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问题教学理论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理论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自:《中基网》60年代中期,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创立了问题教学理论。
这一理论是前苏联发展性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胜任时代的要求,人们在思考、研究、探索、实践的同时,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教学理论正在逐步成为“教师的益友”。
本文简介这一理论,并着重探讨这一理论在物理教学中应用。
1问题教学理论概述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
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从事的系统的独立探索活动是与其掌握现在的科学结论配合进行的,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基础上的。
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要掌握这些结论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创造能力。
马列主义认识论是问题教学的主要方法论基础。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而马赫穆托夫用控制论、信息论描述了问题教学的过程。
根据问题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应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
这一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产生问题情境;分析问题情境并提出了问题教学的一般模式,其操作程序包括三个阶段:(1)现实化。
即把学生以前的知识和操作方式现实化。
这不仅是指把以前的知识复现出来,而且包括在新情境中运用它们,这一环节还有激起学生认识积极性的作用。
(2)形成新的概念和新的操作方式。
这是本模式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自主探索。
(3)运用----形成技能和技巧。
主要是通过运用新知识解题,进一步巩固、检验所学的新知识。
根据马氏的问题教学模式,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发行形成了多种问题教学模式的变式,其中下图即为适合理科教学的问题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图:2问题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物理知识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可以不用现成形式传授给学生,而由学生在问题情境下,在独立的认识活动中去获得。
对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对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实施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在认识上不断提高,更要在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变革。
如何改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是当前新课程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作者就如何实施物理实验的有效教学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中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已从简单的实验知识转向对实验的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这种考试命题的改变使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实验教学。
但是物理老师还是感觉到实验过后一段时间,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过程、现象的叙述效果非常差,总是丢三落四,对实验的迁移能力更加薄弱,作业和考试中实验题的正确率和得分率都不高。
陷入了学生害怕考实验、教师担心考实验的尴尬境地,老师便责怪学生笨、记忆力差,喜欢实验但对实验又不重视。
如何实施物理实验的有效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一直是物理教师探索的课题。
二、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界定实验是物理的灵魂。
实验教学的功能就是培养实验能力、发展科学素养、促进知识深化。
物理实验有效教学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形成科学、准确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判断实验教学是否有效,主要通过实验教学后,学生在上述诸多方面是否获得发展来衡量。
在实验教学上,学生不应只是学会做几个实验和掌握一些实验技术,更应当注重物理思维方式的训练。
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规律,对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物理实验有效教学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关注实验,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将每个实验教学的功能都发挥到最大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实验能力。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心理
常常 听 学 生 说 , 课 听 得 懂 , 上 下课 不 会 做 ; 常常听 老师说 , 已强调多少次 了, 也 我 已分 析 得 够 透 彻 的 了 , 生 还 是 表 现 出不 学 明白 , 然不知所 措 , 题时张 冠李戴 , 茫 解 死 搬 硬 套 , 述 时 逻 辑 混 乱 等 , 师 最 后 的结 表 教 论 是——学 生 笨 。产 生 这 些 问题 的 重要 原 因 是 教 师在 教 学 设计 中没 有 注 意 学 生 的心 理 特 点 , 生 在 学 习过 程 中缺 少 主 动 性 思 学 维 而 变 成 知识 的 被 动接 受 者 , 学 效 果 不 教 理 想 。 因此 , 物 理 教 学 设 计 中 , 计 问题 在 设 必须符合学生 的心理。 从 认 知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看 , 生 所 要 掌 学 握 的 知 识 意 义 建 构 需 要 有 精 心 的 问 题 设 计 , 些设 计要 符合 学生 的心 理特 点 , 这 否 则 , 不 会 收 到 预 期 的 效 果 。 处 于 初 中阶 就 段 的 学 生他 们 的心 理 有 共 同的 特 点 : 好奇 、 好 问 、 好动 、好 玩 、好胜 。 如 果在 教学 中 能 结 合 物 理 这 门学 科 的 特 点 , 分 利 用 中 充 学 生 的 心理 特 点 , 因势 利导 地 设计 教学 , 那 么 , 堂教 学将 会取 得 良好的 教学效 果 。 课
选 择 自己 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 及 的 小 制 作 。
2教学 设计 要注 意 引发 学 生好 问心
