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术的萌芽(原始社会时期)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史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666ac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5.png)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史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演化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武术体系。
武术源于生存和战斗武术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是为了保护自己、捕猎和战斗而形成的技能。
远古时期,无论是原始社会的社会斗争还是部落之间的争斗,都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开始学习和发展各种技能,如拳、腿、擒拿、弓箭、刀剑等,以便在战斗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取得胜利。
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远古时期中国武术的远古时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开始了解和使用武器,如石斧、石器等。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武器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开始利用武器进行战斗和捕猎。
同时,人们也开始学习各种武术技能,如擒拿、拳法、腿法等。
封建社会时期在封建社会时期,武术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尤其是在宋朝、明朝、清朝时期,武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段时期,武术成为了一种严密的体系,各个地区的武术学派层出不穷,形成了多样而充满活力的武术文化。
现代时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武术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在20世纪初期,中国武术几乎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体育运动。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武术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以杨派太极拳大师杨振铎、陈式太极拳大师陈复生、咏春拳宗师叶问为代表的一批武术名家,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中国武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武术的影响中国武术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更在文化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中国武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锻炼身体和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培养人们品质和精神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武术的积极引领下,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优秀品质得以在世界上彰显。
总结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武术在历经沧桑的变迁中逐渐成熟并深深烙印在了人们心中。
中国功夫历史概况
![中国功夫历史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582d6a19a76e58fafab003d8.png)
中国功夫历史概况Posted on 2009-08-04 by1、中国功夫的历史中国功夫也称中国武术。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
武术缘起于中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就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
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
夏朝建立后,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的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
商周时期,产生了太极学说,从此奠定了中国武术的体系。
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
秦汉时,盛行角力、击剑,还有“刀舞”、“力舞”等。
唐朝时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
明清时期则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
到了近代,武术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
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成员,意味着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2、中国功夫的特点第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但又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第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3、中国功夫的作用第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第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第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第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4、各种功夫举例:猛鹤拳、形意拳、米组拳、戳脚翻子拳、八卦掌、八级拳、查拳、大悲拳、大鸿拳、峨嵋铁臂金刚捶、花拳、临清潭腿、劈挂拳、三皇炮捶、太极拳、螳螂拳、通臂拳、意拳、咏春拳等等中国传统武术中国武术如同浩瀚大海,深不可测,门派拳种,枝繁叶茂,穷毕业生精力能得其九牛二虎之一毛,已属不易。
武术起源以及发展历程
![武术起源以及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84156ca98271fe910ef996.png)
