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合集下载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培训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培训
医疗事故的判定标准包括: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 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是否造成患者人身伤害;是否造成患者功能障碍或死亡等 。
医疗事故的分类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 患者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 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 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预案应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对突 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建立医疗急救网络,确保在事故发生时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模拟演练,提高
能够迅速调动资源,进行现场救治。
实际操作能力。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加强医疗安全宣传教育
定期开展医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
险意识。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医疗 安全的认知和理解,增强患者自
我保护意识。
建立多渠道的医疗安全宣传途径 ,利用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形式
普及医疗安全知识。
03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报告
01
02
03
及时报告
一旦发生医疗事故,相关 人员应立即向医院管理层 报告,并按照医院规定进 行逐级上报。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PPT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PPT

医疗事故鉴定
鉴定机构
医疗事故鉴定应由具有法定资质 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进行。
鉴定程序
鉴定机构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鉴定,包括审核材料、组织专家
鉴定、形成鉴定结论等。
鉴定结果
鉴定机构应根据鉴定结果,出具 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明确医疗事
故的等级和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与赔偿
处理方式
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结果,相关部门应对医疗事故进行处理,包括对 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管等。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
contents
目录
• 医疗事故概述 •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 •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 医疗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建议
医疗事故概述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预防、保 健等医疗活动中,因医务人员的 过失或错误,造成患者人身伤害 或死亡的事故。
分类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 ,医疗事故分为一级、二级、三 级和四级,其中一级和二级为重 大医疗事故。
重要原因。
医疗事故防范措施
02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定期培训医护人员
建立医疗技术评估机制
组织定期的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护 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 估,确保医疗技术的合理应用。
引进先进医疗设备

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制度

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制度

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制度

xxx医院

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制度

1、防范制度: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流程。刻苦专研,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建立差错登记制度,对所发生的差错事故,定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工作人员之间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互补,互助互学,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2、处理制度;已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并积极上报,做好善后工作。对已发生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进行严肃处理。

xxx医院

2018年8月

医疗事故管理与预防

医疗事故管理与预防
医疗事故可能导致患者需要承担 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经济损失 。
02
医疗事故管理
Chapter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医疗事故报告的时限
医疗事故报告的保密措施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卫 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并按照规 定进行记录。
医疗机构应当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保密 ,防止泄露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个人信 息。
鉴定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由专业人 员进行医疗事故等级和责 任程度的鉴定,提出相应 的处理意见。
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程序
协商解决
医疗机构和患者可以自行 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 等事宜。
调解处理
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 申请调解,达成调解协议 的,双方应当履行。
诉讼解决
双方无法协商或调解的, 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纠纷。
04
患者自身因素
如患者隐瞒病情、不 配合治疗等,也可能 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
医疗事故的后果与影响
患者及家属因医疗事故而遭受精 神上的痛苦和折磨。
医疗事故的发生可能对医院的声 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医 院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患者身体损害 精神损害 经济损失
影响医院声誉
医疗事故可能导致患者的身体健 康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法律法规尚待完善
医患沟通不足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医疗事故处理 法律法规,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模 糊地带和不完善之处。

医疗事故如何处理和预防

医疗事故如何处理和预防

医疗事故如何处理和预防

医疗事故根据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级的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也不同,要预防医疗事故需要注意各方面的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提升,下面法律我就医疗事故来为您详细解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医疗事故的处理

1、处理医疗事故要公开、公平、工作并且及时便民,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定性要标准,责任要明确,处理要合理恰当。

2、医疗事故分为:

造成患者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叫一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严重功能障碍受损的交二级医疗事故;

造成轻度功能障碍的交三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一些其他后果的叫四级医疗事故。

根据不同级的医疗事故按我国条例进行处理。

二、医疗事故的预防

1、医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恪守职业道德,认真仔细的为病人就诊;

2、医疗机构注重对医务人员关于医疗管理法律的培训,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3、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有监控,或者设置人员对医务人员的执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接收和处理患者的投诉、学习等。

