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

合集下载

最新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最新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4、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

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

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5、预防和控制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C、当病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检查其他患者所用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停用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

D、治疗MODR感染病人首选高级抗菌药物。

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A\B\C\D)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4、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B\C\D)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

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AB)、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

3、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隔离标识的颜色是:蓝色。

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单间安置,不能单间时,应将同一种病原菌感染患者同室安置。

5、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应于24h填报“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给院感办,若发生院内感染,须同时上报。

6、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7、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物品,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8、抗菌药物分级为非限制级、限制级和特殊级。

9、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应送检病原学检测,根据药敏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0、医院应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多选题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B\C\D)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A\B\C\D)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或抗菌药物同时体现耐药的细菌。

2、医院常有的多重耐药有、、、、、等。

3、对确立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上,再予实行举措 ,隔绝表记的颜色是: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

布置,不可以进行单间布置时,应将感染患者布置。

5、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应于填报“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给院感办,若发生院内感染,须同时上报。

6、达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许定植患者的诊断护理操作后,应实时进行。

7、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并进行。

8、抗菌药物分级为、9、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医院应和。

,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0、医院应从、、、等多学科的角度,采纳有效举措,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流传。

二、多项选择题1、初期发现 MODR须增强检查、严实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外院转入者。

B、年迈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得病例报告正确的选项是:()A、发散病例 ,24 小时内填 MDRO感得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 例或以上(感得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有关性),立刻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立为医院感染者,医生一定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得病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实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4、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举措()A、严格履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

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

D、穿隔绝衣:为病人诊断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5、预防和控制 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选项是:()A、医院内感得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育.B、医生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多重耐药菌患者报告卡

多重耐药菌患者报告卡
多重耐药菌患者报告卡
科室:
患者姓名:
性别入院日期:
住院天数:
入院诊断:
标本名称:
送检日期:
送检医生:
多重耐药菌感染: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耐
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产 ESBLs 大肠埃希氏菌
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氏菌
多重耐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
泛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其它(请注明) :
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后隔离措施:
单间隔离 未隔离
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安置同一间房 其它 (请注明) :
标本送检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是否为医院感染病例: 是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1.
发生于住院后
2.
发生于住院后
主管医生:
天 天 监测者:
报告日期: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并 于 24 小时内填报此卡。 2.值班医护人员接报告后,立即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进行相 关处置。 3.为医院感染需填感染日期及诊断并附填院感报告卡。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试题及答案(四)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试题及答案(四)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A 不用实施手卫生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D 以上都不对2. 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B 不用使用专用的洁具进行清洁和消毒C 应当使用专用的洁具进行清洁和消毒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洁具进行清洁和消毒3. 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是错误的?(D)A 及时脱去手套B 及时脱去隔离衣C 及时进行手卫生D 以上都无必要4.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A 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5. 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D)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D多重耐药菌(MRSA)6.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B)A环境消毒 B洗手 C合理使用抗菌素 D隔离传染病人7对多重耐药菌解除隔离的病原学检查要求是( B)送检标本阴性.A 1次B 2次C 3次D 4次8. 当实施床边隔离时,诊疗护理多重耐药菌的病人应(C)A 安排在最先B 安排在中间C 安排在最后D 按常规进行9.下列哪项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且必须保温、不需要冷藏(D)A 痰 B伤口分泌物 C穿刺液 D 脑脊液10. 微生物学标本采集送检时限为(C)A不得超过2小时 B不得超过4小时C 不得超过6小时 D不得超过8小时11. 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准确的是? (C)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C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ESBLs)D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二、多项选择1.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哪些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ABCDE)A 溃烂面B 血液和体液C 分泌物D 伤口E 正常皮肤2.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AB)A 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多重耐药菌登记本

多重耐药菌登记本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登记簿2012。

4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监测范围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

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二)监测及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报告和防控合作机制。

2.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应立即电话通知所在科室,并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在报告单上盖上“多重耐药菌株,请隔离”的红章,同时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

3.分管医师应立即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报告,由科主任及护士长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做到人人知晓.4.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指导科室做好接触隔离和预防控制措施。

可疑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应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

5.临床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6.对MDRO患者应做好病人一览表、病历卡及床旁标记,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

7.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8.严格执行手卫生。

9.诊疗用具应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10.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11.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12.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如需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及《麻醉通知单》上标注“多重耐药菌感染"字样,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并在指定手术间实施手术,术后严格消毒;13.做好工作人员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严格按照流程处置.(三)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含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含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含答案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或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3、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予实施措施,隔离标识的颜色是红色。

