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厥阴篇.doc2
郝万山讲《伤寒论》:厥阴病篇
郝万山讲《伤寒论》:厥阴病篇
下面我们谈到“厥阴病篇”的内容。
厥阴病的病变部位自然涉及到肝与心包,因为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它也涉及到了肝经。但是,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这个题目下,他附了一句话,“厥利呕哕(yǔe)附”。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在厥阴病篇附入一部分内容,附入一部分关于杂病的“厥证、下利证、呕吐证、哕(yǔe)逆证”等这样一部分内容,附入到厥阴病篇,所以厥阴病篇56 条。如果我们去读《伤寒论》的话,我们发现直接谈厥阴病这三个字的,也就是那么4 条,剩下的那些证候,“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虚实兼见”,似乎有的根本和厥阴病沾不着边,这是怎么回事?就是因为,不知道是王叔和还是后人在整理《伤寒论》的时候,把“厥利呕哕(yǔe)”另外一篇的内容,附于厥阴病篇,所以就使厥阴病篇的内容看起来错综复杂,甚至路渊雷就曾经说过一句话,说厥阴病篇,错综复杂,竟为“千古疑案”,说厥阴病篇问题太多了,竟为“千古疑案,无可研究”,没办法研究。
应当说,厥阴病篇先天不足,虽然我们这里谈到他的病变部位,提到了肝和心包,提到了肝经,实际上它后面附的“厥利呕哕(yǔe)”的这些证候,有的根本和厥阴肝、厥阴心包没有关系。
厥阴病的成因:外邪直接侵犯厥阴经脏,这是它的成因之一;成因之二,邪由它经传来,哪一经的邪气可以传厥阴?太阳之邪可以传厥阴,少阴之邪可以传厥阴。
至于厥阴的生理,我想我们就简单的知道,“厥阴肝经从足走腹到胸”,然后“上巅顶和督脉相交”,而肝经是络胆属肝,沟通了肝胆的表里关系。至于厥阴肝脏,“藏血,主疏泄,寄相火”,知道这三个要点就行了。心包呢,也“内藏相火”。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
许久没有写伤寒论的东西了,今天写一下伤寒论的厥阴病。顺便用现代语言解释一下厥阴病的形成原理,很简单呢,初中文化就可以很好理解了。厥阴病是伤寒论里面的最后一篇,也是最难的,当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难在何处呢?第一不太好理解,后世的解释尤其是中医,简直就像黑话。其次不好治,寒热虚实错杂。许多干一辈子的中医生,搞不定这种寒热虚实状况的人大把。西医对此病,绝对束手无策,我可以肯定的说。中医除了伤寒论,其他的书,也够呛。先看几张图:例一例二颜色越红温度越高,越蓝色温度越低。红色与蓝色相差10°左右。图三第一张图就是厥阴病体质,现在社会超级多。尤其女孩子。第二张是健康的。第三是温度对照。厥阴病也有好处哇,就是呢,辩证很容易,只要问一句:腹部或者是脚腿怕冷不?容易上火不?容易长口疮或
者是火疖子啥的么?只要是说:哎呀别提了,我腿脚冬天就没有热过,拔凉拔凉的。脸上还长一脸痘,特别容易上火等等等等等等......恭喜你,已经学会了中医最棘手的,最复杂的,最难治的,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辩证方法。中医的优势,尤其是伤寒论,在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容易吧亲?看例一图,头面部温度普遍35°左右,下肢25,膝盖就更别说,目测低于二十度。上下温差近15°。
中医称作为上热下寒,形象吧?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伤寒论里面最难的部分,却最容易判断与辩证,问问或者摸摸患者腿脚就行了。只要身体有的地方寒,有的地方热,就是寒热错杂厥阴体质。也是当今相当多的中医生们,最头痛的。所以,判断一个中医生的水平,就在于此,凡是能搞定厥阴病的,都是高手,遇见了就千万不要放过!我估计的很乐观,中医能搞定厥阴病的人,大概五十分之一,全国搞中医的,可能有五十万,不管有证没证非法行医包括针灸康复什么的都算上,假设一万个合格好中医吧。中国一共有1636个县,13.6782亿人,平均下来大概一个县6.11个,平均13.6782万人共享一个能治疗厥阴病的中医生。这特么妥妥的稀缺资源啊!!!!我曾经有朋友悲观估计大概只有3000人。这就更少了,所以说,现实中遇见了这种高手就要珍惜啊亲!看图一,此患者绝对的膝盖疼痛,腿脚发冷,胃肠功能低下。胃部包括盆腔,整个都是绿色的,温度也大概只有三十度,定然怕冷,女性一定痛经,这就是所谓的宫寒与胃寒。温度这么低,寒证无疑。如果是这种体质的人,通常还会有身体关节部位疼痛,这痛那痛的,但如果不把身体里内部调好,就是去针灸康复理疗,通常效果也很有限。内部搞定,外部问题往往迎刃而解。与图二一比,非常明显,第一张明显的大妈啊!第二张身材苗条,体格匀称,凹凸有致,温度分布均匀,颜色过度自然。腿脚与背部的温度甚至比头面部还高。
姚荷生伤寒论难解篇章厥阴篇2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伤寒论条辨浅释90——厥阴篇,条辨363-367
伤寒论条辨浅释90——厥阴篇,条辨363-367
