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解析生理学第九单元内分泌.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内分泌
考情分析
内分泌系统是由体内相对集中的内分泌腺和分散于某些髀官组织屮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系统。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中状旁腺、性腺和松果体等;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布比较广泛,在胃肠道、下丘脑、心血管、肺、肾、胎盘和皮肤等器官组织屮均存在务种不同的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基木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生长发疗、内环境稳态及务种功能活动发挥重要而广泛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坏境的相对稳定。
第一节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一、下丘脑与垂体Z间的功能联系
在结构与功能上,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可将它们看成一个卜丘脑•乖体功能单位。
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单位包括下匠脑一腺垂体系统和下丘脑一神经垂体系统两部分。
位于下丘脑内侧基底部“促垂体区”的小细胞肽能神经元分泌下丘脑调节肽,经垂体门脉系统运送到腺垂体,调节腺垂体激素的合成与释放,构成了下丘脑一腺垂体单位;而位于下丘脑前部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大细胞肽能神经元可合成血管升压索和催产素,经下丘脑垂体束的轴浆运输贮存于神经垂体,构成了下丘脑一神经垂体单位。
这样,下正脑的一些神经元既保持典型的神经细胞的功能,又能分泌激素,它们可将从大脑或屮枢神经系统其它部位传来的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的信息,起着换能神经元的作用,从而以下丘脑为枢纽,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联系起来。
二、下丘脑调节肽
下丘脑促垂体区核团主要分布于下丘脑的内侧基底部,包括正中隆起,弓状核、腹内侧核、视交叉上核及室周核等,这些部位的神经元胞体比较小,可分泌肽类激素,属于小细胞肽能神经元,主要产生调节腺垂体激素放的激素,这些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主要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索,称为下丘脑调节肽(HRP)o目前,已确定的下丘脑调节肽有九种(表l-9-l)o各种下丘脑调节肽的作用机制略有不同,在其与腺垂体靶细胞膜受体结合后,有的通过cAMP作为第二信使,如GHRH;有的则以IP3/DG为第二信使及细胞内钙介导,如TRH、GnRH及生长抑素等;也有的二者兼有,如CRH,它们分别调节腺垂体相应激素的释放。
____________ 表1—9—1下丘脑调节肽的化学性质打4要作用_____________
种类英文缩写丄要作用 ______________
促屮状腺激索释放激素TRH 促进TsH释放,电能刺激PRL释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nRH 促进LH与FSH释放(以LH为主)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 抑制GH释放,对LH、FSH、TSH、PRL及ACTH的分泌(生长抑素)
也有抑制作用
生长索释放激素GHRH 促进GH释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索释放激素CRH促进ACTH释放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了MRF 促进MSH释放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 抑制MSH習放催乳索释放因子PRF 促ffl PRL释放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 抑制PRL释放
此外,下丘脑调节肽不仅在下匠脑促垂体区产生,而且还可以在屮枢神经系统其它部位及许多组织屮生成,其功能除调节腺垂体活动外,还有更为复杂的垂体外作用。
近年来,从绵羊的下丘脑发现一种能激活腺垂体细胞腺林酸环化酶的肽,称为垂体腺甘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o PACAP是一种新的下丘脑促垂体激素,它与其它经典的下丘脑调节肽一样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转运至腺垂体,与滤泡星形细胞上的I熨受体结合激活腺廿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促进某些生长因了或细胞因了,以旁分泌方式调节腺垂体细胞的生长发育及分泌功能。
9.下列激素屮,属于下丘脑调节肽的是(2003)
A.促甲状腺激素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促性腺激索
D.生长抑索
E.促黑索细胞激索
答案:D (2003)
促是垂体的,释放R才是下丘脑,生长抑素是简称,注意。
14 实现下丘脑与神经垂体2问的功能联系,依靠2005
A垂体门脉系统
B 下丘脑促垂体区
C 下丘脑垂体束
D 正屮隆起
E 下丘脑调节肽
答案:C
第二节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一、腺垂体激素的种类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腺垂体可分泌7种激素,其屮,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索(ACTH)、促卵泡激索(FSH)与黄体生成索(LH)均有各B的靶腺,分别构成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TSH、ACTH、FSH和LH均可直接作用于备自的靶腺而发挥作用,故常将这些激素称为促激素4。
而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与促黑素细胞激素(MSH)是肓接作川于靶纽•织和靶细胞,起到调节物质代谢、个体生长、乳腺发疗与泌乳,以及黑色索代谢等调节作用。
