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https://img.taocdn.com/s3/m/7d6c2d6125c52cc58bd6be1f.png)
5.2.1.2 多台水煤气发生炉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5.2.1.3 水煤气生产车间的操作控制室可贴邻本车问设置,但应有防火墙隔开。
控制室内必须设有调度电话,与使用煤气的车间保持联系,合理分配煤气使用量,以保证管道系统压力稳定。
5.2.1.4 水煤气生产车间应设有专用的分析站,除进行生产控制指标分析外,还应定时作安全指标分析测定。
5.2.1.5 间歇式水煤气炉的排放烟囱应单独设立,不宜和其他煤气设备共用烟道。
5.2.2 厂房建筑的安全要求5.2.2.1 水煤气生产厂房宜单排布置,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半水煤气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如同一装置生产水煤气和半水煤气时,应按水煤气要求处理)。
防火间距应符合GBJ16的有关规定。
5.2.2.2 水煤气生产厂房一般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
宜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地面应平整并易于清扫。
每层厂房应设有安全疏散门和楼梯。
水煤气生产厂房的区域内应设有消防车道。
5.2.2.3 水煤气生产厂房的电气设备按GB50058防爆要求设计。
5.2.3 设备结构5.2.3.1 水煤气发生炉的料仓层宜有通风设施。
煤、焦料仓的漏斗与煤气炉进料口之间的加料器宜采用密封或局部密封。
5.2.3.2 带有水夹套的水煤气炉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和使用应遵守5.1.3.2、5.1.3.3、5.1.3.4的规定。
5.2.3.3 通向煤气炉的空气管道的末端应设有泄爆膜和放散管。
5.2.3.4 洗涤塔排水管的水封有效高度为洗涤塔计算压力水柱高度至少加500mm。
5.2.3.5 电除尘器应符合下列规定:——电除尘器人口、出口管道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电除尘器入口、出口应设煤气压力计,正常操作时电除尘器人口(煤气柜出口)的煤气压力在2.5×103Pa~3.9×103Pa(255mmH2O~398mmH2O);电除尘器出口(加压机人口)的煤气压力不低于5×102Pa(51mmH2O),低于此值时,煤气加压机应停车;——电除尘器中水煤气的含氧量,正常操作时应小于0.6%;大于0.6%时,应发出报警信号;达到0.8%时,应立即切断电除尘器的电源;——电除尘器应设有放散管及泄爆装置。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67f56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5.png)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业煤气安全的管理,预防和遏制煤气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工业煤气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管道煤气、工业煤气罐等。
第三条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工业煤气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技术防控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监管制度。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员工发表工业煤气安全管理相关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工业煤气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工业煤气安全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岗位,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工业煤气安全负总责,定期组织安全工作会议,听取工业煤气安全管理情况的汇报。
第七条安全管理岗位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煤气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和维修,煤气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等。
第三章工业煤气安全技术防控体系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业煤气使用方案,确保煤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九条煤气管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管道的完整性和使用安全。
第十条煤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及时排查和处理设备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煤气使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工业煤气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健全工业煤气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部门、人员和职责。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煤气事故报警系统,及时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购置必要的煤气事故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确保应急救援效果。
第五章工业煤气安全监管制度第十五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工业煤气安全的监管,确保企事业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要求进行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监管部门应建立工业煤气安全信息系统,收集和分析工业煤气安全相关数据,及时发布安全警示信息。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3572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c.png)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煤气是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燃料,但同时也是一种危险品。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制定和执行煤气安全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规程旨在规范工业企业煤气使用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一、煤气的储存和管理。
1. 煤气储存室应设在通风良好、远离明火和热源的地方,禁止在储存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 煤气储罐应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确保储罐安全密封,防止泄漏。
3. 煤气储存室内应设置气体泄漏报警装置,一旦发现泄漏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疏散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二、煤气使用安全。
1. 使用煤气的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完好无损,防止泄漏和故障。
2. 煤气使用现场应保持干燥,避免水汽与煤气混合引发爆炸。
3. 煤气使用过程中,严禁在煤气周围进行明火作业,禁止吸烟等行为。
三、煤气事故应急处理。
1. 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切断煤气阀门,疏散人员,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2. 发生煤气泄漏后,现场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穿戴防静电工装进行应急处理。
3. 煤气泄漏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无残留煤气,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四、煤气安全培训。
1. 工业企业应定期开展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煤气安全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 员工应定期参加煤气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五、煤气安全监测。
1. 工业企业应配备煤气泄漏监测设备,定期进行监测,确保煤气使用安全。
