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
发展心理学内容提要与试题精编
发展心理学内容提要与试题精编第1章发展心理学概述【内容提要】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横断研究(二)纵向研究(三)聚合交叉研究(四)双生子研究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一)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二)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精选习题】一、选择题1.在西方最早对成人心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佛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2.1882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儿童心理学》。
A.霍尔B.普莱尔C.何林沃斯D.古德伊洛弗3.1930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
A.霍尔B.普莱尔C.何林沃斯D.古德伊洛弗4.最早研究老年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A.埃里克森B.霍尔C.荣格D.何林沃斯5.()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至青春期。
A.埃里克森B.霍尔C.荣格D.何林沃斯6.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中共同存在的缺点是()A.费时B.样本易丢失C.存在世代效应D.成本高7.格赛尔的婴儿爬楼梯实验属于()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聚合交叉研究D.双生子研究8.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A.动物心理学B.比较心理学C.民族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9.下列心理学家中,其研究对象包括了青春期的有()A.埃里克森B.霍尔C.荣格D.何林沃斯10.横断研究的优点包括()A.研究样本交大,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资料B.成本小,费用低,省时省力C.系统、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D.易确定因果关系二、简答题1.简述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2.如果要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变化的发展情况,需要如何设计?简单谈谈设计方案。
第2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内容提要】一、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精选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在()A.口唇期B.肛门期C.潜伏期D.性器期2.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A.本我B.自我C.超我D.性本能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3-6岁的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是()A.主动感对内疚感B.自主感对内疚感C.自主感对羞怯感D.主动感对羞怯感4.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A.信任感对怀疑感B.自主感对羞怯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感对角色混乱5.埃里克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生理发展B.认知发展C.人格特征D.主动活动6.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A.维果斯基B.霍尔C.科尔伯格D.皮亚杰7.皮亚杰研究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A.实验法B.测验法C.临床法D.问卷法8.婴儿常常把什么东西都放进自己的嘴里,这个例子是皮亚杰理论中的哪个过程?()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去中心化9.幼儿往往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它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建构知识的方式是()A.同化B.顺应C.平衡D.图示10.根据皮亚杰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水平发展到()的标志。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七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婴儿期(出生~3岁)
婴儿个体脑发育、感知发展、动作发展、信任感形成、模式识 别、直觉行动思维形成与发展、口语学习、独立性发展、音乐学系、 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期
七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幼儿期(3~6、7岁)
具体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守恒性发展、识字、社会性发展、 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 3.童年期(6、7~11、12岁)
精神分析理论
二
精神分析理论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 乐,避免痛苦,-想要干什么,就要干什么。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 觉察。
“自我”是理智的,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 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三
行为主义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在社会化中的作用: 1.攻击性行为 2.性别角色的认识 3.亲社会行为
三
行为主义理论
(四)教育启示
1.注意环境的影响 2.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详尽 3.注意运用强化控制原理 4.注意榜样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作业:结合书本内容和网络资源,解释并举例说明:泛灵性、 自我中心主义(三山实验)、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数 量、液体、体积、形状)。
成语故事:
揠苗助长
二
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快乐原则)——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内驱
力、反射 自我(现实原则)——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
幼儿心理学概述
幼儿心理学概述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的科学。
幼儿(3-6、7岁)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1、一般认为,在幼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2、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
3、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幼儿园有水平,经过教师指导和幼儿主观努力后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二、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素质影响幼儿的智力和性格的发展。
良好的素质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优越基础,素质的缺陷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巨大障碍。
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幼儿的智力和特殊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幼儿性格的发展。
2、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
(决定作用)3、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社会生活条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通常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原因: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b、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地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他不利因素,促使幼儿此能力更好地发展。
C、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年龄阶段的时间有长有短,各个阶段间既是互相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2、儿童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理由: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儿童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内可以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又是有限制的。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心理学》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1.种系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尔的复演说。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2.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简单地称为“两个问题",即心理发展的规律或原理之类的理论问题,以及个体发展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先天与后天、内因与外因、阶段性与连续性这三点.(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3.各种主要流派的心理发展观: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代表观点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论以及艾里克森提出的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诸如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以及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认为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
