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数学-1、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四年级上学期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
内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教材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知识,但是对于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主要是由于对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清晰,以及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和顺序,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则运算的规则和顺序,以及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
2.难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算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和“实践性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四则运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3.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学期四则运算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是什么?运算顺序是如何规定的?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四则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如:23 + 15 × 6,48 ÷ 8 - 8等。
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复习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形成知识网络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谈话导入,引入复习
二、师生互动,整理复习
三、巩固练习
四、课题小结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出课题:为了能更好掌握本学期学习的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这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什么情况下需要加上括号?
师生交流后明确: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如果在这里不加上括号,就要先算除法,而分步算式中是先算加法,所以要加上括号。
师:谁来说一说这两道算式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后小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复习课。
复习加减法与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出示教材第109页“总复习”第1题。
指导学生完成第(1)和(2)题。
师: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师生交流后总结。
复习四则运算。
继续出示第(3)小题,让学生根据三道算式分别列出综合算式。
(316+59)÷3 375÷3×16
复习简便计算。
继续出示第(4)小题,课件出示小明和小兵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
2.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3. 能够解决简单的四则运算问题。
教具准备:1. 课本《四则运算》下册。
2. 小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四则运算吗?”2. 学生回答。
3. 解释:“四则运算是指数的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
在数学运算中,我们经常用到这四种运算,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完成很多数学应用题。
”4. 提问:“你能举一些四则运算的例子吗?”5. 学生回答。
二、讲解加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加法公式写出来:“a +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加法是指两个数的数值相加,结果是两个数的和。
”4. 向学生提问:“4 + 5 = ?”5. 学生回答。
6.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加法,并进行小组竞赛。
三、讲解减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减法公式写出来:“a -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减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结果是两个数的差。
”4. 向学生提问:“7 - 3 = ?”5. 学生回答。
6.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减法,并进行小组竞赛。
四、讲解乘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乘法公式写出来:“a ×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乘法是指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结果是两个数的积。
”4. 向学生提问:“2 × 3 = ?”5. 学生回答。
6.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乘法,并进行小组竞赛。
五、讲解除法(10分钟)1. 将小黑板上的除法公式写出来:“a÷ b = c。
”2. 课堂上演示一些简单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一起乘算。
3. 强调:“除法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是两个数的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12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12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篇一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168-34=134(页)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66+34)=234-100=134(页)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4、拓展提高。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人教版)总复习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1教案

第十单元第2课时: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简述“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小学整个阶段的学习。
运算能力是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重点是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之间的联系、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整理与复习中提升运算能力,积累自主梳理、建构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学习目标1在整理和复习中深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知运算间的联系,熟练掌握运算顺序;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整理复习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的意义、方法、联系、应用的过程,提升运算能力,积累自主梳理建构的数学活动经验。
3感知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作用,发展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唤起认知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提到四则运算,你想到什么了?预设:我想到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联系1讲故事感知意义(1)讲故事,理解意义提问:你能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讲讲故事吗?先想一想,然后写一写。
预设:提问:明明用这四个小故事表达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在他心目中的样子。
你能读懂吗?追问:故事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吗?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同学的故事。
预设:①关于身高的加法故事;②社团中的减法故事;③动物园里的乘法故事;④菜园里的除法故事;⑤骑行中的除法故事。
追问:你还能再讲一个乘法故事吗?追问:几个几相加的故事,有关“倍”的故事,关于面积的故事,以及数量关系中的故事。
看来乘法能帮我们解决这么多问题呢。
那加法、减法和除法又能帮助我们解决怎样的问题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
