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探讨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1-12-06T05:47:53.53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月第19期作者:黎圣章刘宇翔杨学光[导读] 随着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要求黎圣章刘宇翔杨学光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随着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把建筑构件工厂化预制与装配化施工作为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施工质量已成为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关键问题,因此,对建造过程中施工质量的把控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引言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材料质量、建设成本、工人技术、设备配置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科学制定管理制度,深化项目工程设计,完善构件生产系统,合理优化设备管理,加强预制构件吊装,强化测量定位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改进工艺施工管理,严格固定预埋构件能够确保科学改进生产施工中出现的各项质量问题,进而保障能够更为高效地建设装配式建筑,确保能够实现整体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推进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通病 1.1材料质量问题。
在生产装配式建筑时,部分材料需要由工厂统一生产。
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材料质量问题,在完成石子、河砂、水泥、钢筋、混凝土、板材等框架施工之后,需要利用砖头进行墙体的砌筑,严格筛选砖头质量,最后还需要进行落水管、下水、电线、PVC管道、涂料、石灰的合理应用。
对于完整建筑施工需要应用的各种类型的材料,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对其材料质量进行严格要求,则会使建筑施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因此,各级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材料质量问题。
1.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缺陷。
预制件的安装直接决定着整个装配式建筑质量,而安装尺寸的精确度则涉及到每个装配环节,也是经常出现问题的方面。
主要表现在墙板拼接处理等过程中,拼接缝的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
原因是装配式建筑的墙板构件之间上下不通顺、宽窄也不均匀,甚至由于预制构件生产中的问题也会存在错台问题[1]。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大部门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都广泛采用了装配式建筑,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其质量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出现问题,所以必须做好相关的质量控制和通病防治工作。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引言:装配式建筑工程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施工在施工方式与方法上大有不同,是在生产车间进行相关构配件的生产与加工,继而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势在于建造速度极快,且大大减少了现场的现浇作业,具备非常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1.1大部分构件均需要预制,利用定型模板的平面作业方法替代传统的现浇结构作业方式。
这种施工作业方式可以很好地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1.2由于结构的大部分构件均是由工厂生产出来,可以利用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对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也将大幅度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了施工现场的粉尘等污染物。
1.3由于装配式建筑结构是一种较为前沿的工程技术,该建筑结构形式对前期设计质量和后期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的需求均比较高。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2.1施工人员方面预制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工人技术水平不高、缺少工作经验等因素导致生产工序不规范,在预制件尺寸、规格等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检测,导致一些不达标的预制件出现在施工现场中;目前,坐浆—注浆是装配式建筑中常见的湿式注浆是装配式建筑中常见的湿式连接方法,但在施工现场因为人员数量有限,又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极易出现坐浆、注浆不饱满的情况,影响预制件的质量;在预制构件后浇段过程中,由于质量控制意识不足,技术水平偏低,往往会使T型节点钢筋连接存在问题或者模板偏差型节点钢筋连接存在问题或者模板偏差情况;在安装过程中,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晚,水平有限,成熟成功的经验较少,所以经常存在操作技能不熟练等问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由于自身优势,其得到普遍应用,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成本,全面落实我国环境保护理念。
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短,在实际施工中很容易出现问题,造成建筑质量低下,无法发挥建筑的作用和优势。
本文就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提出了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战略,其中,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代替传统现浇施工工艺,对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综合提升建筑项目建设水平、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有必要大力研究装配式施工质量控制办法,并将其广泛应用到工程实践当中,有效延长建筑项目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实现其功能价值。
1、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而言,在设计上,由于其将建筑的设计由原本的整体设计变为多个模块化设计,使得设计者能够通过基本的图形将设计的整体目标以一个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来。
同时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它采用的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的整体性生产,在施工现场也做到了拼装式的现场施工,加之采取信息化智能管理的模式,使得装配式发展相较传统的建造形式更加的简便。
同时,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节能减排战略的落实,使得在我国对于房屋建造中的标准体现在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一系列标准更加看重,因此基于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使它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我国在建筑行业的施工中。
装配式建筑对于建筑行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它可视化的建筑过程中,还体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关于施工部门之间的协作和统筹方面。
传统的建筑方式在施工中,不会进行明确的部门划分,相对于其施工的各个环节,也不会做到,精准对接,因此在施工的效率及施工的协作上较为低下。
而装配式施工方式在其施工过程中更加强调与部门之间的分工联系和施工各个环节的具体把握,因此,在整个建筑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和项目的连贯性,这对于施工效果及施工质量的保证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质量问题解决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质量问题解决引言: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的施工方法,其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装配件之间的连接、施工过程中的操作等原因,使得装配式建筑在质量控制和质量问题解决方面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讨论,并提供解决这些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质量控制1. 质量管理体系:装配式建筑施工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项目前期对材料和设备进行认真选择与把关。
同时,需要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各种装配技术要求及标准。
