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_1.docx

合集下载

中农大乡村传播学--农业信息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农大乡村传播学--农业信息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业信息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在现在农业社会中,科技信息的传播在促进“三农”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信息推广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比起国外农业传播学方面的研究,我国对于新型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在农业科技信息创新推广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信息传播存在问题对策目录1 传播学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2)2农业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传播者的局限性 (2)2.2受众自身的制约 (2)2.3政府支持乏力 (3)2.4农业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瓶颈 (3)3对策 (3)3.1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4)3.2突破农业媒介传播的瓶颈,提高农业传播效果。

(4)3.3提高农业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村的了解。

(4)3.4提高受众的自身素质 (5)4 结论 (5)参考文献 (5)1传播学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传播学是指研究社会信息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科学。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统的农业信息推广主要依靠的是两级传播模式,即通过农业推广员所进行的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

在早期的农业信息推广中,这种传播方式的确起到了信息示范推广的作用。

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逐渐表现出种种弊端。

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信息是一个长期有规律性的传播活动,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的经济利益甚至是国际民生的大发展,且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受到土壤、气候、生态等自然条件的制约。

另外,从传播对象来讲,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内容都要考虑到农民受教育程度、思想观念以及所处地域,这些都使得在实际的传播过程当中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有效化和有序化难度大大增加了。

2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农业传播者的局限性在农业科技传播中,传播媒介缺乏一批既懂传播又懂农业的专业人员。

从事农业科技传播者的专业背景多是社会、人文学科,这样的学科背景导致传播中的三缺:一是缺乏对农民的了解。

探析广播电视新闻在对农宣传中的难题与对策

探析广播电视新闻在对农宣传中的难题与对策

的内部 体 制改革 ,开 始制 定并 且逐 步完 网络等 基 础设 施建 设应 该 引起 足够 善 考核 制 度。在 经费 没有 任何 增加 的情 重视 , 开展实施 “ 村村通 …‘ 村 村响” 工程 , 况下 , “ 增量 、提质 ”工作 显得无从 下手 , 也需 要使 中央 农村 广 电节 目可 以在农 村 结合在线新 闻网站;同时 , 与 当前 的运 行机 制相 结 合 ,经 费短 缺 的 范围广泛覆盖 ,
关键词 :广播 电视 新闻 ;对农宣传 ;新 闻中心
… … … … … … ● ●
1 县级广播 电视新 闻中心在 对农 宣传 中 及机器 。 不管是摄 录设备 , 还是非编设备 , 群众 的需 求。县 级 台的各 类广 播 电视节 的难 题 与 中央 、省级 电视 台相 比较 ,是没 有任 目,主要 面 向农 民和基 层群众 播 出 ,并 1 . 1 经费短缺 何 可 比性 的。这 样 的话 ,电视 台 的播 出 且 其 中主要 针对对农 或者涉农开展 工作 。 当前 ,一 些 比较 小型 的广 播 电视 新 信号 就会 因为设 备 的落后 和 陈 旧无 法保 与县 域经 济 、人 文特 点 和农 民群众 需求 闻 中心 ,拥 有一 个完 整独 立 的 电视 台还 障播 出质 量 ,从 而使县 级 电视 台 的受众 相 结 合 ,办 出具 有地 方 特色 、针对 性较 是不太可 能的 , 这样 一来 , 没有 电视频道 , 群体越来越少 ,呈现下 滑趋 势。 强 的地方 节 目。不管 是 县级 台广播 ,还 广 告权 也 被上 收 ,广 告 也就 无从 谈起 , 2 县级广播 电视新 闻对农 宣传 的对策 是 电视 台的黄 金时 段 ,都需 要适 当安排 在2 0 0 6年 以后 ,新 闻中心实施 全面有效 2 . 1 加强广 电网络建设 对 农栏 目节 目,尽 量 一周 可 以达到 三档