俗话 说 : 问 , 问 , 是一 学 二 问 。 学 学 就 如果只学习而不能提出问题 , 进行思考, 不 这 样 对 知 识 的 认 识 是 肤 浅 的 。 只有 通 过 认 真 思 考 , 展 讨 论 , 思 广 益 , 能 由 感性 开 集 才 认 识 上 升 为 理 性 认 识 , 现 思 维 认 识 的 飞 实 跃 。实 践 表 明 , 课 堂 教学 上 , 不少 学 生 在 有 常 常 与 周 围 同 学 交 头 接 耳 , 举 手 发 问的 但 同学 很 少 。教 师 如 果 能 善 于 鼓 励 , 时 保 适 护 他 们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 他 们 自 己辨 别 正 让 误 , 引 导 他 们 注 重 对 物 理 现 象 的 深 入 分 并 析 , 养思维习惯 , 培 从而 提 高 他们 分 析 和提 出问 题 的 能 力 。学 生 好 问的 积 极 性 要 得 到 鼓 励 和 尊 重 , 师 还要 善 于 创 设 问题 情 景 , 教 善于 设问。 例 如 , 探 究 学 习 分 子 间 是 否 存 在 引 在 力 的 时候 时 , 往 教 师设 计 时 经 常 是 利 用 以 演 示 实 验 : 两 个 光滑 的铅 块 压 在一 起 后 , 将 让 学 生 拉 开 , 有 在 拉 的 学 生 才 能 体 会 到 只 1教学设 计要 注意激 发学 生好奇 心 引 力 的 存 在 及 其 大 小 , 他 在 下 面 看 的 学 其 学 生 的 好 奇 心 可 以使 学 生 在 学 习时 表 生 并 没 有 感 性 的 认 识 也 不 知 道 这 引 力到 底 现 出极 大 的 兴 趣 , 而 很 好 地 主 动 地 去 学 有 多 大 。 如 果 让 每 个 学 生 自己 动 手 的 话 , 从 习。 因 此设 计教 学 时 要 试 图最 大 限 度 地 激 又 会 浪 费 很 多 的 课 堂 时 间 。若 将 演 示 设 计 发 不 同 学 生 学 习 物理 的兴 趣 。认 识 到 了不 成 如 下 形 式 , 两 个 光 滑 的 铅 块 压 在 一 起 将 同 学 生 的 不 同 兴 趣 特 点 后 , 们 在 设 计 教 后 , 在 铁 架 台 下 , 着 在铅 块 下 挂 事 先装 我 挂 接 学 时 就 能 从 感 性 材 料 出 发 , 足 不 同 学 生 好 砝 码 的 塑料 筒 ( 料 筒 中 的 砝 码 不 要 被 满 塑 的兴趣需 要。 学 生 看 见 ) 起 先 学 生 以 为 挂 起 的 不 过 是 一 , ( ) 的 学 生 对 物 理 学 习 只 是 直 觉 兴 个 塑 料 筒 时 , 们 并 不 以 为 然 , 当 教 师像 1有 他 但 趣, 他们 只 满 足 干 被 新 奇 的物 理 现 象 所 吸 变 魔 术 一 般 地 不 断 从 塑 料 筒 中 拿 出 砝 码 引 , 望 看 到 鲜 明 、 生 动 的 物 理 现 象 和 物 时 , 出 的 砝 码 的 数 量 足 以 1 学 生 瞠 目 。 希 拿 L 卜 理 实 验 。 这 就要 求 教 师 在 设计 课堂 教 学 时 这 样 设 下 的 悬 念 , 发 学 生 好 奇 心 , 好奇 引 以 要 安 排 一 些鲜 明 、生 动 的物 理 实 验 。 心 刺 激 探 究 欲 望 , 效 地 提 高 学 生 发 问能 有 例 如 : 的 教 学 时 利 用 酒 精 灯 煮 鱼 这 力 。 在 样 一 个 实 验 。 学 生 们 根 据 自 己生 活 的 经 验 , 为 鱼 只 能生 活 在 常 温 下 的 水 中 , 他 3教 学设 计要注 意满 足学 生 的好动 认 当 们 看 到 加 热 烧 瓶 颈 部 直 至 水 沸 腾而 金 鱼 却 好 玩 心 安 然 无 恙 的游 来 游 去 时 , 生 们 惊 奇 不 已 , 学 好 动 是 学 生 积 极 思 维 的 一 种 表 现 形 发 生 浓 厚 的 兴 趣 。适 时 马 上让 他们 根 据 现 式 ,初 中生 中绝 大 多数 对 物 理 实 验 有 操 作 象提 出心中的疑 问 , 他们 会 非 常 踊 跃 。 虽 兴 趣 , 究式 教 学 中 , 能结 合学 生 的 这一 探 若 然 这 种 兴 趣 只 停 留 在 现 象 本 身 , 未 产 生 心 理 特 点 让 学 生 设 计 实 验 并 亲 手 验 证 , 并 会 探 索 这 些 物 理 现 象 原 因 的需 要 , 是 在 以 极 大 地培 养 学 生 的动 脑 、 动手 、动 眼能 力 , 但 后 的 学 习 中 他 们 表 现 出 了极 大 的 热 情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 例 如 : 生 在 探 究 时 , 以将 他 们 分 好 学 可 ( ) 的 学 生 对 物 理 有 操 作 兴 趣 , 们 2有 他 要 求 通 过 自己 的 活 动 对 自然 现 象 和 实 验结 了 合 作 小 组 , 计 实 验 时 就 可 以 同 本 小 组 设 果 施 加 影 响 。 我 曾 经 让学 生 利 用业 余时 间 成 员 交 流 , 可 以 向老 师 寻 求 适 当 的 帮 助 也 自己动 手 制 作 潜 望 镜 和 弹 簧 测 力 计 等 小 制 使 他 们 可 以初 步设 计 出 自己 心里 所 想 的 实 作 , 果 大 多数 的 学 生 都 做 了 。说 明对 动 验 , 管 实 验 步 骤 也 许 是 不 完 善 的 或 不 太 结 尽 手 操 作 具 有 浓 厚 的 兴 趣 的 学 生 是 很 多 的 , 合理 的 甚 至 与 问 题 是 背 道 而 驰 的 , 都 没 这 但 是 有 些 学 生 的 这 种 兴 趣 只 对 操 作 对 象 本 有 关 系 。学 生 自己设 计 的实 验 在 一定 程 度 身感兴趣 . 忽视对 事物本 质的认识 。因 却 上满 足 自 己 的 心 理 需 要 , 亲 身 经 历 了这 在 此 在 设 计 课 堂 教 学 时 我 常 常 安 排许 多学 生 样 的 过 程 以后 , 个 人 或 多 或 少 都 有 自己 每 亲 自动 手 的 实 验 , 在 课 后 安 排 学 生 自由 的收 获 , 能 得 到 满 足 和 进 步 。 教 师 在 此 并 都
“新课程背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课题主持:南通市海安县城南中学李宝银课题类别: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学生的实验水平较低从考试结果统计看学生的实验题失分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实验探究试题.比如,20年省统一命题的物理试卷,为了用命题引导课程改革、引导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引导日常的教学,试卷中出现几道新颖的实验探究,中考统计显示,这几道题看似难度不大,学生失分却很多,其中20年6月17日下午,中考物理考试结束后,师生普遍关注的第12题,难度系数仅为0.1.现在再看看这道题,难在哪儿?如图,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这道题的命题意图,无锡市采用的人教版初中物理、其它市采用的苏科版初中物理,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文字或图片,是两种教材中共有的实验,采用这个实验设计考题,期望师生善待教材中每个实验,对实验不能满足于激趣、铺垫知识的引出,还注意运用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发展学生敏锐、细致观察能力,使其功能最大化,努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离开考场后,绝大部分学生对这道题的答案拿不准,有的老师后悔没有引导学生做这个简单的实验,有的教师后悔没有提醒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没有告诉学生看到像的情况,在简单问题上让学生失分.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这是一道怪题,超出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对凸透镜成像情况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至此,不难发现这道题,失分在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轻视,失分在学生实验活动的肤浅.从而导致实验教学的质量低效,学生的总体实验水平不高.2.教师的观点存在着偏差“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这类荒谬想法仍有很大的市场,指导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挖掘教材本身的价值,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多媒体普及以来,很多教师夸大多媒体模拟实验的功能和作用,以视频替代实验,大搞“幕上谈兵”.试图以题海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热衷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忽略学生的实验活动。
