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合集下载

勿施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己所不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

论语引证:
《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公冶长第五》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
《颜渊第十二》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引申意义: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

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己所欲人勿施于人的意思

己所欲人勿施于人的意思

己所欲人勿施于人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指自己不愿意或是不喜欢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庄子则说:“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也就是说即使自己很喜欢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偏执地认为,那些自己喜欢或是对自己很有用的东西,就一定会对他人有用或被他人喜欢,于是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强加于别人。

其结果就是不但没有结果,而且可能还会让自己陷入自责与痛苦的境地。

这就是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己之所欲,亦勿强施于人!你是不是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自己经常锻炼就劝别人也去锻炼,读了一本让自己顿悟的好书就把它推荐给好友,做了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财务规划就介绍给亲人......其实几乎我们所有人都知道,长期坚持锻炼给身体带的好处,也知道长期阅读学习对自己成长的益处,更知道一份长期良好的财务规划对自己家庭未来的影响。

但是,如果仅仅是“知道”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

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身边有人说,你怎么总是能够早起锻炼,而我自己每天早上都起不来;你天天坚持读书学习,而我却翻开书本就想打瞌睡;你每周定期写作分享,而我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你自己做的人生财务定投计划己初见成效,而我却还深陷在“月光”与卡奴的漩涡里......于是,我们可能就会瞬间“圣母心”大爆发,像一位天降的救世主一样伟大而热心,急切希望把那些自己喜欢、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强加于别人。

同时,还天真幼稚地认为他们只要朝着自己“指点”的方向去做,就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结果被打脸也是必然的。

我自己就被自己曾经的不明智行为狠狠地抽打过,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上——那什么学习锻炼也好,思考写作也好,财务规划也罢,不要再强施于别人了。

第一个例子记得大概是在去年初,我刚读过了天南老师《一个投资家的20年》这本书和参加了老师的财商教育课程学习,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原文和译文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原文和译文

1、【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

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

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仁。

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

"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人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人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人的解释1. 这句话的来源首先,咱们得说说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别强加给别人。

古人可真会总结,像个生活小窍门一样,直接告诉我们怎样和人相处。

想想看,要是你不喜欢吃榴莲,那你是不是就不应该逼别人尝一口?这就像你不想喝苦咖啡,结果硬是要别人来品尝,心里得多不舒服啊!1.1 为什么这么重要这句话的道理真是深刻,简单来说,它教我们要有同理心。

你想想,要是你总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别人,结果大家都不开心,那生活多没意思呀!人与人之间就像是做生意,得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能和气生财嘛。

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人,把自己的意见当成真理,最后弄得四分五裂,大家都不开心。

1.2 举个例子咱们身边的例子可多了,比如说有朋友喜欢打麻将,结果就老是拉着你去。

可是你根本不喜欢,心里也没兴趣,最后你是勉强陪着他,还是干脆拒绝?要是能理解彼此的兴趣,那就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比如说,你们可以一起去看场电影,或者喝杯咖啡聊聊天。

这样一来,谁都不尴尬,关系反而更好,岂不是两全其美?2. 生活中的应用接下来,咱们再聊聊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在家庭关系上,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按照他们的理想生活,学成什么专业、找个什么工作。

可是你想想,父母年轻时候也有过自己的梦想,他们能不能理解孩子想追求的是什么呢?要是每个人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很多家庭矛盾可能就能迎刃而解。

2.1 职场中的考量再比如说在职场上,大家都想被尊重,对吧?领导给你安排任务的时候,要是他自己也觉得很麻烦,那你想他会不会想得更周到一点?所以,沟通就变得特别重要。

很多时候,领导要是能多理解一下员工的苦衷,团队合作的气氛就会变得更加融洽,工作效率也能提升。

真是“和气生财”啊!2.2 朋友间的相处再说说朋友之间。

比如说有个朋友总是喜欢晚睡,而你习惯早起。

结果你总是在早上发信息找他,等他醒来时已经是中午,这样久而久之,你们的友情是不是就变得有些脆弱了呢?其实可以约定一个时间,互相尊重彼此的作息。

己所欲则施于人的意思

己所欲则施于人的意思

己所欲则施于人的意思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切莫强加给别人。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的心理,而真正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却少之又少。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发生在社会的某个阶层,而是出现在每个家庭中。

就拿小时候的我来说吧,每次看见妈妈在厨房里为我烧早餐的时候,总是嫌妈妈做的饭菜难吃,便随手将刚出锅的面包放进旁边的柜子里,把果酱罐子摔得粉碎。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惹来妈妈的一顿教训,还落下了一个“贪吃鬼”的称号。

