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修订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反思与改进》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反思与改进》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反思与改进》引言:德育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培养道德品质意义重大。

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感,将德育融入课堂各环节,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尊重他人、热爱祖国和生活,提升审美能力,养成良好品德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然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存在不足,亟待改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1. 整合性原则:德育需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避免唯分数论,注重与五育协调发展,确保德育元素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整体性协调,防止一家独大影响全面素质提升。

2. 主体性原则:教师应以“德育并举”为目标服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接受德育。

教学计划应以人为本,符合初中生需求,发挥语文学科在德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和三观塑造。

3. 发展性原则:德育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多样化德育活动,如对内向学生采用书信交流引导表达,对外向学生通过演讲比赛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式僵化: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缺乏互动与创新,学生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存在认知偏差,把德育政治化或形式化,忽略语文学科内在德育功能,未结合教材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体会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

2. 教学计划制定不足:部分学校和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未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导致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教师德育渗透方法单一,仅生硬灌输道德规范或价值观,未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3. 对德育教学重视不足: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德育重视不够,认为德育是语文教学附属部分,未纳入教学评价体系,致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部分教师对德育认识有误,认为德育是政治教育,忽略其内涵和方法,未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涵。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实施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德育教育理念和德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将德育的内容和目标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下面将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来介绍德育渗透与实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渗透进去。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富有情感和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通过阅读、欣赏和解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世界,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感。

在阅读中学习了一位勇敢、善良并有正义感的主人公,学生就可以通过思考、讨论、分享等方式,增加对勇敢、善良和正义的情感体验,进而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通过知识的交流和探究来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和思辨性的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并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价值观去审视这些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并理解到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在探究文学作品中的道德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是真正的忠诚?为什么有的人会背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思考和交流,了解到忠诚的重要性和背叛的后果,从而培养和加深自己的道德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通过行为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实践自己的道德观念。

在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情境,让学生模拟人物的行为并进行互动,从而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

也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参观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的道德行为中,如关爱他人、帮助弱者等,从而培养和巩固学生的道德行为。

德育渗透计划初中语文

德育渗透计划初中语文

德育渗透计划初中语文
目录
1.1 德育渗透计划初中语文作文
1.2 优秀的文章写作家
在当今社会,德育渗透计划逐渐被重视起来,尤其在初中阶段,教育工作者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素养的培养。

而语文作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责任。

优秀的文章写作家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上有着高超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引导读者思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德育渗透计划中,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品德教育。

通过引导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同时,作为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要注重对社会风气的理解,善于表达对正义、真善美的坚守,积极传递正能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德育渗透计划的引导下,初中语文作文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德育培养的途径。

优秀的文章写作家应该注重在自己的作品中传递正能量,引导读者思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更多有道德情操的文章写作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摘要】本文围绕着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了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次提出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具体策略,包括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然后探讨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渗透实施方法,强调了德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影响。

最后总结了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的重要性,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深入理解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情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发展方向、前景展望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概述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使语文教学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语文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教学科目,在德育渗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的核心在于将道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学会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更能够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内涵,增强道德素养。

这种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实现知识与道德的统一,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将在日常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推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关系语文教学可以通过经典名著、优秀作品等文本,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真、善、美,培养学生的正直品德和美好情感。

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讨论、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修养。

通过语文教学与德育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和道德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道德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摘要】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语文教学的渗透和实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从德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以及德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在结论部分分析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探讨未来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方向,并总结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施、重要性、道德情感、人际关系、综合素养、案例分析、实施效果、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语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学科,而德育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德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品德修养,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吸收正能量,感受美好情感,培养高尚情操。

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体会美、善、真、美的价值追求,懂得感悟人生,增强道德情感。

语文课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人生百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个人修养。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环节。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应继续加强德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1.2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字表达技能,更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0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0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

深入备课,挖掘德育教育素材。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分析,反复品味”道”之所在。

加强朗读,以读传情悟道。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渗透德育教育。

在课外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语文活动,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内外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注重暗示、陶冶的外部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渗透;意义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91-01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

”“解惑”就是传授知识。

”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

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

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

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现将积累的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1.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

对初中学生而言,它至少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一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

21世纪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更大胜利的世纪,培养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这正是语文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逐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执著追求正义和理想的精神,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

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德育的渗透。

德育是人格素养的培养,是学生道德情操的塑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探讨。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创造一种和谐、民主、文明的教育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言传是通过言语表达,身教是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也要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注重情感教育。

