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的地道性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何谓"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标准化的概念,是指一定的中药品种在特定生态条件(如环境、气候)、独特的栽培和炮制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较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之功效的确是地道实在、确切可靠,不愧为"道地”、"地道”之称。
"道地药材”的命名特点通常,道地药材在其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比如,"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和“浙八味”(杭麦冬、杭菊花、浙元参、延胡索、白术、山茱萸、白芍、浙贝母)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
此外,还有山东阿胶、山东莱阳沙参、安徽凤凰山丹皮、广东阳春砂仁、广东新会陈皮、四川康定炉贝、宁夏中宁枸杞等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的"十大产区”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关药地区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北药主要包括山楂、党参、北沙参、知母、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资源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与发展
(一) 道地药材品种来源的变迁。人们对道地药材本质的认识不 断深化,在品种来源上进行了更为准确的矫正和补充。 例如:历代本草所记载,的紫草原植物均为紫草科植物 紫草 经多年的研究和临床验证,现今紫草商品分为硬紫草和 软紫草,前者为历代本草中所记载的紫草,后者为历代本草 均未记载的同科植物新疆紫草。据分析,软紫草的根条肥大 ,松软易碎,气味特殊,色素含量为硬紫草的3.5倍,其抑 菌种类和强度也大于硬紫草,因而现代人认为软紫草品质最 佳。
•6
二、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
(一) 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在因素 道地药材的形成,首先与“物种”有直接关系,优良
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决定道地药材品质的内在因素。 大黄有43种,长期的研究和临床验证证明,来源于掌
叶组的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唐古特大黄 R. tanguticum .及药用大黄R.officinale .为正品大 黄。前两种习称“北大黄”,是甘肃、青海的道地药材, 后一种习称“南大黄”,是四川等地的道地药材,而来源 于波叶组的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 的根和根茎,虽然也含有蒽醌衍生物成分,但不含双蒽酮 苷、番泻甙苷,故泻下作用很差。
•17
( 五) 化学品质评价
• 药材的化学品质评价以指标性成分或各成分的指纹图谱定量 为主要特征。以化学分析方法评价药材的质量优劣是20世纪 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为道地药材提供更为精确的评价标准 国家药典中对大多数药材提出了定量指标。近来越来越多的 学者采用化学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等方法对道地药材加以识 别鉴定。如: 来源于不同产地的同一药材,道地者与非道地者在主要 理化指标方面有明显差异。如“浙八味”中的延胡索,总生 物碱含量为0.5%~O.6%,为其它产地所不及,而产于东北 等地的东北延胡索、全叶延胡索等,不仅总生物碱含量低, 而且不含镇静、镇痛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一、“道地”一词的起源和演变“道地药材”指具有有特定种质、产自特定地区、有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经过长期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总结出的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材,它是传统中医药学中对中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别标准。
中药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其生境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经过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的发展,在长期的社会以及文化演变中,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这一理论。
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与人所在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道地药材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适应自然,并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取生存所需要的物资,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置于大自然循环中的一员的理念,远古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人们从大自然获取食物、水和空气,不可避免受到其中一些物质的侵害,又从大自然中寻找另一种物质加以克制,仍然保持着人与大自然共生共荣、循环发展、天人合一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该书从药物本身出发对部分药材的生境作了描述,如生于山谷、丘陵、田野等,同时指出药要区分产地的产地的观点,即“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首次产地将产地与药材联系起来。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著作,它的问世初步确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其中有“岁物者,天地之专精好。
非同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
”从药材产地与质量、疗效的关系方面阐述了特定产地药材在对中医药的意义。
