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19练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19 二十四节气 带详解
2022微专题训练19二十四节气一、单选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也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读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位置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依据是A•太阳的周年视运动B•月亮的周年视运动C•北极星的周年视运动D•地球的周年视运动2•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温度变化的有A•5个B•6个C•7个D•8个3•在下列各组节气中,郑州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立冬、立秋B•雨水、处暑C•清明、雨水D•小满、大暑1.A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黄道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因此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A正确。
2•A二十四节气中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故答案选A。
3•D关于冬至或夏至对称的节气,太阳直射纬度相同,对一个地方来说昼夜变化一样。
根据24节气的先后顺序可知,小满、大暑关于夏至对称,因此昼长相等。
D对。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
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立小芒%/.立春丄丄*%降秋分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A•江淮地区B•华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川渝地区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A•降水B•霜冻期C•光照D•热量4•C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一候萤火虫卵化而出,二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三候是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地区,华北进入夏季下雨时节,此时正是大暑时节。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22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a的值可能是( )A.-10℃ B.0℃C.10℃ D.20℃2.造成图中0℃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形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洋流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
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 )A.0<P<10 20<Q<30B.-10<P<0 30<Q<40C.0<P<10 30<Q<40D.-10<P<0 20<Q<304.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洋流B.纬度、地形C.海陆位置、地形D.纬度、洋流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气温等温线分布。
据此,完成第5题。
5.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降水C.沿岸洋流D.曲折海岸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6~7题。
6.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地形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7.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0℃ B.-5℃ C.2℃ D.-8℃8.读我国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分布图,可知( )A.甲区域气温高于4℃B.甲区域受西南季风影响C.西风带致乙区域暖湿D.甲区域多处于锋面雨区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C)分布图”。
读图完成9~10题。
9.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位置10.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A.16 B.20 C.23 D.27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④地(双选)( )A.①地为山脉B.②地地势低C.③地为河谷D.④地地势高12.甲地气温较高的原因是(双选)( )A.地势较低B.暖湿气流影响C.太阳辐射强烈D.温室效应显著二、综合题13.读“我国部分省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19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地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B.②地生活用水量大C.③地近海养殖用水量大D.④地降水量小2.解决①地区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人工降雨B.跨流域调水C.大力开采地下水D.修建梯田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4.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5.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光热 D.土壤7.据监测,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呈缩减趋势,主要原因是( ) A.水源补给减少B.植物蒸腾减弱C.林草面积扩大D.风沙危害加剧据统计河北张北县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90%已到过熟期。
近几年,每年衰死和濒临衰死的约20%,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8年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至3米,这也大大加快了防护林的衰死速度。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10题。
8.近10年来张北县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推断其原因主要是当地(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B.水污染导致水源短缺C.生产用水急剧增加D.水资源调出大于调入9.张北县防护林大量死亡,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加重酸雨危害B.加快土地退化C.加速地面沉降D.产生大量垃圾10.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移民和退耕还林B.保护现有防护林C.恢复当地水环境D.更新和抚育结合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一定时段内,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水资源系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它的计算一般是基于一定水资源边界条件下进行的。
【高中地理】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试卷(57份) 通用34
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略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P、Q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2.Q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畜牧和灌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右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2 100万(2011年数据),国土面积为590 750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
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图示国家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季风水田农业D.热带迁移农业4.图示国家发展高效农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农药使用量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季风水田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6.下列关于A区域所示农业地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广阔B.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劳动力丰富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D.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较多读甲、乙、丙三地农业商品率、畜牧业比重、种植业比重图,回答7~8题。
7.甲地可能位于()A.墨累—达令盆地B.西欧平原C.成都平原D.潘帕斯草原8.关于乙、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地为季风水田农业B.乙地为游牧业C.丙地为混合农业D.丙地为大牧场放牧业读世界某两区域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为大牧场放牧业B.b地为乳畜业C.a地为商品谷物农业D.b地为季风水田农业10.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B.产品商品率高C.单位面积产量大D.机械化水平高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
种植业、畜牧业的箭头分别代表其在当地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根据资料,回答11~12题。
11.下列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双选)()A.①为混合农业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为大牧场放牧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12.有关三地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B.②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D.①③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髙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7 全等三角形之六大模型++++课件
39
【解析】(1)∵△ADB与△ADF关于直线AD对称,∴AB=AF,∠BAD=∠FAD,
∵AB=AC,
∴AF=AC,
∵∠FAD+∠FAE=∠DAE=45°,∠BAD+∠CAE=∠CAB-∠DAE=45°,
∴∠FAE=∠CAE,
在△AEF与△AEC中,
=
∠ = ∠ ,
=
∠AOB的平分线,请说明此做法的理由;
拓展实践:(3)小明将研究应用于实践.如图4,校园的两条小路AB和AC,汇聚形成了一个岔路口A,
现在学校要在两条小路之间安装一盏路灯E,使得路灯照亮两条小路(两条小路一样亮),并且路
灯E到岔路口A的距离和休息椅D到岔路口A的距离相等,试问路灯应该安装在哪个位置?请用
4.(2024·淄博沂 源县二 模 ) 如图 , 点E 在△ABC的 外 部,点 D 在BC 上,DE 交 AC 于点
F,∠1=∠2=∠3,AB=AD.
