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之动量和动量定理知识点

合集下载

动量和动量定理-知识点与例题

动量和动量定理-知识点与例题

动量和动量定理-知识点与例题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应用知识点一——冲量(I)要点诠释:1.定义:力F和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3.单位:4.方向:冲量是矢量,方向是由力F的方向决定。

5.注意:①冲量是过程量,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②用公式求冲量,该力只能是恒力1.推导:设一个质量为的物体,初速度为,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变为则物体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3.公式:或4.注意事项:②式中F是指包含重力在内的合外力,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当合外力是变力时,F 应该是合外力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值;③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者系统;规律方法指导1.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比较(1)动量定理反映的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的规律,而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的瞬时效应的规律(2)由动量定理得到的,可以理解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即: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3)在解决碰撞、打击类问题时,由于力的变化规律较复杂,用动量定理处理这类问题更有其优越性。

4.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①选取研究对象;②确定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大小无关,C错误;冲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某一过程中力的方向不变时,冲量的方向才与力的方向相同,故D错误。

答案:A【变式】关于冲量和动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冲量是反映力和作用时间积累效果的物理量B.冲量是描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C.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D.冲量的方向与动量的方向一致答案:BD点拨:冲量是过程量;冲量的方向与动量变化的方向一致。

故BD错误。

类型二——用动量定理解释两类现象2.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到硬水泥地板上易碎,而落到松软的地毯上不易碎。

这是为什么?解释:玻璃杯易碎与否取决于落地时与地面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由动量定理可知,此作用力的大小又与地面作用时的动量变化和作用时间有关。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汇总: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汇总: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汇总: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复习】1、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等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即P=mv。

2、冲量也是矢量,它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

冲量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力作用时间的乘积。

在计算冲量时,不需要考虑被作用的物体是否运动,作用力是何种性质的力,也不要考虑作用力是否做功。

在应用公式I=Ft进行计算时,F应是恒力,对于变力,则要取力在时间上的平均值,若力是随时间线性变化的,则平均值为3、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果的,其表示式为I=ΔP=mv-mv0式中I表示物体受到所有作用力的冲量的矢量和,或等于合外力的冲量;ΔP是动量的增量,在力F作用这段时间内末动量和初动量的矢量差,方向与冲量的方向一致。

动量定理可以由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出来,但它比牛顿运动定律适用范围更广泛,更容易解决一些问题。

4、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对于由多个相互作用的质点组成的系统,若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在某力学过程中始终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公式:(2)内力与外力:系统内各质点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内力只能改变系统内个别质点的动量,与此同时其余部分的动量变化与它的变化等值反向,系统的总动量不会改变。

外力是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内质点的作用力,外力可以改变系统总的动量。

(3)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a、不受外力b、所受合外力为零c、合外力不为零,但F内>>F外,例如爆炸、碰撞等。

d、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合外力为零,则这一方向动量守恒。

(4)应用动量守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所有系统中的质点,它们的速度应对同一参考系,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式时它们的速度应是同一时刻的。

b、无论机械运动、电磁运动以及微观粒子运动、只要满足条件,定律均适用。

(5)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步骤。

第一,明确研究对象。

第二,明确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分析该过程中研究对象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动量、冲量及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动量、冲量及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动量、冲量及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知识点一动量、冲量、动量定理一、动量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物体的质量及其运动速度的乘积称为该物体的动量p=mv (2)特征:①动量是状态量,它与某一时刻相关;②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

(3)意义:速度从运动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动量则从动力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

二、冲量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某个力与其作用时间的乘积称为该力的冲量I=F△t (2)特征:①冲量是过程量,它与某一段时间相关;②冲量是矢量,对于恒力的冲量来说,其方向就是该力的方向。