公元200-205年(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数千年中医实践经验基础上著《伤寒杂病论》,共收录方剂113种,其中诸多道地药材如如代赭石、巴豆、阿胶等得到广泛应用。
《范子·计然》提出黄连以出蜀郡黄肥坚者善,当归出陇西无枯者善等,在明确药材产地的基础上对该地所产地材性状进行了叙述,并阐明优劣。
公元480-498年(梁代)陶弘景在总结医家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本经》进行拓展著《本草经集注》,对药材的产地、性状、药效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阐述,指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5第四章道地药材资源
第八节 西南地区的地道药材资源
1.木 香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的干燥根。
[产地]以前印度等地经广州进口,通称“广木香”。 今主产于云南,故又名“云木香”,均为栽培品。
[性状]
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 质坚,不易折断,气香 浓郁特异,味微苦。
[成分] 蛇体含蛋白质、脂肪、鸟苷等 蛇毒含a,b,b1,g-银环蛇毒(a,b,b1,g-bungarotoxin);
三磷酸腺苷酶、磷脂酶、鱼精蛋白、透明质酸酶、 乙酰胆碱酯酶同工酶。
[功效] 祛风、通络、止痉。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随、 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11.全 蝎
[药理作用] 药理试验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功效] 性平,味咸。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用量3~6g,多 入丸散或酒剂。
10.金钱白花蛇
[来源] 本品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干燥体。
蛇体卷成圆盘形,头在中央,尾端尖细,有的纳于 口内,盘径3~6cm,蛇体直径0.3~0.4cm。
海南砂 Amomum longiligulare 叶舌长2~4.5cm, 果实凸刺片状, 较短,
亦作“砂仁”
绿壳砂
Amomum villosum var. xanthioides
叶舌长4mm, 果实有不分枝 的软刺, 熟时绿色, 亦作“砂 仁” 。
生境分布与地道性
阳春砂主产于: 广东------阳春、高州等地 广西------防城、武鸣等地 福建------长泰、同安等地 云南------马关、瑞丽等地 重庆------合川等地 其中,广东省阳春量大质优为道地,尤以该县蟠龙金花坑 所产砂仁最佳。
道地药材基本知识
道地药材中药属于天然药物,中药材的质量与其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的分布和生长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各地的水土、气候、日照等生态环境有很大差异。
植物和动物对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各自的特定要求,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所产的药材质量最好。
所以某地区出产的特定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
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的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素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不经营”的说法。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采收当柴烧”,这句古谚形象说明了中药材适时收获的重要性,也道出了科学生产之于中药材质量的基础作用。
临床上,一些老中医在处方时,喜欢在药名前标“川”、“云”、“广”等产地,显示出对道地药材的信任。
一、相关论述1.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药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强调了区分药材的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
在《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365种药材中,有不少从药名上就可以看出有道地色彩,如巴豆、巴戟天、蜀椒、蜀漆、蜀枣(山茱萸)、秦椒、秦皮、秦瓜、吴茱萸、阿胶、代赭石(山西代县一带)、戎盐等。
巴、蜀、吴、秦、东阿、代州都是西周前后的古国名或古地名。
2.《五十二病方》中的242种药材中,名称上反映出产地者有蜀菽、蜀椒等。
3.《内经》从理论上阐明了道地药材的含义,指出:“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
4.《伤寒论》中的方剂有112首,涉及的中药材80余种,其中记载的道地药材阿胶、蜀漆等被广泛地用于临床。
5.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特别强调药材的产地,指出:“用药必依土地”,这可能为后世正式专用“道地药材”的术语奠定了基础。
6.李时珍的道地药材观点更为明确,如:“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沧击能盐,阿井能胶,……将行药势,独不择夫水哉?”他在每味药材项下虽不像《本草品汇精要》那样专列一项,但在每味药材项下对道地的论述很多,如麦冬项下言“浙中来者甚良”。
新疆道地药材
Page 7
道地药材简介
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由于地道药材品质优良,所以比其他地区的同
种药材在经济方面有较大优势。 (1)种植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可产生较大的经济
效益。 (2)价格高于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如怀牛膝的价
格高出其他产区所产的30%左右;茅苍术出口至日本,价 格高于市场价近两倍。
关于雪莲的形态和生境,贾树模一九三六年在<<新疆杂 记>>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雪莲为菊科草本。生雪山深处,产 拜城。哈密山中。"
Page 18
Page 19
雪莲,在医药上应 用以有数百年的历史。 汉族人民多视为治疗 风湿关节炎之珍品;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则当 作妇科良药。
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 药材。为菊科植物天 山雪莲的干燥地上部 分。
