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
儿科学重点知识总结(自己总结)
儿科学重点知识总结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 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儿科学重点总结
儿科学重点总结儿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预防和治疗儿童疾病。
下面将对儿科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是儿科学的核心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动态指标。
儿童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的影响。
儿童生长曲线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工具,常用的有身高、体重和头围曲线。
医生需要根据儿童的生长曲线判断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并针对不同生长类型的儿童给予合适的营养和干预措施。
二、儿童常见疾病儿童常见疾病是儿科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感冒、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急性喉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验等手段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儿科医生还需要根据儿童疾病的特点给予家长预防和保健的建议,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儿童身体系统疾病儿童身体系统疾病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腹痛、消化不良等)、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肾炎等)、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脑瘫、癫痫等)等。
儿科医生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给予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儿童家长的指导和支持。
四、儿童行为和发育障碍儿童行为和发育障碍是儿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语言发育障碍等。
这些障碍会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儿科医生需要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交流、进行心理评估等手段进行诊断,并针对不同障碍给予特定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此外,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也对儿童的康复非常重要。
五、新生儿遗传病和先天畸形新生儿遗传病和先天畸形是儿科学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如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先天性脑瘫等。
儿科医生需要通过遗传学和遗传咨询的知识,对新生儿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
此外,儿科医生还需要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他们应对这些疾病和畸形问题,并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
儿科病例总结范文
病例一:患儿,男,2岁,主诉发热、咳嗽、流涕3天,伴食欲不振、乏力。
病史:患儿3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8.5℃,伴有咳嗽、流涕。
家长给予退热药物后,体温有所下降,但咳嗽、流涕症状无明显缓解。
近两天,患儿食欲不振,乏力,精神状态欠佳。
查体:体温38.2℃,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
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腹部平软,无压痛。
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感染。
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给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口服退热药物,对症治疗。
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病例二:患儿,女,5岁,主诉反复腹痛、呕吐1个月,加重1周。
病史:患儿1个月前出现腹痛、呕吐,呈间歇性发作,与饮食无关。
1周前,症状加重,呕吐频繁,伴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呈水样便。
查体:腹部软,无压痛,肠鸣音活跃。
肝、脾肋下未触及。
辅助检查:大便常规检查显示脂肪球阳性,提示消化不良。
腹部B超检查显示小肠蠕动异常。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给予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口服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对症治疗。
同时,加强心理疏导,减轻患儿焦虑情绪。
病例三:患儿,男,8岁,主诉反复发作性抽搐1年,加重1个月。
病史:患儿1年前出现反复发作性抽搐,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唇青紫,意识丧失。
发作持续时间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近1个月,发作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延长。
查体: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显示癫痫样放电。
诊断:癫痫。
治疗: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脑电图,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告知家长发作时的急救措施。
总结:以上三个病例分别代表了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和癫痫。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结合辅助检查,准确诊断疾病。
针对不同疾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轻家庭负担。
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常见病的认识,预防疾病发生。
儿科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彩4篇)
儿科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彩4篇)儿科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一1、大肠杆菌败血症首选氨比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2、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
3、小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
4、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衰首选西地兰+K剂。
5、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6、单纯性肾病“三高一低”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血胆固醇增高,低蛋白血症。
