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7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评价作者和作品的观点态度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评价作者和作品的观点态度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评价作者和作品的观点态度评价古诗词的观点态度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往往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真正意义上的“古诗词观点态度评价”考题在近年高考中较为少见。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即是对某个事物、某个人物、某种历史、某种社会和人生的态度、情感的分析、鉴赏。

态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诗(词)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往往借用力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来表达。

请看2014年高考“评价古诗词的观点态度”的真题:江西卷: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重庆卷: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安徽卷: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评价古诗词的观点态度的题目,为主观简答题型,答题相对自由,利于考生自主发挥,展示才情。

答题策略评价古代诗词的观点态度,是建立在对诗意的准确把握、正确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要使分析评价做到准确、恰当,需要采取略:1、辨识类别,结合诗意,正确解读。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羁旅行役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评价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也会有差别,这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2、抓住意象,领悟诗情,明确情志。

诗词常用一些典型物象来体现主观情感,这就是意象。

由于历史文化积淀、民族心理制约等,某些客观事物便有了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特殊意象,出现在与情感色彩相应的诗词中。

如送别诗中常见“折柳”、“灞桥”、“南埔”等,爱情诗中常见“红豆”、“鸳鸯”、“青鸟”等,边塞诗中常见“羌笛”、“胡马”、“大漠”、“烽烟”、“孤城”、“阴山”等,羁旅诗中常见“驿道”、“征铎”、“西风”、“瘦马”、“浮萍”、“飘蓬”等,咏物诗中常见“翠竹”、“青松”、“红梅”、“秋菊”、“鸣蝉”等。

高考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有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阶级腐朽的。有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的,有表达对山河沦陷国破家亡的痛楚的。有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穷兵黩武 的。②建功报国。有抒写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的,有表现贬官谪居 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的,有表达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的,有抒
发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咏叹的。③思乡怀人。有羁旅天涯的愁思,思亲
内容。
(4)评技法。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有利于更加深 入地体会诗歌的特征和思想感情。
考纲解读
最新考题直析
应考方法盘点
专题突破通练
备考简料清点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态度,是指诗歌的主旨,诗歌所创造的意境,融入主旨、意境中的作者 的思想感情。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讥讽什么、赞美 什么;在诗人创造的意境中,诗人是愉悦还是苦恼,是开朗还是抑郁,是愤激还 是平和,是冷眼漠视还是热心关注„„所有这些,都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 (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 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 的烙印,因此,分析诗中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 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
考纲解读
最新考题直析
应考方法盘点
专题突破通练
备考简料清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1.理解作品的主旨,即作者的思想态度 任何人写作总是有其目的,都是为宣传某一种思想,造成一种舆论,去影响别人

