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各论 海相 1 碎屑岩
沉积相-火山碎屑岩

专属火山碎屑岩的结构:
集块结构(火山集块>50%) 火山角砾结构(火山角砾>75%) 凝灰结构(火山灰+火山尘 >75%)
按粒度划分: 集块岩:火山集块>50% 火山角砾岩: 火山角砾>75% 凝灰岩:火山灰+火山尘 >75%
三、构造
与岩浆作用有关: 假流纹构造——熔结凝灰岩中 与沉积作用有关: 层理构造——通常不显,水、风携沉积可有层理。 递变层理——火山碎屑重力流。
(2)塑性岩屑
熔浆在喷出后经塑变、冷凝 而成。 玻璃质结构 火焰状、撕裂状、纺锤状等。
塑性岩屑 / 塑性玻璃岩屑 / 浆屑 / 火焰石
2.晶屑
早期析出的晶体随熔浆炸碎而成。 大小≤2~3mm,常呈棱角状 常见晶屑: 石英 长石(钾长石、斜长石) 黑云母和角闪石
长石(钾长石、斜长石): 沿解理破裂及裂纹
二、熔结火山碎屑岩(集块岩、角砾岩、凝灰岩)
火山碎屑物质可达 90%以上,主要是塑性玻屑和岩屑, 少量晶屑 成因: 火山碎屑就近堆积,自熔结,或加少量熔浆熔结。
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三、火山碎屑岩(集块岩、角砾岩、凝灰岩)
火山碎屑物大于90%,经压积或压实作用成岩。 ——狭义的火山碎屑岩。
1、集块岩
弧面棱角状玻屑
浮石状玻屑
(2)塑性玻屑
尚未固结的炽热玻屑被压扁、拉长而定向,相互粘连熔结。
形成流纹状——假流纹构造
塑性玻屑(假流纹构造)
二、结构:
火山集块: > 100mm 火山角砾:100~2mm 火 山 灰:2~0.01mm 火 山 尘: < 0.01mm
火山碎屑物的分选和圆度都很差
石英:不规则裂纹、港湾状熔蚀
长石晶屑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

( . 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 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 1成 四川 成都 60 5 ; 10 9
2 中 国石 油 勘 7 0 2 ) 30 0
摘要 : 过 对 上 三 叠统 马 鞍 塘 组 及 其 生 物礁 的分 布 特 征 、 相 特 征 、 生 物 特 征 和 物 源 区等 的 研 究 , 为 上 三叠 统 海 相 碳 通 岩 古 认
The La e Tr a sc t a sto r m a i e c r o a e r c o t i s i r n ii n f o m r n a b n t o k t ca tc n t e we t r c a sn l si s i h s e n Sihu n Ba i
LuS ue Y n o g n , ih n ,u i, h nY n i h gn , agR nj WuX c u S nWe C e a g u
(.ttKyLbrtyo ia dGsRs vi Go g n xli tn C eg uU irt e n l y C eg u S ha 1S e e aoa r Ol n a e r r el yadEpoai ,hnd n e i o Tc oo ,hnd ,i un a o f eo o to v syf h g c 605 ,h a 2P t C i e ac i e eoem Epoai 109 C i ; . eo hn Rs r I t Pt l xl t n& D vl m n—o h e , nh uG nu7 (2 , i ) n r a e h mt ̄ o f r u r o e o et a ws L zo ,as 3 0 C n ep N ta  ̄ ha
第八章沉积矿床的成因类型

• 3.海滨砂矿 • 海滨砂矿平行海岸分布,是海流和岸流作用下有用矿物聚 集的结果。岸流把物质带到海滨,本身就有分异轻、重矿 物的作用:海浪又把碎屑物质抛回海滩,回流和底流带走 轻的和细粒物质。因此沉积物的分选性极好。大而重的物 质聚集在海滩上,即形成海滨砂矿。 • 现代海滨砂矿一般位于潮间带。较老的砂矿,随着岸边部 分一同抬升,就形成阶地砂矿:若岸边部分相对下降,即 形成被埋藏的砂矿。 • 海滨砂矿富集的有用矿物,主要是一些比重不大(3.2— 3.6)、硬度较高(5.5—7.5)、稳定耐磨的矿物。如锆 英石、独居石、钛铁矿、金红石、磁铁矿、钛磁铁矿等。 有时有锡石和金刚石。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海滨砂矿,从纽 卡斯尔到弗列则尔岛,南北延伸近千公里,可分海滩砂矿 和砂丘矿两种类型。
• (二)铝土矿床成矿机理、成矿模式 • 1.成矿机理 • 根据许多证据和特征(诸如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层 矿中高岭石结晶度指数、矿层及矿石碎屑物质特 征等)证明铝土矿层是基底风化、含铝物质原地或 异地堆积,而后经过埋藏和表生富集而最终形成。 根据廖士范等(1989)的研究,这个过程经历了三 个阶段: • (1)风化陆生阶段 • (2)水体淹没和埋藏阶段 • (3)表生富集阶段
• 1.残积-坡积砂矿 • 露头附近残积层中,较重和较稳定的有用 矿物相对富集,形成残积砂矿。由于重力 作用而沿山坡移动。有用矿物在坡积层中 的相对集中,即为坡积砂矿。二者空间上 毗连,均离母岩或原生矿体不远。
•
残坡积极砂矿的有用矿物,可以是母岩中的 造岩矿物或副矿物,也可以是有工业价值或无工 业价值的原生矿体。风化、搬运过程中,轻矿物 先迁移和不稳定矿物被淘汰,而使有用矿物相对 富集,使之由贫变富或由非矿而成矿。 • 发育在含稀有金属花岗岩和碱性岩体上的残积砂 矿(包括部分冲积砂矿),往往具有较大的工业价 值。有用矿物来自岩体的副矿物、伟晶岩脉。这 类砂矿距蚀源区近,故成分复杂。按成分可分为: 与锡石、独居石共生的铌钽铁矿砂矿;独居石砂 矿;斜锆石砂矿;某些风化成因的红土型铝土矿 中,也可含铌、钽、钛的重砂矿物。
碎屑岩各论

