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只是改正心理毛病

合集下载

所谓修行,就是不断的修正自己

所谓修行,就是不断的修正自己

所谓修行,就是不断的修正自己
现代的人都活得很累,很多人会说,我已经拼尽全力的生活,赚钱,学习,可是怎么还是在原地踏步,根本看不到变化,也看不到进展。

难道我们认为的努力就真的是正确吗?
其实,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错误的想法,我们并未及时的发现,而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有些甚至已经形成习惯了,潜意识抵触心理。

很多人为了赚钱,理所当然地就放弃了道德和价值观的底线。

以损害别人的利益来换取物质金钱。

许多商家、品牌、微商更是为了放大自身产品的优势,吹得天花乱坠,以次充好,篡改常识,骗取信任,这其实是伤害了众生的利益。

许多人明知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但是就难以改正,更有很多人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是,依然不愿意去做,不想去做,不情愿去做,其实,这就是一种潜意识自我否定的表现。

不要小看一桩桩小的错误行为,它会对你的学业、事业以及身体等等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

人生就是要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得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缺点,然后改正它,就像修剪小树,不停地修剪,小树才会笔直的健康的成长,从而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不加以修剪,层次不齐的树干和枝叶会让小树忍受不了一边倒的重量,长歪,长弯。

就像人的脚从一寸长不断地长到穿40几码的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漫漫的旅程,需要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才能得以到达终点。

修行能否带来生活上的正面变化

修行能否带来生活上的正面变化

修行能否带来生活上的正面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修行”这个词。

有人选择走进深山古寺,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默默修炼内心。

那么,修行到底能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正面的变化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修行。

修行并不仅仅是指宗教中的打坐、念经、参禅,它可以是对自我的反思,对情绪的控制,对品德的培养,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调整。

从这个广泛的定义来看,修行其实是一种有意识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行为。

修行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

在这个快节奏、充满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烦躁和不安。

通过修行,比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我们可以学会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专注于当下。

当我们能够在内心的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的角落时,就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不再被情绪所左右,从而做出更加理智和明智的决策。

修行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比如,修行中的慈悲、宽容、善良、诚实等品质,能够让我们在与人相处时更加友善、理解和包容。

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积极的人际关系,又会反过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支持和快乐。

修行还能够增强我们的自我认知。

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再盲目地追求物质和表面的东西。

这种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走上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此外,修行能够提高我们的心理韧性。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而修行可以让我们在面对这些困境时,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力量。

它教会我们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勇敢地面对困难,并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

然而,也有人认为修行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生活变化。

他们觉得修行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经济压力、工作竞争、家庭矛盾等。

但这种观点其实是片面的。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

修行不是这样的,有没有大腿骨不是重点;其实要找到标准的大腿骨也是很难的;总之,如果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已经很和谐幸福,就应该保持下去,只是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多加些什么?要改变多一些好的观念、正确的态度、使心向善。当你心善了,体现于外的行为,自然会越来越好。
同时记得不要自私,总是要祝福别人、回向众生、利益众生。能够这样做到,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菩提道,都能帮助我们成就,都是在利益众生。这样的修行才很容易,不是吗?以后也就不会再有「我要如何利他」之类的问题出现了。
在座很多在家法友,平时工作也很辛苦。有些人误以为修行,就是丢下身边的事情,结果本来有着不错的家庭,结果一修行,反而生活变得很糟糕。尤其是那些修持密乘的弟子,总喜欢带一些奇怪的东西回家,像是人骨念珠、头盖骨、或者吹奏用的大腿骨等等。家人本来就不相信佛法,见到这些东西又更加反感,他们会想:怎么这个人老是带各种骨头回家呢?是不是疯了呀?结果,本来和谐快乐的家庭,变得是一堆问题和纷争。
修行,就是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
摘自2010年大宝法王教授《菩提道灯论》
《修心七要》提到「转欲自稳重」,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好好去想一想,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但是,其他还是保持一样,安份守己,稳定安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要假装特别虔诚、特别恭敬,也不要装成得道高僧或者大成就者的样子,那只是装模作样而已。夏玛却吉旺秋曾说:“说自己观修慈悲而生起征兆的没几个,说自己成道的却很多。”这的确就是现在修行人的写照。很多人都爱说:“我见到本尊了!”或者说:“我得到什么鬼神的成就加持了!”“我得到上师的授记了!”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却没什么实际的修持。

