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教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 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课案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 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课案 川教版

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一、教学目标:
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设情激趣:
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

这是为了纪念谁呢?
四、自主探究:
探究1:史记的作者、内容、体裁是什么?
点拨1:西汉司马迁,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裁的通史著作。

探究2:佛教和道教的情况
点拨2:西汉末东汉初,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我国境内。

东汉时期,道教正式创立。

五、成果展示:
六、拓展延伸:
宗教是一种信仰,要和邪教区分开来。

同时要正确对待宗教和信仰宗教的人。

七、课后反思:
1。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八十五第1题【单选题】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是( )A、《九章算术》B、《缀术》C、《齐民要术》D、《方圆阐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用到这一成语是在( )A、商朝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史记》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3000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

下列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刘邦建立汉朝B、项羽自刎C、陈胜起义D、刘备建蜀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

这反映了(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D、北方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是某校历史长廊的人物展,注有相关历史事件的文字说明,不准确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句谚语说明了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我国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从汉代开始,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化成就中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A、《伤寒杂病论》B、《水经注》C、张衡的地动仪D、山西的云冈石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A、贾思勰B、顾恺之C、郦道元D、祖沖之【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初一历史上学期课件-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初一历史上学期课件-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司马迁 伟大的史学家
1、作者: 司马迁
2、朝代:
西汉
3、叙述起止时间:黄帝——汉武帝
4、体例: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
5、组成部分:
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
白马寺的香炉
白马寺钟楼
返回
徐州铜山县马坡镇“泰和碧霞宫”
• 徐州首家道观
--- 都市晨报
• 2007年2月,徐州市第一家道观“泰和碧霞 宫”,在铜山县马坡镇后八段村建成。
• 徐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里,道教文 化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有
的道观均不复存在。“泰和碧霞宫”,始 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道教• Βιβλιοθήκη 、发源地: 中国• 2、创立时间:东汉时期
• 3、尊奉祖师:
老子
• 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 西汉末年 D. 东汉末

• 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3道教在民间兴起的时间大约在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 4.被尊奉为道教祖师的是 ( ) • A.张陵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司马迁 伟大的史学家
赏析:《陈涉世家 》
•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 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 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 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 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 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 伟大的史学家 齐读:后人对司马迁的评价

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
2、商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鸣条之战灭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统治5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纣王。(商朝统治范围、经济发展的表现p23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
3、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⑵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灭商,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目的
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建71个封国,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内容
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权利
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
义务
①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周王;③交纳贡品;④带兵随周王出征
东晋南朝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南迁③统治者重视
①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等;②建康(今江苏南京——六朝古都)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少数民族内迁
时间
东汉末年
民族
匈奴、鲜卑、氐、羯、羌(五胡内迁)。鲜卑族拓拔部影响最大。
北魏
孝文帝
改革
原因
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
绘画
顾恺之
东晋
擅长人物画,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称为“禅让制”。
3、大禹治水(疏导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1、夏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统治4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夏桀。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教学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川教版)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本主题集中讲述先秦至南北朝时的文化,教材通过确凿的史实、生动的故事、多彩的图像,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人民在物质文化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创造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知识点:大诗人屈原;司马迁与《史记》;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天问》等。

(2)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2.过程与方法:(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原》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佛教和道教在我国传播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4)通过对“佛教的传播”和“道教的兴起”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对司马迁及《史记》的评价。

四、重难点突破设想:再现历史原貌,结合社会现象,把本课的重点放进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析,对于本课的难点,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五、教学准备:1、屈原、司马迁头像图;2、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组图; 3、布置学生搜集资料;4、自制多媒体课件。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巩固辅导六十二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巩固辅导六十二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巩固辅导六十二第1题【单选题】《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农民领袖斗争精神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又是一部文学著作【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新华网):新鲜的节日似乎越来越多,今天,一个原本很平常的日子却被“好事者”冠以“圆周率日”(又称“π节”);更有人建议:应该在今天纪念圆周率鼻祖( )A、华佗B、贾思勰C、郦道元D、祖冲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张旭、顾恺之、李白C、王羲之、吴道子、杜甫D、张旭、顾恺之、杜甫【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伦……用树肤、麻头及敝步、渔网以为纸。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西周B、战国C、秦D、东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下几位历史人物没有参与《太初历》编制的是( )A、祖冲之B、司马迁C、邓平D、落下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B、苏轼C、张仲景D、杜甫【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贾思勰与下列哪组人物是同一类( )A、孔子、荀子B、张衡、华佗C、管仲、商鞅D、屈原、贾谊【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用这一谚语是在( )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水经注》是一部记载( )A、全国主要河流的专著B、全国主要河流发源地的专著C、江河流经地区的专著D、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的专著【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