四则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够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混合运算中运用四则运算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3.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四则运算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混合运算:介绍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
5.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四则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理财等。
6.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则运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完成一些四则运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四则运算不仅是一种数学技能,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第一章:四则运算回顾1.1 加法运算:两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称为和。
1.2 减法运算: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差。
1.3 乘法运算: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称为积。
1.4 除法运算: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商。
第二章:运算定律介绍2.1 加法结合律:三个或更多数相加,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2.2 减法结合律:三个或更多数相减,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2.3 乘法结合律:三个或更多数相乘,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2.4 除法结合律:三个或更多数相除,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第三章:运算定律的应用3.1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通过改变加数的组合方式,简化计算过程。
3.2 减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通过改变减数的组合方式,简化计算过程。
3.3 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通过改变乘数的组合方式,简化计算过程。
3.4 除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通过改变除数的组合方式,简化计算过程。
第四章:简便计算方法4.1 分配律:将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将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将结果相加。
4.2 结合律:在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时,可以任意改变计算的顺序。
4.3 分解法:将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数的和或差,简化计算过程。
4.4 交换律:在进行加法或乘法运算时,可以任意改变数的顺序。
第五章:综合练习5.1 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2 完成一些有关四则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5.3 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和经验。
第六章:四则运算的顺序6.1 运算顺序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6.2 运算顺序的应用:解决含有多个运算的算式,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七章:括号的使用7.1 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优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7.2 括号的运用规则:括号前面是加减号时,括号内的运算符号不变;括号前面是乘除号时,括号内的运算符号变相反数。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运算律复习课 西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运算律复习课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涉及的加减法运算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能够准确运用加减法运算律解答数学题目,并加深对各种运算律的理解。
3.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同学之间相互间的学习和帮助。
二、教学内容1.联想: 选择性地把与问题无关的东西排除,找出相近的概念,这是联想的体现。
本节课将运用联想的方法去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2.教学步骤:1.讲解运算律的概念及分类。
2.给同学一个简单例子来加深对运算律的认识。
3.学生利用联想去深入认识运算律,分组讨论。
4.每组核对归纳后的答案,并对比其他组是否有不同的认识。
5.整理运算律的定义及对应例子,制作运算律相应的表格。
6.班级前列出各运算律关键例子,进行集体举例讲解。
7.引导同学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各运算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联想的方法去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2.整理运算律的定义及对应例子,制作运算律相应的表格。
四、教学方法1.图像化的教学法:通过举例和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运算律的概念及原理。
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讨论和练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运算律的应用。
五、教学设置1.教学设备: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2.学生准备:数学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六、教学时长约45分钟。
七、教学体会本节课使用了探究和联想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运算律。
相比起死记硬背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参与和思考,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记忆。
而制作运算律表格的环节,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和合作学习能力;举例讲解和课上讨论的环节,则可以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和运用数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最新12篇)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以小数形式记录的2023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成绩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2023年奥运会上,我们中国一共取得多少枚金牌?呈现2023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师:你认识画面中的人物吗?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将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准备好了吗?出发!继续呈现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画面并伴随着小明的声音:10米跳台双人跳水决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是由53个一和4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们知道是几分吗?(53.4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是由49个一和8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第二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整数部分是58,小数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几分吗?(58.2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在49—50之间且百分位是0的两位小数,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P96中间的表格。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教案

10总复习【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梳理本学期学生所学知识,查漏补缺,针对重难点章节内容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1.掌握四则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理解和认识运算定律,会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3.感知空间与图形。