2. 完整性检测:在材料运输至现场后,应进行完整性检测。
例如钢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锈蚀;墙板需检查表面是否光滑且无裂纹等。
通过完整性检测可确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应标准。
3. 连接点监测: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点是关键部位,应特别进行监测。
使用适当的仪器、设备检测连接点的抗剪强度、耐久性和刚度等参数,以确保连接点的牢固稳定。
4. 施工工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工艺控制。
例如,墙板安装前需对地面做充分处理,确保平整度达标;钢构件吊装时应合理确定起吊点位置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才能保证装配件与现场构件之间的完美融合。
二、质量问题解决1. 公司内部沟通:公司内部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
设计部门要与生产、运输和安装部门密切配合,及时解决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的质量问题。
2. 现场质量控制人员:应派驻专门的质量控制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与指导。
他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避免影响整体效果。
3. 考虑环境差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例如,在高寒地区施工时,应选择耐寒性好的材料,并采取防冻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4. 错误修复:如果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如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与修复。
这需要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并实施有效措施来纠正错误。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前言预制装配式建筑因生产效率高、节约劳动力、符合“4节1环保”等优点被国家大力提倡。
但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仍不完善,施工工艺还不成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1.平板制作安装问题1.1 转角板折断转角板是维护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框架稳定性的重要构件,但在构件运输和现场吊装过程中容易破坏。
造成其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吊装时转角板两边内折发生破坏,生产时养护不当易产生转角处角度的变化,施工时需要部分现浇以增加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性,预支模板不能很好地与预制部位连接,经常出现涨模与振捣不彻底现象。
防范措施:采用“L型”吊具,将转角板受到的拉力转移到“L型”吊具上,从而降低转角板的损坏率。
1.2 叠合板断裂叠合板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板面经常发生龟裂甚至断裂现象,主要是由于部分叠合板跨度过大,运输过程中板间挤压,或者吊装时因挠度过大产生裂纹,裂缝延伸至整块板,导致构件破坏。
生产时构件养护不当造成叠合板板面翘曲,脱模时脱模剂粉刷不均匀、少刷漏刷等情况造成叠合板板边粘模;加工时操作漏洞导致叠合板面桁架筋外露或者预埋件脱落,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防范措施:加强运输过程中的防护,避免板面挤压和挠曲,加强构件养护,保证叠合板板面平整,加强脱模剂的粉刷质量控制,确保叠合板板边不粘模。
2.外墙板保温层断裂预制外墙板的保温层经常脱落或断裂,主要是由于中间的保温材料不统一,经常造成保温材料的外墙板脱落。
防范措施:采用相关辅助工具,如加强保温材料与外墙板的粘结强度,避免保温层脱落或断裂。
在预制构件连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平板在运输过程中角易损坏,可以采用制作塑料或橡胶材质的护角,增大平板之间的距离,以及选择平坦的运输道路等方法来减少损坏。
另外,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跨度过大容易断裂,可以与设计单位沟通,尽量将叠合板跨度控制在板的挠度范围内。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预制构件进场检验1.1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一般缺陷..结构外观质量缺陷1.2预制构件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应全数检查;预制构件有粗糙面时;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注:1l为构件最长边的长度mm;2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1.3预制构件进场检查合格后应构件上进行合格标识..2、吊装精度控制与校核2.1吊装质量的控制重点在于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方面..为达到构件整体拼装的严密性;避免因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值而使后续构件无法正常吊装就位等问题的出现;吊装前须对所有吊装控制线进行认真的复检;构件安装就位后须由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验收构件的安装精度..安装精度经验收签字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2轴线、柱、墙定位边线及200mm或300mm控制线、结构1m线、建筑1m线、支撑定位点在放线完成后及时进行标识..现场吊装完成后及时依据下表结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下发的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标准进行检查;标识完整;实测上墙..装配式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3、墙板吊装施工3.1吊装前对外墙分割线进行统筹分割;尽量将现浇结构的施工误差进行平差;防止预制构件因误差累积而无法进行..3.2吊装应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3.3吊装前;在楼面板上根据定位轴线放出预制墙体定位边线及200mm控制线;检查竖向连接钢筋;针对偏位钢筋用钢套管进行矫正..3.4吊装就位后应用靠尺核准墙体垂直度;调整斜向支撑;固定斜向支撑;最后才可摘钩..4、套筒灌浆施工4.1拌制专用灌浆料应进行浆料流动性检测;留置试块;然后才可以进行灌浆..4.2一个阶段灌浆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清洗灌浆泵..4.3灌浆泵内残留的灌浆料浆液如已超过30分钟自制浆加水开始计算;不得继续使用;应废弃..4.4在预制墙板灌浆施工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对灌浆质量重要性的意识;明确该操作行为的一次性;且不可逆的特点;从思想上重视其所从事的灌浆操作;另外;通过工作人员灌浆作业的模拟操作培训;规范灌浆作业操作流程;熟练掌握灌浆操作要领及其控制要点..4.5现场存放灌浆料时需搭设专门的灌浆料储存仓库;要求该仓库防雨、通风;仓库内搭设放置灌浆料存放架离地一定高度;使灌浆料处于干燥、阴凉处..4.6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结合部分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浮灰、粘贴物、木屑等杂物;构件周边封堵应严密;不漏浆..5、叠合板吊装施工5.1预制叠合板按照吊装计划按编号依次叠放..吊装顺序尽量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5.2板底支撑不得大于2m;每根支撑之间高差不得大于2mm、标高差不得大于3mm;悬挑板外端比内端支撑尽量调高2mm..5.3在预制板吊装结束后;就可以分段进行管线预埋的施工;在满足设计管道流程基础上结合叠合板规格合理地规划线盒位置、管线走向;使其合理化;线盒需根据管网综合布置图预埋在预制板中;叠合层仅有8cm;叠合层中杜绝多层管线交错;最多只允许两根线管交叉在一起..5.4叠合层混凝土浇捣结束后;应适时对上表面进行抹面、收光作业;作业分粗刮平、细抹面、精收光三个阶段完成..混凝土应及时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洒水次数不得少于4次/天;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6、楼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6.1预制楼梯段安装时要校对标高;安装预制段时除校对标高外;还应校对预制段斜向长度;以避免预制楼梯段支座处接触不实或搭接长度不够而引起的支承不良..6.2严禁干摆浮搁..安装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楼梯与墙体连接件;安装后及时对楼梯孔洞处进行灌浆封堵..6.3安装休息板应注意标高及水平位置线的准确性..避免因抄平放线不准而导致休息板面与踏步板面接槎不齐..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预制构件龄期达不到要求就安装;造成个别构件安装后出现质量问题..防治措施:预制构件在安装前;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同条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2、安装精度差;墙板、挂板轴线偏位;墙板与墙板缝隙及相邻高差大、墙板与现浇结构错缝等..