11.腺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II) (2003)
A.分泌释放到血液屮分布至全身
B.肓接分泌到甲状腺屮,只在甲状腺内发现
C.沿神经轴突纤维移动到甲状腺组织屮
D.经特定血管系统输送到甲状腺组织中
E.因甲状腺纽.织主动摄取而中状腺内浓度较高
答案:A
2.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最早出现的靶腺功能减退是(2002) ZL
A.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 性腺功能减退
D.肾上腺与甲状腺功能减退
E.甲状腺与性腺功能减退
答案:C
据估计,约50%以上腺垂体组织破坏者始冇症状,75%破坏时较明显,95%左右破坏时症状常严重。
一般而论,促性腺激素及催乳素受累常而较严重;促甲状腺激素受累次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更次之。
垂体细胞累及可以是单一,但多数是复合性,形成临床上复杂症群。
二、生长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生长激素的生物学作用GH是腺垂体含量较多的激素,其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促进物质代谢与生长发疗,对机体务器官与组织均有影响,尤其对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的作用更为显著。
1.促进生长生长激素促进骨、软骨、肌肉及其他组织分裂增殖和蛋白质合成,使骨骼和肌肉生长加快。
幼年时期GH分泌不足,患儿生长停滞,身材矮小,称为侏儒症;如幼年时期GH分泌过多,则引起巨人症;而成年人GH分泌过多,由于骨肪已经闭合,长骨不会再生长,但肢端的短骨、颅骨及软骨组织可出现异常的生长,表现为手足粗大、鼻大曆厚, 下颌突出及内脏器官增大等现象,称为肢端肥大症。
GH的促生长作用是通过其诱导靶细胞产生生长激素介质(sM)來实现的。
目前已分离出两种生长激素介质,即IGF—I和IGF—II。
GH的促生长作用主要由TGF-I介导,而IGF-II主要在胚胎期产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个体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影响,但GH是起关键作用的激素。
2.促进代谢GH对代谢过程有广泛影响,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关键),促进脂肪分解和升高血糖作用。
GH可通过IGF促进氮基酸进入细胞,加强DNA、RNA合成而促进蛋白质合成,使尿氮减少,呈正氮平衡;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提供能量,使组织的脂肪量减少,通过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簡萄糖,减少葡萄糖消耗来提高血糖水平。
GH分泌过多的患者,可因血糖过高而出现糖尿。
3.参与机体的应邀反应是机体重要的应激激素Z—。
(%1)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
1.下丘脑对GH分泌的调节腺垂体GH的分泌受下丘脑GHRH与GHRIH的双重调控。
GHRH可促进GH分泌,而GHRIH则抑制其分泌。
在整体条件下,GHRH作用占优势。
一般认为,GHRH是GH分泌的经常性调节者,而GHRIH则是在应激刺激引起GH分泌过多时,才显著地发挥对GH分泌的抑制作用。
2.反馈调节血屮GH含量降低时,可反馈性引起下丘脑GttRH释放增多,同时IGF-I 对GH的分泌也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说刚IGF—1可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两个水平对GH分泌进行负反馈调节。
都有
3.其他人在进入慢波睡眠示GH分泌增加,约60分钟左右达高峰*转入快波睡眠后, GH分泌减少。
50岁以后,睡眠时的GH峰逐渐消失。
在能量供应缺乏时,如低血糖、运动、饥饿及应激刺激,都可引起GH分泌增多,其屮低血糖是故有效的刺激,血小氨基酸与脂肪酸增多也呵引起GH分泌增多。
某些激素如甲状腺素、丁汝奈'□廻均能促进GH分泌。
12.一昼夜人体血•液屮生长索水平最高是在(2004)
A.觉醉时
B.困倦时
C.饥饿时
D.寒冷时
E.熟睡时
答案:E (2004)
1.生长寧的作用是
A.促进莓髓的发育
B.促进软骨生长
C.促进脂肪代谢
D.刺激生长素分泌
E.刺激肝细胞分化
答案:B
第三节甲状腺激素
中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腺泡上皮细胞是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的部位。
腺泡腔内充满腺泡上皮细胞的分泌物——胶质,其主要成分是含有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球蛋白,在甲状腺腺泡Z间
和腺泡上皮Z间有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及发冇等过程。
(1)对生长发育的作用:煤响长骨和中枢神经的发育,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索患呆小病。
(2)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1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产热量。
%1对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既有合成作川又有分解作川,剂最大时主要表现出分解作用。
甲状腺机能低下时蛋白质合成水平低下会岀现粘液性水肿。
联系甲减
%1提高屮枢神经系统及交感神经兴奋性,故甲亢患者表现为易激动、烦躁不安、多言等症状。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使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
13.甲状腺素对下列哪个器官的发冇最为重要(2001)
A.肝和肾
B.肾和心
C.骨和脑
D.肝和脑
E.心和脑
答案:C (2001)
5.对脑和长骨的发冇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A.生长索
B.甲状腺激索
C.雄激素