在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首次采用当时的 行政区划“道”来归纳药材的产地,并强调:“用药必依 土地”的概念。
Page 3
道地药材简介
地道药材(道地药材),是指在一定自然条件、 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 栽培历史比较悠久,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比较独 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 世人所公认的药材。
Page 4
道地药材简介
(二)地道药材的特征
1、具有明确的地理性 地道药材产于一定的地域,这些地域有着特定
的自然条件,因而地道药材往往在药材名前冠以地名,如 宁夏枸杞、川贝母、关黄柏、怀地黄、宣木瓜、浙玄参、 杭菊花、茅苍术、建泽泻、阳春砂仁等,以表示其地道产 区。
但有的药材名前的地名,不是指产地,而是指 该药材的集散地或进口地,如藏红花、指最早由西藏进口; 广木香原产印度,由广州进口,故名。
道地药材ppt
• 1.一方水土养一方中药材
• 种植中药材讲究道地性,中药材不能 离开它生长的地理环境。不法商人常用一 些同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来以次充好,严 重影响了道地药材的声誉和价值。
• 2.“边缘地带”的尴尬
• 中药材质量很 难保障
•谢谢
道地药材
天然中药材的生产有一定的地域性,且 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 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便是 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 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 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中药
是来自大自然的恩赐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 为枳”,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 。浙江的道地药材很多,其中以“浙八味”最 为有名,因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 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浙八味’中的白术、 元胡、芍药、贝母、玄参必须是东阳磐安地 区生产的,又称‘磐五味’,而在别的地方种植 则不行……”东阳市中医院院长汤加利说,“ 这是五千年来祖辈们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
道地药材不地道 专家称中药将亡于药
• 一位评论者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 度:“目前西医、中医,西药、中药,谁更科学, 以我们目前人类的认知能力,无法做出判断。 所以最关键的不是谁先压倒谁,而是先保护, 不要让两大体系中的一个先行消亡。”(张 襦心)
• 欧盟药典委员会草药专家组组长格哈德.弗 兰兹,数年来研究中草药。今年7月,在世界 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上,他表示“西方的植物药偏重于对已知化 学成分的研究;而中草药则是基于对‘阴阳’ 理论的研究。中药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过来的,西药则是纯粹的化合物。因此,我们 在尝试让中药和西药达到统一,结合两者的 长处做一些整合工作。”
道地药材百科
道地药材目录摘要这是中药学术语,道地药材是指特定的产地所出产的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生产与加工技术精良,优质高产的著名药材道地药材-简介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因而,道地药材报那些具有特定的产地,经过当地炮制加工,具有确切可靠治疗作用的药物。
我国幅源辽阔,天然药物分布广泛,近年来,随着中药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药物已经能够人工栽培,并在许多地方推广。
它包括了几个大的方面,其一是指同种异地出产的药材,在质量上有明显差异,如人参、地黄、杜仲、当归等,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很大,常把某地出产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而其他产地出产的则叫“非道地药材”;其二是指同一种药材国内外均有分布,但在中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则具有独特的疗效;其三是指原产其他国的药物流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成为常用中药,这些药物在中国的某些或某一地区已经引种成功,如红花、木香等;其四是指经加工而形成的药品,其“道地”所在主要是指工艺上的考究;其次是指一些正品药物的代用品,这些代用品相对于“道地”的正品药物而言,就是“非道地”的药材了。
道地药材-区别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药物本身的质量,也即其治疗作用有着显著的差异。
如商品生药白头翁有16种以上不同植物来源,正品应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其根含有皂甙,有抑制阿米巴原虫作用,而属于石竹科及菊科的一些同名异物则均无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又如不同品种大黄的成分和泻下作用也有明显差异,掌叶、唐古特等正品大黄中,其有效成分蒽醌含量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这些种类的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
而一些混杂品次大黄,如华北、天山等大黄,其蒽醌含见以游离状态稍高或接近结合状态,此等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差。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地道二字具有原产、真实、特有、优质等含义,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生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对中医临床所公认。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验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据数据统计,传统的道地药材种类有200多种,道地药材生产的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中医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应用广泛,在中医配方中的出现率相对较高。