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体会......修行,就是修正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体会......修行,就是修正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体会......修行,就是修正思想和
行为的过程。

专业的非营利性纯公益戒色平台,为青少年戒色提供指导。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已经帮助无数人戒除恶习,踏上健康幸福之路。

勿空:师父,听了这么多道理,我心里每天还是乱乱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无师:嗯,你有烦恼有痛苦才需要修行啊
勿空:可是,怎么修行啊,我觉得好难啊,摸不着头绪,着急
无师:你想多了,修行的“行”,就是思想、见解、言语、行动,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就是修行了。

把佛法当作镜子对照自己,发现自己想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就是开悟了,进而改正错误就是修行。

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体会......修行,就是修正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勿空:呃?原来犯错并不可怕,而且正是修行的契机啊
无师:对,在生活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思想、改正错误,便是在修行了,每天进步一点点,都很好,如果哪一天,你发现遇到的所有问题里,99%都是你自己的问题的,而且能够调服内心,
对治烦恼,那个时候,你就真正开始修行了
勿空:啊?像您说的这样,我应该已经修行到很高境界了吧?为什么说那时候才刚刚开始修行呢?如果这样的话,那真正的修行到底是什么呢?
无师:嗯,真正修行,就是让自己明白,剩下的1%也是自身问题的过程了。

勿空:啊!谢谢师父!我去好好改掉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气,阿弥陀佛!
来源:网络编辑:大力。

修行如何培养我们的积极乐观心态

修行如何培养我们的积极乐观心态

修行如何培养我们的积极乐观心态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心情也会随之变得低落和沮丧。

然而,修行可以成为我们培养积极乐观心态的有力工具,帮助我们以更加从容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

首先,修行让我们学会正视自己的内心。

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忽略内心的声音,被外界的喧嚣和纷扰所迷惑。

通过修行,比如冥想、内省等方式,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深入地观察自己的思维和情绪。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愤怒等,并不是我们本身,而是暂时的心理状态时,就能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它们。

这种觉察让我们不再被负面情绪所控制,而是能够主动地选择如何回应。

修行还教导我们接受生活的无常。

人生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

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往往会抗拒和抱怨,从而陷入痛苦之中。

然而,当我们明白无常是生活的本质,学会接受并顺应变化时,就能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比如,失去一份工作可能看起来是个巨大的挫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可能是一个寻找更适合自己职业的机会。

接受无常,意味着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相信无论发生什么,都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再者,修行培养了我们的感恩之心。

我们常常习惯于关注生活中缺失的东西,而忽略了已经拥有的美好。

通过修行,我们开始学会珍惜身边的点滴幸福,哪怕是一顿美味的饭菜、一次温暖的阳光、一个真心的微笑。

当我们心怀感恩时,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值得喜悦的事物,这种积极的心态会让我们更加乐观地看待未来。

同时,修行帮助我们放下执着。

我们总是对很多事情过于执着,比如追求完美的形象、高额的财富或者他人的认可。

这种执着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当我们通过修行学会放下不必要的执着时,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生活。

不再过分在意结果,而是专注于过程中的成长和体验,我们会发现即使没有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也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修行也让我们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修自己那颗烦躁不安一天七十二变的心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修自己那颗烦躁不安一天七十二变的心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修自己那颗烦躁不安一天七
十二变的心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修自己那颗烦躁不安一天七十二变的心,而不是修正别人,专挑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我执我爱,善待一切众生,才是人生的真谛。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从牙牙学语到懵懂无知,再到一知半解,然后到满腹经纶,再到自信满满,又到遭受挫折,才到成熟大器晚成,看透世间一切因果,才不会心存执念
何为执念?就是执着一个念想,惦记着一件没有实现的事物,比如爱一个人,恨一个人,忘记一个人,牵挂一个人;比如相信一种观点,深信不疑,不愿意接受质疑和思考,不愿意客观看一眼事实,等等...
在我看来,修心,不仅仅是性格变得成熟稳重,处事更加严谨,凡事能分清轻重缓急,是非曲直,而更重要的是要能放下执念,才会有自我认识和修正的机会
众生皆苦,给他人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在有限的人生中,领悟无限的精神内涵,可谓修心吧!愿与广大头条网友共勉!。

修行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修?

修行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修?

