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语文精品课件(含2011中考真题)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16ppt)

合集下载

备战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内容概括 教学PPT课件

备战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内容概括 教学PPT课件
诗人在清新雅逸、气息纤轻的景物对比描写中,透出 悲秋之情;尾联“遥忆旧青毡",是说“我不禁想念 起了老家的青毡",作者援引的“青毡故物"典故,更 流露出作者的恋旧恋乡之情。
精选专练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选自《樊川诗集注》) 除了外形,诗人还写到了有关“鹭鸶”的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精选专练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诗的前两联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家园荒芜、____、____。 (2)“千里雁”写出诗人______之苦,“九秋蓬”写出诗人_______之苦。
精选专练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杜甫
秋水通沟洫①,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②。 【注】①沟洫:田间水道。②旧青毡:《晋书·王献之传》有载,王献之"夜卧斋中,而 有偷人入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盗惊走。"后以 “青毡"指代故家旧物。 诗人笔下的秋景有哪些特点?这首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古诗词内容概括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
【题型问法】 1.这首诗歌,刻画了××的 哪些特点? 2.本诗以时间为序写了诗 人的所见所闻所为,请简 要概括 3.诗词中的哪各细节具有 ××的特点,请你归纳。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 “××”体现在哪些 一个原则:忠实于文本。所有诗词的 答案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从 原文中归纳概括出来的。 很多问题的题干都有“结合全诗内容” 等类似的文字,那么就是给考生提示 ,答案需要从全文去找,从诗词的整 体考虑,不能够单独化、碎片化。 三个步骤; ①划区域,分层次; ②找关键,明要点; ③抓重点,规范答。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语文的第一轮复习,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训练试题来练习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1)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 )一下。

(2)我们不愿恣( )情地悲痛。

(3)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dāng( )。

(4)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rèn( )和刚强。

2.选词填空。

(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2分)清远清脆清澈清凉(1)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 )可口。

(2)只有长风呼啸,蓝天( )时,还能听到鼓动羽翼的声音。

(3)但是枪终于响了!半自动步枪和谐( )的连击。

(4)故乡的歌是一支( )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3.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一处)(2分)(1)参加跑步的人多说明了人们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的表现。

(2)参加这次选拔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4.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

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沌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尾联以诗人望后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

5.说话的方式很多,我们学过的主要有直言和婉言。

根据下面的情景判断,回答委婉的一项是( )(2分)李慧把自己用几天时间精心画的一幅画拿去问好朋友石炎:“你看我的这幅画画的怎么样?”石炎看后觉得画的不令人满意,他应该怎样回答?A.这画还算可以B.不敢妄加评论C.这画不怎么样D.实在不敢恭维6.按要求填写。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共34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共34张PPT)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五音: 宫、商、角、徵、羽。 六书(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七声: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五射: 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对 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对文言 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自主学习、 独立探索的能力。
上联:一乡二里共三夫子, 不识四书五经六艺, 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下联:十亩九分有八不收, 得米七合六钱五斗, 却养活四三二人, 一家消亡!
升、迁、超迁、拔、擢、陟、加、晋
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


转、调、迁、徙、改、出、入


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
致仕、移病、悬车
罢、黜、夺、免、“绌”通“黜”
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 左转
(1)察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劾(弹劾,检举)
构(构害,诬陷)
党(偏袒,结党)
短(进谗言,说坏话)
收系(逮捕)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皇帝
谥号
庙号 年号
刘彻
孝武皇帝
世宗
李世民
文武大圣大广孝 皇帝
太宗
爱新觉罗·福 临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 世祖 英睿钦文显武、大 德弘功至仁纯孝、 章皇帝
元狩、元鼎、元封、太 初、天汉、太始、征和

2012年福建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3篇(含答案与翻译)

2012年福建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3篇(含答案与翻译)

2012年福建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

久未果,遂讼于官。

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

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③州纲纪:州府的主簿。

6.下列加点词与“人有负盐负薪者”的“负”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负.箧曵履行深山巨谷中 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C.负势竟上,互相轩邈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2)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8.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3分)【参考答案】6、(3分)C7、(4分)(1)一同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