学生在初中期间正处于青春期,情感敏感且易冲动。

教师要加强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感人的故事、诗歌、文章等,引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内心的情感。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善于感受他人、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情感品质。

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生、社会、价值观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可以通过讲述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品质、行为和命运等,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思想品德的启迪。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思想的力量和品德的力量。

注重行为规范教育。

教师要在教学中制定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和校园生活中遵守这些规范。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律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和美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写作和表达中注重学生的美感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风格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引言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简单策略,以促进德育的有效渗透。

1. 文本选择
选择具有德育意义的文本是德育渗透的基础。

教师应该精心挑选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注重作品中的情感、道德冲突和价值观,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课堂讨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文本中的道德问题和人生哲理。

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念。

3.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和道
德选择。

教师可以设计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并思考他
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道德判断力。

4. 德育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真实的德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
德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讨论案例,学生可以增强道德意识和道德
判断能力,并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 作文训练
作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德育意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提
供德育主题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写
作的过程,学生可以加深对德育问题的理解,并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结论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


过选择合适的文本、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作文训练等
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和语文素养提高。

这些简单策
略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价值观。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德育渗透是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树立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具体实施的方式和途径。

通过经典课文的解读,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课文往往反映了一些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对这些课文的深入解读,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到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名句的解读,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通过作品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文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人类的情感、人生的哲理和价值观念。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展现出的品质和道德观念,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和感召。

教师可以结合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文学风格,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对社会事件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社会意义的新闻事件或者社会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和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不仅仅局限于关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是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培养积极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和模拟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辩论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之间进行思考和选择,激发学生正确行为的意识和决心。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道德行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良好的品德。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的策略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德育的渗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德育的渗透,制定相关的策略,以达到德育和学业的双丰收。

一、注重个案分析,关注学生的性格和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个案分析,关注学生的性格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取向。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情操。

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道德情感、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三、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课外阅读、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热爱。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社会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奉献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以身作则,教师自身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身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好榜样,言传身教。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和职业操守,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通过教师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带动学生的道德情操的提高,促使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语文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情感情绪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语文教学中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作文、修辞修词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德育教育的载体。

首先是课文阅读,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

比如在《红楼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孔乙己》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社会的冷漠和人情的深厚,从而引导学生关爱弱势群体。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情感和道德修养。

其次是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思想交流的媒介,作文中的题材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通过撰写作文,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正直、坦诚、善良、诚实等品质。

在作文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最后是修辞修词,语文教学中的修辞修词教学也是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古代诗词、现代诗歌等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文学情感和审美意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修辞修词教学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会用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方法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辅导、演示等多种形式,这些教学方法既要关注语文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情绪和思想品质的培养。

首先是讲授,语文教学中的讲授是知识传授的主要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案例来解释课文中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其中的真情和信念。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如何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如何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如何渗透导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注重选文和课文的德育教育功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选择有德育教育功能的课文。

选文要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名人故事以及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等来展示。

比如选取贵为现代文学经典的《红楼梦》,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人生的意义、亲情、友情、爱情等话题,培养他们的情感、理解、共情等多方面的素养。

在课文教学中,要注重挖掘课文的德育教育内涵。

对于每篇课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文本中的道德、价值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价值观念。

例如,在教授课文《范进中举》时,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范进的忍耐力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向范进学习;在教授课文《鲁滨逊漂流记》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鲁滨逊的坚韧不拔和自助精神等。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情感经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群等多方面的素养,其中情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语文教学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赏析诗歌和散文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

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的人物情感,领悟到其中的道德、价值观念,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修养。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小组合作以及班级展示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

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自由讨论课文中的情感体验,共同发现其中的道德价值,从而增加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注重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生观。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

在批判思维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和创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和风细雨的德育教育。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巧妙地融生命意识教育、谦虚上进教育、责任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生活中,无形当中就会被家人宠着、惯着。

这些孩子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会有些怕难、畏难的情绪,而一旦遇到困难,有些学生因为意志脆弱,还有可能钻牛角尖,走向极端,无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做一些让我们措手不及的傻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授《热爱生命》一文时,我教育学生,其实人有一种潜意识的求生本能,而这种本能往往来源于你对家人的热爱,这种情感会促使你在非常时刻都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何况平时安乐的岁月里,我们更应该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不能任意把生命浪费掉。

在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学生,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爱惜的人,他(她)对这个世界应该是漠然的。