求证:△ABC≌△ADE.
14
【证明】∵∠1=∠2=∠3,∠AFE=∠CFD,
∴∠1+∠DAF=∠2+∠DAF,∠C=180°-∠3-∠DFC,∠E=180°-∠2-∠AFE,
∴AE=ED,
∴∠EAD=∠EDA.
30
(2)∵∠AED=∠C=60°,AE=ED,
∴△AED为等边三角形,
∴AE=AD=ED=4,
过A点作AF⊥ED于F,
∴EF= ED=2,
∴AF= − = − =2 ,
∴S△AED= ED·AF= ×4×2
=4 .
∴AP= AM,
∴AB+AN= AM.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68 岛效应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68 “岛效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影响,灌木下土壤具有更高的养分含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
下图为“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沃岛效应”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是A.土壤B.气候C.水分D.植被2.“沃岛效应”现象的主要生态效益是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C.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1.D学术界普遍认为,植物是影响灌木“沃岛”形成的关键因素,“沃岛效应”有很好的固沙作用,可以提高灌木的养分含量。
植物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导致“沃岛”形成。
D正确;土壤、气候、水分对“沃岛效应”形成影响不如植被大,ABC错误。
故选D。
2.B由材料可知,沃岛效应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沃岛效应”现象出现后,灌木下土壤具有更高的养分含量,植被生长茂盛,利于防风固沙,B正确;沙漠中水土流失现象极少,A错误;沃岛效应出现区域较小,调节气候作用不大,C错误;沃岛效应出现区域较小,涵养水源作用不大,D错误。
故选B。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B.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D.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4.“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热量交换变缓B.空气对流增强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3.D根据材料,“冷岛效应” 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D对。
该效应大气没有形成环流,A错。
【高中地理】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试卷(57份) 通用52
一、单项选择题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据此回答下面1~2题。
1.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16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2016年3月1日19时B.2016年3月1日8时C.2016年2月29日21时D.2016年2月29日19时2.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
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8~9时B.14~15时C.15~16时D.20~21时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与我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都是世界上著名的航天城,担负着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任务。
据此回答3~4题。
3.当肯尼迪航天中心(西五区)时间是8月9日上午8时12分时,我国航天城酒泉的时间(北京时间)是()A.8月9日21时12分B.8月8日18时12分C.8月9日5时12分D.8月8日21时12分4.下图是“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甲)、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城(乙)位置示意图”。
航天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需要国际协作。
因任务紧急,一架平均时速为1 110千米的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按最近路程飞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城,约需时间为()A.17小时B.15小时C.13小时D.11小时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5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新步步高【加练半小时】2017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总复习微专题训练:第53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我省某地农业以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户利用庭院区域进行种养业、园艺、手工业等产业)、农家乐(农户向城市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为主,形成了下图所示经济模式。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A.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B.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畜牧业C.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农家乐D.农家乐、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2.发展该农业经济模式的目的是()A.促进商品粮生产B.将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D.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某地的三个农业地带,下表为各带主要土地利用所占比重统计(%)。
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可能位于()A.内蒙古、陕西B.吉林、宁夏C.广西、浙江D.山东、四川4.影响该地土地利用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B.交通C.地形D.气候读“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完成5~6题。
5.M省区可能为()A.四川B.安徽C.黑龙江D.内蒙古6.宁夏盐碱地面积大的原因为()①耕地总面积较大②地势低洼③降水量小,蒸发旺盛④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⑤引黄灌溉面积大,排水不畅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回答7~8题。
7.关于甲、乙两地等高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的等高线一定比乙地密集B.甲地的等高线一定比乙地稀疏C.甲地的海拔数值一定比乙地大D.甲地的海拔数值一定比乙地小8.该地最适宜的农业布局模式是()A.水产养殖业B.水稻种植业C.基塘农业D.立体农业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
分析表中信息,回答9~10题。
9.A.松嫩平原B.黄淮海平原C.鄱阳湖平原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10.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A.低温、冻害B.地形、水源C.旱涝、盐碱D.光照、风沙下图为“某区域R河流域图”。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 , 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图 1 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 .①____________________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⑤2. 画③ 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2. 5 月初 , 几位“ 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图 2 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 , 图中① —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 .①____________________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C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④2.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④____________________C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⑥3. 2016 年 1 月 24 日 , 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图 3 为该日 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此时我国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2.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 .无高大山脉阻挡 , 受寒潮影响大____________________B .濒临海洋 , 受到海洋影响C .纬度更高 , 正午太阳高度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冷锋过境 , 降温明显4. 图 4 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 1 年、第 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黑海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黑海一、单选题黑海与马尔马拉海之间通过狭窄的水道不断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其媒介是海洋水体的交换。
