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力法
结构力学教程——第10章 力法
系数和自由项 ➢ 梁、刚架:
ii
M i 2 ds
EI
Ai yi EI
ij
M i M j ds EI
Aj yi EI
iP
M i M P ds EI
➢ 桁架:
2
ii
Ni l EA
ij
Ni N jl EA
iP
Ni N Pl EA
知识点
10.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1. 刚架
20kN/m
11
M12 EI
ds
FN21 EA
ds
y2
cos2
EI ds EA ds
1P
M1 M P EI
ds
M0y ds
EI
(4)求多余未知力,即水平推力FH
M0y
X1
FH
1P 11
y2 EI
EI ds
cos2
ds EA
ds
(5)内力计算
M M 0 FH y
FQ FQ0cos FHsin FN FQ0sin FHcos
1P 11X1 0
P
2P 0
P
0
a
11
2 2
1
1
1
P
a
N1
NP
(3)求系数
11
2
Ni l 2( EA
2)2 EA
2a 4 12 a EA
4a (1 EA
2)
1P
Ni N jl 1 Pa 2 EA EA
(
2 )( EA
2P)
2a 2Pa (1 EA
2)
(4)解方程
X1
1P
11
P 2
当结构框格数目为 f , 则 n=3f 。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 第一节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比较下列物体受的浮力
⑴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浸没水中
铝
铁
铜
F浮铝 = F浮铁= F浮铜
阿基米德原理
比较下列物体受的浮力
⑵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体积相 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A B
F 浮A< F 浮B
阿基米德原理
比较下列物体受的浮力
⑶ 如图所示, A 、 B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哪个 受到的浮力大? (ρ水> ρ酒精)
A
B
水
酒精
F浮 A > F浮 B
阿基米德原理
比较下列物体受的浮力
拓展:质量是1kg的实心铜球和铝球,浸没水中,
受到的浮力大. (ρ铜>ρ铝)
铜
铝
阿基米德原理
例5
把密度为7.8× 103 kg/m3、体积为 500cm3的铁块浸没在密度为0.8×103 kg/m3的 煤油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提示 :∵铁块完全浸没在煤油中, ∴ V排= V物 F浮= ρ液V排g= 0.8×103 kg/m3×500 × 10-6m3 × 9.8N/kg=3.92N
0.8
阿基米德原理
在水中游泳的人要上岸从深水处向浅水处行 走的过程中( C ) A. 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小 . B. 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大 C. 人所受到的浮力减小 D. 人所受到的浮力增大
阿基米德原理
能力提升
某物体重 0.5N, 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 溢出 D 重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 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
3
10
7
3
3
结论——阿基米德原理
第10章 能量法
第十章 能量法10-1 图示桁架,已知各杆的EA 相等,试求在载荷F 作用下桁架的应变能。
解:1.支反力∑=0x F :0=-Ax F F F F Ax =∑=0B M :02=⨯-⨯l F l F Ay ,2F F Ay =∑=0y F :0=-By Ay F F ,2F F By = 2.各杆的轴力由结点A 的平衡可求得 2N FF AC =,2N F F AD =由结点B 的平衡可求得2N F F BC -=,2N F F BD = 由结点D 的平衡可求得 0N =CD F3.桁架的应变能[]()EAl F l l F l F l F l F EA l F l F l F l F l F EAEA l F U CDCD BD BD AD AD BC BC AC AC ii 4122 022222221 21 2222222N 2N 2N 2N 2N 2N +=⎥⎥⎦⎤⎢⎢⎣⎡⨯+⨯⎪⎭⎫ ⎝⎛+⨯⎪⎭⎫ ⎝⎛+⨯⎪⎪⎭⎫ ⎝⎛-+⨯⎪⎪⎭⎫ ⎝⎛=++++==∑10-2 图示传动轴,已知轴的直径m m 40=d ,材料的弹性模量GPa 210=E ,切变模量GPa 80=G 。
试求轴的应变能。