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记述了从元谋人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该作品是( )A、《兰亭序》B、《九成宫碑》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水排的发明比欧洲早( )年。

A、1000多年B、900多年C、800多年D、700多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B、苏轼C、张仲景D、杜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

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史书记载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纸张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促进了文化典籍的流传,为造纸技术的改进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萧何B、蔡伦C、张仲景D、华佗【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中,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 )①秦兵马俑②白马寺③青城山④云冈石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

暑假小明一家准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ABCD【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一个东汉的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亩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哪本书( )A、《缀术》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其功能是( )A、测定航海方向B、测定地震方位C、测定时间和节气D、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介绍说:它原名《太史公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名师精编讲学稿(无答案)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名师精编讲学稿(无答案) 川教版

……………………………………………………………名校名师推荐…………………………………………………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内容标准】1、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2、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预习回答:1、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年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二、课堂学习与讨论:1、导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2、讲述屈原的故事。

西汉杰出的家、家司马迁《史记》的内容、体例:3、司马迁与《史记》《史记》的价值:1、讨论:佛教在中国传播、道教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这些宗教的主张既迎合了统治者麻痹人民、加强统治、幻想长生不老的需要,又给饱受困苦的人民以心理安慰。

影响:麻痹了人民的斗志,成为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也带来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检测练习:1.2007年我国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A.扁鹊B.华佗C.屈原D.司马迁2. 陕西韩城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

司马迁的最大历史贡献是写成了()A.《史记》B.《缀术》C.《资治通鉴》D.《水经注》3.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

其中新增的且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它就是()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四、疑问与反思:1。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巩固辅导四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巩固辅导四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巩固辅导四第1题【单选题】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东汉的“蔡侯纸”B、东晋的人物画C、王羲之的书法D、莫高窟的飞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后世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此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水经注》D、《天工开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材料描述的作品是( )A、《史记》B、《兰亭序》C、《资治通鉴》D、《红楼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史学著作是( )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A、王羲之B、祖冲之C、贾思勰D、顾恺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是(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人们把汉字铸在青铜器上B、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C、西汉时期汉字的主要书写材料变为纸张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你不能读到的史实是( )A、商鞅变法B、陈胜吴广起义C、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D、官渡之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版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版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版历史课程网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WTT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社历史课程网:://.chuanjiaoban./article.php?id=5403川教版历史教科书全部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1课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4课国家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第6课春秋争霸第7课战国七雄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第9课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第10课战国百家争鸣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11课秦朝的统一第12课陈胜、吴广起义第13课西汉的兴盛第14课丝绸之路第15课东汉的兴衰第16课秦汉时期的文化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三国鼎立第18课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书法主题活动历史学习经验交流会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题活动一创办“历史角”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朝和商朝第5课西周的兴亡第6课春秋争霸第7课战国争雄第8课商鞅变法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秦朝的统一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第12课张骞通西域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主题活动二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主题活动三三国南北朝历史综合学习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上)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第18课卓越的工程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第20课汉字的演变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附录(一)朝代简表(上)附录(二)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上)附录(三)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1)《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主题活动四历史遗址考察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第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第11课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第12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第13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主题活动五演讲会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第16课建筑奇观第17课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第18课唐诗与宋词第19课明清小说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第21课书法与绘画主题活动六走近印刷术主题活动七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欣赏会附录(一)朝代简表(下)附录(二)中国古代大事年表(下)附录(三)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2)《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题活动一列强侵华史综合学习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洋务运动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辛亥革命第8课新文化运动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9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第11课人民军队的建立第12课红军长征主题活动二红军长征故事会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主题活动三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比赛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第18课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教育和科学技术第22课思想文化附录一简明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第6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第10课世界经济的奇迹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第16课朋友遍天下第六学习主题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第18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第19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第七学习主题社会生活第20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第21课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第三学习主题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古代希腊第5课古代罗马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第7课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第五学习主题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9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第10课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第11课古代宗教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第13课英国的新生第14课美国的独立第15课法国大革命第16课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学习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第20课俄国农奴制的废除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第四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22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23课巴黎公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近代史(下)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主题活动三辩论会:我看萨拉热窝事件第六学习主题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第4课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世界现代史第一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伟大的十月革命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7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9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第11课战争的扩大和转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第14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五学习主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6课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七学习主题现代科技与文化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第 11 页共 11 页。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课后练习九十三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课后练习九十三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课后练习九十三第1题【单选题】关于道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C、它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D、创始人之一叫张陵【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的画家是( )A、王羲之B、顾恺之C、阎立本D、吴道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宗教中,产生在我国本土的是( )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你计算圆的面积时,必须用到的祖冲之发明的一个常数是( )A、半径B、直径C、周长D、圆周率【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缀术》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水经注》【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其作者是( )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相如D、班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答案】:第8题【单选题】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

