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应用1.2学时安排:本课程为64学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1.3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程、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网络设计与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2.1教学内容:2.1.1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互联网协议族与协议分层2.1.2物理层-数据通信与传输介质-信道复用与调制解调技术2.1.3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协议-以太网与局域网技术-虚拟局域网与网桥-无线局域网技术2.1.4网络层-网络层的功能与协议-IP协议与路由算法-IPv6协议与转换技术2.1.5传输层-传输层的功能与协议-TCP与UDP协议的比较与应用2.1.6应用层-应用层的功能与协议-HTTP、DNS、FTP、SMTP等常用应用层协议- P2P 技术与 Web 技术2.1.7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VPN与加密技术-网络安全管理与策略2.1.8网络管理-网络性能监测与评估-网络故障诊断与处理-网络管理工具与策略2.2教学进度:按上述内容划分,理论教学部分为40学时,实践操作部分为24学时。

具体进度如下:-第1-2周: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4周:物理层-第5-8周:数据链路层-第9-11周:网络层-第12-14周:传输层-第15-17周:应用层-第18-19周:网络安全-第20-21周:网络管理-第22-23周:实践操作-第24周:复习与总结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3.2教学手段:课堂使用多媒体教辅,辅助教学实例演示,安排实验室操作实践,布置课外作业等。

四、教材与参考书4.2参考书:五、考核与评价5.1考核方式:本课程综合考核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

计算机网络 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 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2、了解网络类型的分类,以及各种网络类型的特点3、了解对等式与主从式网络4、了解几种常用的操作系统5、掌握osi参考模型的优点、各层的功用以及osi模型七层的运作方式6、掌握dod模型的四个分层,以及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本章重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对等式与主从式网络●网络操作系统●0Sl模型本章难点:●OSI参考模型的七层,各层的功能●OSI模型七层的运作方式讲授方式:面授课时分配:2讲授内容:1.1网络基本概念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二、什么是计算机网络?1.2网络类型的分类1.3对等式与主从式网络网络按操作的方式可分为对等式(Peer-to-peer)与主从式(Client-to-server)两种网络。

一、主从式网络中的计算机可分为客户端与服务器,客户端可对服务器请求资源。

服务器会根据其提供的服务,而配备较好的硬件设备二、对等式网络则是每部计算机可同时扮演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角色,可提供资源给其他计算机,也可以向其他计算机请求资源。

三、虽然理论上可区分上述两种网络操作方式,不过实际上,大多数的网络系统都结合了这两种方式,可称为混合式网络。

1.4网络操作系统一、NOVELL--NetWare操作系统二、Windows NT是具有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内置网络功能,支持32位操作系统三、linux1.5 OSI模型一、为什么要制定OSI模型?二、网络分层的目的三、学习OSI参考模型的作用四、OSI模型七层的运作方式五、OSI模型的优点1.6 DoD模型一、DoD模型又称Tcp/Ip模型,是互联网的实际标准,由美国国防部制定。

二、四层简介三、DOD模型和OSI模型的比较第二章数据通信学习目标:1、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及数据的数字化技术。

2、理解基带编码技术与宽带调制技术3、了解同步技术4、理解单工与双工的工作模式5、理解带宽的含义本章重点:●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基带的信号发送与接收●载波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宽带调制技术●同步化●带宽本章难点:●带宽●同步●基带的信号发送与接收讲授方式:面授课时分配:4讲授内容:2.1数字与模拟2.2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一、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二、基带的信号发送与接收三、载波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四、载波传输不等于模拟传输、载波传输不等于单向传输2.3基带编码技术一、编码是指把1和0转换成某种真实的和物理的事务二、二阶基带信号的编码方式三、多阶基带信号的编码方式2.4宽带调制技术一、调制:发送端根据数据内容命令调制器(modulator)改变载波的物理特性使其能够携带信息。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如今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输和资源的共享。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2. 熟悉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和具体实现;3. 理解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功能和特点;4. 掌握网络安全和管理的基本知识;5. 能够进行网络规划、设计和配置。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概述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3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应用2. 物理层2.1 传输媒介和信号传输2.2 编码和调制技术2.3 物理层设备和接口3. 数据链路层3.1 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装 3.2 差错检测和纠正技术3.3 MAC地址和以太网技术4. 网络层4.1 IP协议和路由算法4.2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4.3 ICMP协议和网络层设备5. 传输层5.1 TCP协议和UDP协议 5.2 连接管理和可靠传输5.3 拥塞控制和流量管理6. 应用层6.1 HTTP和DNS协议6.2 SMTP和FTP协议6.3 P2P和Web应用7. 网络安全7.1 基本概念和威胁类型7.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7.3 加密和认证技术8. 网络管理8.1 SNMP协议和管理信息库8.2 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8.3 带宽管理和性能优化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方式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实验操作:组织网络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网络协议和设备的理解;3. 讨论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互相交流思想和经验。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编制格式要求课程类别:计算机网络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授课学时:64课程学分:4一、课程性质、任务《计算机网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的主干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协议、局域网组网原理、最新的组网技术、网络互联以及组建对等网、B/S域模式网络的实用技术、INTERNET接入技术以及数据通信的相关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重点是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数据通信技术、局域网基础及应用、网络互连及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注意这些内容;同时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应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实际应用,指导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实验。

