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教案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高一年新课程)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高一年新课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内容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1节,从内容上讲,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
前者是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节,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着手,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方法与策略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先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情况。
我们本学期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共一册,是必修课程,共用36课时来完成。
我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
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板书)(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果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女生a: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玩电脑,我在家用宽带上网,不爱玩游戏,偶尔上网聊聊天。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4篇)
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范文(优秀4篇)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案篇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投影展示几个信息技术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教学一、信息技术概念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⑴语言的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⑴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有些语言则只为几千乃至几百人使用,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语,中国的鄂伦春语、赫哲语。
⑴文字的创造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诞生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类语言的起源,距今至少有上百万年,人类最早的文字诞生到今天,最多也不过五六千年。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
由此可知,历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
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⑴印刷术的发明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印刷术,都是在我国印刷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印刷术和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
它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称为「文明之母」。
⑴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电报: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SOS,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
”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命,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人教-中图版2019)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案课题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型班课课时1授课班级高一1班学习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应能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生应能描述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以及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如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技能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估信息技术在不同社会领域(如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的应用及其影响。
学生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流。
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培养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持续兴趣,并认识到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学生应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伦理、安全和隐私问题,形成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综合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以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研究和项目工作,让学生探索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增强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基本技术,并认识到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语言的产生到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应掌握各个阶段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和突破。
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强调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信息技术如何在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实现创新和转型。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的技术进步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理解:解释和举例说明微电子、传感、通信、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复杂技术如何工作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融合。
信息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全面认识:让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理解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2019)必修1
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2019)必修1.1.2数字化与编码教案在分享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本环节中,学生将通过自选素材的方式,探究数据与信息的特征,并在分享过程中了解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
同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上传素材,观看并展示分享内容,总结不同表达方式。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任务导入:了解压缩的作用和分类1.介绍数据压缩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压缩的分类。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的区别。
3.学生小组合作,收集和整理不同类型的压缩工具,探究它们的压缩方式和原理。
4.学生分享探究结果,总结不同类型压缩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数据压缩的作用和分类,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的区别。