(3)意义: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

对于质量确定的物体来说,合外力决定着其速度将变多快;合外力的冲量将决定着其速度将变多少。

对于质量不确定的物体来说,合外力决定着其动量将变多快;合外力的冲量将决定着其动量将变多少。

三、动量定理: F ·t = m v2 – m v1F·t是合外力的冲量,反映了合外力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1)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t是合外力的冲量,是使研究对象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2)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如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外力作用时间相同,求合外力的冲量可先求所有力的合外力,再乘以时间,也可求出各个力的冲量再按矢量运算法则求所有力的会冲量;(3)如果作用在被研究对象上的各个外力的作用时间不同,就只能先求每个外力在相应时间内的冲量,然后再求所受外力冲量的矢量和.(4)要注意区分“合外力的冲量”和“某个力的冲量”,根据动量定理,是“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而不是“某个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注意)。

知识点二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总结归纳1. 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而满足动量守恒的物理过程常常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短暂时间内发生的。

高中物理选修一动量守恒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选修一动量守恒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选修一:动量守恒知识点归纳一、动量的概念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通常用符号 p 表示。

2. 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3. 动量的方向: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二、动量定理1. 动量定理的表述:一个物体的动量改变量等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的冲量。

2. 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Δp = F·Δt,其中Δp表示动量的改变量,F表示合外力,Δt表示时间。

3. 动量定理的应用:可以用来分析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三、动量守恒定律1.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如果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 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Σpi = Σpf,即系统最初的总动量等于系统最终的总动量。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可用来分析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等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弹性碰撞1. 弹性碰撞的特点: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2. 弹性碰撞的数学表达:m1v1i + m2v2i = m1v1f + m2v2f,即碰撞前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后的总动量。

3. 弹性碰撞的应用:可用来分析弹簧振子、弹性小球碰撞等实际问题。

五、完全非弹性碰撞1. 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2. 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数学表达:m1v1i + m2v2i = (m1 + m2)v,即碰撞前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后物体的总动量。

3. 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应用:可用来分析汽车碰撞、弹性小球与粘性物体碰撞等实际问题。

六、动量守恒实验1. 实验装置:常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弹簧振子、动量棒等。

2. 实验原理:利用实验装置,进行不同形式的碰撞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 实验过程:通过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七、动量守恒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 交通事故分析: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分析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的情况,从而减少事故损失。

高中物理选必一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2动量定理)