D.雌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B
L影响神经系统发冇最重要的激素(2002)ZL
A.生长素
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胰岛素
E.性激素
答案:B (2002)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甲状腺功能主要受下丘脑与腺垂体激索的调节,构成了下丘脑一^体一甲状腺轴。
此外, 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和自主神经的影响。
(一)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轴的调节下丘脑TRH神经元释放的TRH,经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促进TSH的合成和释放。
TSH是调节甲状腺功能活动的主要激索,其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甲状腺激索的合成与释放,使血屮T3、T4增多;另一方面是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腺体肥大。
下丘脑TRH神经元还接受神经系统其它部位传来的信息,把其他环境因素与TRH神经元的活动联系起来。
(二)甲状腺激索的反馈调节血屮游离的T3、T4浓度改变,对腺垂体TSH的分泌起着经常性反馈调节作用。
当血中T3、T4浓度增高时,可刺激腺垂体促屮状腺激索细胞产生抑制性蛋白增多,使TSH合成与释放减少,最终使血屮T3、T4浓度降至正常水平。
反Z亦然。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碘缺乏病,是由于水和食物屮碘不足,T3、T4合成减少引起的代偿性屮状腺肿人。
其发病机制即由于血屮T3、T4长期降低,对腺垂体的反馈性抑制作用减弱, 引起TSH分泌增加,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肥大而引起的。
(%1)白身调节在没有神经和体液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甲状腺具有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而调节碘的摄取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称为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1)白主神经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甲状腺腺泡细胞膜上存在a、卩受体和M受体,说明屮状腺组织受白主神经支配,肾上腺索能纤维兴奋可促进甲状腺激索合成与释放;而胆碱能纤维兴奋则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此外,某些激素也可影响腺垂体TSH的分泌,雌激素能增加腺垂体细胞上的TRH受体数最,使TSH分泌增多。
糖皮质激素和左长素则抑制腺垂体TSH的分泌。
2.能育接刺激甲状腺腺体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物质是
A.TRII
B.TSH
C.CRH
D.T3 和T4
E.ACTII
答案:B
3 在安静状态下,人体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2002
A 甲状腺激素
B 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乙酰胆碱
E 孕激素
答案:A
第四节与钙、磷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索。
一、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
血浆屮钙离了水平与机体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关系密切。
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TH)与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CT),以及1.25—二疑维生素D3共同调节钙磷代谢,使血浆屮钙、磷浓度相对稳定。
(%1)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它是调节血钙与血磷水平最重要的激素。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瓯:
1.对肾脏的作用PTH与肾小管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示,通过cAMP—PKA信息转导系统,促进远端小管对鈣的重吸收,使尿钙减少,血钙升高。
同时,PTH可抑制近端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促进磷的排出,使血磷降低。
2.对骨的作用PTH可促进骨钙人血,其作用包括快:速效应与延缓效应两个时相。
快速效应在PTH 作用后数分钟即可出现,使骨细胞膜对Ca2+通透性迅速增高,骨液屮cs2+进入细胞,然后钙泵活动增强,将Ca2+转运至细胞外液屮,弓I起血鈣升高。
延缓效应在PTH作用后12—14小时出现,一般需几天或几周示才达高峰。
这一效应是通过刺激破骨细胞的活动,使其活动增强,骨组织溶解加速,钙、磷大量入血实现的。
3.对小肠吸收钙的作用PTH可激活肾内的la—疑化酶,后者可促使25-OH-D3,转变为有活性的
1.25—(OH)2—D3,间接地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甲状旁腺激索分泌的调节PTH的分泌主要受血浆钙浓度变化的调节,甲状为腺主细胞对低血钙极为敏感,血钙浓度轻微下降,在1分钟内即可引起PTH分泌增加,促使骨钙释放和肾小管对钙的吸收,使血钙浓度迅速回升,这是一个负反馈的调节方式。
二、降钙索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调节
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
(一)降钙素的生物学作刚CT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血钙和血磷的作用:(1)对骨的作用CT 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减弱溶骨过稈,增强成骨过稈,使骨组织钙、磷释放减少,增加钙、磷沉积,使血钙和血磷下降;②对肾的作用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钠、氯的重吸收,增加它们在尿中的排出量。