7、肾炎性肾病:血尿、氮质血症、高血压。
8、原发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磺胺嘧啶。
10、先天性钾低患儿常最早引起注意的症状是: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
11、乳牙出齐的年龄,正常情况下最晚不超过:两岁半。
12、人乳中含脂肪最多的时期是:过渡乳。
一三、新生儿ABO溶血病若需换血,其血缘最好选择“O”型红细胞,“AB”型血浆。
14、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喘憋。
壹五、肺炎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剧咳。
16、法洛四联症的集中畸形中最重要的是:肺动脉狭窄。
一qi、最易发生脑血栓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法洛四联症。
18、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中,24消失尿蛋白总量临界值应大于20mg/kg、d.19、肾病综合征出现低钙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尿中常有白蛋白结合的钙排出。
20、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目前首选用药是:泼尼松。
儿科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二(1)不宜喝酒: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生的细胞占优势,如果染上了喝酒的习惯,正在分裂的细胞就会因受酒精的侵害而种下病变的祸根。
据报道,凡自幼喝酒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的发病率。
经常喝酒的`儿童还会患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2)不宜烫发:儿童头发细密娇嫩,烫发受热会损伤角质层,以致头发皮脂减少,弹性强度下降而被损伤。
(3)不宜涂口红:口红是用羊毛脂、蜡质和染料制成的。
羊毛脂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而灰尘会沾有各种病菌。
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内,可引起疾病。
(4)不宜睡弹簧床:儿童的骨骼较松软,可塑性大。
儿科疾病常见病例分析
儿科疾病常见病例分析一、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儿童高热发热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上呼吸道感染,其主要症状为发热。
这种情况通常由于儿童感染了一些呼吸道的病原体,如流感、鼻炎等引起。
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一个八岁男孩的案例,他因高热就诊。
该男孩临床表现为体温超过39℃,伴有鼻塞、流涕、咳嗽以及轻度头晕等。
经过详细询问和体检后,确定他是患上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根据之前的经验,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都是自限性的,不需要特别治疗,只需要给予辅助治疗和对症处理即可。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首先建议男孩多喝水、卧床休息,并使用退热药物控制体温。
此外,我们还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迹象,如持续高热、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急性腹泻引起的脱水问题儿童常见的另一种疾病是急性腹泻,其中一个主要风险是脱水。
一个四岁女孩的案例展示了这个问题。
该女孩在家玩耍时突然出现了频繁稀便,并且伴随有不适感和腹部胀气。
家长很担心她会发生脱水问题,因此立即带她就诊。
我们通过询问、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评估后,确诊为急性感染性腹泻。
对于脱水问题的处理,我们首先建议女孩多饮开水或口服含电解质溶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在临床上,轻度或中度的脱水可以通过口服补液解决,重度或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则需要住院治疗,并考虑静脉输液。
针对本案例中女孩患上的感染性腹泻,我们还强调了家庭的卫生措施和个人防护意识。
引导家长做好儿童的日常消毒、饮食卫生等工作,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三、过敏性鼻炎导致的呼吸道问题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过敏原引起。
我曾经遇到一个十岁男孩的案例,他因持续打喷嚏、流涕以及夜间睡眠受到干扰就诊。
该男孩在换季时出现上述症状已有一段时间,并且体检显示其鼻腔内充血明显。
通过详细询问和皮肤划痕试验后,我们确定他是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建议男孩避免接触或减少接触过敏原物质,并提供室内空气清洁处理。
儿科护理病例分析
儿科护理病例分析病例分析:5岁男童发热、咳嗽、咳痰儿童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既可以是感染性疾病的表现,也可以是系统性疾病的表现。
本病例为5岁男童,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和咳痰。
根据病例描述,可能的诊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
接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首先,根据父母提供的信息,孩子的体温超过37.5℃,并伴有咳嗽和咳痰,这提示可能是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往往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然而,由于孩子的症状还包括咳痰,这可能说明感染已经发展到下呼吸道,如支气管炎或肺炎。
在儿科护理中,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很重要。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加重等症状,需要尽快就医。
在护理处理中,首要任务是保持患儿畅通的呼吸道。
保持房间空气流通,注意孩子的体位,保持头部略微高于身体。
同时,观察孩子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如果发现呼吸急促、频率加快或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其次,在发热的情况下,及时给予退热药物。
一般建议使用对儿童安全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要遵循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的规定,避免过量或频繁使用。
此外,还可以用冷敷的方法来帮助降低体温,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但注意不要给孩子直接冲凉或浸泡在凉水中,以免引起寒颤或溺水。
另外,儿童发热时可能食欲不振,但要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可以喝温开水、浓汤或果汁等,但要避免含咖啡因的饮料。
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教育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打喷嚏、咳嗽或接触病人后。
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营养平衡,增加抵抗力。