高中物理选必一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2动量定理)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动量知识点一、动量(1)定义: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用字母p 表示,p =m v .(2)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致,运算遵循矢量运算法则.(3)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是kg·m/s.(4)动量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同,物体的动量也就不同,即动量具有相对性.通常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物体的动量是指相对地面的动量.知识点二、动量与速度、动能的区别和联系动量与速度动量与动能区别①动量在描述物体运动方面更进一步,更能体现运动物体的作用效果②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①动量是矢量,从运动物体的作用效果方面描述物体的状态②动能是标量,从能量的角度描述物体的状态联系①动量和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都是矢量,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且p =mv ②动量和动能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且p =2mE k 或E k =p 22m知识点三、动量的变化量(1)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即Δp =p ′-p(2)动量的变化量Δp 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Δv 相同.(3)因为p =m v 是矢量,只要m 的大小、v 的大小和v 的方向三者中任何一个发生了变化,动量p 就发生变化.(4)动量变化量Δp 的计算①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只需选定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动量取正,反之取负.若Δp 是正值,就说明Δp 的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同;若Δp 是负值,则说明Δp 的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反.②当初、末状态动量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可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Δp 的大小和方向.典例分析一、对动量和动量增量的理解例1关于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时,动量的增量Δp 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B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减小时,动量增量Δp 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C .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动量的增量Δp 为零D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动量的增量一定不为零二、动量变化量的计算例2羽毛球是速度最快的球类运动之一,林丹扣杀羽毛球的速度可达到342km/h,假设球飞来的速度为90km/h,林丹将球以342km/h的速度反向击回.设羽毛球质量为5g,试求:(1)林丹击球过程中羽毛球的动量变化量.(2)在林丹的这次扣杀中,羽毛球的速度变化、动能变化各是多少?专题一对动量及动量变化的理解例3关于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时,动量的增量Δp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减小时,动量的增量Δp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动量的增量Δp为零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动量的增量一定不为零专题二对动量及动量变化的计算例4羽毛球是速度较快的球类运动之一,运动员扣杀羽毛球的速度可达到342km/h,假设球飞来的速度为90km/h,运动员将球以342km/h的速度反向击回.设羽毛球的质量为5g,试求(1)运动员击球过程中羽毛球的动量变化量.(2)在运动员的这次扣杀中,羽毛球的速度变化、动能变化各是多少?专题三碰撞中的动量变化例5质量为0.1kg的小球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后反弹回0.8m高处.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且g =10m/s2.求:(1)小球与地面碰前瞬间的动量;(2)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第2节动量定理知识点一、冲量(1)概念: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2)定义式:I=Ft.(3)物理意义:冲量是反映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累积效应的物理量,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冲量就越大.(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冲量的单位是牛·秒,符号为N·s.知识点二、冲量的理解(1)冲量的绝对性.由于力和时间均与参考系无关,所以力的冲量也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2)冲量是矢量.冲量的运算服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冲量等于各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若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受力不同,则合冲量为各阶段冲量的矢量和.(3)冲量是过程量,它是力在一段时间内的积累,它取决于力和时间这两个因素.所以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知识点三、冲量的计算(1)恒力的冲量:公式I=Ft适用于计算某个恒力的冲量,这时冲量的数值等于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冲量的方向与恒力方向一致.若力为同一方向均匀变化的力,该力的冲量可以用平均力计算,若力为一般变力则不能直接计算冲量.(2)变力的冲量①变力的冲量通常可利用动量定理I=Δp求解.②可用图象法计算如图所示变力冲量,若某一力方向恒定不变,那么在F-t图象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力在时间Δt=t2-t1内的冲量.知识点四、冲量与功(1)联系:冲量和功都是力作用过程的积累,是过程量.(2)区别:冲量是矢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具有绝对性;功是标量,是力在位移上的积累,有相对性.知识点四、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这个关系叫做动量定理.2.表达式:I=Δp或Ft=m v′-m v.3.对动量定理的理解(1)动量定理反映了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2)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它说明合外力的冲量跟物体动量变化量不仅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3)动量的变化率和动量的变化量由动量定理可得出F=p′-pt,它说明动量的变化率决定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由动量定理I=Δp可知动量的变化量取决于合外力的冲量,它不仅与物体的受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时间有关.(4)动量定理具有普遍性,即不论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不论作用力是恒力还是变力,不论几个力的作用时间是相同还是不同都适用.4.动量定理的应用(1)定性分析有关现象由F=Δpt可知:①Δp一定时,t越小,F越大;t越大,F越小.②Δp越大,而t越小,F越大.③Δp越小,而t越大,F越小.(2)应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①审题,确定研究对象:对谁、对哪一个过程.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力在过程中的冲量,或合力在过程中的冲量.③抓住过程的初、末状态,选定参考方向,对初、末状态的动量大小、方向进行描述.④根据动量定理,列出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⑤写清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补充表达式.⑥求解方程组,并分析作答.典例分析一、冲量的理解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由高为H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无初速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的冲量各是多大?二、平均冲量的计算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球由高h1=0.45m处自由下落,落到水平地面后,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2=0.2m,从小球下落到反弹到最高点经历的时间为Δt=0.6s,g取10m/s2.求:小球撞击地面过程中,球对地面的平均压力F的大小.三、合力冲量的计算例3质量为1.0kg的小球从20m高处自由下落到软垫上,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0m,小球与软垫接触时2)()间为1.0s,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的合力的冲量大小为(空气阻力不计,g=10m/sA.10N·s B.20N·s C.30N·s D.40N·s四、冲量的综合应用例4用0.5kg的铁锤把钉子钉进木头里,打击时铁锤的速度v=4.0m/s,如果打击后铁锤的速度变为0,打击的作用时间是0.01s,那么:(1)不计铁锤受的重力,铁锤钉钉子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大?(2)考虑铁锤受的重力,铁锤钉钉子的平均作用力又是多大?(g取10m/s2)(3)比较(1)和(2),讨论是否要计铁锤的重力。

