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纸片飞起来,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飞起来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飞起来了》教案幼儿园小班科学《飞起来了》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飞起来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科学《飞起来了》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箱子里有空气。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教学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纸箱两人一个,气球两人一个,纸巾若干,篮子若干,红花每人一朵。
2、教师操作材料:纸箱、神秘纸箱、红花、气球、篮子各一;操作音乐cD。
3、环境准备:“魔术”桌子一张,桌布一块。
教学过程:一、幼儿观看有趣的魔术表演,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观看老师用塑料袋子捉空气,引导回忆之前“捉空气”的小实验,并启发孩子说出“袋子里有空气”。
2、观看老师“纸巾”飞起来的小实验。
二、幼儿参与操作纸巾“飞起来”的小实验。
1、幼儿动手操作。
2、幼儿与老师探讨“纸箱里有没有空气?”三、幼儿参与操作气球“飞起来”的小实验。
1、幼儿动手操作。
2、教师总结:因为箱子里有空气,手一拍箱子,空气就从洞洞里跑出来,气流就把纸巾和气球冲起来了。
四、老师表演“小魔术”:彩带飞起来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飞起来了》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和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摩擦后能吸小物体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
活动准备:塑料棍、彩笔、塑料梳子、果奶瓶子、气球、火车挂图、毛绒玩具、鸡毛等;皱纹纸剪得小纸片、小蝴蝶等。
活动过程:(一)变魔术、激发兴趣、引入活动教师变魔术:用“魔棒”(塑料棍)靠近纸蝴蝶,幼儿观察到纸蝴蝶没动;用“魔棒”擦擦某幼儿的头发,靠近纸蝴蝶,幼儿发现纸蝴蝶被“魔棒”吸起来了。
用手去掉“魔棒”上的纸蝴蝶再擦擦衣服,“魔棒”又能吸起纸蝴蝶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飞起来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纸飞机飞行的原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纸飞机飞行的原理。
难点:让幼儿能够动手制作纸飞机,并观察到飞机飞行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纸飞机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纸飞机的飞行原理,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制作纸飞机: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纸飞机,并指导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纸飞机。
3. 飞行实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纸飞机的飞行实验,观察飞机的飞行现象。
4.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纸飞机飞行的原因,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更多的纸飞机,并观察它们的飞行情况。
2. 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纸飞机比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纸飞机时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在飞行实验中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评价幼儿在讨论与分享环节中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八、教学内容拓展:1. 教师可向幼儿介绍其他飞行器的基本原理,如气球、直升机等。
2. 组织幼儿参观航空博物馆或观看相关的科普影片,以加深他们对飞行的了解。
九、家长沟通与协作: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制作过程,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心得。
十、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教师可适当增加飞行主题的教学活动,如制作风筝、了解鸟类等。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可实现。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片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片一、引言在小班科学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需要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教具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神奇的纸片就是这样一种教具,通过它可以进行简单又有趣的科学实验,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开展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利用纸片进行的简单科学实验,并探讨其教学过程及意义。
二、实验一:纸飞机的飞行原理1.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纸飞机,了解纸飞机的飞行原理,并观察不同形状的纸飞机对飞行距离的影响。
2.实验过程a) 准备材料:纸片、剪刀、尺子。
b) 制作纸飞机:将纸片折叠成纸飞机的形状,可以尝试不同的折叠方式。
c) 进行比赛:让学生们用自己制作的纸飞机进行飞行比赛,观察不同形状的纸飞机在飞行中的表现。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形状的纸飞机在飞行中的表现有所不同。
他们可以发现,一些纸飞机能够飞得更远,一些纸飞机则飞行距离较短。
通过对比不同纸飞机的折叠方式和形状,他们可以推测纸飞机的形状对飞行距离的影响。