防治措施:2.1编制针对性安装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和人员教育培;2.2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构件进行试安装;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及工序;2.3安装施工前应按工序要求检查核对已施工完成结构部分的质量;测量放线后;做好安装定位标志;2.4强化预制构件吊装校核与调整:预制墙板、预制柱等竖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垂直度、累计垂直度进行校核与调整:预制叠合类构件、预制梁等横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进行校核与调整;相邻预制板类构件;应对相邻预制构件平整度、高差、拼缝尺寸进行校核与调整;预制装饰类构件应对装饰面的完整性进行校核与调整;2.5强化安装过程质量控制与验收;提高安装精度..3、叠合楼板及钢筋深入梁、墙尺寸不符合要求;叠合楼板之间缝处理不好;造成后期开裂;叠合楼板安装后楼板产生小裂缝..防治措施:3.1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的板端与支座梁或剪力墙搁置长度不应少于15mm;3.2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座梁或墙的现浇混凝土层中;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单向预制板的板侧支座处;钢筋可不伸出;支座处宜贴预制板顶面在现浇混凝土中设置附加钢筋;3.3单向预制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应配置附加钢筋;并用专用的嵌缝砂浆嵌缝;3.4模板支撑、起拱以及拆模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叠合楼板安装后楼板产生裂缝..4、安装顺序不对;叠合楼梯安放困难等;而工人操作时乱撬硬安;导致钢筋偏位;构件安装精度差..防治措施:加强技术交底;严格按程序安装;对于复杂接点可用BIM技术在电脑上先模拟;再安装..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或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连接钢筋偏位;安装困难;影响连接质量..防治措施:5.1竖向预制墙预留钢筋和孔洞位置、尺寸应准确;5.2采取定位架或格栅网等辅助措施;提高精度;保证预留钢筋位置准确..对于个别偏位的钢筋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6墙板找平垫块不规范;灌浆不规范..防治措施:6.1墙板找平垫块宜采用螺栓垫块找平;抄平时直接转动调节螺栓;对其找平..6.2灌浆前应制订灌浆操作的专项质量保证措施;灌浆操作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并保留影像资料;6.3灌浆料应按配比要求计量灌浆材料和水的用量;经搅拌均匀后测定其流动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6.4灌浆作业应采取压浆法从下口灌注;当浆料从上口流出时应及时封堵;持压30s后再封堵下口;6.5灌浆作业应及时做好施工质量检查记录;每工作班应制作一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40㎜×40㎜×160㎜的长方体试件;6.6灌浆作业时应保证浆料在48h凝结硬化过程中连接部位温度不低于10℃..7.现浇混凝土浇注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封堵不好;有的用发泡剂、有的占现浇结构根部;影响观感和连接质量..防治措施:7.1浇注混凝土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不能用发泡剂封堵;因为发泡材料易进入现浇结构里面;建议用打胶封堵;7.2模板或连接处缝隙封堵应加强质量控制与验收;保证现浇结构质量..8、与预制墙板连接的现浇短肢墙模板安装不规范;影响现浇结构质量..防治措施:8.1与预制墙板连接的现浇短肢墙模板应位置、尺寸准确;固定牢固;防止胀缩模及偏位;并注意成型后的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之间平整、不错位;8.2宜采用定型钢模版、铝模板;并用专用夹具固定;提高混凝土观感..9、模板支撑、斜撑安装与拆除不规范..防治措施:9.1叠合板作为水平模板使用时;其下部龙骨应垂直于叠合板桁架钢筋;竖向支撑可采用定型独立钢支柱、碗扣式、插接式和盘销式钢管架等;其上部可调支座与钢管竖向中心线一致;伸出长度符合要求;不得过长;支撑间距应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验算;当叠合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和标准要求时;方可拆除支撑;9.2预制墙板临时支撑安放在背后;通过预留孔预埋件与墙板连接;不宜少于2道;当墙板底部没有水平约束时;墙板每道支撑应包括上部斜撑和下部支撑;上部斜撑距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板高的2 /3;且不应小于板高的1/2..支撑应在预制构件与结构可靠连接后;且上部构件吊装完成后方可拆除..10、叠合楼板、叠合墙板开裂;叠合楼板之问连接缝开裂;外挂板裂缝;外挂板与外挂板缝、内隔墙与周边裂缝..防治措施:10.1叠合墙板开裂防治主要从提高叠合墙板质量;加强进场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叠合墙板固定和浇注混凝土时应有防叠合墙板开裂的措施;可使用自密实混凝土..与现浇结构、其它墙体连接部位应有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10.2外挂板裂缝;外挂板与外挂板缝防治..提高安装精度;控制缝隙宽度;选择合适的嵌缝材料和密封胶..外挂板安装后不要受到额外应力;10.3内隔墙与周边裂缝防治;内隔墙与周边应有钢筋、键槽、粗糙面等连接构造措施..缝隙应选择合适的嵌缝材料处理;并用钢筋网片或耐碱网布补强;10.4加强成品保护;严禁在预制构件时开槽打洞..11、外墙渗漏11.1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和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排水做法;并应满足热工、防水、防火、环保、隔声及建筑装饰等要求;做到材料耐久、便于制作和安装;11.2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构造防水时;水平缝宜采用外低内高的高低缝或企口缝;竖缝宜采用双直槽缝;并在预制外墙板一字缝部位每隔三层设置排水管引水外流;11.3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材料防水时;应采用防水性能、相容性、耐候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优良的硅酮防水密封胶作嵌缝材料..板缝宽不宜大于20mm;嵌缝深度不应小于20mm;11.4对外墙接缝应进行防水性能抽查;并做淋水试验..对渗漏部位应进行修补..。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设计审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前,需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结构设计、构造连接等方面。
同时,还需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和解决措施。
2.原材料选择: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原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玻璃等。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选择符合标准要求、具有合格证书的原材料,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和存储。
3.加工制造: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构件的加工制造,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和质量。
在车间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和调整,并对每一个构件进行质量检验。
4.运输安装: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需要通过运输到达现场,并进行安装。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构件的完整性和减少振动,以防止构件变形或损坏。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构件的连接精度和稳固性。
5.施工环境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湿度等。
因此,需要控制施工环境,确保环境参数符合要求,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同时,还需要做好防火、防水、防锈等方面的工作。
6.现场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并进行现场管理。
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施工现场的整洁与安全、工艺检验与质量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1.构件加工质量不合格:由于加工工艺不符合要求或加工设备不良等原因,导致构件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方面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加强对加工工艺的控制和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加强对加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施工工艺不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如焊接不合格、连接不牢固等。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每个操作环节按照要求进行。
3.施工环境控制不当: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不符合要求,导致构件变形或质量不稳定。
防治措施: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加热设备、安装湿度控制设备等。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2017/9前言预制装配式建筑因生产效率高·节约劳动力·符合""4节1环保""等优点被国家大力提倡。
但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仍不完善·施工工艺还不成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主要分成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三个部分。