解:4444p cm 8cm 32432πππ=⨯==d I 4p cm 42π==I I作用在轮上的合力为:kN 06.1kN 36.0122=+=F()()m N m 4.02.0 4.0530m2.00 035⋅⎩⎨⎧≤≤-≤≤=x x x x x M ()m N m 4.02.0 80m2.00 0⋅⎩⎨⎧<<<≤=x x x T ()()m m N 8.31m N 108108022.04.080 d 80212d 892.40 .20 2p p2⋅=⋅⨯⨯⨯⨯-⨯===-⎰⎰πxGI GI x x T U l T()()m mN 4.28m N 1041021032.0530 d 53012d 8932.20 02 2⋅=⋅⨯⨯⨯⨯===-⎰⎰πx x EI EI x x M U l M∴ 轴的应变能:m m N 2.60⋅=+=T M U U U10-3 图示桁架,各杆的EA 相等。
材料力学动载荷
故钢缆内的动应力为
d K d st 2.02
993 .7 N 27.9MPa 6 2 72 10 m
2. 计算梁内最大静应力
最大弯矩和弯曲正应力发生在跨中截面上
1 M st max FN st 4 qst 62 6qst 6 165 .62 993 .7 N m 2
M 993.7 N m st max st max 61.7MPa 6 3 Wz 16.110 m
2qst
6qst
st max 61.7MPa
3. 钢梁的强度校核 梁内最大动应力为
d max Kd st max 2.02 61.7 124.6MPa [ ] 160MPa
受冲击 的构件
v
F
a
冲击物
向加速度,结构受到冲击力的作用。
采用能量法近似计算冲击时构件内的最大应力和变形。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即
T V V
T :冲击物接触被冲击物后,速度0,释放出的动能;
V :冲击物接触被冲击物后,所减少的势能;
Ve :被冲击构件在冲击物的速度0时所增加的应变能。
计算冲击问题时所作的假设: (1)冲击物无回弹,并且不计冲击物的变形,冲击物 和被冲击物在冲击后共同运动,形成一个运动系统。
T V
可以得到:
即
2
1 P 2 P( h d ) d 2 st
求轴内最大动应力。
解: 1. 计算轴AB的载荷
轴与飞轮的转动角速度为:
nπ 100 π 10π 0 (rad/s) 30 30 3
结构力学课后答案第10章结构动力学
10-34试说明用振型分解法求解多自由度体系动力响应的基本思想,这一方法是利用了振动体系的何种特性
10-35试用振型分解法计算题10-32。
解:
刚度矩阵 质量矩阵
其中
由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可得:
则 应满足方程
其稳态响应为:
同理:
显然最大位移
10-36试用振型分解法计算题10-31结构作有阻尼强迫振动时,质量处的最大位移响应。已知阻尼比ξ1=ξ2=。
得振型方程:
)
,令
,由频率方程D=0
解得: ,
,
(c)
解:
图 图
(1) , ,
(2)振型方程
。
令 ,频率方程为:
(3)当 时,设
当 时,设
绘出振型图如下:
第一振型 第二振型
(d)
解:
#
图 图
频率方程为:
取 代入整理得:
其中
~
振型方程为:
将 代入(a)式中的第一个方程中,得:
绘出振型图如下:
第一振型 第二振型
\
解:
若 为静力荷载,弹簧中反力为 。
已知图示体系为静定结构,具有一个自由度。设为B点处顺时针方向转角 为坐标。建立动力方程:
则弹簧支座的最大动反力为 。
10-21设图a所示排架在横梁处受图b所示水平脉冲荷载作用,试求各柱所受的最大动剪力。已知EI=6×106Nm2,t1=,FP0=8×104N。
(a)
设 ,
;
使 ,则
(2)
设
如果使速度响应最大,则 最大,设 ,显然要求 最小。使: 得 。
(3)
令 显然要求 最小。
则 解的:
结构力学课后答案第10章结构动力学
10-40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图示具有分布质量刚架的第一和第二自振频率及其相应的主振型。已知弹性模量E=2500kN/cm2,材料密度 =0.0025kg/cm3;柱子的横截面面积A1=100cm2,惯性矩I1=833.33cm4;梁的横截面面积A2=150cm2,惯性矩I2=2812.50cm4。
解:
若 为静力荷载,弹簧中反力为 。
已知图示体系为静定结构,具有一个自由度。设为B点处顺时针方向转角 为坐标。建立动力方程:
则弹簧支座的最大动反力为 。
10-21设图a所示排架在横梁处受图b所示水平脉冲荷载作用,试求各柱所受的最大动剪力。已知EI=6×106N·m2,t1=0.1s,FP0=8×104N。
则同样有: 。
10-9图示结构AD和DF杆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 ,A处转动弹簧铰的刚度系数为kθ,C、E处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B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c,试建立体系自由振动时的运动方程。
解:
取DF隔离体, :
取AE隔离体:
将R代入,整理得:
10-10试建立图示各体系的运动方程。
(a)
解:(1)以支座B处转角作为坐标,绘出梁的位移和受力图如下所示。图中惯性力为三角形分布,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解:
图 图
(1)求结构运动方程
如所示弯矩图,图乘后,
其中 ,稳态解:
所示结构的运动方程为 ,C点最大动位移幅值为
(2)求B点的动位移反应