修行修的是心灵。

修行是一种对自我的探索和提升,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提高。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清醒、更加平和、更加善良,更加自由自在地生活。

修行是一种对自己的提升和改变,是一种对自己的投资和付出。

为什么要修行?因为我们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想法。

有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所困扰,无法自拔。

而修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让自己更加平静和自在。

修行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提升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修行还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他人,更加关注社会。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一些关于人性和社会的知识,了解到一些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问题。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更加关注社会,进而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禅修、读书等方式进行修行。

不同的修行方式有不同的效果,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修行是一种对自我的探索和提升,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提高。

通过修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让自己更加平静和自在。

修行还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他人,更加关注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修行改变了人的心态,心态变了,世界就变了

修行改变了人的心态,心态变了,世界就变了

修行改变了人的心态,心态变了,世界就变了
修行人就是平常人,也要穿衣吃饭睡觉,所以他们有八字,有面相,也受风水影响。

命运能框住他们的身体,框住他们的心理,却框不住他们灵明剔透的觉悟之性。

有朋友跟我说:修行能够让我们有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修行改变了人的心态,心态变了,世界就变了。

我说。

是的,心态变了,看待世界的视角也变了。

不过这还只是心理在产生作用,不管修行不修行的人,都有类似的体会。

如果一个人修行见道甚至得道以后,这样的人便会超越身体与心理的局限,明白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本质并无不同。

有人说这是修心不修身,是心理安慰,其实不是。

如果认为身体与心理的本质还有区别,那这样的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人,没有见“道”的缘故。

道是每个人本有的,当下圆满的,它不是身,不是心,也不离身与心。

它是一切存在的根本,而一切存在并没有真实的存在着。

恰如当下,看这文字的人。

【经典语句】非主流经典句子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经典语句】非主流经典句子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经典语句】非主流经典句子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

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鱼上钩了,那是因为鱼爱上了渔夫,它愿用生命来博渔夫一笑在完美的彼岸刚刚上演了一场悲剧,所有的血与泪在枯萎的荆棘蕴育出一个花蕾,它将经历轮回的七场雷雨,然后绽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

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

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女人就好点你那个喜欢的女人现在一定承受了比你都很多倍的伤痛人生不止,寂寞不已。

寂寞人生爱无休,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我和我的影子独处.它说它有悄悄话想跟我说.它说它很想念你^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日升日暮,花谢花开,遇见的,离去的,记住的,忘却的转身就流逝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

喜欢在你身上留下属於我的印记,却不曾记起你从未属於过我下雨了,乌云来了,天空灰暗起来,树上没有了鸟儿欢快的叫声,只有雷声在咆哮。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

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

当你学佛以后,人生智慧,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赶紧去赔礼道歉!什么花言巧语,解释撒娇都用上既然喜欢人家,就不要伤害人家,让人家痛苦就算崩了,也得让人家好受点儿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人生感悟,修心修行,看完少走很多弯路

人生感悟,修心修行,看完少走很多弯路

人生感悟,修心修行,看完少走很多弯路评分最高的人生感悟和修心修行的内容如下:
1. 修心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我意识,改善心理健康,增强自控能力,提升人际关系,以及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2. 修心修行需要我们专注于内心的平静和清晰,并努力消除内心的负面情绪和偏见。

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自我反省和思考,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尝试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和思维方式。

3.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受到外界压力和诱惑的影响,导致内心变得浮躁和不安。

通过修心修行,我们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4.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寻找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5. 在修心修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谦虚和感恩的心态。

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尝试改进自己。

同时,我们也需要感恩周围的一切,包括家人、朋友和社会。

6. 人生的道路是充满挑战和未知的,但是通过修心修行,我们可以增强自己的内心力量,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修心修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最终可以取得丰硕的成果。

通过修心修行,我们可以提高自我意识,改善心理健康,增强自控能力,提升人际关系,以及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修行就是修心,修正自己不好的心念。

修行就是修心,修正自己不好的心念。

修⾏就是修⼼,修正⾃⼰不好的⼼念。

世⼈天真的认为打坐、念佛、诵经、烧⾹拜佛就是修⾏,其实,修⾏不是外在的表象,⽽是内在的⼼性,打坐、念佛、诵经、拜佛这个只不过是在为修⾏培养因缘,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