三六三、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正常情况下,伤寒表证伴有下利的症状,会形成结胸。“伤寒,五六日”,伤寒过了五六天之后,没有结胸的症状就表示病邪更加深入到体内。“腹濡”,病人的肚子摸起来很柔软。“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病人的脉很虚,四肢厥逆,是亡血的表现,不可以用攻下的方式治疗。血液的源头是胃肠吸收的营养,体虚亡血的人用攻下的方剂,会把胃肠中的食物都排出,血液的源头会枯竭,病人会更危险。只有心下鞭满的实痛才可以用攻下的方式治疗。三六四、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发热而厥”,病人发热,但手脚冰冷。七天之后还有下利的症状,说明病人体内的阴很盛,阳不能固守住阴,才会有下利的症状。阴(津液或营养物质)不断地流失,阳无所依靠也会向体外走,就会有发热的症状。这种发热的现象是人体最后一道系统,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人已经到了极虚的状态,难以治疗。若再碰到下利,代表阳气都没有了,非常危险。大肠和肺相表里,肺就是胸阳。三六五、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病人手足逆冷,促脉,没有其他的症状,可以艾灸中脘穴和关元穴。一般的伤寒表证,脉浮紧,不会用灸的方式,需要用麻黄汤去发表。“脉促,手足厥逆者”,说明疾病进入厥阴证,厥阴证的寒证表示肝脏的功能衰弱,里寒证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治疗。三六六、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只要里有热,就可以用白虎汤清热。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只要对证,无论病在太阳、少阳、阳明、厥阴都会有白虎汤证。只要确定是经热,就是血脉神经的热,就可以使用白虎汤。厥阴证的病人伤寒,吐、利太多,导致病人血液中的的水不足,也属于白虎汤的治疗范围。三六七、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伤寒说意之厥阴病
伤寒说意之厥阴病
一、厥阴的含义:
《灵枢·阴阳系日月篇》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四圣心源·六气解·厥阴风木》:“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缘木实生火,风木方盛,子气初胎,而火令未旺也。”
二、厥阴经循行规律:
足厥阴肝经: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厥阴病篇与《伤寒论》传本(原创)李心机
厥阴病篇与《伤寒论》传本(原创)李心机
厥阴病篇与《伤寒论》传本(原创)
2014-07-31 16:49阅读:567
从框架结构看,赵刻宋本《伤寒论》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各有若干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显迹。
赵刻宋本《伤寒论》的鲜明特征之一是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目之下,有至关重要的五个小字“厥利呕哕附”。这五个小字,决定了林亿、孙奇、高保衡等在校勘时,他们所见到的底本中厥阴病篇只有4条,此4条之后的条文均属“厥利呕哕”诸内容,所以只是附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之后。这就明白无误的表明,“厥利呕哕”的内容不属于厥阴病篇,而是“附”在厥阴病篇。
“厥利呕哕”在《伤寒论》的另一个传本《金匮玉函经》中,是与《辨霍乱病形证治第十一》《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形证治第十二》并列的《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而列在《辨厥阴病脉形证治第九》之后。这更印证了林亿等校勘的底本中,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认识中,“厥阴病”与“厥利呕哕”根本就是两篇不同的内容。故在赵开美翻刻的宋本中,“厥利呕哕”只是附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之后,并标注在篇目之下。
而在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目之下无“厥利呕哕附”这五个小字,从而使“厥利呕哕”诸内容,混入了厥阴病篇。所以“厥利呕哕附”这五个小字成为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的鲜明的标志性显迹。
因此,那些没有这五个小字的,并把“厥利呕哕”的内容混淆在厥阴病篇中的有关《伤寒论》著述、讲义教材,虽自称是以赵刻宋本为底本,那只能算是没有根据的美言,或属妄称。同时,那些想方设法想把厥阴病篇的内容与“厥利呕哕”的内容捏合在一起的论述,对于赵刻宋本来说,只是荒谬的纂改。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③心中疼热: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④食则吐蛔:进食时吐出蛔虫。
【译文】
厥阴上热下寒症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胃脘部灼热疼痛,腹中虽饥饿,但又不想进食,倘若进食就会出现呕吐或吐出蛔虫。若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腹泻不止。
【评析】
本条讲厥阴病上热下寒症提纲。
厥阴病是邪正交争的相持阶段,就其生理来说,厥阴为三阴之尽,盖阴之初尽,即阳之初生,且与少阳为表里,禀风木而内寄相火,下连寒水,为乙癸同源,是其本;下接君火,成子母相应,是其标。可见,其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寒热俱备的经脏,所以厥阴病也大多寒热错杂。然而它的症候,尽管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一是厥与热交替发作,乃阴阳胜复,正邪消长的表现;二是上热下寒,因病邪深入,阴阳错乱,失却了正常的调节所致。