虽然后来妈妈也曾教育过我,但由于没有让我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所以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老师在讲台上神采奕奕地站着,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唯独我依然站在门口左顾右盼,心里一直琢磨着老师是否注意到了我,因为我一回头便可以看见老师。

我一回头,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李垚,快进来!”这不是我妈妈的声音吗?原来她一直在我身后默默关注着我,我一转身,妈妈便微笑着走了过来,手中还拎着几袋小食品。

“我今天就要告诉你,你妈妈年轻的时候和你差不多,我也非常讨厌浪费粮食,所以经常告诫她的孩子们,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班主任用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在教室里缓缓地响起。

同学们仿佛被感染了似的,全都站起来举起手,争先恐后地高呼道:“谢谢老师提醒!”“遵守诺言,不失信于人!”。

我暗自在心里偷笑,心想:嘻嘻,这下你们再也不敢欺负我了。

正如那两个姑娘所说的话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实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大准则。

与其说是同学,倒不如说更像是朋友,好朋友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心。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句温暖的话语,才使我改变了对妈妈的态度。

至今回想起这件事,我仍旧觉得很幸福。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也折射出了家长们的心愿,那就是“己所欲,则施于人”。

这是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也是古人苦苦追求的一大理想,它代表着一个人宽广的胸襟和无私的爱,并且已深入人心。

勿施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勿施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

基本信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文学体裁:文言文作者:孔子创作年代:春秋时期学派:儒家同义句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论语引证《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冶长第五》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颜渊第十二》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涵义这句话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有些相似,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

引申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

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原文出处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I SUðbtyd;WtIShIyɪir6n[释义]欲:欲望;意愿;施:施加。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责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正音]施;不能读作“si”。

[用法]多用于劝戒之语。

一般作主语。

[结构]主谓式。

[例句]“〜”;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英译]DOnotdotoOthersWhatyoudoIIotWanttobedonetoyourself。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

《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

《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我们的 言行要顾及他人的感受,将自己 置身于别人的处境进行思考,多 想一想如果别人也这样对待我, 我会怎样,从而避免对他人的伤 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做到了吗?
胡文买练习本时发现自己口袋里的5 元钱没有了。胡文指着赵磊的鼻子说: “我丢了5元钱,是你捡了,快还我!” 旁边的王晶听后抢着说:“你忘了,5元 钱不是你借给我吃中饭了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 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 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 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白人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 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 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 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 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 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 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 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 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崇仁路小学 五(5)班 Smile star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 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句话被人们称 为待人处世的“黄金法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买屋让屋
宋代文学家苏轼结束海南流放后返回内地定居。他的学生见他居无定 所,就帮他买了一栋房。苏轼住进去不久,听到不远处传来阵阵哭声。他 循着声音查找,发现一个老奶奶在哭泣。苏轼关切地询问:“老人家为什 么如此伤心?”老奶奶说:“我家里很穷。儿子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把 祖传的百年老屋卖了。我现在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我心里好难受啊!” 说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苏轼明白了,眼前这位以泪洗面的老奶奶,原来就是自己买的这栋房 子的主人。此时此刻,他不仅理解老人留恋旧居的痛苦心情,而且对她家 的遭遇十分同情。苏轼劝慰说:“老人家,不要伤心。虽说这栋房子我买 下了,但我可以把它让出来。”说完,将买屋的房契取来当场退还。接着 又对老奶奶的儿子说:“我买屋的钱不必退了,就作为你们母子渡过生活 难关的费用吧。”这件买屋又让屋的事,第二天就传开了。 后来,有人问苏轼:“你为什么把买来的房子又让给老奶奶?”苏轼 说:“我最清楚没有房子的感受,我不想让老奶奶一家也像我一样颠沛流 离。”乡亲们听后都称赞说:“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忧人之忧,解人 之困,真是善解人意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的意思
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对这一句都不陌生也深知其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修养。

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做的、或不想要的东西或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去想、去要等等。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切不可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要求别人,这即是自私、也是缺乏素养的表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体现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儒家经典读物《论语》中的《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是孔子跟名叫“仲弓”的弟子的对话,对话目的是向弟子传授什么是“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意思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没有必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这句话引申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最怕的是不能相互理解而产生隔阂,有智慧的人,往往知人善用,懂得如何发掘和调动每个人的优势,让其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申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好。

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一定要有宽容之心,用宽容心去和世界进行沟通,才会给自己少树立敌人。

否则,会四面树敌,人生路越走越窄。

从处理人际关系的层面来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当有用处。

比如,老板给甲乙两名员工布置了相同的任务,甲因为综合能力要远远超过乙,他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乙没有完成。

这时,不管是老板还是甲员工,都不能去训斥,甚至挖苦乙员工。

弟子规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弟子规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弟子规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典】: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释义】:将要施加给别人时,先反躬自问,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就应迅速停止。

