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利遴选 作风建设】尝遍“酸甜苦辣”才能吃透“社情民意”
从脸上“火辣辣”到与群众心贴心
从脸上“火辣辣”到与群众心贴心
董春宏
【期刊名称】《廉政瞭望》
【年(卷),期】2018(000)016
【摘要】“底线是最低条件和价值基准。
党规党纪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党员干部从政做人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近日,邻水县高滩镇高明村党支部书记谭钦福在党员大会上向村民讲党课。
【总页数】1页(P65-65)
【作者】董春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我与群众心贴心 [J], 刘少志;施发海;赵传群
2.驻村就要与群众心贴心 [J], 刘明胜
3.牵手民心网与群众心贴心 [J], 梁俪
4.与群众心贴心的好大姐 [J], 孙乃芳
5.奇台农场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群众 [J], 王庆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题解析:起草改进作风创新群众工作的报告
弘利教育遴选网官网:
遴选行业开拓者清华学霸团队创办
起草改进作风创新群众工作报告
——2011年安徽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题解析
题目
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验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个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材料三
起草改进作风创新群众工作报告——2011年安徽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题解析
第1页共9页。
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讲能力讲作风
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讲能力讲作风正确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素养、精湛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是组工宣传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组工宣传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好地担负起组工宣传工作的使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组工宣传员要迈开自己的腿,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
实践出真知,只有锤炼过硬的脚力,跋千山涉万水,看千家入万户,听千言品万语,吃千辛尝万苦组工宣传工作才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才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作为组工干部要俯下身、沉下心,体察实情,敢说真话,付出真情。
在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感知人民的心声,捕捉社会进步的浪花。
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写出鼓舞人、感召人、造福人的动人诗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组工宣传员要增强眼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面对社会发展的万千气象,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洞察本质,从众说纷纭的争议中明辨是非,增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本领。
透过表象看本质,炼就一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火眼金睛”。
面对复杂事物,面对是非曲折,要悉心辨别,要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思人之所未思。
增强脑力,提高政治站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组工宣传员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要有政治家的站位能力、哲学家的思辨能力、科学家的缜密能力。
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做强大脑。
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
理论学习要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要深入实际了解世情民情国情,了解党史,了解党情,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了解社会发展的主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党的主张宣传好。
增强笔力,生花妙笔尽显真善美。
组工宣传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的语言,说家常话,讲贴己语,写掏心窝文。
要研究老百姓关心什么、需要什么、爱看什么。
巧用名言警句,妙用谚语俗语。
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既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又给人启迪、得到教益,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经典经验做法
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经典经验做法"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是政治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中,这种做法被强调为基础工作的关键环节。
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需求和问题,以便更好地进行决策和服务于民众。
以下是一些被认为经典的经验做法:1. 基层调研:(1)开展实地访问,深入到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
(2)采取无预警的随机访问,避免提前安排,以获得更加真实的民情。
2. 倾听与沟通:(1)主动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仅是表态性的询问,而是真正地聆听他们的声音。
(2)在谈话中注重沟通技巧,如使用开放式问题,鼓励群众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建立联系点或联系户:(1)设立固定的联系点或联系户,使得政府与基层之间有稳定的沟通渠道。
(2)通过定期访问和不定期回访,持续跟踪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意见变化。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1)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民意,如在线调查问卷、意见征集平台等。
(2)开设官方微信、微博等账号,增加与民众互动的渠道。
5. 召开座谈会和听证会:(1)定期或针对特定议题召开座谈会、论坛、听证会等,邀请不同群体代表参与,收集各方面的意见。
(2)确保会议内容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府的工作和决策过程。
