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人琴俱亡(典例解析)
《人琴俱亡》教案精选
《人琴俱亡》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单元《建安风骨与
正始之音》中的《人琴俱亡》篇。该文描绘了晋代文学家嵇康因不满
当时政治黑暗,宁愿放弃仕途,以弹琴、读书、吟诗为乐,最终因司
马昭之谋而遭杀害的悲剧故事。详细内容包括:嵇康生平介绍、与山
涛绝交书、琴诗《广陵散》及人物评述。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嵇康的生平事迹,理解其人格精神及其在当时社会
背景下的意义。
2.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感受《广陵散》的音乐美和文
学价值。
3. 通过分析嵇康的形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对《广陵散》的鉴赏分析,理解嵇康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点:嵇康与山涛绝交书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嵇康的形象
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人琴俱亡》篇原文及注释、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古琴曲《广陵散》,让学生初步感受古琴音乐
的魅力,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
(1)介绍嵇康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其人格精神。
(2)讲解嵇康与山涛绝交书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写作手法。
(3)分析《广陵散》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美。
3. 例题讲解:
(1)分析嵇康形象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2)解读《广陵散》中的人物情感。
4. 随堂练习: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嵇康的生平事迹。
(2)让学生分析《广陵散》中的人物情感,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
1. 嵇康生平
2. 与山涛绝交书
3. 琴诗《广陵散》
4. 嵇康形象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
问答:
1、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2、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 悲叹句吗?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 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子敬因死了很久,他的琴长时间没有弹而损坏,“不调” 既是写实际情况。2 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悲哀。 5、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生病和悲痛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3、语时了不悲。 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 6、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7、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他也死了。
了(liǎo)不悲 此已丧(sàng)矣 索舆(yú) 径(jìng)入 俱病笃(dǔ) 奔丧(sāng) 素好(hào)琴 弦既不调(tiáo)
恸(tòng)绝良久
月余亦卒(zú)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笃:(病)重;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2、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丧:死亡。 何以:即“以何”,为什 么。 王子猷问手下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 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人琴俱亡习题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月余亦卒.()
(2)便索舆.来奔丧()
(3)便径.入坐灵床上()
(4)弦既不调.()
答案:(1)死(2)轿子(3)一直(4)协调
2.翻译下列句子。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2)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1)引恸绝良久(2)子敬速好琴
(3)便径入坐灵床上(4)何以都不闻消息
答案:(1)因∕恸绝良久(2)子敬∕速好琴(3)便∕径入坐∕灵床上(4)何以∕都不闻消息
4.填空。
文中最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之情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阅读全文,回答5~8题。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病重
B.语时了不悲结束
C.因恸绝良久很
D.子敬素好琴向来
【解析】选B。“了”在句中的意思是“完全”。
6.翻译下列句子。
(1)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人琴俱亡》.ppt
链接生活:
今天,在座的同学一般都是独身子女,从血缘关系上来讲, 兄弟关系似乎已不复存在,但我们经常说“同学如姊妹如兄 弟”,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这种手足之情呢? 联系自己平时和同学之间相处的实际好好反省,谈谈你的一些 想法和做法。
片段分析
一、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词句能表现子猷的独特形象?
“了不悲” “都不哭” 和“恸绝 久”“月余亦卒”,表现了子猷的独特 形2、象子。敬死后,子猷是否伤心?从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来?