4、对患者的病历要如实填写,妥善保管;

5、不得伪造、修改、销毁、藏匿病历;

6、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对患者资料可以复印或复制。

以上就是我对于该问题答案的整理,如果还有疑问,欢迎来进行学习。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预案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前言

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为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

1. 成立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工作。

2. 设立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预案。

3. 各科室设立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工作。

三、医疗事故预防

1. 强化医务人员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

2. 完善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疗行为规范、有序。

3. 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4. 加强医疗设备、药品、器械等物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5.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考核。

6.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7. 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对疑似医疗事故及时上报。

四、医疗事故处置

1. 确立医疗事故报告时限:医务人员发现或得知疑似医疗事故后,应在24小时内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2. 确立医疗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1)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科室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小组进行调查。

(2)调查组应在3日内完成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办公室。

(3)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办公室接到调查结果后,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并在5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4)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意见,经医院领导批准后,及时通知当事人及相关部门。

警示教育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

警示教育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

警示教育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在医疗行业,警示教育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医疗事故的发生不仅可能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痛苦,

也会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造成不可修复的声誉损失。因此,加强对

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研究和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医疗事故的预防

医疗事故的预防是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手段。预防医疗事故的关键

在于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医务人员

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其次,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建立符合规范的操作流

程和制度,确保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此外,医疗机构还要加强对

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二、医疗事故的应急处置

即使在预防工作做得再好,医疗事故仍有可能发生。因此,建立健

全的应急处置机制,对于减少事故的损害和后果具有重要作用。医疗

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流程和标准,合理分工和协同配合。当发生医疗事故时,首先需要迅速评估事态严重程度,随后立即采取

相应的救援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同时,应设立专门的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协调各方面资源,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工作。在事故后期,还需要

做好善后工作,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并进行事故的后评估和总结,以

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加强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是对医务人员进行事故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向医务人员

普及医疗事故的相关案例和教训,引导他们从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

事后救治等各个环节深入思考,增强他们的意识,减少犯错的概率。

同时,警示教育也可以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和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和

医疗事故处理与预防

医疗事故处理与预防

医疗事故处理与预防

在医疗行业中,医疗事故的发生时有所闻。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不

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损害医院的声誉和医生的职业

形象。因此,及时正确地处理医疗事故,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

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一、医疗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为过失、疏忽或技术操作

错误等原因造成的不良后果的事件。根据医疗事故的性质和原因,可

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手术事故、药物过敏事故、输血事故等。

了解医疗事故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和预防。

二、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

医疗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

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处理的步骤:

1. 确认事故发生并保护现场。一旦发现有医疗事故发生,医务人员

应立即停止当前操作,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以确保后续的调查和分析。

2. 紧急救助和稳定患者病情。如果患者的状况危急,医务人员应立

即进行救治,稳定其病情。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急救措施、手术修复等。

3. 及时报告和记录。医务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医院管理

部门报告事故,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这些文件可以用于后续的事故调

查和处理。

4. 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医疗事故发生后,应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方。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追责。

5.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和赔偿。医院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事故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赔偿。

6. 总结经验并做出改进。医院应以医疗事故为教训,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

ⅩⅩ医院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医疗事故的防范

1、预防为主

(1)医院建立健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各级组织,把医疗纠纷防范纳入目标管理。

成立ⅩⅩ医院医疗事故防范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2)加强各类人员卫生法律法规、诊疗护理常规、医院规章制度的学习、职业

道德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及医疗业务水平,以规避

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依法行医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严格按照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恪守职业道德,提高安全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依法依规行医。

2.按照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书写病历及病程记录、上级医师

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死亡讨论记录

等医疗文书记录,确保医疗文书书写的法律有效性。

3.自费药品、大型检查、有创检查、特殊治疗(包括有创治疗)及手术等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及告知。有医疗告知文书的,要有患者或亲属签名认可;无医

疗告知文书的,要在病程记录中记录告知内容并由被告知人或亲属签名认可;