4.教学意义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能够了解到简单的物理原理,如空气动力学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他们通过亲身制作和观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二:纸杯音乐1.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纸杯音乐器,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原理,并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2.实验过程a) 准备材料:纸杯、橡皮筋、牙签。
b) 制作纸杯音乐器:将橡皮筋固定在纸杯的上方,并通过用牙签拨动橡皮筋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c) 进行演奏:编排一个简单的乐曲,让学生们按照指示用纸杯音乐器演奏出来。
3.实验结果与分析学生们通过制作纸杯音乐器,可以发现不同长度和材质的橡皮筋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他们可以通过调整橡皮筋的张力和振动频率,制造出不同的音符。
在合作演奏过程中,他们需要互相配合,保持节奏和谐,从而形成一支优美的乐曲。
4.教学意义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对音乐的基本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合作中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飞起来了》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飞起来了》
活动名称:飞起来了
适龄对象:小班幼儿
活动目的:
1. 帮助幼儿了解飞行器的原理,了解万有引力和空气动力学知识;
2. 提升幼儿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明信片纸,软质纸,剪刀,胶水,彩笔等材料;
2. 模型飞机或飞行器图纸;
3. 电脑或电视播放器,可播放萨缪尔·P·朗格利的飞行机的历史。
活动过程:
第一步:让幼儿观看萨缪尔·P·朗格利的飞行机的历史,并询问他们对于航空、飞行的了解。
第二步:给幼儿呈现模型飞机或飞行器图纸,讲解如何制作并让他们尝试制作。
第三步:将制作好的飞行器悬挂在屋内消毒后空旷的地方,看看幼儿的飞行器是否能够真正飞起来。
第四步:对比小朋友们的飞行器,让小朋友看看哪些重要的飞行器组件是标准的,哪些是不标准的。
第五步:提出有关航空的问题,如为何飞机和飞行器能较快地前行。
引导幼儿说出空气动力学原理。
第六步:鼓励幼儿思考,让他们尝试使用其他材料,试图制作出更出色的飞行器。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可以了解到飞行器的构造和原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对于探索科学的兴趣。
科学活动《怎样让纸飞起来》教案
科学活动《怎样让纸飞起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册第十二章《空气的力量》,详细内容围绕“怎样让纸飞起来”,探讨纸张在空气中的受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包括纸张的大小、形状、折叠方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对物体产生作用力的基本原理,理解纸张在空中飞行的科学道理。
2.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纸张飞行的影响因素。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纸张、剪刀、胶带、气球、尺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包括不同大小、形状的纸张,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尝试将一张纸抛向空中,观察纸张飞行的距离和高度。
2. 例题讲解:讲解空气对物体产生作用力的原理,分析纸张飞行的影响因素。
3. 动手实践:a. 分组讨论:每组学生讨论如何改进纸张的飞行距离和高度。
b. 实验操作:根据讨论结果,每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c. 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成功经验和改进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纸张飞行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2. 纸张飞行的影响因素大小形状折叠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能飞行的纸张,要求飞行距离和高度尽可能远。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课堂所学,结合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设计出独特的纸张飞行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课后实验,增强亲子关系。
b.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科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c.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动手实践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实践情景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024年科学活动《怎样让纸飞起来》精彩教案
2024年科学活动《怎样让纸飞起来》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飞行原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3.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剪刀、胶水、直尺、纸张、气球、塑料杯、绳子等。
2.教学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3.学生分组:每组4-5人。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一张纸,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让这张纸飞起来吗?”2.探究活动一:制作纸飞机(1)教师发放纸张、剪刀、直尺等材料,指导学生制作纸飞机。
(2)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动手制作纸飞机。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行比赛,评选出飞行距离最远的纸飞机。