,
B点的动位移幅值为
(3)绘制最大动力弯矩图
图 图
最大动力弯矩图
10-20试求图示集中质量体系在均布简谐荷载作用下弹簧支座的最大动反力。设杆件为无限刚性,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
解:
结构力学讲义ppt课件
x
结点自由度
y
φ
x
y
x
刚片自由度
2)一个刚片在平面内有三个自由度,因为确定 该刚片在平面内的位置需要三个独立的几何参
数x、y、φ。
4. 约束
凡是能减少体系自由度的装置就称为约束。
6
约束的种类分为:
1)链杆
简单链杆 仅连结两个结点的杆件称为简单 链杆。一根简单链杆能减少一个自由度,故一 根简单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FyA
特点: 1) 结构在支座截面可以绕圆柱铰A转动 ; 2) x、y方向的反力通过铰A的中心。
29
3. 辊轴支座
A
A
FyA
特点: 1) 杆端A产生垂直于链杆方向的线位移; 2) 反力沿链杆方向作用,大小未知。
30
4. 滑动支座(定向支座)
A 实际构造
A
MA
FyA
A
MA
FyA
特点: 1)杆端A无转角,不能产生沿链杆方向的线 位移,可以产生垂直于链杆方向的线位移;
16
A
I
II
c)
B III C
形成瞬铰B、C的四根链杆相互平行(不等 长),故铰B、C在同一无穷远点,所以三个 铰A、 B、C位于同一直线上,故体系为瞬变 体系(见图c)。
17
二、举例
解题思路: 基础看作一个大刚片;要区分被约束的刚片及
提供的约束;在被约束对象之间找约束;除复 杂链杆和复杂铰外,约束不能重复使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第一章 绪 论
§1-1 结构力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1-2 结构计算简图
5
§1-1 结构力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结构
建筑物或构筑物中 承受、传递荷载而起 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 结构。如:房屋中的 框架结构、桥梁、大 坝等。
结构力学概念部分
第一章绪论1.结构按其几何特征分为三类(1)杆件结构(2)板壳结构(3)实体结构2.本课程讨论的范围是杆件结构理论力学研究的刚体的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刚体的力学分析,材料力学研究的是单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结构力学研究杆件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3.结构力学的任务:(1)结构的组成规律、合理性是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2)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以便进行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验算(3)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动力何在作用下结构的反应4.计算简图选择原则是:计算简图:用一个能反映其基本受力和变形性能的简化的计算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
这种代替实际结构的简化计算图形称为结构的计算简图(1)计算简图应能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受力和变形性能(2)保留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使计算简图便于计算5.结构与基础间连接的简化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支座,定向支座6.材料性质的简化材料一般假设为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或弹塑性的7.结构承受的荷载可分为体积力和表面力两大类。
体积力指的是结构的重力或惯性力等,表面力指的是由其他物体通过接触面传给结构的作用力8.杆件的分类梁:受弯为主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有水平推力且截面以受压为主刚架:由梁和柱等直杆组成的结构,杆件间的结点多为刚结点,主要内力为弯矩桁架:由两端为铰的直杆组成,当荷载作用于结点时,各杆只受轴力9.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凡用静力平衡条件可以确定全部支座反力和内力结构称为静定结构凡不能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全部支座反力和内力的结构成为超静定结构10.荷载的分类按时间:恒荷载,活荷载按性质:静力荷载,动力荷载第二章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1.