最后,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加重、伴有呼吸困难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听诊肺部,观察咳嗽的性质、咳痰颜色等,以进一步确定病因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本病例中的5岁男童发热、咳嗽、咳痰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的表现,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疾病。
儿科病历分享总结范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在日新月异。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们每日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健康与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
以下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儿科病历分享总结,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学习,共同提高儿科诊疗水平。
一、病历摘要病例一:患儿,男,1岁,主诉:发热、咳嗽3天。
查体:体温38.5℃,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初步诊断:支气管肺炎。
病例二:患儿,女,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抽搐2小时。
查体:意识模糊,全身肌肉抽搐,牙关紧闭。
初步诊断:癫痫。
病例三:患儿,男,3岁,主诉:腹泻、呕吐2天。
查体: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
初步诊断:脱水、电解质紊乱。
二、诊疗过程病例一:针对支气管肺炎,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
经过5天治疗,患儿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
病例二:针对癫痫,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并给予心理疏导。
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儿抽搐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病例三:针对脱水、电解质紊乱,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经过3天治疗,患儿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
三、总结与反思1. 诊断方面:通过以上病例,我们应充分了解各类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
在诊疗过程中,应注重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综合运用。
2. 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疾病,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心理护理:关注患儿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家属教育:加强与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正确护理患儿,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5. 团队协作:加强科室内部及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诊疗效率。
总之,儿科诊疗工作任重道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也希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学习,为我国儿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可直接使用)儿科学重点知识总结.doc
手足搐搦手足搐搦主要由于维生素缺乏引起血清钙降低引起的,又称低钙性抽搐,多发生在四个月至三岁小儿。
本病主要症状有:①惊厥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发作次数不定,一日多次或数日一次,持续数秒或数十分钟;发作期过后正常,当受到感染时会发热。
②肘腕半屈、手指伸直、大拇指贴向掌心、呈鸡爪状,脚及趾伸直向后像芭蕾舞足。
③二岁以下小儿多发喉痉挛,有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喉鸣音。
④用中指尖垂直叩口角与颚弓之间,眼脸及口角抽动。
⑤且叩诊槌叩打腓骨小头外侧、同侧足向外翻。
治疗:经过口服维生素D、针刺人口、十宣、涌泉、合谷等穴位家庭临时对症处理后,应迅速去医院治疗。
护理:①如果发作频繁,应有专人陪护,发作之后,应注意休息。
②应吃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③多带小孩在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婴儿腹泻婴儿腹泻是多由饮食不当或肠道内、外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功能紊乱综合症,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儿。
主要症状有:①轻症: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
②重症:腹泻频繁,每日排便数十次,呈水样、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呕吐。
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发热、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等。
③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治疗:①及时给腹泻婴儿用口服补液盐。
②不要要求医生开很多控制腹泻的药物。
因为腹泻原因复杂,用药不当有害无益。
③注意腹泻患儿的饮食,不一定要禁食,选喂容易消化的食物。
④腹泻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护理:①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断奶。
②合理安排饮食,讲究卫生、消毒食具。
③添加辅食时,每次只限一种且渐渐加量。
④将病人隔离。
⑤勤换尿布,观察病情,做好呕吐及腹泻的处理。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偏食、消化不良、喂养不当引起,三岁以内婴幼儿多见。
主要症状有:①消瘦,皮下脂肪变薄,重症者皮包骨。
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为腹、胸背、腰臂、四肢,最后是面部,但水肿会掩盖消瘦,按压下肢皮肤可有凹陷性水肿。
儿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儿科学重点知识总结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学科,其重点知识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儿童营养需求和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
1.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通常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
婴儿期是指0-1岁的婴儿,主要发育特点是体重和身长迅速增长,其中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前6个月。
幼儿期是指1-6岁的孩子,主要特点是体重增长放缓而身高继续增长,孩子开始进行精细运动和语言发展。
学龄期是指6-12岁的孩子,主要特点是身高增长速度减缓,但体重仍在增长,孩子开始进一步的认知和社交发展。
2.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儿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保持室内外通风、勤洗手、预防犬瘟热等方法预防。