广播电视对农传播的问题及对策

广播电视对农传播的问题及对策
的 内涵 和 意 义 不 能 充 分 理解 。 这 就 更 需 要 对 农 传 播媒 体 切 实做到话语通俗化 、 表 达 简 洁 化 和 思 路 民俗 化 , 然 而 现在的对农广播 、 电视 在 这 一 点 上 做 得 远 远 不 够 。正 是
基 于对 农传播工作者和农 民 自身双方对 彼此的理解程
度 不够 ,导 致 了 正 常 交流 的阻 塞 和 信 息反 馈 的 缺 乏 , 影
响 了对 农 传 播 的 效 果 。
二、 对农广播 、 电视 的发展策 略
虽 然 对 农 传 播 现状 不容 乐 观 , 但发 展 对 农 广 播 电 视
品牌 代 表 着 受 众 对 节 目的认 可 和 感 受 , 更 体 现 着 一 个 媒 体 的 创 新 意 识 和社 会影 响力 。近 年 来 的 湖 南 卫 视 、
通工程” 和“ 西新工程” 等 旨在 加 强 广 电 覆 盖 率 的 重 要 举 措 ,全 国无 法 收 看 电视 的 人 数 已 缩 减 至 4 0 0 0万 左 右 ,
这 为 对 农 电视 的 广 泛 传 播 、 尤 其是西部地 区 、 少 数 民族
的经验 、 没 有 深 入 农 村 去 体 验 农 民的 现 实 生 活 , 而 是 凭
办, 山西卫视的《 黄土地 》 播出次数明显减 少 , 节 目的 影 响 力 也大 不 如 前 。
( 五) 节 目制 作 者 对 农 业 、 农村 、 农 民 了解 不 足 与农
! 甄 垂 霪 蘧 霉 黼 麓 蕹 覆 蘧 i 嚣 盘 嚣 隅 I
抄袭或粗制滥造 , 严重脱离本地实际 , 传播效果很差 。
( 四) 对农广播 、 电视 节 目缺 乏 品 牌 意 识 。 创 新 力 度 不 足 。在 市 场 竞 争 中缺 乏 内在 的 原 动 力 和 外 部 的 驱 动

对农电视信息传播低效原因析略及其应对策略

对农电视信息传播低效原因析略及其应对策略

对农电视信息传播低效原因析略及其应对策略对农电视信息传播是对农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就目前对农电视信息传播低效的现状、原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对策,希望能提升对农电视信息传播的效果,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标签:对农电视信息传播低效原因对策在我国农村,电视是农民首选的大众传媒,能够满足农村受众增产增收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对咨询的需求、生活服务的需求、娱乐的需求。

尽管国家一贯重视对农的宣传工作,但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在履行职能上做的还远远不够,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其宣传报道不能满足当下“三农”发展的实际需求。

对农电视信息传播和其他类型的电视信息传播相比,依然偏弱。

本文就目前对农电视信息传播低效的现状、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对农电视信息传播低效的现状1.对农电视节目弱播目前,我国电视台的数量是300多座,电视频道的数量是1250多套,其中对农电视频道占全国电视频道的比例大约在0.4%。

在对农专业电视频道中,对农电视节目所占比例最高40%,最低仅9%。

2.传播内容与农村受众失调随着《聚焦三农》、《致富经》、《科技苑》、《农广天地》等农业栏目在中央电视台广泛开播,农业节目逐渐成为了更多人关注的对象。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农电视信息的传播与农民的现实需求还存在明显的错位。

3.传播形式不能满足农民接受需求农业节目形式不够丰富,特别是科教类节目,往往是同一套路,比较程式化,不能引发观众的兴趣。

现场感不强,演播室主持加图像加解说,主持人是机械的,图像是单调的,解说词是说教的,不利于观众接受,收视效果较差。

4.节目播出时段不符合农情一些省份的农业电视节目在播出时段的安排上,不符合农民生产、生活规律以及农民的收视习惯。

在农村收视黄金时段却没有安排农民最需要的信息和节目。

由于安排不合理,致使许多有效信息无法传递给农民。

二、对农电视信息传播低效的原因1.“三农”题材电视媒体重视程度不够与城市题材相比,“三农”题材的电视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在短时间内不是很明显,收效慢,不受电视媒体所重视。