#专题17评价诗词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

#专题17评价诗词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

☞基础早知道一、我会读辞藻<zǎo)讥诮<qiào)倾轧<yà)疾风劲草<jìng)亵<xiè)渎证券<quàn)忐忑<tè)瞠目结舌<chēng)属<zhǔ)意恪守<kè)感喟<kuì)罄竹难书<qìng)吮吸<shǔn)笑靥<yè)针砭<biān)风驰电掣<chè)二、我会写<括号内为正确写法)气极败坏<急)气势凶凶<光)讫今为止<迄)博识恰闻<洽)斩将骞旗<搴)千锤百练<炼)千古一痛<恸)前车之戒<鉴)深致欠意<歉)强词夺礼<理)敲榨勒索<诈)巧装打扮<乔)巧夺天公<工)巧立明目<名)契而不舍<锲)浸人心脾<沁)轻歌慢舞<曼)磬竹难书<罄)穷兵渎武<黩)穷原竞委<竟)穷穷孑立<茕)屈意逢迎<曲)趋之若骛<鹜)曲打成招<屈)雀巢鸠占<鹊)三、我能背<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6)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8)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赤壁赋》)<9)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王勃《滕王阁序》)<10)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技能培训营一、考点论述评价文章地思想内容和作者地观点态度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地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地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要从作品地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就乱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地情景中把握作品地言外之意,对作者地观点态度更要站在一个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评价.诗歌地思想内容和作者地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地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地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地理解,对其情感基调地把握,对其社会意义地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地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二、常见古诗地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地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地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地诗,发展到唐代,因为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地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地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地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盛唐地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艰苦地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地基调,但悲壮惋伤地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地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地愤懑,如陆游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地功过、历史事件地成败、朝代地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四)别离贬谪诗:古代因为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地主题.因各人地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地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地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地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地重在写离愁别恨,有地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地兼而有之.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地亲人、友人地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地祝福与感激.<五)思乡怀远诗: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地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六)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陆游地《卜算子·咏梅》、于谦地《石灰吟》、王冕地《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地名篇.<七)闺怨诗: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地思念,对家乡亲人地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地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地向往.按诗歌思想感情分类<一)忧国伤时<二)建功报国<三)生活杂感二,应试技巧指南角度一:概括诗歌地内容主旨【考向探究】诗歌地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地物、人、事地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地关键,分析诗歌地内容要结合诗歌中地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地创作意图.【典例分析】[例1] <200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试卷:分别概括这首诗地颔联和颈联地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地感慨.【参考答案】<步骤一)这是一首怀古伤今地律诗.<步骤二)颔联写了六朝古都地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地自然风物;<步骤三)寄寓了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地感慨.二、这类试卷地解题方法1、要知人论世分析作品思想感情时,要结合作家地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地主要风格.如鉴赏李煜地词,就要了解李煜地创作风格以南唐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降宋前,南唐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基础较好,李煜过着纸醉金迷、酣歌曼舞地生活,作品多描写帝王地享乐生活,表现高雅文化与富足生活给他带来地短暂地极乐;降宋后,李煜过着“此中朝夕,只以眼泪洗面”地屈辱生活,作品则以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主,感情真挚沉痛,凄怆动人,一洗前期作品地香艳柔媚,进入了另一番开阔地境界.2、要结合时代特点诗歌是现实生活地写照,一个时代地风貌会在同时期地文学作品中都打上烙印.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着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地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地凄苦.或抒写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地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地雄心.因此我们读宋词、宋诗和清诗,总感觉少了唐诗地雄伟地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地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地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3、要利用暗示信息理解古诗词地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地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地标题,可以是诗前地小序,也可以是诗后地注解.这些内容,有地给我们提供了创作地时代背景,有地介绍了作者地经历,有地交代了作者地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地则直接指向作者地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地思想内容都是至关重要地,因而解读诗词时必须细心阅读,充分利用.三、答题步骤第一步,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XX句<联)写了XXX”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地思想感情.角度二:分析诗歌地思想感情【考向探究】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地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地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地高度进行客观具体地分析评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地,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地揣摩,都是为了解读诗歌地地思想感情.近几年地高测试卷中更是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卷地考查力度.2009年、2018年高考地18套试卷中,大部分都直接考查了诗歌地情感,全都采用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或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全篇.有地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或观点地内容,如2009年广东卷;有地直接要求回答情感变化地过程,如2009年江苏卷;有地要求对作品地思想和作者地感情做个性化地解读.【典例分析】[例1] <2007年福建卷)阅读下面地诗歌,然后完成问题武夷山中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释】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做此诗时将近十年.试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地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借描写“青峰”“野水”“山雨”等意象,<步骤二)表达了破国亡家地痛苦之情.<步骤一)并借梅花地意象,<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地情怀.一、这类试卷地答题要领1、抓住诗题古诗地诗题常常就是诗歌地中心事件.许多古诗诗题地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地是惜别之情.2、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地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地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就可推知此诗表达地是思乡之情.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地感情基调大体相同.<这一点见上面地【课前自习室】)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5、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地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地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作地结晶和情感意念地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地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地主观情意.要熟记笔记和读本上常见意象地内涵.6、抓住注释二、答题步骤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地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地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角度三:评价作者地观点态度【考向探究】所谓“评价”,是指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地基础上,对作者地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如文章地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地启示,在今天又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地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地判断.作者地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地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地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地《秋词》表达地志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地情感状态.这是它与诗歌地内容和思想情感地分野.作者地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地态度,对社会现实地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态度,对人生感悟地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地、概括地,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二、答题要领1、体悟要深入诗人写诗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要“赋诗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感情、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地认识与感悟.因此,分析评价作者地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地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地思想内容和作者地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地前提条件.2、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原诗地内容.对作者地观点态度地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地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地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地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地评价和表达技巧地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分析是怎样表达地.3、归纳要全面有地诗歌作者要表达情感不是单一地,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4、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陷入为主,用固有地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地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地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地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又失公允地.三、答题步骤第一种模式: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第二种模式:第一步,概括出作者地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第二步,用历史地眼光、辩证地方法对作者地观点态度给予中肯地评价.☞基础提升练1.<2018届山东济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春日郊外唐庚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小题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地春日景色?<4分)【小题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地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2018届山东济南外国语高三上质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吟笼莺清·纳兰性德①何处金衣客②,栖栖③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③栖栖<xīxī):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小题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地“笼”字地.<4分)【小题2】简析本诗,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3.(2018届山东济宁曲师大附中高三上二检>阅读下面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更漏子·本意王夫之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注释】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亡,举兵衡山抗清,兵败赴广东肇庆入桂王政权.桂林破后,退归中居石船山下,著述以终.②“声缓缓,滴泠泠”:漏壶滴水声.扁:闭上,合上.【小题1】这首词写了长夜地哪些“秋声”?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地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分)4.<2018届山东济宁曲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豁然阁程俱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①.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②.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注:①孤迥,借代月亮.②剡溪,晋王子猷<徽之)性情率性潇洒,全凭兴趣雪夜访戴,”使此溪声名益显. 【小题1】本诗一至六句写作者黄昏出游和登阁所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地图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诗地最后四句流露了作者什么样地感情?表现了怎样地志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8届山东聊城东阿一中高三10月模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案后面问题.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①也愁人苦.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注】①莫,莫非.【小题1】上片描写了一个怎样地垂杨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小题2】词地下片是如何表达感情地?这样表达地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能力闯关测1.<2018届山东临沂24中高三上10月阶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①至今寂寞彭泽县.注:①化用唐代灵沏和尚地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小题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小题2】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地主旨?请简要概括.<4分)2.<2018届山东日照高三12月校际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秋怀诗王苹秋声跋扈土垣东,促迫村庄万树红.雁阵昏黄浮绿水,虫吟惨淡讼酸风①.诸山未醒重阳酒,乱帙②平分一亩宫.细读农书闲把瓮,且将种菜论英雄④.[注]①酸风:指秋风.②乱帙:杂乱地书籍.③一亩宫:儒者住地草屋.④论英雄句:《三国志》载:曹操同刘备煮滔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恐曹操疑忌,每日种菜消遣.【小题1】前两联中“秋风”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地?<4分)【小题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地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3.<2018届山东兖州六中高三10月阶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地思想感情?<4分)【小题2】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4分)4.<2018•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地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地“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地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地地方.<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地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5.<2018•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地题目.<8分)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地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地共同内涵.<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地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考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考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完美整理版)