对于儿童发热,可以用物理退热方法如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等。
对于腹泻,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控制饮食和注意卫生等方式治疗。
3.儿童营养需求:儿童的营养需求与成人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常见的儿童营养问题包括贫血、维生素缺乏和钙缺乏等。
为了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应鼓励多样化的食物摄入,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和乳制品等。
4.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健康在儿科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儿童心理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焦虑等常见。
为了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亲子关系,并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和行为变化。
5.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儿童应完成相应的预防接种程序,如百日咳、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等。
6.儿童常见疾病:儿科医生还需要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流感、腹泻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儿童。
总之,儿科学的重点知识涵盖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儿童营养需求和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
儿科病例分析总结范文
病例摘要:患者,男,3岁,因“发热、咳嗽3天,呼吸困难1天”入院。
患儿3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5℃,伴有咳嗽,无咳痰,偶有鼻塞流涕。
1天前出现呼吸困难,家属给予吸氧处理后症状无缓解,遂就诊于我院儿科。
患儿平素体健,否认有慢性病史、过敏史、家族史。
入院查体:体温39.2℃,呼吸频率28次/分,心率120次/分,血压90/6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差,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
心率增快,律齐,无杂音。
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肝脾不大。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计数200×10^9/L。
C反应蛋白5.8mg/L。
胸部X光片:双肺纹理增粗,可见片状阴影。
诊断:1. 急性支气管炎2. 肺炎治疗经过:1. 抗感染治疗:头孢曲松钠50mg/(kg·d)静脉滴注,每日2次。
2. 支气管解痉平喘治疗: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每次0.5mg,每日3次。
3. 吸氧治疗:低流量吸氧,流量为2L/min。
4. 对症支持治疗:退热、止咳、平喘等。
经过积极治疗,患儿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呼吸困难缓解,肺部啰音减少。
治疗5天后复查胸部X光片,提示肺炎病灶吸收良好,病情稳定出院。
病例分析:本病例为一例典型的急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炎是急性支气管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本病例中,患儿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结合血常规、胸部X光片等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炎。
治疗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抗感染、支气管解痉平喘、吸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总结: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于疑似肺炎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胸部X光片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炎,避免病情加重。
儿科病例讨论总结
儿科病例讨论总结近期,我们在儿科门诊中遇到了一些典型的病例,经过医生的综合分析和讨论,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总结和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些病例进行讨论并总结出关键点,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病例一:发热伴咳嗽这是一个常见的病例,患儿表现为发热和咳嗽。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我们发现患儿咳嗽有痰,伴有呼吸急促和喘鸣音。
结合病史和体征,我们初步诊断为支气管炎。
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胸部X 光和血常规,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同时给予合理的护理和观察。
病例二:腹痛伴腹泻这是另一个常见的病例,患儿主要症状是腹痛和腹泻。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我们发现患儿腹痛呈间歇性,伴有腹泻和腹胀。
结合病史和体征,我们初步诊断为腹泻性肠炎。
进一步的检查包括粪便常规和病原体检测,以明确病因。
治疗方案包括补液和抗菌治疗,同时给予合理的饮食和观察。
病例三:发热伴皮疹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病例,患儿主要症状是发热伴有皮疹。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我们发现患儿发热持续数天,伴有全身皮疹。
结合病史和体征,我们初步诊断为病毒性感染。
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和病毒学检测,以明确病因。
治疗方案包括对症治疗和观察,同时注意控制传染源。
病例四:呕吐伴腹痛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病例,患儿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腹痛。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我们发现患儿呕吐频繁,腹痛持续。
结合病史和体征,我们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和腹部超声,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治疗方案包括补液和抗恶心药物,同时给予合理的饮食和观察。
通过以上病例的讨论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经验和教训:1. 在儿科疾病的诊断中,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初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 针对不同的病例,进一步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以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
3. 对症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是儿科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病儿的反应。