【原文】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译文】
厥阴中风的病,脉见到微浮,这是好转的征兆;如果未见到脉浮,这是病还没有好转。
【评析】
本条讲从脉象推断厥阴中风的预后。
“辨脉法”里有“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的记载。意思是说,凡阴病见到阳脉,为阴消阳长,正气渐复而病邪有向外之机,故知为可生。凡阳病见到阴脉,为阳退阴进,正气衰微而邪机向内,所以断为死候。厥阴病见到微浮的脉象,正是阴病见到阳脉,象征阳渐来复,阴渐消退,所以知为欲愈;如不见微浮的脉象,则是阴邪尚盛,阳气未复,当然不是愈候了。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26】【327】【328】【329】【330】【331】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26】【327】
【328】【329】【330】【331】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陈修园:《内经》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是厥阴以风为本,以阴寒为标,而火热在中也。至厥阴而阴已极,故不从标本,从于中见。厥阴气之为病,中见少阳之热化,则消渴。厥阴肝木在下,厥阴心包在上,风木之气从下而上,合心包,风火相击,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火能消物,故饥;胃受木克,故虽饥而不欲食。蛔闻食臭则上于膈,故食则吐蛔。厥阴之标阴在下,隐在下而反下之,在阴无阳,故利不止。
此言厥阴自得之病,乃厥阴病之提纲也。
黄元御:厥阴,肝之经也。厥阴之经,以风木而孕君火,肝藏血,心藏液,病则风动火郁,血液伤耗,而合邪刑金,肺津枯燥,于是消渴生焉。肝心子母之脏,气本相通,病则木气不舒,郁勃冲击,故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也。木郁克土,脾陷则胃逆,故饥而不欲食也。庚桑子:木郁则为蠹,蛔者,木气所化,木盛土虚,胃中寒冷,不能安蛔,食不下消,胃气愈逆,是以吐蛔。下伤脾气,土陷木遏,郁而生风,疏泄不藏,故下利不止。
刘世祯:厥阴者,阴极生阳之谓也,故称阴中之阳。其经气本热而末寒(静脉为厥阴之经,其末梢温度甚低,而入肝门脉之处,热度甚于他部,故曰本热而末寒),阴外而阳内。所谓厥阴之为病者,客邪伤风木生扬之化(风不兼寒,是为和风,寒不兼风,便为凝寒,皆不足以病人,故六气之中,以寒统风),邪循络陷(邪入静脉,即属厥阴之经),火为寒郁(络寒则相火内郁)。消渴者;饮水能消,无气停中满之象(气积而后水停)。盖络寒内郁相火,致肝阳上灼于肺,故气道与咽路俱干而引水自救(消渴者,谓饮水多而能消,不见水停之象,或小便数而频少,或饮一溲二,小便反多,皆得谓之消渴。若渴而多饮,或水停心下,或水隔在上,或水走肠间,虽饮多而便反少,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二)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二)
愚悟岐黄
厥阴病的阳虚与阴虚,寒性与热性。
阳虚,寒性,厥阴病,阴虚,热性,厥阴病。
左边阳虚,右边阴虚,下面的人体红外热成像图,由原作者李洪娟老师提供并授权使用。在此表示真心诚挚的感谢!文章可以转载,图需要原作者授权,谢谢。
说到阳虚,就是新陈代谢慢,体温偏低,浑身怕冷,胃肠寒,四肢冰,吃凉的不消化,肚子里面不舒服。现代人多多的。
阴虚就基本与阳虚相反。
在中医的定义中,一般来讲,阴阳只是个象征符号,凡是相对立的,就分阴阳,可以说正负,也可以说AB,只要相反,相对就可以。虚实,寒热,皆可以用阴阳来代指。五行也是如此,不过这些不是今天所写的重点。
伤寒论好就好在,没有这些绕口的中医理论。全是临床操作与实践。更像是一本工作手册,你照着这书找问题,然后解决,就这么简单。
例如,黄帝内经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这话完全正确,但是在临床上,比方说我小孩子发高烧了,这个热,怎么让他寒之?我们往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理论。
伤寒论就没这些东西,发热很高是吧,39.8°,渴,怕热,蹬被子,一把脉,跳的又快又急,还比较有力,白虎汤主之。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怎么煮怎么喝,写的很清楚。
只是举个例子,自己有小孩的,有病发烧请去医院找医生!不要照着这方子吃。因为小孩子病变化非常迅速,如果有耐心,等我写到太阳病篇,会详细的解释。
厥阴病就是寒热与虚实,同时会出现,前面也说了,辩证很简单,治疗很麻烦,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看上面左图,现代人的体质,厥阴病大多是寒性的。从胃部以下,
都是冷的。厥阴偏热性的少些,但是也有。我遇见的不是很多。
经典名方:《伤寒论》厥阴病代表方——乌梅...
经典名方:《伤寒论》厥阴病代表方——乌梅...
经典名方:《伤寒论》厥阴病代表方——乌梅丸
【组成】乌梅肉、黄连、黄柏、附子(炙)、干姜、桂枝、细辛、青椒(去目)、人参、当归
【方歌】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
【功效】缓肝调中,清上温下
【主治】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经方大家刘渡舟云:乌梅丸是治疗很多奇难杂症的钥匙。