高考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观点诗歌鉴赏指导1230 1456:高考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观点重点难点梳理“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方面的内容。

能力层级为E级。

“评价”的辞典义是“评定价值高低”。

用于古诗鉴赏中,即评判诗歌的意义,包括内容积极还是消极,感情向上还是低沉,格调高雅还是平庸等。

从近年来高考情况来看,“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题通常要求考生回答的是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之类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真正意义的“古诗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评价”题在近年高考中非常鲜见——因为“评价”题一般要求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即要求鉴赏者用自己的话来评点诗歌的高下优劣,而上述类型的设题都属于“是什么”的问题。

金题透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高考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解析】这是一首“怀古”诗,写的是登上金陵(南京)凤凰台上的所见所感。

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对历史的感慨——理解此句,须抓住蕴含着李白独特历史感喟的“埋幽径、成古丘”等关键词语;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则是对现实之景的描绘。

古今对比,抒发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参考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年高考全国卷I)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2017高考优化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7高考优化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一 二 三 重难特训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一、分析思想情感 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 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 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 内涵。 【常见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③诗人主要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④某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⑤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0一 二 三 重难特训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把握情感变化两步走
1.切分内容层次。 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切分诗歌的层次。 2.体会节点情感。 根据不同层次的内容,体会每一层次、每一节点(具体到每一句) 中诗人微妙的情感。将这些微妙的情感贯串起来,大致可以把握诗 人的情感波动情况,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答题建模 1.明确情感变化的阶段。 2.用简明的语言表述(要求分析的,须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4一 二 三 重难特训 典例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参考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 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 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 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 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作答时,需要结合平时对 苏轼的生平的了解,同时据注解“海南黎族人”和诗歌内容“天涯万 里”可知,此诗是苏轼被贬于海南时所作。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苏轼竟然还能与小儿嬉戏,产生舞雩之感,可见其人生态度之旷达 和乐观。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7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17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专题17 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

3.《赤壁赋》中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4.《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5.《赤壁赋》中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理”的诗句。

6.《赤壁赋》中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7.《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易错成语勤温习86.湖南省在2002年4月7日进行的素描、色彩考试中,一共查出90多名舞弊考生,除了少数是夹带外,其他都是张冠李戴的枪手。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

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这里是有意换人,不是“弄错”或“认错”。

)87.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口传心授,口头传授技艺。

不表示读和想。

)88.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

用于人的急迫心情。

这里用于表示某项工作亟待开展,错。

)89.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棒,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都不肯下来。

(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这里表示受了惊吓,错。

)90.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三十年,全身心地扑在了学生身上。

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那些纯朴的乡亲们。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