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了解网络计算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的基本概念。

4.掌握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的定义、分类与特点。

5.掌握OSI参考模型及各层的基本服务功能。

6.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各层的基本服务功能与主要协议。

7.掌握域名系统、电子邮件、文件传输FTP、WWW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8.掌握密码体制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9.掌握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10.掌握网络入侵检测与防攻击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11.了解网络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

12.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技能目标1.具有一定的网络性能分析能力2.具有一定的网络设计能力3.具有基本的网络配置与查错能力素质目标本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当前信息产业发展要求,从根本上理解网络技术与信息工程之间不可分割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目标为:能熟练将网络技术应用于信息工程中,同时能够清晰的区分二者之间职业发展的不同。

为自身的职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版本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主编:刘枝盛、张敏、杨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ISBN 978-7-121-08759-2教材使用评价本教材从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入手,阐述了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局域网技术、服务器配置、广域网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等,使用者通过对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架设和维护技能,并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备,组建出适合企业需求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它实现了各种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应用,使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拓扑、协议、传输介质等。

2.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并能够深入了解每个网络层次的功能和作用。

3. 熟悉网络通信协议的原理和应用,包括TCP/IP协议族、以太网等。

4. 掌握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攻击与防护、网络性能优化等。

5.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简单的计算机网络。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概述- 网络拓扑结构- 子网划分与路由选择2. 网络通信协议- 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族- 以太网及其扩展3. 网络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介质4. 网络安全与管理- 网络攻击与防护- 网络性能优化- 网络管理与监控5. 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实施 - 网络设计原则与方法 - 网络实施与部署- 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四、教学方法与要求1.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相结合。

2. 学生参与: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3. 实践环节:设计实验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资源:提供相应的教材、教学课件和实验设备。

5. 学习评估:通过作业、考试和项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高教出版社2. 《TCP/IP网络配置与管理》第4版,Beale与Sidnie Feit,机械工业出版社七、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31
概述
3 第2章 局域网技术 3 1
4 第2章 局域网技术 3 1
5 第2章 局域网技术 2 2
6 第2章 局域网技术 3 1
网络基础与
7 第3章
31
应用
网络基础与
8 第3章
31
应用
网络基础与
9 第3章
4
应用
网络服务及
10 第4章
31
网络组建
网络服务及
11 第4章
31
网络组建
网络服务及
12 第4章
了解动态网页与asp技术
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安全
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熟悉网络安全策略
了解网络安全技术了解防火墙技术
熟悉网络病毒的防治
了解网络管理、故障诊断与排除
五、课时分配表
周次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 合计
讲授
课堂 作业
课外 作业
考试
1 第1章 计算机网络 3 1 概述
计算机网络
2 第1章
4、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各个阶段 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功能通过本讲学习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了解数据通信基础
第二章局域网技术 了解局域网基础知识 掌握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相关知识 掌握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掌握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了解调整局域网技术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计算机网络与相关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2、熟悉网络设备的相关性能及接入技术。 3、掌握基本的网络构建知识和网络管理方法。 4、了解新型网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英文名称:Network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课程代码:011055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分:3 总学时:48(32理论+16上机)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课程概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计算机应用和软件编程的基本环境,很多课程的学习建立在学生掌握网络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计算机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大学本科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2学时)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了解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了解公共数据网的发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

第二章数据通信与广域网技术(6学时)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传输介质类型及主要特性;了解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编码的类型和基本方法;了解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掌握频带传输的基本概念;掌握多路复用的分类与特点;掌握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类型与工作原理;掌握差错控制方法。