高中物理 人教版选修3-5 第2课 动量和动量定理

高中物理 人教版选修3-5  第2课  动量和动量定理

第2课动量和动量定理备课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的定义,知道动量是矢量。

2、理解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的定义,知道冲量是矢量。

3、知道动量的变化也是矢量,会正确计算一维的动量变化。

4、理解动量定理,并能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计算力的冲量和物体的动量。

2、计算一维情况下动量的变化。

3、推导动量定理。

4、利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认识论的方法论。

重点:1、对冲量和动量概念的理解;2、动量变化的计算。

3、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动量变化的计算。

2、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1、通过举例、推导、归纳,讲解综合教法得到冲量和动量的概念。

2、通过例题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求解物体动量的变化。

3、通过理论推导、例题分析,使学生学会应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讲法速递(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片资料中的碰撞、爆炸、打击、反冲等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几类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这几类问题中物体间作用时间都很短,作用力很大,而且作用力随时间都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变化规律很难确定。

物理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引入了动量的概念研究了与动量有关的规律,确立了动量守恒定律。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动量和动量定理。

(出示课题)板书:第2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 (二)进行新课: 动量1.运动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动量。

即P=mv 。

2.式中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动量是一个状态量,动量大小与动能的关系是k 2mE 2P 。

3.动量是矢量:物体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动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物体的运动变化前后的动量都在同一直线上。

那么选定正方向后,动量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表示,动量的运算就简化为代数运算了。

4.动量是相对量:由于物体运动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跟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一、概念复习
1、动量:p = mv
2、冲量:I=F·t
3、动量定理:即 p ′ — p=I
4、动量守恒定律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两个物体)m1v1+m2v2=m1v/1+m2v/2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三个条件:
(1)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2) 若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在内力远大于外
m2 m2
V0
m1
m2
V1ˊ
V2ˊ
V2
2m1 m1 m2
V0
m1
m2
碰撞问题的解应同时遵守三个原则:
(1)系统动量守恒的原则:P′=P (2)空间可行性原则
(63. )反不冲违运背动能:量一守个恒静的止原的则物体:在EK内′≤力E作K 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
现象叫做反冲。
二、应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 解题的一般步骤
• 1.选取研究对象和系统,确定物理过程(是解 题关键所在),根据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选 择用动量守恒定律还是动量定理; 2.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和参考系(一 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写出初末状态的动量(注意:一般以相对地面 速度),或应用动量定理时的冲量;
例7、带有1/4光滑圆弧轨道质量为M的滑车静止于光
滑水平面上,如图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 平冲上滑车,当小球上行再返回并脱离滑车时,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 B C D )
A.小球一定水平向左作平抛运动
B.小球可能水平向左作平抛运动
v0
C.小球可能作自由落体运动
m
M
D.小球可能水平向右作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动量、冲量、动量定理人教版必修加选修知识精讲

高中物理动量、冲量、动量定理人教版必修加选修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动量、冲量、动量定理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动量、冲量、动量定理二. 知识要点:1.动量(1)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即p二mv。

(2)动量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即为物体的速度方向。

(3)式中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动量是一个状态量。

(4)动量的单位由质量的单位和速度的单位共同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为:千克米/秒,符号为:kg•m/s。

(5)动量的大小与动能的关系式是p2=2mE。

k(6)动量是矢量:物体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动量的运算应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物体的运动变化前后的动量都在同一直线上,那么选定正方向后,动量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表示,动量的运算就简化为代数运算了。

(7)动量是相对量:由于物体运动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跟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选用不同的参考系时,同一运动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通常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物体的动量是指物体相对地面的动量。

2.冲量(1)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的(一般用I表示:/二Ft),叫做该力的冲量。

(2)冲量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积累过程,是一个过程量。

(3)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如果在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不变,冲量的方向就是力的方向。

(4)在国际单位制中,冲量的单位为NS与动量单位相同,但在平常练习中,两者不能混用。

(5)I=Ft中力F为恒力。

(6)变力冲量的计算:①利用F-1图像求解②利用动量定理求解3.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量。