语文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7 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7 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答案】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易错成语勤温习1.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句中明显与后面的“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相矛盾。

)2.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改革方案的初稿。

(“不易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在句中与“初稿”相矛盾。

)3.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而前面讲“如不及时关注”,紧接着应讲“就怎么怎么样的结果。

这里用反了。

)4.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穷困。

与“腰缠万贯”矛盾。

)5.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

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前边讲到是‚初春‛,前后矛盾。

)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网经典素材: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以仁义贤明著称。

高考语文复习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高考语文复习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课本复习——考题在课外,方法课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 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 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②吾兼吏隐③名。 [注] ①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 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②肯信:肯否相信。③吏隐:郑钦吏隐于蚁 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 为隐,兼有其名也。”(《汝南先贤传》) 古人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请结合尾联含义简要分析。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乐景、哀景和乐情、哀情,可以是正衬也可 以是反衬)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 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 甫的这两首绝句中景和情的关系如何?
答案:前者是乐景衬乐情,后者是乐景衬哀情。
【答题建模】
【回顾拓展】 请填写下表,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纵笔三首① 苏轼 其一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②吾。
[注] ①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 所再贬儋州(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 时已62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 的困境。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②膰: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熟肉。 这里“膰”当动词“馈”,进食于人。只鸡斗酒:汉·曹操《祀故太 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 三步,腹痛勿怪。”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评价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评价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读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赤壁) 辛弃疾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 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 为予窄。
【注】雪堂迁客:即苏轼。
作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认为呢?试作 简要分析。
• (14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
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②翁,苏轼自称
种瓜喻高韬远引。
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参考答案】这首曲表达了作者矛盾心理和愁闷苦楚的思想。(步 骤一)作者先写为求功名一生劳苦奔波而生厌倦退隐之念,后又说 无论地位高低都有苦处。(步骤二)从而表现了他想退又想留的矛盾 心理和愁闷苦楚的思想情怀。(步骤三)
• 1、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 低也不拔高。 • 2、分析评价的内容比较宽泛、较为自由, 侧重感情评价,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 3、要注意正确、全面。 • 4、多是把“评价古诗作者观点态度”融合 到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之中来考查。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 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古人评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你认为呢? 同意。本诗通篇洋溢傲岸之气。(步骤一)
前两句写诗人早上上空泠峡的情景:“猎猎”二字写出风之劲猛, “五更”说明时间之早,“牵缆”暗示溯流之难,前两句着力写船 行之艰难,衬托出诗人迎难而上的气概; 第三句“惯行不解愁风水”写自己常年奔波在外,已不知为风浪发 愁,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常年漂泊,历经坎坷,而“不解”一词表 现了诗人历经沧桑后从容淡定的心态;“只卧听”紧承上句,写诗 人对于艰难险阻都不放在眼里,等闲视之,一个“只”字更见诗人 无所畏惧的傲岸之气。(步骤二)

【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6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含解析

【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6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含解析

【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6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含解析☞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宋朝苏洵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进学解》中则告诫人们做学问务必勤谨“___________,荒于嬉;___________,毁于随”。

3.古人重劝学从师。

荀况《劝学》“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师说》“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近。

4.《师说》提出“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的择师标准。

5.由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联想到《孟子》里含义相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学精于勤,行成于思;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易错成语勤温习1.在工作学习中,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学习造成大的损害。

(“集腋成裘”的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制成珍贵的皮袍,比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

褒义色彩,不能用于消极事物。

)2.有报道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80多个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许多中小城市居然当仁不让....,不遗余力打造“百万人口大城市”。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找,不退让。

题中用为贬义。

)3.作为一项迟早要推出的公共政策,理性平和的评估与预测,可能比天花乱坠....的想象更务实也更紧迫。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使用对象有误。

)4.作为基层民警,老李面对辖区内的邻里纠纷,总是不胜其烦....地做沟通调解工作,深受群众的爱戴。

2017届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解析

2017届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解析

(一)提炼情感主旨
[例1] (2013·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分) 钓 船 归 贺 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解题方略】 第一步:读标题,定题材 山水田园诗
• • • •
①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②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 ③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之情。 ④揭示引人深思的生活哲理。
进而体会诗人所寓之情。‚勤王‛‚梦中归‛ 等词语及诗人即将奔赴边地的处境,使得诗 作用( 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 人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忠君报国的豪情, 流于感伤,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又有思念故乡的愁情。正因为结尾点明‚勤 王‛之志,也使得前面的景物描写不致落入 (把报国之志和思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 阴沉的氛围,也升华了诗歌主旨。 在一起,升华了诗歌主题。)
发临洮[táo]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 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题型一:评价思想内容型
评价思想内容是理解诗歌中描写的物、人、
事等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概括作者情感
和主旨,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分析其社会
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
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 分析评价。 高考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为提炼 情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等。

