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防护装饰性镀铜镍铬技术条件
ABS塑料防护装饰性镀铜镍铬技术条件
ABS塑料防护装饰性镀铜镍铬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ABS塑料件电镀铜+镍+铬镀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ABS塑料基体上电镀铜+镍+铬镀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定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6460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GB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定法GB1260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GB/T1261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3镀层要求各种ABS件的镀层体系、分层厚度、耐蚀性、结合力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镀层体系和质量要求镀层要求结晶细致、均匀,主要表面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缺陷,如起泡、麻点、粗糙、局部无镀层、脱落、污迹或变色。
3.2 铜镀层由于塑料和镀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为保证镀层与基体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强度,需镀上一层延展性好的镀层作底镀层,镀层主要表面厚度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 镍镀层作为中间镀层或底镀层,主要表面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1要求,双层、三层镍还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双层和三层镍镀层的性能3.4.1 作表面镀层主要表面的最小厚度一般为0.3μm,若外观光泽要求比较高的微孔铬和微裂纹铬层厚度可增加到0.6μm;若要求达到具有裂纹图型微裂纹的厚度要有0.8μm。
3.4.2 微裂纹铬层在任一方向上,每厘米长度内的裂纹数不少于250条;微孔铬层每平方厘米内不少于10000个小孔。
3.5 结合强度镀层试验周期为2个周期,其结合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试验后镀层不应出现目视可见的缺陷,如起泡、起皱、裂纹或脱落等。
3.6 耐蚀性能镀件应进行16h耐腐蚀试验,试验后不应为铜层腐蚀、塑料基体露出、镀层起泡等缺陷。
3.7ABS材料性能3.7.1ABS材料的拉伸屈服强度应不小于40MPa。
3.7.2ABS材料的弯曲屈服强度应不小于66Mpa。
3.7.3ABS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应不小于2.4Gpa。
3.7.4ABS材料的悬臂梁冲击强度为6.2~17kJ/m.。
ABS塑料表面镀铜工艺的研究_陈尔跃
doi :10.3969/j.issn.1001-3849.2015.06.001ABS 塑料表面镀铜工艺的研究陈尔跃,杨晓超,徐娟,郭祥峰(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研究了温度、pH 、缓冲剂以及搅拌方式对ABS 塑料上化学镀铜沉积速率的影响。
化学镀铜最佳条件为:在机械搅拌或者氮气搅拌下,θ为30 35ħ,pH 为11.0 11.5。
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电子能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仪分别对ABS 塑料经过粗化、化学镀铜、电镀铜后的晶型结构、价态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
价态分析表明,化学镀铜表面为Cu 、CuO 、Cu 2O 和Cu (OH )2;电镀铜表面为Cu 、CuO 。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化学镀铜可以将ABS 塑料表面上大面积覆盖上铜,但存在少量孔道未被覆盖,电镀铜后ABS 塑料表面完全被覆盖且结晶表面更致密均匀。
关键词:ABS 塑料;沉积铜;光电子能谱;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中图分类号:TQ153.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4-08-22修回日期:2014-09-22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12TD012)Study of Copper Plating on ABS Plastic SurfaceCHEN Eryue ,YANG Xiaochao ,XU Juan ,GUO Xiangfeng(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161006,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pH ,buffering agent and stirring style on the deposition rate of Cu electroless plating on ABS plastic surface were studied.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Cu electroless plating was :θ30 35ħ,pH 11 11.5under mechanical or nitrogen stirring.Crystal structure ,valencestat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ABS surface after roughening ,Cu electroless plating and Cu electro-plating were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struments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valence state analyzing showed that there were Cu ,CuO ,Cu 2O ,Cu (OH )2on the Cu electroless plated coating surface ,and Cu ,CuO on the Cu electroplated coating sur-face.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ABS plastic could be cov-ered with a large surface area of Cu by Cu electroless plating ,but still a small number of pores couldn't be covered ;and the ABS plastic surface could be completely covered with more compact and uniform crystal-line surface after Cu electroplating.Keywords :ABS plastic ;Cu deposition ;XPS ;SEM ;XRD引言ABS 塑料具有质量轻、绝缘好及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1],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材料。