(“释”1分;句式“于树荫”1分)(2)例一:(李惠)回头对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并敲打它能够得知它的主人吗?”例二:(李惠)回头对州纲纪说:“用这张羊皮(作为物证),拷打它,能查出它的主人吗?”(“顾”1分;通顺1分)8、(3分)①不贪图不义之财。

②为人要诚实。

③多思考,多观察,用智慧解决问题。

④谎言终究会被揭穿(纸包不住火)。

⑤多积累生活常识和经验。

⑥事实胜于雄辩。

【参考译文】有背着盐和背着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

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

争执很久都没有结果,于是去报了官。

李惠让他们出去,看着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

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然后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于是背柴的人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2012福建龙岩)【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2012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题【2012北京卷】启动阅读理解题精力(共50分)请根据以下提示,阅读《韩熙载夜宴图》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Ⅰ)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描绘了唐代宰相韩熙载的夜宴场景。

(Ⅱ)画面中正中统帅韩熙载身着华丽官服,坐于堂屋正中央,焕发威严。

左右两侧列官员坐席端庄,韩康伯、元稹、韩滉、韩琼等名臣在座,个个表情凝重、气宇轩昂。

(Ⅲ)画卷中所描绘的场景周围,华灯璀璨,铺陈华美。

画家通过独特的近景远景表现手法,使画面宏大壮观,给人一种庄严奢华的感觉。

(Ⅳ)画面背景中,庄严的宫殿、碧水和琼楼玉宇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犹如仙境。

壮丽的画卷中表现出当时唐代宴会的盛况,体现出盛世的繁荣景象。

(Ⅴ)整幅画面通过巧妙的透视和布局,展现出了多层次的空间感,并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传递出舒展悠扬的气氛。

1. 这幅国画所描绘的是哪一个朝代的夜宴场景?答:唐代。

2. 在画面中,统帅韩熙载身着什么样的服饰?答:华丽的官服。

3. 画中的名臣有哪些?答:韩康伯、元稹、韩滉、韩琼等。

4. 这幅画通过什么手法展现了多层次的空间感?答:透视和布局。

5. 这幅画所描绘的场景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答:庄严奢华、壮丽盛况。

二、近义词辨析题请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Ⅰ)“我们要从小事入手保护环境,积少成多,方能造福子孙后代。

”(Ⅱ)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Ⅲ)他的勇敢和坚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Ⅳ)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反应灵敏,观察力敏锐。

(Ⅴ)公交司机的友好服务赢得了乘客们的称赞。

(Ⅵ)远足前,老师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叮嘱我们要注意自己和队友的安全。

1.造福子孙后代()多。

2.努力学习,不断()自己。

3.他的()和坚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4.他的反应()敏,观察力敏锐。

5.公交司机的友好()赢得了乘客们的称赞。

考向15 文言文阅读(三)课外文言中的道理启示(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上海专用)

考向15 文言文阅读(三)课外文言中的道理启示(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上海专用)

考向15 文言文阅读(三)课外文言中的道理启示考点解读【方法解说】理解文言文的道理启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借助原文,二是理解概括。

所谓“借助原文”,主要是借助标题和议论性的语句;所谓“理解概括”,又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逆推思维法,即用倒推法思考,从结果出发,并一步一步得出关键词。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粥不继,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分析:这是只有一个“面”的文章,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结果开始思考:范仲淹为什么会“遂大通‘六经’之旨”?从前文中得出答案的关键词是“刻苦勤奋”;再往前推,他为什么会刻苦勤奋?得出关键词“逆境”。

最后概括一下答案要点即:天才出于勤奋,逆境出人才。

方法二:正反思维法,即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分析:这是有对立面的文段,就须正反面思考,以备答案的完整性、规范性。

思路可以概括为:为什么(找不到羊)→因为歧路多,不知道如何去找。

怎样(能找到羊)→找准道路,明确方向。

如此思考就可以从正反两面得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不能明确方向,就会误入歧途,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成功的道路。

)方法三:角色思维法,即从各个角色、各个角度来加以思考。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

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古代诗词鉴赏精讲专题:鉴赏诗歌语言 教学PPT课件

2024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古代诗词鉴赏精讲专题:鉴赏诗歌语言 教学PPT课件