2017年高考语文-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专题练习-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专题练习-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答案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14.AD15.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2分)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2分)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2分)二、14.A15.B16.(6分)“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

【理解或翻译诗句】(2分)诗人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形象(或视听嗅结合,多种感官结合)【手法】不但赋予春水以气息与活力,(1分)而且通过这迷人的景致传达出享受自然、悠闲惬意、怡然自乐的心情。

【情感】(2分)三、8.①本诗描绘出傍晚时分归鸦栖枝,织锦秦州女空房中思念丈夫,自伤孤寂的情景。

(3分)②“黄云城边乌欲栖”一句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渲染(营造)了凄凉气氛,奠定了诗歌之感伤基调。

(2分)9.①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州女思亲念远的孤苦作铺垫。

②化用窦滔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州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

③“隔窗语”或“停梭怅然”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

④“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

四、14.CE15.被贬后,游南涧,寄情山水,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诗人也似乎找到了所得,忘记了疲劳。

然而羁鸟鸣叫,寒藻漂浮,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

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去国怀人,那种孤寂与悲愤无法摆脱,忧从中来。

五、(1)①身边没有知己,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心中的感慨无人诉说。

②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自己的远大志向无法实现。

(4分,每点2分。

高考诗歌鉴赏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高考诗歌鉴赏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惜别送别诗
一、直接写别情: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间接写别情
【赠 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通过写宴席上燃 烧的蜡烛与故乡 的江水,借物抒 情,表现自己留 恋惜别之情。
2、体会“日暮客愁新”中 “新”的内涵
“ 新”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 “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日之 夕矣,而自己无归之愁,另一方面又 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 许多旧忧。
滁州西涧
(韦应物)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 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 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 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 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怀古咏史诗
• (一)、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 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 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 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 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 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 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 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 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 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 的现实原因。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答案: 这两句诗以女子“下帘” 和“望月”两个行动传达出“幽怨 ”的信息:“却下水晶帘”,看似 只因夜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其中 却又有无限幽怨;“玲珑望秋月” ,以月之空明凄清,衬人之幽怨。 这样为读者保留了想象余地,使诗 情无限辽远和幽深。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 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 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 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 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 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
诗歌举例 a、感慨盛衰无常及昔盛今衰 越台揽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b、借古讽今、吊古伤今(伤己)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 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 高官头衔。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 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这首诗实际上是作 者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只不过用了比兴手法,说 得比较委婉、客气。 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 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 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 拢、收买的决心。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 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 么? 答:同意。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

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情。 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 ‚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 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 诗眼。

#专题17评价诗词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教师版)

#专题17评价诗词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教师版)