武术起源以及发展历程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人类的社会主要以狩猎等原始的生产活动为生,并从中学会了徒手或使用木棒.石头等器具等击打野兽的方法.这些击打的方法多是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但这些击打技能却为武术的形成准备了一定的先决条件.从原始的生产,生存活动中,逐步形成徒手或持械的格斗技术.从而演变成近代的体育运动,在世界各个地域的人类活动中都曾出现.如击剑,泰国拳等.但从原始格斗术发展成击舞一体,内外兼修的武术形式,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而成的发展概况:1.商周时期(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256年)武舞不分,合二为一,成为"武舞". 它是将用于实战格杀的经验按照一定程式来演练,是古代武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武术的功能向多样化发展,武术理论开始形成.如<吴越春秋>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 武术体系逐步形成.3.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这一时期有较多的武术著作问世.如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武术流派雏形开始出现,如曹丕在<典论·自序>中谈到了剑术已有"法"而且各异. 刀已基本取代了剑再军事上的地位,而剑在非军事用途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汉代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东穿日本(日狗看好了)4.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公元589年)武术在于文化的交融中逐渐与养生相结合.然而由于玄学盛行,追求炼丹于长生不老,其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发展.5.隋唐时期唐代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始实行武举制,大大推进了武术的繁荣发展.6.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如"英略社"."弓箭社"."相扑社".7.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武术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标志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了大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在清代,武术于道教养生,内丹术和引导术进一步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武术内功(不得不承认= =.. 内功确实出现的很晚..当然不是说之前没有内功.只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系统而已)武术内容和分类:1.按运动形式的分类:功法运动. 以单个武术动作为主题进行联系,以达到强身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囧一下,要严肃.)的运动.如内养功,站桩功,轻功,硬功等.少林寺"七十二艺"就是具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武功的集大成者.套路运动. 按一般形式分为单练,对练,集体表演.搏斗运动. 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则.根据双方的攻防实际情况,运用相应的攻防技法进行的实战练习形式,如散打(是切磋= = 不是争勇斗狠)2.按传统流派分类.以历史上的传承和依托地域山川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少林武当就是依托嵩山和武当的内外两大门派,同时也是中国武术与中国的佛教道教相结合最为完美的武术宗门.峨嵋派,青城派,华山派,崆峒派,天山派也是以此分类.3.以二分法分类.如南拳北腿.长拳短打,内家拳外家拳.4.以拳种命名的流派.如查拳派,洪拳派,太极门,形意门,八卦门,通臂门,六和门,华拳门,螳螂门,鹰爪门,地趟门,劈挂门,梅花门,自然门,八极门等.武术的特点和作用:特点:1.攻防技击性. 武术的本质特点.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3.广泛的适用性.作用:1.强身健体.2.防身技击.3.教育娱乐.4.经济作用(这个无视好了.)武术的四大流派:1.少林派. 中原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这个不敢恭维.武术出现在佛教出现之前= =..佛教大概是公元前6-5世纪创建的,也就是说武术历史比所有宗教都长.)拳种最多的门派,处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少林功夫蕴藏着佛家的慈悲之理.为外家拳法集大成.少林特点:调呼吸,练百骸,进退敏捷,刚柔并济,尤以刚为主,以攻架为主,以长手为主.具体支派我就不说了. 很多2.武当派.为宋人张三丰所创.传背诵徽帝召他入京,道遇贼人,梦中元帝授其拳法,次日孤身杀贼百余人,遂创立内家拳法.特点:强筋骨,运气功.强调内功修炼.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偏于阴柔,主呼吸,用短手.不主进攻,然而亦不可轻易冒犯(听起来像太极.但是不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也都出自道家.但有人认为其自称体系.武当的器械.首推武当镇山之宝剑-武当剑(屠龙刀倚天剑都当浮云好了. 那是小说.)3.峨嵋派. 最初是一个由女子所创的武林门派,开始的时候交玉女拳法(囧.)后因祖师入了佛门.又以称女子为"峨眉"和佛教圣地峨眉山的双重含义而得名.峨眉于武当少林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的门派.尤其西南一带很有势力. 峨眉功法介于少林武当之间.亦柔亦刚,内外相重,长短并用.拳不接手,枪不走圈,剑不行尾,方是峨眉.化万法为一法,以一法破万法.4.梁山功夫.(除了山东人,多少人知道?)又名子午功夫.至今已900年. 是山东水泊梁山北,六公山建福寺方丈圆通禅师与松江等梁山英雄所创.融佛,到,儒,兵(兵家不知道的自己百度去, 百度完了面壁一小时)四大家等诸家武功之精华为一体, 因此功夫多练子,午两个时辰而得名.功夫练到一定境界身上就会出现一道暖流和一道冷流.热流被称为"火候",冷流被称为"精华". 梁山与少林,武当,峨眉被誉为中华武术的四大发祥地.。
武术的历史发展
![武术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38c0fbc7f1922791688e8f8.png)
武术的历史发展源流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那时候,人类即已开始用棍棒等原始的工具作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
一是为了自卫,一是为了猎取生活资料,后来人们为了互相争夺财富,进而制造了更具有杀伤力的武器。
如《山海经大荒北经》就有“蚩尤作兵伐黄帝”的记载。
这样,人类通过战斗,不仅制造了兵器,而且逐渐积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斗意义的技能。
沿革在殷商时期,青铜业发展,以车战为主,出现了一些铜制武器,如矛﹑戈﹑戟﹑斧﹑钺﹑刀﹑剑等。
同时,也出现了这类武器的用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
为了提高战斗力,这时已有了比赛的形式。
如《礼记·王制》所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意即较量武艺高低。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步骑兵兴起,为了在步骑战中发挥作用,长柄武器变短,短柄武器(特别是剑身)变长,这样,武器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同时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
这时比试武艺的形式已广泛出现,更加推动了武艺的发展。
据《管子?七法》载,当时每年有“春秋角试。
