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核问题前景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半岛核问题前景展望
一、朝鲜半岛核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朝鲜半岛一直是中、美、日、俄四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朝鲜战争、长期冷战等使大国卷入了严重的双边和多边军事对峙和冲突。因此,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和稳定对确保东北亚地区的安定和大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讲,目前出现的朝鲜半岛核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朝鲜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根本对朝战略方针之间激烈冲撞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朝、美之间长期淤积且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情绪,不仅阻碍着朝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且严重影响着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二战结束后,朝鲜战争中的生死拼杀和长期冷战中的针锋相对已经使朝、美之间的互不信任和敌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虽然在总体上得到了大幅度的缓和,但是,长期存在于朝鲜半岛的冷战状态和紧张局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缓和与改善。相反,朝鲜的国际生存环境还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发展倾向。特别是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和美国的惟一超级大国化日渐明显的背景下,朝鲜又遭受了严重的粮食和能源短缺以及国家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逝世等经济和政治困难,开始面临来自内政外交两方面的空前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朝鲜的外部生存环境,消除主要来自美国的安全威胁,并逐渐摆脱外交上的弱小地位,朝鲜作出了加速推进核计划的战略选择。在朝鲜看来,只有拥有“核威慑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提高其国际地位和对外交涉能力,保障朝鲜社会主义体制的长期生存和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朝美两国围绕朝鲜核问题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政治斗争。1994年10月,两国经过谈判在日内瓦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鲜承诺冻结其核计划,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前为朝鲜建造两千兆瓦的轻水反应堆,并在轻水反应堆建成前向朝鲜每年提供50万吨重油。然而,朝美两国虽签订了《框架协议》,但由于双方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情绪并未因此而彻底消除,协议事实上并未得到双方全面认真的履行。“9·11”后,美国强调以“先发制人”的战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并明确将朝鲜与伊拉克和伊朗并列为“邪恶轴心”,在外交上对朝实行更加强硬的“不谈判、不妥协”的方针政策。虽然布什政府并未公开主张美国将以推翻朝鲜现政权为其政策目标,但布什总统曾明确表示,他不喜欢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美国国内舆论也多认为,从长远看,对朝鲜进行体制演变符合美国的全球和地区战略利益,应将其作为美对朝政策的基本目标。在朝鲜看来,美国对朝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强硬态度,从根本上威胁着朝鲜国家的“最高利益”。为了抗衡主要来自美国的军事威胁和安全挑战,朝鲜认为加快核计划的发展步伐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对应战略。朝鲜希望以独立开发和拥有核武器或武器级核材料来抗衡美国的威胁,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并据此迫使美国放弃“敌视”和“扼杀”朝鲜的方针,同时争取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向朝鲜提供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也就是说,朝鲜追求的独立自主的核安全战略同时包含着获得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双重目标,最大限度地争取同时实现这两大目标对朝鲜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另外,在外交战略层面上,朝鲜采取了“以超强硬对强硬”和“边缘外交”的战略,反击布什政府对朝“不谈判、不妥协”的强硬政策。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核问题上的朝美对峙是一种涉及国家生存发展基本战略层面上的对抗,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因而很难想象朝核问题会经过几轮六方会谈就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
二、有关国家对解决核危机的基本立场
虽然从宏观上看,朝鲜半岛核问题涉及全球和地区许多国家的安全利益,需要通过国际社会和地区主要国家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但是,就如何解决核问题来看,应该说朝鲜和美国是朝核危机的主要当事国,也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所在。换言之,朝美两国的态度和立场是解决核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在如何解决核危机问题上,朝鲜的基本主张是“冻结换补偿”,即要求美国首先放弃“敌视”朝鲜的政策,同意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建立外交关系,并对朝鲜因放弃核计划而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之后,朝鲜将考虑冻结并最终放弃核计划。在谈判方式上,朝鲜最初坚决反对美国提出的多边谈判方式,一直要求与美国进行“一对一”的双边谈判。后来,在中国、俄罗斯等有关国家的“劝和促谈”外交的影响下,朝鲜逐渐调整对美策略,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态度,同意由中、朝、美、韩、日、俄举行六方会谈,协商解决朝核问题。在第三轮会谈之后,朝鲜虽然不同意如期召开第四轮会谈,但并未否定六方会谈本身,仍表示愿意在“美国放弃敌视政策”的条件下,继续六方会谈进程。与上述朝鲜的主张不同,美国的原则立场则是朝鲜必须首先以“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放弃核计划(CVID),然后才有可能与美国谈判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在解决核问题的方式上,布什政府坚持拒绝与朝鲜举行直接谈判,明确表示不会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另外,美国虽然表示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核危机,但同时又表示不排除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美国为了向朝鲜施加更大的军事和外交压力,还联合多国举行海上防扩散演习(PSI),准备必要时对朝实施海、陆、空立体封锁,以此迫使朝鲜屈服。首轮六方会谈之后,在国际社会、尤其是中、韩等国“劝和促谈”外交的影响下,美国开始松动其对朝强硬立场,表示如果朝鲜承诺全面放弃核计划,美国将考虑给予朝鲜“书面形式的安全保证”。同时,美国也松动了坚决拒绝朝方“冻结换补偿”方案的立场,默认其他国家在朝鲜部分冻结核计划时,向朝鲜提供能源援助。在参加六方会谈的国家中,其立场最接近美国的是日本。虽然在此次朝核问题出现初期,日本并没有把解决核问题作为改善日朝双边关系的“先决条件”,但是,随着日本国内反朝情绪的高涨以及来自美国方面压力的增大,日本政府在2002年9月日朝平壤峰会后,开始把解决核问题与“绑架问题”并举,同时作为实现日朝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大大提高了日朝建交谈判的门槛。不仅如此,在美国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政府最终改变了曾一度坚持的继续向朝鲜提供重油的立场,与美国和KEDO其他成员一起停止向朝鲜供油,在对朝制裁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此后,日本政府虽然没有把“改变朝鲜政权”作为对朝政策的根本目标,但是,已经将其对朝方针的基调由单纯强调“对话与谈判”变为“对话与压力”并举,一方面着手与美、英、法、德、意、澳等多国联合,构筑对朝海、陆、空立体封锁包围网,一方面采取单独行动,在国会通过《外汇和外贸管理法修正案》,确立了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的法律依据,以不断增强对朝鲜施加压力的方式迫使朝鲜政府软化立场,并最终同意彻底解决“绑架问题”和全面放弃核发展计划。在日朝全面解决“绑架问题”之前,日本随时可能对朝实施单方面的经济制裁措施。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韩国的立场最为微妙。一方面,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同盟国,韩国需要在原则上与美、日保持一致,其基本立场和主张与美、日两国有许多类似之处;另一方面,作为半岛问题的当事方,韩国有自己独特的利益,因此其立场又与美、日两国有差异和不同。如果把韩、日两国的立场加以比较就可清楚地看出,日本更接近美国,主张用“对话和压力”并举的方式解决朝核问题,而韩国则更加突出地强调“和平解决”的重要性。韩国的这一政策倾向,在卢武铉当选韩国总统后表现的更为明显。为了在对朝政策上强调使用“和平”手段的重要性,卢武铉总统在全面继承金大中前总统的“阳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与繁荣政策”。这一政策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南北交流和对朝经济援助等“和平”手段,引导朝鲜逐渐融入国际社会,摆脱外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