根据杆件体系的形状和位置,杆件体系可以分为两类: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2.把杆件体系中的一部分杆件或结点勘察是具有自由度的运动对象,而将另一部分杆件或连接勘察是对这些刚片或结点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约束3.自由度:描述几何体系运动时,所需要改变的坐标数目4.约束:使体系减少自由度的装置或连接分为两大类:支座约束和刚片间的连接约束5.约束代换和瞬铰一个简单铰相当于两个约束,两根链杆也相当于两个约束,约束是可以代换的瞬铰:如果连接两个刚片的两个链杆不在刚片上相交,则两链杆的交点处,形成一虚铰,虚铰的位置是变化的,6.在杆件体系中能限制体系自由度的约束,称为必要约束对限制体系自由度不起作用的约束,称为多余约束7.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体系的组成规则三个:(1)一刚片和一个点用不共线的两个链杆连接(2)两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链杆或三个全不平行也不交于一点的三根链杆连接(3)三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铰两两相连第三章静定梁1.截面法:计算杆件指定截面的内力的基本方法2.内力图是表示杆件上个截面内力沿杆长度变化规律的图形3.弯矩图的纵坐标一律画在杆件受拉纤维一侧,剪力图和轴力图可画在杆件任一侧,但需注明正负号4.在分布荷载和无荷载段,内力图为连续图形,而在荷载的不连续点,内力图也出现不连续的变化5.控制截面是指荷载的不连续点,如分布荷载的起点和终点、集中力作用点和集中力偶作用点6.弯矩图叠加是指弯矩纵坐标(竖标)的叠加,而不是指图形的简单拼合7.解题方法(1)简支斜梁计算支座反力和内力的方法是隔离体平衡和截面法(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简支斜梁的支座反力和相应的平梁的支座反力是相同的(3)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斜梁的弯矩图和相应的平梁的弯矩图是相同的(4)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梁有轴力,斜梁的剪力和轴力是相应平梁的两个投影8.静定多跨梁的组成特点是:可以在铰处分解为以单跨梁为单元的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
材料力学第十章
fC
1 EI
AC
M
(
x1
)
Fs
0
M ( x1 Fs
)
dx
)
f ( x) 1 EI
x 0
F
(l
x1
)(
x
x1
)dx1
Fx 2 6EI
(3l
x)
§10-4 卡氏第二定理
例10-5 图示悬臂梁AB,B端作用铅垂力F,梁的EI已知,
1)求梁的挠曲线方程;2)若在梁中截面再作用力F,求自
x2
F=F0
A
1)dx段应变能:
dU 1(A)( d
x
)
2
d
xA
FQ2dx
2
2G
2GA
dx dx
2)l段应变能:
U
l
0dU
0l
FQ2 dx 2GA
FQ—横截面剪力; A—横截面面积;
—截面系数
矩形:=6/5;实心圆:=10/9;薄圆环:=2;
3)注意:在一般细长梁中,远小于弯矩应变能的 剪力应变能,通常忽略不计。
若=0.3,h/l=0.1,比值为0.0312。长梁忽略剪切应变能。
3)求C点挠度:W
1 2
FfC
U弯
F 2l3 96EI
fC
Fl 3 48EI
§10-2 弹性应变能的计算
四、非线性固体的应变能
1.应变能
F 非线性
与比能:
U*
线性
非线性
u*
线性
2.余能与
F1
余比能:
U
d1
1 d
u
1
应变能:线弹性
F
由端挠度fB。
第10章 力法(1)
举例
§10.2力法的基本概念
1、超静定结构计算的总原则: 欲求超静定结构先取一个 基本体系,然后让基本体系在 受力方面和变形方面与原结构 完全一样。 演示 力法的特点: 基本未知量——多余未知力; 基本体系——静定结构; 基本方程——位移条件 (变形协调条件)。 Δ1=δ11X1 + Δ1P=0
q ↓↓↓↓↓↓↓↓↓↓↓↓↓↓↓B
53.3.m)
D
= 53.33 20 8 4 - 53.33 - QCD 8 = 0
80
QCD = 80kN
NCD
8.9 80 +
- -
X =0 Y = 0
-
N CD = -8.9kN N CA = -80kN
8.9 80
NCA
80
-
80
160
8.9
8.9
Q图(kN)
=3ql/8
↓↓↓↓↓↓↓↓↓↓↓↓↓↓↓ M图
或按: M = MX1 M P 叠加
3ql/8
d 11 X 1 D1P = 0
D1P 512 = EI1
↓↓↓↓↓↓↓↓↓↓↓↓
q=20kN/m I1
I 2 I =k I 2 1
I2
d11 =
288k 144 kEI1 D X 1 = - 1P
21
δ11
ΔBH=Δ 1 =0 主系数恒为正,付系数、自由项可正可负可为零。主系数、 ×X1 = ΔBV=Δ2=0 δ = + 12 付系数与外因无关,与基本体系的选取有关,自由项与外因有关。
A δ22
2
1
1
↓↓↓↓↓↓↓↓
Δ2P
Δ1=Δ11+Δ12+Δ1P=0 δ11X1+ δ12X2+Δ1P=0 δ21X1+ δ22X2 +Δ2P=0
大学建筑系专业第10章矩阵位移法
v1
.