同时,该区域暖水性食肉鱼类每年会定期在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季节性洄游。
读该区域位置示意图。
1.关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水体交换及其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进入黑海,盛行风B.表层海水由黑海进入马尔马拉海,密度C.底层海水由黑海进入马尔马拉海,密度D.底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进入黑海,盛行风2.暖水性食肉鱼类由马尔马拉海洄游到黑海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B 据图分析,黑海周边多条河流注入大量淡水,盐度比马尔马拉海低,故两海域之间存在密度流,表层海水由黑海注入马尔马拉海,底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进入黑海,故选B。
2.B 黑海夏季水温高,汇入黑海的河流流量大,营养物质多,其鱼类生长旺盛,故选B。
黑海海峡又称土耳其海峡,由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组成,是西亚、北非和南欧通往黑海的咽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区域现象和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黑海周围降水多,蒸发量少,黑海盐度低B.因海区密度差异,黑海海峡表层海水向东北流C.大气环流的影响,黑海冬季降水量小于夏季D.表层海水受蒸发和径流的影响大,盐度较高4.一船舶在甲地看到太阳在东南方海面上时,北京时间可能为A.11:00B.12:00C.13:00D.23:003.A 相比地中海,黑海纬度较高,蒸发量少,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较多,加上地表径流注入,故黑海盐度较低,A正确,D错误;黑海盐度较低,水面较高,表层海水向西南流,B错误;黑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大,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C错误。
故选A。
4.C 看到太阳在东南方海面上时,甲地地方时在6:00-12:00之间,甲地位于30ºE,北京时间11:00时,甲地时间5:00;北京时间12:00时,甲地时间6:00;北京时间13:00时,甲地时间7:00;北京时间23:00时,甲地时间17:00。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内容概览:1.高新技术产业的判断及其特点;2.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3.高新技术产业类问题是高考关注的热点问题,无论材料和案例怎么变,都要坚持一个思想、两个特点、三个改变[集训高考](2018·海南高考)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 B.原料C.交通 D.劳动力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解析:1.B 2.A 3.C 第1题,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
第2题,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
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
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第3题,材料提到,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解决煤炭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由于煤制油并没有增加我国能源总量,因而不能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也不会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我国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也不会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所以选C。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81 分选性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81分选性一、单选题和田自古出美玉,玉龙喀什河从M地到P地间的河滩是采玉的重要地段,当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从M地到P地对采玉河滩进行实地考察,下图为玉龙喀什河部分流域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发现N处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cm左右,推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A.B.C.D.2.有关图中M、P、N三地的鹅卵石分选性说法,正确的是A.分选性相同B.M地分选性最好C.P地分选性最好D.N地分选性最好1.A题干点明N处鹅暖石粒径大都在8cm左右,排除BD;读图可知,该河流发源于昆仑山,从P地到M地,地势逐渐趋于平缓,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故而鹅暖石粒径P地较大,N地次之,M地较小,A 正确。
故选A。
2.B河流流动到平缓、开阔的下游河床,河床纵比降减小,使河流流速降低,因而水动力减少,河流发生机械沉积,使得在这些地段可看到砾石、沙和粘土沉积物,分选性较上游好。
读图可知,对于P到M 段来说P为上游,M为下游,因此M的分选性最好,B正确。
故选B。
【点睛】一般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势开阔,流速减慢,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扇顶的颗粒物粒径较大,扇缘的颗粒物粒径较小,具有很好的分选性。
泥石流发生时,沟床物质冲出淘口后,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堆积形成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的泥石流扇.松散物质在不同坡度和流量情况下,套发生分选.左图为泥石流扇纵剖面图.右图为实验室内流量为35L /s时,泥石流体在不同坡度下的分选情况(d>l0mm颗粒累积质量含量占比越大,表征泥石流分逸情况越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左图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分别为龙头、龙身、龙尾B.①②③分别为龙尾、龙身、龙头C.泥石流扇与冲积扇物质分选特征一致D.泥石流扇物质无明显分选4.由右图可知A.流量为3.5 L/s泥石流物质分选性龙头>龙身>龙尾B.当坡度小于16°时,泥石流分选性随坡度增大而减弱C.当坡度大于16°时,泥石流的破坏性随坡度增大而减弱D.沟床被泥石流冲刷后,物质颗粒变小5.对防御泥石流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用捧水、拦挡、护坡等措施稳住松散物质、滑塌体及坡面残积物②在中下游设置谷坊或拦挡坝,拦截泥石流固体物③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④在泥石流出口,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停淤场,避免堵塞河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B读右图,结合材料可知,在相同坡度下,龙头大地大于10毫米颗粒累积质量含量占比最大,其次为龙身,颗粒质量最小的应当是龙尾。
高考地理复习之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
微专题:水循环和城市雨水综合利用【高考母题再现】【2021 •新课标I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聚集、渗漏而建立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会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以下图示意雨水花园构造,据此完成1-3题。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欣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