塑胶电镀技术资料
ABS塑料电镀康强董国华傅月理谢玉璇林晨李玉洁王丹(中山大学化学学院,98级化学基地班,广州 510275)摘要: 本文研究了如何在ABS塑料表面镀上金属铜、镍和金的方法,筛选出合理的配方,确立了ABS塑料电镀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ABS,塑料,电镀。
一、前言随着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塑料电镀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塑料经电镀之后,其机械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抗拉应力、扭应力和冲击应力都增大许多。
塑料电镀制品能大大增强抗腐蚀能力,能增加塑料的散热能力。
而且在重量上,塑料制品比其它以金属为基底的制品轻许多。
塑料制品的成本较金属制品的低很多,生产效率也高。
由于塑料电镀制品具有上述优点,故对塑料电镀方法的研究及生产工艺的开发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塑料电镀的方法有湿法电镀、真空喷镀(涂)及离子线射镀等。
其中,湿法电镀以其良好的结合力,耐蚀和耐热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对湿法电镀工艺流程的关键工序进行了研究,在ABS塑料钮扣上进行镀铜、镀镍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通过本文实验,作者初步掌握了在塑料上进行电镀的配方、工艺条件和方法。
二、ABS电镀铜1.原材料、试剂及配方ABS塑料钮扣。
无水碳酸钠, 磷酸三钠, 硫酸, 铬酐, 氯化亚锡, 盐酸, 硝酸银, 氨水, 甲醛, 酒石酸钾钠, 氢氧化钠, 硫酸铜, 氯化镍, 硫酸镍, 硼酸。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①化学除油液配方无水碳酸钠 20~30g/l磷酸三钠 40~50g/l洗净剂 40~50g/lT / o C 40~50t/ min 20~30②化学粗化液配方硫酸 1000ml铬酐 180~200g/l水 400mlT/ o C 55~60t/min 30③敏化液配方氯化亚锡 10~14g/l盐酸 40ml/l锡条 1根T/ o C 室温t/min 3~5min④活化液配方硝酸银 1.5~2g/l氨水滴至溶液透明T/ o C 室温t/min 3~5min⑤还原液配方甲醛(36~38%)1份水 9份T/ o C 室温t/min 5~30S⑥化学镀铜液配方甲液:酒石酸钾钠 40g/l氢氧化钠 9g/l无水碳酸钠 42g/l乙液:硫酸铜 14g/l氯化镍 4g/l甲醛(37%) 53ml/l化学镀铜时按甲液 : 乙液 = 3 : 1混合使用。
ABS塑料化学镀铜实验
ABS塑料化学镀铜实验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化学方法在ABS塑料表面进行铜镀的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1. ABS塑料样品
2. 铜硫酸溶液
3. 铜阳极
4. 电源
5. 导线
6. 实验器皿
7. 研磨纸
实验步骤:
1. 将ABS塑料样品用研磨纸轻轻打磨,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污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 准备一个实验器皿,倒入足够的铜硫酸溶液,溶液的浓度根据实验需要调整。
3. 将铜阳极与ABS塑料样品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确保连接牢固。
4. 将ABS塑料样品悬浮在铜硫酸溶液中,保证样品完全浸泡其中,但不要让不同样品之间接触。
5. 打开电源,调整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开始进行铜镀反应。
6. 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镀铜情况,并调整电流和电压以控制反应速率。
7. 铜镀达到预期结果后,关闭电源,将ABS塑料样品取出。
8. 用清水冲洗镀铜的ABS塑料样品,然后用纸巾擦干。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和溶液溅到皮肤和眼睛。
2. 在进行铜镀反应时,要控制电流和电压,避免过度镀铜或过度消耗阳极。
3. 铜阳极应定期清洗和更换,以保证实验的稳定性和效果。
4.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皿和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使用化学方法在ABS塑料表面进行铜镀的过程,并且了解到控制反应条件对镀铜结果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为ABS塑料制品提供一层铜保护层,提高其导电性和抗氧化性能,扩展其应用范围。
ABS塑料化学镀铜实验
第26卷第3期2011年6月大学化学UNIVERSITY CHEMISTRYVol.26No.3Jun.2011 ABS塑料化学镀铜实验朱绒霞(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摘要通过研究塑料化学镀铜的时间与铜沉积速率的关系,使学生理解甲醛作为还原剂进行塑料化学镀铜的原理;同时,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以后进行课程设计或进行研究性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ABS塑料化学镀铜镀铜时间沉积速率本实验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后,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具体步骤、制作实验试样、配制试剂等,3人或4人一组进行自主性实验,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
1实验方法实验材料选用ABS塑料,做成尺寸为30mmˑ20mmˑ5mm试样。
分别用6个试样进行实验,1号试样经过打磨、超声波清洗后,没有进行去油、粗化、敏化、活化预处理,直接放入化学镀铜液中进行化学镀铜40min。
2 6号试样进行打磨、超声波清洗、去油、粗化、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分别进行10min、20min、40min、60min、80min化学镀铜。
1.1塑料试样预处理化学镀铜预处理工艺流程为打磨试样→超声波清洗→去油→粗化→敏化→活化[1],各步之间用去离子水冲洗。