在这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
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如吮乳动作图式以及抓握、行走等,都是一些低级的动作图式;以后再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得到改变,不断丰富起来。
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
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5.主要的研究设计:(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纵向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心理发展进行系统追踪;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聚合交叉设计:在克服纵向研究不足的同时,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6.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共八个部分.(常见题型:简答题)第四章胎儿的发展7.影响胎儿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母亲自身的条件,诸如年龄、体重、身高、孕史、营养、身体疾病、情绪状态以及所处的外界环境;药物、酒精和烟的影响作用(常见题型:简答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6
(一)弗洛伊德简介
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但其 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专业学术领域,他的理 论和学说不仅影响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 域,而且影响了包括人类学、社会学、伦 理学、宗教和艺术理论等几乎所有人文科 学,在20世纪人类文化的地形图上,弗洛 伊德无疑占据着一个显赫的位置。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 论观点
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学习方法:
1、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认真做笔记 3、课后勤于思考并记忆 4.记忆结合理解,对于理论中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可以查 阅相关书刊文献等。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实例阐释各种理论,要帮助学生 真正理解知识要点。
(一)感知、注意的发展
视觉方面,对色彩的辨别能力有很大提高,不仅了解和掌握 了几种基本颜色,还能较好地辨别同一色系的深浅。
注意方面,注意的稳定性和有意性较之前都有进步。这一时 期儿童注意力保持在目标事物上的时间有所延长,并开始学 着运用意志力法控制自己。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目录
Social Media
Web Design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 其主要理论观点
学习目标:
□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了解学前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征 □熟悉心理学主要流派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基本观点,识记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 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
《学前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理解】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在结构和机能上的生长发育,也称生 理发展。
不同系统的器官,成熟的早晚和不同时期发展的速度 都是不同的,但都有其规律。
【认知理解】
1、儿童长生发育的方向顺序服从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和大 小规律:即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再次是上肢,最后是 下肢;新生儿从出生到成人,头部增长1倍,躯干增长2倍,上 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
□一个孩子要数数,任务是数到10,最初教师抓住幼儿的 手指,和幼儿一起大声地数,并扳着幼儿的手指,这时教师承 担了几乎所有的数数责任。以后,教师逐渐减少对幼儿的帮助, 在幼儿数数时,教师不再与他一起数,而是帮助他一起扳手指, 这就如一所建筑的搭建,当墙壁能够独立站立时,就逐渐地把 支架撤掉一样。最后,教师让儿童自己独立行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主讲教师:曾昭政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双生子爬梯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 验:他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 为实验对象,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 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 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 周大的时候,一个总共练了8周,另一个只练了2 周。
大家想想看,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 高一些?为什么?
启示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 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 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 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 子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情境导入】
□在一项3岁和4岁幼儿参与的研究中,对他们中不能完成推 理任务的幼儿都采取了提示、指导的方法。结果发现,提示 和指导对3岁幼儿无效;对4岁的幼儿,提示的作用非常明显。
第2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流派
儿童心理学
第 2 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 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 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 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 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 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 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艾里克森 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 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 所限制。 (积极品质,关键词:“目的”或“价值”)
儿童心理学
第 2 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 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 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 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 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 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 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 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 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 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艾里克森 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 自我抑制的决心。 (积极品质,关键词:“意志”)
2024年第二章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二章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二章幼儿教育心理学2.1幼儿心理发展概述2.1.1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幼儿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心理特征会出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2.个体差异性:每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都有其独特性,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发展方向性:幼儿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
4.发展速度:幼儿心理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有所不同,呈现出不平衡性。