”据《庄子·人间世》和《荀子·议兵》所载,当时比试武艺已非常讲究技巧,拳术打法有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秦代盛行角抵和手搏,比赛时有裁判,有赛场,有一定的服装。
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上就彩画了当时一场比赛的盛况﹕台前有帷幕飘带,台上3个上身赤裸的男子,只穿短裤,腰部系带,足穿翘头鞋,2人在比赛,1人双手前伸作裁判。
汉代,有了剑舞﹑刀舞﹑双戟舞﹑钺舞等。
这都说明,汉时的武舞已有明显的技击性,有招法,又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现。
汉时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已形成了多种技术风格的流派。
如《汉书·艺文志》收入的“兵技巧”类就有13家﹑199篇,都是论述“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的武术专著。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官僚贵族或耽于宴乐或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其影响也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中,如视剑为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甚至以木剑代刀剑,用荒诞无稽的邪说取代练武,致使武艺停滞不前。
武术发展史
![武术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1028bc6776c66137ef061946.png)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 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字正解,制止侵袭、停止战斗的技术。拥有消停 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通过武化流传,是物质文明
的保障和导向。
时期
1. 原始社会 2. 封建社会 3. 现代
01
原始社会
武术起源
Text here
竞技武术
THANK YOU
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项目,具有健身、
护体、防敌、制胜的作用。 Text here
器械
•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频 繁发生,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 部落战争中,远距离使用弓箭、 投掷器,近的使用棍棒、刀斧、 长矛。凡是能用于捕斗搏击的生 产工具都成为战斗武器。
•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看 到,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出 .现了尖状石器、石球、石手 斧、骨角加工的矛。等到了 •新. 石器时代末期,又出现了 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 •骨. 制的鱼叉、箭镞,甚至还 有铜钺、铜斧等。这些原始 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大部 分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
• 先秦时期,各国诸侯都非常重视培养 和训练将士们的搏击技术,剑术得到 发展。汉代,带有搏击性质的“角抵” 已有广泛基础,还发明了铁兵器,出 现了编排起来的攻防连续套路。到了 晋代,练武活动已有“口诀要术”, 武术初见雏形。
03
现代
二战后,全球用
“竞技体育”方式, 来消除二战余下的戾 气。新中国为顺应国 竞技体育际形势,以 全国之力全民发展竞 技体育,导致中国武 术被卷入体育范畴, 以比赛、竞技等形式 进行“发展”,至今。 但是,以奥林匹克精 神所推动的竞技体育, 其使用的规则,与中 国传统武术“止戈为 武”的核心思想迥然 不同,两者之间难以 拟合、厘定,导致当 今中国武术形成出以 表演为主、以竞技为 主和以民间传统功夫 为主的不同概念武术 并存、的局面。
中国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76fdcfb0975f46526d3e117.png)
峨嵋简介
峨眉最初是一个由女子所创的武林门派,开
始的时候叫做玉女拳法,后因祖师入了佛门, 又以称女子为“蛾眉”和佛教圣地之“峨眉 山”的双重含义而得名。
峨眉功夫
白眉拳
:白眉拳是四川地方拳术的一种,据 传此拳是四川峨眉山道人所传 。
:余门拳是四川地方拳术之一,传自 四川简阳县余氏 。
余门拳
(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与教育文化
阴阳、五行、太极、八卦
和谐、中庸、师法自然、思则养性、无为而治、仁爱 品德
阴阳,五行,太极理论,对于武术的渗透可以说无孔不入,几乎 涵盖了武术结构的各个方面,拳名有“太极拳”、“八卦拳”、“阴阳 拳”;劲力有“一阴一阳,要必以中锋运之”,节奏有“动则生阳,静 则生阴”,招式有“六合、五行、阴阳、动静、起落”。“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是解析中华武术现象的一种必然。可以说,中国武术的全 部内涵“道、法、术、功”阴阳、五行、太极理论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无论是在武术理、法层面,还是击、技层面,都值得去重视、研究、借 鉴、吸收。
其他:五行拳、玄武拳、八极拳等。
武当武术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 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 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
峨嵋派
峨眉派是中国武术的著名派之一。该系武技
崇奉四川峨眉山为发样地。清初湛然法师在 《峨眉拳谱》中写到:“一树开五花,五花 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峨 眉月“即指峨眉派武术。有人将近代四川流 传的僧、岳、杜、赵、洪、化、字、等八门。 黄林、点易、铁佛青城、青牛等五派,统归 为峨眉派 。
中国少林功夫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
古代武术的萌芽(原始社会时期)
![古代武术的萌芽(原始社会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534288390912a2161479292b.png)
古代武术的萌芽(原始社会时期)武术是用于格斗的技术,它的一招一势、一刺一击都是按照进攻和防宁的战斗要求设计出来的,是人们格牛经验的总结。
因此,武术的产生首先要有格斗,要有进行格斗的对象。
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们最初遇到的格斗对象不是人,而是野兽。
当时.人类生存的条件作分恶劣.正愫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庄子·盗历篇》和《韩非子·五惠》中说的,那时候人烟稀少,到处都是凶禽猛兽。
盘旋在高空小的筋鹰不时地俯冲下来,搜走老弱‘、凶狠的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茫然无所知的人们发起攻击。
为了保卫自己,也为厂从野自身上得到遮风避雨的毛皮和果腹充饥的食励以生存繁衍下去,我们的祖先们不得不同凶猛的阿兽进行殊死搏斗‘,在距今有18000多年的山顶洞人的穴居遗址甲发现的大量的露骨就是他们与野兽搏牛,并取得胜利的证明。
野兽有尖由利爪,强悍凶残,而先民们用来与野兽搏斗的不过是简陋粗糙的棍棒和石头打制的武器。
打猎的成功,不仅按靠集体的配合,也要依靠猎手们身体的矫健,不仅棍棒的使均受难确有力,徒手的踢打摔拿在必要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小国员早的诗歌集《待经》中就有人们徒手与老虎博斗的记载(《邦风·大叔于川》)。