对于拒绝住院、检查及治疗的患者都必须在病历中记录清楚,由患者或家属签

名认可,确保医疗文书的法律有效性。

3、落实各项医疗制度和医院规章制度

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各项医疗制度,由其是医疗核心制度来开展诊疗活动。新技术、新项目要申请技术准入审批,认真落实医院各项规

章制度,尽可能降低风险,防范事故发生。

2.科室加强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注重工作流程中的质量控制,尤其把工作重心立足于核心制度落实、重点人群管理、重点科室管理、重点病人关注、重点时间监控、重点事件总结。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制度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制度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制度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制度是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质量。下面介绍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医务人员的管理

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认真仔细地做好诊疗工作。医疗机构应注重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管理法律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医疗服务质量监控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对医务人员的执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三、患者病历的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历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和保存。医疗机构应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对患者资料可以进行复印或复制。

四、医疗事故的处理

医疗机构应公开、公平、及时地处理医疗事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歪曲事实,定性要标准,责任要明确,处理要合理恰当。根据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五、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如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患者投诉和处理机制等,以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

的发生。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医院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预案

医院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预案

医院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预案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置工作,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第三条本预案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本预案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院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发生的争执。

第四条医院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机构

第五条医院应当成立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第六条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领导小组应当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协调医院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三、防范措施

第七条医院应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培训。

第八条医院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保证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条医院应当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医疗安全事件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

四、医疗纠纷的处置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设立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负责处理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

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疏忽、错误或其他不当行为,导致患者受到损害或遭受意外伤害的事件。医疗事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也给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法律和经济风险。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预防和处理医疗事故成为了医疗行业中至关重要的工作。本文将以医疗事故预防和处理为核心,分别从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医疗事故预防措施

医疗事故的预防是医疗安全工作的基础,旨在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事故预防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医疗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该建立一套规范和完善的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司法责任和工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操作要求进行工作。

其次,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该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医学伦理素养,加强对医疗风险和安全问题的认识,提高他们预防医疗事故的意识。

另外,强化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医疗机构应该加强设备和药品的进货、贮存、使用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确保设备和药品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最后,加强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开展医患沟通和调解工作,及时解决医疗纠纷,减少因纠纷导致的医患矛盾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2. 医疗事故处理

医疗事故的处理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拯救患者、责任追究和赔偿等工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事故处理方法:

首先,及时救治和保护患者。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医务人员应该立即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医疗机构应该积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化。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应急预案(三篇)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应急预案(三篇)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应急预案

如下:

医疗事故是医疗卫生领域常见的突发事件,为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权益,我部门制定了以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1. 由院领导成立医疗事故处理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系统和人员职责。