①打磨试样。
分别用400#、600#、800#、1000#、1200#金相砂纸对试样进行逐级打磨至表面光亮。
②超声波清洗。
用丙酮对试样进行超声波清洗10min,去除塑料表面的污物。
温度25ħ(室温)。
③去油处理,即去除塑料表面的油污。
工艺条件:1.00mol/L NaOH,0.08mol/L Na3PO4·12H2O,0.19mol/L Na2CO3,温度约为65ħ,时间为5min。
④粗化处理,使塑料表面呈微观的粗糙状态,以增大表面积并提高表面的亲水性。
工艺条件:4.00mol/L CrO3,2.76mol/L H2SO4,温度约为65ħ,时间为15min。
塑料件的设计要求及电镀要求
塑料件的设计要求1、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面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自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
产品厚度应均匀一致,无翘曲变形、飞边、毛刺、缺料、水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
毛边、浇口应全部清除、修整。
产品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无明显色差。
颜色为本色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色基本一致且均匀。
需配颜色的制件应符合色板要求。
2、塑料件设计要点、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脱模斜度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
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大于度,细皮纹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度。
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要求小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
、产品壁厚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4mm。
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一般摩托车的塑料厚度为3土。
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印,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加强筋,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应避免筋的集中,否则引起表面缩印。
加强筋的厚度一般为壁厚的1/3 —1/2。
筋与筋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壁厚。
筋的高度小于3倍壁厚。
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
,以避免顶伤。
、圆角圆角一般取倍壁厚。
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铳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孔的设计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当孔的长径比(孔深/孔径)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
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计算。
盲孔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4。
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尺寸。
电镀件试验要求
电镀件试验要求————————————————————————————————作者:————————————————————————————————日期:塑胶产品装饰性镀铬最低性能要求(14668有删减)电镀试验范围—参照标准---镀层要求1范围本规范涵盖了塑胶零件镀铜-镍-铬的基本要求,包含组装件。
作为公司开发新产品、检验产品质量以及试验产品性能的依据。
规定了汽车上使用的铜-镍-铬装饰电镀层的厚度、外观、结合强度、防腐性能等的检测及评定方法。
汽车零件塑料材料上起到装饰性和防腐蚀性作用1.1材料描述这个电镀标准旨在以下应用内饰件(代码A)。
内部应用不要求使用不连续铬层或多层镍体系。
不连续铬合金(r)可允许内部应用。
内部零件:是指在车身内部的,不会直接或间接地暴露在风雨中的零件。
类型1标准内部使用类型2需要较高涂层厚度的应用和/或类型1达不到性能要求,(例如可能需要类型2的门拉手,人工换档环或玻璃框)。
这些与包括的要求厚度都必须在图纸上说明。
注释:如果内部类型没有在详细的图纸上列出。
采取类型1。
外饰件(代码B)外部零件:是指除了内部零件外的零件。
那些只有部分暴露于气候中的零件称为外部零件。
对于外部应用,应该使用间断的铬板(多微孔(mp)或显微裂纹(mc)),另外还有多层镍体系。
类型1在汽车上很少或不会受到碎石撞击的;类型2会有明显的碎石撞击的。
包括固定在前面车辆区或固定在受自制石削影响的车辆区的电镀塑料零件的突出面(由车胎直线投影作用大于等于15度而定)。
类型3非常严重的服务条件(车轮覆盖和保护盖),包括石削塑胶电镀件的主要面装配于汽车面向前面的部分或那些会遭受汽车自身产生的碎石冲击的区域(定义为从轮胎发出成≥15度角直线撞击区域)。
如果详细图纸上没有标明类型,则默认是类型2。
1.2 典型应用。
这类涂层主要用于装饰目的。
光亮或其它(如:缎面、仿绒、木纹)外观的塑料内饰件或外饰件,由式样和特别外观标准来定义。
ABS电镀的工艺流程
硼酸 时间
温度
150~ 250g/L 3~5
30~50g/L
0.5~ 1.5A/d
m2 30~50g/L
视要求而 定
30~40℃
▪ ABS塑料旳粗化措施有三类,即高硫酸型、 高铬酸型和磷酸型,从环境保护旳角度看, 目前宜采用高硫酸型。
a.高硫酸型粗化液
硫酸(质 80% 量分数)
温度
50~60℃
铬酸(质 4% 量分数)
时间
5~15 min
b)
28%
温度 50~60℃
硫酸(质 13%~
② 又不能用过大旳流速和过长旳时间冲洗,不然 将不利于凝胶物质旳形成和表面附着。
①化学镀铜工艺
氯化亚锡
温度 盐酸 时间
l0g/L
l5~30℃ 40mL/L l~3min
在敏化液中要放人纯锡块,能够克制四价锡旳产生。经敏 化处理后旳制件在清洗后要经过蒸馏水清才干进入活化,以 预防氯离子带入而消耗银离子。
▪ 目前世界上通用旳电镀级塑料是ABS塑料和PP塑 料。其中以ABS旳用量为最大,约占塑料电镀旳 80%-90%。ABS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 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聚合而成旳。其中(B) 成份在聚合体中保持极细微旳球状构造,在粗化中
易于溶解而使塑料表面粗化并取得良好旳结合力, 因而伴随(B)成份含量旳不同,ABS塑料旳可镀 性也有所差别,不论是进口旳还是国产旳ABS,均 应选用“电镀级”旳,即含B成份(丁二烯)为 15%~25%旳ABS材料 .