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概念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许多道地药材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即便是新兴药物,也必定经过了较长时期的临床检验,才能够获得普遍认可。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道地药材必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从而得到医家的广泛赞誉;而药材经营者为了营销药材,也会广而告之,令这类疗效卓著的药材家喻户晓。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这种地域性,或体现在药材对于特定产区的独特依赖性;或体现为其产地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为他处所不及;或是在出产地传承着精湛的加工工艺.其他地域的技艺无法取代;或是药材在特定产区的产量长期保持稳定,占据着药材交易的主流地位。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一、道地药材的含义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就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
道地药材可以理解为由某个或某几个行政区划所出产的,即生产集中,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产量丰富、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考究、符合现代GAP规范要求,疗效稳定可靠,并得到公众认可的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
药材受种质、环境、生长年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疗效常常不稳定,因此古人对药材的道地性早有清楚的认识,古代本草中对药材的产地有详细的记载,很多带产地的中药名如川芎、云木香、广藿香、浙贝母、秦皮等说明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
二、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道地药材应具备的条件是优良的品种、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当地药农良好的种植(养植)和加工技术、中医理论指导下良好的疗效。
1、优良的品种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出品质好、长势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良特性的品种。
保持药材种质的优良,与生长环境、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道地药材产地的种质一般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2、适宜的生长环境与采收时间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不同地区的地形、海拔高度、土壤、气候、日照、降雨量等条件,形成了不同的道地药材。
如内蒙古的黄芪,甘肃的当归,四川的黄连、附子,广西的蛤蚧,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怀牛膝,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有些药材的在一定范围内长势良好,如吉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宁夏的枸杞子等,在其它地方长势差或不能存活,有些药材虽在其它地方能生长,但往往会发生品种退化,药材性状改变,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或完全丧失,导致药效降低等情况。
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也是道地药材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与药材外观性状、有效成分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如人参、三七、麦冬等,非采收时间不可采收,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等。
3、良好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道地药材产区都有悠久的栽培(养殖)历史,当地药农掌握了丰富的种植(养殖)技术,重视品种的改良、优化,常常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如选种、育苗、移栽、嫁接、剪枝等,在防涝、施肥、防虫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已成为道地药材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
道地药材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道地药材的内涵、特征与意义一、道地药材的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16年12月25日通过),“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道地药材有如下描述:“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
第390次香山科学会议将道地药材定义为“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起初的含义是指某“道”、某“地”出产的药材,旨在指明药材的产地。
真正优良的道地药材是道地与地道的有机结合,是“高品质、好功效、真道地”的现代表达。
道地药材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①道地药材需具备优良的种质资源。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出品质好、长势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良特性的品种。
药用植物(动物)长期在适宜的环境(地理、气候、土壤等)下生长,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自然选择,优胜劣汰,道地药材内的遗传物质已逐渐趋于稳定,保证了优良种质的繁衍。