南沧源岩画中也描绘着人勺兽搏斗的生动场面。
分布在我国广阔西部地区的购域岩画中也有许多反映原始狩猎的内容,岩画小的人们有的在灼刀研砍,有的在弯弓待射,有的在野牛的反击下抽身疾走,逃离险地。
先民们靠着白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想方设法改进白己的武器。
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粗糙的用心头打制的砍砸器、尖状器到中期的骨骸、骨矛、骨叉,又到新省器时期的石刀、石矛、石斧、石镣等利店期的青铜兵器,记录着他们在政进武器方面不懈的努/J。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弓箭的发叫,给原始人类提供远射程武器。
根据古籍记载,人们看到落在树枝上的鸟在芭走时被弹回来的树枝市伤受到启发,于是,就蝴绳子把树枝绷成弓,将木根列削磨细做成箭,制成了原始的弓箭(《周易“系辞下》)。
原始社会武术的起源和萌芽——中国武术发展简史选载(三)
![原始社会武术的起源和萌芽——中国武术发展简史选载(三)](https://img.taocdn.com/s3/m/4f6a2a77561252d380eb6ea4.png)
才 能 奉为
空 出 了 十个太 阳 人 民 腹空 无 食
、 、
把 草木 和庄 稼 全 都晒 焦 了
而
( 3 )
“
掷剑 击 石
被列 为 竞 技 项 目 之 蛋 尤戏
,
。
地上 的 楔 输、Fra bibliotek凿 齿
、
大 纷 气
可 见 其技法 之重 要
风
九婴
封稀
、
、
修 蛇 等种 种 凶 禽 猛 兽 残 害人 民
,
。
,
徒 搏 角抵 技
。 ,
应
、
憔三 代认 为
,
乌鸟 落 在 拓 树 使它 难 以 飞 走
。
的 认识
最 早 的 神话
、
传 说 产生 于 原 始 社
。
受 到拓 枝弹 力 的 影 响
,
,
会
,
但见 之 于 记 录 却 比 较晚
现在 古籍 中 记
。
或受 拓 枝的弹 击 拓 枝弹 力 的 启发
而发 出呼 叫 声
,
人类 受 到
,
`
载 的 神话
置尧 以 为 天子
。
遥 掷远 击
”
的兵 器
“
。
及 其技法 之远 古 今 同
时 也说 明 这 种 强 的 实 用价 值
遥掷远 击” 的 技法
“
具 有很
,
于 是 天 下广 狭
”
,
。
、
险 易
、
远
天
近
,
,
始 有道 里
。
大 意说
,
唐 尧 时代
、
,
争神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c6c23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1.png)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综合了武技、哲学、医学和文化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中国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国武术的起源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时期。
在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自卫和保护家园,开始研究并创造了各种武术技巧。
最早的武术形式主要以实用性为主,注重生存和战斗技能的训练。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渐演变成一种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并融入了哲学、文化和艺术等元素。
二、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1. 古代武术的发展:古代中国武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技巧来进行战斗。
第二阶段是奴隶社会时期,武术开始有了系统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第三阶段是封建社会时期,武术逐渐成为贵族和士人的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并且开始流传于民间。
2. 武术的整合与发展:在宋朝时期,武术开始融合了道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形成了“文武合一”的理念。
明清时期,武术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流派和拳法,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同时,武术开始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训练方法,成为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
3. 武术的现代发展:20世纪初,中国武术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中国武术选手参加了各种国际武术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武术也逐渐成为一种受人们喜爱的健身运动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健身俱乐部和体育教育中。
三、中国武术的影响与意义1. 保护传统文化: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练习武术,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2. 培养品质和修身养性:中国武术注重修身养性的培养,通过训练可以培养人的毅力、耐力和自律性,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和道德修养。
3. 促进身心健康:武术作为一种身心结合的运动方式,可以有效地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也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和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中国武术的发展史
![中国武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f8264d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6.png)
中国武术的发展史1. 哎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超级酷炫的话题——中国武术的发展史。
别以为这是什么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咱们今天要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武侠之旅!准备好了吗?那就跟着我一起,踏上这段跨越千年的功夫之路吧!2. 要说中国武术的起源,那可得追溯到远古时代了。
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们在丛林中求生存,面对凶猛的野兽,他们肯定在心里嘀咕:"哎呀妈呀,光靠这两条腿可不行啊,得想点办法才能活命啊!"于是乎,最原始的武术就这么诞生了。
他们模仿动物的动作,发展出了一些基本的格斗技巧,这就是武术的萌芽啦。
3. 到了夏商周时期,武术开始有模有样了。
这时候的武术主要是为了打仗用的,就像是古代版的军事训练。
想象一下,古代将军们站在点将台上,底下的士兵们齐刷刷地耍着刀枪棍棒,那场面,简直比现在的大型舞台表演还要壮观!4. 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可就厉害了。
这时候,各路豪杰都在钻研武术,就跟现在的人们研究高科技一样热衷。
有的人专攻剑法,有的人痴迷于拳术,还有人研究奇门兵器。
要是穿越回那个时代,说不定你就能碰到正在练剑的荆轲,或者看到孙膑在那儿琢磨兵法呢!5. 到了秦汉时期,武术开始融入了一些哲学思想,变得更加深奥了。