3.探究活动二:制作纸直升机(1)教师展示制作纸直升机的材料和方法。
(2)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示范,制作纸直升机。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行比赛,评选出飞行时间最长的纸直升机。
4.探究活动三:制作纸火箭(1)教师展示制作纸火箭的材料和方法。
(2)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示范,制作纸火箭。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射比赛,评选出飞行距离最远的纸火箭。
(2)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其他让纸飞起来的方法吗?”6.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本次活动所学,回家后尝试制作其他纸飞行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纸飞行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分析、实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3.通过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4.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给予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5.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拓展思维。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纸飞行器的制作方法和飞行原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重难点补充:1.制作纸飞机的技巧与平衡原理难点:飞机的重心与翼载比。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纸飞镖飞起来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纸飞镖飞起来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纸飞镖飞起来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纸飞镖飞起来活动目标幼儿在尝试探究中,知道纸的大小与投掷方法的不同会影响纸飞镖的飞行距离激发幼儿对探究的兴趣。
适用对象 3~4岁幼儿。
活动所需资源大小不同的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探究活动一探究的问题:同样材料的纸飞镖,哪种投掷方法飞得远。
幼儿讨论。
(1)用力投纸飞镖比轻投飞得远。
(2)向上投纸飞镖飞得远。
(3)向下投纸飞镖飞得近。
做一做。
幼儿用相同的纸、相同的方法,每人折一只纸飞镖。
每人都用两种不同的投掷方法投掷飞镖。
(1)向上投纸飞镖。
(2)向下投纸飞镖。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用力投纸飞镖比轻轻投飞得远。
(2)向上投纸飞镖比向下投飞得远。
探究活动二解决的问题:用相同材料、大小不一的两张纸折出同一形状的纸飞镖,比一比大飞镖和小飞镖哪个飞得远。
幼儿讨论。
(1)大飞镖比小飞镖飞得远。
(2)大纸、小纸飞镖飞得一样远。
用大、小纸各折一只相同形状的飞镖。
用同一种投掷方法分别投掷大小不同的飞镖。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大飞镖比小飞镖飞得远。
六、注意事项1.教师要注意自然因素对飞镖飞行距离的影响,如风力及用力大小等。
多次尝试。
为了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教师对幼儿折飞镖的过程可进行细致的指导。
第二篇:科学教案纸飞镖飞起来纸飞镖飞起来一、活动题目纸飞镖飞起来二、活动目标幼儿在尝试探究中,知道纸的大小与投掷方法的不同会影响纸飞镖的飞行距离激发幼儿对探究的兴趣。
三、适用对象 3~4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大小不同的纸若干张。
五、活动过程探究活动一探究的问题:同样材料的纸飞镖,哪种投掷方法飞得远。
幼儿讨论。
(1)用力投纸飞镖比轻投飞得远。
(2)向上投纸飞镖飞得远。
(3)向下投纸飞镖飞得近。
做一做。
幼儿用相同的纸、相同的方法,每人折一只纸飞镖。
每人都用两种不同的投掷方法投掷飞镖。
(1)向上投纸飞镖。
(2)向下投纸飞镖。
小班科学教案让纸儿飞
小班科学教案让纸儿飞教案标题:让纸儿飞教学目标:1.学习关于空气的知识,了解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2.理解平衡与力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平衡的原理。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红球和蓝球各6个,小篮子2个,宽松透气的纱布1块,纸和铅笔。
2.准备一块大纸板和一把小刀。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纸板并向学生解释今天的课程内容。
询问学生,如何利用纸板制作像纸飞机一样的飞行物体?理论上,纸板具有一定的轻盈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飞行。
请学生思考,如何能让纸板真正飞起来?引导学生猜测“所需的是什么?”2.实验-利用皮筋制作纸飞机(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将纸板从中间剪开,用小刀刻出一个小孔,将皮筋分别穿过这两个孔,然后将纸板两端的皮筋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机翼的形状。
再次将纸板略微捏住,用力牵引皮筋,然后松手观察。
重复实验数次,观察表现有何不同。
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作讨论,并做出自己的推断。
3.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平衡和力的关系(15分钟)提问:为什么纸板在引力的作用下能够像飞机一样在空中飞行?学生可以用示意图、文字或口头言表达出他们的观点,并与同伴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结论,当纸板在拉力和引力之间保持平衡状态时,纸板能够悬浮在空中。
4.实验-利用纸制作风车(15分钟)教师将红球贴在蓝球顶部并固定,拿起小篮子并将其顶部盖住红球。
学生用铅笔画在篮子的底部,再用小刀将篮子底部剪开,使红球和蓝球可以自由移动。
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将篮子放在纱布上,引导学生思考篮子会不会移动。