2.1.2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认为幼儿通过与成人的互动和沟通,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
3.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幼儿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强调幼儿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冲突和任务。
2.2幼儿认知发展2.2.1幼儿感知觉发展1.感觉发展: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能力逐渐发展,为认知活动提供基础。
2.知觉发展:幼儿的知觉能力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2.2.2幼儿思维发展1.直觉动作思维:幼儿主要通过动作和直觉来认识世界,思维具有具体性、直观性和行动性。
2.具体形象思维:幼儿逐渐学会运用语言和表象进行思维,但仍以具体事物为基础。
3.抽象逻辑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学会运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但仍然需要借助具体事物。
2.2.3幼儿语言发展1.语言理解能力: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逐渐提高,能够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句子和语法结构。
2.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用词语、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和需求。
3.语音发展:幼儿的语音发展包括音素、音节、声调等方面的进步。
2.3幼儿情感发展2.3.1幼儿情感特点1.情感丰富:幼儿的情感丰富多样,包括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
3~6岁幼儿心理学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 成熟学说的代表人物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阿诺德.格赛尔是( )A.德国人 B.美国人 C.奥地利人 D.苏联人2. 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 )A. 陈鹤琴B.弗洛伊德C.维果茨基D.皮亚杰3. 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断定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取决于( )A.生理的成熟 B.心理的成熟 C.都不是 D.因人而异4.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 .格赛尔 C.维果茨基 D.皮亚杰5.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著名的( )A.儿童发展认知论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操作条件反射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6.提出“最近发展区”的苏联心理学家是( )A. 维果茨基B. 格赛尔C. 弗洛伊德D.华生7.皮亚杰依照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将儿童心理划分为四个阶段,2~7岁为(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感知运算阶段8.皮亚杰依照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将儿童心理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在( )A. 0~2岁B.2~7岁C.7~11岁D.12岁以上9.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心理和行为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渐次阶段,1~3岁为( )A.肛门期B.性器期C.口腔期D.潜伏期10.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心理和行为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渐次阶段,潜伏期为( )A. 6~11岁B.12岁以后C.3~6岁D.1~3岁11.认知发展学说的创始人是( )A. 维果茨基B.霍尔C.柯尔伯格D.皮亚杰12.皮亚杰研究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实验法B.测验法C.临床法D.问卷法13.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
该阶段为(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是( )A. 鲁宾斯坦B.维果茨基C.列昂节夫D.鲁利亚15.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A. 环境B.成熟C.遗传D.教育1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7.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A.本我B.自我C.超我D.性本能18.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 )A.成熟B. 遗传C..环境D.性本能19.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想法一致。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幼儿心理学知识点要考心理学,你是怎么样考试的?首先就要整理考点,请看下面的幼儿心理学知识点吧。
第一章【考试内容】识记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理解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有助于教育者更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应用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产品分析法(四)个案法。
二.实验性研究1.实验室试验2.自然实验。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考试内容】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活动等方面的因素。
成熟势力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
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行为主义学说:1.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
2.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1.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
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
4.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
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方面:1.他的人格结构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幼儿园ppt课件)
成人关系的突然恶化,所以转折期
往往被人们称为“危机期”。因为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
出现“危机”。我们应该把转折期
从简单到复杂
从被动到主动
从具体到抽象
从零乱到成体系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二)从具体到抽象
学前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 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趋势。3岁前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3~6岁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思
维的主要方式,5岁以后,开始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整个学前期内,思维的特点总
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 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如儿童
从家里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或从幼儿园升到小学
的时候,都可能出现转折期。一般认为,2~3岁、 7~9岁、12~15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
易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常常出现 各种否定性行为,可能导致儿童和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说,学前期是心理发展
的敏感期。在语音学习方面,2~4岁是敏感期;在数概念掌握方面,5~5.5半是敏感期;在动作发 展方面,0~6岁是敏感期。
学 前 心 理 学
PART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PART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幼儿心理发展教案
幼儿心理发展教案1. 导言幼儿心理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教师有效地引导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2.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在初期教育理论中,孟德尔、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如基因决定论、结构决定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3. 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幼儿的心理发展可分为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和具体运算期。
感知运动期是幼儿从出生到两岁的阶段,这一阶段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前运算期是幼儿从两岁到七岁的阶段,这一阶段幼儿开始形成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运算期是幼儿从七岁到十二岁的阶段,这一阶段幼儿逐渐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幼儿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幼儿教师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的重要基础。