细粉砂岩 0.03~0.0039mm。
碎屑组分:稳定组分较多,成分较单纯,常以石英为主; 长石较少,多为钾长石,次为酸性斜长石;岩屑极少或不存 在,常含较多白云母。重矿物含量比砂岩多,可达2~3%, 多为稳定性高的组分,如锆石、电气石、石榴石、钛铁矿等。
填隙物:粘土基质含量一般相当多,常向粘土岩过渡形 成粉砂质粘土岩。碳酸盐胶结物较常见,铁质和硅质较少。
杂基含量<15%的(净)砂岩; 杂基含量>15%的杂砂岩。 当基质含量>50%时,则过渡为泥质岩。
各端元组分包括的内容:
Q:石英; F:各种长石; R:岩屑,主要是火山岩、浅变质岩和细粒沉 积岩岩屑; M:杂基。
• 这一分类既能很好反 映砂岩成因特征,即 搬运磨蚀历史和来源 区母岩性质,又保留 了传统作法,以长石 或岩屑含量大于25% 作为长石砂岩类或岩 屑砂岩类的分界,便 于野外鉴定。此外, 岩屑端元的组合包括 燧石、硅质岩屑和花 岗质岩屑在内的各种 岩屑以及碎屑状云母 及绿泥石,这样可以 减少分类工作中的困 难。
颜色常呈灰色、灰白色、淡黄色、灰绿色或肉红色。 长石砂岩以粒度较粗者常见,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很大, 由分选差的棱角状的到分选好磨圆度高的均可出现。
化学成分特点类似于花岗岩,富含Al2O3和K2O。
长石的稳定性较差,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易遭受化 学的分解和机械的磨蚀,因此,要形成长石的大量 沉积需要两个条件:
长石主要是微斜长石、正长石和钠长石,通常在较 细粒的石英砂岩中少含少量长石。
其它岩屑一般较少见。
氧化硅是最常见的胶结物。这种硅质胶结 物在石英砂岩中常由蛋白石、玉髓和石英组成。 石英胶结物主要以次生(自生)加大的形式存在。
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较常见,它可以有 以下三种结构形式:(1) 粒状结构;(2) 嵌晶 结构;(3)栉壳状结构。
沉积学-沉积岩-火山碎屑岩

石英 ★★★ 表面光洁,具不规则裂缝及 港湾状熔蚀外形
黑云母和角闪石 ★ 常具弯曲、断裂、暗化现象
长石晶屑
3.玻屑 火山玻璃的碎屑 通常大小
0.1~0.01mm之间
很少>2mm(大于者可称为岩屑) 2~0.01mm——火山灰
<0.01mm——火山尘
类型 刚性玻屑 塑性玻屑
(1)刚性玻屑 弧面棱角状★★★ 弓形、弧形、镰刀形、鸡骨形、管状, 不规则尖角状 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常见熔浆中挥发份(酸
(二)正常沉积物和熔岩物质等 一般以填隙物形式出现 向熔岩过渡——熔岩物质
向沉积岩过渡——正常化学沉积物质
二、结构:粒度是主要的结构参数
火山碎屑物的分选和圆度都很差
火山集块:>100mm 火山角砾:100~2mm 火 山 灰:2~0.01mm
火 山 尘:>0.01mm
火山碎屑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粒级分类! 象碎屑岩的粒度分类一样重要! 要永远记住火山碎屑岩的基本分类!!!
(三)水携型火山碎屑沉积 火山碎屑物质经流水搬运后发生沉积而形成
第四节
火山碎屑岩的研究方法 火山岩与油气
第五节
(自学为主)
本章重点
火山碎屑岩的概念 一般特征及分类 物质成分、结构、构造、颜色 分类及命名原则:先结构后成分 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火山碎屑熔岩、熔结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 沉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 火山碎屑岩的成因类型及其标志
者可达数米。
塑性岩屑 / 塑性玻璃岩屑 / 浆屑 / 火焰石
2.晶屑 早期岩浆析出的晶体随熔浆炸碎而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小≤2~3mm,常呈棱角状
常见晶屑 石英 ★★★ 长石(钾长石、斜长石) ★★★ 黑云母和角闪石 ★
火山碎屑岩

➢4)岩屑凝灰岩主要
由熔岩碎屑组成, 较少见,有时易与 岩屑砂岩相混,需 视有无搬运磨 圆、有无玻屑存在 加以区分。
31
四、沉火山碎屑岩类
沉火山碎屑岩类是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间的过渡 类型,火山碎屑物质占90%~50%,其他为正常沉积物 质,经压积和水化学物胶结成岩,常显层理,故有时也 称为层火山碎屑岩类。它与陆源火山碎屑沉积物的区别 是新鲜、棱角明显、无明显磨蚀边缘及风化边缘。正常 沉积物除陆源砂泥外,还可有化学及生物化学组分,以 及生物碎屑等。
35
二、不同方式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系及其特点
36
1.重力流型火山碎屑沉积 重力流型火山碎屑沉积按其沉积环境又可分为陆上和
水下两种沉积类型。 1)陆上的火山碎屑(重力)流沉积,或火山灰流、砂流沉积
❖成因:是熔结火山碎屑岩类的主要形成方式。高粘度、
富含挥发组分的酸性、中酸性熔浆以强烈爆发形式喷出火 山口并将熔岩柱炸碎呈火山灰等碎屑物质,大部分呈白热 状态的悬浮物混杂于火山气体之中形成“高密度的流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地面坡度向四围扩散,构成由熔岩碎屑 和气体所组成的特殊流体——火山碎屑(重力)流。其搬 运和沉积方式类似深海中的浊流沉积。
岩色深,为暗紫红、墨绿等色;中酸性者色则浅, 常为粉红、浅黄等色。
❖其次取决于次生变化,如绿泥石化则显绿色,蒙
脱石化则显灰白或浅红色。
21
第三节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命名
广义的火山碎屑岩类的分类和命名原则如下所述:
❖1)首先根据物质来源和生成方式,划分为火山碎屑
岩类型、向熔岩过渡类型和向沉积岩过渡类型三种 成因类型。
(0.l~0.0l㎜)和微(<0.0l㎜)四种凝灰岩。碎屑成分主要是 火山灰,按其物态及相对含量,分为单屑凝灰岩、双 屑凝灰岩(两种物态碎屑均在25%以上)和多屑凝灰 岩(三种物态碎屑均在20%以上)。
碎屑岩各论1