即Ft=p'一p或Ft=mv'—mv(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3)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能解的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凡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的,用动量定理也能求解,且较为简便。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和动量定理》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和动量定理》
答案:这样可以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相互作用力。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一、动量与动能 活动与探究
1.我们知道动量是一个矢量,它具有瞬时性、相对性的特点。 (1)你对动量的瞬时性是如何理解的? (2)为什么动量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答案:(1)动量是状态量,我们谈到物体的动量,总是指物体在某一时 刻的动量,因此在用 p=mv 计算某时刻的动量时,v 应取这一时刻的瞬时 速度。 (2)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跟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因此动量也具有相对 性,选用不同的参考系时,同一运动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通常在不说明 参考系的情况下,物体的动量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动量。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2.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 所受力的冲量。 (2)公式表示 mv'-mv = F(t'-t)
p'-p = I (3)意义: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 的变化量。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预习交流 2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跳高时在下落处要放厚厚的海 绵垫子,跳远时要跳在沙坑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物体动量的改变量取决于外力的冲量大小。饮料瓶在水平方 向上受到摩擦力,第一次作用时间长,冲量大,动量变化量大,饮料瓶移动; 第二次作用时间短,冲量小,动量变化量小,饮料瓶不移动。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迁移与应用 例 3 一支竖直向上发射的火箭,除燃料外重 6 000 kg,火箭喷
气速度为 1 000 m/s,在开始时每秒大约要喷出多少质量的气体才能支 持火箭的重量?如果要使火箭开始时有 19.6 m/s2 向上的加速度,则每秒 要喷出多少气体?
答案:可以用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即动量)来描述。

动量、冲量及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动量、冲量及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一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一、动量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物体的质量及其运动速度的乘积称为该物体的动量p=mv (2)特征: ①动量是状态量,它与某一时刻相关;②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

(3)意义:速度从运动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动量则从动力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

二、冲量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某个力与其作用时间的乘积称为该力的冲量I=F △t (2)特征: ①冲量是过程量,它与某一段时间相关;②冲量是矢量,对于恒力的冲量来说,其方向就是该力的方向。

(3)意义: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

对于质量确定的物体来说,合外力决定着其速度将变多快;合外力的冲量将决定着其速度将变多少。

对于质量不确定的物体来说,合外力决定着其动量将变多快;合外力的冲量将决定着其动量将变多少。

三、动量定理: F ·t = m v2 – m v1F ·t 是合外力的冲量,反映了合外力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1)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 ·t 是合外力的冲量,是使研究对象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2)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如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外力作用时间相同,求合外力的冲量可先求所有力的合外力,再乘以时间,也可求出各个力的冲量再按矢量运算法则求所有力的会冲量;(3)如果作用在被研究对象上的各个外力的作用时间不同,就只能先求每个外力在相应时间内的冲量,然后再求所受外力冲量的矢量和.(4)要注意区分“合外力的冲量”和“某个力的冲量”,根据动量定理,是“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而不是“某个力的冲量” 等于动量的变化量(注意)。

知识点二 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总结归纳1. 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而满足动量守恒的物理过程常常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短暂时间内发生的。

2. 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合力为零(不管物体间是否相互作用),此时合外力冲量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

高一物理《动量和动量定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动量和动量定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动量和动量定理》知识点总结
一、动量和动量变化量
1.动量
(1)定义: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2)定义式:p=m v。

(3)单位:千克米每秒,符号是kg·m/s。

(4)方向: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动量的变化量
(1)公式:Δp=p′-p。

(2)矢量性: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

二动量定理
1.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用字母I表示。

(2)定义式:I=FΔt。

(3)单位:牛秒,符号是N·s。

(4)意义:反映了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累积效应。

2.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

(2)表达式:I=p′-p或F(t′-t)=m v′-m v。

3.动量定理的应用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如果物体的动量发生的变化是一定的,那么作用时间短,物体受的力就大;作用时间长,物体受的力就小。