L1
0
u2
6EI
l2
v2
2
4EI
l
刚度矩阵:行数=杆端力列向量分量数
列数=杆端位移列向量分量数
记忆: 小子块—— 12 -- 6 -- 6 -- 4 (主)
12-- 6 -- 6 -- 2 (副) 4、5 行、列,除主元素外,均为负值
行——杆端力(X、Y、M) 列——杆端位移(u、v、φ)
0
0L
dn
对称矩阵:An*n,aij=aji
正定矩阵:特征值都大于零的实对称矩阵
充要条件:所有的主子式都大于零 即 |Ai|>0
正交矩阵:AT=A-1
a11
分块矩阵:
A
a21
a31
a12 a22 a32
a13 a23 a33
B11
B21
B12
B22
其中:B11
a11
a21
B21 a31
Mj FNj FSj
φj uj vj
F e FNi
FSi
Mi
FNj
FSj
T
Mj
X1
Y1
M1
X2
Y2
T
M2
e ui vi i u j v j j T
4、刚度方程——杆端力与杆端位移的刚度关系
F e K e e (10-2)
(表8-1)*
(10 – 1)刚度方程
EA
l
X1
——排列顺序:i→j
刚度系数 kij (物理意义) ——对应杆端位移δj=1时,
引起对应δi方向的杆端力Fi。
5、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
(1)物理意义
单刚——表示单元杆端力与杆端位移的刚度关系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治创编
习题及参考谜底【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谜底】习题221~214 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阐发,如果是具有过剩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过剩联系的数目。
题21图题22图题23图题24图题25图题26图题27图题28图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题212图题213图题214图习题3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及Q图。
题31图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图。
题32图习题4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题41图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题42图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题43图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题44图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题45图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更正。
题46图习题5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试求D截面的内力。
题51图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求截面K 的弯矩。
题52图题53图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习题6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题61图62 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中各杆内力。
题62 图63 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各杆的内力。
题63图64 试求图示组合结构中各链杆的轴力并作受弯杆件的M、Q图。
题64图65 用适宜办法求桁架中指定杆内力。
题66图习题881 试作图示悬臂梁的反力VB、MB及内力QC、MC 的影响线。
题81图题82图82 试作图示伸臂梁VA、MC、QC、MA、QA左、QA右的影响线。
83 试作图示刚架截面C的QC和MC影响线。
84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VA、VC、QB左、QB右和MF、QF、MG、QG的影响线。
85 利用影响线,计算伸臂梁截面C的弯矩和剪力。