6. 民意调查和统计分析:(1)采用科学的民意调查方法,对群众的意见进行量化分析。
(2)结合统计数据,对民意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背后的趋势和问题。
7. 跟踪反馈和问题解决:(1)对于收集到的民意和问题,及时反馈处理进度和结果,确保群众看到实际效果。
(2)建立健全问题解决机制,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8. 培养亲民的工作作风:(1)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应培养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服务群众。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公仆形象,增强群众的信任感。
通过这些方法,政府和党组织能够更好地理解民众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做出更加符合民意的政策和决策。
听民声解决“急难愁盼”解民忧抓“鸡毛蒜皮”
听民声解决“急难愁盼”解民忧抓“鸡毛蒜皮”“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察访民情民意,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满腔热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这是近日中央xx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对进一步深化xx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出的明确要求。
学史最终落脚点是学史力行,力行就是要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求实效。
基层的党员干部要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暖民心,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
有一个领导干部对下基层的同志说,你们这次下去不是要“抓什么大事”,而是要抓“鸡毛蒜皮”。
细想想,这句话中包含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基本道理。
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老百姓晚上看了《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后,关心的就是自家的“菜篮子”“米袋子”。
由此,“菜篮子”“米袋子”里面有政治。
饮水问题、如厕问题、出行问题、停车问题,哪一项解决不好,人民群众都会有意见。
基层的党员干部要抓“鸡毛蒜皮”。
现在老百姓最愁的就是“一老一小”问题——老人养老托老,小孩入托上学。
群众期盼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这些问题虽小,看似“鸡毛蒜皮”,都与民情民意密切相连。
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要解决观念问题,还要解决感情问题,一心为民、换位思考,就可把“鸡毛蒜皮”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满腔热情去办,千方百计去办。
因此,“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要“身入”,更要“心至”,带着感情,带着敬畏,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与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感受群众疾苦,把事办深、办细、办实,办到群众滿意。
基层的党员干部要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不断提升办事质量和效率。
“急难愁盼”急字当头,不能不讲时不我待、急事快办。
有的城市要求公共服务机构“马上就办”,有的城市要求党员干部要“事不过夜”,本质上都是讲时间、争效益,防止将热事拖冷、好事拖坏、有事拖无。
坚持贴民心、走基层、办实事
坚持贴民心、走基层、办实事作者:王新胜来源:《决策探索》2015年第14期党员干部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要带头学深悟透、深查细照、笃行实改,查修身、用权、律己严不严,查谋事、创业、做人实不实,坚持贴民心、走基层、办实事,确保专题教育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真正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效。
一、贴民心贴民心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真正忠诚于党、立信于民,做到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从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到此次中央政治局“八项举措”,从血肉联系、人心向背,再到轻车简从、深入基层,中央新的领导集体诸多为政“新”意,都跟群众关系紧密相关。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三省吾身”,自觉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权力,从思想深处清除与“三严三实”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补足“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之身”,领会好、实践好“心中四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冲击和诱惑,才能始终坚守为官底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
二、走基层走基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真正把身子沉到最基层,这样才能听到真话、了解实情、感知百姓冷暖。
党员干部对群众的诉求要认真地倾听,对群众的困难要不厌其烦地解决,哪怕群众发几句牢骚,我们也不能有任何怨言,直到让群众满意为止。
同时,要把解决群众的眼前困难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对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如吃饭、穿衣、住房、就医、上学等基本生活需求问题,需要立即解决的,要立足于长远,想方设法,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摆脱困境。
党员干部下基层“蹲点”,并不是“蹲”一时,而是要制度化、常态化,一定不能把“蹲点”当成一阵风,不能把它当成权宜之计,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2018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以干部“辛苦指数”赢得群众“满意指数”
2018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以干部“辛苦指数”赢得群众“满意指数”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以干部“辛苦指数”赢得群众“满意指数”党员干部“为谁辛苦为谁忙”?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作出了响亮回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作为党员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敢担当、勇作为,多干事、多付出,为官一任必须造福一方,这是职责所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党员干部责任之大前所未有。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唯有干部辛苦群众才能幸福。