2. 煤气使用设备应安装煤气泄漏报警器,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煤气安全责任。
1. 工业企业应建立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责任。
2. 对于违反煤气安全规程的行为,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
七、煤气安全检查。
1. 工业企业应定期开展煤气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c8df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8.png)
一、总则为加强工业煤气安全管理,预防煤气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涉及煤气使用的设备、设施、场所及操作人员。
三、管理职责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煤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完好,符合安全要求。
3. 操作人员负责煤气设备的操作,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4.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煤气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设施管理(1)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2)禁止使用损坏、老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设施。
(3)设备、设施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 操作人员管理(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证书。
(2)操作人员应熟悉煤气性质、设备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进行煤气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整改。
4. 应急管理(1)制定煤气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程序。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3)发生煤气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五、奖惩措施1. 对在煤气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煤气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煤气管理制度
![煤气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b9461da6c30c2259019ec6.png)
1.煤气安全管理制度RGDL煤气制度01—2011 一、目的为加强煤气管网、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避免煤气管道、设备(设施)发生火灾、爆炸及人员中毒等伤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二、基本要求1、煤气生产、使用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国标(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等冶金行业相关安全规程和规范性文件中的煤气安全内容,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规程。
2、凡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的煤气工程要坚持“三同时”,严把竣工验收关,应由有关单位组成的验收小组,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认真严格的气密性试验或强度试验、打压试验及试车运行等验收程序,未经验收签字,不得擅自盲目竣工投产。
3、煤气管网、设备的管辖单位,应建立技术档案、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查报告、竣工说明书等资料完整并归档保存;对设备大、中修及重大情况的设备故障、缺陷、事故隐患及工艺变更作好详细记录。
4、气务车间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应建立严格的煤气操作、运行、检修、维护等有关规程、规定,对各种主要的煤气设施,各类切断装置、各类加压机放散装置,水封、排水器、膨胀器、支架等附属设施进行编号,号码应写在明显的位置。
5、煤气生产、使用单位的操作岗位、煤气操作室和重点煤气区域应设置CO监测报警装置及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报警装置应定期校验。
6、煤气发生炉、储气柜、加压站、风机房、煤气重力、布袋除尘器、燃气锅炉、电器等可燃气体爆炸危险性场所及设施采取防爆措施。
7、煤气管网、支架和设施基础,严禁做起重支撑作用,严禁将其它管线、电缆等搭设在煤气管线上。
8、各煤气管网、设施上的水封槽、排水器应始终保持溢流,防止压力击穿泄漏煤气,冬季应做好保温防冻措施。
9、煤气的三种“放散”(事故放散、过剩放散、吹扫放散),要特别注意煤气对周围环境作业人员的影响。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7cfe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1.png)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煤气使用的安全性,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内工业煤气的存储、运输、使用、排放及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工业煤气包括煤气、天然气等燃气。
第四条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工业煤气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明确工业煤气使用的安全责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与权限。
第七条工业煤气存储、运输、使用、排放的场所和设施应符合安全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安全评估。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工业煤气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并确保全体员工有效掌握、遵守。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定期进行工业煤气安全检查、评估、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工业煤气安全档案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第三章责任与权限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工业煤气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负责工业煤气安全管理的岗位和人员。
第十二条工业煤气安全管理机构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必要的设备设施。
第十三条工业煤气安全管理机构应划定工业煤气安全管理的职责范围,明确安全管理的权限和责任。
第十四条工业煤气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审批、执行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并指导、监督和检查相关工作的实施情况。
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落实工业煤气安全责任,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第十六条工业煤气安全管理机构应及时报告工业煤气安全事故隐患和应急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工作。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七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健全工业煤气存储、运输、使用、排放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遵守规定并正确操作。
第十八条企事业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煤气专业人员,负责工业煤气的使用、检修、维护等工作。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bfdda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b.png)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工业煤气是一类可燃性气体,具有比空气轻、易扩散、易燃爆炸的特点。