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不同类型的压缩工具,从而总结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介绍数据压缩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压缩的分类。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的区别。
学生小组合作,收集和整理不同类型的压缩工具,探究它们的压缩方式和原理。
学生分享探究结果,总结不同类型压缩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实践体验:选择适合的压缩工具1.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压缩工具,进行数据压缩。
2.学生分享压缩结果,总结压缩工具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压缩工具的选择原则。
并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指导和评价。
在本环节中,学生将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压缩工具进行数据压缩,并分享压缩结果,总结压缩工具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同时,教师将引导学生思考压缩工具的选择原则,并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指导和评价。
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压缩工具,进行数据压缩。
学生分享压缩结果,总结压缩工具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压缩工具的选择原则,并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指导和评价。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任务驱动、游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探究数据压缩的作用和分类,选择适合的压缩工具进行数据压缩。
2019年上半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教案汇总
2019年上半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面试题目汇总一、考题回顾高中信息技术《认识Excel窗口》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做好的课程表,提出问题“运用我们之前所学的记事本或写字板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吗?”学生给出的回答是“能”,使用word中的表格。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次出示“某公司的财务表,图表等”,提问“这些还可以制作吗?”学生会给出答案“好像不能”。
教师:“那么今天老师在给大家介绍一位数据处理的大师——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引入新课——认识Excel窗口(二)新课讲授任务一:启动Excel教师先介绍有关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的有关知识。
并且进行提问“如何启动Excel呢?”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启动“Word”的方法,进行自主的探究。
并请学生演示他们的方法,根据多个同学的演示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启动Excel的三种方法:1.双击桌面上Excel的快捷图标。
2.单击【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Office】→【Excel】3.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新建】→【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然后单击,单击Excel图标,同样可以启动Excel。
Excel已经打开了,那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呢?任务二:认识界面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和已经打开的软件两人一小组,自主的认识Excel界面,之后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用鼠标指,学生说出其部分名称。
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名菜单的名称,但是对于菜单下拉列表的功能还不够熟悉。
与Word菜单的功能又有那些区别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常用菜单的功能,教师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对比Word分别认识菜单栏和工具栏的各个菜单项和按钮名称及其功能。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教师请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其次教师讲解它与Word 界面的的不同之处:比如单元格、编辑栏等的概念及作用,并让学生完成PPT 上Word与Excel菜单栏中共同拥有的菜单和分别各有的菜单的表格。
最新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信息技术上课教案
信息技术计算机结构原理初步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了解各设备的功能及特点。
2.能够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老师展示的图片,能熟练识别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增强学生对硬件设备的识别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游戏活动过程,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及其功能,提升学员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增强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能识别各功能部件实物的名称。
【难点】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特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经学过的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知识,引导大家思考计算机如何响应人类应用需求,从而导入本课新知。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计算机这么长时间了,计算机能做哪些事情,大家能举例说明下吗?【学生】可以用计算机做文档,电子表格,还可以上网查阅所需资料,给朋友发邮件……【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对,计算机功能好强大!既然计算机能做这么多工作,它是依靠哪些部件来工作的呢,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学生】键盘、鼠标,还有显示器、机箱。
【教师】对,大家猜想下,机箱内部还有其他设备吗?【学生】应该还有设备。
因为能听见有设备运转的声音。
【教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猜到机箱内部还有计算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些设备。
具体是什么设备大家想知道吗?想,那就请大家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计算机结构原理初步》。
(二)新课讲授1.认识计算机内部结构【教师】请学生思考2个问题:(1)我们在制作Word文档、Excel表时,没有计算机的机箱、显示器等外部设备能实现制作任务吗?(2)只有机箱、显示器等外部设备,但没有安装office软件,可以制作Word文档、Excel表格吗?【学生】都不能。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信息技术》真题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动画》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2019年5月18日吉林长春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多媒体技术-动画2.内容:动画( Motivation)是运动的画面,是人们想象的艺术,它通过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连续的静上图像,从而使人得到动态视觉的效果。
计算机动画是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系列能够实时演播的连续画面,它可以把人们的视觉引向一些客观不存在的事物或很难做到的事情上。
计算机在创建画面、着色、录制、特技剪辑和后期制作等整个动画制作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
计算机动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研究二维动画系统。
20 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重心转移到三维动画上。