为什么说是很多奇难杂症的钥匙?因为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发病易阴阳错杂、寒热异位。
不少以上热下寒、虚不受补、怕热畏寒等为主要表现的“奇难杂症”,患者苦恼不堪,医者无从下手,其实,这个时候可以从仲景名方乌梅丸寻找答案。
医案分享:
莫某,男49岁,患者半年来自感头顶疼痛,伴有视物模糊,劳累后加重,手足心发热,烦躁易怒。有慢性肝炎史,近月来肝功已转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处方:乌梅15克,黄柏3克,黄连8克,干姜4克,党参3克,桂枝3克,川椒2克,细辛3克,附子3克,当归2克。水煎分2次服,3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后,自感头痛减轻,但视物仍模糊,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仍用上方,再服3剂。
三诊:患者服上药后巅顶已不痛,视力也大为好转,自感头脑较前清爽,继用上方再3剂,以善其后。
《伤寒论》条文之厥阴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三二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三二七、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三二八、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三二九、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三三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三三一、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三三二、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三三三、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三三四、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三三五、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三三六、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三三七、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三三八、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当归四两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檗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九。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三三九、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三四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给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厥阴病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厥阴病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太阴病(上篇)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太阴病(下)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少阴病(上)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少阴病(中)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少阴病(下)
接前文,开始解读三阴病的最后篇章:厥阴病。
由太阴病与少阴病的解读可总结:阴病,都是以人体能量极少为前提而做的总归类,既然如此,针对三阴病谈治疗,则理应以振奋建设为根本。
所以,我们已解读过的无论是少阴病还是太阴病,基础方内的主要用药都是附子。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炙甘草二
两,附子一枚(炮)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二两,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
四逆汤: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
子一枚(炮/生)
通脉四逆汤:炙甘草二两,附子大者一
枚(生),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少阴病,能量虚少,病位偏表,用炮附子,无干姜助力;太阴病
能量更虚少,尤以里虚为根源,所以加了干姜温中;当能量再少、四肢冷过肘膝和下利不止时还需换炮附子为生附子;如果再继续少,生附子、干姜还需加量;但物极必反,当少到一个极限,生附子干姜又不能贸然用重剂(厥阴病需有此考虑)……
以上的描述,都是理论上的,所以只能空乏地用“虚少”、“更少”、“再少”、“少到一个极限”来形容。
现实中临证,需要先把脉300人作为基数,把脉功夫上去了,同时能识别能量极其虚少的“证”(《伤寒论》里使用附子的“证”,以及阴证条文里下结论为“难治”、“不治”、“死”的那些证)合并去考虑,方能深刻理解。