修⾏就是修⼼,修正我们不好的⼼念,从⽽改正我们不正确的⾏为造作,真正的修⾏就是⾝、⼝、意三业的修正。

所谓的⾝、⼝、意三业,就是我们通过⾃⼰的⾝体、⾔语、思想所造作的⾏为,以及造作⾏为的最终结果。

三业中的⾝业,就是让⾃⼰⾝体不染恶疾,不杀⽣、不偷盗等等,这个就叫⾝业清净。

⼝业,就是规避⾃⼰不要妄语、不两⾆、不恶⼝,这个就是⼝业清净。

意业指的是贪、嗔、痴三毒的去除,就叫意业清净。

所以说,真正的修⾏就是修正⾃⼰的三业,让三业清净⽆染,只有做到三业清净,才能证⼊⽆我之境界,因为这个“⼈⽆我”是修⾏得成就的基本条件。

世⼈愚昧⽆知,当逆境现前,往往是怨天尤⼈,根本就不知道这所有的⼀切是因缘果报,是前世不好的⾏为造作所种的因,只不过当下因缘具⾜,才果报现前。

当今社会物质⽂明⾼度发达,世⼈难免⼼⽣妄想,贪欲、怨恨、嫉妒,等等不好的⼼念。

如果我们深明因果,痛改前⾮,通过精进修⾏去除贪欲杂念,不仅能随缘消业,还能善果现前。

如前所述,真正的修⾏是从内⼼进⾏蜕变,要蜕变成“⼈⽆我”,远离贪念执着,不求名闻利养,不⽣嗔恨愚痴,从⽽远离世间苦厄,得圆满解脱,成⾃在⼈⽣。

在修⾏之前,我们要深信佛法教义,所以必须要了解佛教的基本理论。

佛教的理论主要分为三⼤类,第⼀是众⽣平等,第⼆是深信因果、第三是神识不灭。

下⾯我们就来理解佛教的这三个基本理论。

众⽣平等。

佛教提倡众⽣平等,不单是指⼈类,这个众⽣包含了⼗法界⼀切之众⽣,⼗法界包含了六凡道、四圣道。

其中六凡道,就是三界之众⽣,四圣道是超出三界以外的众⽣,指的是罗汉、菩萨和佛所居住的国⼟。

佛教说,这⼗法界所有的众⽣,⼤家都是平等的,并没有⾼低之分,⽐如,佛和我们⼈类是平等的,因为佛是觉悟的⼈,⼈是没有觉悟的佛。

修行能否帮助克服焦虑和压力

修行能否帮助克服焦虑和压力

修行能否帮助克服焦虑和压力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焦虑和压力似乎如影随形,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以驱散的阴霾。

面对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琐碎、人际关系的复杂等等,我们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内心充满了不安和紧张。

于是,人们开始寻求各种方法来摆脱这种困境,而“修行”这个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那么,修行究竟能否帮助我们克服焦虑和压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修行。

修行,并非仅仅是指宗教中的某种特定行为,它可以是一种对内心的探索和训练,是一种通过调整自身的思维、行为和态度来达到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方式。

修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焦虑和压力之下,我们往往会迷失自我,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所左右。

而通过修行,比如冥想、内省等方式,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渴望。

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就能减少因迷茫而产生的焦虑。

修行还能让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

焦虑和压力常常源于我们对事物的过度担忧和负面思考。

比如,担心工作会出错,害怕失去重要的人,对未来充满恐惧等等。

而修行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学会以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

当遇到困难时,不再一味地陷入焦虑和抱怨,而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困境中寻找转机。

同时,修行有助于我们培养耐心和专注力。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各种诱惑和干扰层出不穷,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而耐心和专注力的缺乏,会让我们在面对任务时感到焦虑和压力重重。

通过修行,比如练习书法、瑜伽等,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专注力,让自己更加投入地去完成一项工作,从而减少因效率低下而产生的焦虑。

再者,修行能够教会我们放下执着。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和压力来源于对某些事物的过度执着,比如对名利的追求,对完美的苛求。

然而,世间万物皆无常,过度的执着只会让我们痛苦不堪。

修行让我们明白,放下执着,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让内心得到解脱。

不过,也有人会质疑,修行真的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吗?毕竟,我们身处的世界充满了竞争和挑战,不可能完全超脱。

修行可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吗

修行可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吗

修行可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吗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的问题。

