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知识点分类复习练习: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与三角形的等腰关系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勾股定理与三角形的等腰关系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在数学中,有一条重要的定理被广为人知,那就是勾股定理。
它是三角形中的一种关系,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对解决各种几何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等腰三角形也是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两条边相等,角也较为特殊。
本文将介绍勾股定理与三角形的等腰关系,并探讨如何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题目。
1. 勾股定理的介绍勾股定理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该定理描述了直角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勾股定理表明: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的和。
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为 a² + b² = c²,其中 a、b 分别代表直角边的长度,c 代表斜边的长度。
2.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即两条边的长度相等,两个对应的角也相等。
等腰三角形具有以下一些重要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对应的角)是相等的;-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之和等于顶角(顶边对应的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bisect(顶边对应的角);-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重合。
3.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在几何题目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求解三角形的边长或角度的问题。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以下是一些例题,展示了如何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例题一:已知一条边长为5cm 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顶角分别为45°,求另一条边的长度。
解题思路: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两个底角相等,都为 (180° - 45°) / 2 = 67.5°。
然后,我们利用正弦定理可以得到:5 / sin(67.5°) = x / sin(45°),解得x ≈ 7.07cm。
因此,另一条边的长度约为 7.07cm。
例题二: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已知∠B = 90°,AC = 12cm,BC= 9cm,求 AB 的长度。
-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2010年中考数学复习试题汇编之17.2-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11.(2009年衡阳市)如图,△ABC 中,AB =AC ,AD 、AE 分别是∠BAC 和∠BAC 和外角的平分线,BE ⊥AE . (1)求证:DA ⊥AE ;(2)试判断AB 与DE 是否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关键词】等腰三角形、矩形【答案】解:(1)证明:AE DA DAE BAF BAC ⊥⇒︒=∠⇒︒=︒⨯=∠+∠∠+∠⇒⎪⎪⎪⎭⎪⎪⎪⎬⎫︒=∠+∠∠∠⇒∠∠∠⇒∠909018021)(21BAE BAD 180BAF BAC BAF 21BAE BAF AE BAC 21BAD BAC AD ==平分=平分(2)AB =DE ,理由是:DE AB D AE DAE AEB AE BE ADB BC AD BAC AD AC AB =⇒⇒⎪⎪⎪⎭⎪⎪⎪⎬⎫︒=∠︒=∠⇒⊥︒=∠⇒⊥⇒⎭⎬⎫∠=是矩形四边形平分B 90 90 9012.(山东省临沂市)如图,A ,B 是公路l (l 为东西走向)两旁的两个村庄,A 村到公路l 的距离AC =1km ,B 村到公路l 的距离BD =2km ,B 村在A 村的南偏东45方向上. (1)求出A ,B 两村之间的距离; (2)为方便村民出行,计划在公路边新建一个公共汽车站P ,要求该站到两村的距离相等,请用尺规在图中作出点P 的位置(保留清晰的作图痕迹,并简要写明作法).A B CD E解:(1)方法一:设AB 与CD 的交点为O ,根据题意可得45A B ∠=∠=°. ACO ∴△和BDO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 ∴=,BO = ∴A B ,两村的距离为AB AO BO =+==km ). 方法二:过点B 作直线l 的平行线交AC 的延长线于E . 易证四边形CDBE 是矩形, ∴2CE BD ==.在Rt AEB △中,由45A ∠=°,可得3BE EA ==.∴AB ==km ) ∴A B ,两村的距离为.(2)作图正确,痕迹清晰.作法:①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 半径作弧,两弧交于两点M N ,, 作直线MN ;②直线MN 交l 于点P ,点P 即为所求. (7分 13.(四川省泸州市)在某段限速公路BC 上(公路视为直线),交通管理部门规定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千米/时 (即350米/秒),并在离该公路100米处设置了一个监测点A .在如图8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点A 位于y 轴上,测速路段BC 在x 轴上,点B 在A 的北偏西60°方向上,点C 在A 的北偏东45°方向上,另外一条高等级公路在y 轴上,北东BACDlBA CDlN MOPAO 为其中的一段.(1)求点B 和点C 的坐标;(2)一辆汽车从点B 匀速行驶到点C 所用的时间是15秒,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在这段限速路上是否超速?(参考数据:7.13≈)(3)若一辆大货车在限速路上由C 处向西行驶,一辆小汽车在高等级公路上由A 处向北行驶,设两车同时开出且小汽车的速度是大货车速度的2倍,求两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最近距离是多少?解:在Rt ΔAOB 中,OA =100,∠BAO =60° 所以OB =OA ·tan ∠BAO =Rt ΔAOC 中,∠CAO =45° 所以OC =OA =100,所以(100,0) (2)BC =BO+CO =18≈18>503, 所以这辆车超速了。
中考数学复习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18---等腰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练习第18讲等腰三角形【考点知识总汇】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简写“”)。
2.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简写为“”)。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是图形,底边上的中线(或底边上的高或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知识点总结: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判定(1)三个角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等于60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条对称轴。
21AB知识点总结: 1.由于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但等边三角形具有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具有。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题设和结论也正好相反,要注意区别。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2.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上。
知识点总结: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或垂直的重要方法。
2.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题设和结论也正好相反,注意区别。
高频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范例】如图, 90=∠ABC ,E D ,分别在AC BC ,上,DE AD ⊥,且DE AD =,点F 是AE 的中点,FD 与AB 相交于点M 。
(1)求证:FCM FMC ∠=∠。
(2)AD 与MC 垂直吗?并说明理由。
得分要领: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包括以下三个结论:如图,在△ABC 中,AC AB =。
1.若BC AD ⊥,则DC BD =,21∠=∠。
2.若DC BD =,则BC AD ⊥,21∠=∠。
3.若21∠=∠,则BC AD ⊥,DC BD =。
【考题回放】1.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 ,则它的底角数为( )A.40B.50C.60D.702.如图,在△ABC 中,AC AB =,且D 为BC 上一点,AD CD =,BD AB =,则B ∠的度数为( )A.30B.36C.40D.45第2题 第3题3.如图,在△ABC 中,AC AB =, 40=∠A ,点D 在AC 上,DC BD =,则ABD ∠的度数是。
专题 等腰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D CEFAB专题 等腰三角形和勾股定理1、如图,在Rt ΔABC 中,∠ACB =90°BC =3,AC =4,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CE 的长为( ) A .32 B .76 C .256D .22、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DE ⊥AC,EF ⊥AB,FD ⊥BC ,则ΔDEF 的面积与ΔABC 的面积之比等于( ) A .1∶3B .2∶3C2D∶33、如图3,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 离点C 的距离为5,上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 爬到点B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A .5B .25 C. D .354、如图,已知△ABC 中,∠ABC =90°,AB =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 1,l 2,l 3上,且l 1,l 2之间的距离为2 , l 2,l 3之间的距离为3 ,则AC 的长是( ) A .172 B .52 C .24 D .75、如图,等腰△ABC 中,底边a BC =,∠A =36°,∠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D ,∠BCD 的平分线交BD 于E ,设215-=k ,则DE =( ▲ )A .a k 2B .a k 3C .2ka D .3ka6、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l5cm ,底边上的高长22.5cm .现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cm 的矩形纸条,如图所示.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 A .第4张 B .第5张 C .第6张 D .第7张AD BECl 1l 2l 3ACBADC E BA7、在等腰A B C △中,A B A C =,一边上的中线B 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 .7 B .11 C .7或11 D .7或10 8、如图,已知Rt △ABC 中,AC =3,BC = 4,过直角顶点C 作CA 1⊥AB ,垂足为A 1,再过A 1作A 1C 1⊥BC ,垂足为C 1,过C 1作C 1A 2⊥AB , 垂足为A 2,再过A 2作A 2C 2⊥BC ,垂足为C 2,…,这样一直做下去,得到了一组 线段CA 1,A 1C 1,12C A ,…,则CA 1= ,=5554C A A C9、已知Rt △ABC 的周长是344+,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则S △ABC =____________ 10、在A B C △中,12cm 6cm A B A C B C D ===,,为B C 的中点,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B A C →→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那么当t = 秒时,过D 、P 两点的直线将A B C △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11、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m m ,8.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m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12、如图12,在直角梯形OABC 中, OA ∥CB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15,0),B (10,12),动点P 、Q 分别从O 、B 两点出发,点P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OA 向终点A运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C 向C 运动,当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B 、PQ 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DE ∥OA ,交AB 于点E ,射线QE 交x 轴于点F .设动点P 、Q 运动时间为t (单位:秒).(1)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ABQ 是等腰梯形,请写出推理过程; (2)当t =2秒时,求梯形OFBC 的面积;(3)当t 为何值时,△PQF 是等腰三角形?请写出推理过程.。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表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表