浅析让实验走进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高 考 实 验 试 题 在 向 演 示 实 验 和 小 实 验 拓 展 延 伸 ,这 是 因 为演 示 实 验 在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中 有 重 要 的 示范作用 , 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实验能力方面有 不 可 替 代 的 重要 作用 。 而 小 实 验 可 以就 地取 材 , 对 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分析能力 、 发现和探索问题 的能
教学参考
浅析让实验走进高中 物理课堂的 有效性
■ 陈 文
物 理实 验及其 教学 是 物理教 学 的一个 重要 内 容、 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配合 , 有利 于学 生对物理概 念和规律 的深刻理解 和巩 固掌握 , 有利于调动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是发展学生智能 的 重要途径 。 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 , 养成 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的有效措施 。
一
“ 问题实验” 的教学原则 , 教 师 要 在 激 发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的基础上 , 加强培养学生发现 、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使学生逐 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 地运 用知识 的习惯。 通过让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 , 培养 求异的发散思维 ; 通过让学生概括 、 判断和总结 各种 方案的优劣 , 培养求 同的集中思维 。而发散思维 、 集 中思维是培养学 生创新思维 的重要环节。其次要按 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设 计性 实验的 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测量某一物理量 的课题 。如“ 测平均速度” 的课题 , 给学生斜 面、 小车
根绳 、 两个带孔 的小球 、 一 把刻度尺 , 在 一 个 较 光 滑 的桌面上粗略研究动量守恒定律 ,这个实验要求利 用细线和刻度尺通过杠杆原理测出质量 比,利用两 小球离开桌面后平抛运动 的水平距离测出水平速度
物理与心理学的联系
物理与心理学的联系
物理学和心理学之间存在一些联系,尤其是在研究大脑和认知过程的方面。
以下是一些物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联点:
1. 神经物理学:神经物理学是物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研究神经元如何产生和传播电信号以及这些信号如何影响认知和行为。
神经物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从而增进对心理学过程的认识。
2. 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将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研究大脑如何产生思维、知觉、记忆和决策等认知过程。
物理学方法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以探索大脑活动与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3. 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研究生物系统的物理特性和行为,其中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和组织的组织学和生物流体力学等。
这些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有助于理解生物系统在认知和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4. 身体感知:物理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也可以应用于解释身体感知的心理学过程。
例如,力学和动力学的原理可以解释运动感知和空间定位的心理学现象。
5. 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使用物理学概念和方法来模拟大脑和认知过程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和预测心理学现象,如学习、记忆和决策等。
总的来说,物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联系主要在于理解和解释大脑、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提供了一种解释心理学现象的框架,同时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些实验技术和工具。
元认知和物理教学
区县:天津市和平区学校:天津市耀华中学学科:物理姓名:***元认知和物理教学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元认知理论,元认知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元认知的策略。
自上世纪70年代元认知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元认知理论立刻成为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和追逐的热点,有关元认知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过去元认知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于纯认知领域,与实际教学的联系较少。
如今,其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植根于学校教育,指导、服务于教学,并从中不断自我完善。
一、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首先提出的。
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人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从这里看到,元认知能力不同于认知能力,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认知能力是指那些能使认知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元认知能力则是指认知主体对自己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能力。
元认知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知识,即关于认识主体的知识,包括认知主体所掌握的关于人类如何获得或处理信息的一般知识,自己与他人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认识;关于认识任务与要求的知识;关于认识方法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对其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因此,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或认识过程,选择有效认知或认识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
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元认知的3个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元认知知识的掌握,有利于产生准确的元认知体验,有利于有效地实施元认知监控;准确而积极的元认知体验,有利于有效地实施元认知监控,并由此积累正确的元认知经验和知识;有效的元认知监控,有利于产生积极的元认知体验并获得更丰富的元认知知识。