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了解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分析其特征特点;知道图形的对称与平移。
4.理解掌握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和鸡兔同笼问题。
5.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1.复习前,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做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措施有力、效果显著。
2.引导学生分析个人知识掌握情况,拟定好个人复习安排。
注重小组间合作交流,互相探讨,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3.复习时做到重点问题重点突破。
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班级交流、分析、讨论,强化训练,注重督促。
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复习工作做到重点突出、步步推进、训练扎实、成效明显。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4课时: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1课时第2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加减法…………………………………1课时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1课时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复习掌握四则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相关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掌握计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口算:2.5+6.2 7.1-6.43.6+5.5 9.2-1.717×32+68×32 55+47+45174-95-74 104×55-4×553.8+7.1 5.9-4.6【复习讲授】1.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运算定律总复习》-人教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运算定律总复习》-人教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四则运算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定律。
•能力目标: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定律。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3.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相关的PPT教学课件。
•教具:白板、彩色粉笔、练习册等。
•材料:准备相关的练习题。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复习运算定律的定义和概念(15分钟)1.利用PPT介绍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2.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基本概念。
第二步: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的复习(20分钟)1.讲解加法的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
2.按照顺序,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步:乘法和除法运算定律的复习(20分钟)1.讲解乘法的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按照顺序,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步:综合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20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2.老师在一旁引导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
5.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总结复习内容,做好笔记。
6. 教学反思本节课侧重于运算定律的复习,通过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算定律的知识。
人教2022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1)——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教案】

10 总复习本单元的复习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九个单元的内容。
其中,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律,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运算,图形与运动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统计知识中的平均数等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回顾与整理时要重点处理。
在内容的具体安排上,本单元既遵循所学知识的顺序,同时又对相关内容进行集中安排。
这样,一方面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另一方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本学期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
部分学生做口算题比较容易出错,特别是简单的小数加法和减法口算习题。
对于运算律的应用,以及稍微有难度的简便计算,学生也会出现失误。
个别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特征掌握不牢。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部分学生不能够画出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正确掌握平移的方法等。
这些问题都是本单元复习要突破的难点。
1.在复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易混淆概念的掌握情况、计算的正确率、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等,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恰当有效的复习计划。
2.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复习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实际教学中,一是可采取抓住核心知识,辐射扩展的方式来复习。
如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的复习,以小数的意义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位值思想和十进制的概念,将小数的性质、读写法、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二是可引导学生在不同梳理方式的比较中学会复习。
如在运算律等知识内容复习梳理时,有学生可能以直接写文字的方式梳理,也有学生用表格的方式来梳理等。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这里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理解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等)
二、教学重难点
(这里列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重点是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难点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约200字)
(描述如何引入新课,如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新的问题等方式)
2. 新课讲解(约400字)
(详细描述如何讲解新课,如通过举例,做练习等方式)
3. 学生实践(约400字)
(描述学生如何进行实践活动,如分组讨论,做作业等)
4. 知识总结(约300字)
(描述如何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如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等)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约200字)
(描述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如课堂测试,作业批改等)
五、教学反思(约200字)
(描述教师对本次教学的反思,如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大纲,您可以在每个部分中加入更多的细节,以达到1500字的要求。
同时,为了使教案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建议您在编写时参考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主要涉及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复习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简便计算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学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运算定律。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难点:理解并运用一些特殊的简便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掌握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相关资料。