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精准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B、贾思勰C、祖冲之D、李时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论语》B、《离骚》C、《史记》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它是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这部书( )A、《诗经》B、《史记》C、《汉书》D、《尚书》【答案】:【解析】:第11题【改错题】改错题。

1、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四羊方尊。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楚庄王。

初中历史目录

初中历史目录

七年级历史上册书目录·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1、中国境内的早期人· 2、原始农耕文化的遗· 3、远古的传说·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生产和社会变· 1、夏朝和商朝· 2、西周的兴亡· 3、春秋争霸· 4、战国争雄· 5、商鞅变法· 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朝的统一· 2、陈胜吴广起义· 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4、张骞通西域· 5、两汉时期的对外交· 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2、南方的初步开发·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上) · 1、青铜工艺的杰出成· 2、卓越的工程· 3、科学技术的重大成· 4、汉字的演变· 5、活跃的学术思想· 6、文学、史学与宗教· 7、多姿多彩的艺术七年级历史下册书目录第六学习主题繁荣和开放的社会· 1、从“开皇之治”到· 2、走向全盛的唐朝· 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 3、唐朝的民族关系· 5、唐朝的对外文化交· 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 1、辽、宋、西夏、金· 2、南方经济的发展· 3、宋代的社会生活· 4、成吉思汗与忽必· 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1、明清专制集权的加· 2、明朝的对外经济文· 3、明清时期的反侵略· 4、清朝对边疆地区的· 5、封建帝国的危机· 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 1、印刷术、指南针与· 2、建筑奇观· 3、科技巨著与史学巨· 4、唐诗与宋词· 5、明清小说· 6、石窟艺术宝库· 7、书法与绘画八年级历史上册书目录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4、左宗棠收复新疆和·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 1、五四爱国运动和中· 2、国民革命运动· 3、人民军队的建立· 4、红军长征·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救亡运动· 2、全国抗日战争的开· 3、国共合作抗日· 4、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 1、全面内战的开始· 2、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2、近代社会生活· 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教育和科学技术· 2、思想文化八年级历史下册书目录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1、“大跃进”和人民· 3、艰苦创业的民族脊· 4、十年“文化大革命· 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1、伟大的历史转折· 2、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3、开放的中国走向世· 4、世界经济的奇迹· 5、社会主义民主与法· 6、沿着中国特色社会· 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 2、“一国两制”与祖· 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建设现代化的人民· 2、朋友遍天下· 第六学习主题科技、教育与文化· 1、摘取科学技术的明· 2、教育和体育事业的· 3、百花争艳的文艺园· 第七学习主题社会生活· 1、城乡人民生存状态· 2、就业制度和社会保九年级历史上册书目录九年级历史下册书目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文学 史学与宗教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文学 史学与宗教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1课时)【学习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记住《史记》的写作时代---西汉;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原》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和道教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通过对“佛教的传播”和“道教兴起”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什么?作者是谁?记述了哪段时期的历史?它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鲁迅对它有何评价?司马迁克服了哪些困难写成史记,对你有何借鉴之处?3.两汉时期我国盛行的宗教有哪些?产生的国家?有什么作用?它们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是什么?4、宗教和封建迷信、邪教一样吗?做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宗教?【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一部()A.编年体通史B.编年体断代史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3、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A.《春秋》B.《后汉书》C.《史记》D.《汉书》4、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A .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5、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6、道教在民间兴起的时间大约在()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7、道教之所以被封建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C.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8、被尊奉为道教教主的是()A.张陵 B.老子 C.孔子 D.庄子9、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