重点:数据编码的类型和基本方法;频带传输的基本概念;多路复用的分类与特点。

难点:数据编码的类型和基本方法;频带传输的基本概念;多路复用的分类与特点。

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学时)掌握协议、层次、接口与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化研究方法;掌握OSI参考模型及各层的基本功能;掌握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基本功能与协议族;了解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和应用的课程。

本课程通过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协议与技术,培养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平台,具体学习目标包括: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技术;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3.了解各层协议的功能、数据格式和交互过程;4.掌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组成、特征与应用;5.熟悉常用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6.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第二章物理层1.信号的基本概念2.传输媒介3.信道带宽4.调制与解调5.误码率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2.基本概念3.差错控制4.数据链路层的协议5.以太网6.ARP7.RARP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的功能2.IP协议3.路由选择协议4.ICMP协议第五章传输层1.传输层的功能2.TCP协议3.UDP协议4.数据分段与组装第六章应用层1.应用层的功能2.DNS协议3.FTP协议4.SMTP协议5.HTTP协议第七章网络安全1.安全的基本概念2.密码学基础3.防火墙4.VPN5.病毒和恶意软件6.安全认证和安全协议第八章网络管理1.管理的基本概念2.SNMP协议3.网管功能和结构4.SMI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实验和综合实践等。

其中,课堂讲授以讲解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讨论则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

实验和综合实践则是通过给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问题来强化他们的理论知识。

评分方法本课程评分一般采用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进行教授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应用。

3. 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方法。

4. 学会使用网络分析工具进行故障诊断与维护。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OSI模型与TCP/IP协议族- 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2. 网络协议与应用- 网络安全与身份认证- 网络应用开发与设计3. 网络设备与配置-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原理与配置- 网络地址分配与划分- VLAN和子网划分4. 网络故障诊断与维护- 网络分析与抓包技术- 常见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 网络性能监测与优化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系统介绍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演示:组织学生进行网络设备的实验操作,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3. 项目实践:通过小组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4. 讨论互动:开展课堂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深入。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与报告等。

2. 书面作业:布置网络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作业。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进行综合考核。

六、参考教材1.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2. 《TCP/IP详解卷1:协议》- W. Richard Stevens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安排和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的编写旨在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教学大纲将涵盖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设备与协议、网络通信和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网络安全与管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教学大纲,学生将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2.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2.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介绍2.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第三章:网络设备与协议3.1 网络设备的分类与功能3.2 网络协议的定义与分类3.3 TCP/IP协议族及其应用第四章:网络通信与传输4.1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4.2 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与技术4.3 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与技术第五章:局域网与广域网5.1 局域网的概念与组网技术5.2 广域网的概念与组建第六章:网络安全与管理6.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原则6.2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与防范措施6.3 网络管理的基本任务与方法第七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7.1 互联网与Web技术7.2 网络应用与服务7.3 移动互联网与无线网络技术第八章:实验与实践8.1 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设计与实施8.2 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8.3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测试与优化总结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学习,用户将能够了解网络组成和功能,并具备网络设备与协议的评估和选择能力。

用户还将掌握网络通信和传输的基本原理、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设计和搭建、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我们相信,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将在未来的计算机网络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Networks)一、课程简介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

是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手段,是教育技术领域最基础、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为理论体系,以TCP/IP体系为应用体系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探讨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在内的TCP/IP体系结构各层次的主要功能、原理、协议和设备。

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教育技术系的学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主要的网络协议、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主要的网络服务配置以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他们应用局域网、Internet网络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的应用,解决教学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体系结构;了解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初步掌握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方法;能独立组建较为简单的局域网;掌握常用的网络服务的构建与配置;具备初步的网络管理及维护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引入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拓展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和前沿性;(二)规范课程实验、实训,完善课程实验及实训的考核体系,加大实验成绩在课程评价中比重,突出网络知识的实际应用及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三)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两种主要体系结构OSI和TCP/IP体系结构;(四)掌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等主要层次的功能及协议;(五)掌握常见网络互联设备的功能及特点,初步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六)掌握VLAN、TRUNK的原理与配置,熟悉IP子网规划;(七)掌握DNS、WEB、FTP、DHCP等常见网络服务的原理、配置与应用;(八)了解无线网络、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的相关知识。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发展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