伤心。问左右——索舆奔丧;取琴弹— —不调掷地;恸绝久——月余亦卒
3、子猷子敬兄弟情深,而文中却说“语时了 不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是子猷悲痛到极点才作出的反应,其 实他的内心非常痛苦。
写作特点:
1、人物形象刻画很有个性。
2、语言十分简洁。
小结: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 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 厚的情谊。
qí lùchĭ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fŭ 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对比:在感情上, 《人琴俱亡》与《七 步诗》所表现的兄弟 之情相同吗?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一、学习重点: 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用法。 2、体会深厚的兄弟情谊。
二、学习难点: 如何实实在在地掌握文言词汇的意义 和用法。
《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参考答案: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作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南朝宋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②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③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4、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答]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5、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答]一往情深口若悬河望梅止渴等。
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
[答]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7、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表现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痛失弟弟的悲伤。
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索、径、掷。
9、课文开头写子猷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答]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恸绝良久。
《人琴俱亡》阅读及答案参考
《人琴俱亡》阅读及答案参考
《人琴俱亡》阅读及答案参考
阅读《人琴俱亡》,完成13~15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3、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____________ (2)何以都不闻消息___________
(3)弦既不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15、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否矛盾呢?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3.(1)都(2)总,竟(3)协调(4)痛哭,极度悲哀
14.(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15.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此时子猷想以一种独特的悼念方式来表达痛苦与思念,等到”弦既不调”时,内心的悲痛无法排遣,所以”恸绝良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的内容。
该文选自《世说新语》,主要讲述了晋代文学家稽康因拒绝为篡位的
司马昭演奏而被杀害的故事。详细内容包括:稽康与嵇喜的交往,稽
康拒绝为司马昭演奏的原因,以及稽康就义前的从容表现。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稽康的生平事迹和品格精神。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对古汉语的语法、词汇、句
式的理解。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
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古汉语的语法、词汇、句式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教学重点:稽康拒绝为司马昭演奏的原因,稽康就义前的从容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例题等。
2. 古汉语词典:帮助学生理解古汉语词汇。
3. 练习题: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稽康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课文解读:详细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语法、句式等。
4.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1. 《人琴俱亡》
2. 重点词汇:稽康、司马昭、演奏、就义、从容。
3. 重点句式:古汉语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4.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分析稽康拒绝为司马昭演奏的原因。
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及造句
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及造句
“人琴俱亡”这则成语常用来比喻对知已、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知道有哪些人琴俱亡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人琴俱亡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一、人琴俱亡含义
人琴俱亡,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qín jù wáng,意思是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出自《晋书·王徽之传》。
二、人琴俱亡典故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其子女在书法上几乎都有成就。其中五子王徽之的书法成就,在王氏兄弟中仅次于七子王献之。王献之的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徽之少年博学.生性洒脱,不拘小节。他曾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他不修边幅,也不处理府中公务。后来担任了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桓冲的骑兵参军。有一次,桓冲问他:“你负责哪项工作?’王徽之答道:“好像是管理马的。”桓冲接着问:“你管理多少匹马?.王徽之回答:“我连马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马的数量!.桓冲又问:“马匹死了多少?.王徽之答道:“我不知道生是怎么回事,怎么能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呢!”
王徽之性情放诞不羁,无法忍受朝廷中各种规矩的束缚,担任黄门侍郎一职后不久,就弃官归隐,退居山阴。王徽之生性酷爱竹,曾说:“怎么可以没有竹子相伴呢!’归隐后,他亲手在所住房子周围栽满了绿竹.并且每天在竹林之下,吹箫咏竹。
王献之,字子敬。少年时声名远播,超然洒脱,不受拘束。即便整天闲居在家.举止、容貌也不懈怠,他的风流洒脱成为当时之冠。
一次,王献之和王徽之共处一室。家里失火,王徽之来不及穿鞋,急忙逃了。王献之面不改色,神情坦然,慢慢呼喊仆人扶他走出来。
刘义庆《人琴俱亡》原文及鉴赏
刘义庆《人琴俱亡》原文及鉴赏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人琴俱亡原文及翻译(整理9篇)
人琴俱亡原文及翻译(整理9篇)
篇1:《人琴俱亡》翻译和原文
《人琴俱亡》翻译和原文
《人琴俱亡》这篇文章也是考点之一,同学们要很好地掌握这篇文章就必须熟读原文和理解翻译的内容。以下是《人琴俱亡》翻译和原文,欢迎阅览!