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随后阐述了研究意义。
在通过对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理论基础探析、设计与制作、教学应用案例分析、效果评价以及优化策略的讨论,全面探讨了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概念图、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理论基础、设计与制作、教学应用案例、效果评价、优化策略、实践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往往面临着理论概念繁多、抽象性强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利用概念图这一有效的教学工具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探索其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的阶段,对其具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化策略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有必要对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其理论基础、设计制作方法、教学应用案例、效果评价以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联想,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完整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通过概念图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概念图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B.局部加工C.整体加工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D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C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答案:A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B.结论C.心理模型D.问题表征答案:A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A.假设检验B.刺激偏好C.维量检验D.位置交替答案:C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D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B.1956C.1967D.1970答案:C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A.枕皮层B.额皮层C.顶皮层D.颞皮层答案:D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B.90C.180D.360答案:D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B.全部报告法C.双向分离法D.锐敏度实验法答案:A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A.减法反应时实验B.开窗实验C.加法反应时实验D.扫描实验答案:A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答案:B14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一、内容概括本文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章首先阐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包括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验任务、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及加强实验教学的评价和反馈等。
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
文章对未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在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单一模式,到现在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型模式,物理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实验过程的教育价值。
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真正体验到物理实验的魅力。
实验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在一些学校,由于设备、资金等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的实验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多数学校还停留在纸面上,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
这不利于激发师生的教与学热情,也不利于推动实验教学的持续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有必要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实验教学的持续发展。
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相互作用物理学和心理学两者看似毫不相关,但实际上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物理学家在探索自然规律时,不仅需要极为精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还需要对心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时,也要依靠很多物理学原理,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等。
本文将探讨物理学和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相互作用。
一、物理学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在心理学领域,物理学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实验设计和量化分析。
例如,心理学家需要测量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比另一个事件更“强烈”的程度,物理学家可以提供测量和描述强度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许多概念和工具在心理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例如随机模型、贝叶斯统计等。
而现代生物医学领域中物理学技术的应用,如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为认知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二、心理学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心理学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则更为多元化。
首先,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认知和行为规律,这与物理学研究自然规律的本质相似,因此心理学研究结果可以反过来用于物理学领域。