②道地药材需具备适宜的生长环境。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在特定的海拔、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条件下药用植物相比于其他地方长得更好,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道地药材。
有些药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长势良好,在其它地方长势差或不能存活。
有些药材虽在其它地方能生长,但往往会发生品种退化,药材性状改变,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或完全丧失,导致药效降低等情况。
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也是道地药材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与药材外观性状、有效成分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道地药材都有严格的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没有达到一定年限的药材不可药用,如人参、三七、麦冬等,非采收时间不可采收,如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等。
中药道地药材
四、传统道地药材的评价
►传统道地药材的评价是通过感觉器官即眼看、 手摸、口尝、鼻嗅、耳听等来进行评价,又 称经验鉴别,工作人员需经过多年的经验积 累才能作出较正确的判断。古代本草以优劣、 善恶等来评价药材,近代以粒大、条长、粗 壮、肉厚、香气浓、味甜等来评价药材。
► 现代研究证实,很多药材的外观性状和其内在的成 分有正比的关系,和疗效有正比的关系,如黄芪一 直是以长圆柱形、绵性大、粉性足、味甜,色泽黄 白为优质黄芪,所含的黄芪甲苷等化学成分含量也 较高,疗效也较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每 一味药材的性状都有详细的描述,基层单位的药材 产销、经营等大多以药材的性状进行鉴别,判断其 道地性、品种真伪和优劣,因此经验鉴别在现代对 药材性状质量的评价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习 称“花鹿茸”
►【主产地】吉林、辽宁。饲养,二杠茸于清 明后45~50天采收第一次,并于采后50~60 天采收第二次。
►【质量要求】体轻,质嫩,圆短粗壮,茸尖 饱满,皮色红棕,毛细柔软,油润光泽。
► 4.哈蟆油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使道地药材的研 究进入了生物基因组领域。以DNA分子标记 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用于道地药材基 原起源、演化规律及生态分布中心、居群变 异与中药材化学成分和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对阐明道地药材的形成、演变规律和实质具 有重大意义。
► 在实际的质量评价中,由于药材的生产受大自然、 不同地区、不同种植(饲养)水平、不同采收时间 等影响,往往质量变化较大,不易控制。为解决这 些问题,在道地药材的生产中人们引入了很多管理 模式和经营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城市药材公司和农 村种植公司签订生产销售合同、药材公司和农民签 订种植收购合同等,由药材公司对农民进行生产指 导。
中药材 GAP 地道药材
3 发挥传统名优地道药材品牌的优势
我国虽然有很多地道药材,但目前影响大的品牌并不多。应加强科技投入,规范基地建设和品牌生产,生产出优质中药材,注册优质品牌,占领国内外市场。GAP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中药材品种必须是传统名优地道种药材,以国家中药管理局确定建立生产基地为骨干品种,兼顾发展参与全国中药材市场调拨的品种,或是近年来兴起的、有很大经济效益和开发前景,且在我国有较丰富资源的品种。
小结:我国对地道药材的研究应用历史久远,无论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还是现代科学手段,也无论是引种栽培、成分分析或提高临床疗效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距离阐明药材地道性的科学内涵还相差甚远,还没有对中药学术的振兴产生重大影响。但我国目前中药材生产和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还很低,距离国际市场和中药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生产出药材难以确保质量,影响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4]。当今国际市场植物药(含中药)的需求正以年增长10%以上的速度递增。这些都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在“十五”期间,按我国即将颁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建设一批我国地道中药材示范基地,在国内逐步做到中药材生产标准化、工程化和现代化,相信在现代科学的指引下,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地道药材的研究开发上能取得重大突破,为使中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打下基础。
7 地道药材是解决药材生产中伪劣品种混乱的有效措施
虽然正品药材并不一定是地道药材,但地道药材一定是优质药材。由于用药量不断增加,野生物种资源又不断减少,使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结果导致药材伪劣品种日益增多,质量不断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地道药材。在充分保证优质药材供应的前提下,伪劣的药材就没有了市场。
4 建立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
结合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选择符合GAP要求的、最适宜地道药材生产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对原有的老生产基地可按 GAP标准进行审查,合格者予以认定。对新发展的生产基地,应根据全国各地的实际和市场情况,经基地提出申请,当地政府同意,专家进行论证,省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挂牌成为生产基地,以规范地道药材基地的建设,防止一哄而上,过量的发展[1]。
四大怀药的道地性
“四大怀药”的道地性经过漫长的实践和摸索,不同产地的中药材在医疗效果上的差异逐步被医药界认识,于是提出了药材道地与否的理论。
历史上最早记载用药要重视道地产地的,是南北朝时期名医陶弘景,他说:‚诸药所生,皆的有境界……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