广播电视对农传播的不足及对策

广播电视对农传播的不足及对策
在首位 , 开设 了“ 讽 刺与 幽默” 、 “ 生 活 百
刊知识性。首先 ,党刊传递 的信息量要
大。 党 刊 要 赢 得读 者宝 贵时 间和 关 注 度 ,
能把事写活 , 让文章 的“ 魂” 贯穿始终。 并 且在语言运用上 ,要言之有物 ,言之有 益 。以形象生动 、 简洁明快 、 通俗易懂 的 话语抓住读者 的心理 ,才能写出震撼心 灵、 驰魂夺 魄的好 文章。 让读者学而不 厌 、学 以致用 ,真正发挥党刊的指导作
和逻辑 的力 量征 服读 者 。这是 文章 的 “ 魂” 之二 , 使读者感觉真实可靠 , 解渴管 用。再 次 , 就是在选取题材上 , 要优先选
采, 给人 以真实可信 、 活灵活现 的感 受 ,
让广大党员真正做到学 刊用刊 。目前河
北省 1 7 . 9万 个 基 层 党 组 织 和 4 6 8万 名
始终是关系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和
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 、 根本性 问题 。 作 为
新 闻媒体 , 广播 电视处 于服 务“ 三农 ” 的
对农 广 播 、 电视 存在 的 问题
为 了追求 最大 ” , 这 是文章“ 魂” 之一 , 使读者一眼便看出文章有新意 、 有
强感染力和冲击力 。 河 北《 共 产党员 》 实现 了以往 以“ 政 教文章挂帅 、 以呆板说 教为主” 到现在的 以“ 精悍短文优先 、 群 众喜 闻乐 见为主” 的转变 , 力争使广大读 者爱不释手 、 受益 匪浅 , 河北《 共产党员 》 的凝 聚力和 亲和 力进一步显现 ,为推进新时期党建工作
提 升典 型品 位 , 突 出“ 实” 字, 增 强 党
刊 可读性。 真实性是党刊的生命 。 记者在 坚持党刊思想性 和权威性 的同时 ,认 真

试析新媒体在农村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媒体在农村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媒体在农村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本文试从信息获取难、信息传递渠道不畅、信息内容不准确等方面来分析新媒体在农村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信息获取难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民对新媒体的使用还不够熟练,无法主动获取所需信息。

而且,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相对较低,导致农民无法方便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获取信息。

针对这个问题,解决对策可以有以下几点:政府可以加大农村的信息渠道建设,提高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

设立更多的电子屏幕和广播设备,广泛宣传信息并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推动信息技术下乡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新媒体的使用能力。

可以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更易于获取信息的设备,提高农民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信息传递渠道不畅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设施相对较差,传统媒体的覆盖率不高,新媒体的使用普及率也较低,导致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信息传播速度较慢,信息覆盖范围有限。

针对这个问题,解决对策可以有以下几点:政府可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条件,提高信息传递的畅通性。

可以推动新媒体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使用,例如开展互联网下乡活动,提供便捷的网络接入设施。

可以加强农村地区的新媒体网络建设,提供更加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信息内容不准确的问题。

由于农民对新媒体的使用程度有限,容易受到不准确、虚假的信息的影响。

传统媒体的报道也普遍存在偏颇和不实之处,容易误导农民。

针对这个问题,解决对策可以有以下几点:政府可以加强新媒体管理,加强对信息发布者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媒体素养,让他们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可以加强农村地区的传统媒体建设,提高媒体的报道质量和准确性,减少对农民的误导。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农民群体也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在广播节目中,农业类节目却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广播电台根本就没有农业类节目。

