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

合集下载

第六课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第六课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的辉煌历程2、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①文字:是文化的____________,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___________。

②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___________。

小区分:文字≠汉字,是人选入文代的标,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汉字与民族节日的作用不同。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①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_________的重要见证。

②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小提示: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要求(1)在____________领导和_________________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______________相适应,与___________相协调,既保持____________,又体现时代性。

【练一练】1.判一判:下列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文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4)汉字和史书典籍决定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5)中华文化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6)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答案提示:1、(√)2、(×)3、(×)4、(×)5、(×)6(×)。

高中政治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1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1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中政治第6课我们的中华⽂化(第1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化》学案新⼈教版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化第1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化【课前预习】⼀、古代辉煌的历程1.源远流长是中华⽂化的基本特征之⼀。

2.中华⽂化源远流长见证。

(1)汉字。

①地位:汉字是中华⽂明的重要标志。

②作⽤:汉字为书写中华⽂化,传承中华⽂明,发挥了巨⼤作⽤。

(2)史书典籍:①地位:是中华⽂化⼀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特点:规模之⼤,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3)原因:中华民族⾃古以来就⼗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三、创造中华⽂化新的辉煌1.中华⽂化衰微的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渐没落和西⽅近代⼯业⽂明的巨⼤冲击。

2.创造中华⽂化新的辉煌。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

(2)我们要全⾯认识祖国传统⽂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课堂合作探究】【探究⼀】闽南⽂化,是指⽣活在福建地区的⼈共同创造的(主要是闽南⼈),并⼀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化,是源远流长博⼤精深的中华⽂化的⼀个⽀系,其分布范围为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

闽南⽂化⾃秦始皇统⼀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化与闽南⽂化的交流与融合。

闽南⽂化是吸收采纳了阿拉伯⽂化、南洋⽂化、西⽅⽂化等外来⽂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特⾊、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化的⼀朵奇葩。

闽南⽂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了什么?提⽰:体现了中华⽂化源远流长、博⼤精深。

【探究⼆】世界的古⽂字,如古埃及、苏美尔等⽂字,都在⼀两千年以前就消亡了,唯独中国汉字三千年⽣⽣不息,其原因是汉字不仅仅是符号,更多的是⾳、形、意的完美结合。

这种结合让汉字除了作为传播的媒介,更具有审美、情感、理性等⽣命的因素。

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doc

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doc

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众望高级中学杨旭课题: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懂得如何再创中华文化辉煌。

【能力目标】: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验【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法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获取有关人类古代文明源流、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汉字、史学典籍等方面的材料,并通过分析、整理,加深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的理解。

一、自主学习篇[读书摘要自我检测落实“双基” 预习达标(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源远流长(纵向,从发展历程看)1、见证:和(1)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O汉字为书写 ,传承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

(2)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作用)。

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重视。

中国史书典籍的特点:为世界所仅有。

(二).创造中化文化新的辉煌1 •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1)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2)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衰微 ----- 现代的复兴2•发展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文字的作用、意义。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全面、辨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及原因【教学难点】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学习过程】一、引入你知道吗?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

它们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遗憾!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二、新授内容【知识体系构建】【基础知识梳理】1.一说到中华文化,有何基本特征?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课堂合作探究】:材料一:相传当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何其惊天动地。

汉字特殊的整齐性、丰富性、简练性与音乐性形成了我们的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并且通过汉字一辈辈传诵下来。

我们中国的幼儿不会写字已经会背诵“床前明月光……”武汉的黄鹤楼虽系后修,非原址,但是有崔颢与李白的诗在,黄鹤楼便永远矗立在华人心中。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赤壁、泰山……因诗文而永垂不朽。

材料二:相传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

高中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设计

高中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设计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龙口一中校;c区;设计人:王文丽一、学习目标1.知道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明确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3.了解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1.难点如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三、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学习成果课前预习案一、精华回放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2.什么是“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二、合作自学:(我们是学习的主人,虚心求教,善于质疑,学会交流,懂得分享)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古代辉煌的历程(1)内因:中国________的日渐没落。

(2)外因:西方近代________的巨大冲击。

3.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1)只有在__________的领导和__________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们要____认识祖国传统文化,________,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______。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三、质疑解惑简要列出组内自学的疑点,在黑板列出或告诉老师。

1. 课堂小结:课堂学习案2. 互动探究:在中华文明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一个新时代。

(1)想一想: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家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和独特魅力。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起源:古代文明、汉字、礼仪等方面。