炼虚词及表达颜色的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艺、 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表达效果:色彩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诗中一个“复”和“又”字把游子那种复杂而细腻的心理 活动充分表现出来了。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忆江南》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春晓》
★交流我们的直觉,概括各句语言风格 ———相信我们的感觉吧
小结:语言风格最常见五种类型:
★答题术语:淡雅高远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 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朴 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现实、浪漫、 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清新、明 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 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 等……。 ★答题步骤:①用一二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有 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范式: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 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全诗的主旨所在; 2.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 3.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 所在的诗句。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33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33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曹刿论战》课内外阅读分层练第一部分:课内基础曹刿论战①《左传》十年②春,齐师③伐我④。

公⑤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⑥谋之,又何间⑦焉?”刿曰:“肉食者鄙⑧,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⑨?”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⑩,必以分人⑪。

”对⑫曰:“小惠未遍⑬,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⑭,弗敢加⑮也,必以信⑯。

”对曰:“小信未孚⑰,神弗福⑱也。

”公曰:“小大之狱⑲,虽不能察⑳,必以情○21。

”对曰:“忠之属也○22。

可以一战○23。

战则请从○24。

”【注】①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十三经注释》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本文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长勺之战”。

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人。

②[十年]鲁庄公十年(前684)。

③[师]军队④[我]《左传》是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⑤[公]指鲁庄公。

鲁国君主,前693-前662年在位⑥[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⑦[间(jiàn)]参与。

⑧[鄙(bĭ)]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⑨[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⑩[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

安,指安身。

专,独自享有⑪[必以分人]一定把他分给别人。

⑫[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⑬[遍]遍及、普遍。

⑭[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

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⑮[加]虚夸,夸大。

⑯[信]实情。

⑰[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使信服。

⑱[福]赐福、保佑。

⑲[狱]指诉讼事件。

⑳[察]明察。

○21[情]诚,诚实。

这里指诚信。

○22[忠之属也]是尽职分之内的事情。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类○23[可以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战。

当代学生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初中文言文译文 完整版

当代学生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初中文言文译文 完整版

当代学生文言文译文1.杨亿巧对寇准在中书省。

和同事们嬉戏对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

”没有人能对出,适逢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

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

(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所有在座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

2.楚人学舟有一个学习划船的楚国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驾船调头、转弯,还是快慢、缓急,只听船师傅的。

他到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于是他认为学完了驾船的技术。

(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上了危险,他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入江中,舵失去操控。

3.乐不思蜀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

”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

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望着司马昭说:“真的跟您说的一样(就是郤正的话)。

”4.斗牛图马正惠先生曾经珍藏戴嵩《斗牛图》,闲暇的日子就在厅前展开晒太阳。

有一个缴纳田租的农民看见后偷着笑。

先生质疑他,问他笑的原因。

他回答说:“我不懂得画,可是认识真牛。

在它们争斗时,要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即使是强壮的大汉也不能从中拉出来。

这个图上的牛都是举着尾巴,好像不合情理吧。

”马正惠被他所说服。

5.黄琬聪慧黄琬年幼但很聪明。

祖父黄琼,早年担任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里发生日食,京城(洛阳)看不见(日食)的情况,黄琼把当地所见报告朝廷。

太后下令问日食多少,黄琼思考如何回复太后,可不知道怎样来描述(日食的情况)。

黄琬当时7岁,在祖父身旁,说:“何不说日食后余下的太阳,好像一弯新月?”黄琼大为惊讶,立刻用黄琬的话回答太后的询问,黄琼认为黄琬与众不同而深深地爱他。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3(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3(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汇编3【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甲)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

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

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

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

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

荆公曰:“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

”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

”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

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注释】①某:我,谦称。

这里是王安石自称。

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燔:焚烧。

③睽:背离,不合。

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

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

⑥剧:流畅,痛快。

⑦解舟:退居江湖。

⑧奉谢:奉,敬辞。

奉谢,表示谢意。

17.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远离家乡B.谋官不顺C.财物受损D.身体不适1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19.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分)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20.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