这时候的武术高手们不光练身体,还要修心养性。
你能想象吗?一群武林高手聚在一起,不是比试武功,而是在那儿讨论"天人合一"的道理。
这简直就像是古代版的哲学研讨会啊!6.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术开始分门别类了。
就像是现在的专业分工一样,有的人专攻拳法,有的人专攻剑法,还有人专门研究如何在马上作战。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很多传奇故事,比如"七步成诗"的曹植,据说他不仅文采斐然,武功也是一流的。
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文武双全啊!7. 到了隋唐时期,武术迎来了一个大发展。
这时候,不光是军队在练武术,老百姓也开始学习武术强身健体了。
想象一下,唐朝的长安城里,大爷大妈们一大早就聚在一起打太极拳,这画面是不是很有意思?而且,这时候的武术比赛可热闹了,简直就像是古代版的奥运会!8. 宋元时期,武术有了新的发展。
武术历史起源
![武术历史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861003c12cc58bd63186bd78.png)
———武术历史起源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人们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
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
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
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
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一、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的“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
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称《易经》,“一阴一阳为之道”这本书有涵很丰富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养生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易有太级,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产生了太级学说,从此奠基中国武术体系,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候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
齐恒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
在这时期,剑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
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
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
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
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对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
裴民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裴民的剑术、李白诗歌、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代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
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d3c21e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7.png)
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武术起源于战争,是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的代名词。
预计从战争开始,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不同的时期。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的武术时期(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21年)原始的武术时期,是从先秦时期的战争开始的。
在那个时期,对抗纠纷解决方式还是用武力。
因此,古代的中国人为了保护生命和抵御外敌而创造出了许多形式的格斗术和拳术,这些拳术和格斗术从古代时期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然而,在此期间,由于没有固定的规则和技巧来传授武艺,因此,武术技能还处于初级阶段。
即使有些拳术已经存在了,但它们并没有被正式记录在案,也没有被科学地传承下去。
有些武器也还没有被发明,例如弓箭、戟等,而刀、枪、叉等兵器也只是最原始的形式。
二、封建王朝的武术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此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封建王朝,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
同时,武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论都有很大的进步。
汉朝时期,武术开始正式出现在宫廷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黄帝内经、李时中药经等著作也出现了许多关于武术的论述,这些论述为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唐朝时期,拳术的技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许多知名武术家的名字被保留下来。
到了北宋时期,太极拳等许多武术科学技巧的理论也达到了繁荣的时刻。
元朝时期,中国面临外族入侵,武术进入了复杂的阶段。
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武术技能不断发展和进步,推出了很多流派,丰富了武术发展的内涵。
这一时期的武术科学成就值得在今天深入学习。
三、现代的武术时期(1911年至今)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武术也不例外。
这时,民间武术开解封了它的密林,变得更加开放与普及。
同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了满足蓬勃发展中的经济、文化等社会需求,中国的武术也经历了一次大革新的时期。
武术的发展起源
![武术的发展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8442253f67ec102de2bd892d.png)
在原始社会,自然环境恶劣,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
后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武器,并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
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则出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箭镞,还有铜钺、铜斧等。