基础工程部分与装饰装修部分与现浇式建筑大体相同,主要对主体结构部分进行描述。
主体结构部分的工艺流程包括:构配件工厂化预制·运输·吊装;构件支撑固定;钢筋连接·套筒灌浆;后浇部位钢筋绑扎·支模·预埋件安装;后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养护;直至顶层。
第一章、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一、平板制作安装问题1. 转角板折断转角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转角位置易折断;加工过程中板间角度产生偏差;与现浇部位连接时产生裂缝。
转角板是维护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框架稳定性的重要构件,因其具有厚度薄·体积大·转角处易折断的特点,所以在构件运输·现场吊装过程中都可能造成转角板的破坏。
造成其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吊装时转角板两边内折发生破坏;生产时养护不当易产生转角处角度的变化;施工时需要部分现浇以增加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性,预支模板不能很好地与预制部位连接,经常出现涨模与振捣不彻底现象。
2. 叠合板断裂叠合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板面经常发生龟裂甚至断裂现象;生产加工时板面经常翘曲·缺角断角·桁架筋外露或预埋件脱落。
主要是由于部分叠合板跨度过大,运输过程中板间挤压,或者吊装时因挠度过大产生裂纹,裂缝延伸至整块板,导致构件破坏;生产时构件养护不当造成叠合板板面翘曲,脱模时脱模剂粉刷不均匀·少刷漏刷等情况造成叠合板板边粘模;加工时操作漏洞导致叠合板面桁架筋外露或者预埋件脱落,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完整版)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
(完整版)装配式建造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一)一: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1 设计确认2.1.1 确认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2.1.2 确认材料和构件的适配性2.1.3 确认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2.2 施工前准备2.2.1 安排人员和机械设备2.2.2 检查施工场地的准备情况2.2.3 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2.3 基础施工2.3.1 地基处理和基础验收2.3.2 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4 结构施工2.4.1 梁柱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4.2 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4.3 楼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5 外墙施工2.5.1 外墙材料使用控制要点2.5.2 外墙施工工艺控制要点2.6 室内装修施工2.6.1 墙面装修控制要点2.6.2 地面装修控制要点2.6.3 吊顶装修控制要点三:施工质量防治措施3.1 质量监督体系建设3.2 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3.2.1 施工过程质量检验3.3 施工质量事故防治措施3.3.1 安全生产措施3.3.2 环境保护措施3.3.3 质量纠纷处理措施四:附件附件一: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附件二:材料和构件适配性确认报告附件三: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说明书附件四:施工场地准备验收记录附件五: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表(二)一:装配式建造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1 设计确认1.1.1 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的确认1.1.2 材料和构件的适配性确认1.1.3 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的确认1.2 施工前准备1.2.1 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排1.2.2 施工场地的准备情况检查1.2.3 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制定1.3 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3.1 地基处理和基础验收1.3.2 基础施工质量控制1.4 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4.1 梁柱施工质量控制1.4.2 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1.4.3 楼板施工质量控制1.5 外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5.1 外墙材料使用控制1.5.2 外墙施工工艺控制1.6 室内装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6.1 墙面装修控制1.6.2 地面装修控制1.6.3 吊顶装修控制二:施工质量防治措施2.1 建立质量监督体系2.2 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2.2.1 施工过程质量检验2.3 施工质量事故防治措施2.3.1 安全生产措施2.3.2 环境保护措施2.3.3 质量纠纷处理措施三:附件附件一: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确认报告附件二:材料和构件适配性检验记录附件三: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说明书附件四:施工场地准备验收记录附件五: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表(注释)1. 质量监督体系:指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验、验收、记录等各个方面,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与质量问题处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与质量问题处理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它具有施工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因此在现代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点和质量问题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就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和质量问题处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环节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其质量。
1.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合理性、材料选用、连接方式等因素,确保整体结构稳定牢固,并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各个构件进行合理布置和组织,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采购阶段: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构件主要依赖于供应商提供,因此在采购阶段需要选择有信誉、经验丰富的供应商,以确保构件品质符合要求。
同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构件品牌、质量指标和检验要求,对供应商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
3.生产制造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是在工厂中进行集中化生产制造的,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点:(1)材料控制:对于构件所使用的各类材料,需要从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和检测报告中核实材料的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加工工艺: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加工是通过机械设备和先进技术来完成的,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图纸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构件尺寸精准、表面光洁度良好,并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存在的问题。
(3)连接方式: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多种形式,在连接过程中需要确保连接牢固可靠,并且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现场阶段: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环节需要特别重视:(1)基础施工:装配式建筑需要依赖稳固的基础才能达到安全可靠性,因此在基础施工阶段需要进行密实度和强度检测。
(2)安装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主要是构件的安装,所以需要对构件的精确安装和连接进行质量控制。
如通过使用适当的检测工具来验证各种连接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措施