86试求图示简支梁在两台吊车荷载作用下,截面C 的最年夜弯矩,最年夜正剪力及最年夜负剪力。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结构力学(上)》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课后章》课后章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图示预制混凝土柱插入杯型基础,杯口的空隙中采用沥青麻刀填充,构建结构力学计算简图时一般视其为固定支座。
A.对B.错2【判断题】(10分)对于桥涵工程来说,结构自重、覆盖在结构上的土压力以及水位不变的静水压力等都属于恒荷载。
A.错B.对3【判断题】(10分)超静定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反力和内力仅凭平衡条件就可以完全确定。
A.错B.对4【单选题】(10分)()横跨德夯大峡谷,落差达400多米,创造了四项世界记录,其中包括大桥主跨1176m,是跨峡谷悬索桥当今的世界第一。
A.金门大桥B.矮寨大桥C.港珠澳大桥D.明石海峡大桥5【单选题】(10分)图示的公路桥梁一般在结构力学分析时采用计算简图()。
A.B.C.D.6【单选题】(10分)结构力学中,杆件间的连接简化为结点,一般不包括()。
A.组合结点B.铰结点C.活动结点D.刚结点7【多选题】(10分)按几何特征分类,结构一般可以分为()。
A.实体结构B.薄膜结构C.板壳结构D.杆系结构8【多选题】(10分)杆系结构按计算特点和求解方法可以分为()。
A.静定结构B.超静定结构C.空间结构D.平面结构9【多选题】(10分)以下()属于以受弯为主的结构。
A.刚架B.排架C.拱D.梁10【多选题】(10分)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的本质区别在于()。
A.其大小是否随时间发生变化B.其位置是否可以发生改变C.其是否产生动力效应D.其是否引起惯性力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固定铰支座和定向支座各相当于2个约束,但它们并不是等效的。
()A.错B.对2【判断题】(10分)用2根杆固定1个新点的装置就是二元体,这些链杆可以为直杆,曲杆或者折杆。
()A.对B.错3【判断题】(10分)图示体系为瞬变体系。
()A.错B.对4【判断题】(10分)根据平面杆系的自由度计算公式,图示杆系的计算自由度为0,但其实际自由度为1。
()A.对B.错5【单选题】(10分)图示连接4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个约束。
第10章 力矩分配法
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是分析超静定结构的两种基本方法。
两种方法都要建立方程并解联立方程解联立方程直接解法渐近解法结构力学中的渐近法有两种应用方式。
•先从力学上建立方程组,然后从数学上对方程组采用渐近解法。
•不建立方程组,直接考虑结构的受力状态,从开始时的近似状态,逐步调整,最后收敛于真实状态。
力矩分配法属于位移法类型的渐近解法。
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
一、力矩分配法中使用的的几个名词(1) 转动刚度转动刚度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
杆端的转动刚度以S表示,它在数值上等于使杆端产生单位转角时在转动端需要施加的力矩。
第一节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l EI A B 1l EI S AB /4=lEI S AB /3=A B 1A B 1lEI S AB /=A B 0=AB S (a)(b)(c)(d)远端固定,S =4i 远端简支,S =3i 远端滑动,S =i 远端自由,S =0(10-1)(10-2)(10-3)(10-4)图10-1给出了等截面杆件在A 端的转动刚度S AB 的数值。
1)在S AB 中,A 点是施力端,B 点称为远端。
当远端为不同支承地情况时,S AB 的数值也不同。
2)S AB 是指施力端A 在没有线位移的条件下的转动刚度。
在图10–1中,A 端画成铰支座,其目的是为了强调A 端只能转动、不能移动这个特点。
如果把A 端改成辊轴支座,则S AB 的数值不变。
也可以把A 端看作可转动(但不能移动)的刚结点。
这时S AB 就代表当刚结点产生单位转角时在杆端A 引起的杆端弯矩。
关于S AB 应当注意下列几点:3)式(10–1)到(10–3)可由位移法中的杆端弯矩公式导出。
式中lEI i(2) 分配系数图7–2a 所示为三杆AB 、AC 和AD 在刚结点A 连结在一起。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设B 端为固定端,C 端为定向支座,D 端为铰支座。