而“修行”这个词,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那么,修行究竟能不能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确什么是修行。

修行,并非是一种遥不可及、神秘莫测的行为,它可以是一种对内心的审视和调整,也可以是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从广义上讲,修行可以涵盖各种形式,比如宗教修行、心灵修炼、身体锻炼等等。

从心理层面来看,修行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困难和不如意的事情,这些往往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情绪,如焦虑、沮丧、愤怒等。

而通过修行,比如冥想、反思等方式,我们能够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负面情绪所左右。

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内心会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容易从困境中走出来。

修行还能够增强我们的专注力和意志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情。

而通过修行中的一些训练,如禅定、专注呼吸等,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专注力,让自己更加高效地工作和学习。

同时,修行也能够锻炼我们的意志力,让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有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持自己的目标和原则。

再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一些修行方式,如瑜伽、太极等,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这些运动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疲劳和紧张,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而且,修行中的呼吸练习和放松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减轻身体的压力反应,让身体的各个系统更加协调地运作。

此外,修行还能够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通过修行学会了理解、包容和关爱他人时,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更加友善和真诚。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支持和快乐,进一步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

然而,也有人对修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观点提出质疑。

他们认为,修行可能会让人陷入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修行,就是反复训练心性的过程顺境、逆境都...

修行,就是反复训练心性的过程顺境、逆境都...

修行,就是反复训练心性的过程顺境、逆境都...
修行,就是反复训练心性的过程
顺境、逆境都要学习接受
如此,慢慢的
你的顺境越来越多,逆境越来越少
不是环境变了
而是你接受世界的心改变了
对逆境的认知改变了
顺境自然就多了
所以,修行,是修的自己
修的是自己内在的知觉
那样,你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
所以说,谁也救不了你
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出离
医不叩门
是说医生不能去敲人家门
主动给别人看病
必须要等人家上门请求
病人的被动和主动在于其心性的不同
自然,治疗效果就不同
同样的
修行不是别人的事儿
完全是自己的事儿
想改变,就必须
且一定要从心性上去改
别无他路。

修行就是修心

修行就是修心

修行就是修心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关注你的心,除此别无他事。

你的父母,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朋友同事,你周围的一切人,都只是帮你修行的“角色”,或是让你看清自己的“镜子”。

你无法要求他们改变,首先这是非常吃力的事;其次说明你用错了功,在心外寻求解决之道。

假如你因失去正念而与人争执,一旦觉知,应立即回到你的心,观照你的情绪和念头,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不应继续停留在外部与人争吵,因为在错误的地方做功,除了让烦恼更加增长之外,对你或他人都毫无益处。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回到你的心。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因为你的心动。

你的工作,你的事业,你的学习,你的生活,所有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帮你修行的“境界”,让我们历境验心。

你是心随境转、妄加攀缘?还是心无所住、如如不动?万法皆由心生,外面的世界没有别的,一切的人一切的事,发生在你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你自心投射的影子。

所以何必纠缠于影子,而忘失了你的心呢?不管你周围是什么人,都是“好”的人,不管他们做了什么事,都是“对”的事,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如是的实相。

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你就将为此而受苦。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心;只有一个工作对象,那还是心。

若你能把心观照好,安住好,那么一切人和一切事,你的世界将安然静好。

自在不在心外,解脱不是他人带来,只在于修好你的心。

修行只有一件事,心,解脱只有一件事,心。

不要心外求法,不要心外用功,时时提起觉照,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

行起来!阳明心学,就是一门修心的学问。

修行的重点是改变自己的心,所有的改变都是从心开始

修行的重点是改变自己的心,所有的改变都是从心开始

修行的重点是改变自己的心,所有的改变都是从心开始我们常常谈到改变、改变,但“改变”并不只是指外在,当然外在很容易改变,涂一涂会让脸白一些,衣服穿好一点,是会有些改变;但外在再怎么改变,不从心改变起,还是没意义。