21.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4分)【答案】17.D(文中并没有提到他身体不适)18.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不求甚解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不求甚解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不求甚解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15短文两篇读书,很多人对它不屑一顾,认为“谁不会读书呀”,“读书,有什么好谈的”,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那你就错了,其实,读书的学问很大,“读书有什么好处?什么样的人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书应该怎样来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刻研究才能回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培根对“读书”的看法。

一、关于作者: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扫清文字障碍:二、词语积累:练达狡黠诘难咀嚼高谈阔论藻饰太平吹毛求疵三、课文内容梳理:本文是一篇翻译过来的半白话文,主要对“读书”进行讨论,分别阐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全文论证详尽,丝丝入情,句句入理。

1、文中作者认为为什么要读书呢?作者从很尖锐的问题出发,文章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罗列了读书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但作者认为“长才”才是最值得推崇的目的之一。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修剪移接”,弥补自己的缺陷,提高自己的才干要从读书开始,但这并不是说光读书不去实践,只有读书实践之,学以致用,善于思考观察,才能很好地达到“长才”的目的。

2、那么如何去读书呢?作者在阐述完读书的目的之后,又告诉我们书应该如何去读。

“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之言”,“亦不可寻章摘句”,在几个“不可”之后,作者介绍了读书的几种方法,“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

”。

这里所说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选读、泛读、精读。

作者在这之后进一步指出读书不能孤立进行,要和讨论(思考)、作文(读后感)相结合,“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这样做才能使人有更大更快的整体提高。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复习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复习 教学PPT课件

(3)修禊:古代民俗,于___农__历__三__月__上__旬__的_“__巳__”__日__(_三__国__魏__以__后__始__固__定___ _为__三__月__初__三__)_(日期)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4)既望:过了望日后的XXX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 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农历每月的__X__X_X__日_为“朔”, _十__五__日__为“望”,十六日为“既望”,______最__后__一为日“晦”。 (5)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国有二十八宿之称,其中北方 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___斗_宿,就是 北斗七星,勺子状。__牛__宿,有星六颗,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__当__他__夺__取__荆__州__,__攻__占__江__陵__,__顺__着__长__江__东__下__的__时__候__,__战__船__首__尾__相__ __接__长__达__千__里__,__旌__旗__遮__蔽__天__空__,__他__面__对__大__江__斟__酒__,__横__执__长__矛__吟__诗__,__本__来__ __是__一__代__的__英___雄__啊__,__可___如__今__又__在__哪___里__呢__?__(_得__分___点__:__“__方__”___,__当__;__ __“__下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攻__占__;__“__东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向__东__进__发__;__“__固__ __一__世__之__雄__也__”__,__判__断__句__;___“__固__”__,__本__来__;__“__而__今__安__在___哉__”__,__宾__语__前__

深圳中考语文文言文

深圳中考语文文言文

深圳中考语文文言文篇一: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为民执政篇张允济断案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

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

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

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

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

非我所知。

”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

”妻家叩头服罪。

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

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

若遇盗,当来告令。

”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注释】①牸(zì)牛:母牛。

②庵:小草屋。

【2012年山东省潍坊市】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牛孳产至十余头(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3)将之诣妻家村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以衫蒙其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老母如其言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4.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张允济断案》1.(1)孽:繁殖(生育)。

(2)左右:下属(身边的人)。

(3)诣:到??去(前往)。

2.C3.(1)你自己有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呢?(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

2012中考语文课内阅读考点精析

2012中考语文课内阅读考点精析

2012中考语文课内阅读考点精析新泰市实验中学陈凡休曹丙红相比较于高考,中考由于是各地市自主出题,加之现行初中教学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统领下的“一标多本”的特色,各地选用的教材不同,命题思路不同,相互之间可以借鉴的东西比较少,给深入研究带来较多障碍。

而说到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有很多地区取消了,近两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中考课内现代文阅读何去何从?在这里,我们集中研究了泰安近三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为更能看出中考试题尤其是课内现代文阅读题命题方向发展变化的脉络,我们再前推三年做参考。

泰安市的中考题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课内现代文阅读题的命制。

我们觉得,这一点非常好,这样对于我们老师的平时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解决了“要不要学课本,学课本有什么用”的问题。