设身处地为别人想,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论语•卫灵公》记载:自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受用并践行呢?”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也就是本节的四句话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道理。

想要把一件事情加到别人身上的时候,先问问自己,如果这件事自己做的话愿不愿意,如果不愿意,那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而应该立即停止。

曹操刚刚起家的时候,和袁绍作战处于下风,部下们见此情景,很多人开始跟袁绍偷偷联络,为的是假如曹操失败了,自己还有退路。

经过官渡之战后,曹操彻底打败了袁绍。

这时候,曹操阵营里的很多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们之前只顾着为了自保而向袁绍示好,却忘了考虑,如果曹操胜利,自己写给袁绍的信件岂不是要落到曹操手里?这样的话,自己就等于被逼到悬崖边上,不但本来留的后路没有了,反而还会有性命之忧。

果然,曹操的大军缴获了很多来往书信,其中不少是曹操的一些部下写给袁绍的。

这时候,曹操却立即下令,把这些书信全部烧毁。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曹操说,谁都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生存,做出一些事情也是情有可原。

而且当初我们的实力确实远不如袁绍,当时连我都不太相信能有今天,将心比心,这些所谓的通敌之人有留后路的想法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就这样,在打败袁绍之后,曹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稳定了军心,没有因为那些缴获的信件而让自己这一方产生内耗甚至是叛乱。

曹操的这种做法有他的政治目的,但同时也不得不说,他遵循了推己及人的原则,为那些曾经跟袁绍通信交往的部下着想,是曹操成功地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的一大原因。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职场之中,也是如此。

能够真诚地为自己的领导或同事着想,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更加顺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在《论语·颜渊》中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自己不希望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

这句话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

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那么有许多情况都无法适用。

例如,你不喜欢打球,就不可以强迫别人打球;你不喜欢听音乐,就不能要求他人听音乐吗?同样,如果你喜欢吃面食,就可以要求他人也吃面条吗?你喜欢看电影,就可以要求别人也看电影吗?如果自己做不到某件事(或不想做),就不能去要求他人吗?例如,你爬不上那座高山,就不能要求他人去爬吗?你开不了飞机,就不能要求别人开飞机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层含义在于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意愿。

这种尊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遵循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

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私欲和利益,而损害他人的权益。

相反,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基于互相尊重和理解的道德原则。

它要求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尽量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和不便。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我们自己也不希望受到他人的伤害和不公。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以此为准则,以此来提升我们
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1)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2)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注释】(1)一言:言,字。

一字或一句话。

(2)恕:宽容谅解。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翻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字可以一生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人己关系如何摆正?平和的状态如何可得?忠恕是与人沟通交往不错的原则。

认同真诚、善良、宽容谅解等纯真本性的一面,明白那才是真正的自己,愿意尽心守护忠于本性(忠);以纯真本性才是人真正的自己,这样的原则,善待别人,受到别人不公平的对待,也还能以这样的原则忠告善导、宽容谅解别人,没有生出不合于纯真本性的怨恨、委屈、不平、报复等种种心,没有和对方一样对待、一般见识,只是希望对方也能舍弃后天形成的种种不纯,明白纯真本性(恕)。

道德、天地、忠恕似乎有所对应,忠恕大致指出合理对待天道、人?的方式。

恕的另一层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自己管好自己,避免言行结怨。

恕的内涵很深,层面很广,是心性提高的途径,值得一生去实践领会。

人与人之间历史上多少冤怨难解,冤冤相报,没有尽头,就是因为人在迷中,不明道理,不识本性,没有本着忠恕原则待人,人己关系才无法摆正,而有纠缠、孽缘、矛盾。

争斗、妒嫉非人的本性,「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忠恕待人,必定会否定争斗、妒嫉,知道那是人后天形成的种种不纯,是应该去掉的东西,就算遭受打击,也能忍住不被带动,那么渐渐地也就能远离争斗、妒嫉,消除造成人己关系紧张的这些东西,这时海阔天空也就体现了忠恕升华的境界。

【延展】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迁怒,和以牙还牙、以暴易暴是相反的,体现的是能忍、不能忍,动心、不动心的差别,如果能明白道理、度量大、心平气和,自然就能忍住不动心,所以想法、心态不改变,光靠强忍是不行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及译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及译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译文】颜渊问仁。

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

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译文】仲弓问仁。

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指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日:“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

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

樊迟不理解。

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

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

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4、【原文】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

原文为:“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其译为:出门(工作)好像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都得严肃认真,小心谨慎)。

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

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

孔子这里讲的“仁”,着重于敬和恕。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就个人修身而言,是对行为的一种约束;就为政而言,它限制过分残暴的政治措施,此为恕。