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唐朝颁行的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出版,孙志约在《序》中说:‚动植形生,因地舛性……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药王孙思邈也一再强调:‚古之医者,自解自采,阴干曝干皆如法。
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病十愈八九;今之医者,不知采取时节,至于出产土地,新、陈、虚、实,一皆不悉,所以治病十得五也‛。
到了宋朝,药物学家寇宗奭又强调:‚凡用药必择土地可宜者,则药力巨,用之有据。
……若不推究厥理,治病徒费其功‛。
李杲也说:‚凡诸草、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
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
当代道地药材理论权威、中国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教授赵桔材先生,针对中药材道地性强调:‚‘土地所出’是评价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
河南省中药研究专家赵曦也强调:‚地道药材是中药界的脊梁,是中医最有效、最信任的武器,是研究新药取之不尽的源泉,在生产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药史上有‚非地道药材就没有中药‛之说。
陶弘景首创了‚道地药材‛的理论,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寻找。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寻,一直到唐朝,医药界才逐步公认:地黄、山药、牛膝、菊花以唐朝怀州(今焦作市所辖武陟、沁阳等县)所产最为地道。
并为区别其他产地的产品,逐步对这四种药材冠以‚怀‛字。
为什么以武陟为主的焦作市辖区产的地黄、山药、牛膝、菊花最为道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1、无可比拟的自然条件和加工方法奠定了道地四大怀药基础。
古怀州属温暖大陆性季风气候,是黄沁河冲积平原。
境内的黄河、沁河、蟒河、济水、沙河等十数条河流,就像拧麻花一样在这里滚来滚去,在反复的冲击改道中形成了这片冲积平原。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何谓“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标准化的概念,是指一定的中药品种在特定生态条件(如环境、气候)、独特的栽培和炮制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较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之功效的确是地道实在、确切可靠,不愧为道地”、“地道”之称。
“道地药材”的命名特点通常,道地药材在其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比如,“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和“浙八味”(杭麦冬、杭菊花、浙元参、延胡索、白术、山茱萸、白芍、浙贝母)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
此外,还有山东阿胶、山东莱阳沙参、安徽凤凰山丹皮、广东阳春砂仁、广东新会陈皮、四川康定炉贝、宁夏中宁枸杞等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的“十大产区”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关药地区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北药主要包括山楂、党参、北沙参、知母、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质量管理技术》课程
结课作业
(二○一五至二○一六学年度第2学期)
作业题目:药材的地道性
学生姓名:李丹
学生学号: 20132112310017
所在学院:海洋学院
年级专业: 2013 级制药工程专业任课教师:刘富平
完成日期: 2016 年 6 月 15 日
药材的地道性
中药材质量均一、稳定、可靠是中药质量、可靠的基础,是保证中药临床疗效的根本。
古代对药材质量的判定,除了考虑外观、质地、气味等因素外,药材的产地、采收季节、自然地理环境都是判断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古人特别强调药材的“道地”性,即有名产地出产的。
“道”,古代行政区划名。
东汉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云“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
强调了区分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
“道地”作为专有名词正式见于明·刘文泰等编修的《本草品汇精要》,该书每种药都列“地”项,标明药材产地,并在某些药材的“地”项下又列“道地”专项,特别指出来源于特定产地的药材具有更好的疗效。
建国以前,中医药处于被消灭的地位,中医药界奋起斗争,视中医药的疗效为生命,各有名的大药店所经营的中药材都择优质道地药材,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备精益求精,故产品的质量声誉较高,创建了许多百年以上的名牌药店,如北京的同仁堂、哈尔滨的世一堂、杭州的胡庆余堂、重庆的桐君阁、苏州的雷允上、广州的陈李济等。
建国以后,建立了中国药材总公司,对名贵紧缺的药材品种实行“统管”的政策。
中央以下设一、二、三级批发机构,促进了中药商品的正常流通。
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合编的《药材资料汇编》,按西怀类、山浙类、川汉类、南广类等不同道地品对药材进行了分类,它反映出了20世纪“道地药材”的风貌。
由于道地药材的产量难于满足临床需要,因此人们对药材进行了大量的移地引种,扩大产区,虽为解决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却忽视了药材生长的特定生态环境,致使品质退化,疗效下降。
清代医家徐大椿在其《药性变迁论》中云:“今以(古)方施用,竟有应有不应,其故何哉?盖有数端焉:一则地气之殊也,当时初用之始,必有所产之地,此乃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
以后移种他方,则地气移而力薄矣。
一则种类之异也,当时所采,皆生于山谷之中,元气未泄,故得气独厚,今皆人工种植,既非山谷之真气,又加灌溉之功,则性不淡而薄劣矣。
”明确提示医者在临床治疗中,虽然辨证准确,选方得当,但如果药材不地道,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必须重视药材生产基地和生态环境的选择与营造!