☞基础早知道一、我会读辞藻<zǎo)讥诮<qiào)倾轧<yà)疾风劲草<jìng)亵<xiè)渎证券<quàn)忐忑<tè)瞠目结舌<chēng)属<zhǔ)意恪守<kè)感喟<kuì)罄竹难书<qìng)吮吸<shǔn)笑靥<yè)针砭<biān)风驰电掣<chè)二、我会写<括号内为正确写法)气极败坏<急)气势凶凶<光)讫今为止<迄)博识恰闻<洽)斩将骞旗<搴)千锤百练<炼)千古一痛<恸)前车之戒<鉴)深致欠意<歉)强词夺礼<理)敲榨勒索<诈)巧装打扮<乔)巧夺天公<工)巧立明目<名)契而不舍<锲)浸人心脾<沁)轻歌慢舞<曼)磬竹难书<罄)穷兵渎武<黩)穷原竞委<竟)穷穷孑立<茕)屈意逢迎<曲)趋之若骛<鹜)曲打成招<屈)雀巢鸠占<鹊)三、我能背<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6)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8)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赤壁赋》)<9)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王勃《滕王阁序》)<10)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技能培训营一、考点论述评价文章地思想内容和作者地观点态度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地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地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要从作品地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就乱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地情景中把握作品地言外之意,对作者地观点态度更要站在一个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评价.诗歌地思想内容和作者地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地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地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地理解,对其情感基调地把握,对其社会意义地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地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二、常见古诗地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地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地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地诗,发展到唐代,因为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地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地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地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盛唐地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艰苦地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地基调,但悲壮惋伤地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地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地愤懑,如陆游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地功过、历史事件地成败、朝代地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四)别离贬谪诗:古代因为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地主题.因各人地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地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地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地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地重在写离愁别恨,有地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地兼而有之.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地亲人、友人地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地祝福与感激.<五)思乡怀远诗: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地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六)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陆游地《卜算子·咏梅》、于谦地《石灰吟》、王冕地《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地名篇.<七)闺怨诗: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地思念,对家乡亲人地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地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地向往.按诗歌思想感情分类<一)忧国伤时<二)建功报国<三)生活杂感二,应试技巧指南角度一:概括诗歌地内容主旨【考向探究】诗歌地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地物、人、事地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地关键,分析诗歌地内容要结合诗歌中地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地创作意图.【典例分析】[例1] <200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试卷:分别概括这首诗地颔联和颈联地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地感慨.【参考答案】<步骤一)这是一首怀古伤今地律诗.<步骤二)颔联写了六朝古都地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地自然风物;<步骤三)寄寓了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地感慨.二、这类试卷地解题方法1、要知人论世分析作品思想感情时,要结合作家地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地主要风格.如鉴赏李煜地词,就要了解李煜地创作风格以南唐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降宋前,南唐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基础较好,李煜过着纸醉金迷、酣歌曼舞地生活,作品多描写帝王地享乐生活,表现高雅文化与富足生活给他带来地短暂地极乐;降宋后,李煜过着“此中朝夕,只以眼泪洗面”地屈辱生活,作品则以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主,感情真挚沉痛,凄怆动人,一洗前期作品地香艳柔媚,进入了另一番开阔地境界.2、要结合时代特点诗歌是现实生活地写照,一个时代地风貌会在同时期地文学作品中都打上烙印.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着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地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地凄苦.或抒写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地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地雄心.因此我们读宋词、宋诗和清诗,总感觉少了唐诗地雄伟地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地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地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3、要利用暗示信息理解古诗词地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地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地标题,可以是诗前地小序,也可以是诗后地注解.这些内容,有地给我们提供了创作地时代背景,有地介绍了作者地经历,有地交代了作者地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地则直接指向作者地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地思想内容都是至关重要地,因而解读诗词时必须细心阅读,充分利用.三、答题步骤第一步,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XX句<联)写了XXX”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地思想感情.角度二:分析诗歌地思想感情【考向探究】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地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地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地高度进行客观具体地分析评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地,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地揣摩,都是为了解读诗歌地地思想感情.近几年地高测试卷中更是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卷地考查力度.2009年、2018年高考地18套试卷中,大部分都直接考查了诗歌地情感,全都采用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或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全篇.有地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或观点地内容,如2009年广东卷;有地直接要求回答情感变化地过程,如2009年江苏卷;有地要求对作品地思想和作者地感情做个性化地解读.【典例分析】[例1] <2007年福建卷)阅读下面地诗歌,然后完成问题武夷山中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释】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做此诗时将近十年.试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地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借描写“青峰”“野水”“山雨”等意象,<步骤二)表达了破国亡家地痛苦之情.<步骤一)并借梅花地意象,<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地情怀.一、这类试卷地答题要领1、抓住诗题古诗地诗题常常就是诗歌地中心事件.许多古诗诗题地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地是惜别之情.2、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地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地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就可推知此诗表达地是思乡之情.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地感情基调大体相同.<这一点见上面地【课前自习室】)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5、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地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地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作地结晶和情感意念地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地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地主观情意.要熟记笔记和读本上常见意象地内涵.6、抓住注释二、答题步骤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地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地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角度三:评价作者地观点态度【考向探究】所谓“评价”,是指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地基础上,对作者地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如文章地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地启示,在今天又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地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地判断.