一、装配式建造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预制构件进场检验1.1 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普通缺陷。
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严重缺陷未设置粗糙面;键槽或者 抗剪(抗拉)钢筋缺失 或者不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 窝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 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 渣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 松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者使用功能普通缺陷设置的粗糙面不符合设计要求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 响结构性能或者使用功 能的裂缝现象未按设计要求将结合面设置成粗糙面 或者键槽以及配置抗剪(抗拉)钢筋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 凝土包裹而外漏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 泥砂浆而形成石子 外漏混凝土中孔穴深度 和长度均超过保护 层厚度混凝土中夹有杂物 且深度超过保护层 厚度混凝土中局部不密 实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名称结合面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有少量不影 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 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 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 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 缺陷1.2 预制构件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应全数检查,预制构件有粗糙面时,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12m板、梁、柱、桁架钢尺量一端及 中部,取其中偏差绝 对值较大处表面平整度板、梁、柱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墙板、桁架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 力性能的缺陷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 使用功能或者装饰效果的 外形缺陷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 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 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 缺陷及连接钢筋、 连接件松动缺棱角、棱角不直、 翘曲不平、飞边凸 肋等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墙板板、梁、柱、桁架截面尺寸墙板的高度、厚度板、梁、柱、墙板内表面墙板外表面 允许 偏差(mm)±5 ±10 ±20 ±4 ±5 ±3 连 接 部 位缺陷外 形 缺 陷外 表 缺陷5 3l /750 且≤20l /1000且≤20≥12m且<18m≥18m宽度、 高 (厚) 度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侧向弯曲尺量检查检验方法长度翘曲对角线差挠度变形预留孔预留洞门窗口预埋件预留插筋键槽板墙板板墙板、门窗口梁、板、桁架设计起拱梁、板、桁架、下垂中心线位置孔尺寸中心位置洞口尺寸、深度中心线位置宽度、高度预埋件锚板中心线位置预埋件锚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预埋螺栓外漏长度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预埋套筒、螺母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线管、电盒、木砖、吊环在构件平面的中心线位置偏差线管、电盒、木砖、吊环与构件表面混凝土高差中心线位置外露长度中心线位置l/750l/100105±105±510±105±350,-52+10,-520,-5200,-103+5,-55调平尺在两端量测钢尺量两个对角线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注: l 为构件最长边的长度(mm);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时, 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摘要:装配式建筑的操作原理是在建筑施工现场有效运用PC构件和专业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组装而成的,所运用的构件无论从生产、运输,直到施工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与现代化建筑的要求相一致。
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环节中,对于施工中建筑整体质量的要点把控,不仅关系到施工的安全性,还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质量控制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1.1平板制作安装过程中的问题(1)在进行平板安装的环节中,经常会出现转角板被折断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应用转角板的目的就是可以在提升建设效率的同时,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安稳性,一般的,转角板最佳厚度需要保持在2mm左右,因为其自身体积过大,无论是在运输、吊装铰接端,还是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只要受到一定的外力冲击,就会发生折断现象,而且,转角板的外部边缘,因为管理或者存储不当的原因,容易弯曲变形。
所以,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环节,一般都要依靠混凝土来保证建筑物的牢靠性,但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无法与边缘位置融会贯通,振捣过程经常出现问题。
(2)位于外部的外墙保温层也会经常性的出现断层现象。
在装配式工程中比较难以解决的质量问题中,外墙保温层的断裂成为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在对外墙板进行加工操作的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到夹层构件,这种构件的组成为外装饰面、保温层和结构层,如果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三种构件的材料没有达到一致,就会出现保温层断裂情况。
1.2构件连接不合理(1)灌浆的时候缺乏饱满性。
如果墙板的状态处于纵向连接,而此时恰逢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灌浆无法达到与标准要求相一致的效果,就容易发生灌浆孔被堵住的情况,不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
(2)套筒的连接位置发生偏移。
在连接预制构件套筒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问题,很容易导致钢筋和套筒的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发布时间:2022-10-13T11:13:53.226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9期作者:冯雨[导读] “十三五”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冯雨身份证:65212319920408****摘要:“十三五”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通过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升部品部件质量,从而带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建筑业的全面转型升级、推动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但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晚,技术工艺较为复杂,生产要求标准化,从业人员经验不足等,造成施工质量风险较大。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建筑寿命低抗震能力差,资源缺乏问题突出,环境约束与生态恶化日趋明显,劳动力需求难以满足,施工安全事故多发,这些都是目前建筑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此,我国相继推出建筑工业化、信息化及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使得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但由于其在构建生产、物流运输、现场装配等多维空间进行操作管理,容易叠加质量风险。
并且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完善,传统建筑管理模式与装配式建筑生产模式不匹配的问题日渐明显,在质量控制措施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管理问题将尤为突出。
1装配式建筑质量风险概念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一般指工程建设活动过程中各工程利益相关参建方具体行为的质量及完成工程后装配式建筑产品的整体质量,包括功能价值质量、产品施工质量、工程项目利益相关参与方的工作质量等。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风险主要是指业主、投资商、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等各参建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而使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不确定性。