这种现象被广泛认为是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表现。

那么,造成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将探讨这一议题。

一、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1. 农业观念的滞后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下降。

相比起生活在城市中的现代人,对农业的观念可能更为滞后,对农业类节目也更为冷淡,从而导致广播电台对农节目的弱化。

2. 农业类节目收益较低从商业角度上来看,一些广播电台认为农业类节目的收益较低,不如其他类型的节目吸引人。

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些广播电台可能就不愿意广播农业类节目了。

3. 缺乏专业性人才农业类节目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这些专业人才在广播行业中可能相对稀缺,因此广播电台就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来制作这类节目,也就导致了农业类节目的弱化。

4. 农业类节目缺乏新鲜感一些广播电台可能认为农业类节目内容单一,乏味,缺乏新鲜感。

而对于这样的节目,听众也就不那么感兴趣,因此广播电台就可能会逐渐淡化农业类节目。

二、解决对策1. 增加农业节目的播出时间广播电台可以考虑增加农业类节目的播出时间,尤其是在农业相关的重大节日或者活动期间,可以增加农业类节目的播出时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农业知识,感受农村生活。

广播电台可以增加对农业类节目的投入,包括节目制作、节目宣传等方面,以提高农业类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也可以引入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制作农业类节目,以提升节目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3. 创新农业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广播电台可以尝试创新农业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需求。

可以加入一些新颖的元素和互动形式,如让听众参与进来,让节目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群参与。

4. 加强宣传和推广广播电台可以加强对农业类节目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类节目的存在和意义。

最新整理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docx

最新整理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docx

最新整理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一、引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的xx逐渐加大,在农村改革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但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己经成为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农业推广作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方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等因素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农业推广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在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农村经济突破了原有的限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自十八提出“新四化”,即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以来,信息化成为“新四化”发展的核心,备受人们的xx,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因此,想要做好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推广相关工作,建立起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就必须xx农业推广信息的传播。

本文在此大背景下,分析了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中遇到的制约因素,并根据这些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农业信息的传播,因此影响农业推广的环境因子同样也对农业信息的传播产生着重要作用,加之信息传播对象与其所处环境及其基本特征有关,使得制约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相对之下,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对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

虽然在大环境下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投资固定资产,但从投资对象的结构来看,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不能很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低。

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己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但相较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来说,农村居民仍处在低水平阶段,且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导致不少信息丧失了时效性。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农业节目是广播媒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体的利益和生活,也是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农业节目却普遍存在被弱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电视媒体的崛起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发展,电视节目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首选方式之一。

相比之下,广播的受众群体逐渐缩小,内容也相应受到限制。

由于电视媒体能够提供更为直观、生动的画面和声音效果,对农业节目的需求也逐渐减少,广播节目相对而言容易被忽视。

二、广告收入不足广播媒体的运营需要广告收入的支持,然而由于农业节目关注的是农村地区的具体问题和农民的利益,其受众群体相对较小,商业广告的投放效果也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面向城市消费者的广告能够获得更高的曝光率和效果,因此广告主对农业节目的投资意愿也相应降低。

三、制作资源不足农业节目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节目来说,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和制作资源相对匮乏,这就导致了农业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制作成本高、制作团队难以组建、文化氛围滞后等问题都使得农业节目的质量和数量受到限制。

针对农业节目弱化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对策:一、整合资源,提高节目质量通过整合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资源,将农业节目与其他类型的节目相结合,提高节目的质量和吸引力。

可以在农业节目中增加一些娱乐元素,吸引更多的受众。

可以通过与电视台等合作,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将农业节目的内容传递给更多的观众。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需求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业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受众对农业节目的需求。

可以通过广告宣传、社交媒体等方式,向广大农民传递农业节目的内容和价值,鼓励他们积极收听和参与农业节目,从而使农业节目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三、优化广告模式,增加收入来源针对农业节目广告收入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广告模式,增加广告收入来源。

