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选择题及问题详解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7章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7章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7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一、判断题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无论经济开始时处在什么位置,最终它都将调整至稳态。
()【答案】T【解析】假定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低于稳态,那么其投资水平大于折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存量将一直上升到稳定状态为止。
当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高于稳态,那么投资小于折旧,资本的磨损快于更替,资本存量将一直减少到稳态水平为止。
2.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人均资本或者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不增不减的稳态资本存量。
()【答案】F【解析】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使得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水平。
3.在不考虑人口和技术变动的索洛模型中,稳态即意味着yk。
()【答案】T【解析】稳态下,kikyk0,因此yk。
4.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虽然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答案】T【解析】高储蓄率具有水平效应,即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因为储蓄率不具有增长效应,即不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5.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二阶导数是严格正的。
()【答案】F【解析】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边际报酬递减,则新古典生产函数的二阶导数必然小于零。
6.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达到新的稳定。
()【答案】F【解析】假定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则fk0,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即实际投资始终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大于持平投资,人均资本存量将不断增大,经济没有稳定状态。
宏观期末试题及答案

宏观期末试题及答案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经济行为B. 产业内部关系C. 市场行为D. 全球经济关系答案:D2. 下列哪种货币供应渠道不属于央行的操作渠道?A. 存款准备金政策B. 开放市场操作C. 货币市场操作D. 贴现贷款操作答案:C3.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该国家的物价水平通常会()。
A. 上升B. 下降C. 保持不变D. 波动答案:A4.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
A. (GDPt - GDPt-1)/GDPt-1 × 100%B. (GDPt-1 - GDPt)/GDPt-1 × 100%C. (GDPt - GDPt-1)/GDPt × 100%D. (GDPt-1 - GDPt)/GDPt × 100%答案:A5. 下列哪种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用于调控通货膨胀?A. 货币供应量B. 货币利率C. 外汇储备D. 货币市场利率答案:B二、简答题1.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
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
首先,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其次,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在市场上作为交换媒介,方便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交易。
最后,货币作为储藏手段,人们可以将其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
2. 请解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减少人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其次,通货膨胀会扭曲资源配置,由于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引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对固定收入者和储蓄者造成损失,而对资产持有者带来收益。
最后,通货膨胀会削弱国家货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国际贸易和债务偿还。
三、论述题中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改善生产力和供给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一种改革方式。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第二单元产品市场中国民收入得决定本单元所涉及到得主要知识点:1.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意愿I=S;2.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税收函数、政府购买函数与净出口函数; 3.国民收入得决定;4.国民收入得变动:乘数理论。
一、单项选择1.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 D )。
a.宏观均衡与大量失业并不矛盾;b.工资与价格对市场上得非均衡不能及时作出反映;c.管理总需求得干预政策能影响产出与就业;d.以上均就是。
2.与凯恩斯观点不同,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D )。
a.工资与价格总就是对非均衡及时作出反应;b.失业要么就是自愿得,要么就是由于工资调整得人为障碍引起得;c.总供给曲线在潜在GDP处就是垂直得;d.以上均就是。
3.如果消费增加即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D )。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c.不就是由于增加收入而就是其她原因使储蓄增加;d.不就是由于增加收入而就是其她原因使储蓄减少。
4.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 C )时均衡下来。
a.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
5.消费函数C=C0+cY d (C0>0,0<c<="" a="" p="">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储蓄函数S=S0+sY d(S0<0,0<s<1)表明,平均储蓄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得增加< p="">( B )。
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递减然后递增。
7.凯恩斯之前得古典理论认为( D )。
a.储蓄就是收入得函数,而投资就是利率得函数;b.储蓄与投资都就是收入得函数;c.投资取决于收入,而储蓄取决于利率;d.储蓄与投资都就是利率得函数。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含完整答案(精品)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促进经济增长B.控制通货膨胀C.减少失业D.提高利率2.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经济增长B.社会发展C.产业发展D.空间布局A.税收B.政府支出C.利率D.债务4.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供求平衡D.供给不足5.国际收支顺差表示什么?A.出口大于进口B.进口大于出口C.资本流入大于流出D.资本流出大于流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关注短期经济波动。
()2.发展规划只关注经济发展,不考虑社会发展。
()3.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
()4.通货膨胀总是由需求拉动引起的。
()5.国际收支逆差表示国家经济状况良好。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______。
2.发展规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______年。
3.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是______。
4.国际收支包括贸易收支和______。
5.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2.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是什么?4.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5.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分别表示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假设一个国家的GDP增长率为5%,通货膨胀率为3%,计算实际增长率。
2.如果政府增加1000亿元的支出,边际消费倾向为0.8,计算乘数效应。
3.假设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为1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年,计算GDP。
4.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额为500亿元,进口额为400亿元,计算贸易顺差。
5.假设一个国家的储蓄率为10%,投资率为8%,计算资本净流出。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通货膨胀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