故该雨水花园地下局部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到达此目的。
2、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直到过滤作用,到达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
B正确。
3、根据题干文字提示可知,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
故C正确。
考点:水循环【名师点睛】该题以雨水花园构造示意图为材料,考察水循环。
读材料把握和提炼出几个关键词,“雨水花园、汇水、下渗、净水〞来分析。
通过对材料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考察的主干知识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分析水循环中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探讨水循环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
【难点中心】该题组通过读材料把握和提炼出几个关键词,“雨水花园、汇水、下渗、净水〞来分析。
难点在于不能根据雨水花园构造图很好理解雨水花园各层次的作用,没有很好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作用,不会利用水循环原理来解释雨水花园。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 祁连山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祁连山一、单选题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
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
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A.偏南风B.偏东风C.偏北风D.偏西风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1.C 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11点以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正确答案为A,BCD 错误。
2.D “白天”,“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意味着晚上,空气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风。
图中显示晚上以南风为主,白天以北风为主,说明气象站附近南面为高坡,北面为低谷,得出山谷呈东西走向,且南高北低的地形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读我国祁连山中段黑河流域部分支流冰川的末端(冰川下界)海拔变化图。
完成问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得出1956-2010年()A.潘家河流域冰川末端海拔变化最剧烈B.马营河流域冰川未端海拔变化量最大C.大河流域冰川末端海拔变化先快后慢D.黑河流域冰川末端海拔整体上升加快3.D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1956年至2010年,冰川末端海拔变化最剧烈、变化最大的是长千河流域,A、B错;大河流域冰川末端海拔变化先慢(1956年-1990年)后快(1990年-2010年),C错;黑河流域所有支流的冰川末端海拔在1990年-2010年期间比1956年-1990年上升幅度更快。
故选D。
祁连山的森林区对河西走廊来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内山势陡峭,落差大,广泛发育着山间盆地和峡谷,海拔一般在2000~4000m之间,主峰达5564m。
2019年江苏省小高考地理真题高清图片word版本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地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30题,共30题60分)、判断题(第31题〜第40题,共10题10分)、综合题(第41题~第44题,共4题30分)共三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4.答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7年2月23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
右图为“TRAPPIST-1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与“TRAPPIST-1系统”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2. 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为()A. 与TRAPPIST-1距离适中B. 天体表面平坦C. 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D. 有肥沃的土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第3~4题。
3. 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A. 16日6时30分B. 16日18时30分C. 17日4时30分D. 17日20时30分4. 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全球昼夜状况的是()A B C D2016年9月25 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19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微专题训练19电容器的动态分析1.(单选)如图1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图1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P点的电势将降低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D.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解析因为电容器两板电压不变,当两板间距离d增大,电场强度E减小,φP =Ex P减小,P点的电势降低,故选项A错B对;又根据带电油滴平衡可判断其带负电,它在P点的电势能增大,选项C错误;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荷量将减小,选项D错,故答案为B.答案 B2.(单选)如图2所示,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金属板,G为静电计.开始时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了使指针张开角度增大一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图2A.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靠近一些B.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分开一些C.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一些D.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分开一些解析使指针张开角度增大一些,就是增大静电计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一定,则C、D错误;断开开关S后,电容器带电荷量一定,由C=Q/U可知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需减小电容C,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εr S4πkd知,保持S不变,增大d,电容C减小,则A错误、B正确.答案 B3.(多选)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3所示,则().图3A.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角增大B.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角不变C.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角增大D.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角不变解析球在电场中平衡,则所受电场力、重力及绳的拉力的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得tan θ=qEmg,故要判断θ的变化,只需判断电场强度E的变化即可.S闭合时,U不变,A向B靠近,d减小,由E=Ud,可知E增大,θ角增大,故A正确.S断开,则Q不变,A向B靠近,E不变,则θ角不变,故D项正确.答案AD4.(单选)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E为电源,R为电阻,薄片P 和Q为两金属极板,对着话筒说话时,P振动而Q可视为不动.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图4A.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C.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D.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解析由公式C=εr S4πkd可知,当PQ间距增大时,C减小,故A错误.由C=QU可知,在U不变时,C减小,Q减小,即电容器放电,R中的电流方向从M到N,则M点电势高于N点,故B、C错误,D正确.答案 D5.