摘要: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公式
3.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的推导
4.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的应用
正文:
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等腰三角形是指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这两条相等的边被称为腰,另一条边被称为底。
等腰三角形有两个顶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也是腰的中线。
二、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公式
勾股定理,也叫毕达哥拉斯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上的两个边(勾)的平方和等于斜边(股)的平方。
公式表示为:a^2 + b^2 = c^2,其中a、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
三、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的推导
在等腰三角形中,我们可以通过作高将等腰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
由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共有一个直角边和斜边,我们可以分别应用勾股定理,然后将两个公式相加,得到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a^2 + b^2) / 4 + (a^2 + b^2) = c^2。
化简后得到:(a^2 + b^2) / 2 = c^2。
四、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的应用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在解决许多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非常有
用,例如计算等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腰三角形的高、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
例如,当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的底和高时,我们可以使用勾股定理公式计算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假设底为b,高为h,则根据勾股定理公式,我们可以得到腰长a = sqrt(b^2 + h^2) / 2。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海伦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A = sqrt[s*(s-a)*(s-b)*(s-c)],其中s 为半周长,即s = (a + b + c) / 2。
中考数学试题专题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试题
【关键词】等边三角形证明:如图1,ABC Q △为等边三角形 60ABC ∴∠=°BC MN BA MG ⊥⊥Q , ∴90CBM BAM ∠=∠=°9030ABM ABC ∴∠=∠=︒°-9060M ABM ∴∠=︒∠=︒-同理:60N G ∠=∠=︒ MNG ∴△为等边三角形. 在Rt ABM △中,sin sin 60AB a BM M ===︒在Rt BCN △中,tan tan 60BC a BN N ===︒MN BM BN ∴=+=(2)②:结论1成立.证明;方法一:如图2,连接AO BO CO 、、由ABC AOB BOC AOC S S S S =++△△△△=()12a OD OE OF ++ 作AH BC ⊥,垂足为H ,NMAGC B(图1)A FCE BD(图2)OHNMAGC BAF E BDAF E B D(图1)(图2) (图3)O AF E B D(图4)O O则sin sin 60AH AC ACB a a =∠=⨯︒=1122ABC S BC AH a ∴==△· ()1122a OD OE OF a ∴++=2OD OE OF a ∴++=方法二:如图3,过点O 作GH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G H 、,过点 H 作HM BC ⊥于点M , 6060DGO B OHF C ∴∠=∠=∠=∠=°,° AGH ∴△是等边三角形 GH AH ∴= OE BC Q ⊥ OE HM ∴∥∴四边形OEMH 是矩形 HM OE ∴=在Rt ODG △中,sin sin 60OD OGDGO OG =∠=︒=··在Rt OFH △中,sin sin 60OF OHOHF OH =∠=︒=·· 在Rt HMC △中,sin sin 602HM HCC HC HC ==︒=··222OD OE OF OD HM OF OG HC ∴++=++=++)GH HC AC =+== A F CEBDO M H G(2)②:结论2成立.证明:方法一:如图4,过顶点A B C 、、依次作边AB BC CA 、、的垂线围成MNG △,由(1)得MNG △为等边三角形且MN =过点O 分别作OD MN '⊥于D ',OE NG '⊥于NG 于点E OF MG ''⊥,于点F ' 由结论1得:322OD OE OF MN a '+'+'===2 又OD AB AB MG OF MG ⊥⊥'⊥Q ,,90ADO DAF OF A ∴∠=∠'=∠'=︒ ∴四边形ADOF '为矩形 OF ∴'=AD同理:OD BE '=,OE CF '=32AD BE CF OD OE OF a ∴++='+'+'=方法二:(同结论1方法二的辅助线)在Rt OFH △中,tan OF FH OHF ==∠在Rt HMC △中,sin HM HC C ==33CF HC FH ∴=+=+同理:3333AD OF BE OD =+=+, AD BE CF ∴++A F CEBDO F 'D 'MGNE 'A F C E BD (图3) OM HG+)OD OE OF++由结论1得:OD OE OF++=32AD BE CF a∴++==方法三:如图5,连接OA OB OC、、,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2BE OE OB BD OD+==+①22222CF OF OC CE OE+==+②22222AD OD AO AF OF+==+③①+②+③得:222222BE CF AD BD CE AF++=++()()()222222BE CF AD a AD a BE a CF∴++=-+-+-222222222a AD a AD a BE a BE a CF a CF=-++-++-+g g g整理得:()223a AD BE CF a++=32AD BE CF a∴++=12分20.(2009年南充)如图8,半圆的直径10AB=,点C在半圆上,6BC=.(1)求弦AC的长;(2)若P为AB的中点,PE AB⊥交AC于点E,求PE的长.【关键词】圆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答案】解:ABQ是半圆的直径,点C在半圆上,90ACB∴∠=°.PBCEAAFEBD(图5)O在Rt ABC △中,8AC ==(2)PE AB Q ⊥,90APE ∴∠=°.90ACB ∠=Q °, APE ACB ∴∠=∠. 又PAE CAB ∠=∠Q , AEP ABC ∴△∽△,PE APBC AC∴=110268PE ⨯∴= 301584PE ∴==.19.(2009年湖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y =28x --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0P k ,是y 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 为圆心,3为半径作P ⊙.(1)连结PA ,若PA PB =,试判断P ⊙与x 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k 为何值时,以P ⊙与直线l 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关键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的判定,正三角形的性质,相似的性质 【答案】解:(1)P ⊙与x 轴相切.直线28y x =--与x 轴交于()40A -,,与y 轴交于()0B ,-8,(备用图)第(1)题第(2)题48OA OB ∴==,, 由题意,8OP k PB PA k =-∴==+,.在Rt AOP △中,()222483k k k +=+∴=-,,OP ∴等于P ⊙的半径,P ∴⊙与x 轴相切.(2)设P ⊙与直线l 交于C D ,两点,连结PC PD ,. 当圆心P 在线段OB 上时,作PE CD ⊥于E .PCD Q △为正三角形,133222DE CD PD PE ∴===∴=,,. 90AOB PEB ABO PBE AOB PEB ∠=∠=∠=∠∴Q °,,△∽△,AO PEAB PB ∴=,22PB PB =∴=,,808PO BO BP P ⎛⎫∴=-=∴- ⎪ ⎪⎝⎭,8k ∴=-. 当圆心P 在线段OB延长线上时,同理可得082P ⎛⎫- ⎪ ⎪⎝⎭,-,82k ∴=--, ∴当82k =-或82k =--时,以P ⊙与直线l 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20.(2009年湖州)若P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且120APB BPC CPA ∠=∠=∠=°,则点P 叫做ABC △的费马点.(1)若点P 为锐角ABC △的费马点,且60ABC PA PC ∠===°,3,4,则PB 的值为________; (2)如图,在锐角ABC △外侧作等边ACB △′连结BB ′. 求证:BB ′过ABC △的费马点P ,且BB ′=PA PB PC ++.【关键词】阅读理解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综合题 【答案】(1). (2)B '证明:在BB '上取点P ,使120BPC ∠=°,连结AP ,再在PB '上截取PE PC =,连结CE .120BPC ∠=Q °,60EPC ∴∠=°, PCE ∴△为正三角形, 60PC CE PCE CEB '∴=∠=∠,°,=120°, ACB 'Q △为正三角形,AC B '∴=C ACB '∠,=60°,PCA ACE ACE ECB '∴∠+∠=∠+∠=60°, PCA ECB '∴∠=∠′, ACP B '∴△≌△CE . APC B '∴∠=∠120CE PA EB '==°,, 120APB APC BPC ∴∠=∠=∠=°, P ∴为ABC △的费马点,BB '∴过ABC △的费马点P ,且BB '=EB '+PB PE PA PB PC +=++.21.(2009年温州)如图,在△ABC 中,∠C =90°,AC =3,BC =4.0为BC 边上一点,以0为圆心,OB 为半径作半圆与BC 边和AB 边分别交于点D 、点E ,连结DE . ’ (1)当BD =3时,求线段DE 的长;(2)过点E 作半圆O 的切线,当切线与AC 边相交时,设交点为F .求证:△FAE 是等腰三角形.【关键词】直角三角形、圆的性质,相似的判定,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答案】解:(1)∵∠C =90°,AC =3,BC =4,∴AB =5, ∵DB 为直径,∴∠DEB =∠C =90°,又∵∠B =∠B ,∴△DBE ∽△ABC∴ABBDAC DE = 即533=DE ∴DE =59。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及全等的综合应用
∴△B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F=BD=5,
∴AF=AD-DF=12-5=7;
(2)证明:如图2,在BF上取一点H使BH=EF,
连接CF、CH
在△CHB和△AEF中,
=
∵ ∠ = ∠ = ° ,
=
∴△CHB≌△AEF(SAS),
∴AE=CH,∠AEF=∠BHC,
∴DE⊥DP;
(2)连接PE,设DE=x,则
EB=ED=x,CE=4-x,
∵∠C=∠PDE=90°,
2
2
2
2
2
∴PC +CE =PE =PD +DE
,
2
2
2
2
∴2 +(4-x) =1 +x ,
解得:x=
.