少阴病与太阴病,前者病位偏表,后者病位偏里,所以用药界限分明,但实际上,人体不会总是界限分明地生病。如:
伤寒论——厥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伤寒论——厥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
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
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
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属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属下寒证。
b、厥逆证: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c、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d、厥阴病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者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者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者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者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者为里实哕逆。
厥阴病证治法
a、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者,是寒热错杂证,治以寒温并施,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乌梅黄连黄柏当归桂枝人参川椒干姜细辛炮附子
b、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者属上热下寒证,证情复
杂,故应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
c、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者,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麻黄升麻知母当归玉竹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石膏白术干姜炙甘草
d、利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者属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
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e、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
(6)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中厥阴病篇-肖相如
感染性休克,西医的治疗原则是抗感染 和抗休克。
热厥,《伤寒论》的原则是“下之”。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感染性休克,及时 的运用清下,可以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 使休克的临床过程顺利。
“厥应下之”的例子是350条“伤寒,脉滑 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四 四逆汤不是少阴寒化证的主方
《伤寒论》中,四逆汤可见于太阴病篇, 如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 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少阴病篇,如323条“少阴病,脉沉者, 急温之,宜四逆汤”。
厥阴病篇、霍乱病篇的条文前已述及。
但多认为四逆汤是少阴病寒化证的主方。
顾名思义,四逆汤,就是治疗四逆的方,
厥阴病篇讨论的主要是热厥,厥阴病篇 的厥也是从热厥开始的。
寒厥也是厥阴病篇的主证。
厥阴病篇的寒厥有两种形成原因:
一种是由于太阴病、少阴病寒化证发展 而来,病人有呕吐、下利、大汗等见证, 这种情况与失液性的休克相似,主要是有 效循环血量减少所致的休克。
少阴病篇
314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霍乱的基本证治有两个方证,即386条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 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 主之。”霍乱由于气化不利,清浊不分, 津液偏渗于肠胃者,在吐利交作的同时可 有小便不利,可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小 便之所以止吐利;霍乱由于中焦虚寒,寒 湿阻滞,升降紊乱者,则与太阴同法,用 理中汤丸。
《伤寒论》——厥阴病