b.银盐活化
将敏化处理时生成旳一层物质氧化,在塑料 表面产生有催化性旳贵金属薄层,作为化学镀时 氧化还原反应旳催化剂。能起催化作用旳贵金属 有金、银、铂、钯等。常用旳活化液有两种类型: ① 离子型活化液:
TL528_2024_中镀铬塑胶件材料要求
TL528_2024_中镀铬塑胶件材料要求镀铬塑胶件是一种常见的装饰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其制作过程包括塑胶材料的选择、镀铬工艺的应用以及质量控制等环节。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镀铬塑胶件的材料要求。
首先,对于镀铬塑胶件来说,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塑胶材料应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以确保镀铬件的长久使用。
常见的塑胶材料有ABS、PC、PMMA等,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非常适合制作镀铬塑胶件。
其次,镀铬塑胶件的制作还需要注意材料的表面处理。
在材料选择之后,需要对塑胶件进行表面的净化和处理,以增加镀层的附着力。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去毛刺、去油污和去表面氧化等,以确保镀铬层的平滑和均匀,不易脱落。
然后,对于镀铬工艺的应用,需要控制好镀铬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镀铬层的厚度通常在10-50μm之间,过厚容易导致镀层开裂和剥落,过薄则会影响镀铬件的装饰效果。
此外,还需要控制镀铬层的均匀性,以保证整个镀铬塑胶件的表面光亮度均一最后,质量控制是制作镀铬塑胶件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
例如,对于塑胶件的制作,需要考虑模具的设计和加工精度;对于镀铬工艺,需要进行镀前处理、镀铬过程的温度、时间和电流等参数的控制;对于成品的检验,需要进行外观检查、镀铬层厚度测试和耐腐蚀性能测试等。
综上所述,镀铬塑胶件的材料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表面处理、镀铬工艺的应用和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
只有在以上各个环节都达到要求,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镀铬塑胶件。
镀铬试验要求
镀铬试验要求镍-铬和铜-镍-铬装饰电镀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件(钢铁基体或塑料基体)上镍-铬和铜-镍-铬装饰电镀层的要求。
规定了汽车上使用的镍-铬和铜-镍-铬装饰电镀层的厚度、外观、结合强度、防腐性能等的检测及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外饰件表面的装饰性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4955-97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定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 5270-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 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GB 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GB 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截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 12600-90 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GB/T 9797-97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沉积层GB/T 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GB/T 12611-90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GB/T 13911-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QC/T 625-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DIN 50017 Condensation water test atmospheres3 术语主要表面汽车用装饰性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以下简称装饰性电镀层)镀覆前后的规定表面,此表面对镀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极为重要。
最小厚度在镀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
4 需提供给供方的信息4.1 本标准规定的相关技术参数等必要信息。
4.2 基体材料和表明镀层服役环境的使用条件号或所需特定镀层的分级号如果只提供基体材料号和使用条件号,而未提供镀层分级号,供方可以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前题下确定。