今天的辛苦,主要不是看物质上苦不苦,而是看精气神怎么样,看能不能担当重任,看敢不敢啃“硬骨头”,看会不会造福百姓。
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立足岗位、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但我们也注意到,庸懒散奢现象潜滋暗长,作风不正、为官不为、从政不廉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有极少数干部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群众“辛苦指数”换取个人“政绩指标”。
因此,惟有干部切实转变思想,改变行为,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才能换取群众幸福指数的切实提升。
领导干部要苦学,打牢思想根基,提升服务本领。
善于学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一大传统,是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正像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这些重要论述,对干部读书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提供了遵循指南。
申论范文大全:倾听民声,改善民生
申论:倾听民声,改善民生申论:倾听民声,改善民生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是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
敬畏民众、敬畏民众赋予的权利,是打造效劳型政府的必要条件。
时至今日,社会要想得到开展,也要注重倾听民声,落实民声,才能惠及民生。
改善“民生”先听“民声”。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民生关乎群众的诉求、幸福。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的一脉相承。
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教育开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就业难以保障、以及幼无所依、老无所养等问题,这不仅会降低群众的幸福指数,也会给国家的治理埋下隐患。
究其原因,局部领导干部不注重群众道路,不理解民意,一意孤行;也和错误的政绩观存在关系,只注重____、开展经济却忽略了群众的呼声。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平安网。
因此,要想做到群众满意,真正地改善民生,需要先倾听民意,充分理解群众的需求,科学规划,指引方向。
改善“民生”落实“民声”。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民生改善也是如此,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直接相关,是人民群众的实在利益;关系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开展……民生无小事,只有保障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程度,助力城市开展和美丽乡村建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的,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然而光倾听只是开场,还需要政府尽最大努力去落实。
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积极落实每一项政策、每一项诉求,只有把民声落到实处,脚踏实地的解决群众问题,真正改善民生,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开展。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____在参加全国人大时说到。
由此可见,民生工作被置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历史高度。
为人民群众效劳是初衷也是目的。
学习弘扬郑垧靖精神 做人民满意公务员
到 群 众 的 农 作 物 遭 受 病 虫 害 时 ,他 不 顾 天 黑
下 雨 ,连夜 买 药 送 到 ;得 知 村 民遭 遇 滑 坡 泥
姓 高 兴 ,我 苦 点 累 点 也 值 得 ” 作 为 人 生 的价
值 追 求 ,坚 持 用 最 大 的 力 量 为 老 百 姓 做 最 好
石 流 险 情 时 ,他 第 一 时 间 通 知 撤 离 并 冒 险 急 速 赶 赴现 场 ,帮 助他 们 恢 复 生 产 ,重 建 家 园 ;
我 们 广 大 党 员 干 部 学 习 的杰 出楷 模 。 郑 垧 靖 同 志 心 系 百 姓 、一 心 为 民 的 公 仆
急 群 众 之 所 急 , 办 群 众 之 所 需 ,提 高 取 信 于
民 、凝 聚 民 心 的 群 众 工 作 本 领 ,努 力 做 群 众
的知 心人 。
精 神 令 人 敬 仰 , 学 习 他 ,就 要 像 他 那 样 牢 记 宗 旨 、造 福 于 民 。郑 垧 靖 同 志 把 赤 诚 的 心 捧 给 群 众 ,把 无 尽 的 爱 献 给 群 众 。 乡 亲 们 想 念
鐾
学习 扬郑 精 做人民蔚 公务员 弘 垧靖 神 = 意
文/沈 立 凯
20 0 9年
1 2月 1 日 , 3
董 清 强
况 ,做 耐 心 细 致 的思 想 工 作 ,解 开 心 结 ,增
进 和 谐 。他 用 真 情 实 意 感 动 群 众 ,用 实 际 行
动 践 行 了 为 人 民服 务 的 宗 旨 ,用 生 命 代 价 诠
做 到 权 为 民 所 用 、情 为 民 所 系 、 利 为 民 所 谋 ,
争 当 “ 民 群 众 永 远 离 不 开 的 好 干 部 ” 要 心 人 。 里 装 着 群 众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 时 刻 站 在 群 众 的 立 场 想 问 题 、 办 事 情 , 时 刻 把 群 众 的 安 危
申论范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3篇
申论范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3篇申论范文一:多谋民生之利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为此,政府应该积极多谋民生之利,以解决人们的生活中的困扰与问题。
在民生福利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基本保障、改善社会服务以及促进就业等多种方式来增进民生福祉。
首先,政府可以提供基本保障,确保人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例如,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以帮助人们应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困境。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扶贫力度,通过提供教育、住房、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的方式,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状态。
其次,政府应该改善社会服务,提高民生水平。
社会服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政府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领域可以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覆盖面。