例如,认知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物理问题的,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和理论模型;又比如,心理学研究中启发式方法和决策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物理学模型的建立。
并且,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可以帮助物理学家设计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和实验装置。
三、物理学和心理学的交叉领域除了在各自领域中互相借鉴外,物理学和心理学在交叉领域也可产生更立体的应用。
举一个例子,物理学研究电波的传输和感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对电波的感知和理解,而二者结合可以应用于无线电信道建模和设计。
此外,物理学中的复杂系统理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生物体系的建模和仿真、群体行为与权衡等。
综上所述,物理学和心理学在各自领域的深度探索和交叉应用,都能为两个学科带来新的突破和进一步发展,进而为人类社会和生命的理解深化提供更为精确和全面的视角。
中学物理实践教学技能研究名词解释
一、物理学科范畴实验现象: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实验中各项数据的变化,比如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等称为实验现象。
现象特征:实验现象的相对于参考对象的不同之处,具体指关键的特点。
实验方案(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所需要的原理,仪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得出结论等预设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顺序,仪器使用等。
设计思路(探究思路):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
操作要素(领):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重点内容。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
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学科价值 :该学科对于科学研究,人类探究学习等方面的意义与作用。
学科应用价值:该学科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意义与作用。
实验环节:实验过程中分步进行的几个实验板块的关键点。
二、认知规律范畴认知: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过程。
思维元素(认知元素):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认知环节: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学科认知价值:在学科认知过程中,其认知方法,策略和具体思维方式对我们在认知其他事物是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认知过程(认知思路、认知思维、认知脉络):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认知原理:认知的的基本规律。
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
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认知特征:认知方式、认知策略、认知速度和认知成绩实验属性:实验所具有的固有性质。
实验属性特征:实验属性中相对于其他参考实验的关键异同点。
实验认知活动中的元认知理论对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启示
息进 行 加 工 。 二、教师应加强策略性知识的传授 物理 过 程弄 不清 必 然存 在 解题 的 隐 患 。
认 知 心 理 学 兴起 于本 世 纪 5 0年代中期 ,随之得到迅速发 展。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 观点来研究人 的认知活动 ,其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 意 、表象 、记 忆 、 思维 和 语 言 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 ,认知 心理学家将认知看作是对信息 的加工。认 知活动主要表现为 对客观外部世界刺激信息的获 取 、贮存 、加工和使用等过程 。 7 O年 代 以 来 , 元 认 知 ( me t a c o g n i t i o n)的 研 究 已 引 起世界各 国的极 大关注 ,迄今 已成为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 个世界性前沿研 究课题。美 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 F l a v e l l , 1 9 7 8) 认 为 :元认知就是指主 体对 自身认 知活 动 的 自我 意 识 、 自我 评 价 和 自我调 控 。 即 对“ 认知” 的认知 , 又被译作“ 反 省认识 ”。元认 知的作用主要 表现为:学 习者能根据学习活 动的要求 ,选择适 当的认知策 略 ,监控 认 知 活 动 过程 ,不 断 取得信息并反馈信息,评价每 种认知策 略的有效性,坚持或 更 新 解决 问题 的 方 法 和手 段 , 及时调节 自己的认知过程。 元认 知 基本 内容包 括 三 个方面 ,即元认知知识 ,指关 于认识活动 的一般性知识 ;元 认知体验,指伴随着认识活动 产生的一种认知体验和情感体 验 ;元认知监控 ,指对 自己的 认识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 节。元认知 的实质是人对认知 活动的 自我意识 、自我监控 、 自我调节。对元认知研究 的理 论丰富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 元认知成 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 热点。 教 师应 注 意让 学 生 用 元认 知调 节 认知 加工资 源 有 限的缺 陷 认知 加 工 的 各 个 阶 段 ,无 论是感觉登记 、注意的选择 、 记 忆 的广度 和 容量都 有 其极 限。这是学生本身认知活动 中 的主要障碍,若认知活 动是简 单的刺激一反应联结。则学生 可 以接受的能量是无限的。而 事实上。 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 , 学生 已有知识经验 的结构 ,认知加 工策略等, 导致学生每一阶段的认知有能量限制。因此实 验 中教师不能主观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 量信息 。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让短时记 忆信 息进入长时记忆 ,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浅析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学习进阶理论的角度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浅析。
学习进阶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种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与认知升级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学习进阶。
应该从简单实验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复杂实验。