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大部分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在部落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近则使用棍棒、刀斧、长矛。
商周时期,由于青铜业的发展,出现了矛、戈、戟、斧、钺、刀、剑等精良兵器,以及运用这些器械的方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还有了较量武艺高低的比赛。
当时的武技多称“手搏”、“手格”、“股肱”等。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武术的格斗技能得到重视和迅速发展。
铁器的出现和步骑兵的兴起,使武器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质量精良,长短形态多样,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同时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
比试武艺已非常普遍并讲究攻防技巧,拳术打法也出现了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登上历史舞台,作战方式及武器也随之改变。
车战逐渐减低了作用,步战、骑战则逐渐成了战争的主要形式。
机驽的出现,长度几乎接近人体三倍的长兵,离开战车就毫无用处:为了在步骑战中发挥作用,长兵已明显改短,并且重量减轻,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从攻防方法上讲,由于武器过长过重,过去只能够勾割或直刺的戈矛等,改短、减轻之后现在也可以发挥劈、拦、扫等技术了,特别是铁兵的使用。
从冶炼制造工艺上解决了短兵器由短变长的问题,使剑身能更好地发挥两刃的作用,从而使挂、撩、砍、劈筹各种剑法有可能出现。
总之,武器的改进,长兵缩短,短兵延长,以及弩的使用,使武术的内容、方法更加丰富多彩了。
在此时期,为使武术得到交流,每年春秋两季天下武艺高强的人还要云集一起进行较量。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7bf2d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9.png)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战斗技艺,更是一种身心修养的方式。
本文将从中国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流派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起源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原始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为了生存和自卫,开始探索各种战斗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技巧逐渐演变成为武术。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夏、商、周时期。
当时的战争频繁,武术技能成为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
《尚书·禹贡》中就有关于武术技艺的记载,说明当时已经存在一定的武术传承。
二、发展历程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和现代三个阶段。
1.古代阶段(公元前3000年-公元1840年)在古代阶段,中国武术主要以军事需要为导向,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武术流派和拳法。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为著名的拳法之一,以柔化刚、以静制动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2.中世纪阶段(公元1840年-1949年)在这一时期,中国武术受到了西方文化和武术的影响,开始浮现了一些变化。
同时,武术也逐渐从军事技能转变为民间传统艺术。
当时的武术家们开始注重内功修炼,强调身心的和谐统一。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流派有咏春拳、洪拳等。
3.现代阶段(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武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
国家开始重视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并推动武术的普及和推广。
同时,中国武术也开始与国际接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际交流项目。
太极拳、散打、武术套路等成为了国际武术比赛的重要项目。
三、主要流派中国武术有着丰富多样的流派和拳法,每一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1.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为著名的流派之一,以慢、柔、圆、粘、黏、连、缠、纏等动作为特点。
太极拳注重内功修炼,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身心的和谐统一。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730ea30376baf1ffd4fad01.png)
三、中国武术的雏形 (夏、商、周)
历史事件: 黄帝习用干戈、夏后练“九伐”、周代射礼、 《诗经》中“无拳无勇,职为阶”,青铜业的出现极 大地促进了兵器的变化与发展 这一时期的特点: 1、武术与生产劳动逐渐分离,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 2、武术与军事相结合,开始从属于军事活动 3、武术形成过程较快,不仅有简单的单个技术, 如劈、扎、 刺 、砍等,而且有一击一刺的对练,甚 至出现了简单的套路和比赛形式。 4、青铜器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武器的变化与 发展。
中国武术溯其历史,可说是源远长流;穷其内容, 也可说是博大精深。武术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下来的 一个优秀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其不同 的用。 在原始社会,武术随着中华民族为争生存,是与 自然、与人的斗争中萌声和发展的,且成为不可缺的手段。 在冷兵器时代,武术在抗击外部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民 族利益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当今进入高科技现代 化武器时代,武术就自然地健身、防身、修身的特色还是 不可磨灭的,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
六、中国武术的丰富(魏晋、南北朝)
历史事件
“武术”一词出现,竞赛形式诞生,“拳术”, “相扑”发展。 民间武术活动已有口诀要求,已能用较精炼的语言把 技击精华重点加以概述,对传授武术起了积极作用。
本时期特点: 1、南北交流,促进了武术的相互吸收与补充 2、“武术”一词出现,为武术的概念、总名称的形 成打下了基础。 3、民间武术活动已有口诀要求,已能用较精炼的语 言把技击精华重点加以概述,对传授武术起了积极作用。 4、武术套路形式的初步形成,对后来武术的发展有 着不可忽视的用。