2. 中华文化的发展:诗词、书画、戏曲、建筑等方面。

3. 中华文化的特点:包容性、传承性、创新性等方面。

4. 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和交流。

5. 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如诗词、书画、戏曲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4. 欣赏法:欣赏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基本知识:详细讲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如诗词、书画、戏曲等。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5. 欣赏经典作品:欣赏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堂所学,总结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选取一个文化现象,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

3. 思考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提供关于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和学术文章,供学生深入研究。

2.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的网站和在线资源,帮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中华文化。

3. 视频资料:选取与文化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文化节目等,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

高二《文化生活》学案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预习导航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独特性: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2.连线:把握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殷周时期统一的民族文化,划时代意义春秋战国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朝时期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汉朝时期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隋唐时期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宋元明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理学发展明清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全盛时代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与。

3.判断:(1)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2)汉字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 )4.思考: 我国史书典籍有何特点与作用?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的衰微:内因是中国的日渐没落; 外因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巨大冲击。

2.根本保证:只有在的领导和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判断:(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3)中华文化的发展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

(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材料一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

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

商代的文字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了,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必然远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于夏代,巨今约四五千年以上,应当在新石器时代。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一金文一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思考:l.文字的发明有何意义?2.汉字悠远的历史表明了什么?材料二《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

第六课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第六课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问题1、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什么作用?“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的召开说明了什么文化道理?
提示: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语热正说明了中华文化的这种独特魅力。

2、汉字书写复杂,主张“汉字拼音化”甚至有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道理。

提示:正面影响:一是大量的网络词语对我们的汉语语汇更新、补充提供可能。

二是许多网络词语确实起到了省时、形象、幽默、调侃等作用,使语言生动化,与时代接轨,更具亲和力;很符合网民们的审美心理,为我们的汉语交流锦上添花。

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网络语言的词汇不够稳定,甚至有的词词意多变,有的词语构成不规范。

这种词语用于交流,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甚至让人不知所云。

另一方面,网络词汇中夹杂的一些不文明、不健康、不规范的词语,确实对现代汉语的纯洁性造成一定的冲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预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古代辉煌的历程(1)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和“”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3)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汉代,确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人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

(5)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面临西方的冲击。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____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作为其特征的见证,和是很有说服力。

(2)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人文明时代。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性,即和。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随着中国的日渐没落和西方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的奋斗密切相关。

实践证明,只有在的领导和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篇章。

二、探究思考题1.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历经沧桑、代代传承?2.中华文化走过了一个怎样的独特历程?3、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如何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三、巩固提高:1.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2、(2008 江苏 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 包容广纳B 推陈出新C 博大精深D 源远流长3、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使用竹木简牍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首次在敦煌等地挖掘到了大量汉代简牍,轰动了世界。

汉代简牍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2. 通过学习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古代文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

2. 中华文化的特点: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琴棋书画、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2. 采用案例教学,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文化。

3.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中华文化:分别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华文化知识,互相学习。

4. 总结课堂: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中华文化的小短文。

2. 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参观当地的文化遗址或博物馆,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拍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解说。

六、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节日、习俗礼仪、传统手工艺、现代文化创新等。

2. 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在全球化的作用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利用案例教学,讲解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如孔子学院、中华美食、中国电影等。

3. 开展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疑问。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影响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中华文化全球化的兴趣。

学案4: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4: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历史。

2.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知识梳理(一)古代辉煌的历程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1)上溯到周时期,天命神权、“”,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峰起、,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3)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意义。

(4)汉代,确立了至尊的地位。

(5)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进入了的全盛时代。

(6)宋元明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中华文化在史学、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

(7)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的冲击。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与是很有说服力的。

(1)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

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和近代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的过程。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实现的伟大复兴。

3.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耕耘。

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

【精讲点拨】1.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2.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1)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023最新-《文化生活》第六课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8篇】

2023最新-《文化生活》第六课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8篇】

《文化生活》第六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壶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文化生活》第六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文化生活》第六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篇一《文化生活》中前三个单元的线索脉络基本上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整理,但是到第四单元的时候,学生普遍反映对于第四单元的脉络很难把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针对第四单元的常考大题,我将第四单元的线索按照“怎么办”来整理。

(一)为什么要按“怎么办”来整理《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设三课,《走进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这三个框体实际上就是为了说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所以这个单元按照“怎么办”来梳理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而且这是这个单元的问答题常考题型。

比如“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等。

通过常考题型的分析,出题人往往不会专门针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者“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这种具体的知识点考察,而是考察学生对整个第四单元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所以出的题目材料也是综合性总结性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综合性的材料来回答“怎么办”。