只有用好课本,重视对教材的挖掘,才能使全市的教学有一个核心,使教学沿着清晰的方向在稳定中求发展。

一、近三年中考课内阅读题回顾(一)近三年中考课内阅读题信息概览:附2005-2007年中考课内阅读题信息:(甲)二〇〇八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8分)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想不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2011中考真题)第15课时粒子构成物质(19ppt)

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2011中考真题)第15课时粒子构成物质(19ppt)

A
£®
B
£®
C
£®
D
£®
[解析 根据模型表示,可推断选项 、D中都只含有一种元 解析] 根据模型表示,可推断选项A、 中都只含有一种元 解析 它们表示的均是一种单质分子,选项B中含有三种元素 中含有三种元素, 素,它们表示的均是一种单质分子,选项 中含有三种元素,只 有选项C中含有两种元素 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中含有两种元素, 有选项 中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图15-1 -
/wstbs/
·人教版
│ 考点聚焦
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注意 ①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某种粒子是原子还是离子 注意] 注意 的方法: 的方法: 阳离子( 个单位正电荷) 阳离子 个单位正电荷 >0阳离子(带n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数- 质子数-核 原子 =n=0原子 外电子总数 <0阴离子(带n个单位负电荷) 阴离子( 个单位负电荷) 个单位负电荷 阴离子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_关系非常密切。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关系非常密切
·人教版
/wstbs/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考点 原子结构
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 :不带电 原子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 粒子构成物质
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wstbs/
·人教版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构 成 物 质 的 微 粒

演示文稿初三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演示文稿初三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第20页,共35页。
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
“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答“义” “天性,天
良”也可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 (3)对比
要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 句,从中筛选出题干要找的信息。
(四)比较探究
联系上下文段,解读句意,相互比对, 找出对应点。
第12页,共35页。
常见题型及 应对策略
第13页,共35页。
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
(2014年郴州)
【甲】《陋室铭》【乙】《爱莲说》 21. 14.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莲花自喻
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
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
面结合、动静结合、衬托、托物言志、正侧面结 合、烘托、渲染、铺垫、托物寓意等。
第16页,共35页。
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
(2010年资阳)
【甲】《唐雎不辱使命》【乙】《邹忌讽齐王纳谏》
14.唐雎最终不辱使命,邹忌劝谏得以成功,请 结合选段分别说出他们成功的原因。(2分
常见题型4——比较内容异同
策略:概括事件,理清前因后果; 明确思路,筛选关键词句。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31张PPT)(优质版)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31张PPT)(优质版)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 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 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 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
名题强化 一、(2017烟台)文言文阅读。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①,其 状如樗②,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③,浴之已疥④,又可以已胕⑤。 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 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⑥而黑端,名曰豪彘 ⑦。 【注】①黄雚guàn;草名。②樗chū:树名。③赭:赭石,就是现在所说的赤 铁矿,即古人使用的一种黄棕色的矿物染料。④疥:疥疮,一种皮肤病。⑤胕 fú:浮肿。⑥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⑦豪彘: 即豪猪,俗称箭猪。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给闻犯而人服找之活终下身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考点三 概括、探究、感悟
典型例题 (2013兰州)阅读《师旷撞晋平公》一文,回答1~3题。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 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 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 寡人戒⑥。” 【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②援: 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消除。⑥戒: 鉴戒。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30篇精选课内文言文考点《孙权劝学》(原卷版+解析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30篇精选课内文言文考点《孙权劝学》(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24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孙权劝学》(原卷版)①本文《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②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当涂]当道,当权。

(2)[辞]推托。

(3)[务]事务。

(4)[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5)[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6)[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同“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22)[见]了解。

(23)[往事]指历史。

(24)[及]到,等到。

(25)[过]经过。

(26)[今者]如今,现在。

(27)[才]才干和谋略。

(28)[非复]不再是。

(29)[更]另,另外。

(30)[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31)[刮]擦拭。

(32)[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33)[见事]知晓事情。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案】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答案】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案】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④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答案】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⑤蒙乃始就学。

【答案】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答案】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和人分开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

