思考5:一般地,如何将k进制数anan-1…a1a0(k)写成各数位上的数字与基数k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
思考6:在二进制中,0+0,0+1,1+0,1+1的值分别是多少?
知识探究(二):进位制间的转化(k进制化十进制的算法)
/view/883725.htm
思考3:上述方法也可以推广为把十进制数化为k进制数的算法,称为除k取余法,那么十进制数191化为五进制数是什么数?
191=1231(5)
例2将十进制数458分别转化为四进制数和六进制数.
458=13022(4)=2042(6)
例3将五进制数30241(5)转化为七进制数.
30241(5)=3×54+2×52+4×5+1=1946.
职称:中学初级教师
三、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进位制有哪些?
二、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b)过程与方法
学习各种进位制转换成十进制的计算方法,研究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去余法,并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
(c)情态与价值
领悟十进制,二进制的特点,了解计算机的电路与二进制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与数学的联系。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必修三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所讲授的都是一些数学思想方面的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很有帮助。就单独的算法初步这一内容,则是为了提高学生有条理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理解计算机的某些基本语言中的算法(数学)成分。
本课通过古语:“半斤八两”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自然提出问题:“为50(7)
三、小结作业
1.利用除k取余法,可以把任何一个十进制数化为k进制数,并且操作简单、实用.
2.通过k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化,我们也可以将一个k进制数转化为另一个不同基数的k进制数.
提出建议: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学习相关知识
并师生达成共识:
互联网对学习的帮助——人应该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只要你想学“不知道的内容”,你上互联网一查,互联网上都能帮助你实现。终身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学会学习(可用互联网)
思考1:进位制是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如逢十进一,就是十进制;每七天为一周,就是七进制;每十二个月为一年,就是十二进制,每六十秒为一分钟,每六十分钟为一个小时,就是六十进制;等等.一般地,“满k进一”就是k进制,其中k称为k进制的基数.那么k是一个什么范围内的数?
思考2:十进制使用0~9十个数字,那么二进制、五进制、七进制分别使用哪些数字?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生活中我们常么说半斤等于八两
/question/3562916.html
二、讲授新课
知识探究(一):进位制的概念(学生活动搜索) /view/1088339.htm
思考1:二进制数110011(2)化为十进制数是什么数?
110011(2)=1×25+1×24+0×23+0×22+1×21+1×20=32+16+2+1=51.
思考2:二进制数右数第i位数字ai化为十进制数是什么数?
例1将下列各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
(1)10303(4);(2)1234(5).
10303(4)=1×44+3×42+3×40=307.
四、课堂检测
1.已知10b1(2)=a02(3),求数字a,b的值.
10b1(2)=1×23+b×2+1=2b+9.
a02(3)=a×32+2=9a+2.
所以2b+9=9a+2,即9a-2b=7.
故a=1,b=1.
2.将 、 转化成十进制数.
五、作业习题1.3A组题
六、教学反思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吉林省学校:通化市靖宇中学姓名:史研
思考3:在十进制中10表示十,在二进制中
10表示2.一般地,若k是一个大于1的整数,则以k为基数的k进制数可以表示为一串数
字连写在一起的形式:anan-1…a1a0(k).其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字an,an-1,…,a1,a0的取值范围如何?
思考4:十进制数4528表示的数可以写成4×103+5×102+2×101+8×100,依此类比,二进制数110011(2),八进制数7342(8)分别可以写成什么式子?110011(2)=1×25+1×24+0×23+0×22+1×21+1×207342(8)=7×83+3×82+4×81+2×80.
1234(5)=1×53+2×52+3×51+4×50=194.
知识探究(三):进位制间的转化(除k取余法)
/view/883725.htm
思考1:二进制数101101(2)化为十进制数是什么数?十进制数89化为二进制数是什么数?
思考2:上述化十进制数为二进制数的算法叫做除2取余法,转化过程有些复杂,观察下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question/3562916.html,从而引进数的进位制及其转化问题。在这个真实背景下,学生能真切地体会算法的作用与数学的力量,引入这个背景的意义,在于讲数学中的算法思想,在于应用算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不同进位制间的转化”这一目标,让学生经历由探究算理,到抽象算法步骤,绘制程序框图,再到设计并优化程序的全过程,使学生明确自己是在学数学而不仅仅是在编程序或玩计算机,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得到算法思想的熏陶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