(单选)电源和一个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三个电阻组成如图5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开关S断开,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图5A .液滴仍保持静止状态B .液滴将向下运动C .电容器上的带电荷量将减为零D .电容器将有一个瞬间的充电过程解析 由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可知此时mg =U d q ,开关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 等于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开关断开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E ,因E >U ,故带电液滴将向上运动,选项A 、B 错误;因Q =CU ,开关断开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容器将充电,C 项错误,D 项正确.答案 D6.(多选)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 1,板间场强为E 1,电容器的电容为C 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3Q ,板间距变为d 3,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2,板间场强为E 2,电容器电容为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2=3C 1,U 2=U 1B .C 2=3C 1,E 2=4E 1C .U 2=U 1,E 2=3E 1D .U 2=2U 1,E 2=2E 1解析 当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板间距为d 时,电容器电容C 1=εr S 4πkd ,U 1=Q C 1=4πkdQ εr S ,E 1=U 1d =4πkQ εr S ;当电荷量变为3Q ,板间距变为d 3时,电容器电容C 2=εr S 4πk d 3=3C 1,U 2=3Q C 2=4πkdQ εr S =U 1,E 2=U 2d 3=12πkQ εr S =3E 1,选项A 、C 正确.答案 AC7.(单选)如图6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相连,带电液滴P 在金属板a 、b 间保持静止,现设法使P 固定,再使两金属板a 、b 分别绕中心点O 、O ′处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转相同的小角度α,然后释放P ,则P在电场内将做().图6A.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斜向右下方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解析设电源两端的电压为U,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带电液滴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则液滴P静止时,由平衡条件可得:q Ud=mg.金属板转动后,P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为F=qUd cos α,方向与竖直方向成α角指向右上方,电场力大于重力,但电场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F1=F·cos α=qUd·cos α·cos α=qUd=mg.故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水平向右,即P做水平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 B。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一、单选题黄河三角洲“制造”新大陆的速度,与黄河来沙量和来水量关系密切,当入海沙量小于每年2.78亿吨时,黄河三角洲就不再淤积扩大;而当黄河的入海径流量小于每年76.7亿立方米时,三角洲的陆地不仅不再增长,而且会发生净侵蚀,导致三角洲面积缩小。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累积曲线图和1976~2004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量的变化大致分为图示三个阶段,其变化特点是( )A.先递增后递减B.先递减后递增C.呈逐阶段递减D.呈逐阶段递增2.推测1997年后黄河三角洲总体面积变化的原因是( )A.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小B.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C.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D.黄河下游地区退耕还林1.C 黄河入海水沙量为后一年减去前一年的累积量,读黄河入海水沙累积量曲线图可知,三阶段的斜率大体减小趋势,说明黄河入海水沙量是逐阶段递减的,据此分析本题选C。
2.B 读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可知,在1995年前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在1995年前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基本呈减小趋势。
1997年后三角洲面积减小,是上游来沙量减少,导致海浪侵蚀加剧,三角洲增速降低所致,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由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黄河携带到三角洲地区的泥沙量减少,使得三角洲面积减小。
1997年后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显著减小;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会导致三角洲增大;黄河携带的泥沙多来自中游,退耕还林应在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
据此分析本题选B。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①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①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5.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地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②地生活用水量大
C.③地近海养殖用水量大
D.④地降水量小
2.解决①地区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人工降雨
B.跨流域调水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修建梯田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4.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
5.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光热D.土壤
7.据监测,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呈缩减趋势,主要原因是() A.水源补给减少B.植物蒸腾减弱
C.林草面积扩大D.风沙危害加剧
据统计河北张北县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90%已到过熟期。
近几年,每年衰死和濒临衰死的约20%,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至3米,这也大大加快了防护林的衰死速度。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10题。
8.近10年来张北县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推断其原因主要是当地()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B.水污染导致水源短缺
C.生产用水急剧增加D.水资源调出大于调入
9.张北县防护林大量死亡,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加重酸雨危害B.加快土地退化
C.加速地面沉降D.产生大量垃圾
10.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移民和退耕还林B.保护现有防护林
C.恢复当地水环境D.更新和抚育结合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一定时段内,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水资源系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它的计算一般是基于一定水资源边界条件下进行的。
下面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示意图”。
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中M、N代表的含义为(双选)()
A.M表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B.N表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C.M表示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保护
D.N表示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保护