各端元组分包括的内容: 各端元组分包括的内容: Q:石英; : F:各种长石; :各种长石; R:岩屑,主要是火山岩、浅变质岩和细粒沉 岩屑,主要是火山岩、 积岩岩屑; 积岩岩屑; M:杂基。 :杂基。
Q 石英砂岩 90 长石石英砂岩 75 岩屑石英砂岩
岩 长 石 砂 岩 屑 长 石 砂 岩
长 石 岩 屑 砂 岩 岩 屑 砂 岩
二、砾岩和角砾岩主要成因类型
砾岩和角砾岩的成因类型很多, 砾岩和角砾岩的成因类型很多 , 常见的 有 滨岸砾岩滨岸砾岩-近岸角砾岩 河成砾岩 冰川砾岩、 冰川砾岩、角砾岩 岩溶角砾岩 盐溶角砾岩
滨岸砾岩1. 滨岸砾岩-近岸角砾岩
滨岸砾岩主要形成于滨海地区, 滨岸砾岩主要形成于滨海地区 , 其次是 滨湖地区,它是由河流携带的砾石或沿岸岩 滨湖地区, 石崩塌下来的碎块经波浪和海流反复改造而 砾石成分单纯,多由石英岩质砾岩构成, 成。砾石成分单纯,多由石英岩质砾岩构成, 砾石的磨圆度高,分选性好。有时可见海相 砾石的磨圆度高, 分选性好。 化石。岩层厚度不大,可见交错层理, 化石。岩层厚度不大,可见交错层理,常与 石英砂岩共生,砾石长轴可顺岸排列。 石英砂岩共生,砾石长轴可顺岸排列。
从具体标志来说,应当选择砂岩中的石英、长石、 从具体标志来说,应当选择砂岩中的石英、长石、 岩屑和粘土基质四种组分作为分类依据。 岩屑和粘土基质四种组分作为分类依据。因为这些变 量容易鉴别,又有成因意义, 量容易鉴别,又有成因意义,它们彼此间的数量关系 可以反映砂岩的成因特征。 可以反映砂岩的成因特征。
岩溶角砾岩
中碎屑岩—砂岩 中碎屑岩 砂岩
主要由砂粒(粒径为2 mm)和填隙物组成的 主要由砂粒(粒径为2~0.1mm)和填隙物组成的 陆源碎屑岩,称砂岩。 陆源碎屑岩,称砂岩。砂岩在沉积岩中的分布仅次 于粘土岩而居第二位,约占沉积岩的1 左右。 于粘土岩而居第二位 , 约占沉积岩的 1 / 5 左右 。 它 是最主要的储集油气和水的岩石之一。因此, 是最主要的储集油气和水的岩石之一。因此,研究 砂岩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砂岩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碎屑岩的成分

3、铁质胶结:赤铁矿、褐铁矿。
砂岩中的氧化铁物质,一部分是与碎屑颗 粒同时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原始孔隙充填物 (即沉积~同生阶段生成的)。另一部分铁质 是含铁矿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不断被孔隙水分 解,从而将氧化铁释放出来。
(一) 矿物碎屑:
目前已发现的碎屑矿物约有160多种、最常见 的约20种。但在一种碎屑岩中,其主要碎屑矿物通 常不过3~5种。
1、 石英:
石英抗风化能力很强,既抗磨又难分解,同时 在大部分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石英含量又高,因此, 石英是碎屑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碎屑矿物,尤其 在较细的碎屑岩(砂岩及粉砂岩)中含量相当高 (平均含量可达66.8%)。
石英在沉积岩中,一般呈不规则粒状,完整晶 形极少见,灰白或烟灰色、常因胶结物的浸染光 泽不明显。
(1)来自深成岩浆岩的石英:
来自中酸性深成岩的石英,常含有细小的液体、
气体包裹体,或含一些岩浆岩副矿物包裹体,很浑
浊。常表现明显的波状消光 。
矿物包裹体
颗粒细小,
自形程度高,
排列无一定
方位。尘状
气、液包裹
(三)盆内碎屑:
盆内碎屑是指在盆地内生成的碎屑,不是陆地搬 运来的(但其物质成分可以是陆源的)。相对于陆源 碎屑而言,盆内碎屑又称为内源碎屑。
盆内碎屑主要是:碳酸盐鲕粒、化石碎屑、泥质 内碎屑、球粒、内碎屑等。
(四)碎屑岩中颗粒大小与碎屑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化学沉淀物质:胶结物和自生矿物。
(一)自生矿物:指在同生、成岩、后生阶段生 成的矿物。
自生矿物的特点:自生矿物可形成于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介质环境。但其共同特点是:成分一般较单一、 结晶颗粒较小,清洁透明、晶形完好。
第八章各论 海相 1 碎屑岩