设有力偶荷载M加于结点A ,使结点A产生转角 A ,然后达到平衡。
第10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V Vc
25
《混凝土结构设计》
例10.1
三跨连续大梁,永久荷载G=44.8kN,活荷载 Q=93.6kN。l0=6 m。求各跨跨内最大正弯矩, 支座最大负弯矩,支座A、B最大剪力
l0/3 l0/3 l0/3 l0/3 l0/3 l0/3 l0/3 l0/3 l0/3
A
1
l0
B2 l0
C3
D
l0
2
1
大剪力
求C座最大负弯矩,最大
2
1
剪力
求D座最大负弯矩,最大
2
1 剪力
求E座最大负弯矩,最大
2
1
剪力
22
《混凝土结构设计》
内力计算
• 多次超静定连续梁解法
力法,位移法
力矩分配法
• 利用计算表的系数按公式直接计算
分布荷载
M k1gl02 k2ql02
集中荷载 V k3gl0 k4ql0
VBlmax 1.267 44.8 1.31193.6 179.47 kN
VBrmax 1.00 44.8 1.22293.6 159.18 kN
2020/1/22
28
《混凝土结构设计》
二、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
塑性铰
• 塑性铰的概念:钢筋屈,裂缝扩,截面转动
• 与理想铰的区别
M 表中系数 Gl0 表中系数 Ql0 V 表中系数G 表中系数 Q
2020/1/22
23
《混凝土结构设计》
弯矩包罗图
• 作法: 四种可能情况:跨内最大、最小弯矩 左、右支座最大弯矩
• 弯矩图叠合,其外包线=弯矩包罗图 • 应用
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纵向钢筋弯起、截断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法
§10.9 温度变化和支座移动时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超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 超静定结构在没有荷载作用时,只要有发 生变形的因素,如支座移动、温度变化、 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等,都可以产生内力, 自内力。 这种内力称为自内力 自内力
在某些结构中自内力甚至超过活载内力 自内力甚至超过活载内力! 自内力甚至超过活载内力 思考:混凝土上缘 上缘开裂还是下缘 下缘开裂? 思考 上缘 下缘
自由项: ∆ it = ∑ N iαtl + ∑
力法典型方程
h
α∆t
∫ M ds
i
(续)
温度变化在静定基上不产生内力,最后内力仅由 多余力引起。据叠加法,最后内力:
M = M1 X1 + M 2 X 2 + M 3 X 3 温度变化,求位移时,须加上温度变化在静定基 上引起的位移(与内力产生的弹性变形叠加):
M = M1 X1 + M 2 X 2 + M 3 X 3
求原结构某位移 某位移时,须加支座移动对位移的影响 须加支座移动对位移的影响。 某位移 须加支座移动对位移的影响 公式: 公式 ∆ K = ∑ ∫ M K Mds + ∆ Kc , 其中 ∆ Kc = −∑ RK c
EI
(算例) 算例)
(续)
悬臂 ∆ Kc = − 简支 ∆ Kc
∑R c = 0
a = −∑ R c = 2
(续)
沿 X i 方向的位移条件校核 位移条件校核式: 位移条件校核 荷载作用
∆i = ∑ ∫ MiM ds = 0 EI
温度变化
其中
MiM ∆i = ∑ ∫ ds + ∆ it = 0 (或位移已知值) EI ∆t ∆ it = ∑ α ∫ M i ds + ∑ αt0 ∫ N i ds h MiM ds − ∑ Ri c = 0 (或位移已知值) EI
支座移动 ∆ i = ∑ ∫
(续)
计算超静定结构位移的一般公式 计算超静定结构位移的一般公式: 一般公式
(当三种外因 三种外因同时作用时) 三种外因
MM NN QQ ∆ = ∑∫ ds + ∑ ∫ ds + ∑ ∫ k ds + EI EA GA α∆t +∑∫M ds + ∑ ∫ N αt0 ds − ∑ R c h
■
温度变化时, 温度变化时,超静定刚架算例:
(续)
解:(1)温度变化分析:
(2)取力法基本体系如左图; (3)列力法基本方程:
(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5)解方程: 得
(续)
(6)作内力图
注意: 注意:
(1)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力与杆件 EI成正比。 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力与杆件 成正比 成正比。 (2)弯矩图的纵坐标出现在降温面一侧(出现拉应力)。 弯矩图的纵坐标出现在降温面一侧(出现拉应力)。 弯矩图的纵坐标出现在降温面一侧