2.分析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假设你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你会如何应对通货膨胀?2.假设你是一个国家的规划师,你会如何制定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项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提高其创新能力。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 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B. 市场价格的变动C. 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D. 企业的生产管理2.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
A.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B. 供给法、需求法、市场法C. 学问法、技术法、法律法D. 税收法、财政法、社会法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A. 提高流动性,减少债务负担B. 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投资C. 降低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D. 增加进出口,改善贸易顺差4. 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目的是()。
A. 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B. 降低通货膨胀压力C. 扩大货币供应,增加消费D. 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引起的。
A.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B.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C. 经济周期的波动D. 外部环境的变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变量是()、()和()。
7. 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
8.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
9.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10. 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2. 什么是经济增长?列举两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13.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什么?14. 列举并解释四个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
15. 描述央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和手段。
四、论述题(共40分)16. 请论述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答案:6. 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7. 增加8. 通货膨胀率9. 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10. 进口三、简答题答案: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平衡等。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分析

13章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失业率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卢卡斯楔奥肯缺口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汇率萨伊定律凯恩斯革命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1.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
()4.在1936年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经济学上并不存在宏观经济理论。
()5.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问题。
()7.一国的经济增长总是呈现出波动性。
()8.宏观经济学研究考察国民经济作为整体的功能。
()9.“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
();“看得见的手”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0.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
()11.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
()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
()13.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将来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供人们消费14.一国稀缺资源中最容易被闲置的是劳动力资源。
()15.劳动力就是一国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成年人的总数。
()16.失业率是失业数量占就业数量的比率。
()17.一个社会总会存在失业。
()18.充分就业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
()19.如果汽油或计算机的价格上升了,经济就一定经历着通货膨胀。
()20.如果平均物价水平上升一倍,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一半。
()21.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22.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是一致的,只要达到了其中的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23.采取降低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24.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高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
()25.宏观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只要政府积极地干预经济,就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2014年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4年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全国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B.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D.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参考答案】C【题目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
A.战略性、导向性、政策性B.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C.综合性、系统性、完整性D.整体性、层次性、衔接性【参考答案】B【题目解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的核心是()。
A.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加快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参考答案】A【题目解析】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4.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社会体制改革D.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参考答案】C【题目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大学考试—西方经济宏观——试题库及答案

经济增长的黄金律的意思是
收藏
A. 长期人均消费最大的增长 B. 速度最快的增长 C. 人均储蓄最大的增长 D. 可持续增长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以下有可能导致 IS 曲线更为陡峭的是
收藏
A. 出口增加
B. 投资增加 C. 税率提高 D. 利率下降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题型描述: 单选题
收藏
A. 人民银行卖出外汇 B. 美国对我国的纺织品规定了配额 C.
上述说法都对 D. 美元贬值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下列各项中不引起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投资增加的是
收藏
A. 企业没有全部销售掉的当年产品 B. 私人购买新房子 C. 企业购买新机器 D. 企业购买股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是负的,原因在于
收藏
A. 货币市场不均衡 B. 收入增加使货币需求增加 C. 投资增加使需求减少 D. 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在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均衡收入的条件是
收藏
A. 以上都对 B. 总需求等于总产出 C. 漏出等于注入 D. 非自愿存货等于零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外国经济增长导致我国出口增加,从而使我国发生通货膨胀,这属于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在 IS-LM 模型中,增加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后果是