刚开始接触物理实验的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的理解可能较为薄弱,因此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直观的实验进行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探究方法后,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复杂的实验,例如带电粒子的弯曲轨道实验、声速的测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要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总结。
实验结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和现象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相关规律。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还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这样的实验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引导和启示,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要注重实验和理论知识的联系。
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操作的层面,还要将实验和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与理论的联系,并进行相应的讲解和解释。
认知物理教学研究
认知物理教学研究梁旭著作者简介:梁旭,1962年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物理教研员,中学特级教师。
在公开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等。
前言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有三个层面:一个是宏观层面,它是教学理念;另一个是中观(介观)层面,它是教学研究(方法);再一个是微观层面,它是认知教学心理学。
教学理念常常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它反映了时代或国家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认知教学心理学则反映了人的认知规律。
我们的教学是在基于对人的培养目标和人的学习和成长规律的综合认识的基础上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
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中外教育的比较研究,使我们逐步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理念,这些将着重体现在课程标准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上。
对于物理教学来讲,学习内容大多属于认知领域,认知心理学对学习内容、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当代的物理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不仅使认知心理学找到了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也使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更加接近教学实际的一次分化——认知教学心理学。
认知教学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中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第一,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录或吸收;第二,学习依赖于知识,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第三,学习与产生学习的情境具有高度一致性。
日趋成熟的认知教学心理学不仅为我们洞察知识和能力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及方法论框架,也为我们处置教学问题,造就人的各种胜任能力,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基础。
我们知道,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讲,将认知教学心理学与物理学科教学的再一次结合与分化,不仅可以对高中物理教学提供更精确和具体的指导,也可以为认知教学心理学提供更具体的案例。
虽然“重视教学工作的认知分析”已经是部分优秀教师的共识,但真正有说服力的案例还很少,这是作者写作本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是常常困惑物理教师的一些问题:物理教学能否改变学生的智力?物理教学能否改变学生的能力?能力又是怎样被改变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精讲多练”常常被认为是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一定要多练吗?精讲讲什么?多练怎么练?“一步到位”不好吗?为什么?高三复习课就是讲题和做题吗?为什么几乎相同的复习方法,效果相差很多?学生是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吗?为什么学生虽已掌握了概念和规律,但还是不会解决复杂一些的问题?一些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做题?教师明白习题的功能和作用吗?学生知道做习题的价值吗?两位学生用不同的解法均获得了相同的结果,他们的认知水平差不多吗?为什么许多教师认同新课程的理念,但实施时总是缩手缩脚?为什么教师总是要求增加课时,而不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什么有些教师并没有随着案例知识的积累而生成策略性知识?一个教师能够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基本条件又是什么?……这些困惑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能否从理论的高度解答这些问题,这是作者写作本书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情境认知理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动 中发挥 作用。
高度真实的 “ 虚拟 ” 的代用品或可停 留与交互的多媒体程序 I
() 2合法 的边缘参与。 基于情境 的学习者必须是共同体中 使抽象 的理论直 观化、 形象化。 师还可 以利用可视化的仿 教
・
教学实录
情境 认知理论在物 理实 验 教学 中的应用
一
摘
张安诚
张敏锐
要: 介绍了 情境认知理论, 并对该理论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思考, 出了 提 一些运用该理论进行试验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 : 情境 认知 ; 实验教 学; 交互 ; 思 反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许多 过 对专家工作的观察、 与同伴及专家的讨 论而进行学习。 另人担忧 的问题 : 实验 室硬 件建设 的资金投 入不足 , 维修周
() 3实践共 同体 的建构 。 社会性交 互作用被 视作情境学习
期长, 实验仪器更 新低; 实验 设备不齐全 , 一些先 进的实验 的重要组成成分。 由此, 在研究中显现 出一个 统一 的概念, 这 无法开展; 实验 开放时 间短等。 因此 , 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亟需 就 是 “ 实践共 同体” 该概 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 目的 。
习” 最早 由Bo n C lis u ud 99 , rw 、 oln和D g i于18 年在论文 《 情境 阶段 的物理教学中提 出了 很好 的思路, 值得 我们思考。