为了确保工业煤气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____字的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业煤气的使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工业煤气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工业煤气的使用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四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设立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依法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防范制度。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六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主体责任、部门责任和个人责任。
第七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担任,并应写入安全生产责任书。
第八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部门责任。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
第九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人的事故责任,并及时予以惩处。
第三章安全设施与设备第十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
第十一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加强对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保证其适用于实际生产过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备份。
第四章作业安全第十三条工业煤气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四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制定作业规程,明确工业煤气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工业煤气的操作人员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严禁擅自操作,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
第十六条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建立作业记录和事故记录,记录作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异常情况。
车间煤气使用管理制度
![车间煤气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8089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4.png)
车间煤气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车间煤气使用行为,保障生产安全,保证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定制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车间内各类煤气设施的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气体管道、煤气炉具等。
三、责任主体1.生产主管负责监督车间煤气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煤气设施,确保安全使用。
3.设备维护人员负责定期检查煤气设施的安全性能,确保设施正常运转。
四、制度内容1.煤气设施安装(1)煤气管道必须由专业人员安装,严禁私自改装。
(2)安装位置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米。
2.煤气使用(1)严禁在不通风处使用煤气,防止产生一氧化碳中毒。
(2)禁止在煤气附近存放易燃易爆品,以免引发火灾事故。
(3)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通风处理,切勿使用明火。
3.使用操作规范(1)使用煤气炉具时,必须确保炉具连接牢固,火苗正常。
(2)炉具使用完毕后,务必关闭煤气阀门,确保安全。
4.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煤气管道、阀门等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煤气设施维护时,必须关闭煤气阀门,确保安全。
五、处罚与奖励1.对违反管理制度严重影响生产安全的行为,将按公司规章制度处理。
2.对主动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六、附则1.本管理制度经生产主管批准后生效,如有修改需重新报批。
2.对于未尽事宜,参照公司其他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本管理制度为车间煤气使用的基本规范,希望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钢铁煤气安全管理制度
![钢铁煤气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c2a95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f.png)
一、总则为保障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煤气安全,防止煤气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涉及煤气生产、输送、使用、储存、检维修等环节的部门和人员。
三、安全管理要求1. 煤气设施安全管理(1)煤气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操作、维护检修及事故处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2)新建、扩建及大修后的煤气设施,未经验收不得投产使用。
(3)厂内煤气设备、管道,各有关单位应按公司划分的管理范围,负责设专职或兼职人员加强管理。
2. 煤气区域安全管理(1)厂区煤气系统所有设施必须以文字形式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明确管理单位。
(2)各主要的煤气设备、管道的阀门、吹扫点、放散管、人孔、脱水器、管道支架等附属装置,应进行编号,并将号码标在现场明显的部位。
(3)凡有煤气的场所均必须划定煤气危险区,在煤气危险区进出口或边界设立明显的煤气区域”标志。
(4)任何情况下严禁单人进入煤气危险区。
(5)在煤气危险区内经常有人停留或作业的部位,要设置固定式CO检测报警装置。
(6)煤气危险区的CO浓度必须定期检测,在易泄露或易积聚煤气的位置设立比较固定的检测点,每班至少巡检2次,并要记录检测数据。
3. 煤气作业安全管理(1)在常态下,煤气长时间存在或连续出现、或时间频繁出现、或煤气可能发生外泄的场所作业时,作业者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至少一名煤气防护员持有效煤气报警仪在现场近距离监护,并准备好备用救护器具(苏生器等)和备用空气呼吸器。
(2)在常态下,作业场所有可能短时间偶尔出现煤气的场所作业时,要有煤气防护员在现场监护,作业过程中现场有便携式CO报警仪连续检测。
(3)带煤气作业时,应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并应遵守下列规定:1)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2)距工作场所40m内,不应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应离开作业点40m以外;3)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制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脂的铁制工具;4)距作业点10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5)不应在具有高温源的炉窑等建、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6)不应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7)操作人员操作前应认真检查空气呼吸器气瓶等各装置有无缺陷,呼吸面罩有无缺损,试带时气密性要好。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4dc8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1.png)
实施定期检查 和检测
对煤气设施、设备进行定 期检查和检测,确保其正 常运转,及时发现和处理 存在的安全隐患。
加强对外包工 程的监管
对外包工程进行严格的监 管,确保其遵守煤气安全 管理制度,防止因施工不 当导致的煤气事故。
煤气安全管理考核制度
制定考核标准
根据煤气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包括对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 考核内容、标准和程序。
相关文件内容摘要