5. 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策略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来引导幼儿的成长。
如在感知运动期,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感官刺激环境来促进幼儿的感知发展;在前运算期,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6. 幼儿心理发展的评估工具为了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教师可以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如行为观察、标准化测验等。
通过评估结果,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7. 实施教案的重要性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制定一份清晰、科学的幼儿心理发展教案,有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并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成长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8. 过程目标的设定在编写幼儿心理发展教案中,需要明确具体的过程目标。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等概念的定义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第一节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反映机能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发展是一种变化,但并非任何心理变化都可以称为心理发展,例如,由疲劳、疾病等引起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都不能算是心理发展,因为这种变化是暂时的,而且是消极的。
所以严格地说,心理发展主要是指人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过程。
它是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
概括地说,心理发展是反映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
这个发展变化从出生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下述四个方面:一是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反映认识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以上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不断完善、螺旋式上升的。
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即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按固定的顺序进行的。
例如,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总是先学会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学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最后才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思想。
就象鲁迅先生所说,即使是再伟大的诗人,他出生后的第一声呼喊也只能是啼哭,而不可能是一首诗。
因此,我们要促进幼儿心理的顺利发展,一定要按照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顺序性,促进幼儿的心理有规律、有顺序地向前发展。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儿童从出生时软弱无能的个体,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经历了各个不同的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实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习题一、选择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心理过程B心理行为C、心理现象D、神经系统2、()是对事物某方面属性的反映。
A、感觉B、知觉C、思维D、个性3、以下属于描述情感过程的是()A、看到周边的生活环境干净整齐,心情和愉快B、我们接触过某些事物后,总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C、根据某些气象反映判断未来的天气D、处于某种场合,不能批评指责别人而避开他4、心理现象包括()和个性心理。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心理过程5、心理过程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A.认知过程B.个性心理C.认识过程D.自我意识6、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性格B.能力C.需要D.气质7、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比较稳固的有别于他人的心理倾向或心理特点,即()。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个性倾向性D.个性8、()年,德国冯特在()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A.1840 莱比锡大学B.1879 莱比锡大学C.1978 慕尼黑大学D.1789 慕尼黑大学9、幼儿主要指()的儿童A.2到6岁B.2到7岁C.0到6岁D.3到6、7岁10、脑的结构中,最发达的部分是()。
A.大脑B.额叶C.桥脑D.小脑11、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A.神经系统B.条件反射C.反射D.信号12、每当铃声响起,就出现吃饭行为,久而久之,铃声引起人或动物的唾液分泌,此时的反射行为属于()。
A.反射B.条件反射C.无条件反射D.具体信号13、()是心理的内容和源泉。
A.心理现象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客观世界14、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效度和信度,()是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易度15、由一个小孩的“娃娃家”游戏,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心理活动;检查小孩用过的玩具,可以看出他的一些个性特点,这是采用的哪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B.个案法C.实验法D.产品分析法16、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幼儿期(3-6、7岁) (1)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2)创造性思维萌芽的关键期。 (3)守恒性发展的关键期。 (4)识字的关键期。 (5)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6)入学准备的关键期。
(三)童年期(6、7-11、12岁) (1)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 (2)创造性培养的关键期。 (3)学习动机形成的关键期。 (4)学习兴趣形成的关键期。 (5)学习态度形成的关键期。 (6)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 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 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2、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依据里比多的发展 (1)口唇期(0-1岁):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 吸吮本能产生快感。 (2)肛门期(1-3岁):里比多集中在肛门区域 (3)性器期(3-5岁):恋母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平静时期\早年经历遗忘 (5)青春期(12岁至成年):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产生性冲动,容易引发抵触情绪。
• • • • • • • • • •
(三)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1、前道德判断阶段(0—5岁)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5—10岁) (1)规则是绝对的、不变的 (2)评价标准是行为的后果 (3)评价结果非好即坏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10岁以上) (1)根据动机来判断行为好坏 (2)规则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3)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 判他人。
第五节 研究专题
一、关键期的概念 二、关键期研究的证据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四、掌握关键期理论的意义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023/5/16
13
胎内环境的影响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 胎内环境。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 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孕母的身体健康状 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物的情况,怀 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 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胎儿心理的发展。
胎内环境母亲的年龄
开时年龄)
平
实验班 63.4
91.8
101.4 全部自 平均读
(13人)
给
完12年
级
控制组 86.7 (12人)
60.5
66.1
1人死亡 平均读 4人需要 完4年级 照顾
2023/5/16
20
(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 程。