:
王子猷①、子敬②俱病笃③,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④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⑤不悲。便索舆⑥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⑦,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⑧不调⑨,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⑩,月余亦卒。
: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样子。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
①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他卓荦放诞,清高自恃,因此引来很多非议,后世更有人称他为“伪名士”。
②子敬: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
舆(yú):轿子。调:协调。“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③笃:(病)重。
④都:总,竟。
⑤ 了(liǎo):完全。
⑥舆:(yú)轿子。
⑦琴:名词用作动词,弹琴。
⑧既:已经。
⑨调:协调。
⑩恸(tòng)绝良久:痛哭了很久,几乎昏死过去。
篇2:人琴俱亡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语文: 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海南华侨中学杨颖欣
一、导入
师:有一个人,他爱竹,即使暂居一处也要在庭院中种满竹子;有一个人,他天性自由,潇洒大度,也不乏敏感,在突然醒来的雪夜里,四顾茫然,想起远处的朋友,便趋舟前往。江南的雪,如同他的思念。不需要把酒言欢,只是望一眼,已足够。这一个人,说他淡薄,实则用情深沉。在弟弟患了重病之时,情愿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换取弟弟生命的延长,只可惜,那个时候他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寿数了……他,是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他,就是《人琴俱亡》这篇课文里面的王子猷。
这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的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伤逝》,记载了王子猷在面对至亲,弟弟子敬去世时的表现。听老师说,不如自己品读,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篇课文。
二、字词
师:老师听了一下,有个别同学在一些字词的读音上还是把握得不太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容易读错的字。(教师出示字词)
俱病笃索舆掷地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我们考试的第一道就是语音的考察,我们要想在考试的时候旗开得胜,语音就一定要记牢。
学习文言文,我们一要正字音,二要明字义,老师要考考你们,这些字的意思能不能解释出来。
笃:(病势)重。索:要。素:向来。掷地:扔在地上。恸:大哭。
良久:很久。卒:在本文是“死”的意思。
素好琴:好,喜爱;琴,名词或用作动词,弹琴。
三、复述故事
师:第三步,我们就要释文意了。这篇课文比较简单,把握了这些字词的意思,相信我们的同学们也可以将整篇文章翻译下来了。但老师的要求不止如此,老师希望你们在对文章翻译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语言把这篇课文叙述的故事生动地说出来。注意,复述故事不是翻译,要加上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把这个故事叙述出来。
《人琴俱亡》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人琴俱亡》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原文]
王子猷①、子敬②俱病笃③,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④都⑤不闻消息?此已丧矣⑥。”语⑦时了⑧不悲。便索⑨舆⑩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11)琴,便径(12)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13)不调(14),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15)良(16)久。月余,亦卒。
[注释]
①王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之兄。②子敬: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字子敬。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书法名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③笃;(病)重。④何以:即“以何”,为什么。以,因为。⑤都:全,总。⑥此已丧矣:“此子敬已丧矣”的省略。此,由此看来。⑦语:说话,动词。⑧了:完全。
⑨索:要。⑩舆(yú):轿子。(11)好(hào):爱好。(12)径:径直。(13)既:已经。(14)调(tiáo):协调,这里指调试出和声。(15)恸(tòng)绝:悲痛欲绝。(16)良:很。
[译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而子敬先死。王子猷问身边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
敬的)消息? 由此看来(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似乎)毫不悲伤。便要来轿子去料理丧事,一路上(他)都没有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就径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可是)琴弦已经调不出和声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离开了人世。
[鉴赏]
每当读到子猷心知最亲近的人已离世而“不悲”而“不哭”时,我们必然觉得此人太不近人情,哪里会想到这是作者故意设置的一个悬念呢?设置悬念是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一种好办法。不过,悬念的设
人琴俱亡字词解释人琴俱亡教案
人琴俱亡字词解释人琴俱亡教案
十三人琴俱亡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2、有感情的诵读古文,体会子猷对弟弟独特的悼念方式,感受子猷对弟弟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感情诵读文章,学习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感受子猷对弟弟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体会子猷对弟弟独特的悼念方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导入:以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的学习。幻灯片1-3
2、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4
(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2)有感情的诵读古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兄弟情谊。
幻灯片3
3、热身抢答:幻灯片5
(1)课文选自哪一本书?