人只有尊重生命,才会爱惜自己,进而爱惜他人。

由此,我让学生自己去搜寻很多关于热爱生命的文章,在课堂上展示,谈自己的看法。

在一篇篇声情并茂的美文中,学生懂得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他们也都能够勇敢地去面对,从不轻谈妥协、放弃。

看到学生对生命的这种珍视,我由衷地感谢语文课堂,感谢我们汉语言的魅力,那一篇篇珍爱生命、感人肺腑的文章,让学生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谦虚上进教育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的选择和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正直、诚实、勇敢等良好品质。

比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的敬仰之情,从而感悟到美好品质的重要性。

其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表达载体,老师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友爱心等情感品质。

比如,通过讲解《小燕子》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此外,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都是美的表达形式,通过解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比如,在讲解古诗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情感和审美的培养。

通过德育的渗透,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有教育意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建议: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将德育内容与语文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的熏陶。

例如,在讲解文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文人墨客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讲解现代文时,可以关注文章中的道德主题和人物形象,让学生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二、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参与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让他们从中领悟道德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通过分享德育故事、开展德育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德育的魅力。

三、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榜样之一,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例如,教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诚信、公正、责任等道德价值的传递和引导。

四、结合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渗透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体验道德的力量和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从中思考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开展德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并结合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渗透。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语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笔者侧重举例论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原则方法语文,指语言、文字和文学。

语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

初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初中生。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正是需要被人正确指导的阶段。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由古至今语文老师就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重担,而语文学科的内容,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并赋予了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巧妙地渗透德育。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一、指导学生写日记。

“日记是道德长跑线,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而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认识敏锐,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具有冲动性。

对一些事物认识往往简单、片面。

但他们又富有激情、热情,敢于拼搏。

于是我每周都指导学生写两篇日记,这两篇日记往往是学生抒写自己喜怒哀乐,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好阵地。

我在日记评语中注意对学生指导如何写好日记,也包括大到思想品德教育,小到对学生生活细节的关切。

在日记中对学生在成长中点点滴滴的进步等,哪怕老师一句动情的评语,都直接深入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每周还要选出优秀日记讲评,被选出优秀日记学生会用自豪的语调读着,我也会用激励性的话语进行点评。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内心希望受到表扬,表扬会使他们更加自信、自豪,增强了语文学习动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xx教课中的 xx 浸透xx实验中学 xxxx《中学语文教课纲领》指出:“语文训练一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一定依据语文学科的特色,浸透在教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雅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醒。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落实语文教课任务,培养学生的听闻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联合课文内容,增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文道一致。

我就初中语文教课中的德育浸透,作一浅显商讨。

一、在感悟汉字的高深莫测中浸透xx。

我们在平时语文教课中,常常从汉字的造字原理上与学生进行斟酌。

这里有时就包含必定的德育要素。

比如:自傲一点就“臭”——对学生进行谦逊教育;人字构造一撇一捺,互相支撑,人材能生计——教育学生学会共处才能做一个真实的人;再如“爱”字,它的繁体字是“愛”。

字的顶端是“放在盘子里的一颗心;中间的心表示发自心里地对待朋友(也包含亲人),这就是爱”——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诸这样类,我们经过讲解汉字原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广博精湛的汉字文化,对汉字与汉语言作为母语产生发自心底的骄傲感,浸透德育教育。

二、在阅读教课中浸透xx。

1、爱国主义教育。

经过语文教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语文教课纲领的要求。

我们经过学习《苏州园林》、《晋祠》等课文,率领学生饱览名胜遗迹,激发爱国之情;经过学习《木兰诗》、《谈节气》等课文,让学生认识历史上优秀人物的功名盖世,鼓舞学生从小建立报国之志;经过学习《中国石拱桥》、《宏伟的人民大礼堂》等课文,让学生认识祖国当先于世界的科学文化成就,教育学生做建国之才;经过学习《红军鞋》、《草地晚饭》、《七根火柴》、《白杨礼赞》、《一件宝贵的衬衫》等课文,让学生感觉中国共产党光芒的奋斗历程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指引学生施“报国之行”。

2、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在语文教课中精心培养“感恩文化”,让学生知恩图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渗透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台湾的着名教育家忠信学校的创始人高震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有才,别人才会需要你,有德,别人才会喜欢你。

……”——《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丁广举由此可见,教书育人首先是教给学生作一个什么样的人。

中学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首要地位。

而单纯的说教又使学生难于接受,我认为: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刻的体会到,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