然后,请学生关注篮子下方的纱布,释放那部分会产生什么效果。
最后,教师用纸将其它的气流(例如吹气、吹风机等)吹在纱布上,观察篮子的变化。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提高观察力,结合实验现象解释和总结。
5.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并向学生提问: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了哪些现象和规律?以及与之相似的事物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到这些规律吗?请举例说明。
小班科学会飞的卡片教案3篇范文
小班科学会飞的卡片教案3篇范文小班科学会飞的卡片教案1活动目标: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1.提供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
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活动过程:(一)说说我认识的雨师: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3.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
1.参观材料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1)幼儿参观(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
幼儿自由探索(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师: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
请幼儿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
小班科学会飞的卡片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水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特性。
2.在游戏中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一盆清水,一盆有色水。
2.各种运水工具:有孔的塑料袋、小水壶、瓶子、杯子等;每组一个大盆一个水桶。
小班片片飞教案
小班片片飞教案教案标题:小班片片飞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各种飞行器,如飞机、鸟类、气球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不同的飞行器,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飞行器的过程,锻炼他们的操作技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和描述不同飞行器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模型:飞机、鸟类、气球等。
2.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
3. 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的飞行器图片或实物模型,如飞机、鸟类、气球等,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它们是怎样飞起来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10分钟)- 将不同飞行器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给幼儿,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如“飞机是怎样飞行的?”、“鸟类是怎样在空中飞翔的?”等,鼓励幼儿思考和探索。
3. 实践(20分钟)- 给幼儿提供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引导幼儿制作纸飞机、纸鸟等简单的飞行器。
-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飞行器的结构和原理。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飞行器,并让他们描述自己的作品。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体会,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拓展活动(10分钟)- 引导幼儿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飞行器,并让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设计。
- 鼓励幼儿展示并分享自己的设计,让其他幼儿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互动和思维发展。
6.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幼儿在制作飞行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制作和探索飞行器,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供幼儿进一步学习。
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纸片
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纸片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纸片引言:科学课程在幼儿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教学,幼儿们可以培养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堂小班科学课的教案,主题是"会飞的纸片",以帮助幼儿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发现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一、课程目标:1. 学习纸片的特性和形状对飞行的影响。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沟通技巧。
二、前期准备:1. 根据课程需要,准备纸片、剪刀、彩笔、标尺、风扇。
2. 切割纸片成不同的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 准备实验记录表和绘图工具。
三、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幼儿们讨论纸片和飞机之间的相似之处。