•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规定:规定了工业煤气安全管理的目标、任务、责任和义务。 • 工业煤气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详细说明了工业煤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修和特殊检修要求。 • 工业煤气安全培训教材:针对工业煤气安全管理、操作、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培训指导。 • 工业煤气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工业煤气事故制定了应急处理方案和实施细则。 • 工业煤气设备操作规程:详细规定了工业煤气设备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 工业煤气危险区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业煤气危险区域的划分标准、安全管理要求和防护措施。 • 工业煤气安全检查制度:规定了工业煤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内容、方法和周期。 • 工业煤气安全评价报告:针对工业煤气设备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 工业煤气事故报告及处理规定:明确规定了工业煤气事故的报告程序、处理方法和责任追究机制。 • 工业煤气安全使用手册:提供了关于工业煤气安全使用的相关知识和指导,方便员工随时查阅。
煤气使用现场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人员和设 备发生意外事故。
煤气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 其正常运转。
煤气事故应急处理规定
企业应制定煤气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 和处理措施。
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并定期进 行演练。
工业煤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工业煤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4582ca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5.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工业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煤气泄漏、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涉及工业煤气的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煤气安全生产。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成立煤气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煤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五条煤气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以下机构:1. 煤气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煤气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组织安全检查,督促整改隐患。
2. 煤气防护站:负责煤气区域的安全监控,包括煤气浓度检测、报警系统维护、安全教育培训等。
3. 煤气设备维修部门:负责煤气设备、管道的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三章安全生产要求第六条煤气设施管理1. 煤气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定期进行检测、维修、保养。
2. 煤气管道、阀门、设备等应编号,并在现场明显部位标明,确保易于识别。
3. 煤气危险区进出口或边界应设立明显的煤气区域标志。
第七条煤气作业安全1. 严禁单人进入煤气危险区,必要时必须有煤气防护员在场监护。
2. 在煤气危险区内作业,应佩戴空气呼吸器,并配备便携式CO检测报警仪。
3. 煤气危险区的CO浓度应定期检测,每班至少巡检2次,并记录检测数据。
4. 生活煤气与煤气系统用蒸汽必须可靠断开,吹扫置换煤气管道用的连接管须采用胶管,不用时须处于断开状态。
第八条煤气泄漏处理1. 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泄漏源,开启通风设施,降低现场煤气浓度。
2. 对泄漏区域进行封堵,防止煤气进一步扩散。
3. 对泄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九条公司应定期组织煤气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煤气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00f4b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2.png)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工业煤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工业煤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业煤气的安全使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工业煤气的安全管理制度展开阐述。
一、安全管理责任的明确工业煤气的安全管理离不开相关责任的明确。
首先,企业的首要责任在于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企业应当制定工业煤气使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个人的安全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业煤气使用的监管,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还应加强对工业煤气供应商的监管,确保供应的煤气质量符合标准。
最后,员工也应当担负起属于自己的安全责任,遵守使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并主动报告发现的安全问题。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为了保障工业煤气的安全使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关重要。
首先,应确立煤气搬运、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规则。
在煤气搬运环节,应规定搬运工具的使用要求,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煤气储存环节,应明确贮存容器的选用标准,规定存储方式和场所的要求。
在煤气使用环节,应制定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防止因误操作造成事故。
其次,应明确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并制定相应的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煤气泄漏、火灾等突发情况,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最后,应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明确的处罚措施,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
三、安全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运用安全设备和检测仪器的使用对于工业煤气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如应配备煤气泄露报警器、紧急疏散设备等,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其次,应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安全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保养维修工作必不可少。
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对煤气进行定期检测。
定期对煤气质量进行检测,有利于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工业煤气的使用安全性。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60f1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f.png)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模版1. 申明本制度旨在规范工业煤气的使用和管理,确保使用者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所有使用工业煤气的人员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安全负责人的职责(1)负责制订和执行本制度,并定期进行更新;(2)监督和指导人员的安全操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3)保证安全设备的完好和有效运行;(4)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并提出改进方案;(5)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及时获得有关安全的信息。