认知与学习的文化》中提出。 在情境认知理论看来, 知识是基 21丰富的情境能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 于社会情境 的一种活 动, 而不是一个抽象 具体 的对 象; 知识
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现物理规律,验证物理定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过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
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师应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素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关键词】激发兴趣参与实验享受成功【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5-040-01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
”作为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来说,更应注重在实验教学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新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实验的探究性,改变老教材的知识传授功能。
物理教师应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设法激趣,让学生在实验情感的感染下,融入于探究知识的海洋之中。
如讲初二物理第一节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编排了一组鲜明、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1. “瓶吞鸡蛋”:点燃一张纸,放到广口瓶中,然后将剥了壳的鸡蛋小头朝下迅速堵住瓶口,把瓶口堵严不要漏气,注意观察鸡蛋位置的变化,问“鸡蛋会掉进瓶子里吗?”学生一致认为不可能,当鸡蛋被“吞”进瓶子。
学生莫不惊奇万分,兴趣盎然。
2. “吸不住的回形针”:教师用蹄型磁铁靠近回形针,发现回形针被磁铁吸引,然后尝试在中间插入铁片,问:“插入铁片后,回形针还会被吸引吗?”许多学生凭生活经验毫不犹豫地回答:“会”。
当我插入铁片后,回形针却掉落了下来。
学生看到这一现象后,开始议论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哪只灯泡比较亮”:取两只不同功率的灯泡,一只是100w、一只是40w,问学生哪个更亮?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100w的更亮。
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认知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理规律对心理认知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理与心理相互作用的案例分析
物理学原理在心理 学中的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人的行为和决策受到初始状态的影响,改变初始条件可以改变最终结果。
相对性原理:人的心理状态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一个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的变化。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人的行为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惯性原理:人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可以通过外力进行改变。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物理学与心理学交叉领域 的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学科 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 培养跨学科的人才。
跨学科人才培养有助于 促进两个学科的交流和 融合,推动交叉领域的 发展和创新。
当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不 足可能会制约交叉领域的 发展,因此需要加强跨学 科教育的投入和推广。
成功的跨学科人才需要具 备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 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这 些素质的培养需要得到重 视和支持。
光学原理:光的折射、反射和干涉等
心理学应用: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心理暗示和影响,如颜色对情绪的影响、视觉错觉在 广告中的应用等
案例分析:探讨一些具体的光学原理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实例,如电影院利用特定颜色 和照明营造氛围等
未来展望:探讨光学原理在心理学中的潜在应用,如虚拟现实技术对心理治疗的影响 等
电磁学原理: 介绍电磁学的 基本原理和概 念,如磁场、 电场、电磁波
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关 系
汇报人:XX
目录
物理学与心理学的联系
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的 对应关系
物理学原理在心理学中 的应用
心理学原理在物理学中 的应用
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一、引言心理学和物理学各自是独立的学科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物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旨在研究人类感知、思维和行为与物理刺激之间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物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二、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学科。
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自然界中的规律,解释物质的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
在心理学中,物理学的知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神经系统的物理特性物理学的原理和概念为解释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提供了基础。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脉冲的传导速度以及神经递质的释放等都需要借助物理学的知识来理解。
2. 感知与感觉的物理基础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对于解释人类感知与感觉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揭示了视觉感知的基础,声波的频率与振幅则关联到听觉感知。
通过研究物理学的知识,心理学家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感知过程。
3. 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物理学提供了量化环境刺激的方法和原理,这对于研究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
例如,光照强度、声音的频率和强度等物理量都可以对人类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物理学通过物理学的测量方法,帮助研究者量化和分析环境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三、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物理学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