此外,CT还可抑制小肠吸收钙和磷。
(二)降钙素分泌的调节CT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浓度的调节,血钙浓度增加时分泌增多,反Z,分泌减少。
CT与PTH对血钙的作用恰好相反,两者共同作用调节血钙浓度的相对稳定。
进食可刺激CT 的分泌,这可能与儿种胃肠激索如骨泌索、促胰液索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关,它们均可促进CT的分泌,但其中以胃泌素的作用最强。
71人体降钙素来源于2005
A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B 屮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C甲状旁腺主细胞
D 成骨细胞
E 破骨细胞
答案:A
第五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位于两侧肾脏的内上方,包括屮央部的髓质和周用部的皮质两部分,两者在发生、结构和功能上均不相同,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内分泌腺。
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分别由球状带、朿状带和网状带组成,分别合成和分泌以醛固酮为代表的盐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和以脱氢表雄酮为代表的性激素,此外,网状带还合成的分泌少量的糖皮质激素。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索是体内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索z—。
既可促进糖异生,乂可使匍萄糖的利用减少,发挥抗胰岛素作用。
如果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会出现高血糖,英至出现糖尿;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蛋白分解。
促进,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由于全身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不同,体内脂肪重新分布,以致岀现血圆、背厚、躯干部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行较弱的保钠排钾作用。
此外,皮质醉还能增加肾血浆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有利于水的排出。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排水能能力明显降低,严重时可出现“水屮毒”;③对血细胞的影响: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造血使血液屮红细胞、血小板增加,使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减少,临床上可用来治疗淋巴性白血病或淋巴肉瘤;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索对血管没有削妾的收缩效应,但它能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许作用);⑤ 在应激反应屮的作用:当机体受到备种有害刺激,如感染、缺氧、饥饿、创你手术、疼痛、寒冷及精神紧张等刺激时,血中ACTH 浓度立即增加,导致血屮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一系列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反丿'讥此外,在应激反应屮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也素及醛固酮等也相丿、'、/「增加。
说明应激反应是以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界性反丿⑥除上述主要作用外,糖皮质激素还有促进胎儿表而活性物质的介成,增强骨骼肌的收缩力、抑制骨的形成、提高胃腺细胞对迷走神经及促胃液索的反应性、增加胃酸及胃蛋白酶原的分泌等多种作用。
临床上常应用大
参与活动, 使血屮儿茶酚胺含量增加。
-其他激素如生长索、催乳索、胰高血」傢、抗利尿激
剂最糖皮质激素及其类似物于抗炎、抗过敏、抗中毒和抗休克等的治疗(表l-9-3)o
3.应激反应时血屮明显增多的激素是(2004)ZL
A皮质醉
B.醛固酮
C胰岛素
D.抗利尿激素
E雄激素
答案:A (2004)
【解析】木章重点考杳激素的生理作用。
表1-9-3肾上腺糖皮质激索的生物学作用
A抗炎作用
B 免疫抑制作用
C抗外毒素作用
D抗休克作用
E稳定溶酶体膜作用
答案:C KFL) 2 KLM》
抗毒素作丿II:糖皮质激素虽然对细菌外毒素没冇任何作川,但冇强大的抗细菌内毒素作川, 减少内源性热源物质的释放,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和对屮毒症状的极大改善作用
抗休克作用:这是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内毒素作用综合的结果,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肾上腺索,
去甲肾上腺素,加压素,血管紧张素,5-HT,等递质的缩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其稳定溶酶体的作川可以冇效减少心肌抑制因了的释放,从而维持正常的心输出最和维持内脏的血液循环不受血管收缩的影响
影响造血系统: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增加,使屮性白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增加,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白细胞减少
屮枢兴奋作川:减少脑内抑制性抵制GABA的含量,造成屮枢兴奋,产生欣快感、激动、失眠等症状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索对血细胞的作用是
A.血小板数目增多
B.红细胞数量降低