ABS塑料电镀铜工艺的研究
( 齐齐 哈尔大学 化 学 与化学 工程 学 院 ,黑龙 江 齐齐 哈尔 1 6 1 0 0 6 )
摘要 : 用 乙二 醛取代 甲醛作 为还原 剂在 A B S塑料 上化 学预镀 铜 , 然后 在碱 式碳 酸铜 为 主 盐 的碱 性
镀 铜 液 电镀 。研 究 了电镀 液组 成 、 p H 对 镀 层 结 构 的 影 响 。最 佳 镀 铜 工 艺为 2 7 g / L K N a C H O ¨ 2 5 g / L C u C O 3 ・ C u ( O H) 2・ H 2 O 、 2 5 0 g / L C 6 H 8 O 7 、 1 0 g / L N a H C O 3 , p H为 8 . 5 , 为1 . 0 A / d m , t 为3 0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 Q i q i h a r 1 6 1 0 0 6 , C h i n a)
t i o na l f o r ma l d e h y d e, a nd t he n c o p p e r e l e t r o p l a t i n g wa s ma d e us i n g ba s i c c u pr ic c a r b o n a t e a s ma i n s a l t . Ef f e c t s o f t h e b a t h Co mpo s i t i o n a n d pH o n c o p p e r c o a t i n g we r e d i s c us s e d i n t h i s pa p e r .T h e o p t i mi z e d
ASTM B 604-97 塑料件电镀涂装铜+镍+铬标准规范(中文)
ASTM文件编号:B604-91(1997年重新认可)表面处理资料塑料件电镀涂装铜+镍+铬标准规范本标准在固定文件编号B604之下发行,文件编号之后的数字是本年采用的编号,或者万一有修改,则为本年最后修改版本。
括号中的编号表示本年最终认可编号。
上标E指最后修改或重新认可的变更。
1、范围1.1 本规范涉及的要求用于电镀铜+镍+铬塑料素材的几种等级和类型,而这些素材的外观,耐用性和热循环都对服务性能非常重要。
将提供此条件的五个等级涂装,每一个都希望能达到满意的性能。
1.2 本规范涉及使用的涂装要求,是在应用自动角媒的金属膜之后使用的,或者在应用自动触媒后任何涂装的应用之后使用的。
1.3 以下只属于此规范测试方法的笫六部分,附录A1,附录X2,附录X3和附录X4。
本标准不是旨在说明所有安全问题,如有,则是关于其使用上的。
本标准的使用者责任在于使用前建立一套合适的安全健康的条例,决定规格限制的可使用性。
2 参考文献2.1 ASTM标准:B 368 方法用于铜加速盐雾试验(CASS试验)B 487 试验方法用于交叉部分检验金属和氧气涂装厚度的测量B 489 条例用于金属涂装电镀和自动触媒延展性的弯曲试验B 504 试验方法金属涂装厚度的测量B 530试验方法用磁性的方法测量涂装厚度:磁性的非磁性素材的镀镍涂装B 532 规范用于电镀塑料表面或外观B 533试验方法用于电镀金属塑料件脱层强度B 556 指南用于通过斑点测试对薄铬层的测量B 567 试验方法用于通过Beta Backscatter方法测量涂装厚度B 568试验方法用于通过X光谱测量涂装厚度B 602 试验方法用于金属和非有机涂装样件性能B 659 指南用于金属和非有机涂装厚度测量B 727 条例用于电镀塑料材料的准备B 764 试验方法用于多层电镀镍中单层厚度和电化学潜力的决定(STEP试验)D 1193 试剂规范E 50 条例用于金属化学分析的仪器,试剂和安全防护措施3 术语3.1 定义3.1.1 重要表面———通常为可视表面(直射或反射),当正常装车后损坏表面的产品来源时,对产品的外观或服务性能起重要作用的表面。
防护装饰性镀镍铬技术条件 (1)
重庆全悦工业企业重庆全悦祥方向柱事业部标准QY/MJ[2010]10防护装饰性镀镍鉻技术条件2010年7月13日发布2010年7月20日实施重庆全悦祥精密锻造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发布名称方向柱零件镀镍鉻技术条件代号QY/MJ[2010]10会审编制:校核:审查:审定:标准化:批准:重庆全悦祥向柱事业部标准方向柱零件镀镍鉻技术条件QY/MJ2010-1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型方向柱钢铁零件电镀前、后的质量要求、镀层体系和表示方法、电镀后的检验规则、实验方法、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型方向柱钢制零件的防护装饰性镀镍鉻。
2、引用文件GB/T6461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GB/T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3911-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3、镀层表示方法3.1 基体材料表示符号金属材料用化学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主要化学成分的化学符号表示,见表1 材料名称符号铁、铜Fe铜及铜合金Cu锌及锌合金Zn铝及铝合金Al3.2 镀覆方法表示符号镀覆方法表示符号见表2表2镀覆方法英文符号电镀Electroplating EP3.3 镀覆层表示符号镀层名称、处理特征(见表3)镀覆层名称用镀层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进行多层镀覆时,按镀覆先后,从左自右顺序标出每层的名称、厚度和特征,每层的标记之间应突出一个字的宽度,厚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μm,标在镀覆名称之后,该值为镀层厚度下限。