高中物理【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知识点、规律总结

高中物理【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知识点、规律总结
Δm=ρSvΔt
3 建立方程,应用动量定理研究这段柱状流体
2.微粒类“柱状模型”问题 通常电子流、光子流、尘埃等被广义地视为“微粒”,质量具有独立
微粒及其特点 性,通常给出单位体积内粒子数 n
1 建立“柱状模型”,沿运动的方向选取一段微元,柱体的横截面积为 S 微元研究,作用时间 Δt 内一段柱形流体的长度为 Δl,对应的体积为 ΔV
都是过程量,都与力的作用过程相互联系
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等大、反向,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之 间并无必然联系.
3.变力的冲量 (1)方向不变的变力的冲量,若力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力为时间的一次函数, 则力 F 在某段时间 t 内的冲量 I=F1+2 F2t,其中 F1、F2 为该段时间内初、末两时刻力的 大小. (2)作出 F-t 变化图线,图线与 t 轴所夹的面积即为变力的冲量.如 图所示. (3)对于易确定始、末时刻动量的情况,可用动量定理求解,即通过 求 Δp 间接求出冲量.
动量定理与微元法的综合应用 [素养必备]
1.流体类“柱状模型”问题 通常液体流、气体流等被广义地视为“流体”,质量具有连续性,通
流体及其特点 常已知密度 ρ
分析步骤
建立“柱状模型”,沿流速 v 的方向选取一段柱形流体,其横截面积 1
为S
微元研究,作用时间 Δt 内的一段柱形流体的长度为 Δl,对应的质量为 2
第 1 讲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一、动量、动量变化、冲量 1.动量 (1)定义:物体的_质__量___与_速__度___的乘积. (2)表达式:p=__m_v___. (3)方向:动量的方向与_速__度___的方向相同.
2.动量的变化 (1)因为动量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 Δp 也是_矢__量___,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 Δv 的 方向__相__同__. (2)动量的变化量 Δp 的大小,一般用末动量 p′减去初动量 p 进行计算,也称为动量 的增量.即 Δp=__p_′-__p_____. 3.冲量 (1)定义:__力__与_力__的__作__用__时__间___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__I_=__F_t____. (3)单位:___N_·_s___. (4)方向:冲量是_矢__量___,其方向_与___力__的__方__向__相__同__.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16.2动量和动量定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16.2动量和动量定理
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
F作用t1=2 s后撤去,撤去F后又经t2=2 s物体与竖 直墙壁相碰,若物体与墙壁作用时间t3=0.1 s,碰 撞后反向弹回的速度v=6 m/s,求墙壁对物体的平 均作用力.(g取10 m/s2)
F=280N
例题12:水平推力F1和F2(F1>F2)分别作用在置于同一 水平地面上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上,使两物体由静止 开始运动。F1和F2各自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两物体 最终都停止运动。如果两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相同, 两次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F1 的冲量较大。 B、F1 做的功较多。 C、推力F2那次,摩擦力的冲量较大。 D、推力F2那次,物体获得的最大速度较大。
例题3: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抛出质量相同的三 个小球,a球竖直上抛,b球竖直下抛,c球水平抛 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三球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B、三球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C、运动过程中,三球受到的冲量相同。 D、运动过程中,三球动量变化的大小相同。
主意动量大小的变化和动量变化的大小的区别
⑶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 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各物体的速度可不同)。由于 内力总是成对出现,产生的冲量总是等大反向的。 故系统内相互作用的内力产生冲量矢量和一定为零。 系统动量的变化也只决定于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4、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三个规律 的比较。
方程
方程 性质 研究 对象 适用 条件
③定量关系:
Ek

p2 ;p 2m

2mE k
例题1:关于物体的动能与动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CE )
A、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动量一定变化。 B、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C、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动量一定变化。 D、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时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时,

高中物理-动量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动量知识点汇总

动量1.动量和冲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

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

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2 .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表达式:Ft=p′-p或Ft=mv′-mv(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

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

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

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4.爆炸与碰撞(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