儿科案例分析及儿科病历模板
九、神经系统疾病1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分析:男性,4个月,反复发热伴呕吐13天。
患儿于13天前无明显原因发热达39℃,伴轻咳,曾呕吐数次,吐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惊厥,曾验血WBC14x109/L,中性81%,住院按“上感”治疗好转出院,但于2天前又发热达39℃以上,伴哭闹,易激惹,呕吐2次,以“发热呕吐”待查收入院。
病后患儿精神尚可,近2天来精神萎靡,二便正常,吃奶稍差。
既往体健,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生后母乳喂养。
查体:T38.4℃,P140次/分,R44次/分,Bp80/65mmHg,体重7.8kg,身长66cm,头围41.5cm,神清,精神差,易激惹,前囟0.8x0.8cm2,张力稍高,眼神欠灵活,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项稍有抵抗,心率140次/分,律齐,肺及腹部无异常,克氏征(+),巴氏征(-)。
化验:血Hb112g/L, WBC29.6x109/L,分叶77%,淋巴20%,单核3%,plt150x109/L;大便常规(-);腰穿:滴速62滴/分,血性微混浊,常规:细胞总数5760x106/L,白细胞数360x106/L,多形核86%,生化:糖2.5mmol/L, 蛋白1.3g/L,氯化物110mmol/L。
评分要点:(总分20分)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球菌性可能性大) 4分(二)诊断依据1.起病较急,先有咳嗽和呕吐等上感和消化道症状,主要有高热、易激惹。
1分2.查体:精神稍差,易激惹,前囟张力高,颈有抵抗,克氏征(+) 1分3.脑脊液化验符合化脓性脑膜炎变化,腰穿颅压增高,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2分二、鉴别诊断(5分)1.病毒性脑膜炎2分2.结核性脑膜炎1分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分4.Mollaret脑膜炎1分三、进一步检查(4分)1.脑脊液涂片,培养找病原体+药敏试验1分2.血培养、PPD、血生化1分3.X线胸片1分4.脑CT注意硬膜下积脓1分四、治疗原则(3分)1.抗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1分2.糖皮质激素1分3.对症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高热等1分五、消化系统疾病1 婴幼儿腹泻病例分析:男性,1岁,发热、呕吐、腹泻3天。
儿科病例分析重点病总结-JMM
脑膜炎球菌:青霉素,耐药用三代
流感嗜血:氨苄西林,耐药用三代
2激素:地塞米松静脉注射
3并发症治疗
硬脑膜下积液:少量不处理,大量硬脑膜穿刺放液
脑室管膜炎:侧脑室穿刺
脑积水:手术
ADH增高:3%氯化钠6ml缓慢静滴
热性惊厥
3-5mon婴儿,发热后出现痫性发作
单纯型:单次发作,<10min
1IgA肾病:上感24-48h后出现,反复肉眼血尿,无水肿、高血压,c3正常,肾穿确诊
2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既往肾病史不详,无明显前驱感染,还有贫血、低比重尿等,尿以蛋白增多为主
3肾综
1急性肾功能不全
2高血压脑病
3严重循环充血
4贫血
1休息:严格卧床2-3w,肉眼血尿、水肿消失可下床,esr正常可上学,尿检完全正常可恢复体力活动
氧疗
补液纠酸
激素
支气管舒张剂
镇静剂
抗生素
辅助通气
长期控制布地奈德
肺炎
发热 咳嗽 气促 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
急vs迁延性vs慢
1vs3mon
心衰
缺氧中毒性脑病
缺氧中毒性长麻痹
呼衰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DIc
支气管肺炎
发热 咳嗽 气促 全身症状
呼吸40-80次/分,鼻翼扇动,发绀,啰音
重症肺炎累及心、脑、消化、内分泌、血液系统
口服泼尼松,严重加用环磷酰胺
抗凝:阿司匹林or肝素or尿激酶
其他:CCB硝苯地平,NSAIDs吲哚美辛,中成药
川崎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
高热1-2w,抗生素无效
球结膜充血,无脓
口腔黏膜充血:草莓舍
儿科病例分享
病例2
病史及体检
男孩,2岁
入院时间 7-30
主诉: 反复咳嗽1个月伴气喘
现病史: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非痉挛性单声咳,7-8次
/天,伴气喘,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0℃,热型不规则,就诊于当
地县医院雾化及口服药物治疗热退,但是咳嗽、气喘症状加剧,咳嗽
3-4声/次,10余次/天,晨起明显,活动后气喘明显,无发热,转到
痰响,气喘无缓解,转诊我院。
病史及体检
既往史:小时候无湿疹,无喘息。平时无反复流涕、打喷 嚏,搓鼻子、搓眼睛 家族史:无哮喘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精神尚可,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 可闻及喘鸣音及少量粗湿性啰音。
诊疗过程
检查:7-30 血常规:WBC 17.5×109/L,NE 32.1%,LY 60.2%,HB 139g/L,PLT 435×109/L。 生化:正常 PCT:正常
坦
肺链
青霉素耐药
肺克
哌拉西林
入院后均与雾化治疗 如喘息明显, 予少量甲强龙抗炎
其他病史及检查
既往无反复其他系统的感染,血常规血象少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少许升高,PCT轻微升高
次查IgE正常 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均阴性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 支原体IgM阳性
迁延性细菌性细支气管炎
文献复习:收集pbb患儿共28例
病原学: 28例患儿接受痰培养检查,检测到流感嗜 血杆菌10例,占36%,肺炎链球菌8例,占29%,卡他莫拉 菌6例,占21%,肺炎克雷伯菌2例,占7%,痰培养阴性2 例,占7%。 年龄3岁与3岁的患儿痰培养结果无差异性(P0.01),均 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
儿童喘息的原因
引起儿童喘息的原因: 早产儿、 父母吸烟及特殊环境、 病毒诱发的喘息、 哮喘、 支原体感染、 胃食道反流、喉反流 支气管肺发育畸形、 支气管异物、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
儿科疾病的常见病例
儿科疾病的常见病例一、常见病例概述儿科疾病是指儿童时期常见的各种疾病,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和预防方面都需要特别关注。
本文将围绕儿科常见病例展开讨论,并提供几个典型的例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儿科领域。
二、上呼吸道感染1. 介绍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包括鼻窦炎、喉头炎、扁桃体炎等。
这些感染通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传播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
2. 症状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表现包括流涕、喷嚏、鼻塞、发热以及轻度腹泻等。
一般来说,这些感染会在3至10天内自行缓解。
3. 治疗针对上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休息。
如果出现高度发热或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三、胃肠道感染1. 介绍胃肠道感染常见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主要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
这些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
2. 症状胃肠道感染的典型表现为腹泻和呕吐。
在轻微情况下,患儿可以通过补充水分和适当的饮食来缓解症状。
但对于严重的腹泻和持续呕吐,请尽快就医。
