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

合集下载

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

②香远益清________

③陶后鲜有闻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水陆草木之花”作一般衬托,用菊作反面衬托,用牡丹作正面衬托,衬托了莲的高洁。

B.文章依次描写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正直,因而美名远扬。

D.选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答案】(1)洗(涤);更加;少

(2)①洁净地挺立,可以远远观看却不可以靠近赏玩啊。②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3)A

【解析】【分析】(1)本题注意古今异义的变化。濯:洗涤;益:今义为好处,古义为更加;鲜:今义多指事物新鲜,古义为少。

(2)①句中注意,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可:只能;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②句中注意,宜乎:当然(应该);宜:当;众:众多。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②不若己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说:谈论。③化:融为一体。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则商也日益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水陆草木之花一老河兵闻之

D.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陈康肃公善射

(2)用“/”给乙段中的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人生在世,应该如何修炼自身,让自己不断进步发展?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1)B

(2)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①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

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邴原泣学

邴原①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②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③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①邴(bǐng):姓。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②恻(cè):心中悲伤。③苟:如果。

(1)选出下列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邴原少孤孤:失去父亲

B. 一则羡其不孤羡:羡慕

C. 二则羡其得学其:代词,自己

D. 师恻然曰然:……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从邴原泣学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1)C

(2)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3)示例一: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贫不丧志,立志学习和他在学习上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示例二:书塾的老师不向邴原收取学费,那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解析】【分析】⑴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有误,其:代词,他们,那些有父母的孩子。

⑵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苟:如果。徒:白白地。资:学费。句意是: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植此宜生怜悯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①之笠翁②孰知之哉?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②笠翁:李渔,字谪凡,号笠翁。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其素行原如是也(________) A.朴素,质朴 B.向来,平素

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忽啼求之 ________

②即书诗四句________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本文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而《孙权劝学》中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的原因又是什么?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阅读两文后你又有什么感想?

【答案】(1)代书具;写;完成;相称,符合

(2)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3)仲永虽然天资过人,但他的父亲贪图利益,每天拉着仲永拜访乡里人,不让他学习,以致他变成了一个才能平庸的人;而吕蒙能听从孙权的劝诫,发愤学习,所以有惊人的长进。从这里我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要勤奋学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集训(Word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集训(Word版)

文言文阅读集训解析版

一、《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一】

【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三国时有个叫邴原的,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七八岁时,他路过私塾,听到里面传

出朗朗的读书声,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私塾的老师跑出来问:“小孩子你为什么要哭?” 邴原说:“失去了父亲的人容易悲伤,贫穷的人容易伤感。凡是能进学堂的人,他们都有父母,可

我从小死了父亲,没条件上学。我一方面羡慕他们有父母照顾,另一方面羡慕他们有学习的机

会。看看他们,想想自己,心中就十分悲伤,所以忍不住哭了。”塾师听了邴原的话,既同情又

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

我)没有钱交学可怜他,想不到这孩子竟有这样的思想,“(

费。”,塾师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想读书,我就不收你学费。”邴原从此就入了学读书。一个冬天过去了,邴原就会背《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粗略阅读(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

(3)邴原少.孤.幼时丧父(4)欲书.可耳读书

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你如立志学习,我愿意白教你,不要学费。

七年级 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 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平?”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念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道之。

【乙】楚有养由基①者,善射。去柳叶子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某回:以毕日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②,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③气力倦,弓

拨矢钩④,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注释】①养由基:人名,楚将,善射,②支左屈有:伸直左臂持弓。弯曲右臂引弓持箭,是一种正确的射箭法。③少焉:一会儿。④弓拨矢钩:弓拉不开,箭歪斜。拨:不正。钩;弯曲。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尝射于家圃________ ②释担而立________

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 ④笑而遣之________

⑤子乃曰可教射________

(2)下列各组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钱覆其口以我酌油知之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百发百中

C.睨之久而不去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仔细阅读选文,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断2处)。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________

②教以书字________

③或因而抄录________

④抄录未毕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4)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 欧阳修聪明过人

B. 欧阳修刻苦攻读

C.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 太夫人教子有方

【答案】(1)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用,拿;写;有时;完毕

(3)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

(4)B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译为: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书”:写。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完毕”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昼”:白天。“寝”:睡觉。还有“唯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⑤,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⑥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①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国君。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后。④调:协调。⑤诱道争远:把马拉到大道上去长途竞赛。诱,引导。⑥上:通“尚”,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B. 子之教我御(无实意)