(3)由于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

物理动量定理重要知识点

物理动量定理重要知识点

物理动量定理重要知识点1、动量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物体的质量及其运动速度的乘积称为该物体的动量P=mv(2)特征:①动量是状态量,它与某一时刻相关;②动量是矢量,其方向质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

(3)意义:速度从运动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动量则从动力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

2、冲量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某个力与其作用时间的乘积称为该力的冲量I=F△t(2)特征:①冲量是过程量,它与某一段时间相关;②冲量是矢量,对于恒力的冲量来说,其方向就是该力的方向。

(3)意义: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

对于质量确定的物体来说,合外力决定看其速度将变多快;合外力的冲量将决定着其速度将变多少。

对于质量不确定的物体来说,合外力决定看其动量将变多快;合外力的冲量将决定看基动量将变多少。

3、关于冲量的计算(1)恒力的冲量计算恒力的冲量可直接根据定义式来计算,即用恒力F乘以其作用时间△t而得。

(2)方向恒定的变力的冲量计算。

如力F的方向恒定,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力在时间△t=t2-t1内的冲量大小在数值上就等于图11—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一般变力的冲量计算在中学物理中,一般变力的冲量通常是借助于动量定理来计算的。

(4)合力的冲量计算几个力的合力的冲量计算,既可以先算出各个分力的冲量后再求矢量和,又可以先算各个分力的合力再算合力的冲量。

4、动量定理(1)表述: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其动量的变化I=△PF△t=mv-mv。

(2)导出:动量定理实际上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导出的,由牛顿第二定律F=mv两端同乘合外力F的作用时间,即可得F△t=ma△t=m(v-v0)=mv-mv0(3)物理:①动量定理建立的过程量(I=F△t)与状态量变化(△P=mv-mv0)间的关系,这就提供了一种“通过比较状态以达到了解过程之目的”的方法;②动量定理是矢量式,这使得在运用动量应用于一维运动过程中,首先规定参考正方向以明确各矢量的方向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2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2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

第2节动量和动量定理1.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叫动量,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冲量,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3.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与合力的冲量方向相同。

一、动量及动量的变化1.动量(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2)公式:p=mv。

(3)单位:千克·米/秒,符号:kg·m/s。

(4)矢量性: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动量的变化量(1)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也是矢量),Δp=p′-p(矢量式)。

(2)动量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的动量运算:选定一个正方向,动量、动量的变化量用带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从而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此时的正、负号仅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二、冲量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2.公式:I=F(t′-t)。

3.单位:牛·秒,符号是N·s。

4.矢量性: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5.物理意义:反映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应。

三、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

2.表达式:mv′-mv=F(t′-t)或p′-p=I。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2)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初动量的方向一定相同。

(×)(3)冲量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4)力越大,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

(×)(5)若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其动量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2.合作探究——议一议(1)怎样理解动量的矢量性?提示: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而不是物体的质量与速率的乘积,动量的方向就是物体的速度方向,动量的运算要遵守矢量法则,同一条直线上的动量的运算首先要规定正方向,然后按照正负号法则运算。