2.教学PPT或其他辅助教学材料。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例问题: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已学的知识。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1.23 + 17 = ?2.35 - 18 = ?3.42 × 5 = ?4.63 ÷ 9 = ?5.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和解答一些有关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问题,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新人教版(版)

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略计算授课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略计算授课目的:1、经过练习,使学生牢固带小括号四则混杂运算式题的运算序次,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略运算。
3、培养学生依照详尽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想的灵便性。
授课过程:一、口算1、答下面各题的运算序次(49+7)() +7同桌互说再集体反响二、组织练习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怎样校订?()()=960()(0+12)=60说说运算序次()()()()()2、小结:四则运算序次3、师: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获得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点、 4点、 2点、 3点 ( 小组活动谈论)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2、课堂练习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578+3864=178X26=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25X12514-389-11187X201125X8866X9928X3+28X5+2X2825X47X4098X2723X37+27X373、应用题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 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 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登台板演,全班校订, 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综合练习:课本 P125-126 3 、 4、 5、 6P129-130 6 、 7、 8、9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放在你的桌边,你的心情格外的怡然。
你可以阅读当天的报纸,认识最新的国内外动向,哪怕是街头趣闻;也许捧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小说,从字里行间获得那种特其余轻松和欢喜....生活简单就是幸福。
经过精心的烹制,一桌可心的菜肴就在你的眼前,你招呼家人快来品尝,再备上最喜欢的美酒,这是多么难得的享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复习教案2版 李月红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复习教案主备人李月红备课日期执教者课题《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正确、合理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学会并能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强化学生对于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所有学生明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灵活使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及掌握四则运算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1.同一级的习题练习:54+33—28 3.2×4÷1.6学生先独立完成,汇报后全班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2.含两级的习题练习4152152+÷ 54—32×3+12学生先独立完成,汇报后全班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含中括号和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1.只含小括号的习题练习:(12.8+3.2×5)÷4 15513251⨯+÷)(学生先独立完成,汇报后全班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只含小括号时,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既含小括号又含中括号的习题练习)】(【6521711+⨯÷【4.6×(5.3-2.7)】×2学生先独立完成,汇报后全班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含小括号和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个性修改中,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三、运算定律1.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完成表格运算定律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a +b=b +a加法结合律 (a +b )+c=a +(b +c)乘法交换律 a ×b=b ×a乘法结合律 (a ×b )×c=a ×(b ×c)乘法分配律 (a +b )×c=a ×c +b ×c减法运算规律 a -b -c=a -(b +c )除法运算规律 a ÷b ÷c=a ÷(b ×c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127+32+268+73 3.27×0.25×461959565⨯+⨯ (27498+)×271.35×167➖1.35×67 3.2÷0.125÷8知识小结 一、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2.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3.掌握运算顺序,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2.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3.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2.教具: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将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写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有哪些基本运算符号?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详细介绍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1.加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2.减法:用-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3.乘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4.除法:用÷表示,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
步骤三:练习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互相讨论解题方法。
示例练习题:1.17 + 9 = ?2.25 - 8 = ?3.6 × 4 = ?4.24 ÷ 6 = ?步骤四:运算顺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等符号来说明运算的顺序。
教师解释运算顺序的规则:1.先计算括号里面的运算;2.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3.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师给出一些运算顺序的例子,并让学生自行计算结果。
步骤五: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巩固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示例练习题:1.12 + 8 × 2 = ?2.(15 - 7) × 3 = ?3.14 ÷ (6 - 2) = ?4.10 × 2 + 15 ÷ 3 = ?步骤六: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四则运算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灵活运用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

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全班共有3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25人。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班级存在较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学生在学习水平上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