一方面,可以开展农村地区的营销工作,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投放农业相关的广告。

最新整理如何推广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作.docx

最新整理如何推广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作.docx

最新整理如何推广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作如何推广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作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

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

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

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

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

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

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

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

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遇到传播渠道单一、人口素质偏低、汉语交流障碍等问题。

民族语广播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障碍,并扮演了农业科技信息译介者、传播渠道、知识传播者和观念引导者的角色。

但受限于当前节目短小、单向传播特点、覆盖不均、人才缺乏等因素,民族语广播电视要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加大农业科技类节目比重,整合现有媒介,合作互补办节目,借各级资源扩大覆盖和影响力,并探索人才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民族语广播电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一、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方法云南边疆地理环境复杂,超过20多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居住于此,有14个少民族跨境而居。

大多数人口居住于高原山区,受地理、交通、环境、历史等因素影响,贫困问题极为突出。

其中,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于2022年被国家民族事物委员会列为特困民族2022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对全国6个特别贫困的少数民族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扶持,其中包括云南省的景颇、佤、拉祜、傈僳四个特困民族。

如何脱贫发展,关系到云南边疆各民族的生活,对国家安全与稳定也具有积极意义。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与脱贫之间关系密切。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农业科技信息又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现状,2022年至2022年期间,课题小组以云南四个特困民族主要聚居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为核心区域,以随机选择的方式,选择了以下村庄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是德宏潞西市西山乡景颇族聚居的毛讲村、弄丙村、营盘村,傈僳族聚居的腾冲猴桥镇猴桥村、太平新村、怒江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左洛底村,拉祜族聚居的澜沧糯扎渡镇谦迈村、竜山村、竹塘乡大塘子村、勐朗镇唐胜村、勐朗镇大平掌村,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乡中科村、永不落村、勐梭镇秧落村、戈药村。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广播是我国重要的传媒工具之一,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广播节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广播对农业节目的宣传力度较弱,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农业节目的受众相对较窄,广告收入较少,这导致广播电台不愿在农业节目上投入过多资源;二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广播覆盖度较低,节目传输不畅,影响了农民对节目的收听;三是农业节目的内容相对单一,无法吸引广大农民的兴趣。

为解决以上问题,加强广播对农业节目的宣传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广播电台加强农业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助、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广播电台提高农业节目的质量和数量。

推出一些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农业节目的制作和推广,确保节目的持续更新和改进。

推进农村广播网络建设,提高广播节目的覆盖率和传输质量。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广播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广播覆盖度。

鼓励广播电台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广播节目的传输质量,确保农民能够清晰地收听到节目。

创新农业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农民对节目的兴趣。

广播电台应该将农业节目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加入一些实用性强的内容,如农业技术、农作物种植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农产品市场动态等信息。

可以通过举办农业节目的听众互动活动,鼓励农民参与到节目中来,增加互动性和观赏性。

加强广播电台与农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广播电台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与农民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广播电台可以与农民组织和农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他们参与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提高节目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加强广播对农业节目的宣传力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广播电台、农民组织和农业专家应该共同合作,加大对农业节目的投入和支持,提高节目的质量和传输覆盖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

试析新媒体在农村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媒体在农村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媒体在农村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地区普及率低。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落后,人们对于新媒体设备的普及率较低,很多农民没有手机或者没有上网条件,导致信息无法及时传达。

农村地区网络速度慢。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网络覆盖范围小,网络速度较慢,很难保证农村居民能够及时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农村地区信息传播渠道单一。

农村地区缺乏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很多信息只能通过电视台或者广播电台来传播,无法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农村地区信息更新不及时。

由于传统媒体的信息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农村居民很难及时获取到最新的信息,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新媒体设备的普及。

政府可以投入资金,推动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网络速度,提供更好的条件让农民使用新媒体设备。