随着图形工作站和计算机图形学的飞速发展,一批可生成真实感动画的三维动画系统相继面世。
1993年,美国制作的电影《侏罗纪公园》虚构了恐龙复活的生动画面,引起全球轰动,获得创记录的票房收人,这不能不说是计算机动画的巨大成就。
由于视觉空间的不同,计算机动画有二维与三维之分。
二维动画是依靠平面绘图,以二维的平面形象表现场景和叙事,没有真实的立体感,如图1-2-9所示。
三维动画是依靠建立空间三维模型,产生正面、侧面和反面等空间感觉,具有真实的立体感。
三维动画不同于二维动画的绘图,它采用的是建立三维模型,然后通过“贴图”体现材料质感,通过调整虚拟摄像机和“打光” 形成逼真的立体画面,如图1-2-10所示。
计算机动画的关键技术在于支持动画制作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由专业人员开发的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可以使我们较方便地制作计算机动画,它采用关键帧( Keyframe)技术设置场景和角色,然后自动生成中间动画。
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而且使动画效果流畅自然。
因此,计算机动画被大量用于电影电视特技、广告、教学、模拟训练、辅助设计和电子游戏等方面的设计与制作。
常用的计算机动画文件格式主要有用于网络传输的GIF格式和SWF格式,以及可支持三维动画的FLI和FLC格式等。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信息技术学科真题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CCD(电子耦合器件)广泛应用在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中,是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光线经过CCD,可以完成()。
A.A/D转换B.D/A转换C.电光转换D.光电转换2.对某Word文档的修订如图1所示,则修订处的原文应为()。
A.成了小鸟们的喜爱的天堂-B.成了小鸟们的喜爱和天堂C.这也就成了小鸟们喜爱和天堂D.这也就成了小鸟们喜爱的天堂3.网络钓鱼是指不法分子通过批量发送欺骗性信息,引诱收信人主动提供其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账号ID或信用卡详细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非法交易的行为。
对此行为,在国家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用户也要及时为计算机()。
A.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定期升级B.安装语音软件和加密狗,并定期升级C.增加密码长度,并开通短信口令功能D.增加网络带宽,并设置复杂的验证码4.如图3所示的PowerPoint动画效果为椭圆先向右运动,然后矩形在椭圆运动结束后立即向左运动,则矩形对象的动画效果“计时”参数设置正确的界面是()。
A.B.C.D.5.某音频软件打开一个文件后的状态栏界面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文件采用有损压缩B.此文件是一个mp3文件C.此文件量化位数是122位D.此文件的采样频率是4100Hz6.某用户桌面如图5所示,下列关于窗口排列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平铺窗口B.自动排列窗口C.纵向平铺窗口D.横向平铺窗口7.自2017年起,全国各大火车站陆续开始采取自动实名制验证验票闸机系统,旅客只要持二代身份证和蓝色磁介质车票(蓝票)即可“刷脸”进站,有效地保证了票、证、人“三合一”,典型界面如图6所示。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性,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特性,信息技术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历史资料分析、预测未来。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2.1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主机的结构,外设的种类。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讲解、小组讨论。
2.2 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的计算机软件类型。
教学内容:软件的定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类,软件的获取和安装。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三章:操作系统3.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常见的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3.2 窗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学会窗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文件管理、应用程序的使用。
教学内容:窗口操作系统的启动、退出,桌面环境的使用,文件和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小组练习。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基础4.1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应用,认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拓扑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学会使用互联网,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使用方法,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小组练习。
2019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第一章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第一节信息及信息技术概述一、信息1、定义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以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实际的内容,能够为视觉、听觉、触觉和嗅、味觉等信息采集器官采集到的各种直观的、抽象的事物(例如文字、音乐、景物、色彩等都被成为信息)。
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只是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必须依靠某种媒介进行传递。
2、信息的基本特征(1)载体依附性;(2)共享性;(3)可传递性;(4)价值性;(5)价值相对性;(6)时效性;(7)真伪性;(8)可处理性。
3、信息处理(1)信息采集:可靠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实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易用性原则,计划性原则,预见性原则。
(2)信息加工:(3)信息编码:二、信息技术1、概念(1)信息技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
(2)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3)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2、信息技术发展阶段(1)第一次信息技术是语言的使用,距今约35000-50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第二次信息技术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前。
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第三次信息技术是印刷术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的北宋时期。
(4)第四次信息技术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19世纪中叶以后。
实现了以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的目的。
(5)第五次信息技术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20世纪60年代。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虚拟化。
4、前沿技术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3D打印,可穿戴技术三、信息安全1、定义(1)从信息安全所涉及层面的角度,定义为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网络)的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2.4常见算法的程序实现
常见算法的程序实现【课程标准】●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和运行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票据中模糊数字推断”情境,分析数字推断的过程,理解枚举算法的基本原理。
(计算思维)●通过“判断一个数是不是素数”任务,了解枚举算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能用流程图描述该问题求解的算法,能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实现问题求解。