位于高潮线到正常浪基面之间,深度一般在20m以内,是海陆
交互作用的地带;水动力条件、水化学状况以及海底地形地貌都 十分复杂。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地段形成三角洲,以潮汐和波浪作
用为主的地段,则形成海滩、砂坝及障壁砂坝。
滨岸带是分隔大陆与开阔海的过渡地貌单元。是专指除了三角 洲之外的海滨带,也可以把它称为滨海,实际上也是一种过渡相。
该带沉积物较细,发育浊流和滑塌堆积时可形成粗粒沉积物。
第一节 概
述
二、海洋环境分带 根据海水的深度、海底地形和生物群的分布,可将海域分
为滨岸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
4.深海带
深海带海水深度大于2000m。海底地势一般比较平坦,属大洋盆
地。 沉积物多为粘土或深海软泥。在大陆斜坡的坡角附近,常有海底
第一节 概 述 一、海洋环境一般特征 现代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史时期海洋所占地
表面积的比例更大。
海洋是沉积作用的重要场所,海洋沉积岩层的规模较大, 分布稳定。许多重要沉积矿产和油气资源都产于海相地层
中。
海洋的潮汐、波浪和海流引起的海水运动;潮汐主要在沿 岸区,波浪可以影响到浅海区。
应用沉积学—下篇 沉积各论
第一节 概
述
二、海洋环境分带 根据海水的深度、海底地形和生物群的分布,可将海域分
为滨岸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
2.浅海带
正常浪基面到水深200m的区域。
浅海带的海底为陆棚区或大陆架。浅海带底部地形平坦,坡度一 般不超过40,缓慢向海方倾斜直至转折处。
浅海带位于浪基面之下,通常波浪和海流作用不强,沉积颗粒细
第二节 陆源碎屑滨岸(滨海)环境沉积及其相模式 1、无障壁海岸环境及其相模式
石油天然气地质碎屑岩碳酸盐储集层

岩体体
体
第36页/共73页
冲积扇 河流 风成砂
湖泊
砂岩储集体形成环境与基本特征
砂砾岩体平面上呈扇形,纵剖面呈楔状,横剖面呈透镜状;分选磨园差;孔隙 直径变化范围大;扇根和扇中储集性好;主槽、侧缘槽、辫流线和辫流岛渗透 率较高。
分为曲流河、辫状河、顺直河和网状河四种类型。包括河道、心滩、边滩(点 砂坝)、决口扇等砂体,剖面呈透镜状。河床砂体呈狭长不规则状,可分叉, 剖面上平下凹,近河心厚度大;结构、粒度变化大,分选差。非均质性严重, 孔渗性变化大,河道砂岩的原生孔隙发育、孔渗性较好。
以砾质砂~砂岩为主,分选磨圆中等-较好,储性 较好。包括湖滩砂岩体和水下隆起上的浅滩砂岩体。
例:大港部分油田产层:下第三系滨浅湖湖滩砂岩体
三角洲和滨浅湖砂岩体最重要。
第45页/共73页
沙三中低位扇群沉积相模式
第46页/共73页
低位扇 沉积模式
扇三角洲—近岸浊积扇沉积模式
前缘辫状水道 前缘席状砂 前扇三角洲
次生孔隙与原生孔隙在结构上很相似,常错 把次生孔隙当成原生的。
第6页/共73页
东营凹陷次生孔隙纵向分布
孔隙垂向分布
原
压缩 原生
生 孔隙
孔
隙
胶余 原生
孔隙
混合孔隙
次 生 孔 隙
深度
10 20 30 40 5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第7页/共73页
孔隙正常 演化趋势
透镜状等
桩油田沙三段等
包括河道砂、分支河道砂、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三角洲前缘相带砂体发育。 沙特阿拉伯Safaniya油田白垩系、
在不同动力作用下可呈鸟足状、朵状和弧形席状。砂质纯净、分选好,储集物 科威特巴尔干白垩系、西西伯利亚
综合地质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矿物和岩石1.什么叫矿物?什么叫造岩矿物?矿物〔Mineral〕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元素或化合物。
造岩矿物rock forming minerals 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造岩矿物。
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
2.地壳中的造岩元素通常是指哪8种元素?含量最高的是元素是什么元素?O Si Al Fe Ca Na K Mg地壳中重量百分比最大的10个元素的顺序是:O>Si>Al>Fe>Ca>Na>K>Mg>Ti>H,假设按元素的原子克拉克值(原子个数),那么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是:O>Si>H >Al>Na>Mg>Ca>Fe>K>Ti。
3.常见主要造岩矿物有那些?肉眼如何鉴别?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
详细鉴别方法参照课本方法…4.什么叫岩石?什么叫岩石学?岩石〔Rock〕是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和岩屑组成的集合体。
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成分、构造构造、产状、分布、成因、演化历史和它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的学科,地质学的分支。
〔w〕5.野外如何区分三大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矿物成分均为次生矿物,成分复杂,但较稳定,常见有石英、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和黑云母等。
次生矿物占当数量,物成分简单,但一般多不固定,常见的有:石英、正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绿泥石和海绿石等。
除具有原岩的矿物成分外尚有典型的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透辉石、矽线石、盐晶石、十字石、红柱石、阳起石、符山石等。
构造粒状,斑状构造为其特征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构造为其特征以变晶,变余、压碎构造为其特征。
构造具流纹,气孔及块状构造多具层理构造多具片理构造6.如何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互相转化关系?阐述岩浆岩的分类根据和分类方法,并进一步阐述三大岩类之间的互相转化关系?答案:〔1〕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SiO2〕分为四类,即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又根据生成条件〔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2分〕。
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性特征及异同