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

引导和培养农村地区的新媒体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农村信息。

拓宽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渠道。

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农村地区的新闻传媒机构,打造农村地区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账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

加强新媒体平台内容建设。

积极推广和宣传农村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丰富新媒体平台上的农村地区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加大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关注度,提高农民对新媒体的接受度和使用率。

农村地区在新媒体信息传播中存在着普及率低、网络速度慢、信息传播渠道单一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新媒体设备的普及力度,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普及率,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并加强新媒体平台内容建设,推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发展。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农耕生活逐渐被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所取代。

在这个过程中,广播对农节目的重要性逐渐被忽视,导致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和农业知识的推广受到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社会的重视。

一、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原因1. 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农业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但由于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广播对农节目的受众群体相对较小,对农业知识的需求度也不高,从而降低了广播对农节目的播放频率和质量。

2. 农民对农节目的兴趣不足随着城乡经济对比的逐渐拉大,大部分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致富,农村地区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增加。

这些人群对农业知识的需求度相对较低,对广播对农节目的兴趣也不高,广播电台为了争取更多的听众,选择了其他更受欢迎的节目类型,导致对农节目的冷落和弱化。

3. 广告营销导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营销已经成为了广播电台的主要收益来源。

这导致了广播对农节目在播放时段和内容安排上受到了限制,为了吸引更多广告商,广播电台更愿意播放一些商业性强的节目,而忽视了对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推广。

4. 农节目内容单一许多农节目的内容单一,缺乏新颖的思路和表现形式,很难吸引广大听众的注意力。

加上广播对农节目播放平台较少,缺乏宣传推广,广大农民对农节目的了解和接触机会也相对较少,导致了农节目的收视率和收听率受到了限制。

二、解决对策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节目的支持力度,提高对农业知识的宣传推广力度。

可以通过财政资金的支持,设立专门的农业节目,明确播放时段和频率,引导广播电台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农节目的制作和播放中。

2. 提高节目品质广播对农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提高节目的品质,加强对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丰富农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多的新颖元素和教育元素融入到农节目中。

2021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不足与完善范文1

2021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不足与完善范文1

2021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不足与完善范文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

分析、研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活动也是源远流长,历代都有记载。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直至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秦汉、隋唐、民国、新中国成立,不同社会形态,都存在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活动。

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活动也形式各异。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传说(据说后稷“教民稼穑”的地点就在现在的陕西杨凌、武功地区)。

“大约在3000 年前的周代,就开始有了官办的劝农组织和官员,并且有了初步的分工。

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述:周代官制中主管农业的是‘地官司徒',其职责为’辩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司徒下还设有’司稼‘,分管谷类农作物;’遂人‘,分管土地分类利用;’草人‘,分管粪种、施肥;’稻人‘,分管水泽地种谷;’场人‘,分管瓜果、园艺,’山虞‘分管林木”[1].周朝通过有组织的分工和指导,诏令百姓,是最早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行政推广机制。

秦汉时期,实行劝农官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专门管理农业的官员,秦代称“治粟内史”、汉代称“大农令”,地方政府也设有称谓不同的农业生产推广官员。

此后,劝农官制度在历代得到沿袭,逐步形成了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清末时期,虽然没有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但清政府颁布了农林推广简章22 条并且设置了多个农事学堂、农事试验场等,进行农业示范,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推广过程。

民国时期,1912年政府设置农林部,并兴建了多个农业试验场,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问
题与对策
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方法
xxxx边疆地理环境复杂,超过20多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居住于此,有14个少民族跨境而居。

大多数人口居住于高原山区,受地理、交通、环境、历史等因素影响,贫困问题极为突出。

其中,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于20xx年被国家民族事物委员会列为特困民族20xx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对全国6个特别贫困的少数民族要给予特别xx和扶持,其中包括xxxx省的景颇、佤、拉祜、傈僳四个特困民族。