例如,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改善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最后,政府可以积极促进就业,为人民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
就业是维系民生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扩大招聘、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等方式,促进就业的增长。
此外,政府还可以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就业人群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政府应该多谋民生之利,以解决人们的生活中的困扰与问题。
通过提供基本保障、改善社会服务以及促进就业等多种方式,政府能够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这样的努力将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申论范文二:多解民生之忧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好民生之忧是政府的责任所在。
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政府应从加大投入、改善制度、完善服务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以解决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解决民生问题。
2020最新公务员申论范文大全:明确“民声”导向,筑牢“民生”福祉
2020公务员申论范文大全:明确“民声”导向,筑牢“民生”福祉“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百姓的呼声其实就应该是我们政府服务的风向标,要让中国14亿百姓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考验着改革操盘者和发展掌舵者的智慧。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即百姓的衣食住行等与生活有关的一切内容,这正展示出百姓的呼声才是民生建设的最好晴雨表。
因此,要以“民声”为为出发点,加强民生建设。
百姓的呼声能最有力的反映百姓之需。
“心无百姓莫为官”,这句话道出了为官者的初心,其实冲另外一个层面也说出了为官者要关心民生,做好百姓的服务员,而要想做好服务,认真听取“民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政府为百姓服务的是否到位,能否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那么百姓是最有发言权的,但是我们也不要流于听取民声表面现象,就是处高堂之上一片祥和,而真实情况却是处江湖之远哀鸿遍野。
所以我们要深入基层,真正的下沉到百姓中间,听取百姓的真实想法,把百姓的需求当做服务员的第一要务;与此同时各地也推行出了听取民声的创新手段,入市长热线,通多网络平台收集民众想法等等成功做法。
都在有效证明了只有认真的听取百姓的呼声,才能真正的了解民意,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百姓之所需。
百姓的呼声能最有力的反映民生弱项。
网络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活力,政府的公共服务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等更加方便快捷的民意诉求渠道,让政府部门能够更方便清楚的了解“短板”与“弱项”。
对于教育的不公平,求学难求学贵等民生问题突出,时长有大量家长为抗议这种民生短板而围堵相关部门的新闻屡见报端;也有钉子户占据城市道路中间的图片火便各大网络,更有城市之痛,棚户区老旧小区的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年得不到解决的呼声呗媒体发现并放大。
多种民生诉求可能政府不是万能解药,也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有了这些百姓的强烈呼声,让政府看到了民生建设的短板,这也是完善民声建设的前提。
百姓的呼声能最有力的凝聚百姓智慧。
自古以来,广开言路是政府执政的重要经验,而在民声建设中更能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019云南昆明遴选策论文:以干部“辛苦指数” 赢群众“满意指数”
2019云南昆明遴选策论文:以干部“辛苦指数”赢群众“满意指数”为了帮助大家备考2019云南昆明遴选公务员考试,昆明中公教育整理发布云南遴选面试备考指导,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遴选策论文:以干部“辛苦指数”赢群众“满意指数”。
幸福之于个人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幸福之于群众是一步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之于党是一张张群众绽开的笑颜。
然而,当前仍然存在部分农民群体在贫困线下挣扎、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现象,更遑论幸福指数高低。
究其原因,是部分干部不愿吃苦,甚至只为自己谋“幸福”。
这严重阻碍了基层发展,不利于实现脱贫目标,更折损了民生福祉。
因此,唯有用干部“辛苦指数”才能换来群众“满意指数”。
干部要肯吃苦,提高群众“满意指数。
吃苦耐劳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优良美德,在干部群体身上更是熠熠生辉。
为人称道的“长征精神”正是革命先烈爬雪山、过草地,以无畏革命道路艰险的吃苦精神熔铸而成,才让群众走出了战乱;令人赞誉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正是革命先烈百折不挠、顽强不屈,以无畏革命使命艰巨的吃苦精神贯穿其中,才让群众有了希望。
这些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干部身上我们看到了“苦行僧”所具备的自我节制、自我磨炼、拒绝诱惑的吃苦品质。
足以见得,新时期的的干部群体唯有继承吃苦精神才能带领群众创造新时代的丰硕成果。
干部要能苦学,提高群众“满意指数”。
古有“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好学榜样、苦学典范;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习强国、书香社会和学习型政党更将好学的优秀民族品质映照进干部群体中。
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学习走到了今天,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我们习得了社会主义的真谛,从中国实际情况中我们习得了中国特色的真章。
当前,干部群体过学习“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指引践行,终将实现“四个全面”,从而带领群众决胜全面小康。
可见,唯有干部善于苦学,方能应对新形势,以科学决策造福广大群众。
干部要愿苦干,提高群众“满意指数”。
有着这样一群基层干部能为群众躬身苦干、无私奉献,为群众解决生活难题,实现脱贫致富。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申论范文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申论范文民心就是最大的民生,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
群众利益无小事,都是攸关人心向背、党群干群关系的大事,因此,必须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做好民生工作,要有真心。