从质量风险管理的角度上讲,需要注重的是如何在进度计划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条件下以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及工程质量完成工程项目,并保证一定的建设安全水平,如果由于某种因素的出现导致工程项目不能达到上述目标,那么就是所谓出现了工程质量风险。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预制构件进场检验1.1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一般缺陷;结构外观质量缺陷1.2预制构件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应全数检查,预制构件有粗糙面时,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注:1l为构件最长边的长度mm;2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1.3预制构件进场检查合格后应构件上进行合格标识;2、吊装精度控制与校核2.1吊装质量的控制重点在于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方面;为达到构件整体拼装的严密性,避免因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值而使后续构件无法正常吊装就位等问题的出现,吊装前须对所有吊装控制线进行认真的复检,构件安装就位后须由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验收构件的安装精度;安装精度经验收签字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2轴线、柱、墙定位边线及200mm或300mm控制线、结构1m线、建筑1m线、支撑定位点在放线完成后及时进行标识;现场吊装完成后及时依据下表结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下发的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标准进行检查,标识完整,实测上墙;装配式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3、墙板吊装施工3.1吊装前对外墙分割线进行统筹分割,尽量将现浇结构的施工误差进行平差,防止预制构件因误差累积而无法进行;3.2吊装应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3.3吊装前,在楼面板上根据定位轴线放出预制墙体定位边线及200mm控制线,检查竖向连接钢筋,针对偏位钢筋用钢套管进行矫正;3.4吊装就位后应用靠尺核准墙体垂直度,调整斜向支撑,固定斜向支撑,最后才可摘钩;4、套筒灌浆施工4.1拌制专用灌浆料应进行浆料流动性检测,留置试块,然后才可以进行灌浆;4.2一个阶段灌浆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清洗灌浆泵;4.3灌浆泵内残留的灌浆料浆液如已超过30分钟自制浆加水开始计算,不得继续使用,应废弃;4.4在预制墙板灌浆施工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对灌浆质量重要性的意识,明确该操作行为的一次性,且不可逆的特点,从思想上重视其所从事的灌浆操作;另外,通过工作人员灌浆作业的模拟操作培训,规范灌浆作业操作流程,熟练掌握灌浆操作要领及其控制要点;4.5现场存放灌浆料时需搭设专门的灌浆料储存仓库,要求该仓库防雨、通风,仓库内搭设放置灌浆料存放架离地一定高度,使灌浆料处于干燥、阴凉处;4.6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结合部分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浮灰、粘贴物、木屑等杂物,构件周边封堵应严密,不漏浆;5、叠合板吊装施工5.1预制叠合板按照吊装计划按编号依次叠放;吊装顺序尽量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5.2板底支撑不得大于2m,每根支撑之间高差不得大于2mm、标高差不得大于3mm,悬挑板外端比内端支撑尽量调高2mm;5.3在预制板吊装结束后,就可以分段进行管线预埋的施工,在满足设计管道流程基础上结合叠合板规格合理地规划线盒位置、管线走向,使其合理化,线盒需根据管网综合布置图预埋在预制板中,叠合层仅有8cm,叠合层中杜绝多层管线交错,最多只允许两根线管交叉在一起;5.4叠合层混凝土浇捣结束后,应适时对上表面进行抹面、收光作业,作业分粗刮平、细抹面、精收光三个阶段完成;混凝土应及时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洒水次数不得少于4次/天,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6、楼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6.1预制楼梯段安装时要校对标高,安装预制段时除校对标高外,还应校对预制段斜向长度,以避免预制楼梯段支座处接触不实或搭接长度不够而引起的支承不良;6.2严禁干摆浮搁;安装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楼梯与墙体连接件,安装后及时对楼梯孔洞处进行灌浆封堵;6.3安装休息板应注意标高及水平位置线的准确性;避免因抄平放线不准而导致休息板面与踏步板面接槎不齐;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预制构件龄期达不到要求就安装,造成个别构件安装后出现质量问题;防治措施:预制构件在安装前,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同条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2、安装精度差,墙板、挂板轴线偏位,墙板与墙板缝隙及相邻高差大、墙板与现浇结构错缝等;防治措施:2.1编制针对性安装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和人员教育培;2.2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构件进行试安装,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及工序;2.3安装施工前应按工序要求检查核对已施工完成结构部分的质量,测量放线后,做好安装定位标志;2.4强化预制构件吊装校核与调整:预制墙板、预制柱等竖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垂直度、累计垂直度进行校核与调整:预制叠合类构件、预制梁等横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进行校核与调整;相邻预制板类构件,应对相邻预制构件平整度、高差、拼缝尺寸进行校核与调整;预制装饰类构件应对装饰面的完整性进行校核与调整;2.5强化安装过程质量控制与验收,提高安装精度;3、叠合楼板及钢筋深入梁、墙尺寸不符合要求;叠合楼板之间缝处理不好,造成后期开裂;叠合楼板安装后楼板产生小裂缝;防治措施:3.1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的板端与支座梁或剪力墙搁置长度不应少于15mm;3.2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座梁或墙的现浇混凝土层中,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单向预制板的板侧支座处,钢筋可不伸出,支座处宜贴预制板顶面在现浇混凝土中设置附加钢筋;3.3单向预制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应配置附加钢筋,并用专用的嵌缝砂浆嵌缝;3.4模板支撑、起拱以及拆模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叠合楼板安装后楼板产生裂缝;4、安装顺序不对,叠合楼梯安放困难等,而工人操作时乱撬硬安,导致钢筋偏位,构件安装精度差;防治措施:加强技术交底,严格按程序安装,对于复杂接点可用BIM 技术在电脑上先模拟,再安装;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或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连接钢筋偏位,安装困难,影响连接质量;防治措施:5.1竖向预制墙预留钢筋和孔洞位置、尺寸应准确;5.2采取定位架或格栅网等辅助措施,提高精度,保证预留钢筋位置准确;对于个别偏位的钢筋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6墙板找平垫块不规范,灌浆不规范;防治措施:6.1墙板找平垫块宜采用螺栓垫块找平,抄平时直接转动调节螺栓,对其找平;6.2灌浆前应制订灌浆操作的专项质量保证措施,灌浆操作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并保留影像资料;6.3灌浆料应按配比要求计量灌浆材料和水的用量,经搅拌均匀后测定其流动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6.4灌浆作业应采取压浆法从下口灌注,当浆料从上口流出时应及时封堵,持压30s后再封堵下口;6.5灌浆作业应及时做好施工质量检查记录,每工作班应制作一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40㎜×40㎜×160㎜的长方体试件;6.6灌浆作业时应保证浆料在48h凝结硬化过程中连接部位温度不低于10℃;7.