3. 工业煤气储存和采购(1)工业煤气必须存放在专用的储存库房中,距离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场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2)储存库房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安装可靠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3)储存库房的周围必须保持清洁和整洁,禁止堆放杂物或其他容易引发火灾的物品;(4)工业煤气的采购必须通过正规渠道,从合法的供应商购买,并确保煤气的质量和净度符合标准。
4. 工业煤气使用操作规程(1)工业煤气的使用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各种设备和管道的完好和合适;(2)工业煤气的泄漏和溢出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离开现场的人员必须关闭煤气阀门;(3)在工业煤气使用现场禁止吸烟和明火,劳动保护用品必须齐全;(4)在进行煤气燃烧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煤气积聚和爆炸。
5. 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1)发生煤气泄漏、爆炸或火灾等事故时,必须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2)事故调查人员必须及时进行现场勘察和证据收集,并制定事故调查报告;(3)事故调查报告必须包括事故原因、责任追究和改进措施等内容,并及时上报上级机构。
6. 培训和教育(1)对使用工业煤气的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了解煤气的特性和安全操作;(2)培训内容必须包括煤气的储存、采购、使用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知识;(3)培训和教育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组织演练和发布安全通知等方式进行。
以上是一个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的模版,主要包括安全负责人的职责、煤气储存和采购、煤气使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以及培训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df63d2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e.png)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业煤气使用行为,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工作场所工业煤气使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业煤气使用与管理,包括工业炉窑、锅炉、气体发动机等使用工业煤气的设备和工作场所中使用工业煤气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操作规程,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加强管理与监督,确保工业煤气使用的安全和合法。
第四条工业煤气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并熟悉工业煤气使用的操作规程,了解工业煤气的性质和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第五条工业煤气使用人员应通过工业煤气安全教育,增加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工业煤气使用过程中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第六条工业煤气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业煤气的使用规程,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调整操作参数,确保安全、稳定地使用工业煤气。
第七条工业煤气使用人员应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如发现煤气泄漏、异常气味、管道漏水等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紧急措施。
第二章工业煤气使用管理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工业煤气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业煤气使用的安全和合法。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工业煤气管理人员,负责工业煤气的供应、使用和管理。
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业煤气设备和管道,确保其完好和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进行工业煤气泄漏检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向工业煤气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正确操作和使用工业煤气。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四条工业煤气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工作。
第十五条工业煤气使用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工业煤气泄漏、异常气味、管道漏水等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紧急措施。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f33b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5.png)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规范工业煤气的使用和管理,保障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充分发挥工业煤气的作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管理职责1.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并对使用单位进行指导和监督。
2.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工业煤气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项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
3.员工要积极配合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三、工业煤气的安全使用要求1.使用单位应根据工业煤气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制定详细的使用方案,并向管理部门备案。
2.使用单位要对工业煤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严禁私拉乱接煤气管道,一旦发现,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并向管理部门报告。
4.定期对工业煤气管道进行泄漏检查,一旦发现泄漏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
5.严禁在煤气管道附近进行明火作业,以防引发火灾事故。
6.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演练并做好消防器材的维护工作。
四、安全教育和培训1.使用单位要对工业煤气的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了解工业煤气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2.定期组织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3.工业煤气使用单位要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
五、事故应急响应1.一旦发生工业煤气泄漏、火灾等事故,使用单位应立即抢救人员和财产,同时及时报警,以便处理相关事宜。
2.使用单位要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并组织人员有序撤离。
3.事故发生后,使用单位要及时报告管理部门,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六、附则1.使用单位要定期组织工业煤气设备和管道的检查及维护,并将维护记录备案。