环境影响儿童的生理成熟。如胎儿生长发 育的胎内环境就受母亲内2个月:1:2 胎内5个月:1:3 出生时:1:4 2岁:1:5 6岁:1:6 12岁:1:7 25岁:1:8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会坐、会爬,最后 才会用腿走路。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 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 最后是生殖系统。
遗传决定论
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 通过探查家族中不同亲密关系的亲属之间的基 因遗传相似程度(即血缘关系的远近)与这些 亲属的某些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可以推 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研究表明,IQ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基因之间的 相似性的确存在相关。
“智慧”测验相关系数 (8国)
(二)环境决定论
培根: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社会环境中,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从大处(大环境)说,指国家制 度、社会生产关系及儿童所处的地位等。
从小处(小环境)说对于儿童主要指家庭环境、托儿所幼儿 园的环境和教育。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心理学》重点容第一章绪论1.种系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尔的复演说。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2.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容可以简单地称为“两个问题”,即心理发展的规律或原理之类的理论问题,以及个体发展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先天与后天、因与外因、阶段性与连续性这三点。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3.各种主要流派的心理发展观: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代表观点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论以及艾里克森提出的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诸如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以及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认为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
在这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
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如吮乳动作图式以及抓握、行走等,都是一些低级的动作图式;以后再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得到改变,不断丰富起来。
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
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
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5.主要的研究设计:(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纵向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对心理发展进行系统追踪;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聚合交叉设计:在克服纵向研究不足的同时,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6.研究报告的主要容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共八个部分。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社会学习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 主要观点: 1、强调观察学习 2、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 攻击性 • 性别角色的获得 • 亲社会行为
11
作业
1、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这些因素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具体
表现在哪几方面? 3、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主要的理论观点有
哪些? 4、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
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5、班杜拉的主要理论观点有哪些?
12
6
成熟势力说
理论观点: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 经系统的 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代表人物:格赛尔 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7
行为主义学说(环境学习理论)
理论观点:强调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学 习的决定因 素是外部刺激。行为主义说又称 环境学习理论。
创始人:华生 代表人物:斯金纳 华生的突出观点: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3、 重视对儿童情绪的研究 斯金纳的理论观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 1、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使行为不至于退化 3、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 4、强调及时强化
第四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2、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几种理论观点。
重点概念:成熟势力说 行为主义学说 精神分析学说 认知发展学说 社会学习论 关键期
1
第课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的制约
遗传、生理成熟两种因素
二、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4
环境和教育因素
作用: 1、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主要靠感觉和动来认 识、适应周围世界, 依赖于身体的互动经 验。两大成就:客体 永存性的获得、因果 关系形成。 儿童频繁地借助表 象符号(语言符号 与象征符号)来代 替外界事物,重现 外部活动,儿童开 始从具体动作中摆 脱出来,凭借象征 格式在头脑里进行 “表象性思维”。
维果茨基强调了3点: 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 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 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 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 机能; 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最近发展区:
在教学与发展的 关系上,维果茨基提 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 二是教学应当走在发 展的前面;三是关于 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 1.遗传提供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 2.遗传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 ① 遗传对智力和能力的影响 • ②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性格 的发展 • 3.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的发展
二、环境
• 1.家庭对幼儿心理的发展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作用 • 2.托幼机构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 3.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
维果茨基归纳为4个方面的表现: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 维 (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 接的、 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二、精神分析学说的儿童发展观
弗洛伊德(S.Freud)是奥地利 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 始人。20世纪前期,弗洛伊德从 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童的 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 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 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本我 ID
自我 EGO
超我
SUPEREGO
快乐原则
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社会环境中,对幼儿影响最 大的是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文 化等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 发展的因素
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
儿童从出生开始就不是消极被动 地接受环境的影响,随着心理的发展 和个性的形成,儿童的积极能动性越 来越大。环境因素只能通过儿童心理 发展的内部因素来实现。
一、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
借助具体事物,能作 出一定程度的推理, 但只限于眼见的具体 情境或熟悉之经验。 两大特点:获得守恒 概念 、群集结构的 形成。