则DE=
,
证:CD⊥BF;
2
2
2
(2)连接BE,交CD的延长线于点H,如图2,若BC =BE +CD ,试判断
CD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解:(1)证明:在△ACD和△AFE中
=
∠ = ∠ ,
=
∴△ACD≌△AFE(SAS),
∴∠DCA=∠EFA,
∴CD∥EF,
∵BF⊥EF,
∴CD⊥BF;
(2)解:CD⊥BE,理由如下:
延长CA到F,使AF=AC,连接EF,
∵BA⊥CF,AC=AF,
∴BC=BF,
由(1)可知CD∥EF,CD=EF,
2
2
2
∵BC =BE +CD ,
2
2
2
∴BF =BE +EF ,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也是勾股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它的内容是: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中点到顶点的线段长度等于底边一半的长度乘以腰长。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的长度相等的三角形,也就是说它的两个角度也是相等的。
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中点到顶点的线段长度就是等腰三角形的高。
在勾股定理中,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那么在等腰三角形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就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公式为:$h^2 = \frac{a^2}{4} + b^2$,其中$h$为等腰三角形的高,$a$为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b$为等腰三角形腰长的长度。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
假设有一个底边长度为6,腰长长度为8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它的高为多少呢?根据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到$h^2 = \frac{6^2}{4} + 8^2 = 36 + 64 = 100$,因此$h = 10$。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高为10。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不仅在初中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经常需要计算房屋的
高度。
如果我们知道了房屋的底边长度和两侧的角度,就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来计算房屋的高度。
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还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个定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 知识点总结1. 勾股民定理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b a ,,斜边是c ,则222b a c +=。
2. 勾股数:满足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三个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
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c b a ,,,且满足222b a c +=,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C 是直角。
4. 特殊三角形三边的比:①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例为(从小打大):2:3:1。
②45°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例为(从小到大):2:1:1。
5.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点()11y x A ,与点()22y x B ,,则线段AB 的长度为:()()221221y y x x AB −+−=。
练习题 1、(2022•攀枝花)如图1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的会徽,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够组合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OABC .若OC =,BC =1,∠AOB =30°,则OA 的值为( )A .3B .23C .2D .1【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OBC=90°,OC=,BC=1,∴OB===2,∵∠A=90°,∠AOB=30°,∴AB=OB=1,∴OA===,故选:A.2、(2022•荆门)如图,一座金字塔被发现时,顶部已经荡然无存,但底部未曾受损.已知该金字塔的下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20m的正方形,且每一个侧面与地面成60°角,则金字塔原来高度为()A.120m B.603m C.605m D.1203m【分析】根据底部是边长为120m的正方形求出BC的长,再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A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可.【解答】解:如图,∵底部是边长为120m的正方形,∴BC=×120=60m,∵AC⊥BC,∠ABC=60°,∴∠BAC=30°,∴AB =2BC =120m ,∴AC ==m . 故选:B .3、(2022•百色)活动探究:我们知道,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已知△ABC 中,∠A =30°,AC =3,∠A 所对的边为,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我们发现其中如图的△ABC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A .23B .23﹣3C .23或3D .23或23﹣3【分析】根据题意知,CD =CB ,作CH ⊥AB 于H ,再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H ,AH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H ,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CD =CB ,作CH ⊥AB 于H ,∴DH =BH ,∵∠A =30°,∴CH =AC =,AH =CH =,在Rt △CBH 中,由勾股定理得BH ==,∴AB =AH +BH ==2,AD =AH ﹣DH ==, 故选:C . 4、(2022•荆州)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通过尺规作图得到的直线MN 分别交AB ,AC 于D ,E ,连接CD .若CE =31AE =1,则CD = .【分析】如图,连接BE ,根据作图可知MN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得到AE =BE =3,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 ,AB ,最后利用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连接BE ,∵CE =AE =1,∴AE =3,AC =4,而根据作图可知MN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AE =BE =3,在Rt △ECB 中,BC ==2,∴AB ==2, ∵CD 为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上的中线,∴CD =AB =.故答案为:. 5、(2022•广元)如图,在△ABC 中,BC =6,AC =8,∠C =90°,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与AB 交于点D ,再分别以A 、D 为圆心,大于21A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分别交AC 、AB 于点E 、F ,则AE 的长度为( )A .25B .3C .22D .310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 即可.【解答】解:在Rt △ABC 中,BC =6,AC =8,∴AB ===10, ∵BD =CB =6,∴AD =AB ﹣BC =4,由作图可知EF 垂直平分线段AD ,∴AF =DF =2,∵∠A =∠A ,∠AFE =∠ACB =90°,∴△AFE ∽△ACB ,∴=, ∴=,∴AE =,故选:A .6、(2022•湖州)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图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B ,BC 上的格点,BM =4,BN =2.若点P 是这个网格图形中的格点,连结PM ,PN ,则所有满足∠MPN =45°的△PMN 中,边PM 的长的最大值是( )A .42B .6C .210D .35【分析】在网格中,以MN 为直角边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使PM 最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BM=NC=4,BN=CP=2,且∠B=∠C=90°,∴△BMN≌△CNP(SAS),∴MN=NP,∠BMN=∠CNP,∵∠BMN+∠BNM=90°,∴∠BNM+∠CNP=90°,∴∠MNP=90°,∴△NM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PM最长,在Rt△BMN和Rt△NCP中,根据勾股定理得:MN=NP==2,则PM==2.故选:C.7、(2022•金华)如图是城市某区域的示意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学校和体育场的坐标分别是(3,1),(4,﹣2),下列各地点中,离原点最近的是()A.超市B.医院C.体育场D.学校【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点O到超市、学校、体育场、医院的距离,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如右图所示,点O到超市的距离为:=,点O到学校的距离为:=,点O到体育场的距离为:=,点O到医院的距离为:=,∵<=<,∴点O到超市的距离最近,故选:A.8、(2022•舟山)如图,在Rt△ABC和Rt△BDE中,∠ABC=∠BDE=90°,点A在边DE 的中点上,若AB=BC,DB=DE=2,连结CE,则CE的长为()A.14B.15C.4D.17【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先作出合适的辅助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B和BC的长,根据等面积法可以求得EG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EF的长,最后计算出CE的长即可.方法二:延长ED到F,使得DE=DF,连接CF,B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可以求得CE的长.【解答】解:方法一:作EF⊥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F,作E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DB=DE=2,∠BDE=90°,点A是DE的中点,∴BE===2,DA=EA=1,∴AB===,∵AB=BC,∴BC=,∵=,∴,解得EG=,∵EG⊥BG,EF⊥BF,∠ABF=90°,∴四边形EFBG是矩形,∴EG=BF=,∵BE=2,BF=,∴EF===,CF=BF+BC=+=,∵∠EFC=90°,∴EC===,故选:D.方法二:延长ED到F,使得DE=DF,连接CF,BF,如图所示,∵BD=DE=2,∠BDE=90°,∴∠BDE=∠BDF=90°,EF=4,∴△BDE≌△BDF(SAS),∴BE=BF,∠BEA=∠BF A=45°,∵∠EBA+∠ABF=90°,∠ABF+∠FBC=90°,∴∠EBA=∠FBC,∵BE=BF,BA=BC,∴△EBA≌△FBC(SAS),∴∠BEA=∠BFC=45°,AE=CF,∴∠CFE=∠BFC+∠AFB=90°,∵点A为DE的中点,∴AE=1,∴CF=1,∴EC===,故选:D.9、(2022•成都)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是.【分析】设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a+b=6,ab=4,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斜边长.