2.在进行设备维护和管道修复的时候,要确保工人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穿戴好相关的防护装备。
3.使用单位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4.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业煤气事故报告制度,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2024年煤气、粗苯、工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煤气、粗苯、工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2902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01.png)
2024年煤气、粗苯、工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充装粗苯、焦油罐的安全管理,特制定如下规定:l、罐车遇到雷雨天气时,严禁充装。
2、罐车周围有易燃有毒气体介质泄漏时,严禁充装。
3、罐车周围有明火时,严禁充装。
4、罐车充装时,安监人员、保卫人员要到现场检查防火防爆措施是否齐全。
5、罐车从充装开始到罐车离厂前,应对罐车负责监护,保卫人员应对环境进行巡查。
6、罐车充装完后应清理站台和轨道上的焦油和苯。
7、罐车充装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区域内所有设施的更改需要生产技术部按程序审核同意方可实施,外来人员要有专人陪同方可入内。
8、外来参观者进入要害岗位,必须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并注明进出时间。
9、运输物资需采用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进入本厂重大危险源区域的运输车辆必须戴上阻火器方可入内。
10、及时对防护器具进行校验和更新,保证岗位所配备的防护器具的有效性。
11、充装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符合防爆要求的工具,严守岗位,防止跑油、溢油、混油等事故。
12、油罐汽车接地线的连接,应在油罐开盖以前进行,接地线的拆除应在充装完毕,封闭罐盖以后进行。
13、铁路罐车、汽车罐车充装前后均应经过规定的静置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取样、拆除接地线等作业。
14、汽车罐车充装应有防静电溢油的联锁措施。
静电接地线应接在罐车的专用接地端子板上,严禁接在装卸油口处。
15、严禁喷溅式装卸油作业。
装车鹤管应插到距罐底部不大于0.2m处。
装车初速度不宜大于1m/s,装车速度不应大于4.5m/s。
16、装卸油作业场所应设置监护人员,加强监督检查,制止“三违”作业。
2024年煤气、粗苯、工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气、粗苯等工业化学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这些化学品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不当的管理和使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4篇)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2b194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b.png)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工业煤气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工业煤气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工业企业、商业机构和个人用户。
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煤气使用和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预防火灾和事故的发生。
工业煤气供应单位应当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规定,与用户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供应安全和质量。
二、安全生产责任工业煤气使用单位的领导人应当对本单位的工业煤气安全生产负总责,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工业煤气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1. 明确专人负责工业煤气的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健全工业煤气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4. 制定并严格执行工业煤气的使用规程,确保安全使用。
5. 加强与工业煤气供应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煤气供应情况。
6. 配备必要的防爆设备和灭火器材,保证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三、工业煤气的管理1. 工业煤气的采购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当与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供应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购买的工业煤气应当具有合格的检测报告,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工业煤气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安全使用。
2. 工业煤气的储存工业煤气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工业煤气进行储存管理。
包括:(1)储存场所应当远离明火、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危险物品。
(2)储存场所应当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煤气积聚和泄漏。
(3)储存容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其安全性。
(4)禁止将有毒有害气体与煤气存储在同一容器内。
3. 工业煤气的运输工业煤气的运输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采取适当的运输方式和措施,确保安全运输。
包括:(1)运输车辆应当合法注册,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运输标准。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5篇)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4511d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7.png)
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煤气生产、回收、输配、使用和防护设施的制造、施工、运行、管理和维修的安全问题,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煤气泄漏、着火、中毒、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适用范围公司所属各单位全体职工,引进外来施工单位所属人员。
第二条本制度引用文件GB6222-____《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第三条煤气系统安全重在“四防”即防火、防泄漏、防中毒、防爆炸。
第二章煤气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第四条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教育并带领全体员工学好用好公司制定的《煤气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和公司《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制订和完善各自的煤气安全生产责任制,煤气生产使用技术规程、安全规程、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规程等,并根据科学技术改进,适时作出修订,报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煤气设备、设施设计必须严格执行GB6222-____《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并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
第七条煤气设施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并应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以提高安全可靠运行程度。
第八条煤气设施的设计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独立进行设计工作。