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隔离安置,不能进行单间安置时,应将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隔离区。

5、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应填报“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给院感办,若发生院内感染,须同时上报。

6、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进行手卫生。

7、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进行定期消毒,并进行空气净化。

8、抗菌药物分级为一线、二线和三线。

9、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0、医院应从感染控制、药学、临床、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多选题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3、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4、预防和控制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C、当病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检查其他患者所用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停用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D、治疗MODR感染病人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

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

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寿县县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科室:报告时间:年月日报告者:
多重耐药菌(MDRO)定义:主要是指同时对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细菌。

监测病原菌:①、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④、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⑥、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⑦、多重耐药的结核杆菌等。

监测要求:①、床位医师应开展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筛查工作,及时送检标本,及早发现监测菌株。

②、标本送检后应及时查询监测结果,接到多重耐药菌报告单后,应及时下达“隔离医嘱”,落实相关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完善监测记录,防止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及播散,填写《寿县县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于24小时内上报院感办。

③每月对本科室的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段促进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④院感办对上报及隔离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不定时进行督察,并将结果纳入院感综合质控评分。

多重耐药菌传播预防与控制措施查检表

多重耐药菌传播预防与控制措施查检表
5
在床头卡、病历夹、一览表、手腕带等贴放隔离标识。
5
3
人员管理
限制人员进出,诊疗护理、保洁等活动安排在其他患者之后,集中进行。
5
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5
对陪护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知晓并能执行隔离防护措施。
5
9
合理使用抗菌药
各级医师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合理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4
10
病人转运
转诊、转科、外出检查治疗前通知科室做好隔离防护准备。
5
病患出院、转诊、转科或外出检查、理疗等,需严格对转运路线和电梯进行管控,转运工具及电梯用后及时清洁消毒。
5
11
解除隔离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间隔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5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5
护工及保洁员知晓并落实环境清洁消毒方法、频次及正确配置使用消毒剂。
5
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枪等专用,用后消毒处理。
5
7
标本运送
检测标本使用密闭容器运送。
4
8
医疗废物管理
所有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均按感染性废物处理,用黄色感染性废物袋封装送医疗废物暂存处;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糖球菌(VRSA)患者产生的废物双层感染性废物袋封扎(目前未发现)。
5
4
手卫生
床旁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严格执行手卫生。
5
5
隔离防护
隔离衣、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方便可取。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我院监测的多重耐药菌(MDRO)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超光谱β—内酰胺酶阴性杆菌(ESBLs)、耐青霉素链球菌(PRP)、产β—1内酰胺酶阳性球菌(β—Lac)。

这些耐药菌株分布广,传播快,容易产生暴发流行,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及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报告1、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有样必采),并追踪检验结果,接到“多重耐药菌株"的报告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如诊断为医院感染的,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报感染管理科.2、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应在报告单上盖上“多重耐药菌株,请隔离”的红章,同时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

3、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微生物实验室的报告后,立即指导科室做好接触隔离和预防控制措施。

4、可疑发生感染暴发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感染管理科应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二、控制措施临床科室对MDRO患者应做好病人一览表、病历卡及床旁标记,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共同负责病区内的MDRO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相关医务人员应积极配合,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

1、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及家属。

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4、严格执行手卫生,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或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有、、、、、等。

3、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予实施措施, 隔离标识的颜色是:。

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安置,不能进行单间安置时,应将感染患者安置。

5、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应于填报“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给院感办,若发生院内感染,须同时上报。

6、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进行。

7、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并进行。

8、抗菌药物分级为、和。

9、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医院应,根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0、医院应从、、、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多选题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4、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

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

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5、预防和控制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多重耐药报告模板

多重耐药报告模板

多重耐药报告模板背景介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很多细菌已经逐渐出现了抗药性,这就导致了一些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细菌开始对许多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多重耐药。

多重耐药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测和报告。

为了方便实验室和医院对多重耐药的监测和报告,我们编写了以下多重耐药报告模板。

报告内容多重耐药报告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样本信息样品名称、采样日期、采样人员姓名以及其他必要信息。

细菌分类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分类,并给出相关的细菌分类信息。

药物敏感性测试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对所有可能的抗生素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这有助于及时发现细菌的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情况对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给出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根据临床意义进行评价。

多重耐药对细菌进行多重耐药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报告。

编写要求在编写多重耐药报告模板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1.样本信息应该完整且准确,对每个样本的信息进行记录。

2.细菌分类需要尽可能详细,包括用于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结果。

3.在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时,需要使用标准化的实验方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汇总。