【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a+b=6,ab=4,∴斜边c====2,故答案为:2.10、(2022•南充)如图,在Rt△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DE ∥AB,交AC于点E,DF⊥AB于点F,DE=5,DF=3,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F=1B.DC=3C.AE=5D.AC=9【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和勾股定理,可以求得CD和CE的长,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E的长,从而可以判断B和C,然后即可得到AC的长,即可判断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BF的长,从而可以判断A.【解答】解:∵AD平分∠BAC,∠C=90°,DF⊥AB,∴∠1=∠2,DC=FD,∠C=∠DFB=90°,∵DE∥AB,∴∠2=∠3,∴∠1=∠3,∴AE=DE,∵DE=5,DF=3,∴AE=5,CD=3,故选项B、C正确;∴CE==4,∴AC=AE+EC=5+4=9,故选项D正确;∵DE∥AB,∠DFB=90°,∴∠EDF=∠DFB=90°,∴∠CDE+∠FDB=90°,∵∠CDE+∠DEC=90°,∴∠DEC=∠FDB,∵tan∠DEC=,tan∠FDB=,∴,解得BF=,故选项A错误;故选:A.11、(2022•通辽)在Rt△ABC中,∠C=90°,有一个锐角为60°,AB=6,若点P在直线AB上(不与点A,B重合),且∠PCB=30°,则AP的长为.【分析】题中60°的锐角,可能是∠A也可能是∠B;∠PCB=30°可以分为点P在在线段AB上和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同时借助勾股定理求得AP的长度.【解答】解:当∠A=30°时,∵∠C=90°,∠A=30°,∴∠CBA=60°,BC=AB=×6=3,由勾股定理得,AC=3,①点P在线段AB上,∵∠PCB=30°,∠CBA=60°∴∠CPB=90°,∴∠CP A=90°,在Rt△ACP中,∠A=30°,∴PC=AC=×3=.∴在Rt△APC中,由勾股定理得AP=.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PCB=30°,∴∠ACP=90°+30°=120°,∵∠A=30°,∴∠CP A=30°.∵∠PCB=30°,∴∠PCB=∠CP A,∴BP=BC=3,∴AP=AB+BP=6+3=9.当∠ABC=30°时,∵∠C=90°,∠ABC=30°,∴∠A=60°,AC=AB=×6=3,由勾股定理得,BC=3,①点P在线段AB上,∵∠PCB=30°,∴∠ACP=60°,∴△ACP是等边三角形∴AP=AC=3.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PCB=30°,∠ABC=30°,∴CP∥AP这与CP与AP交于点P矛盾,舍去.综上所得,AP的长为,9或3.故答案为:,9或3.12、(2022•武汉)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ABHL,ACDE,BCFG,连接DF.过点C作AB的垂线CJ,垂足为J,分别交DF,LH于点I,K.若CI=5,CJ=4,则四边形AJKL的面积是.【分析】过点D作DM⊥CI于点M,过点F作FN⊥CI于点N,由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CJ≌△CDM,△BCJ≌△CFN,可得DM=CJ,FN=CJ,可证得△DMI≌△FNI,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DI=FI=CI,由勾股定理可得MI,NI,从而可得CN,可得BJ与AJ,即可求解.【解答】解:过点D作DM⊥CI,交CI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F作FN⊥CI于点N,∵△ABC为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CDE,BCFG为正方形,过点C作AB的垂线CJ,CJ=4,∴AC=CD,∠ACD=90°,∠AJC=∠CMD=90°,∠CAJ+∠ACJ=90°,BC=CF,∠BCF=90°,∠CNF=∠BJC=90°,∠FCN+∠CFN=90°,∴∠ACJ+∠DCM=90°,∠FCN+∠BCJ=90°,∴∠CAJ=∠DCM,∠BCJ=∠CFN,∴△ACJ≌△CDM(AAS),△BCJ≌△CFN(AAS),∴AJ=CM,DM=CJ=4,BJ=CN,NF=CJ=4,∴DM=NF,∴△DMI≌△FNI(AAS),∴DI=FI,MI=NI,∵∠DCF=90°,∴DI=FI=CI=5,在Rt△DMI中,由勾股定理可得:MI===3,∴NI=MI=3,∴AJ=CM=CI+MI=5+3=8,BJ=CN=CI﹣NI=5﹣3=2,∴AB=AJ+BJ=8+2=10,∵四边形ABHL为正方形,∴AL=AB=10,∵四边形AJKL为矩形,∴四边形AJKL的面积为:AL•AJ=10×8=80,故答案为:80.13、(2022•内江)勾股定理被记载于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如图①所示的“弦图”,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图②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4,则S1+S2+S3=.【分析】由勾股定理和乘法公式完成计算即可.【解答】解:设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长直角边为a,短直角边是b,则:S1=(a+b)2,S2=42=16,S3=(a﹣b)2,且:a2+b2=EF2=16,∴S1+S2+S3=(a+b)2+16+(a﹣b)2=2(a2+b2)+16=2×16+16=48.故答案为:48.14、(2022•永州)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赵爽弦图”,极富创新意识地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如图所示,“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则AE=.【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B=BC=CD=DA=5,EF=FG=GH=HE=1,设AF=DE=CH =BG=x,结合图形得出AE=x﹣1,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解答】解:∵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AB=BC=CD=DA=5,EF=FG=GH=HE=1,根据题意,设AF=DE=CH=BG=x,则AE=x﹣1,在Rt△AED中,AE2+ED2=AD2,∴(x﹣1)2+x2=52,解得:x1=4,x2=﹣3(舍去),∴x﹣1=3,故答案为:3.15、(2022•湖北)勾股定理最早出现在商高的《周髀算经》:“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观察下列勾股数:3,4,5;5,12,13;7,24,25;…,这类勾股数的特点是:勾为奇数,弦与股相差为1.柏拉图研究了勾为偶数,弦与股相差为2的一类勾股数,如:6,8,10;8,15,17;…,若此类勾股数的勾为2m(m≥3,m为正整数),则其弦是(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分析】根据题意得2m为偶数,设其股是a,则弦为a+2,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m为正整数,∴2m为偶数,设其股是a,则弦为a+2,根据勾股定理得,(2m)2+a2=(a+2)2,解得a=m2﹣1,∴弦是a+2=m2﹣1+2=m2+1,故答案为:m2+1.16、(2022•常州)如图,将一个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活动框架(边框粗细忽略不计)扭动成四边形ABCD,对角线是两根橡皮筋,其拉伸长度达到36cm时才会断裂.若∠BAD=60°,则橡皮筋AC断裂(填“会”或“不会”,参考数据:3≈1.732).【分析】设AC与BD相交于点O,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C=2AO,OD=BD,AD=AB=20cm,从而可得△ABD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得BD=20cm,然后再在Rt△ADO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O,从而求出AC的长,即可解答.【解答】解:设AC与BD相交于点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C=2AO,OD=BD,AD=AB=20cm,∵∠BAD=60°,∴△ABD是等边三角形,∴BD=AB=20cm,∴DO=BD=10(cm),在Rt△ADO中,AO===10(cm),∴AC=2AO=20≈34.64(cm),∵34.64cm<36cm,∴橡皮筋AC不会断裂,故答案为:不会.17、(2022•常州)如图,在Rt△ABC中,∠C=90°,AC=9,BC=12.在Rt△DEF中,∠F=90°,DF=3,EF=4.用一条始终绷直的弹性染色线连接CF,Rt△DEF从起始位置(点D与点B重合)平移至终止位置(点E与点A重合),且斜边DE始终在线段AB上,则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面积是.【分析】如图,连接CF交AB于点M,连接CF′交AB于点N,过点F作FG⊥AB于点H,过点F′作F′H⊥AB于点H,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求出梯形的上下底以及高,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连接CF交AB于点M,连接CF′交AB于点N,过点F作FG⊥AB于点H,过点F′作F′H⊥AB于点H,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在Rt△DEF中,DF=3,EF=4,∴DE===5,在Rt△ABC中,AC=9,BC=12,∴AB===15,∵•DF•EF=•DE•GF,∴FG=,∴BG===,∴GE=BE﹣BG=,AH=GE=,∴F′H=FG=,∴FF′=GH=AB﹣BG﹣AH=15﹣5=10,∵BF∥AC,∴==,∴BM=AB=,同法可证AN=AB=,∴MN=15﹣﹣=,∴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的面积=×(10+)×=21,故答案为:21.18、(2022•泰州)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中,各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马”从图中的位置出发,不走重复路线,按照“马走日”的规则,走两步后的落点与出发点间的最短距离为.【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第一步到①,第二步到②,故走两步后的落点与出发点间的最短距离为=,故答案为:.。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经典例题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经典例题等腰三角形知识点+经典例题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两条边相等的性质。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解题技巧,并通过经典例题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一、等腰三角形基本性质1.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相等,通常表示为AB = AC。
2. 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即底边两侧的角)相等,通常表示为∠B = ∠C。
3. 对顶角平分底边:等腰三角形的对顶角(即顶点处的角)平分底边,即顶角的平分线与底边相等和垂直。
4. 底角是钝角: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大于90度时,底角为钝角。
二、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1. 高线重合: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与底边重合,且高线上的高度等于底边的中线和中线的一半。
2. 内切圆:等腰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底边相切,且圆心在高线上。
3. 外接圆: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位于底边的中点,且外接圆的半径等于底边长度的一半。
三、等腰三角形的解题技巧1.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性质,可在题目中找到相等的边长,进而推导其他角度和边长的关系。
2.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性质,可在题目中找到已知角度与未知角度的关系,从而推导解题过程。
3.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对顶角平分底边性质,和底角是钝角的特点,可应用角平分线定理解题。
四、经典例题例题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 = 6cm,∠B = 60°,求角A的度数和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由于AB = AC,可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又∠B =∠C = 60°,由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性质可得∠A = 180° - 2∠B = 60°。
三角形ABC的三个角度均为60°,是等边三角形。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4 * AB^2 = √3/4 * 6^2 = 9√3 cm^2。