第九条煤气设施的焊接作业必须由经特种作业培训取得资格证(IC 卡)的焊工担任。
第十条煤气设备、管道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并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十一条各种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水封、冷凝排水器、管道支架等应编号,标志号码应在明显的地方,设专人负责管理。
第十二条煤气管理室应挂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
第三章建立相关制度第十三条1、建立煤气设施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设施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资料归档保存。
2、建立记录煤气设施大、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和其运行情况卡片。
第十四条煤气安全教育制度煤气安全教育的内容1、煤气安全规程;2、煤气安全法规和标准;3、煤气安全技术;4、煤气防护、救护知识;5、煤气管理制度;6、煤气事故案例。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222--2005)](https://img.taocdn.com/s3/m/bcdf07ccb14e852458fb5720.png)
目次目次 (1)前言 (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3)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4基本要求 (4)5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 (6)6煤气管道(含天然气管道) (17)7煤气设备与管道附属装置 (27)8煤气加压站与混合站 (32)9煤气柜 (34)10 煤气设施的操作与检修 (37)11煤气事故处理 (40)12煤气调度室及煤气防护站 (41)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6222—1986《I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6222--1986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二章——将各类煤气通用的条款均提出,纳入第4章基本要求中;——提高了焦炉煤气电捕焦油器的含氧量,并规定配备检测装置;——根据现有技术修改了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增加了有关转炉煤气生产中的安全要求(见第5章);——对高压高炉减压阀组前的煤气管道的气密性试验压力进行了修改(见第6章);——增加了水封高度,并增补了新型隔断装置——双板切断阀(见第7章) ——增加了对新型煤气柜的安全规定(见第9章);——对煤气事故的处理明确分节,使条例更清晰(见第11章);——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删除部分与实际不符的条款(见第12章);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河南亚天集团公司、北京科力恒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春雪、万成略、李晓飞、魏萍、张文秀、皱明森、张兴良、胡云、韦裕国、吉卫星、朱刚。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2004年第一次修改。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并适用于工业企业厂区内的发生炉、水煤气炉、半水煤气炉、高炉、焦炉、直立连续式炭化炉、转炉等煤气及压力小于或等于12×105Pa(1.22×105mm)的天然气(不包括开采和厂外输配)的生产、回收、输配、贮存和使用设施的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管理和维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599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工业煤气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煤气生产、回收、输配、使用和防护设施的制造、施工、运行、管理和维修的安全问题,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煤气泄漏、着火、中毒、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适用范围公司所属各单位全体职工,引进外来施工单位所属人员。
第二条本制度引用文件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第三条煤气系统安全重在“四防”即防火、防泄漏、防中毒、防爆炸。
第二章煤气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第四条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教育并带领全体员工学好用好公司制定的《煤气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和公司《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制订和完善各自的煤气安全生产责任制,煤气生产使用技术规程、安全规程、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规程等,并根据科学技术改进,适时作出修订,报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煤气设备、设施设计必须严格执行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并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
第七条煤气设施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并应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以提高安全可靠运行程度。
第八条煤气设施的设计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独立进行设计工作。
第九条煤气设施的焊接作业必须由经特种作业培训取得资格证(IC卡)的焊工担任。
第十条煤气设备、管道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并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十一条各种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水封、冷凝排水器、管道支架等应编号,标志号码应在明显的地方,设专人负责管理。
第十二条煤气管理室应挂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
第三章建立相关制度第十三条1、建立煤气设施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设施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资料归档保存。
2、建立记录煤气设施大、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和其运行情况卡片。
第十四条煤气安全教育制度煤气安全教育的内容1、煤气安全规程;2、煤气安全法规和标准;3、煤气安全技术;4、煤气防护、救护知识;5、煤气管理制度;6、煤气事故案例。
第十五条煤气安全检查与整改制度一、对使用煤气的单位,实行分级检查负责制,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各分厂每半月一次、车间每周一次、班组每日一次安全专业检查,各单位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组织检查,查出的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检查情况应有详细记录,对煤气危险区(风机房、煤气回收站、离线烘烤、在线烘烤、混铁炉、连铸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必须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宜设一氧化碳监测装置,作业环境CO最高允许为24ppm (30mg/m3)。
二、检查内容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参照附表一《煤气安全专业检查表》中要求组织实施。
三、凡属煤气专业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本着三定(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的原则及时消除,如在短时间内整改有困难,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对于查出的事故隐患要登记并作出限期整改指令(《煤气隐患整改指令通知书》见附表二)。
消除隐患后,整改单位有关负责人要将整改情况向发出指令部门反馈消除隐患信息,并经发出隐患整改指令部门人员检查确认后,在原限期整改指令通知书结果一栏填写隐患消除。