明代武术趋于成熟的特征: 一)这一时期,武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诸家拳术与器械门类的大量出现 ②拳械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备 ③拳械谱与歌诀的发展 ④单势操刀、对练搏击与套子武术等各种形式并举 ⑤中外武术交流的加强 ⑥编辑整理和研究武术的著作不断问世 二)武术体系的形成: ①确立了武术的总范围 ②确立了武术套路的基础技术结构层次 ③武术理论研究有了发 ④武术著作的大量问世
中国武术的发源
![中国武术的发源](https://img.taocdn.com/s3/m/0b0c772bd5bbfd0a785673b6.png)
中国武术的发源中国武术的发源中国武术的发源- 张云来的日志- 网易博客2021-08-06 19:43:51|中国武术的发源从六七十万年前中国猿人的出现,经历了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唐尧、虞舜到夏代,是中国社会的原始时期。
在慢长的原始社会,伴随人类文明的出现,武术亦开始萌生、发展。
武术最根本的特征是技击性,研究武术的产生,可以从技击的发生开始。
一、生存竞争中技击的萌芽原始时代,人群生活在莽莽荒原中。
“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
考古化石表明,当时猛兽极多.特别是剑齿虎,牙齿扁平锐利,十分凶猛。
《淮南子·览冥训》说:“往古之时,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山海经>记:“封稀(野猪)惰蛇,皆为民害。
”人类在生存竞争中,首先是人与兽斗,而在这种严酷的斗争中,武术技击开始了萌芽。
技击的内容主要有二:一是徒手,拳脚肢体的运用;一是使用器械。
早在旧石器时代古人们在与禽兽的斗争中,必然逐渐形成奔跑、跳跃、闪躲、滚翻、拳打、脚踢等等技能。
而器械的运用,更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能战胜禽兽的特殊手段。
早在六十余万年前的中国猿人——“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原始石器,有石锤、石刀、石尖嘴凿,还有不少骨器,有的锋刃尚锐。
至于木棍,更与石器同时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器械,只是木棍、木矛之类武器易朽不存。
既有徒手与器械的搏斗,必然有搏斗经验的累积,哪怕是极其原始的。
经过若干万年的逐步累积,终于形成了击刺的技巧、攻防的态姿与动作,伴随这些动作技巧的掌握,逐渐产生自觉运用这些技巧的观念。
于是,技击技巧与武术意识萌生了。
这便是原始武术在生存竞争中的起源。
二、原始战争促进武术萌生在原始人群的生存竞争中,人与兽斗固然是技击萌生的因素之一,而人与人斗,则与武术的萌生有更为直接的联系。
原始人群之间为争夺食物、领地而发生争斗一性为争夺女性或女性为挑选男性而产生性选择的争斗,这些人与人斗的现象发生得非常久远。
《吕氏春秋·荡兵》说:“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又说:。
古代武术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
![古代武术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85d8bfddccda38366baf83.png)
古代武术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从中华武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了中华武术的悠久历史与中华先民的文化智慧,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古代武术不同时期特点分析的,欢迎阅读参考。
一、古代武术初始期及特征分析武术最早作为一种军事技艺广为流传,先秦时期,实质上就是古代武术发展的初始期,主要指公元前21世纪夏、商、周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将六国统一的历史时期[1].武术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在社会背景与文化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一种处于独立状态的人体活动方式,因此将该历史时期作为古代武术初始期。
古代武术初始期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武术样式的形成古代武术的萌芽,主要起源于古代军事武艺,两者在文化属性上存在较大差异[2].从古代武术的本质上来看,其主要是基于军事武艺在其他文化的熏陶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古代武术的萌芽期,主要为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历史进程中军事活动开始逐渐分化出武术,而且在当时社会风气与文化背景的联合影响下,武术开始以一种独立的活动样式出现。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武舞:古代武舞最为基础的活动特征主要是手拿兵械进行舞蹈;根据《韩非子·五蠹》中的相关记载,舜时就已经有“干戚舞”,从西周时期开始,武舞的功能、活动样式就已经逐渐从军事文化中有所游离,产生了一些新变化;2.剑技:剑最早起源于商代,短小精致的剑在古战场上已经有所使用,代表这一时期与兵器相适应的武技技能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其并不是主要的兵器,根据《释名》中的相关记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剑术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3.角力:周代春秋时期,角力作为一种军事训练方法而出现,是古代士兵必须具备的一种战斗技能,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转变为武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2.武术基础理论的初始形成古代武术主要起源于先秦时期,主要体现在武术理论建树与活动样式等多个方面。
从古代武术的内容上来看,该时期的武术理论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类:1.习武者基本礼仪。
武术历史知识点总结
![武术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47fd6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d.png)
武术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武术的起源和发展1. 早期武术的起源: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简单的武器进行战斗和狩猎。
最早的武术可能来自于人类原始的自我保护和捕猎活动。
2. 中国古代武术的起源:中国古代武术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当时的武术主要是为了作战和自我防卫而发展起来的。
3. 武术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不断发生,武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门派和流派。
4. 武术的文化传承:在古代的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医学理论、艺术美学等都对武术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