五、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观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的发 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 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 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 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 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现实原则
良心、自我理想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口腔期 出生~1岁
引导婴儿吮吸乳房和奶瓶的行为,如果口腔的需要未能得到适当满足, 将来可能形成诸如吮吸手指、咬手指甲、暴食和成年以后抽烟的习惯。 学步幼儿和学龄前幼儿从憋住大小便然后排泄的举动中获得快感,上厕 所成为父母训练幼儿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特别要求父 母注意对儿童大小便训练不宜过早,过严,否则,对儿童的人格形成有 着不利影响。 自我冲突转移至性器官时,幼儿会发现性刺激的快感。弗洛伊德认为3岁 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指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即男 孩产生恋母情结,女孩产生恋父情结。 性本能消失,超我进一步发展,儿童从家庭以外的成人和一起玩耍的同 性伙伴那里获得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念。孩子逐渐放弃了俄狄浦斯情结, 男孩和女孩开始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样来行事,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 为“自居作用”。
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 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 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 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 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 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 要20秒钟才能完成。
一、成熟学说的心理发展观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 因素有二:成熟和学习。他认为成熟 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 关。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 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 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内环境)关 系较多,而与外环境关系较少,外环 境只是给发展提供以适当的时机而已。 格塞尔认为,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 主要动力,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学 习并不是不重要,当个体还没有成熟 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果是很有限的。
陈鹤琴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 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 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 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 (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 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 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将实现以下学习目标: 1.了解并简单评价各理论流派关于幼儿发展的主 要观点; 2.掌握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理解各因素在 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探讨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对幼教实践的指 导意义。
第
1
节 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理论流派 >>>>>
导入
成熟学说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认知发展 维果茨基
三、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
• 1.儿童自身的心理因素是相互影响的 • 2.幼儿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 本原因
综述
正文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
实验简化如下: 食物 (US) => 唾液分泌 (UR) 食物 (US) + 声音 (NS) => 唾液分泌 (UR) 声音 (CS) => 唾液分泌 (CR)
操作性条件反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 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 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 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 程,班杜拉将它称乊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 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 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戒主体自我 把握与感受。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 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 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自我效能的形成主 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 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肛门期
1~3岁
性器期
3~6岁
潜伏期
6~11岁
生殖期
12岁以后
潜伏期的性冲动再度出现,如果前面的阶段发展得顺利的话,那么就会 顺利过渡到结婚、性生活与生育后代的阶段。
三、行为主义学说的儿童发展观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 《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 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 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 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 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 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 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 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 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六、陈鹤琴的儿童发展观
陈鹤琴认为,儿童 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童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 有他自己的需要、兴趣、 情感和性格。 好模仿 好动
好群
好野外生活
t;>>>>
导入
遗传素质
生理成熟
环境
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
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
通过遗传,祖先的一 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 代。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 种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 一定的规律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同化
平衡
顺应
图式
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 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戒组织结构。图式是 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戒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 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认知发展阶段:
12-15岁
7-12岁
2-7岁 0-2岁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四、认知发展学说的儿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有4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平衡。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儿童心 理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先天的遗传因素 和生理基础;物理环境包括物理经验 和数学逻辑经验;社会环境是指影响 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 生活、社会传递、文化教育、语言信 息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 响,是以个体的认识结构为前提,通 过社会互动作用而实现的;平衡过程 是主体内部存在的机制,皮亚杰认为 如果没有主体内部的同化,顺应、平 衡机制,任何外界刺激对儿童本身都 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