现浇混凝土浇注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封堵不好,有的用发泡剂、有的占现浇结构根部,影响观感和连接质量;防治措施:7.1浇注混凝土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不能用发泡剂封堵,因为发泡材料易进入现浇结构里面,建议用打胶封堵;7.2模板或连接处缝隙封堵应加强质量控制与验收,保证现浇结构质量;8、与预制墙板连接的现浇短肢墙模板安装不规范,影响现浇结构质量;防治措施:8.1与预制墙板连接的现浇短肢墙模板应位置、尺寸准确,固定牢固,防止胀缩模及偏位,并注意成型后的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之间平整、不错位;8.2宜采用定型钢模版、铝模板,并用专用夹具固定,提高混凝土观感;9、模板支撑、斜撑安装与拆除不规范;防治措施:9.1叠合板作为水平模板使用时,其下部龙骨应垂直于叠合板桁架钢筋,竖向支撑可采用定型独立钢支柱、碗扣式、插接式和盘销式钢管架等,其上部可调支座与钢管竖向中心线一致,伸出长度符合要求,不得过长,支撑间距应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验算;当叠合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和标准要求时,方可拆除支撑;9.2预制墙板临时支撑安放在背后,通过预留孔预埋件与墙板连接,不宜少于2道,当墙板底部没有水平约束时,墙板每道支撑应包括上部斜撑和下部支撑,上部斜撑距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板高的 2 /3,且不应小于板高的1/2;支撑应在预制构件与结构可靠连接后,且上部构件吊装完成后方可拆除;10、叠合楼板、叠合墙板开裂,叠合楼板之问连接缝开裂,外挂板裂缝,外挂板与外挂板缝、内隔墙与周边裂缝;防治措施:10.1叠合墙板开裂防治主要从提高叠合墙板质量,加强进场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叠合墙板固定和浇注混凝土时应有防叠合墙板开裂的措施,可使用自密实混凝土;与现浇结构、其它墙体连接部位应有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10.2外挂板裂缝,外挂板与外挂板缝防治;提高安装精度,控制缝隙宽度,选择合适的嵌缝材料和密封胶;外挂板安装后不要受到额外应力;10.3内隔墙与周边裂缝防治,内隔墙与周边应有钢筋、键槽、粗糙面等连接构造措施;缝隙应选择合适的嵌缝材料处理,并用钢筋网片或耐碱网布补强;10.4加强成品保护,严禁在预制构件时开槽打洞;11、外墙渗漏11.1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和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排水做法,并应满足热工、防水、防火、环保、隔声及建筑装饰等要求,做到材料耐久、便于制作和安装;11.2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构造防水时,水平缝宜采用外低内高的高低缝或企口缝,竖缝宜采用双直槽缝,并在预制外墙板一字缝部位每隔三层设置排水管引水外流;11.3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材料防水时,应采用防水性能、相容性、耐候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优良的硅酮防水密封胶作嵌缝材料;板缝宽不宜大于20mm,嵌缝深度不应小于20mm;11.4对外墙接缝应进行防水性能抽查,并做淋水试验;对渗漏部位应进行修补;。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进场检验要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进场时应进行全数检查,以确保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包括未按设计要求设置结合面、未配置抗剪(抗拉)钢筋、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漏、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漏、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缺棱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其中,未设置粗糙面、键槽或抗剪(抗拉)钢筋缺失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等为严重缺陷,其他缺陷为一般缺陷。
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其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确保符合下表要求。
若预制构件有粗糙面,则相关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12m 长度板、梁、柱、桁架≥12m且<18m ≥18m 墙板宽度、高(厚)度板、梁、柱、桁架截面尺寸墙板的高度、厚度板、梁、柱墙板内表面墙板外表面板、梁、柱侧向弯曲墙板、桁架板墙板板墙板、门窗口梁、板、桁架设计起拱梁、板、桁架、下垂中心线位置孔尺寸中心位置洞口尺寸、深度中心线位置宽度、高度预埋件锚板中心线位置预埋件锚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预埋螺栓外漏长度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预埋件2、构件安装质量控制2.1构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应检查基础的几何尺寸、平整度、垂直度、强度等,确保基础质量符合要求。
2.2构件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构件的位置、姿态、间隙等,以确保构件安装质量。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构件的位置和姿态,以保证构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同时,应注意控制构件之间的间隙,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构件的变形和损坏。
2.3构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
检查内容包括构件的位置、姿态、间隙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连接是否牢固,构件是否损坏等。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是建筑工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推动建筑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文章就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工厂预制构件阶段、预制构件运输阶段、预制构件安装阶段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策,针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质量通病防治引言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提出了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战略,其中,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代替传统现浇施工工艺,对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综合提升建筑项目建设水平、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有必要大力研究装配式施工质量控制办法,并将其广泛应用到工程实践当中,有效延长建筑项目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实现其功能价值。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1.1可视化装配式建筑的理念和传统建筑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将建筑的抽象线条设计变成了一个一个模块化的图形,设计者利用基础图形,能十分高效地完成设计目标。
虽然一些传统的建筑也实现了可视化的设计,但是相比装配式建筑而言,缺少构件的辅助,设计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也无法保证设计工作的效率。
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很多信息和数据都是自动生成的,利用构件的模型最终组装出建筑的模型。
1.2协调性装配式建筑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于强化了建筑施工中的分工,在明确的分工下,不同的职能部门将会具备更高的协调性。
如预制构件一般在工厂制造,制造商就专门负责构件的质量控制,负责做好对构件运输过程中的管理。
施工中,预制构件的施工确保工程能更好地进行量化控制,能根据构件的使用情况确定工程建设的进度,及时协调和同步各种数据信息。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常见通病2.1预制构件预制构件的质量决定了装配式建筑的最终质量,必须确保构件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构件在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预制构件一直是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预制构件进场检验1.1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一般缺陷。
结构外观质量缺陷1.2预制构件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应全数检查,预制构件有粗糙面时,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注:1 l为构件最长边的长度(mm);2 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
1.3预制构件进场检查合格后应构件上进行合格标识。
2、吊装精度控制与校核2.1吊装质量的控制重点在于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方面。
为达到构件整体拼装的严密性,避免因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值而使后续构件无法正常吊装就位等问题的出现,吊装前须对所有吊装控制线进行认真的复检,构件安装就位后须由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验收构件的安装精度。
安装精度经验收签字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轴线、柱、墙定位边线及200mm或300mm控制线、结构1m线、建筑1m线、支撑定位点在放线完成后及时进行标识。
现场吊装完成后及时依据下表结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下发的《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标准》进行检查,标识完整,实测上墙。
装配式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3、墙板吊装施工3.1吊装前对外墙分割线进行统筹分割,尽量将现浇结构的施工误差进行平差,防止预制构件因误差累积而无法进行。