(计算思维)●体验枚举算法的执行效率,认识优化算法的必要性。
(计算思维)●通过与生活实例的结合运用,学会使用枚举算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社会责任)【学业要求】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问题解决和规划设计能力,而且乐于动手操作,勇于探索。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算法及其特征,能用流程图描述问题求解的算法;掌握了Python语言的基本知识,能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但是还缺乏对利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系统化梳理,对常用的典型算法(如枚举算法)缺乏深入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枚举算法的核心思想和典型特征;能结合实际问题,编写程序实现枚举算法并调试运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算法的执行效率,体验算法优化在问题解决中的价值。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对照实验法和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通过“票据中模糊数字推断”问题导入,讲授枚举算法的基本原理。
●任务驱动法: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素数”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在枚举算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算法分析、程序编写与调试。
●对照实验法:运用对照实验法,比较“寻找1000以内的所有素数”的两个程序的运行效率,认识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密码解密”的任务,体会枚举算法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完整)2019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1、概念 (1)信息技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 (2)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3)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2、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1)第一次信息技术是语言的使用,距今约 35000-50000 年前。语言的使用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d. 汉字字形码 字形码是汉字输出码,输出汉字时都采用图形方式,无论汉字的笔画多少,每个汉字都可以写到同样大
小的方块中。 通常有点阵和矢量(轮廓)两种表示方法。 字形码所占字节数=点阵行数*点阵列数/8。
1、诞生 2、发展历史 P.29 (1)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2)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3)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4)第四代(1971 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二、计算机特点和应用
1、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逻辑运算能力强,存储量大,自动化程度高 2、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和信息处理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虚拟现实(VR) (6)网络通信
三、信息安全
1、定义 (1)从信息安全所涉及层面的角度,定义为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网络)的安全、保障运 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2)从信息安全所涉及的安全属性的角度,定义为信息安全涉及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综合 起来说,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 2、信息安全三要素 (1)保密性:指网络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 (2)完整性:指在传输、存储信息或数据的过程中,确保信息或收据不被未授权用户篡改或在篡改后能够被迅速 发现。 (3)可用性:指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的拒绝。 3、计算机病毒 (1)特点: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不可预见性。 (2)防治:
2019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信息技术
C 程序设计
算法流程图 算法流程图 算法流程图 算法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的具体表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性 质
案例分析题 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教学评价的类型及作用
信息 技术 教学
论
2017 年上半年
2018 年下半年
教学设计题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
单选题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
考点·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应用 (1)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2)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5.人工智能 (1)机器人 (2)机器翻译 (3)机器博弈 (4)模式识别 常见的模式识别主要有:语音识别、文字识别、指纹识别等。 (5)专家系统 6.电子商务
技术、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算法和程序设计基础、信息技术教
学论共八个模块。
现就近 2 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本考情总结如下:
1.试卷结构分析:
笔试时间 总分值 考试题型
题量和分值
试卷分值占比
单选题
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2017 年下半年
2017 年上半年 2018 年下半年
单选题 简答题 单选题 简答题 单选题 简答题 单选题 简答题 单选题 简答题 单选题
单选题 简答题 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案例分析题 单选题 单选题
信息安全意识、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机器学习
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信息的特征 计算机道德规范、信息安全与社会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信息安全与社会 信息安全意识、语音识别技术、计算机的法律法规及道 德规范、信息及网络安全 信息采集的原则 二进制编码、逻辑电路、计算机参数、计算机的应用技 术、数据与编码、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硬件接口 虚拟现实技术、汉字字形码、数值编码 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内容 点阵图存储容量的计算、信息编码、人工智能、进制转 换 二进制编码、手机的参数信息、人工智能、计算机工作 原理 常见存储设备的特点 Excel 中日期运算、Word 中文字的选择、Excel 常用函 数、Word 拼写和语法检查
2019年最新版精品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合辑】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三篇】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为大家准备了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IP地址及其管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能通过计算分辨出IP地址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
【难点】能进行IP地址类型识别。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
环节二、新知探究任务一、答一答(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老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书二、查一查1.设置小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任务三、说一说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