C.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D.屮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E.嗜酸性粒细胞数童增加答案:A
二需要减少糖衣炮弹降(浆细胞)临(淋巴细胞)。
4.向心性肥胖是由于下列哪一种激索分泌过多所致
A.生长素
B.朕岛素
C.糖皮质激索
D.盐皮质激索
E.甲状腺激素
答案:C
6.糖皮质激素
A.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R.减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1=1
C.减少脂肪的分解
D.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
E.降低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
答案:D
10•呈现圆脸、厚背、躯干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提示(2003)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索分泌过多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E.胰岛素分泌不足
答案:C
14.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停药时应注意(2001)
A.检杳病人血细胞
B.了解胃粘膜有无损伤
C.补充蛋白质
D.服川抗糖皮质激素药物
E.逐次减量停药
答案:E 联系药理反跳现象。
二、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CRH是下丘脑促垂体区CRH神经元合成释放的肽类激素,通过乖体门脉系统被运送到腺垂体促疔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使ACTH分泌增多,进而引起肾上腺皮质合成、释放糊皮质激素增多。
除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察外,还可刺激朿状带和网状带的生长发育。
(二)反馈调节当血屮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时,可反馈性抑制下丘脑CRH神经元和腺垂体ACTH神经元,使CRH解放减少,ACTH合成及習放受到抑制,这种反馈称为长反馈。
ACTH 还可反馈性抑制CRH 神经元的活动,称为短反馈。
相隔较远,相隔较近。
长期大景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外源性药物可通过长反馈抑制ACTH的合成与分泌,鞠于存在这种复杂的反馈调节,哄至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停止。
如突然停药,病人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危象,萇至危及生命,故应采取逐渐减星停药或间断给ACTH的方法,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菱缩。
联系反跳现象!
第六节胰岛素
胰岛是存在于胰腺中的内分泌组织,胰岛细胞至少可分为五种功能不同的细胞,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索;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D1细胞可能分泌血管活性肠肽,PP细胞分泌胰多肽。
本节重点讨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一、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
腆岛系的生物学作用(表1-9-4) o
表1—9-4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
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一)血糖的调节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索分泌的最重要因索。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使血糖下降。
(二)氮基酸和脂肪酸的作川许多氮基酸都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以精氮酸和赖氮酸的作用最强。
血屮脂肪酸和酮体明显增多也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长时间的血糖升高,高氨墓酸和高脂血症,持续刺激胰岛索分泌,可使胰岛B细胞衰竭,进而产生糖尿病。
不要天天吃大餐呀!周围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多!
(三)激素的作川影响月夷岛素分泌的激素主要有:①胃肠激素屮以胰高血糖样多肽和抑胃肽促进朕岛素分泌的作用最强;②生长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等可通过升高血糖浓度而问接刺激胰岛索分泌;③生长抑索可通过旁分泌作用,抑制胰岛索分泌。
两者Z间对抗。
(四)神经调节胰岛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
迷走神经兴奋时,可通过B细胞膜上的M受体,肓接引起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也可通过刺激胃肠激素的分泌,而间接地促进胰岛素分泌。
交感神经可通过B细胞膜上的a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8.下列激素屮,能最显著地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是(2002)
A.抑胃肽B促胃液素
C.促胰液素
D.生长素
E.皮质醇
答案:A (2002)
生理学;2006-2-015.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B
A.血屮氨基酸浓度
B.血糖浓度
C.血中脂肪酸浓度
D.迷走神经
E.朕高血糖素
血浆简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报重要因素。
【总结】木章要掌握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作丿IJ及分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