3.2吊装应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
3.3吊装前,在楼面板上根据定位轴线放出预制墙体定位边线及200mm控制线,检查竖向连接钢筋,针对偏位钢筋用钢套管进行矫正。
3.4吊装就位后应用靠尺核准墙体垂直度,调整斜向支撑,固定斜向支撑,最后才可摘钩。
4、套筒灌浆施工4.1拌制专用灌浆料应进行浆料流动性检测,留置试块,然后才可以进行灌浆。
4.2一个阶段灌浆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清洗灌浆泵。
4.3灌浆泵内残留的灌浆料浆液如已超过30分钟(自制浆加水开始计算),不得继续使用,应废弃。
4.4在预制墙板灌浆施工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对灌浆质量重要性的意识,明确该操作行为的一次性,且不可逆的特点,从思想上重视其所从事的灌浆操作;另外,通过工作人员灌浆作业的模拟操作培训,规范灌浆作业操作流程,熟练掌握灌浆操作要领及其控制要点。
4.5现场存放灌浆料时需搭设专门的灌浆料储存仓库,要求该仓库防雨、通风,仓库内搭设放置灌浆料存放架(离地一定高度),使灌浆料处于干燥、阴凉处。
4.6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结合部分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浮灰、粘贴物、木屑等杂物,构件周边封堵应严密,不漏浆。
5、叠合板吊装施工5.1预制叠合板按照吊装计划按编号依次叠放。
吊装顺序尽量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
5.2板底支撑不得大于2m,每根支撑之间高差不得大于2mm、标高差不得大于3mm,悬挑板外端比内端支撑尽量调高2mm。
5.3在预制板吊装结束后,就可以分段进行管线预埋的施工,在满足设计管道流程基础上结合叠合板规格合理地规划线盒位置、管线走向,使其合理化,线盒需根据管网综合布置图预埋在预制板中,叠合层仅有8cm,叠合层中杜绝多层管线交错,最多只允许两根线管交叉在一起。
5.4叠合层混凝土浇捣结束后,应适时对上表面进行抹面、收光作业,作业分粗刮平、细抹面、精收光三个阶段完成。
混凝土应及时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洒水次数不得少于4次/天,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6、楼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6.1预制楼梯段安装时要校对标高,安装预制段时除校对标高外,还应校对预制段斜向长度,以避免预制楼梯段支座处接触不实或搭接长度不够而引起的支承不良。
6.2严禁干摆浮搁。
安装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楼梯与墙体连接件,安装后及时对楼梯孔洞处进行灌浆封堵。
6.3安装休息板应注意标高及水平位置线的准确性。
避免因抄平放线不准而导致休息板面与踏步板面接槎不齐。
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预制构件龄期达不到要求就安装,造成个别构件安装后出现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预制构件在安装前,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同条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2、安装精度差,墙板、挂板轴线偏位,墙板与墙板缝隙及相邻高差大、墙板与现浇结构错缝等。
防治措施:2.1编制针对性安装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和人员教育培;2.2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构件进行试安装,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及工序;2.3安装施工前应按工序要求检查核对已施工完成结构部分的质量,测量放线后,做好安装定位标志;2.4强化预制构件吊装校核与调整:预制墙板、预制柱等竖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垂直度、累计垂直度进行校核与调整:预制叠合类构件、预制梁等横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进行校核与调整;相邻预制板类构件,应对相邻预制构件平整度、高差、拼缝尺寸进行校核与调整;预制装饰类构件应对装饰面的完整性进行校核与调整;2.5强化安装过程质量控制与验收,提高安装精度。
3、叠合楼板及钢筋深入梁、墙尺寸不符合要求;叠合楼板之间缝处理不好,造成后期开裂;叠合楼板安装后楼板产生小裂缝。
防治措施:3.1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的板端与支座(梁或剪力墙)搁置长度不应少于15mm;3.2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座梁或墙的现浇混凝土层中,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单向预制板的板侧支座处,钢筋可不伸出,支座处宜贴预制板顶面在现浇混凝土中设置附加钢筋;3.3单向预制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应配置附加钢筋,并用专用的嵌缝砂浆嵌缝;3.4模板支撑、起拱以及拆模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叠合楼板安装后楼板产生裂缝。
4、安装顺序不对,叠合楼梯安放困难等,而工人操作时乱撬硬安,导致钢筋偏位,构件安装精度差。
防治措施:加强技术交底,严格按程序安装,对于复杂接点可用BIM技术在电脑上先模拟,再安装。
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或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连接钢筋偏位,安装困难,影响连接质量。
防治措施:5.1竖向预制墙预留钢筋和孔洞位置、尺寸应准确;5.2采取定位架或格栅网等辅助措施,提高精度,保证预留钢筋位置准确。
对于个别偏位的钢筋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6墙板找平垫块不规范,灌浆不规范。
防治措施:6.1墙板找平垫块宜采用螺栓垫块找平,抄平时直接转动调节螺栓,对其找平。
6.2灌浆前应制订灌浆操作的专项质量保证措施,灌浆操作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并保留影像资料;6.3灌浆料应按配比要求计量灌浆材料和水的用量,经搅拌均匀后测定其流动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6.4灌浆作业应采取压浆法从下口灌注,当浆料从上口流出时应及时封堵,持压30s后再封堵下口;6.5灌浆作业应及时做好施工质量检查记录,每工作班应制作一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40㎜×40㎜×160㎜的长方体试件;6.6灌浆作业时应保证浆料在48h凝结硬化过程中连接部位温度不低于10℃。
7.现浇混凝土浇注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封堵不好,有的用发泡剂、有的占现浇结构根部,影响观感和连接质量。
防治措施:7.1浇注混凝土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不能用发泡剂封堵,因为发泡材料易进入现浇结构里面,建议用打胶封堵;7.2模板或连接处缝隙封堵应加强质量控制与验收,保证现浇结构质量。
8、与预制墙板连接的现浇短肢墙模板安装不规范,影响现浇结构质量。
防治措施:8.1与预制墙板连接的现浇短肢墙模板应位置、尺寸准确,固定牢固,防止胀缩模及偏位,并注意成型后的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之间平整、不错位;8.2宜采用定型钢模版、铝模板,并用专用夹具固定,提高混凝土观感。
9、模板支撑、斜撑安装与拆除不规范。
防治措施:9.1叠合板作为水平模板使用时,其下部龙骨应垂直于叠合板桁架钢筋,竖向支撑可采用定型独立钢支柱、碗扣式、插接式和盘销式钢管架等,其上部可调支座与钢管竖向中心线一致,伸出长度符合要求,不得过长,支撑间距应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验算;当叠合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和标准要求时,方可拆除支撑;9.2预制墙板临时支撑安放在背后,通过预留孔(预埋件)与墙板连接,不宜少于2道,当墙板底部没有水平约束时,墙板每道支撑应包括上部斜撑和下部支撑,上部斜撑距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板高的2 /3,且不应小于板高的1/2。
支撑应在预制构件与结构可靠连接后,且上部构件吊装完成后方可拆除。
10、叠合楼板、叠合墙板开裂,叠合楼板之问连接缝开裂,外挂板裂缝,外挂板与外挂板缝、内隔墙与周边裂缝。
防治措施:10.1叠合墙板开裂防治主要从提高叠合墙板质量,加强进场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叠合墙板固定和浇注混凝土时应有防叠合墙板开裂的措施,可使用自密实混凝土。
与现浇结构、其它墙体连接部位应有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10.2外挂板裂缝,外挂板与外挂板缝防治。
提高安装精度,控制缝隙宽度,选择合适的嵌缝材料和密封胶。
外挂板安装后不要受到额外应力;10.3内隔墙与周边裂缝防治,内隔墙与周边应有钢筋、键槽、粗糙面等连接构造措施。
缝隙应选择合适的嵌缝材料处理,并用钢筋网片或耐碱网布补强;10.4加强成品保护,严禁在预制构件时开槽打洞。
11、外墙渗漏11.1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和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排水做法,并应满足热工、防水、防火、环保、隔声及建筑装饰等要求,做到材料耐久、便于制作和安装;11.2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构造防水时,水平缝宜采用外低内高的高低缝或企口缝,竖缝宜采用双直槽缝,并在预制外墙板一字缝部位每隔三层设置排水管引水外流;11.3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材料防水时,应采用防水性能、相容性、耐候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优良的硅酮防水密封胶作嵌缝材料。
板缝宽不宜大于20mm,嵌缝深度不应小于20mm;11.4对外墙接缝应进行防水性能抽查,并做淋水试验。
对渗漏部位应进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