2.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纸片比较容易飞起来?为什么?实验1:纸片形状对飞行的影响1. 分发不同形状的纸片给幼儿们,让他们观察纸片的形状。
2. 与幼儿们一起讨论不同形状的纸片可能对飞行产生的影响。
实验2:起飞角度对飞行的影响1. 引导幼儿们思考起飞角度与纸片飞行的关系。
2. 向他们展示如何调整起飞角度。
3. 让幼儿们试着调整纸片的起飞角度并观察飞行效果。
实验3:空气的作用力1. 引导幼儿们思考风对纸片飞行的影响。
2. 利用风扇产生风,让幼儿们观察纸片在不同风力下的飞行情况。
总结:1. 回顾课程目标,并与幼儿们讨论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观察。
2. 引导幼儿们总结不同形状、角度和风力对纸片飞行的影响。
四、拓展活动:1. 邀请幼儿们尝试设计自己的纸飞机,并与同学分享。
2. 给幼儿们一些飞行原理的简单故事书籍,让他们进一步探索和了解。
五、评估:1. 收集幼儿们在实验中的记录表和绘图,评估他们对纸片飞行特性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们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和沟通技巧。
六、家庭延伸:1.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和测试各种不同形状的纸飞机。
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纸屑
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纸屑导语:在小班科学教学中,教师们常常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利用一些简单的实验,可以帮助幼儿发现科学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即如何让纸屑在空中飞起来。
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引入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纸屑为什么会飘呢?如: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地上的落叶为什么会飘呢?水里的鱼为什么会游呢?纸屑为什么会飘起来呢?然后告诉幼儿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利用气流使纸屑飞起来。
材料准备:1. 大一点的纸片2. 坚硬但轻的材料制成的简易扇子3. 大盖玻璃罩或纸制的圆锥形套件4. 一张纸桌布(避免纸屑散落一地)步骤:1. 将纸片撕成小块的纸屑,每个纸屑大小约2-3厘米。
2. 将纸制圆锥形套件放在桌面上或者在大盖玻璃罩上装上纸片。
3. 将纸片散落在纸桌布上或者大盖玻璃罩下的表面上,尽量使得纸屑分布均匀。
4. 使用扇子在纸屑的底部向上吹气。
同时可以让幼儿观察纸屑的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和观察到气流的存在。
实验原理解析:当我们用扇子吹纸屑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创造一个气流。
这个气流在纸屑周围流动,对纸屑底部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力。
这个力足够克服纸屑的重力,所以纸屑被吹动起来,并在空中飘扬。
延伸应用:老师可将这个实验与其他观察现象联系起来,例如,通过观察纸屑的运动轨迹,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纸屑的形状会影响它的飞行距离?为什么在吹气的同时,纸屑会随着气流的方向飞向特定的区域,而不是随机分布在整个桌面上?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关于气流和物体运动的科学原理。
进一步实践:在纸屑实验的基础上,老师还可以与幼儿一起设计更多有趣的实验来探究不同因素对纸屑运动的影响。
1. 改变纸屑形状:将纸屑做成不同的形状,如长条状、球状等,然后吹气,观察不同形状的纸屑在空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2. 改变气流强度:尝试改变扇子吹气的力度,观察纸屑的飞行效果有何变化。
3. 改变纸屑密度:在纸屑上加一本书或放一些硬币,观察纸屑的飞行高度和距离。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飞起来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飞起来了》
设计意图:
本班的孩子年龄小,而且动手、动口的能力不强,对于科学的学问缺乏。
但他们喜爱新鲜有趣的东西,我以活动的趣味性为设计的宗旨,重在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粗浅的科学小学问,并激发他们对科学试验的爱好。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箱子里有空气。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试验的爱好。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主动动手参加小试验
2.难点:知道箱子里也有空气
活动预备:1.幼儿操作材料:纸箱两人一个,气球两人一个,纸巾若干,篮子若干,红花每人一朵。
2.老师操作材料:纸箱、奥秘纸箱、红花、气球、篮子各一;操作音乐CD。
3.环境预备:魔术桌子一张,桌布一块。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好玩的魔术表演,引起幼儿参加的爱好
1.观察教师用塑料袋子捉空气,(教案出自:屈教师教案.网)引导回忆之前捉空气的小试验,并启发孩子说出袋子里有空气。
2.观察教师纸巾飞起来了的小试验。
二、幼儿参加操作纸巾飞起来了的小试验
1.幼儿动手操作。
2.幼儿与教师探讨纸箱里有没有空气?
三、幼儿参加操作气球飞起来了的小试验
1.幼儿动手操作。
2.老师总结:由于箱子里有空气,手一拍箱子,空气就从洞洞里跑出来,气流就把纸巾和蔼球冲起来了。
四、教师表演小魔术:彩带飞起来了。
幼儿园小班动手实验教案-纸片飞行器
幼儿园小班动手实验教案-纸片飞行器
教学主题:纸片飞行器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对飞行器的构成和原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环节:
1. 引入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纸片飞行器,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飞行器,说到不同飞行器的特点和运行方式,让孩子们对飞行器产生兴趣
和好奇心。
2. 实践环节
(1). 要求孩子们围在一起,用简单的材料做出一个纸片飞行器模型,模型应该能够前进、旋转和滑行。
可以引导孩子们用口香糖盒子、创
可贴(小号)和纸片将模型制作出来。
(2). 孩子们将分成小组研究几个问题。
问题如下:
a) 如何让飞行器滑行?
b) 如何让飞行器转弯?
c) 如何让飞行器高飞?