厥阴病:1、厥逆的病机及证候特点。本条条文是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本条同一切厥证而言。所言之厥,均指手足逆冷,是一个可出现于多种病证中的症状。致厥的原因很多,从病机而言可以概括为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气可以是阳气和阴气,也可以是表里之气。由于阴阳气不相顺接,导致阳气不能正常布达温煦,四肢失温则厥。氧气不能布达温煦四肢的原因,大抵可分为阳气不足与阳气被阻两大类。2、白头翁汤证和桃花汤证的区别。白头翁汤证与少阴病桃花汤证,皆可见有下利便脓血,但病机却有寒热之异、虚实之分。白头翁汤证下利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便脓血颜色鲜艳,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属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所致,治宜清热燥湿,凉肝止利。少阴病桃花汤证下利则滑泄失禁,便脓血颜色晦暗,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属脾肾阳虚,下焦不固,治宜温中祛寒,涩肠固脱。3、《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病机、临床表现如何?应如何治疗?《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寒厥、热厥、痰厥、蛔厥、脏厥、水厥、血虚寒凝厥、气厥、冷结膀胱关元厥九种类型。(1)、寒厥的病机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临床表现为阴寒内盛的四肢厥冷疼痛的同时伴有全身恶寒、下利、腹中挛急,以及由于格阳于外、卫外不固而致的发热、汗出;治疗当以急救回阳,方用四逆汤。(2)、热厥的病机为热邪深伏,阳气内郁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可见有在手足厥冷的同时伴有身体发热,发热在先,厥冷在后,而且热邪越重,四肢厥冷则愈甚,热邪越浅,四肢厥冷也就越轻;治疗应当包括攻下、清热,无形热郁之轻证可自愈,重证则用白虎汤清热,有形热结当用承气汤攻下;因为此热厥属阳热内郁,故禁用辛温发汗。(3)、痰厥的病机为痰食有形之邪阻遏胸中阳气,不能充达四肢;可见有四肢厥冷、脉忽然变紧、心下满而烦、知饥而不能食等表现;治疗当用瓜蒂散壅吐胸中实邪,使阳气得通而愈。(4)、蛔厥的病机为蛔虫窜扰、气机逆乱而致的阴阳气不相顺接;证候表现一是有吐蛔史,二是手足逆冷,但周身不冷,三是时静时烦,得食而呕又烦,四是伴有呕吐、腹痛;治疗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5)、脏厥的病机为真阳衰败,脏气垂绝;可见四肢厥逆,周身肌肤皆冷,加之病人躁扰无片刻安宁等表现;治疗当温里散寒,回阳救逆;方当用四逆辈。(6)、水厥的病机为胃中停水,阳气被遏,阴阳之气不能顺接于手足;临床可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厥阴病篇学习体会
《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历来被医家们所重视,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所以,它是有争议的一篇。为共同研究起见,谈一谈我们对《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肤浅体会,其中错误的地方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
六经为病的提纲证各有自己的特点,而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所以,它和其他五经的提纲证则截然不同。
对这条的解释,注家见解不一,有说是热证的,也有说是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己,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故也……此热在厥阴也。”
说寒证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在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
除上述认为热证、寒证以外,还有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的。例如,舒驰远的见解就是这样,他说:“按此条,阴阳错杂之证也。消渴者,膈有热也。厥阴邪气上逆,故上撞心;疼热者,热甚也,心中疼热,阳热在上也。饥而不欲食者,阴寒在胃也。强与之食,亦不能纳,必与饥蚘俱出,故食则吐蚘也。此证上热下寒,若因上热误下之,则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故利不止也。”
以上的热、寒、寒热错杂三种意见,究以何者为是?我认为舒驰远的阴阳错杂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而成氏、钱氏的单热、单寒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厥阴病的特点和少阴病不一样,如果把厥阴说成或寒或热的一个侧面,那就和少阴病的寒化证、热化证相等同,也就无法反映厥阴病的特点,则有失六经分证的基本意义。
况且,中医学是以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为说理工具的,而中医学能够反映客观的证候,能够反映证候的本来面目,就在于它的阴阳辨证方法的正确。
就以厥阴而言,大家知道,它是三阴经最末的一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可见厥阴的“厥”字,是有极尽的意思在内的。