§10.9.2 支座移动时的内力计算
支座移动在超静定结构中将产生内力。 支座移动在超静定结构中将产生内力
• 原因 原因:超静定结构受结构变形牵制,产生支座反 刚体位移, 力,同时产生内力。而静定结构仅发生刚体位移 刚体位移 不产生弹性变形和内力
(续)
力法分析支座移动,与其它外因比较 力法分析支座移动,与其它外因比较:
(续)
t1 t1 t2 t1 t1 t1 t2
X3
t1
X1 X2
δ11 X 1 + δ12 X 2 + δ13 X 3 + ∆1t = 0 δ 21 X 1 + δ 22 X 2 + δ 23 X 3 + ∆ 2t = 0 δ 31 X 1 + δ 32 X 2 + δ 33 X 3 + ∆ 3t = 0
解:(1)选取力法基本体系,如图b;
(2)列力法基本方程 (3)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4)解方程 (5)作内力图,如图e、图f。(由
得 )
(续)
思考:如何求该超静定梁跨中挠度 思考 如何求该超静定梁跨中挠度? 如何求该超静定梁跨中挠度
l 2
P =1
C
M图
MM ∆C = ∑ ∫ ds − ∑ R c EI 1 1 l l 5 3EIθ 3 l =− ⋅ ⋅ ⋅ × ⋅ − ( − × θ ) = lθ EI 2 2 2 6 l 2 16
典型方程的自由项不同;
h
X1
X2
B X3
A
B
A
l
a
ϕ
b
基本体系
三次超静定结构,取简支刚架为基本结构。
(续)
力法典型方程为: 力法典型方程
δ11 X 1 + δ12 X 2 + δ13 X 3 + ∆1c = 0 δ 21 X 1 + δ 22 X 2 + δ 23 X 3 + ∆ 2 c = −ϕ δ 31 X 1 + δ 32 X 2 + δ 33 X 3 + ∆ 3c = −a
M = M1 X1 + M P 跨中挠度:
M = M1 X1
跨中挠度:
M = M1 X1
跨中挠度:
MM ∆K = ∫ dx EI
l 2
P =1
M
MM dx + ∆ Kt EI α∆t ∆ Kt = ∫ Mdx + 0 h α∆tl 2 = 8h ∆K = ∫
∆K = ∫
MM 5a dx + ∆ Kc = EI 16
M K Mds ∆K = ∑ ∫ + ∆ Kt EI M K Mds α∆t = ∑∫ + ∑ N K αtl + ∑ ∫ M K ds EI h
(续)
温度变化时,变形条件校核公式为:
M i Mds ∆i = ∑ ∫ + ∆ it = 0 (或实际位移值) EI 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内力与各杆刚度绝对 值有关。
t1 t2 t2>t1
§10.9.1 温度变化时的内力计算
温度变化时静定与超静定结构的区别:
静定:产生变形和位移,不引起内力; 超静定:产生受限的变形和位移,同时产生 内力。
温度变化和荷载作用时力法方程的差别:
同点:外因与多余未知力共同作用于静定的 同点 基本结构; 异点:力法方程中仅自由项不同(系数与外 异点 因无关)。
δ11 X 1 + ∆1c = −a
l3 δ11 = 3EI
α∆t
h α∆tl 2 = 2h
∫ M dx
1
∆1c = −∑ R c = 0
(续)
3 X 1 = ql (↑) 8 最后弯矩图:
3EIα∆t X1 = − (↓) 2hl 最后弯矩图:
3EIa X 1 = − 3 (↓) l 最后弯矩图:
∆ 式中, 1c , ∆ 2 c , ∆ 3c 分别代表基本体系上由于支座移
动引起的沿 X 1 , X 2 , X 3 方向的位移。 求自由项公式 ∆ = − 公式: 公式 ic 被动外力虚功 被动外力虚功) Ri c (被动外力虚功 ∑
(续)
求得:
b 1 ∆1c = −(− × b) = l l b 1 ∆ 2 c = −( × b) = − l l ∆ 3c = 0
1 1
X1 = 1
1 1
X2 =1 B 0 A
h
h
0
A
1
B
A 0
X3 =1
B
1 l
M1 、 1 R
1 l
1 l
M2、2 R
1 l
M3 、 3 R
0
(续)
原结构在赘余力处的实际支座位移(右边项 右边项): 右边项
∆1 = 0 , ∆ 2 = −ϕ , ∆ 3 = −a
注意:负号表示实际位移与赘余力所设方向相反; 注意 B支座在竖向虽有位移,但不在赘余力方向。 B 最后内力仅由赘余力 仅由赘余力引起,由叠加原理得: 最后内力仅由赘余力
小 结
荷载作用
q
温度变化
t1 t2 t1 t2
支座移动
EI,l a
t2>t1
EI,l
EI,l
q
δ11 X 1 + ∆1P = 0
δ11 =
3
X1
δ11 X 1 + ∆1t = 0
l δ11 1
X1
a
l 3EI M 1M P ∆1 P = ∫ dx EI ql 4 =− 8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