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性特征及异同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颗粒填隙物杂基胶结物孔隙碎屑成分(颗粒)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岩屑)填隙物成分杂基胶结物孔隙碎屑颗粒:矿物碎屑按密度分为轻矿物:比重小于2.86,石英、长石、云母为主。
重矿物:比重大于2.86来自岩浆岩:榍石、锆英石、铁镁矿物来自变质岩:石榴石、红柱石碎屑岩自生矿物:黄铁矿、重晶石(属化学成因物质成分)石英抗风化能力强,在碎屑岩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在沉积岩中相对富集,主要出现在砂岩及粉砂岩中。
在中酸性岩中,石英平均含量10-20%,在片岩、片麻岩中含量一般小于40%。
在砂岩和粉砂岩中平均含量66.8%,在砾岩中含量较少,粘土岩中更少。
石英含量高是风化富集的结果。
长石1)分布:主要分布于粗砂岩中,有时见于中粒长石砂岩中,砾岩、粉砂岩中含量较少。
(2)来源:主要来自花岗岩、花岗片麻岩(3)长石大量出现的有利因素:地壳运动比较剧烈,地形高差大,气候干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搬运距离近,快速堆积。
(4)稳定性: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
云母云母为片状矿物,搬运过程中表现为较低的沉降速度。
常作为大碎屑出现。
白云母比黑云母抗风化,常与粉、细砂岩伴生;黑云母易风化为海绿石或绿泥石、磁铁矿,常分布在距母岩较近的砾岩或杂砂岩中;云母呈薄片状,常分布于细、粉砂岩的层面,平行层理排列,可作为层面的判断标志,在成岩中可发生变形→反映压实作用。
重矿物指碎屑岩中比重大于 2.86g/cm3的矿物。
在岩石中含量很少,一般<1%,主要分布在0.25~0.05mm的粒级范围内(细砂—粗粉砂岩)根据风化稳定性,分为:稳定重矿物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石榴石、榍石、磁铁矿等不稳定重矿物重晶石、磷灰石、绿帘石、黄铁矿等岩屑:是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碎块提供母岩区岩石类型的直接标志岩屑含量取决于粒度、母岩成分及成熟度等砾岩中岩屑含量最大岩屑类型杂基1.定义: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的,以悬移载荷方式与颗粒同时沉积的,粒径一般小于0.03mm 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碎屑沉积物2.成因:机械成因3.成分:(1)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绿泥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2)灰泥、云泥(3)细粉砂级别的石英、长石及岩屑胶结物1.定义:胶结物是碎屑岩在沉积、成岩阶段,以化学沉淀方式从胶体或真溶液中沉淀出来,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各种自生矿物。
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性特征及异同

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性特征及异同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颗粒填隙物杂基胶结物孔隙碎屑成分(颗粒)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岩屑)填隙物成分杂基胶结物孔隙碎屑颗粒:矿物碎屑按密度分为轻矿物:比重小于2.86,石英、长石、云母为主。
重矿物:比重大于2.86来自岩浆岩:榍石、锆英石、铁镁矿物来自变质岩:石榴石、红柱石碎屑岩自生矿物:黄铁矿、重晶石(属化学成因物质成分)石英抗风化能力强,在碎屑岩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在沉积岩中相对富集,主要出现在砂岩及粉砂岩中。
在中酸性岩中,石英平均含量10-20%,在片岩、片麻岩中含量一般小于40%。
在砂岩和粉砂岩中平均含量66.8%,在砾岩中含量较少,粘土岩中更少。
石英含量高是风化富集的结果。
长石1)分布:主要分布于粗砂岩中,有时见于中粒长石砂岩中,砾岩、粉砂岩中含量较少。
(2)来源:主要来自花岗岩、花岗片麻岩(3)长石大量出现的有利因素:地壳运动比较剧烈,地形高差大,气候干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搬运距离近,快速堆积。
(4)稳定性: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
云母云母为片状矿物,搬运过程中表现为较低的沉降速度。
常作为大碎屑出现。
白云母比黑云母抗风化,常与粉、细砂岩伴生;黑云母易风化为海绿石或绿泥石、磁铁矿,常分布在距母岩较近的砾岩或杂砂岩中;云母呈薄片状,常分布于细、粉砂岩的层面,平行层理排列,可作为层面的判断标志,在成岩中可发生变形→反映压实作用。
重矿物指碎屑岩中比重大于2.86g/cm3的矿物。
在岩石中含量很少,一般<1%,主要分布在0.25~0.05mm的粒级范围内(细砂—粗粉砂岩)根据风化稳定性,分为:稳定重矿物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石榴石、榍石、磁铁矿等不稳定重矿物重晶石、磷灰石、绿帘石、黄铁矿等岩屑:是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碎块提供母岩区岩石类型的直接标志岩屑含量取决于粒度、母岩成分及成熟度等砾岩中岩屑含量最大岩屑类型杂基1.定义: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的,以悬移载荷方式与颗粒同时沉积的,粒径一般小于0.03mm 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碎屑沉积物2.成因:机械成因3.成分:(1)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绿泥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2)灰泥、云泥(3)细粉砂级别的石英、长石及岩屑胶结物1.定义:胶结物是碎屑岩在沉积、成岩阶段,以化学沉淀方式从胶体或真溶液中沉淀出来,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各种自生矿物。
碎屑岩描述方法

黄铁矿的晶形
8.石 膏 石
晶体形态: 单晶体常呈具板状,双晶为燕尾双晶, (或称巴黎双晶)。 物理性质:通常呈白色,无色透明晶体称透石膏;玻璃光泽解理 面显珍珠光泽,纤维状集合体呈丝绢光泽。硬度2;解理极 完全,比重2.30~2.37 鉴定特征:以其硬度低和具有极完全解理为鉴定特征与碳酸盐矿 物的区别在于遇HCl时不发生气泡。
4.绿色:由于含有Fe2+和Fe3+的硅酸盐矿物(海绿石、 4.绿色:由于含有Fe2+和Fe3+的硅酸盐矿物(海绿石、 绿色 Fe2+ 的硅酸盐矿物 鲕绿泥石) 代表弱氧化或弱还原的介质条件。 鲕绿泥石)。代表弱氧化或弱还原的介质条件。碎屑岩中 若含角闪石、绿帘石、 若含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等碎屑矿物多时也可呈绿 色。 5.蓝色、青色:是硬石膏、天青石、石膏、 5.蓝色、青色:是硬石膏、天青石、石膏、石盐等特 蓝色 有的颜色。有时蓝色是由蓝铁矿和蓝铜矿引起的。 有的颜色。有时蓝色是由蓝铁矿和蓝铜矿引起的。 6.紫色:与氧化铁或氧化锰有关, 6.紫色:与氧化铁或氧化锰有关,有时则由含土状萤 紫色 石之故。 岩石的颜色除与成分有关外,还与粒度、 石之故。岩石的颜色除与成分有关外,还与粒度、干 湿情况有关:粒度愈细则相应的颜色要显得深一些; 湿情况有关:粒度愈细则相应的颜色要显得深一些;湿 的标本比干的颜色要深些。 的标本比干的颜色要深些。
石 英 晶 体
致密块状石英
2.长பைடு நூலகம்族 .长石族
长石族矿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约占地壳总重量的50%。火成 岩中含长石最多,约占长石总量的60%。除了分布极少的某些超基性和 碱性岩外,没有那一种火成岩,不含长石。所以在火成岩的分类中,往 往将长石的相对含量和长石的种别,当作分类的标准之一。另有30%的 长石,分布在变质岩中尤以结晶片岩和片麻岩中的含量最多。其余的10 %则分布在其他岩石中,主要是砂岩或砾岩等碎屑岩。主要有正长石、 斜长石。
论文: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