例题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 = 8cm,∠A = 100°,求顶角B的度数和三角形的周长。
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2009年·威海中考)如图,AB=AC,BD=BC,若∠A=40°,则∠ABD的度数是()A.20°B.30° C.35° D.40°(第1题图)(第2题图)【解析】B 由于AB=AC,∠A=40°,所以∠ABC=∠C=70°,由于BD=BC,所以∠BDC=∠C=70°,所以∠DBC=40°,故ABD的度数是30°.2.(2009年·黔东南中考)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等于()A.30°B.40°C.45°D.36°【解析】D 设∠A=x°,则∠ABD= x°,∠C=∠CDB= 2x°,所以∠ABC= 2x°,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到x+2x+2x=180°,所以x=36°.3.(2009年·吉林中考)将宽为2cm的长方形纸条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那么折痕PQ的长是()A.233cm B.433cmC.5cm D.2cm(第3题图)(第4题图)【解析】B 中间的小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高为2,则边长应为433.4.(2009年·綦江中考)如图,点A的坐标是(2,2),若点P在x轴上,且△APO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不可能是()A.(4,0)B.(1,0)C.(220)-,D.(2,0)【解析】B 本题需要分情况讨论,当AO是腰,A是顶点时,点P的坐标为(4,0);当AO是腰,O 是顶点时,点P的坐标为(220),或(220)-,;当点P为顶点时,点P的坐标为(2,0).5.(2009年·达州中考)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A.13B.26C.47D.94(第1题图)(第2题图)【解析】C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B、C、D四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6.(2009年·衡阳中考)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丰富群众生活,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 的位置应在()A.AB中点B.BC中点C.AC中点D.∠C的平分线与AB的交点【解析】A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7.(湖北省恩施市)如图3,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为5,上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521B.25 C.105+5 D.358.(浙江省丽江市)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2 , l2,l3之间的距离为3 ,则AC的长是(A )A.172B.52C.24D.7∴222AD DB DE.9.(2009白银市)如图,⊙O的弦AB=6,M是AB上任意一点,且OM最小值为4,则⊙O的半径为()A.5 B.4 C.3 D.2【关键词】勾股定理【答案】Al1l2l3ACB10.(2009年济宁市)“赵爽弦图”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是一“赵爽弦图”飞镖板,其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4.小明同学距飞镖板一定距离向飞镖板投掷飞镖(假设投掷的飞镖均扎在飞镖板上), 则投掷一次飞镖扎在中间小正方形区域(含边线)的概率是A.1 2B.14C.15D.110【关键词】勾股定理【答案】C11.(2009白银市)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8,则BE=()A.2 B.3 C.22D.23【关键词】勾股定理,四边形的性质【答案】C12.(2009年广西钦州)如图,AC=AD,BC=BD,则有()A.AB垂直平分CD B.CD垂直平分AB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D.CD平分∠ACBA BCD【关键词】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答案】A13.(2009年烟台市)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P为BC上一点,且BP=1,D为AC上一点,若∠APD=60°,则CD的长为()A.3 2B.23C.12D.34【关键词】等腰三角形【答案】B14.(2009泰安)如图,△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点F,若BC=6,则DF的长是(A)2 (B)3 (C)25(D)4【关键词】角平分线、中位线【答案】B15.(2009恩施市)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521B.25 C.1055D.35【关键词】图形的展开、勾股定理【答案】B16.(2009恩施市)16.如图6,O⊙的直径AB垂直弦CD于P,且P是半径OB的中点,CD=6cm,则直径AB的长是()A.3cm B.32cmC.42cm D.3cm【关键词】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答案】D52015 10CBADCPB60°17.(2009丽水市)如图,已知△ABC 中,∠ABC =90°,AB =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 1,l 2,l 3上,且l 1,l 2之间的距离为2 , l 2,l 3之间的距离为3 ,则AC 的长是( )A .172B .52C .24D .7【关键词】直线与直线的距离、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答案】A18..(2009年宁波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A .30°B .45°C .60°D .90°【关键词】等腰三角形【答案】B19. (2009年滨州)如图3,已知△ABC 中,AB =17,AC =10,BC 边上的高AD =8, 则边BC 的长为( )A .21B .15C .6D .以上答案都不对【关键词】勾股定理.【答案】A20.(2009武汉)9.如图,已知O 是四边形ABCD 内一点,OA =OB =OC ,∠ABC =∠ADC =70°,则∠ADO+∠DCO 的大小是( )A .70°B .110°C .140°D .150°AC DBl 1l 2 l 3ACB【关键词】等腰三角形 多边形的内角和【答案】D提示:∠BAO+∠BCO =∠ABO+∠CBO =∠ABC =70°,所以∠BOA+∠BOC =360°-140°=220°,所以∠AOC =140°。
九年级数学中考一轮复习课堂练习17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2 1C D BA 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一、 选择题1.如图,已知直线110AB CD DCF =︒∥,∠,且AE AF =,则A ∠等于( )A .30︒B .40︒C .50︒D .70︒2.如图,△ABC 中,AB =AC =6,BC =8,AE 平分么BAC 交BC 于点E ,点D 为AB 的中点,连结DE ,则△BDE 的周长是( )A .7+5B .10C .4+25D .123.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3,P 为BC 上一点,且BP =1,D 为AC 上一点,若∠APD = 60°,则CD 的长为( )A .32B .23C .12D .344.如图, ABC △中,CD AB ⊥于D ,一定能确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个数 是( )①1A ∠=∠,②CD DB AD CD= ③290B ∠+∠=°,④345BC AC AB =∶∶∶∶,⑤AC BD AC CD =··A .1B .2C .3D .45.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A D CP B60°A F BDE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 的面积是( )A .13B .26C .47D .946.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 离点C 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 爬到点B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25 C.5 D .35二、 填空题1.已知等腰ABC △的周长为10,若设腰长为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2.在△A 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0°,则∠B 等于_____________度.3.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AD 是底边上的高,若5cm 6cm AB BC ==,,则AD = cm .4.在ABC △中,12cm 6cm AB AC BC D ===,,为BC 的中点,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B A C →→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那么当t = 秒时,过D 、P 两点的直线将ABC △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AC D B5.如图,在边长为1的等边△ABC 中,中线AD 与中线BE 相交于点O ,则OA 长度为 .6.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Rt ACB ∠=∠,4AB =,分别以AC ,BC 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1S ,2S ,则1S +2S 的值等于 .7.已知:如图,以Rt △ABC 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 =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12题图8.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图4所示,其中4AB =米,30BAC ∠=°,90C ∠=°,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AB 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长度应为 .9.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3cm ,高为6cm .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cm ;如果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n 圈到达点B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cm .BC A 30°CABS 1S 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解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110AB CD DCF =︒∥,∠,所以110EFB DCF ∠=∠=︒,∴70AFE ∠=︒,∵AE AF =,∴70E AFE ∠=∠=︒,∴40A ∠=︒,故选B.2.B3.B4.C5.C6.B二、填空题1.2.5<x <52.︒70或︒203.4 解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
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1
北
东 A
D
C
l
B
解:(1)方法一:设 AB 与 CD 的交点为 O ,根据题意可得 A B 45°. △ACO和 △BDO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O 2 , BO 2 2 .
A.AB 垂直平分 CD
B.CD 垂直平分 AB
A
B
C.AB 与 CD 互相垂直平分 D.CD 平分∠ACB
【答案】A
D
3.“赵爽弦图”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正方形
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是一“赵爽弦图”飞镖板,其直角三
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 2 和 4.中间小正方形与大正方
形面积的比是
A,B 两村的距离为 AB AO BO 2 2 2 3 2 (km).
A
N
O
D
C
P
l
M
B
(2)作图正确,痕迹清晰. 作法:①分别以点 A,B 为圆心,以大于 1 AB 的长为
2
半径作弧,两弧交于两点 M,N , 作直线 MN ;
②直线 MN 交 l 于点 P ,点 P 即为所求. (7 分) 5.(2009 白银市)如图 13,△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ECD=90°,D 为 AB 边上一点,求证: (1) △ACE ≌△BCD ;(2) AD2 DB2 DE2 .