C. 三易马而三后(容易)

D. 先则恐逮于臣(及,赶上)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4)纵观两文,请你说说为什么吕蒙“非复吴下阿蒙”了?赵襄主落后的原因又是什么?从中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

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注释】①壶觞:酒器。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③欹:qī,斜。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①绝类弥勒________

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

③二人对酌于中________

④皆有机能动________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注】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

②乃以束帛________

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

④言毕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

(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这,这样。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②阅金经(________)③有仙则名(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C.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对象的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答案】(1)大;读;出名、有名

(2)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A

【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名”是名词用如动词,“出名”的意思;“阅”是多义词,这里是“读,阅读”的意思。

(2)①句中的“斯(这)、惟(只)、德馨(品德高尚)”几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云(说)、何(什么)、陋(简陋)”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

(3)“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前后并不矛盾,二者指代不同,“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指的是世俗的乐曲,“调素琴”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据此,答案为A。

(word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word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第4课孙权劝学

一、全文讲解篇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額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热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肅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忿然:________

③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详略得当,详写卖油翁的酌油过程;略写陈尧咨的射箭。

B.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初步揭示了这两个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对待射箭技术的不同态度,这就构成了矛盾并使读者产生了悬念,由此,引出了进一步的叙述。

C.作者连用“取”“置”“覆”“酌”“沥”几个动词,井然有序地而又十分简洁,十分准确地描述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傲慢、不可一世的态度。

D.卖油翁沥油是主体部分,陈尧咨射箭是次要部分,是陪衬。写陈尧咨善射“十中八九”,更加突出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高超、精湛的技艺。

【答案】(1)放下;……的样子;打发

(2)①老翁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点头。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慎其所处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③,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④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

【注】①商:卜商,字子夏。②赐:端木赐,字子贡。③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店铺。④漆:墨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则商也日益________

②赐也好不若已者________

③即与之化矣化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孔子认为“不知其人,视其友”,而刘禹锡的陋室中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从中我们能看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4)从文中总结出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君子要“慎处”的原因。这个成语是________。【答案】(1)每天,一天天也;比得上;同化,与……趋向一致

(2)因此君子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选择与自己交往的人。

(3)交往人物之文雅可以看出刘禹锡高洁傲岸的品性与高雅的情趣。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解析】【分析】⑴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日”:每天,一天天。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⑵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是以”“其”“处者”等字词的翻译。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务:致力,从事。⑤伎:同“技”。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

③及守荆南回________

(2)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司马光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见:见往事耳(了解)

当涂掌事(动词: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文章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11)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士别三日。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整体把握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问题研究

1.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

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一、《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记载了从到1362年间的史事。

二、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5、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6、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7、文中孙权善劝,请结合本文略加分析。

三、翻译下面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卖油翁欧阳修

原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

..()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原文中解释加点字)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文章把握:

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第一段:写陈尧咨善射,卖油翁略表赞许。文章开头就对陈尧咨作概括介绍,他”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射技高超,以常理而论,定然是人人赞赏,射者自命不凡也是常情。这就为下文做了伏笔。但是,卖油老头对其”发矢十中八九”,却只”但微颔之”。这里以极其精练的笔墨提出了矛盾,在读者心中产生了悬念,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第二段: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康肃公一贯”自矜”,对卖油老头对其箭术所表示的不以为然的态度,是不会轻易放过的,自然要追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老头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这一问一答,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熟能生巧”。康肃公一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反认为是”轻吾射”,至此矛盾更加激化,卖油老头只好现身说法”以我酌油知之”。又用具体事实证明”熟能生巧”,”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作了这一番表演之后,卖油老头为解除康肃公的疑虑,说道:”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个回答很重要,既回答了并非”轻吾射”,又再次说明道理。康肃公心中豁然开朗了,由”忿然”到”笑而遣之”结束了全文。本文以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这件小事,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普通的道理。一般说理文章,常常要发议论,说为什么应该这样,为什么不应该那样。而这篇文章并没有高谈阔论,只是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对答和卖油翁酌油的经过,来说明道理。本文着重写的是射箭和酌油都可以由于手熟达到高超的技艺,而不是写陈尧咨的射箭。所以写陈尧咨的射箭只用了”矢十中八九”五个字,写得十分简略。这样繁简得当,突出文章的重点。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给加点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之微颔.()之忿.然()酌.()油

二、回答下面问题

1、“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