要以心交心、真心交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担当,带着问题、感情和责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坐下来听群众的烦心事,沉下来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只有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听民意,解民忧,下足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才能察实情、通民情,让决策更接地气,让政策更得人心,切切实际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做好民生工作,要有耐心。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党员干部的义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解决民生难题没有捷径,改善民生,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着力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群众满意的真政绩,一点一滴扎实推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民生工作,要有热心。
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满腔热忱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为民尽责、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要坚决抛弃那种对人民群众疾苦袖手旁观、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作风。
切实为群众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关键要敢于担当、转变工作作风,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
同时,要始终保持戒心,提高警惕、拒腐防变,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通过真抓实干,拿出一系列实招,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项一项地解决,一项一项地去化解,把群众的“难点”变成工作的“亮点”,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关爱基层公务员:弘利教育公考网遴选预测题
关爱基层公务员这两天,一则“新娘在婚姻登记处等到落泪”的新闻广为传播:杭州小情侣相约纪念日领证,可身为派出所民警的未婚夫却忙于加班无法抽身,直到民政局下班前最后一刻才穿着警服赶来完成人生大事。
基层公务员到底有多不容易?近日一篇网络热文这样写道:“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拿着极低的工资默默奉献,的确为老百姓做了不少事”,众多公务员“泪目”转发。
这样的新闻和网文,勾勒出的基层公务员群像,可能与一些人心中的想象相去甚远。
说起公务员,很多人潜意识里都视其为“官”,对他们工作状态的认识也停留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其中更不乏大量污名化的成分。
许多初出校园的毕业生,也是怀揣着“社会地位高,福利保障好”的美好憧憬,“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最终加入了这个群体。
可进去才发现,这里没有“朝九晚五”“喝茶看报”的清闲,只有“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的忙碌;没有被人高看一眼的优越,只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压力。
可以说,基层公务员的苦和累,非身处其中,难感同身受。
对于庞大的公务员群体而言,最终能走上领导岗位当上“长”的是少数,绝大多数终其一生都是基层最普通的办事人员,在治理体系的金字塔底座燃烧自己的光和热。
如果抛开附着在公务员身上的各种“刻板印象”,我们会发现,这个群体其实就是跟老百姓日常打交道的“一线人员”:无论是办证登记,还是信访治安,抑或抗灾抢险,每一件事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正是他们看似琐碎庞杂的工作,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与坚守,支撑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有序运行。
基层干部数量众多,素质难免参差不齐,但当舆论视角总是投向官员,特别是其中的害群之马时,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在基层岗位上认真工作的平凡人。
“基层公务员”不仅是一个群体的代号,更应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称谓。
基层干部关乎执政根基,当“活多、钱少、责任大”成为这个群体最真实的写照,要干下去、还要干好,毫无疑问是需要一点情怀的。
公务员是一份职业,却又不是普通的职业,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形象,一举一动关乎着公共利益。
申论范文:倾听群众 实现社会善治
申论范文:倾听群众实现社会善治申论范文:倾听群众实现社会善治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变革日新月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倾听群众意见和需求,成为实现社会善治的关键所在。
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的繁荣稳定,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正义和幸福安康。
一、倾听群众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倾听群众的声音是实现社会善治的基石。
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关切,才能够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政策,推动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深化改革开放,一系列民生问题得到了解决,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政府倾听了群众的需求,按时解决了他们所关注的问题。
世界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不能仅仅看经济发展的数据,而更要看群众的心声。
以往,有些国家的政府只注重经济的增长,对民生问题置之不理,导致社会不稳定,群众不满情绪高涨。
因此,倾听群众需求,成为了世界各国推进社会改革和民主构建的共识。
在倾听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政府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措施。
比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要注重民生建设,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推进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的同时,政府要照顾到普通百姓的利益,让群众在生活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只有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不断倾听群众的声音,才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二、倾听群众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实现社会善治的核心目标。
社会和谐不仅包括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互助合作。