7.(2009 年重庆)作图,请你在下图中作出一个以线段 AB 为一边的等边
△ABC .(要求:用尺规作图,并写出已知、求作,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和结论)
等腰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等腰三角形和勾股定理1、等腰三角形(1)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①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第三条边叫做底。
②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③腰与底的夹角叫做底角。
说明:顶角=180°- 2底角 底角=顶角顶角21-902180︒=-︒可见,底角只能是锐角。
(2)性质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只有一条。
②等边对等角。
③三线合一(顶角)。
(3)判定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性质①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三边的垂直平分线” ,有三条。
②三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及三个内角平分线都相交于一点。
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等于60°。
(3)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内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重要结论:在Rt △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典例精析题型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例1】已知AB =AC ,D 是AB 上一点,DE ⊥BC 于E ,ED 的延长线交CA 的延长线于F ,试说明△ADF 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AFBCDE练习1、等边△ABC 中,点P 在△ABC 内,点Q 在△ABC 外,且∠ABP =∠ACQ ,BP =CQ ,问△APQ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题型二: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例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5 cm ,一腰上的中线将周长分为3∶2两部分,则此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 ___.举一反三:练习1、如图所示,在△ABC 中,CD 是AB 上的中线,且DA =DB =DC . (1)已知∠A =︒30,求∠ACB 的度数; (2)已知∠A =︒40,求∠ACB 的度数; (3)已知∠A =︒x ,求∠ACB 的度数; (4)请你根据解题结果归纳出一个结论.练习2、等腰△ABC 中,若∠A =30°,则∠B =________.练习3、等腰△ABC 中,AB =AC =10,∠A =30°,则腰AB 上的高等于___________.题型三: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例3】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B 、∠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OB 和O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E 、F ,试用你所学的知识说明BE =EF =FC 的道理.B ABO EFCBDAB F 练习1、如图1,D 、E 、F 分别是等边△ABC 各边上的点,且AD=BE=CF , 则△DEF•的形状是( )A .等边三角形B .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等边三角形勾股定理本章常用知识点: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等于斜边的 。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自己动手来构造。
1、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 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则斜边( D ) A、18cm B、20cm C、24cm D、25cm 2、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 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D、 ) A、a=9,b=41,c=40 C、a:b:c=3:4:5 B、a=b=5, c 5 2 D、a=11 b=12 ,c=15
②
与AE重合,你能求出CD的长吗?
(CD=3cm)
5、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求图中格点四边形ABCD的面积和周长。 (2)求∠ADC的度数。
(1)面积:5+7.5=12.5
周长: 12 +2 2 + 3 2 +3 2 + 2 2 +3 2 + 2 2 +4 2 = 5+ 18+ 13+ 20
7.如图,若直角三角形ABC 的周长 E 为2+ 6,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l,那么这个 1/2B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C
三、基本练习
㈡ 选择题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C )。
(A)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条边彼此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 有一高对应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 (D) 有一条边彼此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 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98 º ,那么一腰上的高 线与底边的夹角为( A )。 (A) 49º (B) 41º (C) 36º (D) 8º 3. 下列条件:①已知两腰;②已知底边和顶角;③ 已知顶角与底边;④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⑤ 已知腰和腰上的高线。其中能确定一个等腰三角 形的条件是( )。 B
3.在△ABC中,AB=13,AC=15,高AD=12,则BC的长为 ( B.) A. 14 B. 14或4 C. 8 D. 4和8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含解析(2)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含解析(2)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等于()A、15°或75°B、15°C、75°D、150°和30°2、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 沿 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A、25B、30C、45D、603、如图所示,A是斜边长为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 , C , D都是正方形.则A,B,C,D 的面积的和等于 ( )A、B、C、D、4、如图,在△ABC中,AB=6,AC=8,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 )A、2B、2.4C、2.6D、35、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3dm、2dm, A和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A、15 dmB、20dmC、25dmD、30dm6、如图,△ABC的周长为26,点D,E都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Q,∠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P,若BC=10,则PQ的长为()A、B、C、3D、47、直线l1∥l2∥l3,且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放置,顶点A,B,C恰好分别落在三条直线上,AC与直线l2交于点D,则线段BD 的长度为( )A、B、C、D、8、如图,△ABC中,∠C=90°,∠ABC=60°,BD平分∠ABC ,若AD=6,则CD是()A、1B、2C、3D、49、在矩形ABCD中,AB=1,AD=,AF平分∠DAB,过C点作CE⊥BD于E,延长AF.EC交于点H,下列结论中:①AF=FH;②BO=BF;③CA=CH;④BE=3ED.正确的是()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20__•滨州)如图,△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AC=CD=BD=BE,∠A=50°,则∠CDE的度数为()A、50°B、51°C、51.5°D、52.5°11、(20__•深圳)如图,CB=CA,∠ACB=90°,点D在边BC上(与B、C不重合),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过点F作FG⊥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FB,交DE于点Q,给出以下结论:①AC=FG;②S△FAB:S四边形CBFG=1:2;③∠ABC=∠ABF;④AD2=FQ•AC,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12、(20__•黔东南州)20__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较长直角边长为b,那么(a+b)2的值为()A、13B、19C、25D、169二、填空题(共5题;共6分)13、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则短边的长是________,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14、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ABCD的两个顶点B、C恰好落在扇形AEF的弧EF上.若∠BAD=120°,则弧BC的长度等于________.15、(20__•菏泽)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作等腰直角△CDE,DE=CE,连接BE,则tan∠EBC=________.16、(20__•贵港)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是半圆O上一点,弦AD平分∠BAC,交BC于点E,若AB=6,AD=5,则DE的长为________.17、(20__•张家界)如图,将矩形ABCD沿GH对折,点C落在Q处,点D落在E处,EQ与BC 相交于F.若AD=8cm,AB=6cm,AE=4cm.则△EBF的周长是________cm.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18、如图,在直角△ABC中,∠C=90°,∠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D,若DE垂直平分AB,求∠B的度数.19、如图,△ABC中,∠BAC=90°,AB=AC,O为BC的中点,点E,D分别为边AB,AC上的点,且满足OE⊥OD,求证:OE=OD.四、综合题(共5题;共65分)20、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及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21、(20__•丽水)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BC上一点,F为DE的中点,且∠BFC=90°.(1)当E为BC中点时,求证:△BCF≌△DEC;(2)当BE=2EC时,求的值;(3)设CE=1,BE=n,作点C关于DE的对称点C′,连结FC′,AF,若点C′到AF的距离是,求n的值.22、(20__•贵港)如图1,在正方形ABCD内作∠EAF=45°,AE交BC于点E,AF交CD于点F,连接EF,过点A作AH⊥EF,垂足为H.(1)如图2,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①求证:△AGE≌△AFE;②若BE=2,DF=3,求AH的长.(2)如图3,连接BD交AE于点M,交AF于点N.请探究并猜想:线段BM,MN,N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3、(20__•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4,0),点B(0,3),把△ABO 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1)如图①,若α=90°,求AA′的长;(2)如图②,若α=120°,求点O′的坐标;(3)在(Ⅱ)的条件下,边OA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BP′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4、(20__•义乌)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4,3),点A、C 在坐标轴上,点P在BC边上,直线l1:y=2_+3,直线l2:y=2_﹣3.(1)分别求直线l1与_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l2上的点,若△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3)我们把直线l1和直线l2上的点所组成的图形为图形F.