3. 预防措施关注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是预防胃肠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定期洗手、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以及合理处理食物都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四、支气管哮喘1. 介绍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儿童时期较为常见。
它通常与过敏反应或感染有关,导致气道狭窄和呼吸困难。
2. 症状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包括频繁的咳嗽、喘息和胸闷感。
这些症状在夜间或触发因素出现时可能加重。
3. 治疗对于支气管哮喘,早期干预和长期控制非常重要。
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吸入式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以及避免过敏原,并定期进行复诊。
五、中耳炎1. 介绍中耳炎是儿科领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主要影响到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中耳炎通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导致耳腔内积液、发炎以及听力障碍等问题。
2. 症状中耳炎的典型表现为持续性耳朵胀满感、听力下降、发高烧以及夜间哭闹等。
一些患儿可能还会出现耳部流脓。
儿科疾病病例分析
儿科疾病病例分析病例一:幼儿肺炎患儿信息:性别:男年龄:2岁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病史:该患儿于前天晚上开始出现发热,体温达到39摄氏度。
父母给予退烧药后,体温暂时下降,但仍持续在38度以上。
随之出现了咳嗽和呼吸急促的症状。
父母赶紧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患儿呼吸急促,呼吸频率为每分钟40次,有明显的鼻翼扇动现象。
听诊肺部可听到湿性啰音。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诊断为幼儿肺炎。
医生为患儿开具了抗生素和退烧药的处方,并建议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以进一步确定病情。
病例二:小儿腹泻患儿信息:性别:女年龄:3岁主要症状:腹泻、食欲不振、腹痛病史:该患儿近日持续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次数超过6次/天。
并伴随食欲不振和腹痛。
父母本地应急措施,如饮食调理,但症状仍然未缓解,父母决定就诊。
体格检查:患儿精神状态较差,口渴,身体消瘦。
腹部触诊时,可有轻度腹胀感。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儿的腹泻症状、食欲不振和体格检查结果,诊断为小儿腹泻。
医生建议患儿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等检查,以便进一步确定病因并指导治疗。
对于腹泻的治疗,医生建议父母给予患儿充足的水分补充,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
病例三:小儿水痘患儿信息:性别:男年龄:6岁主要症状:皮疹、发热、瘙痒病史:该患儿前几天起身上出现一些红色的斑块,随后迅速蔓延,形成有水泡的皮疹,并伴有发热和瘙痒,父母认为是水痘,带患儿来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患儿体温达到39.5摄氏度,全身多处可见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上覆水泡,呈水痘特征。
患儿有强烈的瘙痒感,导致多次搔抓。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儿的皮疹、发热和瘙痒的症状,诊断为小儿水痘。
医生建议患儿进行风疹病毒抗体检测,以确认诊断。
对于水痘的治疗,医生建议患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搔抓皮疹,同时可以使用一些舒缓瘙痒的乳液或药膏。
此外,医生建议患儿家属密切关注患儿的体温变化,如持续高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出现,及时就医。
儿科病历讨论总结范文
一、病例介绍患者,男,8岁,主诉为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伴发热1周。
患儿入院前3个月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症状,以夜间为重,伴有少量黄痰。
近1周来,咳嗽加重,伴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遂来我院就诊。
二、诊断及治疗1. 诊断根据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2. 治疗(1)抗感染治疗:给予头孢噻肟钠静脉滴注,每次50mg/kg,每日2次。
(2)止咳化痰治疗: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每次2.5ml,每日3次。
(3)退热治疗: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每次10mg/kg,每日3次。
(4)支持治疗:给予补充营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三、病历讨论1. 病例特点(1)患儿年龄较小,为支气管肺炎的好发人群。
(2)咳嗽、咳痰症状持续3个月,加重伴发热1周,提示病情可能加重。
(3)患者曾在外院治疗,但效果不佳,提示可能存在耐药菌株。
2. 诊断依据(1)患儿有咳嗽、咳痰症状,符合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
(2)胸部X光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肺野模糊,提示肺部感染。
(3)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3. 治疗方案(1)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2)加强止咳化痰治疗,改善患者症状。
(3)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
四、讨论总结1. 本病例为支气管肺炎,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及时、准确地诊断,以便尽早给予治疗。
(2)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加强止咳化痰治疗,改善患者症状。
(4)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
2. 对于反复发作的支气管肺炎,应考虑以下原因:(1)病原体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
(2)免疫缺陷: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等。
(3)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3. 预防措施:(1)加强儿童营养,提高免疫力。
(2)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总之,本病例为支气管肺炎,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诊断准确性、抗生素选择、止咳化痰治疗及支持治疗。
儿科学重点总结
儿科学重点总结儿科常见症状——发热、惊厥、哭闹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不明原因的发热:发热超过8天,经过仔细病史询问,查体和初步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