特征名称英文符号一层di d三层tri t四层fourfold f缎面satin s光亮brightb微孔microporous mp普通regular r微裂纹microrack mc黑色blackening bk暗matter m镀层名称、处理特征见下表3.4 表示方法产品图上的电镀要求按GB/T13911-92及本标准3的规定,排列顺序如下:基本材料-----覆盖方法-----覆盖名称-----镀覆厚度-----处理特征示例1:JH125盖形螺母要求镀三层镍、普通鉻。
abs塑料铭牌光亮镀铬工艺设计.doc
南昌航空大学2009级学生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I、专业课程设计题目:ABS塑料铭牌光亮镀铬工艺设计II、专业课程设计任务及设计技术要求:零件材料为ABS塑料(电镀区域已注钯),单个表面积约0.4dm2,年产量300万个;1 采用化学镀镍、酸铜、光亮镍及光亮铬工艺;2编制设计说明书,完成光亮镀铬槽体图一张(A3);3完成工艺说明书,编制工艺卡。
I I I、专业课程设计进度:1. 3.5周查资料并完成以上设计工作内容2. 第4周周二上午交初稿,1月5日交正式稿。
090125 班腐蚀与防护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类学生:刘兵和日期:自2012年12月1 日至2013年 1 月10日指导教师:系主任:附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首页。
目录设计说明书 (1)1 生产依据 (1)2 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及生产线的设计 (1)2.1 槽体的尺寸 (1)2.2 镀槽数量的计算 (2)2.3 槽体材料和加热管材料 (3)2.4 整流器的选择 (4)2.5 过滤机 (5)2.6 水泵 (5)2.7 生产线形式的选择 (5)2.8 生产线的控制 (5)3 生产线上的水、电、气的设计 (5)3.1 水消耗量计算 (6)3.1.1 清洗槽用水量计算 (6)3.1.2 夹套用水量计算 (6)3.1.3 更换溶液用水 (6)3.1.4 配制溶液液用水 (6)3.1.5 车间用水总量计算 (7)3.2 蒸汽消耗量计算 (7)3.2.1 固定槽的蒸汽消耗量计算 (7)3.2.2 车间蒸汽总消耗量计算 (10)3.2.3 蒸汽的来源 (10)3.3 压缩空气消耗量计算 (10)3.3.1 喷嘴压缩空气消耗量 (11)3.3.2 搅拌溶液的压缩空气消耗量 (11)3.3.3 压缩空气消耗量计算 (11)3.4 电力消耗量计算 (12)3.4.1 各直流电源用电 (12)3.4.2 机械搅拌移动 (12)3.4.3 照明用电 (12)4 挂具的设计 (12)4.1 挂具的装载量 (12)4.2 挂具的结构 (12)4.3 挂具的材料 (12)5 生产线上人员配置和管理 (12)5.1 生产工人的人数 (13)5.2 辅助工人 (13)5.3 检验人员 (13)5.4 行政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 (13)5.5 勤杂人员 (13)6 车间的设计 (13)6.1 车间组成及面积 (13)6.2 车间区划分 (14)7 环保及安全措施 (14)7.1 电镀废水处理 (14)7.1.1 镀铬废水处理 (14)7.1.2 硫酸镀铜废水处理 (14)7.1.3含镍废水处理 (15)7.2 安全措施 (15)7.2.1 局部排风 (15)7.2.2 抑雾剂的使用 (17)工艺说明书 (18)1.工艺流程图 (18)2 主要工序说明 (18)2.1 除油 (18)2.2 粗化 (18)2.2.1 配方组成和工艺参数 (18)2.2.2 槽液配制方法 (19)2.3 中和 (19)2.4 敏化 (19)2.5 活化 (19)2.6 还原 (20)2.7 化学镍 (20)2.7.1 化学镍槽液成分及工艺参数 (20)2.7.2 槽液配制方法 (20)2.7.3 化学镍镀液的分析 (21)2.7.4 镀液的维护与调整 (23)2.8 活化 (23)2.9光铜 (24)2.9.1 光铜槽液成分及工艺参数 (24)2.9.2 槽液配制方法 (24)2.93 镀光铜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24)2.9.4 阳极材料 (25)2.10 活化 (25)2.11 光镍 (25)2.12 活化 (26)2.13 铬酸钝化 (26)2.14镀光铬 (26)2.14.1 光铬槽液成分及工艺参数 (26)2.14.2 光铬槽液的配制 (26)2.14.3 光铬常见故障及纠正方法 (27)2.14.4 镀液的分析 (28)2.14.5 镀铬液的调整与维护 (30)2.14.6 阳极材料 (30)2.15 压缩空气吹干 (30)2.16 烘干 (30)2.17 解撑 (30)2.18 成品检查(入库) (30)3 不合格产品镀层的退镀方法 (30)参考文献 (34)致谢 (35)设计说明书1 生产依据零件材料为ABS塑料,电镀表面积为80cm2,年产量300万个,使用的是已经注钯的材料。
ABS塑料化学镀铜工艺
•10 •【工艺开发】ABS 塑料化学镀铜工艺余晓皎1,张洵亚1,范薇2,余中1(1.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水利水电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2.开封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摘 要:介绍了ABS 塑料表面化学镀铜的工艺流程,讨论了粗化温度和时间、敏化和活化时间、硫酸铜质量浓度、甲醛体积浓度、酒石酸钾钠质量浓度、镀液温度和镀液pH 对镀层质量以及化学镀铜沉积速率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15 ~ 20 g/L 硫酸铜、15 mL/L 甲醛、14 g/L 酒石酸钾钠,镀液温度为323 K ,镀液的pH 为11 ~ 12。