身体的改变没用,语言的改变没用,重点是心要有所改变,这才是真正的改变。

修行不是“因为别人这么做,所以我也这么做”的一件事情。

修行、学佛不是因为大家都在修这个法,所以我也去修,大家都去某个地方所以我也去。

学佛首先有正确认识,因为这是你透过自己去观察、去试验,知道这方法有没有用,这方法是好或坏、善还是恶、有利或有弊,了解之后,认真对待你自己,调伏自心。

你要调伏自心时,是无法依靠模仿而得到的,唯有靠自己认真实践才有可能得到,毕竟修行是自己的事情。

这是整个修行我们首先要去面对的重点,唯有去认真了解,才有可能认识到。

首先你要有很强烈的心想去改变,去调伏难以调伏的心,有了这种真心之后,唯有透过自己去实践才能改变。

起心动念就是实修的起点要知道心的力量真的很大,当然身体的行为、语言也可以累积很多的善,但重点是在于心,你随时的起心动念都是具备力量的,要试着让心思维善的事物,这是很重要的。

当我们抓到要点,任何时间都从起心动念修起,那很自然其他的善也会水到渠成,譬如身的善、语的善等,也自然会积聚发生。

我们常常谈到改变、改变,但“改变”并不只是指外在,当然外在很容易改变,涂一涂会让脸白一些,衣服穿好一点,是会有些改变;但外在再怎么改变,不从心改变起,还是没意义。

就好像有些人心里其实不认同或者有着负面想法,却假装地说“可以呀”。

身体的改变没用,语言的改变没用,重点是心要有所改变,这才是真正的改变。

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个小官有个随从,有次这个小官想照镜子,结果一看镜子就说:“哇,这是谁,怎么长得这么丑?”就要把镜子丢掉,这时侍从也傻、说溜嘴了:“你看一次就想吐了,我可是天天看呢!”就像这个故事一样,我们有时就像是这个官员一样,以为把镜子丢掉就没事了,但其实脸是长在自己脸上,不是长在镜子上;再怎么试着丢掉外在的东西,也无法丢掉心中的恶或不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行只是改正心理毛病
真实的修行只是改正心理毛病,不是修气功练功能,甚至连锻炼身体健康都不是。

当然,修行得力的人,也经常同时使自己身体健康起来。

如果不相信这一点,总是在功能和境界上追求,那就会一直在走弯路,甚至越修越愚痴。

功能可能越修越多,越来越灵感,但很遗憾,实际上半分正气没有,只有阴寒,这样是在往鬼道里修。

愚痴得不得了。

真正修行,无非正视自己的问题,先改善自己的道德,在基本的道德力量的基础上,获得定力,然后逐步增长真实智慧,而非增益世智辩聪。

当然,智慧增长的同时,定力也会倒过来增强,心地会调柔,自心的正气也会越来越散发出来。

有正气的人,在法界里会显现为光明相,即是所谓的正大光明。

改正自己的心理毛病,先有道德,去贪嗔;再得智慧,去愚痴。

修行是没有速成的,哪怕你这一生将证成佛果,将大彻大悟顿悟成佛,在彻底的方向性转变之前以及之后,你都得一步一步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不要以为能拐个弯调整个方向就完事大吉了。

也不要整天都围绕着所谓道法、禅法、佛法在论事。

谈来谈去言语无非就是些佛法名相的人,你相信他真的懂吗?别管他是什么仁波切、活佛、法王、法师、禅师、祖师、尊者,我劝朋友们还是先疑着再说。

说实在的,按我的体会,令我一点不疑的,无非只是佛陀、佛经与禅宗递代相传到唐时的祖师,后世可信的也就寥寥无几了。

而现代人中无非也就虚云老和尚,其他人我都有疑。

有些人我看不懂,似有
道,又似乎不是那么回事,我宁可不接触,接触也就姑且看看,绝不拜倒,宁可质疑。

密宗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不信它了义,我看它在化城里还严重呢!它自称是金刚乘是佛乘,我看不是,至多是小阿罗汉乘,证点偏真空性与起神通可以,真入无误的智慧难!大多无非是《法华经》中退席比丘自以为是的境界而已。

因此我看着密宗最多无非就是二乘往大乘稍微走了一步,姑且称密,谈不上真实大乘。

真实大乘其实恐怕只在汉传,而且极少人行得到。

一个人自己在没有基础的见解之前,若想修学佛法,且别急着去拜师,也别乱看乱听什么所谓佛法,最好自己好好诵经念佛,消消业障增长福报。

依着你诵经念佛的功德,最后,法界中无形的力量自会引导你找到真正适合你的真实的称职的老师。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数”,佛不虚言!好好想一想,不要盲目拜倒在名人脚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