尤其是翁浩、林海清、郭林馨、陈丽娜、张桦键等人,本学期还要重点抓。
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地执行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能够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多个运算符同时出现时的计算顺序和法则。
2.较复杂的四则运算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用的习题和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5分钟)1.教师出示一道题目:“15+7=?”,请学生进行口算,并出示答案。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是加法运算符,能够将两个数值相加得到结果。
二、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方法(15分钟)1.教师将四则运算的概念呈现在黑板上。
2.教师用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教师向学生提问,如:“你们能举例说明加法运算吗?”4.学生提供答案,教师逐一点评和解释。
三、加法和减法(25分钟)1.教师出示一系列的加法和减法习题给学生进行口算和写算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提倡学生使用竖式算法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3.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指导和纠正。
四、乘法(2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乘法习题给学生进行口算和写算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提倡学生使用竖式算法进行乘法的计算。
3.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指导和纠正。
五、除法(2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除法习题给学生进行口算和写算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提倡学生使用竖式算法进行除法的计算。
3.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指导和纠正。
六、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给学生,要求他们应用所学的四则运算解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则运算与简便运算
知识导入(进入美妙的世界啦~)
情景:小明去商店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篮球每个35元,足球每个45元,那么小明需要付费给售货员阿姨多少钱
(1)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
(2)你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一共多少钱吗
(3)你是怎么计算的说出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说出计算顺序。
(一)四则运算
知识梳理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和减法是二级计算,乘法和除法是一级计算;一级计算优于二级计算。
例题精讲
例1.先算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600-4×5+360 (2)545+420÷7+210
(3)36×4-175÷(54-49)(4)42×[526-(145-68)]
例2.按要求在算式188-5×17+9÷3中添上括号。
(1)运算顺序:×→+→-→÷
算式: (2)运算顺序:-→×→+→÷
算式: (3)运算顺序:-→×→÷→+
算式: 例3.按要求填空。
(1)根据1386+759 = 2145,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2145-759 = ( ) 2145-1386 = ( ) (2)根据285×32 = 9120,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9120÷285 = ( ) 9120÷32 = ( ) (3)552÷42 = 13……6,得552 = ( )。
总结:
(二)简便运算
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1.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加数 + 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或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或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加法交换律 a +b = b +a 加法结合律 (a +b )+c = a +(b +c ) 乘法交换律 a ×b = b ×a
2.四则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
(1)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 ① a -b +c = a +c -b ② a +b -c = a -c +b ③ a +(b -c )= a +b -c ④ a -(b +c )= a -b -c ⑤ a -(b -c )= a -b +c ※(a ±b )÷c = a ÷c ±b ÷c
例1.选择。
1、下列算式( )是正确的。
A. 1×4+6×9 = 1×6+4×9 B.(25+56)×4 = 25×4+56 C. 64+72+36 =(64+36)+72
2、下面的等式中,( )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A. 8×(125×7)=(8×125)×7 B. 6×3×m = 6×m ×3
C. 7×(16+18)= 7×16+7×18
3、若25×110=(25
×10)×11,这是应用了( )进行简算;
运算定律 运算性质
减法的运算性质 a —b —c = a —(b+c) a —(b —c) = a —b+c 除法的运算性质 a ÷b ÷c = a ÷(b ×c )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2)乘、除法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 ① a ×b ÷c = a ÷c ×b ② a ÷b ×c = a ×c ÷b ③ a ×(b ÷c )= a ×b ÷c ④ a ÷(b ×c )= a ÷b ÷c ⑤ a ÷(b ÷c )= a ÷b ×c
若25×110 = 25×100+25×10,这又是应用了()进行简算。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D. 以上答案都不是
4、计算——= —(+)时,运用了()。
A. 减法结合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减法的运算性质
5、160÷(4×8)与下面的()式相等。
A. 160÷4×8
B. 160÷8×4
C. 160×4×8
D. 160÷8÷4
例2.简便运算
【题型一.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1)132+55+168 (2)375+219+381+225
(3)3999+503 (4)898+999
【题型二.减法的运算性质】
(1)1200-37-66 (2)575-(275+80)
【题型三.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25×3×4 (2)125×12×8
【题型四.乘法的分配律】
(1)25×101 (2)34×76+34×23
【题型五.除法的运算性质】
(1)1230÷5÷2 (2)1500÷(15×4)
强化练习
一.在里填数并综合算式。
二.计算
1.脱式计算,能简便的的要简算。
(1)25×8-600÷50 (2)(230+85)÷(37-16)(3)472-163-37 (4)960÷12÷8
(5)4600÷[20+(760-580)] (6)50×125×8×2
(7)39×101 (8)42×36+58×36
2.列式计算
(1)600除以15的商减去40除600的商,差是多少
(2)620乘以37的积,除以550减去476的差,商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服装厂有35名工人,平均每名工人每天作4套服装,七月份工作25天。
七月份一共可以做多少套服装
2.宾馆买了12台电视机,每台890元,又买了12台空调,每台2110元,一共用了多少元(用简便方法解答)
3.小红每天骑车要7分钟到校,她每分钟骑155米,小明每天从学校到家往返2个来回走2800米的路程,小红和小明谁家距离学校路程近近多少米
4.王红做一道除法题,把除数38看成了83,结果得到的商是24,余数为60。
想一想:正确的商是多少
5.某动物园的门票有良好总收费方案。
(1)现在有54名学生,6名教师打算去参观这个动物园,怎么购票合算需多少元
(2)如果有18名学生,12名教师打算去参观这个动物园,怎么购票合算需多少元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520-428-2=520
)
6000÷125÷8=6000×8)
209×12×12+9×12
94×85+65×94
2.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简便下列各题。
(1)437+998 (2)372-199 (3)-+
(4)-+-(5)785-213-187 (6)63+265+37+135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32×72+132×28 (2)×99+
(3)736×101-736 (4)238×25×10×4
(5)732000÷125÷8 (6)777×9+111×37
回顾小结
(一日悟一理,日久而成学)一、方法小结:
二、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三、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