收藏
A. LM 曲线向左平移 B.
IS 曲线向右平移 C. IS 曲线向左平移 D. LM 曲线向右平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流动陷阱指这样一种情况,人们普遍认为
收藏
A. 利率不会再下降 B. 利率很快就会下降 C. 经济停滞不前 D. 经济衰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怎样避免重复计算?()A.在计算时包括转移支付 B.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计算在C.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 D.只计算中间产品2.如果经济中所有可能的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都给定,则()A.实际利息率上升会降低投资额 B.实际利息率下降会降低投资额C.实际利息率的变动对投资额没影响 D.实际利息率上升会增加投资额3.其他条件不变,实际利息率和投资额()A.只有当储蓄等于计划投资时才相关 B.不相关C.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D.呈向变动关系4.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实际利息率下降,而企业所得税增加,则()A.投资会增加,直到与储蓄相等 B.无法确定投资的变动状况C.投资肯定会增加 D.投资肯定会减少5.政府支出增加使IS 右移Kg. △G(Kg 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LM 平缓而IS 徒峭 B.LM 垂直而IS 陡峭C.LM 和IS 一样平缓 D.LM 徒峭而IS 平缓6.下列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 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生产总值`8. 设我国有下列货币数据:货币流通量10178 亿元,各项贷款74914 亿元,库存现金827 亿元,外汇占款13467 亿元,金融债券30亿元,准备金2280 亿元,则当年基础货币为多少亿元()A.10178 B.11005 C.13285 D.133159.若货币供给量减少,LM 曲线将()A.右移 B.左移 C.不变 D.无法判定10.国利率上升,将促使外资()A.流出 B.流入 C.不确定 D.无法判定11.老师在家里后院自己种菜供自家食用,这种活动()A.不计算在GDP 之,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B.不计算在GDP 之,因为这里包含了中间产品C.计算在GDP 之,因为它反映了生产活动D.具有生产性,但不计算在GDP 之,因为没有市场交易发生12.日元对美元升值,将导致()A.美元对日元的升值B.降低日本市场上美国商品的价格C.美国增加对日本商品的进口,减少对日本商品的出口D.对日元需求量减少,对美元的需求量的增加13.其他条件不变,降低个人和企业所得税会()A.增加总需求,而减少总供给 B.使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增加C.使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减少 D.减少总需求,而增加总供给14.在什么情况下可达到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实际产出水平?()A.当实际产出达到最高时 B.当出口等于进口时C.当价格水平达到最低时 D.当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时15.一般来说,某个大学生毕业后若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A.磨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自愿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16.如果总需求增加并因此导致实际产出和就业增加,但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由此可知()A.货币供给减少了B.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与之相交C.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与之相交D.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中间(正斜率)部分与之相交17.如果采用需求管理政策来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则()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会下降C.总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D.税收减少且政府支出会增加18.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将使()A.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B.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C.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19.失业率是()A.失业人数除以总人口 B.失业人数除以就业人数C.失业人数除以劳动力总量 D.失业人数除以民用劳动力总量20.我国历次通货膨胀多为()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混合型通货膨胀21.根据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定义,投资是指()A.企业用于购置机器设备的支出 B.居民购买住房C.企业囤积原材料 D.企业员工学习深造22.人们批评GDP 指标不能精确衡量经济福利水平是因为()A.它考虑了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B.它考虑了产品质量的提高C.它未将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在D.它包括了家庭妇女劳动23.净出口是指()A.输往其他国家用于消费和投资的物品 B.出口加进口C.出口减去进口 D.进口减去出口24.假定强支付1000 元给王刚,则()A.可以肯定国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000 元B.可以肯定国生产总值(GDP)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增加的数量C.可以肯定名义国生产总值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实际国生产总值是增加还是减少D.据已知信息无法确定国生产总值是否发生变化25.下列表达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APS+MPS=1 B.APC+APS=1C.APC+MPS=1 D.APC+MPC=126. “就整个经济而言,总供给为自己创造出等额的总需求”这是谁的说法?()A.埃奇沃斯定律 B.萨伊定律C.供求规律 D.凯恩斯定律27.如果梅的收支相抵点对应的收入为10,000 元,她的MPC为0.75,则在她的实际的可支配收入为16,000 元时()A.其消费支出为14,500 元 B.其消费支出为15,500 元C.其消费支出为13,000 元 D.其储蓄为2500 元28.投资和储蓄分别为()A.