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1.层序基本概念层序是指顶底以不整合面及与之可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它是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本地层单元。
Wagoner(1990)认为,层序是在一个三级,全球海平面升降旋回中沉积而成的,形成时限为数十万年至数百万年,层序厚度数十至数百米、侧向分布数百至数万千米。
• 层序包含两种类型:Ⅰ和Ⅱ层序• Ⅰ层序由低位、海侵和高位体系域组成• Ⅱ层序由陆棚边缘、海侵和高位体系域组成上为: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形成沉积层序的根本原因对比图下为:Peter R. V ail提出的层序地层模式图上为:层序地层样式受四种因素控制图形1.1 层序边界及识别标志1.11层序边界类型1)层序界线类型I 是在全球海平面下降速度大于沉积滨线坡折处沉降速度时形成的。
2)层序界线类型II是在全球海平面下降速度几乎等于或小于沉积滨线坡折处沉降速度时形成的。
上为:Ⅰ型层序边界图下为:Ⅱ型层序边界图1.12 层序边界基本识别标志层序边界在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上有不同的响应,进行综合分析有以下结论:1)Ⅰ型层序的识别标志(1)广泛出露地表的陆上侵蚀不整合面不整合之上可存在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的、厚几十厘米的底砾岩;可存在厚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含褐铁矿、铝土矿的古土壤和根土层。
(2)层序界面上下地层颜色、岩性以及沉积相的垂向不连续或错位。
(3)伴随海平面相对下降,由河流回春作用形成的深切谷是层序边界的典型标志;(4)相对海平面明显下降造成层序界面处的古生物化石断带或绝灭。
(5)在岩性和地层产状突变的层序界面处,测井曲线具有良好的层序界面响应,如电阻率曲线、自然伽玛和自然电位曲线、地层倾角矢量模式图以成像测井特征都会发生曲线形态、异常幅度、测量值等方面的明显变化。
(6)层序界面上、下体系域类型或准层序类型的突变,比如层序界面之下为高位体系域沉积,层序界面之上为海侵体系域沉积,其间缺少低位体系域。
(7)伴随着沉积相向盆地方向的迁移,可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一个层序的顶部海岸上超的向下迁移现象和一个层序下部层序界面之上的海岸上超向陆迁移现象;以及地震反射终止关系的变化。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沉积岩石学;英文名称:Sedimentary Petrology课程编码:131031学分:5分总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适应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普通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执笔人:何幼斌审订人:李维锋、胡明毅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沉积岩石学》属于学科基础课。
沉积岩的分布面积很广,大陆表面约有75%的面积被沉积层覆盖,大洋底几乎全部被沉积物和沉积岩所覆盖。
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包括沉积矿产)的特征、生成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科学。
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要讲授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鉴别沉积岩的基本技能,学会开展沉积相研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沉积岩石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进行油区岩相古地理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学时)沉积岩、沉积岩石学、沉积学的概念(重点);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沉积岩石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6学时)本章重点是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岩的分类。
第一节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来源母岩的风化作用及其风化产物类型,碎屑岩的矿物成熟度概念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风化壳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第二节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空气、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第三节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溶解物质(胶体溶液、真溶液)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生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及其二者关系;正常沉积和事件沉积的概念及关系第四节沉积期后变化沉积后作用概念、基本类型、特征及其阶段划分第五节沉积岩的分类第三章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6学时)本章重点是层理、波痕第一节绪论研究沉积岩构造和颜色的意义,沉积构造分类第二节物理成因的构造流动成因的构造、侵蚀成因的构造、同生变形构造、暴露成因的构造第三节化学成因的构造结晶构造、压溶构造、结核第四节生物成因的构造生物遗迹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生物生长构造、植物根痕第五节沉积岩的颜色第四章陆源碎屑岩(10学时)本章重点与难点:碎屑岩的成分与结构、砂岩分类第一节碎屑的物质成分碎屑物质(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化学沉淀物质;碎屑岩的化学成分第二节碎屑岩的结构碎屑岩的结构组分(碎屑颗粒、杂基、化学胶结物、孔隙)的概念及各结构组分的特点;碎屑岩的胶结类型、颗粒支撑性质;碎屑岩的结构成熟度概念及研究的地质意义第三节砾岩和角砾岩砾岩的一般特征,砾岩的分类,砾岩主要成因类型的特点,砾岩研究方法和意义第四节砂岩及粉砂岩砂岩的一般特征,砂岩的分类,各类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的特点及其形成环境,通过砂岩资料研究物源区构造背景,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及粉砂岩的成因第五节粘土岩粘土岩的一般特征,粘土岩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粘土沉积物的沉积后变化及其与油气关系第五章火山碎屑岩(1学时)火山碎屑岩的概念及岩石的一般特征,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各主要岩石类型的特征,火山碎屑岩的成因类型及其识别标志第六章碳酸盐岩(8学时)本章重点是与难点: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石灰岩的分类、白云岩的生成机理第一节碳酸盐岩概论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新进展,碳酸盐岩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组分特点,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
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性特征及异同