(3). 引导孩子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反复实践,改进飞行器的设计,通过学习和尝试不断提高飞行器的性能。
(4). 让孩子们观察他们的飞行器,讨论改进的方法,试着让它们飞得更远、更高或者做更多的花式。
3. 教学总结
在实践环节结束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并提出更多的思考和创意。
纸片飞行器实验课程可以让孩子们对科学充满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程激发孩子的热情,并帮助他们认识到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小班科学教案让纸儿飞
小班科学教案让纸儿飞引言:科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小班的科学教案,通过制作纸飞机,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物理原理,并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案背景和目标:1.1 背景介绍:小学生正处于知识获取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教育对于其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掌握制作纸飞机的基本步骤;- 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2.1 教具准备:- 彩纸;- 剪刀;- 铅笔;- 尺子;- 手工胶水。
2.2 教学环境:教室内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制作纸飞机,桌椅整齐摆放,确保学生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介绍物理规律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例如汽车的运动、自行车的运动等,并邀请学生举出他们了解的例子。
3.2 讲解(10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纸飞机的运动规律,并解释纸飞机飞行的原理:重力、空气动力和推力。
- 重力: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物体被地球吸引向下运动;- 空气动力:指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纸飞机在空气中前进;- 推力:指物体向后同样大小的力,使纸飞机向前飞行。
3.3 演示(15分钟):教师进行纸飞机的制作演示,并一边讲解制作的关键步骤,一边示范给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制作过程,了解纸飞机制作的基本步骤。
3.4 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按照制作纸飞机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制作。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培养起团队合作的精神。
3.5 发挥(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纸飞机的试飞。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飞行距离和高度的目标,让学生进行飞行实验,观察飞行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飞起来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飞起来了》教案名称:飞起来了教学内容:飞行物体的制作与观察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了解飞行物体的原理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各种大小不同的纸飞机、风筝等飞行物体。
2. A4纸、剪刀、胶水、颜料等制作纸飞机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飞行物体(纸飞机、风筝等)给幼儿看,并问:“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飞起来的吗?”2. 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了解幼儿对飞行物体的认识和相关知识。
二、制作纸飞机(15分钟)1.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纸飞机的制作方法,并示范一遍。
2. 按照步骤,让幼儿们在A4纸上制作自己的纸飞机。
3. 鼓励幼儿们创意地制作纸飞机,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添加自己的设计和装饰。
三、飞行观察(15分钟)1. 室外环境比较好的话,可以带领幼儿到操场或开阔的地方放飞纸飞机,观察它的飞行轨迹和飞行速度。
2. 如果室内条件不允许,可以让幼儿们在教室里放飞纸飞机,并观察它的飞行情况。
四、飞行游戏(10分钟)1. 老师组织幼儿们进行纸飞机飞行游戏,比赛看谁制作的纸飞机飞得更远、更稳。
2. 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经验。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幼儿们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纸飞机飞行的原理和特点。
2. 鼓励幼儿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延伸:1. 可以带领幼儿们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科普读物,扩展他们对飞行物体的认识。
2. 可以进行其他飞行物体的制作和观察,如风筝、纸鹞等。
教学评价:1. 运用观察记录表评价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观察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度和态度来评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否被激发。