发热病因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如EB、CMV)、衣原体支原体(如可引起肺炎)、真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立克次氏菌、寄生虫不易注意的深部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胆道感染、骨髓炎、深部脓肿、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结核非感染因素风湿病(JIA、SLE)、肿瘤(白血病、淋巴瘤)、超敏反应(血清病、药物热)、产热增加(甲亢和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散热障碍(如皮肤发育异常、烧伤)、组织坏死(吸收热)、热调节紊乱(夏季热)、自调节功能失调(功能热?)惊厥定义:突发性的同步的皮层放电导致功能的改变(包括运动、感觉、认知)不同年龄新生儿小儿惊厥原因新生儿:1~3d:产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4~10d: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核黄疸、无菌性脑膜炎、脑颅发育异常幼儿期:热性惊厥、中毒性脑病、癫痫、脑颅发育异常学龄期:感染、癫痫、颅内肿瘤、大脑寄生虫、高血压脑病热性惊厥诊断标准:发热、无颅内感染或严重代谢失常、以前无非热性惊厥史简单和复杂惊厥诊断标准哭闹疝气——333出生后3个月内哭闹一天持续超过3小时每周持续超过3天儿科学总论婴儿死亡率:1000活产婴儿中在1岁以内死亡数。
新生儿总论和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期定义为:从娩出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这段时间为新生儿期。
正常足月儿:GA≥37周和<42周,BW≥2500g和≤4000g,无疾病的活产婴儿。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各百分位以下。
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各百分位以上。
新生儿按胎龄可以分为足月儿,胎龄在37~42周;早产儿<37周;>42周为过期产。
早产儿常见的问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由于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开。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
试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⑴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⑵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其它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⑶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规律。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简述人工喂养中奶量的计算方法;婴儿:5个月,体重6公斤,缺乏母乳,需采用牛奶喂养,请为其制定每天喂养方案按乳儿每天所需总能量和总液量计算奶量:婴儿所需热量100~110Kcal/;水量为150ml/。
配方奶粉:是以牛乳为基础改造的奶制品,使宏量营养素成分尽量“接近”于人乳,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和肾脏功能;添加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强化婴儿生长时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素;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按规定调配的配方奶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接近人乳,只要奶量适当,总液量可满足需要。
配方奶粉摄入量:500Kcal/100g奶粉,100kcal/(RNI),∴奶粉摄入20g/。
全牛奶的家庭改建:稀释、加糖(每100ml牛乳中加蔗糖5~8克)、煮沸(达到消毒、蛋白变性目的)。
全牛奶喂养时,因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较高,应在两次之间加水,使奶与水量(总液量)达150ml/;家庭改建后牛奶摄入量:67Kcal/100ml,8%糖牛乳100Kcal/100ml,∴牛奶摄入 100ml/。
每日需要总热卡(110Kcal/):110×6 = 660 Kcal每日需要8%糖牛奶总量:每100ml牛奶产热100卡,故需要8%糖牛奶660毫升。
每日需要水分总量(150ml/):150×6 = 90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⑴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⑵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其它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⑶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规律。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简述人工喂养中奶量的计算方法;婴儿:5个月,体重6公斤,缺乏母乳,需采用牛奶喂养,请为其制定每天喂养方案按乳儿每天所需总能量和总液量计算奶量:婴儿所需热量100~110Kcal/kg.d;水量为150ml/kg.d。
配方奶粉:是以牛乳为基础改造的奶制品,使宏量营养素成分尽量“接近”于人乳,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和肾脏功能;添加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强化婴儿生长时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素;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按规定调配的配方奶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接近人乳,只要奶量适当,总液量可满足需要。
配方奶粉摄入量:500Kcal/100g奶粉,100kcal/kg.d(RNI),∴奶粉摄入20g/kg.d。
全牛奶的家庭改建:稀释、加糖(每100ml牛乳中加蔗糖5~8克)、煮沸(达到消毒、蛋白变性目的)。
全牛奶喂养时,因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较高,应在两次之间加水,使奶与水量(总液量)达150ml/kg.d;家庭改建后牛奶摄入量:67Kcal/100ml,8%糖牛乳@100Kcal/100ml,∴牛奶摄入100ml/kg.d。
每日需要总热卡(110Kcal/kg.d):110×6 = 660 Kcal每日需要8%糖牛奶总量:每100ml牛奶产热100卡,故需要8%糖牛奶660毫升。
每日需要水分总量(150ml/kg.d):150×6 = 900ml。
除牛奶外应给水分;900-660 = 240毫升。
5个月婴儿每日喂奶5次,故每次喂奶为132毫升;水分可加入牛奶内或于每两次喂奶之间供给。
试述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⑴体液总量与分布: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这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则与成人相近。
⑵体液组成:小儿体液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但出生数日的新生儿,除血钠与成人相近外,血钾、氯、磷及乳酸根多偏高,碳酸氢根和钙较低。
⑶水的交换:儿童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其主要原因为小儿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机体新陈代谢旺盛;摄人热量、蛋白质和经肾排出的溶质量均较高;体表面积大、呼吸频率快使不显性失水较成人多。
⑷体液调节功能差:缓冲系统、肺、肾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均不如成人。