它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并是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网络以及Internet是当代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之一,是新世纪人才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它是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目标知道《计算机网络》这门学科的性质、重要性和该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中的其它学科的关系,知道这门课在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地位,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所用的方法和手段,知道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知道计算机网络各种接入技术,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各种应用,知道信息保护方法和手段及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方法,知道学科进展及未来方向。

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重点理解网络的分层原理和分层策略。

理解网络体系中各层的功能及实现这些功能所用的原理、方法、手段和策略。

初步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中ISO/OSI的七层模型和TCP/IP的四层模型,初步掌握各层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

初步掌握模型中的基本网络协议和网络应用层中的常用协议,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学会运用一些知识去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要做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及计算机网络实现和现代网络应用的关系。

培养出学生发现计算机网络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养成学生以计算机网络原理为基础的对现代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进行理解和分析的意识,并为日后学习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其它学科、开发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研究计算机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中知识点的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为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本专业计算机网络知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际网络应用中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进行网络调试及网络设置。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分配: 4学时/周,共64学时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既能使用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相关专业有较深的了解与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复杂环境网络知识及配置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与知识,能进行网络设备的组装与配置,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职业技能。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是在《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设备,局域网及广域网、TCP/IP配置及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网络管理与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组网技术》,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等课程的基础。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计算机网络》第二版,作者: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第二版,作者:冯博琴,陈文革,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注重网络基础知识的讲授,上机课是针对理论知识的检验与加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相关网络参数的配置和应用,多运用举例、类比等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既注视理论教学,又注重实务操作,根据课程内容,有计划地布置课内作业和实验报告,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方法:考试笔试考核要求:采用笔试(闭卷)。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作业及平时测验占20%,期末考试占80%。

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上机操作途径实现:课堂讨论:结合教学内容,以实际网络应用案例为引导,通过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表达能力。

课内播放网络技术相关视频资料,结合教学内容,请学生分析点评。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掌握网络的定义和功能及分类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熟悉当今网络发展的热点问题,并对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基本的了解。

本章的重点是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的理解。

难点:网络的定义和功能及分类以及网络拓扑结构2.主要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与简介(1学时)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二、计算机网络简介(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与发展(1学时)一、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二、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热点问题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用学生掌握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学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工作原理,及各种通信技术的简单原理。

本章的重点是对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分层及OSI参考模型,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的编码、差错控制、交换技术、多路复用技术。

难点:网络分层及OSI参考模型2.主要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学时)一、网络协议二、网络体系结构三、OSI参考模型、第二节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学时)一、信息、数据与信号二、数据通信系统三、据通信指标第三节数据编码技术(1学时)一、数字数据模拟信号编码二、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编码三、模拟数据数字信号编码第四节差错控制交换与多路复用技术(1学时)一、差错控制的概念二、数据交换基本概念三、多路复用技术第三章计算机网络设备(6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设备有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中能对各类网络设备可以正确的认别,并可以知道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可以对各类网络设备进行安装、调试、配置、运行监测与维护。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网络传输介质,各网络层上的网络设备,如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络连接设备等工作原理与配置基础。

难点:对各类网络设备进行安装、调试、配置2.主要内容:第一节传输介质(1学时)一、同轴电缆二、双绞线第二节光纤及无线传输介质(1学时)一、光纤二、无线传输介质第三节物理层设备(1学时)一、集线器二、中继器三、调制解调器第四节数据链路层上的网络设备(1学时)一、网卡二、网桥三、二层交换机第五节网络层付输入设备(1学时)一、路由器二、三层交换机第六节无线网络设备(1学时)一、无线网卡二、无线网络连接设备第四章 TCP/IP协议(1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协议的作用、IP地址编址方案、子网分割与超网合并、TCP/IP属性设置、DHCP服务器实现、IPV6基础知识等本章重点是TCP/IP协议,IP地址知识,配置TCP/IP协议。