一、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答案】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无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 蠡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 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 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 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翻译课外文言文语句,译出大意即可得分。但 要落实语句中的重点词语,如第(1)小题中的“从”“今”, 第(2)小题中的“每”“悦”等。
[解析] 重点词语,如:“从”是“听从”的意思,“每”是“常常、 每次”的意思,“悦”是“高兴、愉快”的意思。翻译时要注意 语言通顺,没有错别字。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3.从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唐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 [思路分析] 分析人物品质,一要通过文本中有关人物事 件的分析概括,比如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现人物形 象、表现人物思想品德的。二要紧扣文本的主题思想来作答。 任人唯贤;胸襟宽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 A.不以物喜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B.可以一战 D.策之不以其道
[思路分析] 这是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考查常见虚词的用 法。选项素材来自课内,我们首先要明确各项中“以”的意义 和用法,然后用代入法代入“以尊周室”中,选其最合适的一 项即可。
[解析] “既”在文言文中一般解释为“已经”。如我们在《曹刿论 战》中学过“既克,公问其故”中的“既”就是这个意思。“数”在 这里读shuò,是“屡次、多次”的意思。我们在《陈涉世家》中 学过“广故数言欲亡”中的“数”就是这个意思。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例1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⑥。 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 ⑦ ,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 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注] 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②擢:提 拔,提升。③雅:一向,向来。④劳:抚慰。⑤卿:对人表示 亲热的称呼。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 助。⑦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 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 胜,公子小白即位后,即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宗既诛隐太子( 已经 ) . (2)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屡次、多次 ) .
[思路分析] 解释文言词语,在读懂大意的前提下,可以用 “替换法”,把加点词语的意思代入到句子中念念,语义通 畅即可。其次用“组词法”,如“往来而不绝者”中的 “绝”,就可用“组词法”解释为“断绝”。又如“从民欲 也”中的“从”可解释为“依从、顺从、听从”。

│ 答题指导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 在草稿上把关键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 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 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 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 答准确率较高。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 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语 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总之,阅读课外文言文从心理上讲,不能“怕”,从方法 上讲,课外阅读题答案一定要从课内找。请记住“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是命题者的根本目的。
例2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 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 “居家只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 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 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私自与他的部属乘船渡海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让他做卿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意的理解与翻译能力。 翻译第(1)小题时应准确理解“私”“徒”“属”“行”的含 义,翻译第(2)小题时应准确理解“闻”“贤”“以为”的用 法和含义。这些都是采分点。

│ 答题指导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 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不能停下来 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 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 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 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 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即为正确 答案。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 A.文段主要写范蠡两次辞官的经过和原因。 B.范蠡离勾践而去,是因为勾践是个不能与大臣共患难 同享福的人。 C.范蠡归还相印,散尽家财,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D.范蠡从商经营有方,治国深谋远虑,颇负盛名。 [思路分析] 本题也是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考查对文本内 容的理解能力。思路为依据选项,对照文本阅读,逐一排除。


│ 答题指导 答题指导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 某些关键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 览题目,有助于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触到课 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 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 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 中考示例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2011·青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任 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 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 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 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 擢②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③有经国之 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 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④之曰:“卿⑤所谏前后 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课外文言文阅读所选用的文本都很浅显,相当于七、八年 级所学过的文言文,其知识内容与课内学过的知识内容有一定 的联系。从主题内容上看主要有惜时好学、聪颖才智、传统美 德、处世为人、山水游记、勤政为民、反腐倡廉、事理探究等。 比较近几年的中考题,浅易文言文的命题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一是对文言文词语音、义及句意的考查,是永久性内容;二是 理解性阅读仍为重头戏;三是开放拓展题逐渐介入。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要求从对魏征 的态度来分析太宗具有的品质,千万不要误以为是分析魏 征的品质。文中的太宗是一个重用贤臣的人,对于能够直 言进谏的魏征,他虚心请教,并重用和提拔,是一个善于 纳谏、心胸宽广的人。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 中考示例
学益教育资源网
中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专家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范蠡事越王勾践( 侍奉,辅佐 ) . (2)还反国( 同“返”,返回 ) . (3)此布衣之极也( 平民 ) .. (4)间行以去( 离开 ) .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实词的理解能力。看似 课外,实则课内。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学以致用,活学活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