幼儿园小班科学《飞起来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飞起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飞起来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空气流动和浮力等基本科学原理。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体验物体飞起来的现象。
2. 了解空气流动和浮力等基本科学原理。
3. 学习制作简单的飞行器,并进行实验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飞起来的现象,了解空气流动和浮力等基本科学原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流动和浮力等基本科学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片、纸飞机、风扇等。
2. 材料:彩纸、胶水、剪刀等。
3. 环境:宽敞的教室,安全无障碍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气球、塑料片等,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飞起来的现象,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简单讲解空气流动和浮力等基本科学原理,让幼儿了解物体飞起来的原因。
3. 示范:教师演示制作简单的飞行器,并解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制作飞行器,并尝试让飞行器飞起来。
6. 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进飞行器,使其飞得更远或更高,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评价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2. 评估幼儿对空气流动和浮力等基本科学原理的理解程度。
3. 通过幼儿的提问和回答,了解他们对物体飞起来现象的认知和兴趣。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尝试让物体飞起来。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或航空博物馆,深入了解飞行器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3. 开展科学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鼓励幼儿运用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飞行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引导是否有效,幼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
2.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具,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兴趣。
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纸
小班科学教案会飞的纸引言: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以用纸写字、绘画、折纸、包装等等。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纸能飞起来吗?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科学原理,通过简单的实验将纸变成会飞的物体。
一、实验材料准备:1. 一张普通的纸2. 一根直径较细的吸管3. 一根吹筒二、实验步骤:1. 将纸折叠成飞机的形状。
首先,将纸对折成一个矩形,然后再将两侧向中间对折,使得两个边缘重合。
接着,将其中一个边缘向下对折,使得纸的形状呈现三角形。
最后,将两侧的三角形状的纸片再次对折, 呈现一个小飞机的形状。
2. 将吸管插入纸的正面。
在小飞机的尾部,将吸管插入纸片的一侧,确保吸管的长度适中。
3. 小班学生依次吹气。
一个学生拿着吹筒,将吸管端对准小飞机的正面,口对吹筒的端部,并用力吹气。
这样,小飞机就会被吹气流动力带着飞起来。
4. 观察小飞机的飞行效果。
小班的学生们可以观察和记录小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和飞行轨迹。
三、实验原理:实验证明,小班学生通过吹筒向纸飞机提供气流,纸飞机就能够飞起来。
这是基于伯努利定律的科学原理。
伯努利定律是描述流体在高速流动情况下的压力变化规律的定律。
当学生用口吹气时,吹筒中的气流通过细小的吸管喷射到纸飞机的正面。
这个气流的速度相对较高,因此气流的压力相对较低。
而纸飞机的背后则是静止的空气,所以背后的空气压力相对较高。
根据伯努利定律,气流速度越快,压力就越低;相反,空气速度越慢,压力就越高。
而纸飞机具有翅膀的形状,正好利用了伯努利定律的原理。
当气流通过纸飞机的上表面时,由于上表面的曲率较大,气流速度较快,压力较低。
而气流通过下表面时,由于下表面的曲率较小,气流速度较慢,压力较高。
这造成了上下表面之间的气压差异,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浮力,使得纸飞机得以飞起来。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我们的实验观察,在合适的气流供给下,纸飞机能够在空气中飞翔。
飞机表现出不同的飞行轨迹和飞行高度,这取决于吹气流的力量和角度。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飞起来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详案《飞起来了》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3.激发幼儿探究、实验的兴趣。
教学资源1.氢气球、氢气瓶、细管、纸片、牛奶瓶、纸盘、吸管、手纸;2.笔、笔记本、黑板、粉笔,教师PPT。
教学流程导入1.讲师开始问幼儿谁会飞?答过来之后再问幼儿为什么会这样,引出对本次活动的探究。
实验操作1.讲师拿出一个大氢气球和一个小氢气瓶,请幼儿拿到来。
询问幼儿大氢气球和小氢气瓶质量轻重。
和幼儿一起尝试将氢气从氢气瓶中放入大氢气球(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幼儿的安全)。
2.讲师拿出几张纸片,放入牛奶瓶中,请幼儿想象“什么能让纸片飞起来?”引导幼儿猜测,发掘问题。
3.讲师将细管接到氢气瓶,然后放入牛奶瓶中,氢气从细管中冲出,纸片飞了。
再放入盐水中纸片又飞起来了。