收入和财富 B.存量和流量C.注入和漏出 D.漏出和注入29.简单乘数等于()A.1/MPC B.1/1+MPC C.1/MPS D.1/1-MPS30.如果净税收增加10 亿美元,会使IS 曲线()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 亿美元 B. 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 亿美元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31.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曲线左下方、LM 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A.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B.利率上升,收入不变C.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D.以上三中情况都可能发生32.下列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33.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增加3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35.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的国民收入增加了,会使我国的:()A.总供给曲线向左移 B.总供给曲线向右移C.总需求曲线向右移 D.总需求曲线向左移36.由于外方价格水平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的总支出增加相当于()A.在AD-AS 模型中总供给减少B.在AD-AS 模型中沿着某一条固定的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C.在AD-AS 模型中总需求曲线向右移D.在AD-AS 模型中总需求曲线向左移37.如果总需求增加并因此导致实际产出和就业增加,但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由此可知()A.货币供给减少了B.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与之相交C.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与之相交D.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中间(正斜率)部分与之相交38.其他条件不变,下述哪一项最有可能引起更高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A.劳动力市场上卖方(工会)的谈判力量增强B.隶属于工会的工人人数下降C.劳动生产率的更快速提高D.经济增长速度放慢39.日元对美元升值,将导致()A.美元对日元的升值B.降低日本市场上美国商品的价格C.美国增加对日本商品的进口,减少对日本商品的出口D.对日元需求量减少,对美元的需求量的增加4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A.失业率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41.GDP 平减指数()A.其考察围包括一国国生产的所有产品B.和消费品价格指数相同C.是生产品价格指数的另一种称呼D.所包含的产品和劳务比消费价格指数少42.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怎样避免重复计算?()A.在计算时包括转移支付 B.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计算在C.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 D.只计算中间产品43.下面哪一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APC+MPC=APS+MPS B.APC+MPS=APS+MPCC.APC+APS=MPC+MPS D.APC-APS=MPC-MPS44.个人所得税增加会使()A.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都向下移B.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都向上移C.消费曲线向上移,储蓄曲线向下移D.消费曲线向下移,储蓄曲线向上移45.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46.政府支出增加使IS 右移Kg. △G(Kg 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LM 平缓而IS 徒峭 B.LM 垂直而IS 陡峭C.LM 和IS 一样平缓 D.LM 徒峭而IS 平缓47.设我国有下列货币数据:货币流通量10178 亿元,各项贷款74914 亿元,库存现金827 亿元,外汇占款13467 亿元,金融债券30亿元,准备金2280 亿元,则当年基础货币为多少亿元()A.10178 B.11005 C.13285 D.1331548.国利率上升,将促使外资()A.流出 B.流入 C.不确定 D.无法判定49.棘轮效应的前提假定是价格和工资水平:()A.向下易变动,向上不易变 B.向上易变动,向下不易变动C.向上、向下都不易变动 D.向上、向下都容易变动50.假定某经济的MPC为0.75,存在200亿元的衰退缺口,并处于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如果要使该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必须:()A.使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200亿元 B.使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200亿元C.使其总供给曲线向左移200亿元 D.使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800亿元51.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A.投资的增加 B.就业人口的增加C.人才的合理流动 D.发展教育事业52.“滞胀”是指:()A.实际总产品和价格水平的同时提高B.实际总产品和价格水平的同时降低C.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总产品和就业率的降低D.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伴随着实际总产品和就业率的增加53.从属于自然失业率假定的两个观点理论是:()A.供给学派理论和调整预期理论 B.调整预期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理论C.调整预期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 D.凯恩斯主义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54.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A.收入水平 B.利率水平C.价格水平 D.进、出口差额55.BP 曲线是用以考察国际收支平衡时哪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A.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 B.