(2)文中兄弟俩是谁?
(3)他们的父亲是谁?
4、作品简介:幻灯片6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较为集中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5、自主学习,疏通词句:幻灯片7
(1)找出你认为读音需注意的字词。
(2)找出你认为翻译需注意的字词。
(3)把你没弄懂有疑问的词句画出来。
6、自学检查:幻灯片8
(1)读准下列黑色字字音
(2)朗读课文:找生读;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3)逐句检查翻译,并检查重点词的词意:幻灯片9—13
二、研读课文,小组探究:幻灯片14—16
(1)用简洁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情深?试找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人琴俱亡》PPT课件3
有感情的诵读古文,体会用独特悼念方式表 达深厚的兄弟情谊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品味简洁传神 的语言 重点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 难点:体会用独特悼念方式表达深厚的兄弟 情谊,感受凄美的爱的感情熏陶。
注意读准下列字
了(liǎo)不悲 , 笃(dǔ), 舆(yú), 奔(bēn)丧 , 恸(tòng),亦卒(zú),不调(tiáo)
实词: 笃:(病)重; 径:直往; 卒:死
索:要; 舆:轿子; 素:向来,一向;
虚词: 而:表承接,不译; 既:已经; 因:于是
了:完全; 俱:全,都。
学生对照书下注解 进行翻译,有不会的 先讨论,然后师生共 同解决。
出示译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 子猷问手下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 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 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奔丧事,一路上都没 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 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 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 “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 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月, (子猷)也死了。
深入体会“至爱亲情”
再读课文,把握感情基调(哀怨、凄婉、悲 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三、人琴俱亡
十三、人琴俱亡
教学目标:
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熟读课文并能复述主要内容;
3、探究魏晋时代士人思想情感的独特的表达形式,从而感受到子猷与子敬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2、理解深厚的兄弟情谊。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先请一个同学给你们讲一则《高山流水》的故事。琴声为心声,知音为知己。琴声中还能传出深厚的兄弟情谊,就是今天学习的《人琴俱亡》这篇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作者是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本文选自《世说新语》。
王子猷和王子敬是兄弟,他们的父亲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
二、一读,读准字音: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2、抽学生朗读课文,生点评,师纠错正音。
3、师就个别句子指导停顿。齐读。
三、二读,读懂课文:自主学习,疏通词句。
1、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自主合作,疏通文意。注意“三看一查”:
三看:看课文,看注释,看练习。
一查:查阅工具书。
2、质疑,小组互译。
3、展开译读竞赛,媒体显示问题,学生分组抢答。
你能订正下列译文中的错误吗?
(一)解释划线的词(二)翻译下列句子
1……俱病笃(忠实)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子敬问左右(左边右边)凭什么总听不到消息?这个
3何以都不闻消息?(全部)定是他已经死了。
4语时了不悲(句末语气词)2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便索舆来奔丧(绳子)就把绳子放在车上来奔丧,
6子敬素好琴(白色)一路上都没有哭。
7弦既不调(既然)
8因恸绝良久(因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1 苏教
1.王子猷(yóu)
2.子敬俱病笃(dǔ)
3.此已丧(sàng)矣(yǐ)
4.语时了(liǎo)不悲
5.便索舆(yú)来奔(bēn)丧(sāng)
6.子敬素好(hào)琴
7.弦(xián)既不调(tiáo) 8.掷(zhì)地云
9.因恸(tòng)绝良久
10.月余亦(yì)卒(zú)
慢读,疏通理解
请你找出子猷的动作, 体会子猷此时的心理活动。
回读,把握文章
第一部分(1) 写子猷奔丧。先 交代兄弟二人皆病重,子敬先死。 由于久没有子敬的消息,子猷推 断弟弟已经不在人世,于是急忙 去奔丧。
第二部分(2) 写子猷恸绝。子 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哀悼弟弟。
由于人不琴胜俱其哀亡,—“—月手余足亦卒情”深。
选自《晋书·列传五十》
译文
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疏通理解
素: 一向、向来。 好: 喜欢。 径: 直往。 既: 已经。 掷: 扔。 因: 于是,就。 恸: 痛哭,极度悲伤。 绝: 气息终止。 卒: 死。
第二段: 重点词语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52022/1/15January 15,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52022/1/152022/1/151/15/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52022/1/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
第五部分典型习题点拨
一、字词巩固
1.指出下面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亡.羊补牢人琴俱亡.