作者地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地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地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地《秋词》表达地志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地情感状态.这是它与诗歌地内容和思想情感地分野.作者地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地态度,对社会现实地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态度,对人生感悟地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地、概括地,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二、答题要领1、体悟要深入诗人写诗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要“赋诗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感情、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地认识与感悟.因此,分析评价作者地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地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地思想内容和作者地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地前提条件.2、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原诗地内容.对作者地观点态度地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地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地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地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地评价和表达技巧地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分析是怎样表达地.3、归纳要全面有地诗歌作者要表达情感不是单一地,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4、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陷入为主,用固有地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地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地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地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又失公允地.三、答题步骤第一种模式: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第二种模式:第一步,概括出作者地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第二步,用历史地眼光、辩证地方法对作者地观点态度给予中肯地评价.☞基础提升练1.<2018届山东济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春日郊外唐庚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小题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地春日景色?<4分)【小题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地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案】【小题1】①对比:城内和城外地景色对比.②运用比喻: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吹如药地香味.③多角度描摹: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表现春日景物地特点.<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小题2】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地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收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地艺术效果.<4分.分号前后各2分)吟笼莺清·纳兰性德①何处金衣客②,栖栖③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③栖栖<xīxī):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小题2】试卷分析: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地.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该诗歌借黄莺束缚在笼中不能展翅高飞来寄托诗人追求自由不得地不满,从而表达了怀才不遇地怨恨之情.这种表现手法即为托物言志.考点:评价文章地思想内容和作者地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作品体裁地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2018届山东济宁曲师大附中高三上二检>阅读下面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更漏子·本意王夫之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注释】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亡,举兵衡山抗清,兵败赴广东肇庆入桂王政权.桂林破后,退归中居石船山下,著述以终.②“声缓缓,滴泠泠”:漏壶滴水声.扁:闭上,合上.【小题1】这首词写了长夜地哪些“秋声”?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地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分)4.<2018届山东济宁曲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豁然阁程俱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①.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②.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注:①孤迥,借代月亮.②剡溪,晋王子猷<徽之)性情率性潇洒,全凭兴趣雪夜访戴,”使此溪声名益显. 【小题1】本诗一至六句写作者黄昏出游和登阁所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地图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诗地最后四句流露了作者什么样地感情?表现了怎样地志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1】描写了一幅晚霞漂浮、清风徐吹、帆破湖面、碧浪前倾、风挟云雨、镜湖碎月地图景.【小题2】前两句写乘舟返城,隐隐流露了作者对豁然阁地依恋之情;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摒弃世俗、率性而为、自由恬静地高雅志趣.5.<2018届山东聊城东阿一中高三10月模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案后面问题.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①也愁人苦.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注】①莫,莫非.【小题1】上片描写了一个怎样地垂杨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小题2】词地下片是如何表达感情地?这样表达地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解读】试卷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地基础上,根据相关语句进行品读感悟,抓住“垂杨”地特点来展开合理地联想和想象,词人用“系”“飘”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垂杨喜爱春天,对春天依依不舍地形象特征.借垂杨地形象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爱春、惜春地情感.答题时,要先分析垂杨地形象特点,再由此引出对春地感悟.考点:欣赏作品地形象,赏析作品地内涵,领悟作品地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评价文章地思想内容和作者地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作品体裁地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能力闯关测1.<2018届山东临沂24中高三上10月阶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①至今寂寞彭泽县.注:①化用唐代灵沏和尚地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小题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小题2】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地主旨?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官迷政客地可鄙可悲地形象特点体现出来即可.考点:分析作品体裁地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2018届山东日照高三12月校际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秋怀诗王苹秋声跋扈土垣东,促迫村庄万树红.雁阵昏黄浮绿水,虫吟惨淡讼酸风①.诸山未醒重阳酒,乱帙②平分一亩宫.细读农书闲把瓮,且将种菜论英雄④.[注]①酸风:指秋风.②乱帙:杂乱地书籍.③一亩宫:儒者住地草屋.④论英雄句:《三国志》载:曹操同刘备煮滔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恐曹操疑忌,每日种菜消遣.【小题1】前两联中“秋风”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地?<4分)【小题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地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小题2】试卷分析:此题可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及注释4地基础上,结合着作者在尾联直接描述地内容来分析体会其所要表达地情感.如“细读农书”“闲把翁”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地生活态度;“论英雄”借用历史典故来表现自己与世无争、归隐田园地愿望.答题时,先分析关键词,后分析情感.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2018届山东兖州六中高三10月阶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地思想感情?<4分)【小题2】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4分)【答案】【小题1】诗人通过重阳节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深远空旷地秋景,在写景地同时,抒发了潦倒一生、老年多病、流落异乡地身世之感和其忧国忧民地博大胸怀.【小题2】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地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地江水,在写景地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地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地感慨.考点:分析作品体裁地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2018•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地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地“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地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地地方.<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地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7 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韩非在《喻老》中说“千里之堤,___________”,刘备给儿子阿斗的遗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_______________”。