难点:IP地址编址方案、DHCP服务器实现、IPV6。

2.主要内容:第一节 TCP/IP协议层次模型与各层主要协议(1学时)一、层次结构的划分二、互联层主要协议第二节TCP/IP协议层次模型与各层主要协议(二)(1学时)一、传输层主要协议二、应用层主要协议第三节 IP地址(1学时)一、物理地址与IP地址二、IP地址的组成与分类第四节特殊IP(1学时)一、几类特殊IP地址二、IP地址的管理与分配第五节子网(1学时)一、子网与掩码二、子网划分第六节配置TCP/IP属性(1学时)一、配置TCP/IP二、配置DHCP第七节端口与进程通信(1学时)一、进程通信基本概念二、端口概念与常用端口第八节 IPV6(1学时)一、IPV4局限二、IPV6对IPV4的改进第九节 IPV6表示方法(1学时)一、IPV6地址表示方法二、IPV4过渡到IPV6技术第十节 TCP/IP常用命令(1学时)一、IPCONFIG二、PING第十一节 TCP/IP常用命令(1学时)一、PING命令二、ARP命令第十二节TCP/IP常用命令(1学时)一、TRACERT命令介绍二、TRACERT命令使用第五章计算机局域网(1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够掌握局域网体系结构及标准,以太网的原理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高速局域网技术,了解无线局域网技术,以及有线和无线组网技术。

本章重点内容:局域网标准及体系结构,无线局域网应用技术。

难点:以太网的原理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2.主要内容:第一节局域网及其标准一、局域网概述二、局域网层次模型第二节IEEE802标准第三节共享介质以太网工作原理一、传统以太网的且成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第四节以太网系列标准(一)一、传统以太网标准二、快速以太网标准第五节以太网系列标准(二)一、吉比特以太风标准二、10吉比特以太网标准第六节交换式以太网的原理与特点一、交换式以太网二、交换式以太网的特点第七节虚拟局域网的原理与应用一、虚拟局域网的概念二、虚拟局域网的的实现技术第八节无线局域网一、无线局域网概述二、无线局域网标准第九节无线局域网应用一、无线局域网的模式、二、无线局域网安全第十节无线局域网组网实例第十一节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与使用一、对等网的组建二、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第十二节局域网基本模型一、家庭与办公网络二、校园网三、企业网第六章接入网与网络接入技术(8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够熟悉几种广域网技术,掌握电话拔号及ADSL 接入技术,熟练应用宽带路由器的设置与应用。

本章重点内容:主要内容:无线接入技术和宽带路由器配置技术。

难点:宽带路由器的设置。

2.主要内容:第一节通过电话接入INTERNET一、电话拔号接入及配置二、ISDN接入及配置第二节ADSL接入及配置一、ADSL概念二、ADSL相关配置第三节局域网+专线接入及配置一、DDN专线二、光纤接入技术第四节无线接入技术一、几种无线接入技术 GSM、CDMA、WCDMA、WLAN第五节共享上网技术一、代理服务技术及其实现过程第六节代理软件设置共享上网技术第七节宽带路由器一、宽带路由器原理二、宽带路由器举例第八节宽带路由器一、宽带路由器设置实例第七章 INTERNET基本原理与服务器实现(8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INTERNET域名服务、WWW服务,文件传输服务,了解常用网络服务器实现技术。

本章重点内容:万维网服务及电子邮件服务,FTP服务的应用。

难点:WWW 服务,文件传输服务。

2.主要内容:第一节INTERNET概述三、INTERNET发展历程四、INTERNET的主要管理机构第二节域名服务基本原理与DNS服务器的实现一、域名与域名系统二、域名解析服务三、域名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四、域名注册第三节WWW服务及其服务器的实现一、WWW技术二、WWW服务器的实现与管理第四节电子邮件服务及其服务器的实现一、电子邮件服务二、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实现第五节文件传输服务及其服务器的实现一、文件传输服务二、文件传输服务器的实现第六节其它网络服务一、远程登录服务二、网络新闻组服务第七节其它网络服务一、网络播客二、网络博客三、网络论坛第八节网站服务器实现方案一、虚拟主机服务二、服务托管服务三、架设服务器第八章 INTERNET应用(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使用INTERNET各种资源的方法,包括使用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搜索引擎、即时通讯软件、电子商务等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本章重点内容:电子邮件设置技巧,搜索引擎应用及即时通讯软件功能的使用。

难点: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

2.主要内容:第一节电子邮件及新闻组一、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二、使用企业邮箱三、使用邮件列表四、使用网络新闻组第二节搜索引擎与网络搜索技巧一、搜索引擎的原理二、搜索技巧第三节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一、即时通讯的概念与原理二、即时通讯软件第四节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一、电子商务概念与分类二、电子政务第九章计算机网络安全(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定义,分析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掌握主流的数据加密,数字证书,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

本章重点内容:防火墙原理,数字证书与身份认证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