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子敬素好.琴
C.而.子敬先亡跪而.拾之以归
D.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也
[答案] B
[解析] A选项,前一个“亡”是“丢失、走失”的意思;后一个“亡”是“死”的意思。B选项,两个“好”都是“喜欢”的意思。C选项,前一个“而”表示转折,“但是”的意思;后一个“而”表示修饰。D选项,前一个“以”是“因为”的意思,表示原因;后一个“以”是“用”的意思。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以都.不闻消息(都:总是)
B.语时了.不悲(了:结束)
C.子敬素.好琴(素:白色的)
D.便径.入坐灵堂上(径:径直)
[答案] D
[解析] A选项,“都”的确切解释为:总,竟。B选项,“了”应解释为:完全。C选项,“素”应解释为:向来。
二、句子理解
1.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答案]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解析] 重点字词:都:总,竟。已:已经。丧:死。
重点句式:“何以都不闻消息”,相当于“以何都不闻消息”,宾语前置句式。
(2)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答案] 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
[解析] 重点字词:俱:都。亡:死。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答案]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解析] 重点字词:因:于是,就。恸绝:痛哭到几欲昏死的地步。良:很。
2.下列句子中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B.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C.子敬/素好琴,便/经入/坐灵床上。
D.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答案] C
[解析] 文言文的断句,要根据语句的含义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划分。
A选项,“都”是“总、竟”的意思,“不闻”是“没有听到”的意
思,副词与动词之间应该有停顿。而“不闻”与“消息”是动宾短语关系,可以不必停顿,因此,正确的节奏是: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B选项,“索舆”是“要来轿子”的意思,这两个字组成动宾短语,不应作停顿,正确的节奏划分应该是: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D选项,“恸绝”是“痛哭到几欲昏倒的地步”,这是一个词语,不能割裂开来,因此,正确的节奏应该是: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3.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何以都不闻消息”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读之竟日
C.何以也
D.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答案] C
[解析] C选项与题干的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式。A选项,相当于“太祖常以读书劝之”,是状语后置句式。B选项,相当于“竟日读之”,是状语后置句式。D选项,“……者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因此,本句为判断句式。
三、课文回顾
1.文中“语时了不悲”的“了”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案] “了”,完全。这可以说是子猷悲痛到极点才做出的反应,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解析] 其实,“语时了不悲”应该理解为“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哀的样子”,而不应理解为“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估计到弟弟已经先他而去
了,王子猷的心里肯定是十分悲痛的,“完全不悲伤”是不可能的,只是当时并没有在脸上显露出来而已,这说明了王子猷性格坚毅、刚强的一面。
2.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这“不调”说明了什么?
[答案] “不调”既写出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又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解析] 人如过度悲痛,便话不成句,歌不成曲,如《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子猷欲弹琴一曲以送弟,可是因自己病重,更因心情十分悲痛,弹到后来,曲不入调,琴不成声——“弦既不调”。非琴不调也,实人不调也。兄为弟痛,兄弟情深,“不调”两字是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