扫描电镜表明,所得镀层均匀、光亮,结合力好。
关键词:ABS 塑料;化学镀铜;工艺条件 中图分类号:TG178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104 – 227X (2007) 05 – 0010 – 03Technology of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on ABS plastics ∥ YU Xiao-jiao, ZHANG Xun-ya, FAN Wei, YU ZhongAbstract: The process flow of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on ABS plastics was introduced, and the effects of roughen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sensitizing and activating time, contents of copper sulfate, formaldehyde, potassium sodium tartrate, temperature and solution pH on electroless plating rate and qualities of electroless plating layer were discussed. The optimal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electroless copper deposition a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15 ~ 20 g/L copper sulfate, 15 mL/L formaldehyde, 14 g/L potassium sodium tartrate, temperature 323 K and pH of plating solution 11 ~ 12. The SEM photo shows that the plating layer is even and bright and has good adhesion.Keyword: ABS plastics;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First-author’s address: Faculty of Sciences,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48, China1 前言ABS 塑料具有强度高、刚性好、耐高温、加工成型性好、尺寸稳定、外观质量好等良好的综合性能,ABS 塑料电镀制品既保持了塑料的特点,又具有金属的装饰性、导电性、导磁性和可焊性,电镀后的塑料制品的表面机械强度提高,寿命延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电子工业及日用品工业[1]。
ABS塑料镍磷铜复合镀简介
1简介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ABS是本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用热塑性工程塑料,是一个综合力学性能十分优秀的塑料品种,不仅具有良好的刚性、硬度和加工流动性,而且具有高韧性特点,可以注塑、挤出或热成型。
ABS塑料作为用量最大的工程塑料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由于其自身的组成特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按比例组成),使其具有质轻、无毒、抗冲击等优异性能,在机械、汽车、电器、化工、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1]。
随着电化学的发展,表面处理技术日益更新。
各种表面处理新方法的出现和新技术的革新,使得除了通常在钢铁和铜等基体材料上施镀外,还发展了在非金属材料上的施镀,如在塑料上。
本文就以ABS塑料为基体,通过向Ni-P化学镀液中添加Cu元素共同沉积[2],制备Ni-P-Cu复合镀层,以获得优良的电磁屏蔽性能,使其满足使用要求。
1.2 ABS塑料简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
英文名为Acrylonitrilr-butadiene-styenecolymer,简称ABS。
ABS通常为浅黄色或乳白色的粒料非结晶性树脂。
ABS为使用最广泛非通用塑料之一。
ABS的生产方法很多,可分为掺合法,接枝法,联用法个接枝-掺合法四大类,约十一种制备工艺。
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乳液法,当前最有广阔前途的是乳液接枝法。
ABS通过改变三种单体的比例和采用不同聚合方法,可制得各种规格产品,其结构有以弹性为主链的接枝共聚物和以树脂为主链的接枝共聚物,一般三种单体的比例范围大致为丙烯腈25%~35%,丁二烯25%~30%和苯乙烯40%~50%。
由于具有三种组成[3],而赋予了其很好的性能;丙烯腈赋ABS树脂的化学稳定性、耐油性、一定的刚度和硬度;丁二烯时期韧性、冲击性和耐寒性有所提高;苯乙烯使其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并呈现良好的加工性。
ABS装饰性电镀应用培训资料1