第十六条煤气设备、设施动火制度一、在煤气设备、设施上动火,动火单位必须要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提前一天到安全环保处登记,根据附件表三齐林傅山钢铁有限公司《停、带煤气管网设备动火许可证》中的要求,办理动火许可证。
二、计划检修动火时间和地点有变动时,应重新办理动火手续,原动火计划注明作废。
三、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严格遵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外尚须遵守: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附近要装压力表或与附近仪表室联系。
四、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除严格执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所规定的外,尚须做到下列:1、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并经取空气样分析,其含氧量接近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含氧量。
2、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或通上蒸汽,确认在动火全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第十七条煤气安全监测与防护制度1、煤气操作岗位操作室必须设置良好的联系通讯设备。
2、室内作业应确保通风良好,保证操作与生产环境中CO含量不得超过24ppm (30mg/m3)。
3、凡有可能造成煤气集聚发生煤气事故的危险场所,在关键部位,必须设置CO监测报警装置。
4、使用煤气单位的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设逆止装置或自动隔断装置,煤气设备易发生爆炸的部位必须安装泄爆装置,且相辅的空气管线边必须设泄爆装置。
5、煤气、空气管线在关键部位必须安装低压声光报警装置。
6、煤气监测报警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山东省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执行。
7、各煤气单位配备使用的防毒仪器(如:氧气、空气呼吸器等),要落实专人负责,制订维护、保养、定检、定修制度,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如果多人公用一个防毒仪器的使用后要及时消毒处理预防人身疾病传染。
第四章煤气设施的操作第十八条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备均必须保持正压操作,在设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第十九条送煤气时不着火或者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查清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
第二十条煤气系统的各种塔器及管道在停产通蒸汽吹扫煤气合格后,不应关闭放散管,开工时,若用蒸汽置换空气合格后,可送入煤气,待检验煤气合格后,才能关闭放散管,但严禁在设备内存在蒸汽时骤然喷水,以免形成真空压损坏设备。
第五章煤气设施的检修第二十一条煤气设施检修制度、操作制度电除尘器检修制度一、电除尘器检修前,要办理检修许可证,要制定出相应安全停电的措施,进入除尘器检查或检修,除应遵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有关安全检修和安全动火的规定外,尚须遵守下列规定。
二、断开电源后,电晕极应接地放电。
三、入内工作前,除尘器外壳应与电晕极连接。
四、电除尘器与整流室应有联系信号。
五、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伏。
六、加压机或抽气机前的煤气设施应定期检验壁厚,若壁厚小于安全限度,必须采取措施后,才能继续使用。
第二十二条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
第二十三条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取空气样作一氧化碳含量分析,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 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在50mg/m3 40ppm时,进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h,在100mg/m3 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min,在200mg/m3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min。
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备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 h以上。
第二十四条经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后,允许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
第二十五条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要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要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
第二十六条带煤气作业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等危险工作,不宜在雷雨天进行,作业时应有安全环保处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并须遵守下列规定:1、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
2、距工作场所40m内,禁止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m以外。
3、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的铁工具。
4、距作业点10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
5、不得在具有高温源的炉窑(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如需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七条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保持煤气管道及设施正压,通入大量蒸汽,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出现负压,以防回火爆炸。
第六章煤气事故的抢救处理措施第二十八条一旦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气事故,现场任何人员都有责任立即报告公司调度室、煤气回收站和安全环保处等相关单位,如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应立即挂火警119电话,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通知卫生室或现场应急氧气空气呼吸器给中毒者使用并立即送往医院。
调度室、安全环保处、煤气回收站及相关单位做到不失时机地做好现场抢救工作。
第二十九条发生煤气事故后,调度室、安全环保处应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查清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冒险救人,扩大事故,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指挥人应是事故单位厂长、车间主任或值班负责人,视事故性质和波及范围划定危险区域,保卫人员负责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对煤气中毒、着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气事故,按《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和相关规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第三十条凡进入煤气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严禁不戴防毒器具或口罩等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进入危险区域抢救煤气事故,防止事故扩大。
第七章绩效考核第三十一条凡发生煤气事故按照淄博齐林傅山钢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执行,造成重大事故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行政处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律有关规定,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三十二条未尽事宜,按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执行。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