请问纸片为什么能够飞起来?分享讲解1.询问幼儿大氢气球比小氢气瓶轻还是重,为什么?通过比较得出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探究铺路;2.分享在牛奶瓶中纸片飞起来的原因,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飞”的进一步认知;3.讲师向幼儿展示手纸,告诉幼儿在香蕉皮上洒水后会滑倒,引导幼儿发掘日常生活场景中存在的各种“飞”的异象。
小结及评价1.询问幼儿今天的探究让你学到什么,回顾今天的收获;2.点赞表扬幼儿们的勇气、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回家后也可以和家长一起探究。
学前准备1.准备好实验需要的材料以及教学PPT;2.布置好教室、保证教室整洁,安全卫生。
教学价值本次科学活动将“飞”的异象作为主线,通过亲身实验、思维启发等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幼儿开拓视野、提高观察能力、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并培养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素质。
同时,本次探究界定了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告诉幼儿实现“飞”的条件。
适合年龄段是3-4岁的幼儿,旨在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纸片飞起来
设计思路:
纸,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是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但幼儿对纸的认识仅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纸的变法、玩法还不是很深入,扁扁的纸片如何站立起来?纸片变形后会组合成漂亮的模型…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空间,目的是让幼儿在玩纸的过程中,体会到使纸站立的方法是很多的,以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折、粘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敏捷力。
2、让幼儿自主探索使纸站立的方法,激发其对纸探索的欲望。
3、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幻灯片、剪刀每人一把、双面胶每组两卷、纸篓五个、展台一个、城堡模型一个、手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幻灯片出示)
1、师: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小纸片生来扁扁的,非常孤独它好想像小鸡一样站起来,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2、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小纸片想干什么呀!(站起来)
评析:利用幻灯片中的形象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
二、幼儿讨论
1、师:小朋友想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站起来?
2、幼儿自由讨论
3、师:小朋友有那么多好办法,下面大家试一下。
看谁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自主探索活动
1、幼儿第一次探索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分享探索成果。
2、幼儿第二次探索
(1)再次投放材料——剪刀和胶水
师:今天还请来了两位好朋友给大家帮忙,剪刀和胶水,大家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好,下面咱们看谁的办法最多。
(幼儿操作,师指导)(2)分享成果
(评析:这两次探索活动的进行,使孩子们自发地感受到了纸片的站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次探索:只投放了纸片,使幼儿感受到用折的方法能使纸片站立;第二次探索:又投放了辅助工具剪刀和双面胶,幼儿感受到可用粘、剪使纸片站立。
对这两次探索的结果都做了展示,幼儿间相互分享,使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使其更有信心进入下一环节,而且两环节后的幼儿小结,幼儿也清楚的表达出来了。
)
3、幼儿第三次探索
(1)出示城堡,幼儿感受纸的变化。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处美丽的景观,一所城堡,小朋友观察一下它是由什么做成的?
(2)幼儿讨论。
(3)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操作。
师:城堡中的每一个模型都是由一张纸变成的,下面请每一个小朋友来拿其中的一个模型,把它变成一张纸师:你们是怎么变出来的?他们现在变成了什么形状?
师幼小结:长方体变成了长方型,圆锥体变成了扇形,他们是由几张纸变成的?这样小纸片又扁扁的了。
小纸片又提要求了,它们说请小朋友再想办法使他们站起来,请每组五个小朋友合作把它们拼成一个漂亮的模型,看哪个组能使纸片站的好,组合得漂亮。
4、幼儿合作制作成型的纸站立模型,教师指导。
(每组投放篮子,篮子里有剪好的圆形和长方形及正方形供幼儿用。
)
5、参观作品。
幼儿讲解,相互分享。
(评析:城堡环节中幼儿通过拆合纸片,进一步感受纸片的变化:一张纸片可以变多种形状,幼儿在拆做的过程中有了亲身的探索体验,而且请幼儿将拆开的纸片重新站起来,请每组五个小朋友重新组合漂亮模型,当时考虑到每位幼儿手中只有一个纸片造型,他们在组合小组模型时有些单一,于是在最后这一环节我又在每组投放了纸,供幼儿组合模型装饰用。
在合作制作模型环节,也体现了幼儿间的合作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训练了幼儿在美工方面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
四、小结:
小朋友们表现真棒,不但想了好多办法使小纸片站起来了,而且还用它们组合了漂亮的模型,纸片站立的奥秘多不多?好咱们去告诉别的小朋友这个秘密好吗?(评析:这是一节科学教育活动。
整个活动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进行,而且是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一个教育过程。
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玩纸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