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 阈值测量阈值是指刺激强度达到能引起感知、感觉或者判断的最低程度。
心理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和测量来确定各种感知或判断的阈值,如听觉阈值、视觉阈值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人类感知系统的灵敏度和限制。
2. 众包实验众包实验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和大规模志愿者参与的方式进行心理物理学实验。
通过招募大量参与者,研究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从而更准确地研究心理现象与物理刺激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 学 生 重拾 对 物 理 实验 的 兴 趣 , 须 把 认 知 心 理 学运 用 到 物 理 实验 教 学 中去 , 教 育 、 理 学 原 理 来指 导 教 学 的 实 让 必 用 心 关 键 词 : 知 心 理 学 ; 理 实验 ; 学 方 法 认 物 教 中图 分 类 号 : G4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1 0—1 60 】 7 —1 8 2 1 ) 108 —2
的教 育 理 论 特 别 是 教 育 心 理 学 中 的认 知 学 习 理 论 , 指 导 它 。 来 我 们 的实 验 教 学 , 而 使 教 学 模 式 转 变 与 时 代 发 展 趋 势 相 从 以学 生 为 中心 , 是 基 于 认 知 心 理 学 教 育 的本 质 特 征 , 这 适 应 。 只 有 这 样 我 们 才 能 把 学 生 的 心 拉 回 课 堂 , 他 们 确 也 是 形 成 学 生 自 己 的认 知 结 构 的前 提 。 在 传 统 的 物 理 实 验 让 确 实 实 的 感 受 到 物 理 实 验 这 门 课 的 魅 力 , 真 正 正 的 能 从 教 学 环 境 中 , 全 是 由实 验 教 师 来 控 制 实 验 教 学 的 , 就 意 真 完 这 物 理 实 验 这 门 课 中学 到知 识 。下 面 我 就 认 知 心 理 学 在 物 理 味 着 实 验 教 师 只 是 把 某 些 特 定 的 实 验 目 的 、 理 和 实 验 方 原 种 先 进 的 管 理 理 论 和 方 法 , 我 认 为 , 还 不 够 , 重 要 的 寞” 种 新 产 品 的 案 例 , 学 生 在 惊 叹 之 余 , 积 极 思 考 为 但 这 更 这 使 也 应 该 是 介 绍 管 理 思 想 , 养 学 生 专 业 的 思 维 方 式 , 及 丰 富 什 么 会 有 这 样 的 产 品 出 现 , 及 这 种 产 品 的 属 性 如 何 定 义 培 以 以 的创 新 能 力 和 自我 学 习 的 能 力 。在 管 理 史 中 , 现 出 许 多 等 等 , 堂教 学 质 量 迅 速 提 高 。 而 课 程 实 训 环 节 中 , 盘 模 涌 课 沙 伟 大 的 管 理 大 师 以 及 让 人 敬 佩 的 实 业 家 , 们 智 慧 的 人 生 拟 软 件 的 普 及 , 学 生 真 正 理 解 了 生 产 运 作 管 理 各 个 环 节 他 让 和 经 历 , 我 们 深 深 的 启 示 。分 享 大 师 们 这 些 宝 贵 的 精 神 各 个 步 骤 之 间 的 内在 关 系 , 过 自 己 动 手 实 践 , 生 明 白 了 给 通 学 财 富 , 以鼓 励 学 生 战 胜 困 难 、 立 远 大 的 理 想 , 被 动 学 自 己 匮 乏 和 需 要 提 高 的 地 方 在 何 处 , 且 真 正 愿 意 花 时 间 可 树 变 并 习 为 主 动学 习 。罗 素 说 , 差 不 齐 是 幸 福 的 源 泉 , 而 在 管 和 精 力 去 研 究 , 高 自 己 的学 习 效 果 。 参 因 提 理 类 课 程 的 教 学 中 , 师 应 尽 量 忘 掉 标 准 答 案 , 励 学 生 大 3 结 论 教 激 胆 尝 试 , 胆 吸 收 各 种 管 理 思 想 和 精 髓 , 积 极 地 开 展 各 类 大 并 高 职 类 院 校 生 产 运 作 管 理 课 程 质 量 的 提 高 , 不 开 教 离
够 的 , 们 还 必 须 要 有 适 合 当 前 教 学 发 展 趋 势 的 、 的 教 学 我 好
的 , 该 怎样 去 学 习 , 该 怎 样 去 教 学 , 该 怎 样 有 效 地 把 应 应 应 方 法 及 教 学 手 段 一 方 面 我 们 要 随 着 教 育 的 发 展 而 改 变 传 “ 与 学 ” 密 地 结 合 到 一 起 , 就 是 用 到 了 认 知 心 理 学 的 教 紧 这 统 的 教学 模 式 , 一 方 面 我 们 还 必 须 研 究 和 应 用 不 断 发 展 知 识 。 只 有 理 解 学 习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规 律 , 们 才 能 够 改 进 另 我
验 跟 自己 的 专 业 又 不 相 关 , 校 开 这 门课 简 直 是 浪 费 时 问 , 学
自己只要 保证不挂科就行 了, 学不 学到知 识无 所渭 , 正将 了近 年 来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研 究 的 主 要 课 题 之 一 。 反 来工作 了又用 不着 。 好 的教 学 方 法 及 教 学 手 段 运 用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 进 学 促 在 这 样 一 个 大 的 社 会 环 境 下 , 想 当 好 一 名 物 理 实 验 生更 好地学 习” 可 以极 大 地提 高 教 育教 学 的效率 和 质量 。 要 , 教 师 、 好 物 理 实 验 这 门 课 , 有 深 厚 的 专 业 知 识 显 然 是 不 作 为 教 书 育 人 的 我 们 来 说 , 先 应 该 了 解 学 习 是 怎 么 发 生 教 光 首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NO .1, O11 2
Mo enB s es aeId s y d r ui s Trd ut n n r
21 0 1年第 1期
认 知 心理 学 在 物 理 实验 教学 中 的运 用 研究
董 泽 民
( 汉科 技 Biblioteka 学城 市 学 院 实验 实 训 中心 , 北 武 汉 4 0 8 ) 武 湖 3 0 3
实 验 教 学 中运 用 简 单 的 谈 下 自 己的 看 法 :
践 , 决 教 学 中 的 问题 。 解
当今 社 会 , 高 校 大 规 模 扩 招 , 学 毕 业 生 就 业 越 来 越 在 大 困难 的 大 背 景 下 , 校 中 的 基 础 学 科 教 育 越 来 越 被 忽 视 。 高
学 生 们更 愿 意 花 大 力 气 学 好 英 语 、 算 机 等 一 些 能 够 给 自 计
当前 , 知心理 学 在教 育 心理 学研 究 中占有越 来 越重 认
要 的 地 位 , 究 成 果 层 出 不 穷 。认 知 心 理 学 理 论 可 以 促 进 研 的 广 泛应 用 又 可 以 实 现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方 式 的 优 化 , 样 才 怎 能将认知 心理学 的研 究成 果 转化 到 物理 实验 教 学 中去 , 成
摘 要 : 理 实验 教 学研 究 表 明 , 物 当今 社 会 形 式 下 ,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事 业 已 经进 入 了 高 速 发 展 的 快 车 道 。 高 校 对 物 理 我
实验 教 学 经 费的 投 入 有 了较 大 幅度 的 增 加 , 验 设 备 和 实验 室 环 境 得 到 了很 大 改 善 。 但 在 现 如 今 应 试 教 育 模 式 和 就 业 难 实 的 巨大 冲 击 下 , 统 的 物 理 实 验教 学 受 到 了 巨大 的 挑 战 , 生 普 遍 存 在 着 消 极 实验 、 学 的 心 理 问 题 。 为 了较 好 的 解 决 这 传 学 厌
己将 来 就 业 加 分 的 应 用 型 课 程 , 物 理 实 验 等 一 些 基 础 性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方 法 及 手 段 的 发 展 , 新 的 教 学 方 法 及 手 段 对 而
课 程 重 视 不 够 。 有 些 学 生 甚 至 产 生 厌 学 心 理 , 为 物 理 实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