所以无论题型是问如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是问“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其实都可以通过用“如何发展先进文化”的线索来回答,当然前提是结合材料,从整理的线索中筛选知识点。

(二)整理的线索如下整理的线索顺序来自“综合探究”—第九课—第十课—第八课—第三单元—第二单元如何发展先进文化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提供物质基础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4、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存在于全体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集中表达。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一、古代辉煌的历程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放图片〕有人说在会徽中蕴涵了中国文化,大家来说说,你从图中又有什么发现?〔学生甲:印章、汉文字是中国文化特色。

学生乙:我看到“京〞字好象在蹁翩起舞,那是有我们特色的舞蹈。

学生丙:我看到了我们的国粹:京剧。

〕大家说得不错。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这个设计有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它就是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古老文明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世界的体育盛会,而且必将是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的盛会。

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我们先把目光投向世界的远古文明:古巴比伦城遗址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它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

公元前5000多年,人们开始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水草丰美的地带繁衍生息。

巴比伦意即“神之门〞,由于地处交通要冲,“神之门〞不断扩展,成为幼发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两河流域的重镇。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550年,两河流域的文明达到高潮,人们发明了楔形文字、数位进制、星期制、历法、灌溉、冶炼技术,还将圆周划分为360度、酿出啤酒、制定了人类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许多个第一。

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可创造文化的是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直到17世纪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留给后人千古不解之谜。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

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明确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知道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过程与方法结合史实和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三、教学难点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讲授法、合作讨论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安排学生收集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文明的资料)由学生说明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以及发展历程,教师做出总结,导入新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进行新课: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总结中国古代文明所取得的成就,教师利用表格加以总结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二)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教师提出问题: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成为延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过渡: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就体现在汉字的发展历程中。

幻灯片展示:汉字的发展历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特点及发展过程,后通过两则材料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1、汉字:(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2)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3)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幻灯片展示:我国著名的史书典籍。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史书典籍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 (人教版必修3)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 (人教版必修3)

【导学案】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二、预习内容1.古代辉煌的历程(1)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和“”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3)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汉代,确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人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

(5)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面临西方的冲击。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____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作为其特征的见证,和是很有说服力。

(2)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人文明时代。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性,即和。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随着中国的日渐没落和西方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的奋斗密切相关。

实践证明,只有在的领导和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篇章。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二、学习过程、1、古代辉煌的历程。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包容性。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续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一、明:(明确任务)1、知道古老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2、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和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3、能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说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4、能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说明怎样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二、知:(基础过关)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但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为世界所仅有。

3、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应有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又。

三、懂:(疑难突破)(二)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还起作用?为什么?(1)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推动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植根于民族传统之中,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予现代化以民族特色,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

(2)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3)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面效应,将对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消除这种影响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因此,在新时期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填空】古代中华文化在时形成雏形;在古代中华文化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冲击。

【判断并改正】1.中华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

2、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

【想一想】为什么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精神?四、理:(理清线索)本课需要掌握: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怎样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五、用:(探究运用)一、选择题: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2、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小李同学的手机彩铃唱到:“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下列关于“方块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B.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C.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D.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

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民族性D.世界性5、世界人类文明发祥地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这说明A.中华文明是悠久的文明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6、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全盘吸收外来文化A.③④ B.①②③C.②③ D.②③④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殷周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B.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C.隋唐时期,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D.宋元明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9、以《九章算术》、《黄帝内经》、《齐民要术》等为代表的论著,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等方面的独特创见。

下列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错误的是A.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B.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C.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D.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0、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 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11、中华民族曾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华文化在近代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文化的兴衰与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①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③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也决定综合国力④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①②二、问答题:12、材料一:考古学家认定,6000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

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

历朝历代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材料二:相传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

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第六课第一框学案参考答案二、知:(基础过关)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但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3、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应有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三、懂:(疑难突破)(一)古代辉煌的历程【填空】古代中华文化在春秋战国时形成雏形;秦的统一在古代中华文化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冲击。

【判断并改正】1.中华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

起源于殷周时期。

2、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正确3、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就是中华文化。

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它们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想一想】为什么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精神?(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的两重性,是精华与糟粕并存。

正因为如此,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是双重的,既具积极效应,也有消极影响。

(2)民族性: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丧失失民族性,就丧失了中华文化生存的土壤。

(3)时代精神:是指民族文化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五、用:(探究运用)1.D2.D3.A4.B5.B6.C7.A8.B9.D 10.B 11.A12、(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