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粽子
第五学习主题
第6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司马迁与《史记》
第五学习主题
第6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
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 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 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 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 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 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大诗人屈原
司马迁与《史记》
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兴起
课堂小结
第五学习主题
第6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大诗人屈原
第五学习主题
第6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屈原祠(湖北秭[zǐ]归县城东)
屈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创立 “楚辞”文体(“词赋”),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 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其中有《离骚》1篇,《九歌》11篇(《东皇太一》《云中 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 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9篇(《惜 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 日》《橘颂》《悲回风》),《天问》1篇等。
司马迁祠
今陕西韩城芝川镇
须飘拂,两眉入鬓,气宇轩昂,神态逼真。 祠内还保存有许多历代名人墨客凭吊题咏的碑石。
武王统兵伐纣、陈胜揭竿而起、项羽破釜沉舟、张骞持节出使……这一幕幕早已逝去 的历史场面如今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再现这些历史场面的? 在浩瀚的史海中,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为人们了解远古至西汉前期的历史提供了系统翔 实的资料。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复习巩固二十七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复习巩固二十七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川教版复习巩固二十七第1题【单选题】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B、全国江河水道系统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自助游,如果你想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参阅( )A、《水经注》B、《天工开物》C、《神农本草经》D、《论语》【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B、氐族C、鲜卑族D、羯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对华佗的介绍,错误的是( )A、东汉末年人B、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C、创制了“五禽戏”D、提出了中医病理学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一个东汉的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亩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哪本书( )A、《缀术》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治末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张仲景B、华佗C、扁鹊D、霍去病【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第一部纪传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

2、掌握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佛教、道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二、预习准备
1、_____时,我国史学领域出现了一颗巨星,他就是伟大的史学家_________,他用毕生的精力写出不朽的史学名著_________。

该书记述从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的历史,贯通古今,是我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

2、司马迁为历代帝王写了___________,为孔子、陈胜等写了___________,为商鞅、屈原等写了___________,创造了_______________的史书新体例。

3、____________产生于古代_________的佛教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_______正式创立。

道教重视养生,追求长生不老,尊奉_______为教主。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 武王统兵伐纣、陈胜揭竿而起、项羽破釜沉舟、张骞持节出使……这一幕幕早已逝去的历史场面如今却活灵活现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再现这些历史场面的?在浩瀚的史籍中,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为人们了解远古至西汉前期的历史提供了系统翔实的资料。

(三)学习大诗人屈原一目(自学为主)
1、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你是怎么过的呢?(生答后)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展示赛龙舟、吃粽子、屈原图片)
2、简介屈原,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观察屈原图,欣赏其代表作《离骚》和《天问》。

简介屈原在今天的地位,表现人们对他的怀念。

(四)学习司马迁与《史记》一目
1、阅读教材126、127页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史记》作者、所处的朝代及代表作 、 、 ; (2)《史记》记述时间:从远古传说中的 到 时期;
(3) 《史记》的地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著作,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

(4)开创体例:为历代帝王写了“ ”,为孔子、陈胜等写了“ ”写了“ ”,创造了“ ”的史书新体例。

2、阅读材料,并结合上面问题完成下列个各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朝代?他的著作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作者有哪些事迹,谈谈你的感受。

3、议一议:鲁迅为什么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呢?
4、学史感悟:司马迁是在受了宫刑以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的,司马迁最终完成史《
三教共
栖图》:儒、道、佛三教的创始人孔子、老
记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学习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一目
1、老版电视剧《西游记》在每年寒暑假都热播,里面涉及到很多人物:唐僧、如来佛祖、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等等;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装扮、服饰、居住环境等的不同之处?(生各抒己见后)想一想唐僧、如来佛祖、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等是同一教派吗,如果不是,他们各属于哪一教派呢?
2、展示佛教传播路线图,让学生指出佛教的发源地、传播路线,结合教材找出传入中国的时间?想一想:为什么佛教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
3、设问:道教是怎样产生的?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佛、道两教的教义一样吗?要解决
4、议一议: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尼姑庵的故事。

这个电视剧有错误没有?
5、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如何区分认识正统宗教和邪教?
(五)知识梳理(略)
四、达标测试一
1.他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屈原
B.王昭君
C.关羽
D.杨守敬
2、《史记》是我国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第一部()
A. 纪传体通史 B .纪传体断代史 C. 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3、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A.《春秋》
B.《后汉书》
C.《史记》
D.《汉书》
4、如果我想了解在《史记》中了解秦始皇的历史,我应该阅读下列哪一部分()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十表
5、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A.战国时期
B.秦朝
C. 西汉末年
D. 东汉末年
达标测试二
1、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道教在民间兴起的时间大约在()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3、材料解析题: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

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

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出《史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