2.苏轼《定风波》中表达从容、乐观精神的句子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核舟记》里核舟两边窗上刻有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四句写景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来表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

【答案】1.溃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2.一蓑烟雨任平生;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5.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

易错成语勤温习1.蛇年春晚上,国际巨星席琳·迪翁与中国民歌天后宋祖英合唱了中文版的《茉莉花》,可谓鸾凤和鸣....,让所有观众得到了高稚的、美的享受。

(鸾凤和鸣,鸾鸟凤凰相互应和鸣叫,比喻夫妻和谐。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2.他们熬着通宵买回的只足一张薄薄的车票,虽然筚路蓝缕....,但那张薄薄的车票承载的不仅仅是在外一年的乡愁,更多的是对于团圆的期盼。

(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此处不合语境。

)3.“先贤古墓”是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建于贞观三年,至今已逾1300 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此句应用“名副其实”。

)4.诚信建设首先应从政府官员抓起,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放长线,钓大鱼.......,切忌朝令夕改,“先算好任期,再做出政绩”。

(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与此句语境不符。

)5.当中产阶级以暴力应对房产跌价、文人以暴力对待观点分歧时,要求小贩和城管相.敬如宾...,就显得有点儿幼稚了。

(“相敬如宾”比喻夫妻相互尊敬,用错对象。

)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懂得满足经典素材: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还是单身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但他却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他仍然很快乐。

那人又问:“现在的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还有什么好高兴的?”苏格拉底又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我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七层高的大楼里,但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的境况是非常差的,既不安静,也不安全,还不卫生。

那人见苏格拉底还是一副乐融融的样子,便问:“你住这样的房子还快乐吗?”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一楼有多好啊!比如,进门就是家,搬东西方便,朋友来玩也方便,还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草,很多乐趣呀,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又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底层的房子让给了一位朋友,因为这位朋友家里有一位偏瘫的老人,上下楼不方便,而他则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

苏格拉底每天依然快快乐乐。

那人又问他:先生,住七楼又有哪些好处呢?苏格拉底说:“好处多着呢!比如说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字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时新素材: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

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

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

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羊被别的动物抢走。

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

但是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终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了两半。

由此一条古老的谚语在非洲广泛流传:“鬣狗难过岔路口。

”清词丽句背一点1.满足是豁达的气度。

懂得满足的人容易快乐,因为他们计较的不是高官厚禄,不是丰功伟绩,不是流芳千古。

他们在乎的是活出真我,只要实现自我的价值,那么名利算得了什么。

人生苦短,求平凡者得灿烂;学业涩长,倾毕生者获辉煌。

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劳动者,那些在实验室里孜孜不倦的科学家,那些为了祖国荣誉吃苦耐劳的运动员,他们都很满足。

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手,滴自己的汗,走自己的路,即使头顶没有光环,他们的心底充满阳光。

正是因为这种豁达,无数英才孕育而生,谱写了一曲曲华美的乐章。

2.满足是宽容的胸襟!也许你身怀绝技,却只得到少得可怜的收入;也许你才高八斗,却还是名不见经传的职员;也许你有凌云壮志,却无处施展……所以你抱怨,你愤世嫉俗,你感慨命运的不公。

噢,不,不要这样,你要学会满足。

认认真真得过好每一天,不愧对自己就是真正的精彩,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用灿烂的笑脸告诉世界,我很满足,即使我很平凡,即使我很普通,我生活着,我努力着,岁月的长河中留下我奋斗的轨迹,拼搏的汗水里浸润着我无悔的人生!3.满足是美丽的心情。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难免会面对激烈的竞争与挑战。

太阳只有一个,如果你不是太阳,那么面对太阳吧,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受到满眼阳光。

不要苛求自己达到最好,因为永远都不会是最好,让我们学会满足,让我们用美丽的心情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成与败,荣与辱,让我们真诚的祝福比我们强的人,愿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学会满足,抛开那些世俗纷扰,抛开那些尔虞我诈,抛开那些追名逐利,学会满足,收获平和的心情,收获乐观的态度,收获真实的自我!满足,是智慧的沉淀,是人生的哲理,是无法掩盖的光芒,即使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我已经很满足,因为我真的飞过!享受生活中的阳光,雨露,享受你拥有的一切。

只要你学会满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4.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想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重要的是心态,是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

现如今很多人总是不停地在为金钱.名利.地位奔波劳累,他们可曾想过放慢脚步,去欣赏路旁的小草的坚强,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去拥抱头顶那方广阔的天空……有时候人应该学会满足,学会取舍,学会倾听心灵的声音。

5.很喜欢佛学中的一句话:”吸进去,呼出来“,一个如此简单的动作却蕴含了无限的禅意。

人生路上我们在不断地赶路,不断地想远处遥不可及的目标前进,可是为什么不会放下自己的贪欲,做一个宁静祥和的人呢?陶渊明正是因为可以放下尘世间的繁华,才可以在田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净土。

☞技能再提高一、考点综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要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就乱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对作者的观点态度更要站在一个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评价。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四)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

(五)思乡怀远诗: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

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六)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七)闺怨诗: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应试技巧指南角度一: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一)考向探究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