如何脱贫发展,关系到xxxx边疆各民族的生活,对国家安全与稳定也具有积极意义。

xxxx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与脱贫之间关系密切。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农业科技信息又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xxxx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现状,20xx 年至20xx年期间,课题小组以xxxx四个特困民族主要聚居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为核心区域,以随机选择的方式,选择了以下村庄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是德宏潞西市西山乡景颇族聚居的毛讲村、弄丙村、营盘村,傈僳族聚居的腾冲猴桥镇猴桥村、太平新村、怒江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左洛底村,拉祜族聚居的澜沧糯扎渡镇谦迈村、竜山村、竹塘乡大塘子村、勐朗镇唐胜村、勐朗镇大平掌村,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乡中科村、永不落村、勐梭镇秧落村、戈药村。

调查过程中,先后发放问卷36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334份,访谈100多份,问卷回收率为92%。

调查发现,调查地区xxxx与电视的普及率非常高,受访者中仅有2%的受访者没有电视,高
达83%的人使用xxxx。

电视在当地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受访者获取国家政策信息、天气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的首选。

但受语言、文化、环境等特殊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主要遇到三个障碍,即传播渠道单一、人口素质低下和汉语交流障碍。

具体来说,“传播渠道单一”体现在除了电视、xxxx外,其它媒介普及率非常低。

除电视之外,亲戚、朋友和村干部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人口素质低下”,体现在受访者中,文盲率高达18%,仅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占46%,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不足7%(见表1),“听不懂培训的内容”“不识字”“培训了也学不会”,成为农业科技学习的阻碍。

“汉语交流障碍”,体现在受访者中有近三成的人无法用汉语进行交流,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无法流利使用汉语。

上述三个传播障碍可以归结为硬件问题、人的素养问题和语言问题。

其中,语言问题在以往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媒介与信息传播的研究中,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而要解决信息传播中的语言问题,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针对不同的民族,对传播的信息进行翻译。

承担各地民族语翻译工作的主要有民族事务机关、研究机构、学校、出版社和媒体,媒体主要有各地广播电视局下设的民族语译制中心、民族语报刊。

其中,前者主要译制民族语广播电视、电影,后者主要发行民族语报刊。

目前,xxxx省有“46个广播电台(站)用15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9个电视台(站)用彝语、傣语、哈尼语、藏语等语种制作、播放电视节目”[1]。

受人口素质影响,民族语广播电视比民族语报刊在信息传播中更具优势。

此外,通过调研发现,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克服传播障碍方面具有多重角色及作用。

二、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20xx-20xx年,课题组先后对xxxx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部(主译拉祜语、
傈僳语、佤语、德宏傣语、西双版纳傣语广播)、西双版纳州广播电视台民族语译制中心(主译傣语、哈尼语)、德宏广播电视台民族语译制中心(主译傣语、景颇语、载佤语景颇族中自称“载瓦”的人所使用的语言、缅甸语)、怒江州广播影视民族语译制管理中心(主译傈僳语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

访谈中了解到,民族语广播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了农业科技信息译介者、传播渠道、知识传播者和观念引导者等诸多角色。

通过发挥这些角色和作用,民族语广播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硬件问题、人的素养偏低的问题和语言问题。

(一)农业科技信息重要的译介者
农业科技信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是“外来物”。

许多科技内容和实践不但与其原有的传统农业经验不同,有些内容甚至与民族传统文化是相背离的。

例如,在“农家肥”的使用问题上,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认为,“农家肥”是脏的,使用它会污染农作物。

因此,要想理解和接受现代农业科技,需要一个重要的转译过程。

这种转译即包含了语言的翻译,更包含对外来文化的转译。

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工作者通常来自本民族内部,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既精通汉语和本民族语言,又熟悉现代文化与本民族文化,是两种文化间重要的交流使者,也承担着转译人的身份。