《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和技巧》一、教学目标在任务驱动与分组协作中体验和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
能够借助网络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碰到的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①掌握各类网络信息检索方法;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三、教学难点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教科版(2019)的信息技术必修1教学设计
教科版(2019)的信息技术必修1教学设计1. 课程概述1.1 课程简介《信息技术必修1》是教科版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针对高中阶段学生设计。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探究、实践、创新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 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
- 培养信息意识,能够安全、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 提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教学内容2.1 教学模块《信息技术必修1》课程共分为五个模块:1. 信息技术基础2. 计算机网络3. 数据库基础4. 程序设计5. 信息技术应用2.2 教学目标- 模块一: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技能。
- 模块二: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结构,熟练使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 模块三:培养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 模块四: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模块五: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3. 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讨论、实践、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
设置课后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3.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4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后实践项目中的成果。
4. 教学资源-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1》- 辅助材料:教学PPT、课后实践项目、案例分析等-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课程、学术文章、视频教程等- 硬件资源:计算机、网络设备、编程工具等5.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上半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教案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上半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教案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上半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教案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年上半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面试题目汇总一、考题回顾高中信息技术《认识Excel窗口》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做好的课程表,提出问题“运用我们之前所学的记事本或写字板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吗?”学生给出的回答是“能",使用word中的表格。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次出示“某公司的财务表,图表等",提问“这些还可以制作吗?”学生会给出答案“好像不能”。
教师:“那么今天老师在给大家介绍一位数据处理的大师——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引入新课——认识Excel窗口(二)新课讲授任务一:启动Excel教师先介绍有关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的有关知识。
并且进行提问“如何启动Excel呢?”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启动“Word”的方法,进行自主的探究。
并请学生演示他们的方法,根据多个同学的演示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启动Excel的三种方法:1。
双击桌面上Excel的快捷图标。
2。
单击【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Office】→【Excel】3。
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新建】→【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然后单击,单击Excel图标,同样可以启动Excel。
Excel已经打开了,那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呢?任务二:认识界面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和已经打开的软件两人一小组,自主的认识Excel界面,之后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用鼠标指,学生说出其部分名称。
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名菜单的名称,但是对于菜单下拉列表的功能还不够熟悉。
与Word菜单的功能又有那些区别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常用菜单的功能,教师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对比Word分别认识菜单栏和工具栏的各个菜单项和按钮名称及其功能。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教师请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其次教师讲解它与Word界面的的不同之处:比如单元格、编辑栏等的概念及作用,并让学生完成PPT上Word与Excel 菜单栏中共同拥有的菜单和分别各有的菜单的表格.教师继续提问学生,有的同学可以看到工具栏,而有的同学看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引出下一个任务。
任务三:显示/隐藏工具栏教师操作完成隐藏绘图工具栏的操作,请一位同学来帮老师把格式工具栏给找回来。
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和找回的操作流程是一样的。
即首先打开视图菜单;然后在【视图菜单】→【工具栏】选项卡中,单击需要显示/隐藏的选项;最后如果选项前有√则显示,没有√则隐藏,选中所需显示或者隐藏进行单击。
(三)巩固提高请同学根据课上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才能将任务窗格隐藏,随后请学生操作,对于快速完成的同学予以表扬,也要鼓励其他的同学不要气馁。
(四)小结作业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
作业:请学生尝试输入数据和文字,感受与Word的不同之处,并尝试进行数据的操作,比如求和等.【答辩题目及解析】1。
如何在Excel中显示/隐藏工具栏?【参考答案】(1)打开视图菜单;(2)在【视图菜单】→【工具栏】选项卡中,单击需要显示/隐藏的选项;(3)选项前有√则显示,没有√则隐藏,选中所需显示或者隐藏进行单击。
2. 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如何设计的?【参考答案】(1)熟悉Excel窗口;能够熟练的输入数据.(2)通过观察老师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合作交流概括的能力。
(3)感受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来源于生活,服务到生活中去。
一、考题回顾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系统》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提问学生上节课学过什么,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当你面对一台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时,你能做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都不能做),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计算机只有硬件不能工作的原因,从而引出新课-—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二)新课讲授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计算机软件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同学们认为什么是软件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软件的概念,并在用组织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用“把硬件比作一座房子,系统比作房子的主人,应用软件比作家具”的例子比喻说明如果一座房子没有主人和家具,房子就没有用了。