国民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C.国民收入水平与净出口额 D.国民收入水平与国际收支差额56.基钦周期是一种()A.短周期 B.中周期C.长周期 D.不能确定57.提高关税的税率将使()A.政府可以取得更多的关税收入 B.本国的厂商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C.对本国的、外均衡没有实际的影响 D.以上各项均对58.在描述总供给曲线时,长期与短期的区别在于在长期里()A.价格水平是可变的 B.就业水平是可变的C.实际产出水平是固定的 D.名义工资和生产要素价格是可变的59.如果总需求增加而总供给减少,则价格水平()A.会下降,但实际产出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B.会上升,但实际产出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C.和实际产出都会上升D.和实际产出都会下降60.如果经济中所有可能的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都给定,则()A.实际利息率上升会降低投资额 B.实际利息率下降会降低投资额C.实际利息率的变动对投资额没影响 D.实际利息率上升会增加投资额61.在哪种情况下,一国经济在扩大其资本品的存量?()A.当净投资高于总投资时 B.当资本折旧高于总投资时C.当总投资高于资本折旧时 D.当总投资为正时62.实际GDP衡量的是()A.以计算期价格计算的计算期的总产出B.以基期价格计算的计算期的总产出C.以计算期价格计算的基期的总产出D.以本期价格计算的基期总产出63.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可支配收入为200元,则()A.根据已知条件无法确定消费和储蓄的数量 B.储蓄为20元C.个人消费支出为160元D.储蓄为40元64.下述因素哪一个会导致投资曲线向左下方移动?()A.实际利息率上升 B.工资水平下降C.实际利息显著下降 D.技术进步使钢的价格下降了一半6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66.其他条件不变,生产可能性线向外移动将会使:()A.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B.总供给曲线向左移C.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D.价格水平提高67.在什么情况下可达到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实际产出水平?()A.当实际产出达到最高时B.当出口等于进口时C.当价格水平达到最低时D.当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时68.如果实际产出增加,而价格水平下降,这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A.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69.如果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降低,则()A.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B.会使消费支出减少C.会增加实际产出 D.会使投资支出减少70.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如果采用扩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产出和就业,则()A.由于挤出效应的作用,失业实际可能增加B.即使税率降低了,税收也可能增加C.可能引起通货膨胀D.自然失业率可能下降71.理性预期理论和调整预期理论的区别在于()A.失业率的定义不同B.对货币规律的期望值不同C.调整预期的速度不同D.充分就业状态下对预算赤字的预期不同72.如果在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时,政府运用稳定政策来保持充分就业,则:()A.物价水平会螺旋下降 B.物价水平会螺旋上升C.会发生滞胀 D.菲利普斯曲线可能向移动73.如果英镑的汇率是2 美元,那么美元的汇率是()A.2 英镑 B.1 英镑C.0.5 英镑 D.无法确定74.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A.黄金、外汇储备减少 B.本国货币贬值C.国产出水平下降 D.以上各项均正确75.在开放经济中,下列哪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A.国际收支平衡 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C.经济均衡增长 D.消除通货膨胀76.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点沿曲线移动77.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B.就业人口的增加C.减少工作时间D.推广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78.根据哈罗德的定义,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与实际增长率G之间可能有的关系是()A.G W<G B.G W >GC.G W=G D.G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 W 79.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时,厂商的反应是()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C.保持原投资水平 D.不能确定80.经济波动的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为()A.扩、顶峰、谷底、衰退 B.顶峰、谷底、衰退、扩C.谷底、扩、顶峰、衰退 D.顶峰、谷底、扩、衰退81.下列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A.纺织行业压锭B.增强中国电信业的竞争C.下岗职工再培训 D.国务院精简机构82.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83.当年计入GNP的消费支出大于当年生产的消费品,表明()A.购买了旧货B.购买了库存产品C.当年产品出口增加D.统计错误84.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A.名义工资弹性B.名义工资刚性C.政府管制D.货币供给适度85.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的增加()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86.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在政府支出增加以后私人部门愿意增加支出的原因是()A.价格下降B.储蓄减少C.偏好提高D.资源闲置87.在下列因素中,属于国民经济的注入行为的是()A.储蓄B.投资C.税收D.进口88.如果月工资制改变为周工资制,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将()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89.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最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