民族语广播电视工作者通过选编适合于对象地区的农业科技信息,在经过翻译、转述的过程后传达给听众和观众。

从选编内容到翻译和转述,完成了从编码、释码、译码再重新编码的过程。

在这样的循环中完成了农业科技在语言文化上的转译。

以xxxx人民广播电台的民族语广播为例。

“1981年以来,民族语广播中建立和固定了《科技知识》《卫生常识》两个专题。

近年来,结合边疆地区的生产水平和民族风俗习惯,向各民族群众播出了大量宣传科学种田、医药卫生等方面
的知识”[2]34。

经过民族语广播电视译介的农业科技类节目往往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特点;同时,在内容上针对各民族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对农业科技内容进行了选编,从而更适应对象地区。

例如:针对许多少数民族不习惯使用“农家肥”的情况,多个民族的广播节目特别制作了“农家肥是个宝”等节目;针对拉祜族地区种植甘蔗的特点,拉祜语广播制作了“甘蔗渣的综合利用”等节目;德宏傣语广播则针对区域特点,“主要传播了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改良、肥料施用等方面的知识”[2]60。

而针对傈僳族人的生产生活特点,傈僳语广播节目中特别制作了关于“如何种植和管理地膜包谷、如何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林木等内容”[2]67。

在转译和表达方面,民族语广播电视非常注重符合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为了使翻译的语言更贴近群众,下乡收集语言词汇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xxxx人民广播电台傈僳族老播音员李纬翰回忆到,“为了提高翻译和播音的质量,我们还不断深入傈僳族人民群众之中,组织他们收听傈僳语广播,征求他们对翻译和播音的意见,并借此机会广泛收集语言词汇,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词汇增强和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3]。

德宏傣语老播音员回忆,“我们带着广播翻译中的问题,轮流下乡到边疆各个村寨,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学习群众语言”[4]。

在宣传形式上,为了使节目更通俗易懂,更贴近少数民族,播音员也会通过快板、对话、问答、歌唱等生动的方式进行播报,从而扮演了一个生动的农业科技信息讲解员的角色,深受听众和观众的欢迎。

(二)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
受xxxx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以来信息传播闭塞,传播手段落后。

近年来,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之后,上述情况有所缓解。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可接触的传媒主要为广播和电视。

调研显示,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可接收卫星或有线广播信号,电视机普及率高,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传播媒介却非常缺乏,超过71%的人没有接触过互联网。

受语言因素干扰,汉语类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看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与之相反,民族语广播电视尽管在节目时长、节目内容、节目播出时间等方面无法与汉语类节目相比,但由于“天生”与少数民族亲近,民族语广播电视在xxxx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信息输入的重要渠道。

目前,xxxx省有46个广播电台(站)用15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9个电视台用民族语播音,数量为全国之最。

建立了“能够覆盖全省主要跨境而居民族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听众的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网,民族语言广播电视工作者也已发展到200多人”[5]。

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现状使其有能力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与汉语类媒介相比,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或频道的接触更为积极主动。

课题组在西双版纳州广播电视局民族语译制中心听到了这样的案例:版纳当地电信运营商在推广IPTV的过程中,曾游说版纳州勐腊县的一个傣族村庄入网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在铺设了宽带的前提下,利用宽带接入有线电视网,集合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服务。

网络电视,工作人员承诺能接收版纳一套的傣语节目。

结果,入网后,村民因无法接收版纳一套的相关傣语节目而纷纷退网。

另一个案例是民族语译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下乡调研,在与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曼勉村的村民座谈时,村民们提到,农业科技类节目是他们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即便下地干活时,村民都背着收音机去听。

对于在场素未蒙面的电台主持人,村民们都能通过声音准确辨认。

民族语类广播电视更加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覆盖和宣传,与少数民族互动相对更多,无论内容还是节目制作方式都更贴近少数民族,从而赢得少数民族的喜爱。

少数民族也更容易对本民族语言的媒介内容产生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