4.分析耐药情况时需要对不同抗生素进行评价,根据不同耐药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5.多重耐药分析需要根据已知的耐药机制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结论多重耐药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测和报告非常重要。

本文提供了一份多重耐药报告模板,希望能够对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及时发现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监测与防控

多重耐药菌监测与防控
2
BLAC:β -内酰胺酶阳性 ESBL:超广谱β -内酰胺酶阳性 NEG:阴性 POS:阳性
3
4
敏感性:环丙沙星>厄他培南>丁胺卡那霉素?
MIC中敏范围:1-4; 4-16 16-64
5
头孢西丁筛选
用于筛查MRS。
6
可诱导的克林霉素
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包括两种类型: 结构耐药和诱导耐药,后者通过一般的药 敏试验无法检测。我们细菌培养与药敏报 告中的“可诱导的克林霉素”主要用于检 测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 当该试验报告为阳性时,说明克林霉素极 可能已产生诱导耐药,即使药敏结果显示 对克林霉素敏感,也不建议临床大夫使用 克林霉素。
多重耐药菌监测与防控
乳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侯盼飞
1
细菌药敏报告部分代码解释
S:敏感(sensitive) R:耐药 (resistance) I:中敏(intermediate) N/R:结果不报告。临床上不要考虑此药 MIC:最低抑菌浓度,能抑制细菌生长的 最低抗生素浓度。 区别于纸片法抑菌圈(越大越敏感) 对不同抗生素MIC没有可比性。如大肠埃 希菌对氨曲南MIC=8为敏感,对环丙沙星 MIC=4即为耐药。
临床常用抗生素仅对氨基糖苷类敏感
30
MR-AB
31
感染现状
乳山市人民医院2013年第一、二、 三季度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
32
耐药菌、耐药率逐年增加
18.6% 41.9%
2005年
32.2%
44%
59.3%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05-2009年上海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变化
7

多重耐药菌防控督查及反馈表

多重耐药菌防控督查及反馈表

XXXXXX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督查及反馈表
科室:经管医师:督查时间:年月日
原稿,临床科室保留复印件,如存在问题,科室应及时整改。

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
核分枝杆菌等。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AB)、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

3、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隔离标识的颜色是: 蓝色 .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单间安置,不能单间时,应将同一种病原菌感染患者同室安置。

5、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应于 24h 填报“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给院感办,若发生院内感染,须同时上报。

6、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7、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物品,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8、抗菌药物分级为非限制级、限制级和特殊级 .9、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应送检病原学检测 ,根据药敏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0、医院应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多选题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 A\B\C\D )A、外院转入者.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A\B\C\D )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科室::分数:一、填空题: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或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有、、、、、等。

3、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予实施措施, 隔离标识的颜色是:。

4、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进行安置,不能进行单间安置时,应将感染患者安置。

5、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应于填报“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给院感办,若发生院内感染,须同时上报。

6、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进行。

7、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并进行。

8、抗菌药物分级为、和。

9、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医院应,根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0、医院应从、、、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多选题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4、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

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

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5、预防和控制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县县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
科室:报告时间:年月日报告者:
住院号: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年月日入院诊断(主要诊断):
标本:痰液□血液□尿液□渗出液□脓液□脑脊液□引流液□导管尖端□分泌物□
其他: 送检时间年月日特殊分离菌:1、
2、
合并感染菌:无□有□
感染性质:1、社区□
2、医院□(已报□未报□迟报□)感染日期:年月日感染部位:
措施落实情况:
隔离医嘱:是□否□隔离方式:单间□床旁□
挂隔离标识:①房间:是□否□②床头:是□否□③病历夹:是□否□
诊疗物品专用:是□否□手卫生执行:是□否□
微生物管理符合要求:是□否□个人防护落实:是□否□
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符合要求:是□否□陪护谈事管理符合要求:是□否□
医疗废物处置:正确□不正确□终末消毒:是□否□
追踪菌检标本:是□否□
多重耐药菌(MDRO)定义:主要是指同时对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细菌。

监测病原菌:①、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④、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⑥、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⑦、多重耐药的结核杆菌等。

监测要求:①、床位医师应开展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筛查工作,及时送检标本,及早发现监测菌株。

②、标本送检后应及时查询监测结果,接到多重耐药菌报告单后,应及时下达“隔离医嘱”,落实相关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完善监测记录,防止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及播散,填写《寿县县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卡》,于24小时内上报院感办。

③每月对本科室的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段促进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④院感办对上报及隔离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不定时进行督察,并将结果纳入院感综合质控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