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性特征及异同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颗粒填隙物杂基胶结物孔隙碎屑成分(颗粒)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岩屑)填隙物成分杂基胶结物孔隙碎屑颗粒:矿物碎屑按密度分为轻矿物:比重小于2.86,石英、长石、云母为主。
重矿物:比重大于2.86来自岩浆岩:榍石、锆英石、铁镁矿物来自变质岩:石榴石、红柱石碎屑岩自生矿物:黄铁矿、重晶石(属化学成因物质成分)石英抗风化能力强,在碎屑岩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在沉积岩中相对富集,主要出现在砂岩及粉砂岩中。
在中酸性岩中,石英平均含量10-20%,在片岩、片麻岩中含量一般小于40%。
在砂岩和粉砂岩中平均含量66.8%,在砾岩中含量较少,粘土岩中更少。
石英含量高是风化富集的结果。
长石1)分布:主要分布于粗砂岩中,有时见于中粒长石砂岩中,砾岩、粉砂岩中含量较少。
(2)来源:主要来自花岗岩、花岗片麻岩(3)长石大量出现的有利因素:地壳运动比较剧烈,地形高差大,气候干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搬运距离近,快速堆积。
(4)稳定性: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
云母云母为片状矿物,搬运过程中表现为较低的沉降速度。
常作为大碎屑出现。
白云母比黑云母抗风化,常与粉、细砂岩伴生;黑云母易风化为海绿石或绿泥石、磁铁矿,常分布在距母岩较近的砾岩或杂砂岩中;云母呈薄片状,常分布于细、粉砂岩的层面,平行层理排列,可作为层面的判断标志,在成岩中可发生变形→反映压实作用。
重矿物指碎屑岩中比重大于 2.86g/cm3的矿物。
在岩石中含量很少,一般<1%,主要分布在0.25~0.05mm的粒级范围内(细砂—粗粉砂岩)根据风化稳定性,分为:稳定重矿物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石榴石、榍石、磁铁矿等不稳定重矿物重晶石、磷灰石、绿帘石、黄铁矿等岩屑:是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碎块提供母岩区岩石类型的直接标志岩屑含量取决于粒度、母岩成分及成熟度等砾岩中岩屑含量最大岩屑类型杂基1.定义: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的,以悬移载荷方式与颗粒同时沉积的,粒径一般小于0.03mm 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碎屑沉积物2.成因:机械成因3.成分:(1)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绿泥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2)灰泥、云泥(3)细粉砂级别的石英、长石及岩屑胶结物1.定义:胶结物是碎屑岩在沉积、成岩阶段,以化学沉淀方式从胶体或真溶液中沉淀出来,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各种自生矿物。
碎屑岩