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好处。

也经常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

课本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依据。

但现状却往往是老师一篇篇课文地详细分析,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学生却左耳进右耳出,没有收到德育的实效。

其重要原因是老师未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未能将课本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未能做到真正的“渗透”。

一旦感觉的神经,把一股激动之情渗透到心灵时,我们便会获得主要的启示。

只有那些为学生的感觉和情感所肯定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的东西。

要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课文中描述的生活、思想、情感,从而对这一切产生爱憎的感情。

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学生听起来离自己也比较遥远。

初中语文教材有一篇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讲的就是法国人民爱祖国的故事。

课文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的部分学校被迫改学德语为背景。

课文是以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小弗朗士的口吻叙写的,其中两处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
第一处是当小弗朗士得知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心理描写,我在课堂上作了有感情朗读:"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念到这儿,课堂上一片寂静。

我抓住这段心理描写体现小弗朗士"懊悔"的心理特点,语重心长地说:"小弗朗士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以致于后悔都来不及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堂课。

"
我又重点朗读并讲析了第二处心理描写:"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问:"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今天讲的是最简单的部分呢"全班异口同声
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认真听课的原因!" “是小弗朗士出于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有了责任心!”……
这时,我及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点出了课堂的重要性。

"同学们!我们不该忘记历史,而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就是爱祖国,大家不要认为爱祖国必须是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在民族兴亡的关头,拿枪打仗,保家为国是爱国,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而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从现在做起,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学好自己的母语,奋发向上,关心集体,爱护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爱祖国的表现。

教这一课的时候,正是我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我就结合着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三省建立伪满帝国,禁止中国人民学汉语的事实说给同学们。

告诉他们,历史曾有过惊人的相似,请同学们看看,9.18事变之后,东北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八年的抗战,又有多少同胞惨遭涂炭。

说着我给同学们播放了实现编辑好的一张张幻灯片,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在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时,他们的的愤怒和悲伤,有些同学甚至还用手用力的压着桌子……难道我们真要像小弗郎士一样要到最后一课,才能幡然醒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而后悔,把自己和国家命运相联系国家兴亡,我得责任!所以我们就从现在起,从上好每一节课起,学好汉语,学好每一学科,长大后成为一个对我们的祖国有用的人才。

如果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

就应该明白我和祖国的关系。

"同学们深情地看着我,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的感触和领悟。

在课后的周记中,有个孩子写到:“落后则挨打,国富则民强,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时候,一种自豪感油然而升,我真想大声高呼,中国万岁!我要为祖国的振兴而努力学习……
语文教学中,进入课文情境,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再加上教师紧扣现实的巧妙点拨,学生们真切的感受这种爱国思想就会水到渠成了。

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倍受呵护,所以把家长和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家长经常慨叹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老师的关怀呢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初一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传统篇目,但是每次讲授都让我潸然泪下。

文章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在讲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让学生抓住文中对父亲过铁道时艰难情景的描绘,配着乐曲,看着画面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只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的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读到此处,我深情的讲到,父亲奔丧回家,一身的重孝,又失业了,送儿子远行读书,这时的悲伤之情可想而知,但父亲忍住心中的悲痛,一心想的都是儿子,文中的“蹒跚”“攀”“缩”身子“向左微倾”,把父亲为儿子买回橘子时的艰难形象的描述出来。

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跃然纸上,本已伤感的儿子怎能不落泪呢听到这里,同学们不由得被文中的父子间的骨肉之情深深地打动了。

我又不失时机的说:“同学们也可以想想,你们的父母每天上班那么辛苦,他和你们抱怨过么父母带病送你上学、给你准备一日三餐,他和你们诉说过辛苦么今天我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用你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父母、老师、同学做的哪些事让你感动在记事本上,每天写一个让你感谢的人,让你感动的事。

学会感恩,你就会有责任心,就会懂得去回报别人。

上完这节课,学生发生了变化:过去我经常会在学生的记事本上看到学生们对家长爱唠叨的反感,现在变成了“今天,我要感谢妈妈,她提醒我带语文作业。

”“我要感谢爸爸,他今天提醒我要认真听讲”“我要感谢老师今天中午给我答疑。

”“我要感谢同学,今天借给我美术用具!”…… 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的人多了,相互帮助的人多了,能体谅家长和老师的人多了,孩子们的思想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总之,语文只是渗透了德育。

我们语文教师感到自豪的是: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在语文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即教书,又育人的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东汤九年一贯制学校
赫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