12.下列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属性分析正确的是(双选)()
A.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间、空间属性
B.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动态变化性
C.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无关
D.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只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相关
二、综合题
13.读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阴影甲地区是我国____________(“冬”或“春”)小麦的主产区。
阴影乙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绿洲农业区,说明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2)图中阴影甲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
但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试分析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
(3)图2为甲地区某农庄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该示意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有哪些?依据图中信息对应说明其在图2中的具体表现。
(4)图中甲地区已形成目前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试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措施。
14.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
“井灌种稻”。
材料二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近20多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东北地区多年冻土退化。
(1)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
(2)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水稻播种面积的原因。
(3)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简述东北地区缓解冻土退化的主要措施。
答案解析
1.A 2.B[第1题,①地缺水原因是降水量小,工农业用水量大,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②地缺水原因是工业生产用水量大;③地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④地降水丰富。
第2题,解决①地区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即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
3.A 4.C 5.A[第3题,据图,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转化为废水,故b为污水收集;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
故A项正确。
第4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
故C项正确。
第5题,区域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故选A项。
]
6.B7.A[第6题,从图中生态环境保护区地表环境以沙漠为主,并且图中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河道越来越细小可知,该地是西北荒漠地带,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第7题,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河流往下游输送水量越来越少,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水源补给减少,面积缩小。
]
8.C9.B10.D[第8题,根据题意,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主要原因为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也有)。
该县地处华北平原,严重缺水,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第9题,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植被的作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消烟除尘等。
植被的死亡,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功能退化。
第10题,植被的功能巨大,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植被。
A项,移民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
C项恢复水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无效。
B项合理,但是要发挥好的效益,除保护现有植被,还要不断更新、抚育更多的植被。
]
11.AD12.AB[第11题,社会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故A正确;社会系统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有影响,一是对水资源的污染,一是对水资源的保护,故D正确。
第12题,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相关,且呈现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时空性。
]
13.(1)冬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水资源较少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土地盐渍化、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生产结构不太合理等。
对策:节约用水,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
(2)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自然原因;②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程度;③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④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3)①生态持续发展。
表现:利用秸秆、粪便制造沼气,沼渣、沼液为稻田提供肥料;地热供暖。
②经济持续发展。
表现:利用农产品、地热温泉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
③社会持续发展。
表现:客房、餐厅、酒厂等部门的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
(4)原因: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措施:雨水回灌、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等。
解析第(1)题,甲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乙地区位于我国西北河西走廊一带,气候干燥,水资源较为紧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及恢复植被等。
第(2)题,结合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
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属于基础知识。
第(4)题,地下水漏斗区的形成与过度抽取地下水有直接的关系。
14.(1)地下水丰富。
河流、沼泽多;降水较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较多;植被条件较好,涵养水源能力较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下渗量大;有冻土层。
(2)种植水稻耗水量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大;沼泽面积减小;“井灌种稻”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
解析第(1)题,发展“井灌种稻”是因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而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原因在于地势低平、冻土广布、河湖众多、蒸发较弱等。
第(2)题,甲地区为三江平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必然导致湿地减少、用水剧增,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第(3)题,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缓解冻土退化的主要措施应该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