5.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武术文化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中国国家对传统武术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二、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1. 截拳道的兴起:截拳道是中国武术的一种门派,由李小龙创立,致力于将武术与实用性结合,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国术的振兴:20世纪初,中国国术逐渐式微,但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国术开始得到振兴,为国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武术的全球传播:随着中国武术的逐渐走向世界,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外国人也开始学习中国武术。
4. 武术竞技体育化:近年来,随着武术在全球的普及,武术竞技体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新的赛事和比赛模式也开始出现。
5. 武术与文化遗产保护: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武术文化,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武术文化的保护力度,包括设立武术馆、修复传统武术编钟等。
三、古代武术家和名宗1. 霍家拳:霍家拳是中国民间拳术的一支,起源于大连,是中国沈阳市的传统民间武术。
2. 点踢腿:是中国传统拳术家闻一多所创的独门拳术,是我国少数汉族民间武术。
3. 吹拉弹唱的民间艺人: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和舞蹈,是中国吹奏类乐器和拉弦类乐器演奏者及歌唱者。
4. 国术:国术是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技术名宗,是中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叫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武术的萌芽(原始社会时期)
武术是用于格斗的技术,它的一招一势、一刺一击都是按照进攻和防宁的战斗要求设计出来的,是人们格牛经验的总结。
因此,武术的产生首先要有格斗,要有进行格斗的对象。
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们最初遇到的格斗对象不是人,而是野兽。
当时.人类生存的条件作分恶劣.正愫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庄子·盗历篇》和《韩非子·五惠》中说的,那时候人烟稀少,到处都是凶禽猛兽。
盘旋在高空小的筋鹰不时地俯冲下来,搜走老弱‘、凶狠的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茫然无所知的人们发起攻击。
为了保卫自己,也为厂从野自身上得到遮风避雨的毛皮和果腹充饥的食励以生存繁衍下去,我们的祖先们不得不同凶猛的阿兽进行殊死搏斗‘,在距今有18000多年的山顶洞人的穴居遗址甲发现的大量的露骨就是他们与野兽搏牛,并取得胜利的证明。
野兽有尖由利爪,强悍凶残,而先民们用来与野兽搏斗的不过是简陋粗糙的棍棒和石头打制的武器。
打猎的成功,不仅按靠集体的配合,也要依靠猎手们身体的矫健,不仅棍棒的使均受难确有力,徒手的踢打摔拿在必要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小国员早的诗歌集《待经》中就有人们徒手与老虎博斗的记载(《邦风·大叔于川》)。
南沧源岩画中也描绘着人勺兽搏斗的生动场面。
分布在我国广阔西部地区的购域岩画中也有许多反映原始狩猎的内容,岩画小的人们有的在灼刀研砍,有的在弯弓待射,有的在野牛的反击下抽身疾走,逃离险地。
先民们靠着白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想方设法改进白己的武器。
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粗糙的用心头打制的砍砸器、尖状器到中期的骨骸、骨矛、骨叉,又到新省器时期的石刀、石矛、石斧、石镣等利店期的青铜兵器,记录着他们在政进武器方面不懈的努/J。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弓箭的发叫,给原始人类提供远射程武器。
根据古籍记载,人们看到落在树枝上的鸟在芭走时被弹回来的树枝市伤受到启发,于是,就蝴绳子把树枝绷成弓,将木根列削磨细做成箭,制成了原始的弓箭(《周易“系辞下》)。
弓箭在原始社会店期八始用于打猎,大大提高丁人们打猎的能力,扩大了狞猎的范围的生产方式,因此关系。
狞猎是原始社会人类维持生存最重要武术的萌芽与生产劳动有
着直接的除了生产以外,原始的战争也是武术萌芽、生长的重要条件。
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为了争夺水草丰美的草场、适于居住的地区,
或为厂血缘复仇等原因,时常会发生军事冲突。
随着社会生产的逐步发展,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外,在原始社会后期逐渐出现了剩余的劳动产品.这样以掠夺奴隶和财富为日的的部落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
如当时生活在今天陕西地区的黄帝轩辕氏部落与生活在晋、鲁、豫交界地区的虽尤九黎部落之间多年前发三次激烈的冲突,进行了一次著名的琢鹿之战”。
虽尤的兵力较多,而且有比较先进的金属武器,传说虽尤省用青铜制作的五种兵器:戈、曼、戳、酋矛、夷矛,战斗力很强。
黄帝采用诱敌深人的策略,退到今天切北省啄鹿一带,利用天时地利打败厂贵尤。
在战争中人们的格斗对象是同白己—样有智慧的人,因此格斗技术比打猎要复杂得多。
这种原始的战争有力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武术也是一种文化形式。
它的萌芽与早期人类社会的一些文化活动,特别是粹蹈也有密切的联系。
在许许多多个漫漫长夜里,在熊熊的蓖火旁.先民们打猎归来,一边烧炙着猎物,一边敲打着心器,模仿着各种野兽的动作,或表演自己在打猎中的巧妙动作,或重复在战斗中自己敏捷的拳脚,手舞足蹈地跳起来,吼起来,耿起来,舞起来。
这种原始的舞蹈,人们高兴的时候跳,悲伤的时候跳,宗教祭把的时候更是要跳。
用舞蹈纪念祖先,取悦鬼神,模灾祈福。
原始的舞蹈具有浓重的“武’’的色彩,融战斗和舞蹈于一体,舞风强悍,气势迢人,常常行震撼人心的作用。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有这样一个神话:“个叫刑天的神与神市发生冲突,被神帝砍去脑袋,刑大就以
乳为眼睛,肚脐为嘴巴,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拿着大斧继续挥舞不止,蝴这种战斗的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满胖愤怒。
《淮南子·缪称训》记载大禹曾经与南方的三苗族打仗。
过了30大,二苗族还是个肯服输。
于是,大禹换了一个办法,采用攻心战术。
他命令土兵于持盾牌和大斧跳起了威武雄壮的战斗探路,二苗族看了以后.就投降了。
《尚书·大禹设》也有类似的内存。
今灭,在我国纳西族东U教里被称为“东巴跳”的舞蹈中还保持厂一些原
始舞路的形态。
舞蹈时战上们踏着战鼓的节奏,持刀模拟着作战小的动作,左右砍杀。
舞刀时既有劈、砍、扎、刺这样些进攻动作,又有缠头、裹脑、等防御性的动作,还有多种多样的步法,如跪、蹬、虚、跳跃等。
虽然.原始社会中的打猎、部落间的战争和好蹈别武术的产牛赵着直接的促进作蝴.但是础术毕竟不等于打猎,不问于打仗,也不是舞蹈。
武术的形成和成熟还需要史加充分的条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仟何一种文化形式的成熟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小国武术把身体与精神、健身娱乐与格斗技术融为和谐的一个整体,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更为特殊的条件。
幸运的是,历史慷慨地给了中华民族发展武术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