光亮酸铜 – CUPROSTAR 1560
• Cuprostar 1560
– 中和过强有可能导致挂具上镀
中和剂之操作参数
• 时间
– 1 – 2 min
• 温度
– 32 – 37C
• 盐酸
– 8 – 9%
• UDIQUE® 862 Neutralizer中和剂
– 2 – 3%
• 空气搅拌
– 中等或强力的均匀空气搅拌
催化剂
催化溶液含锡/钯胶体及其他离子,可稳定溶液。 冲洗后,钯附在塑料表面上,由水解亚锡离子包围
– 氯化钠
• 50 – 75 g/L
• 50 – 75 g/L
– 氯化亚锡
– 氯化亚锡
• 5 – 7 g/L
• 5 – 7 g/L
– UDIQUE® 978
– UDIQUE® 978
• 20 - 25 ppm 钯
• 30 - 35 ppm 钯
不能空气搅拌
解胶剂之操作参数
• 硫酸型
– 时间
• 2 – 3 min
• 时间---40 – 50 min
• 目的---ABS塑料和镀层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很大,酸铜层可以缓和 温度急速变化而造成的应力作用。
• 相关品质控制测试---热循环---不同的汽车公司热循环测试也有所不同。 通常热循环测试程序:在烤炉高温(75 – 85 C)烘烤1小时;在室温下 测试1小时;然后在冷藏设备下(-30 - -40 C)测试1小时。然后重复此 循环2、3或4次。若镀层出现裂纹或气泡(粘合力损失)则说明测试 失败。
ABS塑料之装饰性 电镀应用
乐思工艺指南 Aug16, 2006
塑料镀之优点
• 塑料镀工件成本比金属工件成本更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塑料防护装饰性镀铜镍铬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ABS塑料件电镀铜+镍+铬镀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ABS塑料基体上电镀铜+镍+铬镀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定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GB6460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
GB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定法
GB1260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
GB/T1261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3镀层要求
各种ABS件的镀层体系、分层厚度、耐蚀性、结合力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镀层要求结晶细致、均匀,主要表面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缺陷,如起泡、麻点、粗糙、局部无镀层、脱落、污迹或变色。
3.2 铜镀层
由于塑料和镀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为保证镀层与基体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强度,需镀上一层延展性好的镀层作底镀层,镀层主要表面厚度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 镍镀层
作为中间镀层或底镀层,主要表面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1要求,双层、三层镍还应符合表2的要求。
3.4 铬镀层
3.4.1 作表面镀层主要表面的最小厚度一般为0.3μm,若外观光泽要求比较高的微孔铬和微裂纹铬层厚度可增加到0.6μm;若要求达到具有裂纹图型微裂纹的厚度要有0.8μm。
3.4.2 微裂纹铬层在任一方向上,每厘米长度内的裂纹数不少于250条;微孔铬层每平方厘米内不少于10000个小孔。
3.5 结合强度
镀层试验周期为2个周期,其结合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试验后镀层不应出现目视可见的缺陷,如起泡、起皱、裂纹或脱落等。
3.6 耐蚀性能
镀件应进行16h耐腐蚀试验,试验后不应为铜层腐蚀、塑料基体露出、镀层起泡等缺陷。
3.7ABS材料性能
3.7.1ABS材料的拉伸屈服强度应不小于40MPa。
3.7.2ABS材料的弯曲屈服强度应不小于66Mpa。
3.7.3ABS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应不小于2.4Gpa。
3.7.4ABS材料的悬臂梁冲击强度为6.2~17kJ/m.。
4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
所有试验件均应在电镀完成之后放置24h以上才能进行试验,外观目视检查。
4.1 厚度测定
4.1.1 按GB6462规定,测量各镍层和铜层的厚度。
4.1.2 按GB4955规定,测量铬、总镍层的厚度。
4.2 铬镀层微裂纹和微孔数测定
微裂纹一般不需预处理,可直接用光学显微镜测量;微孔铬要先用铜沉积法进行预处理,具体应符合GB12600的规定。
4.3 热循环试验
按GB/T12610规定进行结合强度试验,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
4.4 腐蚀试验
按GB6460规定进行CASS耐蚀性能测试,无铜锈或有轻微铜锈为合格,有严重铜锈则不合格。
5抽样
按GB12609相关要求进行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