小儿液体疗法小儿液体疗法方式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口服补液主要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
静脉补液的适应症为:⑴口服补液适用于能口服且脱水不严重的急性腹泻病人;⑵静脉补液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者。
包括以下三个部分:A.累积损失量的补充:①液体量:根据脱水程度而定。
轻度脱水补给30~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50ml/kg。
②液体种类:决定于脱水性质。
低渗性脱水补2/3张至等张含钠液,等渗脱水补1/2张至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至1/5张合钠液。
、③补液速度;累积损失于开始8~12小时补足。
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先用2:l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以迅速改善血循环和肾功能。
B.继续损失量的补充:按实际损失量估计,一般为10~40ml/kg/日,用1/3~l/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C.供给生理需要量:液量按60~80ml/kg/日,一般用生理维持液于补完累积损失量后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或者口服。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种类和成份如下:口服补液盐(ORS)其理论基础是基于小肠的Na+-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膜上存在着Na+-葡萄糖共同载体,此载体上有Na+-葡萄糖两个结合位点,当Na+-葡萄糖同时与结合位点相结合时即能运转、并显著增加钠和水的吸收。
ORS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
WHO推荐的口服补液盐中各种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L,K+20mmol/L,C1-80mmol/L,HCO3-30mmol/L,葡萄糖111mmol/L。
可用NaCl 3.5g,NaHCO3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0g,加水到1000ml配成。
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mmol/L,约(2/3张),总渗透压为310 mosm/L。
小儿腹泻病的补液。
总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总步骤:定量、定性、定时补液要求:一般累积损失在第一日即可完全纠正,第二天以后的补液可根据该日的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补充。
三补:见酸补碱, 见尿补钾, 见惊补钙三观察:尿量(3~4小时增多);酸中毒(6~12小时纠正);皮肤弹性(12小时恢复)⑴第一天补液①液体总量:包括累计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作较详细的计算。
②溶液种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全日容量比例,大约相当于等渗脱水用3:2:1液(1/2张);低渗脱水用4:3:2液(2/3张);高渗脱水用1:2液(1/3张)。
③补液方法与速度:口服补液:轻和中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
累积损失及继续损失可用ORS补给,生理需要量可通过进饮进食补充。
静脉补液: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
2)以补充累积损失为主的阶段:应用总量的一半,于8~12小时内补入,速度8~10m1/kg/小时。
高渗性脱水按5~8m1/kg/小时。
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12~16小时内补入,速度稍慢,5ml/kg/小时。
④纠正酸中度:轻、中度酸中毒不必另行纠正。
重度酸中毒可按5%碳酸氢钠6m1/kg可提高CO2cp5mmo1/L(约10VOL%)⑤低钾血症处理:低钾时补钾需注意有尿或6小时内排过尿可补钾。
补钾量:一般按3~4mmol/kg/日(相当10%氯化钾2~3ml/kg/日)。
方法:补钾尽量口服,严重缺钾或呕吐频繁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速度慢,应在8小时以上。
⑥钙和镁的补充;低钙时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ml/kg(最大量≤10ml),用10%葡萄糖稀释后静滴或慢推。
低镁时可用25%硫酸镁每次0.1mg/k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⑵第二天补液:一般补给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生理维持液。
若继续损失,酌情补充部分1/2~l/3张含钠液。
营并不良伴腹泻脱水时液体疗法⑴按实际体重补液,总量比计算量减少1/3;补充用积损失量常用2/3张溶液,输液速度每小时每公斤体重约3~5ml,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障碍者宜先扩充血容量,每次每公斤体重20ml,于1小时内静脉滴入。
⑵补钾:在扩充血容量后及时补钾,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2~0.3g(含口服量);静脉滴注浓度为0.3%;给钾时间7~10天。
⑶钙、镁的补充:宜早用补钙,尤其是对合并佝偻病者;有缺镁时,可给25%硫酸镁。
每次每公斤体重0.1~0.2ml,每日深部肌肉注射2次共l~2天。
⑷注意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⑸如肝功能不好,纠正酸中毒宜用碳酸氢钠液。
小儿肺炎时的液体疗法。
⑴热量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50~60Kcal,水量每日每公斤体重60~80ml,高热喘息者不显性失水增多,总液量可偏多;重症肺炎有水、钠潴留倾向,且合并心功能不全,液量不宜多。
⑵输液成分:以2:1等张含钠液代替生理盐水,选用1/4~1/5张含钠液,可不必常规静脉补钾。
⑶补液速度:每小时每公斤体重3~5ml均匀滴注。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3.喂养指导。
传染病预防(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人工喂养:牛乳为最常用者1.牛奶(1)牛奶成分:酪蛋白为主,不易消化。
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少,加5~8%的糖。
矿物质成分较高,不利于新生儿、早产儿及肾功能差的婴儿。
牛奶含锌、铜较少,铁吸收率仅为人乳的1/5。
(2)牛奶制品:①全脂奶粉:重量1:8或体积1:4配制。
②蒸发乳:③酸奶:④婴儿配方奶粉:接近母乳。
⑤甜炼乳、麦乳精等不宜作为婴儿主食。
(3)牛乳量计算法(重点):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计算:婴儿每日能量需要(100~120kcal)/kg,需水分150ml/kg。
100ml 含8%糖的牛乳约能供应100kcal,故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100~120ml/kg。
例如一个3个月婴儿,体重5公斤,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为550ml,每日需水750ml,除牛乳外尚需分次供水200ml。
全日奶量可分为5次喂哺。
2.羊奶:叶酸含量极低,维生素B12也少,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
3.代乳品:以大豆为主的代乳品,可作为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
按胎龄分类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1.生理性黄疸:生后2~5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
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