已知矩形ANPQ的顶点N在图形F 上,Q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_,请直接写出_的取值范围(不用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A【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此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高线在等腰三角形内部,另外一种是在等腰三角形外部.当该高线在三角形内部时,那么该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30°,其底角也就是为75°.当高线在三角形外部时,其顶角度数为150°,那么其底角为15°.【分析】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容易忽视两种情况,只考虑到一种情况.此类型题经常出现在各种试卷上,希望考生能通过此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答案】B【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解析】【解答】△ABC沿CD折叠B与E重合,则BC=CE,∵E为AB中点,△ABC是直角三角形,∴CE=BE=AE,∴△BEC是等边三角形.∴∠B=60°,∴∠A=30°,故选:B.【分析】先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BC=CE,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CE=AE=BE,进而可判断出△BEC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补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答案】A【考点】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为m,则腰长为, C,D的边长为,∴A的面积为,C,D的面积为,B的面积为m2 ,故A、B、C、D的面积和为.故选 A.【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m,即可求得等腰直角三角形腰长,则正方形B、C、D 的面积均可以求出来.【答案】B【考点】垂线段最短,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连结AP,在△ABC中,AB=6,AC=8,BC=10,∴∠BAC=90°,∵PE⊥AB,PF⊥AC,∴四边形AFPE是矩形,∴EF=AP.∵M是EF的中点,∴AM=AP,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即AP⊥BC时,AP最短,同样AM也最短,∴当AP⊥BC时,△ABP∽△CBA,∴,∴,∴AP最短时,AP=4.8∴当AM最短时,AM==2.4.故选B.【分析】先求证四边形AFPE是矩形,再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AP最短时的长,然后即可求出AM最短时的长.【答案】C【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析】【解答】依题意知作楼梯平面图.易知AB=.选C.【分析】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知识点的掌握.【答案】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析】【解答】∵BQ平分∠ABC,BQ⊥AE,∴△BAE是等腰三角形.同理△CAD是等腰三角形.∴点Q是AE中点,点P是AD中点(三线合一).∴PQ是△ADE的中位线.∵BE+CD=AB+AC=26﹣BC=26﹣10=16,∴DE=BE+CD﹣BC=6.∴PQ=DE=3.故选C.【分析】首先判断△BAE、△CAD是等腰三角形,从而得出BA=BE,CA=CD,由△ABC的周长为26,及BC=10,可得DE=6,利用中位线定理可求出PQ.【答案】A【考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如图,分别过点A、B、D作AF⊥l3 ,BE⊥l3 ,DG⊥l3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EBC+∠BCE=90°,∠BCE+∠ACF=90°,∠ACF+∠CAF=90°,∴∠EBC=∠ACF,∠BCE=∠CAF.在△BCE与△ACF中,∵∠EBC=∠ACF,BC=AC,∠BCE=∠CAF,∴△BCE≌△ACF(ASA).∴CF=BE=3,CE=AF=4.在Rt△ACF中,∵AF=4,CF=3,∴.∵AF⊥l3 ,DG⊥l3 ,∴△CDG∽△CAF. ∴,即,解得.在Rt△BCD中,∵, BC=5,∴.故选A.【分析】分别过点A、B、D作AF⊥l3 ,BE⊥l3 ,DG⊥l3 ,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BCE≌△ACF,故可得出CF及CE的长,在Rt△ACF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CDG∽△CAF,故可得出CD的长,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D的长.【答案】C【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因为△ABC中,∠C=90° ,∠ABC=60° ,所以∠BAC=30°;因为BD平分∠ABC ,所以∠ABD=∠DBC=30° ,所以AD=BD,因为AD=6,所以CD=3,故C项正确.【分析】结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BD=∠DBC=30°,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可得CD是BD的一半即可得CD的长度,【答案】D【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解析】【解答】∵AB=1,AD=,∴BD=AC=2,OB=OA=OD=OC=1.∴△OAB,△OCD为正三角形.AF平分∠DAB,∴∠FAB=45°,即△ABF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BF=AB=1,BF=BO=1.∵AF平分∠DAB,∴∠FAB=45°,∴∠CAH=45°﹣30°=15°.∵∠ACE=30°(正三角形上的高的性质)∴∠AHC=15°,∴CA=CH由正三角形上的高的性质可知:DE=OD÷2,OD=OB,∴BE=3ED.所以正确的是②③④.故选D.【分析】这是一个特殊的矩形:对角线相交成60°的角.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图中的特殊角度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及正三角形的性质.【答案】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C=CD=BD=BE,∠A=50°,∴∠A=∠CDA=50°,∠B=∠DCB,∠BDE=∠BED,∵∠B+∠DCB=∠CDA=50°,∴∠B=25°,∵∠B+∠EDB+∠DEB=180°,∴∠BDE=∠BED= (180°﹣25°)=77.5°,∴∠CDE=180°﹣∠CDA﹣∠EDB=180°﹣50°﹣77.5°=52.5°,故选D.【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出∠A=∠CDA=50°,∠B=∠DCB,∠BDE=∠BE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B=25°,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DE,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选项.本题主要考查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邻补角的定义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答案】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FAD=90°,AD=AF=EF,∴∠CAD+∠FAG=90°,∵FG⊥CA,∴∠C=90°=∠ACB,∴∠CAD=∠AFG,在△FGA和△ACD中,,∴△FGA≌△ACD(AAS),∴AC=FG,①正确;∵BC=AC,∴FG=BC,∵∠ACB=90°,FG⊥CA,∴FG∥BC,∴四边形CBFG是矩形,∴∠CBF=90°,S△FAB= FB•FG= S四边形CBFG ,②正确;∵CA=CB,∠C=∠CBF=90°,∴∠ABC=∠ABF=45°,③正确;∵∠FQE=∠DQB=∠ADC,∠E=∠C=90°,∴△ACD∽△FEQ,∴AC:AD=FE:FQ,∴AD•FE=AD2=FQ•AC,④正确;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FAD=90°,AD=AF=EF,证出∠CAD=∠AFG,由AAS证明△FGA≌△ACD,得出AC=FG,①正确;证明四边形CBFG是矩形,得出S△FAB= FB•FG= S四边形CEFG ,②正确;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得出∠ABC=∠ABF=45°,③正确;证出△ACD∽△FEQ,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D•FE=AD2=FQ•AC,④正确.【答案】C【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c2=a2+b2=13,4_ ab=13﹣1=12,即2ab=12,则(a+b)2=a2+2ab+b2=13+12=25,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求出ab与a2+b2的值,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二、填空题【答案】5;10【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AOB=60°,AB+AC=15;∵在矩形ABCD中,∠AOB=60°,∴△AOB是正三角形,∴AB=OA ,∴AC=2AB ,又∵AB+AC=15,∴AB=5,AC=10即短边的长是5,对角线的长是10.【分析】矩形的性质与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相结合得到所需的正三角形.【答案】【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解析】【解答】∵菱形ABCD中,AB=BC,又∵AC=AB,∴AB=BC=AC,即△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弧BC的长是: =故答案是:【分析】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理解B,C两点恰好落在扇形AEF的弧EF上,即B、C在同一个圆上,得到△ABC是等边三角形是关键.【答案】【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解:作EF⊥BC于F,如图,设DE=CE=a,∵△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 CE= a,∠DCE=45°,∵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B=CD= a,∠BCD=90°,∴∠ECF=45°,∴△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F=EF= CE= a,在Rt△BEF中,tan∠EBF= = = ,即∠EBC= .故答案为.【分析】作EF⊥BC于F,如图,设DE=CE=a,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CD= CE= a,∠DCE=45°,再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CB=CD= a,∠BCD=90°,接着判断△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CF=EF= CE= a,然后在Rt△BEF中根据正切的定义求解.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答案】【考点】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BD,∵AB为⊙O的直径,AB=6,AD=5,∴∠ADB=90°,∴BD= = ,∵弦AD平分∠BAC,∴ ,∴∠DBE=∠DAB,在△ABD和△BED中,,∴△ABD∽△BED,∴,即BD2=ED_AD,∴()2=ED_5,解得DE= .故答案为:.【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出△ABD∽△BED.连接BD,由勾股定理先求出BD的长,再判定△ABD∽△BED,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可求得DE的长.【答案】8【考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设AH=a,则DH=AD﹣AH=8﹣a,在Rt△AEH中,∠EAH=90°,AE=4,AH=a,EH=DH=8﹣a,∴EH2=AE2+AH2 ,即(8﹣a)2=42+a2 ,解得:a=3.∵∠BFE+∠BEF=90°,∠BEF+∠AEH=90°,∴∠BFE=∠AEH.又∵∠EAH=∠FBE=90°,∴△EBF∽△HAE,∴ = = = .∵C△HAE=AE+EH+AH=AE+AD=12,∴C△EBF= C△HAE=8.故答案为:8.【分析】设AH=a,则DH=AD﹣AH=8﹣a,通过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值,再根据同角的余角互补可得出∠BFE=∠AEH,从而得出△EBF∽△HA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对应比即可求出结论.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EBF∽△HAE.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通过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找出周长间的比例是关键.三、解答题【答案】解:∵DE垂直平分AB,∴∠DAE=∠B,∵在直角△ABC中,∠C=90°,∠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D,∴∠DAE=(90°-∠B)=∠B,∴3∠B=90°,∴∠B=3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析】【分析】根据DE垂直平分AB,求证∠DAE=∠B,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的度数.