这一名称表示了病至厥阴,是阴寒到了极点,而阳气也到了极衰的地步,然而,事物到了“极”,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也叫“物极必反”,或者叫“物穷必变”。所以,“极”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条件,如果不认识这点,就谈不上中医阴阳学说的完整性。
为此,我们认为厥阴病应该是在它的阴寒之极的时候,则阴寒开始走向了衰退,而阳气则相反地由衰转复。因为阳气一直处在阴寒压抑之下,所以,当阴寒由盛转衰的时刻,阳气的来复也必然很强。反映在症状上的“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就是一种“郁极乃发”的阳复现象。
但此时的厥阴之寒,犹未从人体完全消除,所以同时又有饥不欲食,食则吐蚘等的寒证出现。由此而论,厥阴之热是来自肝胆的风木相火的上冲,厥阴之寒则是由于脾胃的阳衰和阴寒的不化。所以,这个病是肝胆热而脾胃寒,从而构成了厥阴为病的特点。
厥阴病既是阴阳错杂,寒热混淆的病变,所以在治疗上必须阴阳兼顾而不能偏于一面。我们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是否可靠,对厥阴病来说,也只有通过治疗实践,才能检验我们对其认识是否正确。
比如,像成无己那样把厥阴病的提纲证认为是热证,那么只有用寒凉药去进行治疗了,但是实践证明,这样做是行不通的。钱塘二张的老师张卿子曾说:“尝见厥阴消渴数证,舌尽红赤,厥冷脉微,渴甚,服白虎黄连等汤皆不救。盖厥阴消渴皆是寒热错杂之邪,非纯阳亢热之证,岂白虎、黄连等汤所能治乎?“
张氏以善治伤寒病而闻名于世,他的话确是临床经验之谈。如果像钱天来那样,把本证误认为是阴寒为主,把上热解为下寒引动阴火上冲所致,认为是真寒假热之证,单纯去用姜、附扶阳救逆之法治之,则必助阳热,耗阴液而使消渴、气冲之证更加剧烈,甚或动其肝血,发生吐衄之变。
由此可知,治疗厥阴的寒热错杂证,不能像太阳之汗,阳明之下,以及太阴、少阴之温补那样简单,而必须阴阳兼顾、寒热两治方为合法。
正因为厥阴病以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为其特点,所以在本篇列有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麻黄升麻汤证,以体现治疗方面的寒热并用的特殊治疗方法。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正证的,除上述的提纲证外,而又见胸中时烦、吐蚘、手足厥冷等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是治寒格吐利之证,是因里气虚寒,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寒热阻格,而以饮食入口即吐为其证候特点;麻黄升麻汤治误下邪陷,阳郁于上,寒凝于下,阴阳两伤,手足厥逆,泻利不止,咽喉不利,唾脓血等证。
以上三方,虽皆为寒热并用之法,以解阴阳混杂之邪。但乌梅丸治在肝而偏于潜敛;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在胃而偏于苦降;麻黄升麻汤治在肺而偏于升透,故三方同中有异,不能等量齐观。
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证存在于同一人体之中,它们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无时无刻不在不停地运动与变化着的。因此阴阳之间就必然发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变化。为此,继厥阴病阴阳错杂的病理特点之后,必然又会有阴阳消长的机转出现。阴阳消长的病机在证候上的表现则是厥与热的胜复,即通过临床的厥利与热的孰多孰少,而了解阴阳消长的具体情况,这是厥阴病的第二特点。
这里的厥与热,厥是真寒、热是真热,不存在真假格戴的问题,也是其他五经所没有的一种情况。厥与利反映阴寒之盛,阳消阴长;发热则反映阳气之复,阴消阳长。厥利见则热去,热见则厥利去,这种厥热往还,俨然如少阳病的往来寒热一样,亦见肝胆在发病中的近似之处。文中以厥、热时间的孰长孰短来辨正邪消长之势。
如厥、利的时间长而发热的时间短,主阴寒之邪占优势,其病为进;如发热的时间长而厥利的时间短,则阳气必占优势,其病为退。若厥与热时间相等,而不偏长于一方的,是阴阳已达到新的平衡,则病可望愈。
若阴消而阳长,阳复太过时,则可出现热证;阳消而阴长,阴盛太过时,则可出现寒证。凡转化为热证的,若邪热上攻于喉,则生喉痹、发热、汗出;若邪热外泛肌肤时,则可发生痈脓之变;若邪热下迫于肠时,则见下利便脓血等证,这就反映了厥阴阳复之热,每有伤阴血的特点。虽然文中未提出相应的治法,而清热凉血解毒之治,自在言外。
如果阳复不及,阴寒为盛,则可出现内拘急,四肢疼,下利清谷,汗出而厥等寒证,治疗可选用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通达内外。厥阴病的第三个特点,叫做阴阳顺逆。阴阳顺逆是从阴阳错杂和阴阳消长中产生的,是和以上阴阳乖戾的病变分不开的。厥阴病的阴阳顺逆,不外阳复阴退为顺,阴极阳亡为逆;阴阳平衡为顺,阴阳离决为逆;阴阳相接为顺,阴阳气不相顺接为逆。
凡阴阳气不相顺接者,则手足必然发生厥逆,而莫一例外。手足厥冷之证虽一,但寒热虚实则各有不同,今分述如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此证叫做热厥。热厥是热邪深入,阳遏于里,不能外达,所以厥与热成正比,即“厥深者热也深,厥微者热亦微”之义,其证虽然手足厥冷,但周身或胸腹必然发热,以及伴见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滑而数等证。治疗可用白虎汤清热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