以此来说明软件在计算机上的重要性。
任务一:软件系统操作系统是指用于启动计算机,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数据程序。
提问学生:你们的计算机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复习查看操作系统的方法,用鼠标选中我的电脑,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即可查询当前计算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
随后继续提问:除了同学们看到的这个Windows XP以外还有哪些操作系统呢?引导同学们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还有:DOS、Windows、Linux、ios 等。
目前常用的微型计算机,一般都是在裸机上安装了名为BIOS的软件后,再安装操作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的BIOS编译或解释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以及字处理、表处理、图像处理等应用软件,从而形成的具有很强信息处理功能的系统。
教室布置任务:自主探究BIOS的作用,并派代表回答。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以及网上搜索,能够总结出:BIOS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对硬件的控制手段,相当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一座桥梁,而它本身也是一种软件.裸机配上BIOS以后,就形成了比较初级的系统.这时,用键盘可以输入字符,磁盘驱动器可以读写信息,显示器可以显示信息,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安装DOS或Windows以及其他操作系统,使整个系统进一步升级。
任务二:应用软件我们常见的应用软件有哪些呢?根据学生回答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IE浏览器、WPS、Word、Excel、PowerPoint等都是应用软件,各种管理软件、辅助教学软件、媒体播放软件、游戏软件等也都可以看做应用软件。
布置任务:把这些常见的软件分为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
任务三:硬件、操作系统和软件之间的关系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硬件知识,根据学生回答和本节课所学,总结出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硬件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就没有计算机。
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计算机的存在也就毫无价值。
硬件系统的发展给软件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而软件系统的发展又给硬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说,系统软件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桥梁。
在“裸机+BIOS”形成的系统之上,再安装了系统软件,计算机的功能更强了,使用它也更方便了。
(三)巩固提高请同学们回答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应用软件还是系统软件.学生回答: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应用软件。
(四)小结作业小结: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来进行小结,找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今天的收获都有哪些,老师根据情况进行补充总结。
作业:将计算机软硬件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复习,完成课后习题作业。
【答辩题目及解析】1。
为什么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应用软件,而不是软件系统?【参考答案】学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为了管理图书而开发的应用软件,是为了人们方便管理图书而被开发出来为用户使用的。
而系统软件是指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操作。
一般人们都把操作系统、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解释或编译程序等看做系统软件.所以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应用软件.2。
本节课将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如何开展?【参考答案】本节课将采用问答法、任务驱动法进行授课。
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分解成为具有层次性的小任务进行讲解,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核心展开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的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个发展。
一、考题回顾高中信息技术《信息采集》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学过了确定信息需求,获取信息来源.那确定了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去采集信息呢?-—引入新课——采集信息。
(二)新知探究任务一:采集信息的方法采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会有不同的采集方法。
提问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有哪些方法,学生:事物本身、他人、媒体.请学生再次思考与之对应的获取信息的方法有哪些.同桌之间讨论3分钟后提问学生。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加以补充,出示表格请学生结合课本,分组讨论通过事物本身、他人、媒体获取信息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找三组代表分别说通过这三种方法获取信息的特点。
教师及时点评补充。
1。
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能够直接观察事物本身或事件发展过程直接获取信息.例如:当你要了解一个活动的过程,往往需要亲临现场观察与体验,获取第一手资料;当你需要知道某个实验结果时,则需要反复做实验获取数据。
毕竟“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一尝"。
但是每次都亲自探究获取信息效率会很慢,为了提高效率,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所以可以借助他人获取信息。
2。
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与人交流可以间接获取信息,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
例如:学习上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在课题研究中碰到困难,可以请教有关方面的专家。
当你需要了解不同的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可以通过设计问卷向调查对象了解你所需要的信息。
除了面对面直接交流外,还可以通过电话交流、网上交流等,使得人们传递信息更加便捷。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交流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使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我们应学会从各种媒体采集信息.3。
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已成为越来越多人采用的方式,能够搜集到丰富多样的信息。
如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检索、音像制品的分类检索,以及按时间类别、节目类别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等.不管是何种采集方法,都要符合这4个原则:主动及时原则;真实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系统性原则。
了解了采集信息的方法,接下来一块儿看看采集信息的工具有哪些.任务二:采集信息的工具提问学生除了传统的纸和笔还有哪些常见的采集信息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用来采集什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