其实这说的正是一种“克己复礼”的行为。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大学士,名叫张英。

一天,张英收到一封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上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

邻居见了,也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结果形成了“六尺巷”。

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将心比心善于为他人着想,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当你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别人,了解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回报与你最真诚的笑容。

不过也有人说,这句话有些片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己所欲,就可以施于人了吗?应该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的“人”指大家。

虽然感觉这略有咬文嚼字的意味,我不置可否。

但不论是孔夫子还是那个人,他们想强调的,都离不开“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人际关系中的黄金律。

很多时候,人们若是真正理解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做到了换位思考,大多数的争端、犯案都不会出现了。

例如“碰瓷”事件,若是那些老人能稍微理解一下“换位思考”——要是自己做好事反被讹诈,那种感受,简直是像吃了苍蝇般恶心啊。

我对于这句话也深有体会。

每当老师布置下小组作业,在进行分配任务的时候,对于比较难完成的大家都会有些犹豫。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对这句话的理解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对这句话的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对这一句都不陌生也深知其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修养。

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做的、或不想要的东西或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去想、去要等等。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切不可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要求别人,这即是自私、也是缺乏素养的表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体现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儒家经典读物《论语》中的《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是孔子跟名叫“仲弓”的弟子的对话,对话目的是向弟子传授什么是“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意思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没有必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这句话引申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
人比自己做得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怕的是不能相互理解而产生隔阂,有智慧的人,往往知人善用,懂得如何发掘和调动每个人的优势,让其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申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好。

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一定要有宽容之心,用宽容心去和世界进行沟通,才会给自己少树立敌人。

否则,会四面树敌,人生路越走越窄。

从处理人际关系的层面来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当有用处。

比如,老板给甲乙两名员工布置了相同的任务,甲因为综合能力要远远超过乙,他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乙没有完成。

这时,不管是老板还是甲员工,都不能去训斥,甚至挖苦乙员工。

论语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评析】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积极 方面说要待人忠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强调的是宽恕待人。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 就是忠恕之道,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论语· 里仁》
• 【评析】 •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 即“爱人”;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 拔贤才,罢黜邪才。
• • • •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 仁就来了。” 【评析】 从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 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 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 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 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 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矣。”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 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一 旦这样做了,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 完全靠自己,难道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 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 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 做。”颜渊说:“我虽然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 卫灵公》
【评析】 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 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 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 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 ,保持气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思想是传承中华文明,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它不论在知识,道德领域,还在待人处世方
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亘古
不变的,洋溢着仁爱的人性之美,是带人接物的
原则。

古代人则一真以为自己这样,也要想别人也要
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别人也不要这样;自己不愿被强加的事,也不要强加别人,有人说:慈悲不是出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
施与的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所以我们要用一颗爱人大
的心去包容别人,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需要
我们的爱。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乐利己者,会将
自己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为索取它不择
手段;利人者的快乐是付出,把奉献爱作为自己
的快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但是在现在的当今社会却不能真正的落实
到实际行动上,像我自己也是这样的,比如:
在我因为某一件事不开心大时候,我会把所有
的错都怪在别人身上,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有没
有一点的过错,也都从来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上
去想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要是不是她的错的时候,被冤枉了时会是什么心情,我们在任何的情
况下都应该去想一想别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在现
在大社会上,我们是可以在做任何事的情况下争
取一下别人的意见或者是别人不喜欢的东西,我
们也可以像以前那样强加给别人,在你想要的情
况下,别人也可要也不要,我们没有必要强加给
别人,在你想要的情况下,别人也可作文要可不要,我们没必要去强加给人,我们不能把自己的
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们要试着去了解
别人。

在现在的世界上,宽恕是美德的种子,它可以
让灵魂喘息,让希望栖息,让我们用宽宏的肚量
去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应该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愿人与社会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今社会,我们提倡和谐,广播仁爱,让这个社会,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都和谐相处,老者
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周围洋溢着和谐的
蓬勃气息,人人都能感受到宽恕。

仁爱的恩泽与温暖,有如画家梵高所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会欣欣向荣。

如果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人人都能以诚相待,发生分歧时能及时替别人考虑,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一下,不为小利小益的得失斤斤计较,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将会更加和谐,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退步并不是件坏事和一件羞耻的事,反而会显出你沧海般浩大的胸襟,只要能维持宽恕的原则,以和为贵,正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那么,和平就会永存人间,仁爱的阳光就会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洒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烟波浩渺不过江一粟,心白沧海正是仁爱倚天的原则。

外在的爱只能取悦别人的眼睛,唯有是内在的美才能感染到别人的灵魂,让我们敞开胸怀,为心灵美容,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同时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并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