一、药材生产基地选择的原则
基地选择首先要坚持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
遵循自然规律,应用气候相适应原理,满足物种固有习性要求。
同时对栽培品种,特别是地道中药材,进行历史考证,考证内容主要有种植历史、质量状况、药农生产经验等。
其次,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即药材生产不受污染。
第三要有可操作性,即药材生产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1)地域性
土壤、气候表现出的地带性与(动)植物的区域分布密切关联当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与某一生物的生态习性相匹配时,这一生物就能生存,其分布区域就生态适宜区的范围,分布区域中心,耐性限度处于最适范围,即生态最适区。
人们在生产布局中,可以通过对限制因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药用植物的最适宜区域。
只有在这一区域建立药材产地才是合理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发展地产药材,尤其是地道药材的原因。
如果引种外地种类,应考察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气候(温度、降水、日照)、土壤等,遵循自然规律,应用气候相似论原理,尽量满足物种固有习性的要求。
确定产地还应作历史考证,如是否地道药材,有无民间种植(养殖)历史,质量有无变化,当地群众积累的经验等等。
(2)安全性
安全性,即要求药材不受污染。
药材生产地区无污染源(如矿山、化工厂等)。
空气、土壤、水源应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以保证生产的药材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指标等。
有些药材原产地可能发生多种变化,如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
这些变化往往比较缓慢,不易为人觉察,但对药用动植物却有影响。
有的由于人为的因素,如落后的耕作制度、无节制的施用化肥农药、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及地方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或是生物疫区等,这些地区都不适宜生产优质药材,应废弃,另选场址。
(3)可操作性
药材生产基地既要求优越的自然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它包括当地人文状况、经济状况、投资环境以及交通、供水、动力、通讯、治安等。
二、药材生产地选择调查内容
(1)自然环境调查包括气象,地貌,土壤肥力,水文,动植物资源及植
被覆盖率等。
(2)产地社会,人群及地方病调查产地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有关原始监察资料调查。
(3)农业耕作度及作物栽培情况调查包括3年来化肥,农药使用情况。
(4)产地及产地周围污染源调查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及交通污染源调查等。
三、药材产地选择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主要包括大气,水(含自然降水),土壤等。
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
产地及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特别是上风口不得有污染,如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等。
不得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也不得有烟尘,粉尘。
生产用水不能含有污染源,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汞,铅,铬,镉,酚,苯,氰等,要远离对水造成污染的工厂,矿山,产地因位于地表水上游。
尽量避开某些因地质形成原因而致使水中有害物质超标的地区。
土壤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质量要求,产地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并未受到人为污染,土壤中无农药残留,基地距主干公路线50-100m 以上,土壤肥力符合中药材生产要求。
四、实施GAP的意义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是从保障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的各种因素,规范药材生产各环节及全过程,以保证中药材的真实,安全,有效,可控和质量稳定。
中药材GAP的制定虽然是针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的,但由于药材来源于药用动、植物的,因此GAP的一大部分内容是针对生活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制订的,其中包括人类的干预如引种、驯化、栽培、饲养、野生药用植动物的抚育等。
中药材GAP既适用于栽培、饲养的物种,也包括野生种和外来种。
所谓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以植物药来说,就是从播种,经过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到收获,及至形成商品药材(经初加工)为止。
一般不包括饮片炮制。
但根据中药材生产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就地加工饮片的有利因素,国家鼓励中药材生产企业按相关法规要求,在产地发展加工中药饮片。
实现中药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
中药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
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中药标准化包括药材标准化、饮片标准化和中成药标准化。
其中中药材标准化是基础,而中药材的标准化有赖于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因为药材是通过一定的生产过程而形成的。
药用动植物的不同种质、不同生态环境,不同栽培和养殖技术以及采收、加工等方法都会影响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药材的生产是中药药品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源头,只有首先抓住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的质量问题和中药标准化和现代化问题。
实施GAP是促进中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农业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中药材生产也是其中组成部分。
发展中药材生产,使之规范化、规模化,面向市场走向产业化,不仅仅是制药企业和医疗保健事业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道路。
五、结语
中药是祖国医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要为祖国人民医疗事业服务,还应对世界医学做出贡献,根据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不少企业努力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不少外国企业也要求供应标准化的中药原料。
世界卫生组织已在2003年正式制定GAP。
因此中药材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规范化与规模化,即按照GAP生产药材。
我国是资源大国,药物资源丰富多样,且具有悠久的医药文化,我们应在传统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中药现代化方面,建立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为国际传统药物界不断提供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