(2)在地面上垫一块较厚的软垫(如枕头),手拿一枚鸡蛋轻轻的释放让它落到软垫上,鸡蛋会不会破?动手试一试,并用本节知识进行解释。

物理动量 动量定理部分知识点总结

物理动量 动量定理部分知识点总结

物理动量动量定理部分知识点总结动量动量定理1、动量、冲量2、动量变化量和动量变化率3、动量、冲量4、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1)选定研究对象,明确运动过程(2)受力分析和运动的初、末状态分析(3) 选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揭示了冲量和动量变化量之间的关系.1.应用动量定理的两类简单问题(1) 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和平均作用力.物体受到变力作用,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2) 应用Δp=Ft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曲线运动中,作用力是恒力,可求恒力的冲量,等效代换动量的变化量.2.动量定理使用的注意事项(1) 用牛顿第二定律能解决的问题,用动量定理也能解决,题目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用动量定理求解更简便.(2)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公式中的F是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合力.3.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应用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安培力往往是变力,可用动量定理求解有关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位移、速度等物理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2、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1) m1v1+m2v2=m1v′1+m2v′2,两个物体组成系统相互作用前后,动量保持不变.(2) 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 Δp=0,系统的动量变化量为零.3、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 矢量性:只讨论物体相互作用前后速度方向都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情况,这时要选取一个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各矢量的方向.(2)瞬时性:动量是一个状态量,动量守恒指的是系统任一瞬时的动量恒定.(3)相对性:动量的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4) 普适性:①适用于两物体系统及多物体系统;②适用于宏观物体以及微观物体;③适用于低速情况及高速情况.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1、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1) 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2) 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比系统内力小得多.(3) 系统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2、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1) 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2) 确定系统动量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守恒;(3) 明确过程的初、末状态的系统动量;(4) 选择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3、动量守恒条件和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比较(1) 守恒条件不同:系统动量守恒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其他力不做功.(2) 系统动量守恒时,机械能不一定守恒.(3) 系统机械能守恒时,动量不一定守恒.。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 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  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碰撞两个物体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这种情况称为碰撞。

由于作用时间极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系统的动量守恒。

碰撞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种。

仔细分析一下碰撞的全过程:设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物体A 以速度v 1向质量为m 2的静止物体B 运动,B 的左端连有轻弹簧。

在Ⅰ位置A 、B 刚好接触,弹簧开始被压缩,A 开始减速,B 开始加速;到Ⅱ位置A 、B 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再往后A 、B 开始远离,弹簧开始恢复原长,到Ⅲ位置弹簧刚好为原长,A 、B 分开,这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21v v ''和。

全过程系统动量一定是守恒的;而机械能是否守恒就要看弹簧的弹性如何了。

⑴弹簧是完全弹性的。

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Ⅱ状态系统动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Ⅱ→Ⅲ弹性势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Ⅰ、Ⅲ状态系统动能相等。

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以证明A 、B 的最终速度分别为:121121212112,v m m m v v m m m m v +='+-='。

⑵弹簧不是完全弹性的。

Ⅰ→Ⅱ系统动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弹性势能仍最大,但比⑴小;Ⅱ→Ⅲ弹性势能减少,部分转化为动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因为全过程系统动能有损失(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

这种碰撞叫非弹性碰撞。

⑶弹簧完全没有弹性。

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但没有弹性势能;由于没有弹性,A 、B 不再分开,而是共同运动,不再有Ⅱ→Ⅲ过程。

这种碰撞叫完全非弹性碰撞。

可以证明,A 、B 最终的共同速度为121121v m m m v v +='='。

在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为:()()21212122121122121m m v m m v m m v m E k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之动量和动量定理知识点
动量、冲量
动量变化量和动量变化率
(1)物体末态动量和初态动量的矢量差叫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P=mv'-mv,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2)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力。

动量定理
(1)物体在一个过程中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的所受理的合冲量。

(2)△P=I合或mv'-mv=F合t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选定研究对象,明确运动过程
(2)受力分析和运动的初、末状态分析
(3)选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应用
动量定理揭示了冲量和动量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1.应用动量定理的两类简单问题
(1)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和平均作用力.
物体受到变力作用,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

(2)应用ΔP=Ft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

曲线运动中,作用力是恒力,可求恒力的冲量,等效代换动量的变化量。

2.动量定理使用的注意事项
(1)用牛顿第二定律能解决的问题,用动量定理也能解决,题目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用动量定理求解更简便。

(2)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公式中的F是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合力。

3.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应用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安培力往往是变力,可用动量定理求解有关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位移、速度等物理量。

习题演练
1. 关于动量和冲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量和冲量都是标量
B 动量和冲量都是过程量
C 动量和冲量都是过程量
D 动量和冲量都是矢量
2. 某物体受到一个-6N*s的冲量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
B 物体的末动量一定是负值
C 物体动量增量的方向一定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 物体原来动量的方向一定与这个冲量的方向相反
习题解析
1. D
动量是状态量,冲量是过程量。

2. B
冲量和动量都是方向,矢量的正负号仅表示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