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倾听群众的诉求,及时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建设。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需求和诉求各不相同。
政府需要倾听不同群体的声音,重视不同群体的利益,以平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比如,城乡差距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政府应该倾听农民工的诉求,提供更好的待遇保障和发展机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
体验与服务百姓申论开头
体验与服务百姓申论开头
1、政府好不好,百姓说了算。
城市作为百姓生活的载体,城市的幸福指数代表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
政府作为城市管理的“大本营”,能否为百姓生活水平带来提升,是否能让百姓在城市中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是考验政府能力的重要指标。
而“放管服”改革,代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思想的转化,更是对百姓美好生活期待的回应和决心。
2、如何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服务群众,提高工作的贴近性和实效性,是基层党建的重点。
基层党建贵在“实”。
只要在实践中,坚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不事虚功、务求实效,就能让党组织的关爱直抵民心,让群众体会到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也以此为出发点,探索了“爱心党建”工作方式。
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无论是济南市12345热线的标准化建设;还是蒙阴县网红“李县长”的创新式直播带货;
亦或是推行的高峰期公共交通免费政策……近年来,服务型政府改革已初见成效,一系列惠民惠企的好政策懂民意、暖民心。
然而,时间不止、奋斗不息,服务型政府建设没有终点,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新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风建设】尝遍“酸甜苦辣”才能吃透“社情民意”
党委书记XXX
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开展之初,我们XX镇不少基层干部普遍存在三个担心:一是担心基层原本钝化的矛盾沉渣泛起,难以收场;二是担心群众反映的问题牵扯广泛,难以落实;三是担心走访收集的问题交给基层,难以处理。
然而,经过半年多的时间,500多名镇村干部走访累计收集问题1976条,目前已解决1620条,解决率达到82%,群众的“心声”有了“回声”,走访的“脚步”换来了“进步”。
事实证明,我们起初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这里,我想用走访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四种滋味,来汇报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酸”,是走访一户贫困户后的滋味。
XX村民王余山,是我走访的第一户。
老王的儿子和儿媳几年前因车祸双双身亡,孙女在读大学,祖孙三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走访时,老两口一人拉着我的一只手,流着泪说自己都是农民,什么苦都能吃,但孙女就业问题成了最大的牵挂。
看着这一贫如洗的家庭和二老窘迫忧郁的眼神,我感到一阵阵心酸。
现在经济发展快了,大多数群众生活变好了,但依然还有一些群众十分贫困。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农村是我们的根,到农民家中不仅仅是走访,而是回家。
群众的希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群众的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目前,XX 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36户,简单地向他们送钱送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们打算
成立由镇村后备干部、经济能人组成的“小康先锋队”,与贫困户进行“1+1”、“1+N”结对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给因病致贫的送保障、失业致贫的送岗位,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甜”,是走访一户农场主后的滋味。
我在XX村种粮大户王华家中走访时,了解到他两年前购买两台收割机、流转土地400亩,从事粮食种植,遇上恶劣天气,亏损了40多万元,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晚上回到镇里,王华那张颓丧的脸一直闪现在我的眼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立马帮他联系金融部门,申请了20万元的支农贷款,搞起了立体种养。
前期回访时,王华告诉我丰收在望,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的心中也荡漾着丝丝甜意。
怎么才能把创业富民的问题解决好?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出来的,看图表是看不出来的。
只有到基层去了解群众和企业到底缺什么?需要帮什么?才能找到“金钥匙”,打开“致富门”。
最近几年,XX年年都有亿元项目,今年已竣工1个亿元项目,开工3个亿元项目,龙头企业XX公司每年都有技改项目,今年销售可望突破20个亿,这都得益于我们有个好的项目招引服务机制。
大走访活动中,我们累计梳理、协调、解决涉及企业项目的问题70多个,同时完善了相关激励政策,健全了服务机制,努力让更多的“王华”露出灿烂的笑容,让群众创业的步子越迈越铿锵。
“苦”,是走访一户退休老党员后的滋味。
XX村王圣文是58年入党的老党员,
因为退休待遇问题上访多年,大走访期间又多次信访。
一次固定走访日,我主动提出要到王圣文家看一看,村干部直摇头,认为这是捅“马蜂窝”。
这时,我心中平添了些许苦闷,明明按政策都到位了,该解释的也反复解释了,老王怎么就是不理解不接受呢?在老王家破旧的五架梁内,我和他同坐一张板凳,面对面拉家常,老人说出了掏心窝的话:“都是因为家庭实在太穷”。
后来,帮他申请了省党内关爱基金,老王不但不再上访,反而支持起村里的工作。
有时,上访老百姓不是不讲理、不听话,而是生活有难处、心里有憋屈;有时,只是想要一个“说法”,顺一股“心气”。
只要你能和他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他就会对你说真话、讲实情。
只要党员干部用真心丈量民心,用脚板丈量短板,群众就会支持你、拥护你。
这几年,我们围绕和谐稳定,一方面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另一方面坚持在走访中选树“XX好人”典型,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2名、省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26名,从而出现了“好人多了,上访的少了;支持政府工作的多了,胡搅蛮缠的少了”“两多两少”的好现象。
“辣”,是走访中面对群众责问的滋味。
在XX村走访过程中,几个当地群众把我带到一条又黑又臭的河沟边:“书记啊,如果让你常年住在这边,你是什么感受?”我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随后,我们将该河道申报列入疏浚整治项目,如今“死水”变成了“活水”,“臭水沟”变成了“生态河”。
从这件事上,我们受到了启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