第一节 搬运和沉积作用 第二节 碎屑岩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碎屑岩 第四节 碳酸盐岩
第三节 碎屑岩
一、砾岩 二、砂岩 三、粉砂岩
第三节 碎屑岩
本节重点
1、砾岩、砂岩的分类及命名 2、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和杂砂岩的特征
及成因
第三节 碎屑岩
一、 砾岩
1、砾岩的一般特征 2、常见砾岩类型
于母岩的性质,且搬运距离不远,故研究砾岩的成分有助 于追溯物源,是推断陆源区位置和性质最可靠的直接资料 。砾岩作为储层,其渗透性良好,可作为水,油,气的良 好储层。
油田实例:克拉玛依,辽河,中原,二连等油田
第三节 碎屑岩
(1)根据砾石圆度的分类 --砾岩:圆状和次圆状砾石含量>50%,成熟度高 --角砾岩: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含量>50%,成熟度低
第三节 碎屑岩
一、 砾岩
1、砾岩一般特征: 砾岩为粗碎屑岩: 粗碎屑颗粒>50%,D>2mm或1m m 其中(1-2) mm碎屑也可叫巨砂
(1)成分: 岩屑含量高,所有的母岩的组分在砾岩中都能体现 出来,成分复杂。砾岩的三种结构组分为:颗粒、 胶结物、杂基。
第三节 碎屑岩
(2)结构: 根据砾岩的大小,形态,分选,接触关系等及胶结物, 杂基的含量,分布特点等可划分出多种具体类型。
第三节 碎屑岩
(2)结构:成熟度可高可低,杂基支撑、颗粒支撑均可出现。 (3)构造与颜色:丰富,各种层理,波痕等。 (4)产状:席状,带状,透镜状。 (5)成因与分布:有海、湖、河流、风等(重力流,牵引
流),分布仅次于粘土岩,约占沉积岩的1/3。
第三节 碎屑岩
(6)砂岩的成熟度:碎屑组分在风化、搬运、沉积作用改造 下接近最稳定的终极产物的程度。砂岩的结构成熟度通 常与成分成熟度协调一致。 成分成熟度:Q/(F+R);“ZRT”指数; 结构成熟度:分选性、磨圆度、杂基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陆源碎屑滨岸(滨海)环境沉积及其相模式 1、无障壁海岸环境及其相模式
2) 水动力状态
海岸带波浪底部水体运动及沉积物移动状况
第二节 陆源碎屑滨岸(滨海)环境沉积及其相模式 1、无障壁海岸环境及其相模式
2) 水动力状态 海岸带的不同环境和不同深度,波浪的特征及其对沉积物搬运、 沉积作用的影响亦不相同。 滨外陆棚带,由风等因素引起的波浪称为涨浪,它因不能触及海 底而对海底沉积物较少影响。 至临滨带,海底在浪基面以上,波浪因触及海底而使波能增加, 波高增大,称为起浪。这时水体向岸运动速度虽略大于向海速度, 但波浪向岸方向运动携带泥砂要克服重力作用,向海运动携带泥砂 还另加有重力作用,且后者的力量大于前者,结果细粒泥砂向海运 动。
第一节 概
述
二、海洋环境分带 根据海水的深度、海底地形和生物群的分布,可将海域分
为滨岸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
2.浅海带
正常浪基面到水深200m的区域。
浅海带的海底为陆棚区或大陆架。浅海带底部地形平坦,坡度一 般不超过40,缓慢向海方倾斜直至转折处。
浅海带位于浪基面之下,通常波浪和海流作用不强,沉积颗粒细
扇或者海沟的粗碎屑沉积发育。
第八章 海相沉积体系
第二节 陆源碎屑滨岸(滨海)环境沉积及其相模式
海岸环境指最高涨潮线到正常浪基面之间的地带,宽度不等,从几
米到十多公里。其特点是海水反复进退,光照充足,生物繁盛,海水
的物理化学特征复杂多变。因此,沉积物类型丰富多彩。 依据波浪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弱以及岸线的发育情况,海
岸带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无障壁海岸 滨岸 环境 有障壁海岸
第八章 海相沉积体系
第二节 陆源碎屑滨岸(滨海)环境沉积及其相模式
1、无障壁海岸环境及其相模式 无障壁滨岸: 通常发育在面向开阔大洋的滨海带,海岸线较平直,向广海没有 障壁,坡度较大,大洋波浪可直接到达滨海区。 波浪是这类海岸带的主要水动力条件,水动力条件很强的海岸也 称为无障壁滨岸带。
应用沉积学
主讲:杜振川
研究生课程
应用沉积学—下篇 沉积各论
第八章 海相沉积体系
第一节 概 述 一、海洋环境一般特征 现代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史时期海洋所占地
表面积的比例更大。
海洋是沉积作用的重要场所,海洋沉积岩层的规模较大, 分布稳定。许多重要沉积矿产和油气资源都产于海相地层
中。
海洋的潮汐、波浪和海流引起的海水运动;潮汐主要在沿 岸区,波浪可以影响到浅海区。
第一节 概
述
二、海洋环境分带 根据海水的深度、海底地形和生物群的分布,可将海域分
为滨岸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
— — — 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基
海洋环境分带示意图 (据P.H.Heckel,1972)
第一节 概
述
二、海洋环境分带 根据海水的深度、海底地形和生物群的分布,可将海域分
为滨岸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
小,主要为粉砂和粘土质沉积。在有河流、潮流、风暴流和浊流等 活动的地区,可形成砂质沉积。
第一节 概
述
二、海洋环境分带 根据海水的深度、海底地形和生物群的分布,可将海域分
为滨岸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
3.半深海带
水深200—2000m的区域,处于大陆斜坡区。
海底地形坡度较陡(40~70),起伏较大,常被峡谷所切割,形成峡 谷和海山相间的海底地貌特征。
应用沉积学—下篇 沉积各论
第八章 海相沉积体系
第一节 概 述 一、海洋环境一般特征 含盐是海水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常海水的含盐度为3.5%,
海水的含盐度不仅对海洋生物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沉积物的
性质也有很大影响。 海水的pH值一般介于7.2—8.4之间,呈弱碱性,而大陆
湖盆的水体一般呈弱酸性。
第八章 海相沉积体系
1、无障壁海岸环境及其相模式 1)沉积环境的划分
无障壁砂质海岸的地貌单元
第二节 陆源碎屑滨岸(滨海)环境沉积及其相模式 1、无障壁海岸环境及其相模式
2) 水动力状态 滨岸环境是水动力作用强烈而复杂的地区。波浪、潮汐及其所派 生的沿岸流强烈地冲刷、改造着海岸和沉积物,而波浪则是控制海 岸水动力学特征和海岸发育状况的主导因素。 海洋因风的吹程大,故其波浪的波长较大,一般为40~80m左右。 波浪作用随水深而急剧减小,大致在1/2波长的深度波浪作用已接 近于零,因此海洋浪基面大致在20~40m左右。
第二节 陆源碎屑滨岸(滨海)环境沉积及其相模式 1、无障壁海岸环境及其相模式
2) 水动力状态 在水深<1/2波长的浅水区,深水波变为浅水波,波浪触及海底, 水体质点运动的圆形轨迹变为椭圆形,向下越接近海底,椭圆半径 越小,而且椭圆的垂直半径越小于水平半径,直至海底垂直半径趋 近于零,水体质点只发生往复运动。 在向岸方向,越近岸边,水体越浅,水体质点运动的轨迹变为不 对称的椭圆,并在同一波浪周期中,水体质点向岸运动的速度大于 向海运动的速度,而且越向海岸,这种速度的不对称性愈加明显, 波浪变形也就越加强烈。
1.滨岸带(滨海带)
位于高潮线到正常浪基面之间,深度一般在20m以内,是海陆
交互作用的地带;水动力条件、水化学状况以及海底地形地貌都 十分复杂。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地段形成三角洲,以潮汐和波浪作
用为主的地段,则形成海滩、砂坝及障壁砂坝。
滨岸带是分隔大陆与开阔海的过渡地貌单元。是专指除了三角 洲之外的海滨带,也可以把它称为滨海,实际上也是一种过渡相。
第八章 海相沉积体系
第二节 陆源碎屑滨岸(滨海)环境沉积及其相模式
1、无障壁海岸环境及其相模式 1)沉积环境的划分 陆源碎屑无障壁海岸一般以发育海滩为特征。 根据海岸地貌、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陆
源碎屑无障壁海岸分为海岸沙丘、后滨带、前滨带和
临滨带 。
第八章 海相沉积体系
第二节 陆源碎屑滨岸(滨海)环境沉积及其相模式
该带沉积物较细,发育浊流和滑塌堆积时可形成粗粒沉积物。
第一节 概
述
二、海洋环境分带 根据海水的深度、海底地形和生物群的分布,可将海域分
为滨岸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
4.深海带
深海带海水深度大于2000m。海底地势一般比较平坦,属大洋盆
地。 沉积物多为粘土或深海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大陆斜坡的坡角附近,常有海底
第一节 概 述
一、海洋环境一般特征 海洋中生物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可形成生物礁。依据生活方
式可把海洋生物分为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和浮游生物三大类。
海相沉积岩主要包括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粘土岩三大类。
其中碳酸盐岩的分布最为广泛;
碎屑岩的成分一般比大陆环境下形成的碎屑岩单纯,多为单 成分砾岩和石英砂岩类;
粘土岩的主要成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和水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