【答案】证明:如图,连接AO,∵∠BAC=90°,AB=AC,O为BC的中点,∴AO=BO,∠OAD=∠B=45°,∵AO⊥BO,OE⊥OD,∴∠AOE+∠BOE=∠AOE+∠AOD=90°,在△AOD和△BOE中∴△AOD≌△BOE,∴OE=O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连接AO,证明△BEO≌△ADO即可.四、综合题【答案】(1)【解答】证明:∵Rt△ABC中,∠BAC=30°,∴AB=2BC,又∵△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AB=2AF∴AF=BC,在Rt△A FE和Rt△BCA中∴△AFE≌△BCA(HL),∴AC=EF;(2)【解答】∵△ACD是等边三角形,∴∠DAC=60°,AC=AD,∴∠DAB=∠DAC+∠BAC=90°又∵EF⊥AB,∴EF∥AD,∵AC=EF,AC=AD,∴EF=AD,∴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析】【分析】(1)首先Rt△ABC中,由∠BAC=30°可以得到AB=2BC,又因为△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由此得到AE=2AF,并且AB=2AF,然后即可证明△AFE≌△BC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AC=EF;(2)根据(1)知道EF=AC,而△AC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EF=AC=AD,并且AD⊥AB,而EF⊥AB,由此得到EF∥AD,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答案】(1)证明;∵在矩形ABCD中,∠DCE=90°,F是斜边DE的中点,∴CF= DE=EF,∴∠FEC=∠FCE,∵∠BFC=90°,E为BC中点,∴EF=EC,∴CF=CE,在△BCF和△DEC中,,∴△BCF≌△DEC(ASA)(2)解:设CE=a,由BE=2CE,得:BE=2a,BC=3a,∵CF是Rt△DCE斜边上的中线,∴CF= DE,∵∠FEC=∠FCE,∠BFC=∠DCE=90°,∴△BCF∽△DEC,∴ ,即: = ,解得:ED2=6a2 ,由勾股定理得:DC= = = a,∴ = =(3)解:过C′作C′H⊥AF于点H,连接CC′交EF于M,如图所示:∵CF是Rt△DCE斜边上的中线,∴FC=FE=FD,∴∠FEC=∠FCE,∵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D=BC,∴∠ADF=∠CEF,∴∠ADF=∠BCF,在△ADF和△BCF中,,∴△ADF≌△BCF(SAS),∴∠AFD=∠BFC=90°,∵CH⊥AF,C′C⊥EF,∠HFE=∠C′HF=∠C′MF=90°,∴四边形C′MFH是矩形,∴FM=C′H= ,设EM=_,则FC=FE=_+ ,在Rt△EMC和Rt△FMC中,由勾股定理得:CE2﹣EM2=CF2﹣FM2 ,∴12﹣_2=(_+ )2﹣()2 ,解得:_= ,或_=﹣(舍去),∴EM= ,FC=FE= + ;由(2)得:,把CE=1,BE=n代入计算得:CF= ,∴ = +解得:n=4【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证明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答案】(1)解:①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F=AG,∠DAF=∠BAG.∵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AD=90°.又∵∠EAF=45°,∴∠BAE+∠DAF=45°.∴∠BAG+∠BAE=45°.∴∠GAE=∠FAE.在△GAE和△FAE中,∴△GAE≌△F AE.②∵△GAE≌△FAE,AB⊥GE,AH⊥EF,∴AB=AH,GE=EF=5.设正方形的边长为_,则EC=_﹣2,FC=_﹣3.在Rt△EFC中,由勾股定理得:EF2=FC2+EC2 ,即(_﹣2)2+(_﹣3)2=25.解得:_=6.∴AB=6.∴AH=6.(2)解:如图所示:将△ABM逆时针旋转90°得△ADM′.∵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D=∠ADB=45°.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BM=∠ADM′=45°,BE=DM′.∴∠NDM′=90°.∴NM′2=ND2+DM′2 .∵∠EAM′=90°,∠EAF=45°,∴∠EAF=∠FAM′=45°.在△AMN和△ANM′中,,∴△AMN≌△ANM′.∴MN=NM′.又∵BM=DM′,∴MN2=ND2+BM2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四边形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正方形的性质,依据旋转的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①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F=AG,∠DAF=∠BAG,接下来在证明∠GAE=∠FAE,然后依据SAS证明△GAE≌△FAE即可;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AH,GE=EF=5.设正方形的边长为_,接下来,在Rt△EFC中,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2)将△ABM逆时针旋转90°得△ADM′.在△NM′D中依据勾股定理可证明明即可.【答案】(1)解:如图①,∵点A(4,0),点B(0,3),∴OA=4,OB=3,∴AB= =5,∴BA=BA′,∠ABA′=90°,∴△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A′= BA=5(2)解:作O′H⊥y轴于H,如图②,∵△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BO=BO′=3,∠OBO′=120°,∴∠HBO′=60°,在Rt△BHO′中,∵∠BO′H=90°﹣∠HBO′=30°,∴BH= BO′= ,O′H= BH= ,∴OH=OB+BH=3+ = ,∴O′点的坐标为(,)(3)解:∵△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点P的对应点为P′,∴BP=BP′,∴O′P+BP′=O′P+BP,作B点关于_轴的对称点C,连结O′C交_轴于P点,如图②,则O′P+BP=O′P+PC=O′C,此时O′P+BP的值最小,∵点C与点B关于_轴对称,∴C(0,﹣3),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_+b,把O′(,),C(0,﹣3)代入得,解得,∴直线O′C的解析式为y= _﹣3,当y=0时, _﹣3=0,解得_= ,则P(,0),∴OP= ,∴O′P′=OP= ,作P′D⊥O′H于D,∵∠BO′A=∠BOA=90°,∠BO′H=30°,∴∠DP′O′=30°,∴O′D= O′P′= ,P′D= O′D= ,∴DH=O′H﹣O′D= ﹣ = ,∴P′点的坐标为(,)【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短路径问题;记住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如图①,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5,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A=BA′,∠ABA′=90°,则可判定△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AA′的长;(2)作O′H⊥y轴于H,如图②,利用旋转的性质得BO=BO′=3,∠OBO′=120°,则∠HBO′=60°,再在表示方法写出O′点的坐标;(3)由旋转的性质得BP=BP′,则O′P+BP′=O′P+BP,作B点关于_轴的对称点C,连结O′C交_轴于P点,如图②,易得O′P+BP=O′C,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O′P+BP的值最小,接着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O′C的解析式为y= _﹣3,从而得到P(,0),则O′P′=OP= ,作P′D⊥O′H于D,然后确定∠DP′O′=30°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计算出P′D和DO′的长,从而可得到P′点的坐标.【答案】(1)解:直线l1:当y=0时,2_+3=0,_=﹣则直线l1与_轴坐标为(﹣,0)直线l2:当y=3时,2_﹣3=3,_=3则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为(3,3)(2)解:①若点A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连结AC,如图1,∠APB>∠ACB>45°,∴△APM不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M不存在;②若点P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如图2,过点M作MN⊥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N,则Rt△ABP≌Rt△PNM,∴AB=PN=4,MN=BP,设M(_,2_﹣3),则MN=_﹣4,∴2_﹣3=4+3﹣(_﹣4),_= ,∴M(,);③若点M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如图3,设M1(_,2_﹣3),过点M1作M1G1⊥OA,交BC于点H1 ,则Rt△AM1G1≌Rt△PM1H1 ,∴AG1=M1H1=3﹣(2_﹣3),∴_+3﹣(2_﹣3)=4,_=2∴M1(2,1);设M2(_,2_﹣3),同理可得_+2_﹣3﹣3=4,∴_= ,∴M2(,);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2,1),(,)【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方程思想的应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1)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直线l1与_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2)分三种情况:①若点A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若点P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③若点M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进行讨论可求点M的坐标;(3)根据矩形的性质可求N点的横坐标_的取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知识点分类复习练习: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
1.如图,将边长为3的等边ABC ∆沿着BA →
平移,则'BC 的长为( )
A .3;
B . 23;
C .33;
D .43.
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直线04=-+y x 上,O 为原点,则|OP|的最小值为
A. -2
B. 22
C. 6
D. 10
3.如图所示,A 、B 、C 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丰富群众生活,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 的位置应该在( ) A.AB 中点 B.BC 中点
C.AC 中点
D.∠C 的平分线与AB 的交点
4.如图,将边长为3的等边ABC ∆沿着BA →平移,则'BC 的长为( )
A 3
B . 23
C .3
D .43
5.如图,矩形ABCD ,已知AB=8,BC=10,则EC 的长是( ) A .2
B .3
C .4
D .5
二、填空题
C'
A'
C 第1题
C'
A'
C 第4题
D
A
C
E
1.有两个等腰三角形甲和乙,甲的底角等于乙的顶角,甲的底长等于乙的腰长,甲的腰长等于乙的底长,则甲的底角是
度.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 °.
3.如图,有一条直的等宽纸带,按图折叠时,纸带重叠部分的α∠= °
4.如图,△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 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C =120°,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 于M 交AC 于点N ,连接MN ,则△AMN 的周长
为 .
5.如图,Rt △ABC 中,∠C =90°,∠ABC =30°,AB =6.点D 在AB 边上,点E 是BC 边上一
点(不与点B 、C 重合),且DA =DE ,则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第3题
C D
A
E
(第5题)
6.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 =14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_________cm 2.
7.如图,在55 的正方形网格中,以AB 为边画直角△ABC ,使点C 在格点上,满足这样条件的点C 共 个.
8.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 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米.
第6题图
A
C
E
D
B
F 30°
45°
A
C
第8题图
9.如图,将边长为3
3+的等边△ABC折叠,折痕为DE,点B与点F重合,EF和DF分别交AC于点M、N,DF ⊥AB,垂足为D,AD=1,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答案
选择题
1、C
2、B
3、A
4、C
5、B
填空题
1、【答案】o
36或60
2、答案:80或40
3、答案:75
4、答案:6
5、答案:2≤AD<3
6、答案:
2
49
7、答案:8.
8、答案:8
9、答案:39
3
44
D
N
E
F
M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