2. 召集相关部门,协调资源,及时处理医疗事故。

3. 制定医疗事故处理工作方案,确保应急处置措施有序执行。

二、信息收集与报告

1. 医务人员发现医疗事故情况,应立即报告指挥中心,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

2. 医院应急指挥中心对医疗事故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快速形成处理方案。

三、应急处置

1. 根据医疗事故现场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展开救治工作。

2. 严格遵守患者隐私和医疗秘密,确保医务人员专业素养。

四、善后处理

1. 完善医疗事故记录和报告,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处理。

2. 有效沟通,协调解决医患纠纷,保障双方权益,避免二次伤害。

五、综合评估

1. 定期对医疗事故处理预案进行演练和评估,不断改进提高。

2. 汲取医疗事故处理经验,强化风险防范措施,提升医疗质量。

六、宣传教育

1. 加强医疗事故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安全意识。

2. 增加医疗安全知识普及,推动全社会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七、监督检查

1. 建立医疗事故处理监督评估机制,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

2. 定期对医疗事故处理工作进行考核,及时纠正问题,确保医疗安全。

依据上述应急预案,我们将严格执行,确保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有序进行,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应急预案(二)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详细描述
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一起医疗器械故障 事故,呼吸机突然故障导致患者缺氧,紧急 更换呼吸机后患者转危为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9
目录
• 医疗事故概述 • 医疗事故的预防措施 • 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 • 医疗事故的赔偿与救济 • 医疗事故的案例分析
01
医疗事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因医务人员过失造成患者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等不良后果的行为。
案例三:药品管理不当导致的医疗事故
总结词
药品管理不善或用药错误,导致患者用 药安全问题。
VS
详细描述
某医院发生一起药品管理事故,护士在配 药过程中疏忽,将氯化钾注射液误配为葡 萄糖注射液,导致患者心跳骤停。
案例四:医疗器械故障导致的医疗事故
总结词
医疗器械设备故障或使用不当,影响患者的 诊疗过程或造成伤害。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 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
完善医疗制度与流程
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医疗制度和操作流程,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减少因 操作不当导致的医疗事故。
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制度和流程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适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变化。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

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

1、依法行医是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保证,医院将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医疗安全常规的学习。

2、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防范医疗事故的必要条件,医院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保障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3、严格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完善医疗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医院处于科学合理、有序高效的运作状态,预防医疗质量缺陷,遏制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4、要求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室安全医疗计

划和防范措施。

5、任何医务人员一旦发生或者发现疑似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或医疗质量质控办公室报告,医务科、护理部或医疗质量质控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领导汇报,并按规定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向患者及家属通报、解释。

6、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当事人及其科室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各种原始资料上交医务科按规定封存。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的,按规定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保管,并根据需要进行检验和审定,必要时通知提供实物的机构派人到场。

8、患者死亡原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医务人员必须履行尸检的告知义务,尸检必须征得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预案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总则

为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医疗事故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领导小组

(1)组长:院长

(2)副组长:分管副院长

(3)成员: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财务科、设备科、保卫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院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工作。

2. 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办公室

(1)主任:医务科科长

(2)副主任:护理部主任

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置工作,对医疗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评估,提出处理意见。

三、医疗事故预防

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诊疗常规,确保医疗安全。

(2)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3)加强医疗设备、药品的管理,确保设备完好、药品质量。

2. 强化医疗安全意识

(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建立健全医疗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3)定期开展医疗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医患沟通

(1)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提高诊疗服务质量。

(2)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3)加强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

四、医疗事故处置

1. 事故报告

(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或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2)科室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医务科报告。

(3)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院长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3)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 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 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 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 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2. 加强病历资料的管理和监督
病历资料主要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 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 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其他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5. 尸体解剖检查与处理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 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 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 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 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1.2 医疗事故的处置 1.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医疗事故的报告制度大致可以 分为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其中内 部报告是针对医疗机构自身的报告 制度,而外部报告则是所在地卫生 行政部门进行报告。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1)医疗事故内部报告制度
医疗机构建立内部报告制度,便于医疗机构负责人及 时掌握情况,启动医疗事故处理预案;有利于及时采取积 极有效措施,防止对患者损害后果的扩大,减少给患者造 成的损失;同时有利于医疗事故的及时、妥善处理。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 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 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2)病历资料应当真实、完整,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 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3)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病历资料,当患者依照规定要 求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 并在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者复制病历 资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 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 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 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 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 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Fra Baidu bibliotek将有关情况如 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2. 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 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 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3. 病历资料的封存和启封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 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 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 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卫生法律法规
医疗事故的预 防与处置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1.1 医疗事故的预防 1.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教育
(1)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 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 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 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2)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其医务人员 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 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培训和医疗服 务职业道德教育。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 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 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 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 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 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2)医疗事故外部报告制度
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利于卫生行政 部门及时掌握医疗事故发生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取证, 判断是否属于事故和相应责任,从而及时对医疗事故争 议做出处理。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专门人员对 医疗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 施,并对其他医疗机构起到警戒和借鉴作用。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 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 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4. 现场实物的封存与检验
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 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 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 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 政部门指定。
疑似输血引起的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 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3. 提前告知患者风险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 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 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 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4. 提前做好医疗事故风险预案
医疗机构应当制订防范、处理 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 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卫生法律法规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