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探究科学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在科学学习活动中,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促进其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有全面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编排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主题单元的方式,把观察实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贯穿其中。

每个主题单元下设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就是一个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欲望。

三、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程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进行探究活动,但他们的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究活动中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学习习惯上,需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实验习惯和记录习惯。

四、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有23个课题,涉及植物生长、生物链、光的传播、物体的运动、热的现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物体运动》和《光和影》两个单元属于相对较难的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和指导。

五、教学措施1. 重视探究活动的设计。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来达成。

因此,在每个课题的教学中,要重视探究活动的设计,注重通过引导学生亲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2. 重视实验操作和材料准备。

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因此,每个课题都需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实验需要的材料,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能顺利操作。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 自行车 |冀教版(7)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 自行车 |冀教版(7)

5 自行车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自行车的来历,能从实物中分别找出自行车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四部分2、能独立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种简单机械构成。

3、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部分的分析。

4、小组合作写出对自行车某一部分研究的研究报告。

学情分析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之一,小学生大多骑过或接触过,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非常浓厚,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探究,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发现和探究系行车的科学知识,知道简单机械原理在自行车中的综合应用,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重点难点1、分析自行车的某一部分是由哪种简单机械构成。

2、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导入】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想在我们班做一个小调查,你们喜欢骑自行车吗?谁会骑自行车呢?学生回答。

老师:哇,这么多的同学会骑自行车。

你会在什么时候骑自行车呢?学生:上学骑去同学家玩走亲戚……老师:看来自行车不仅是同学们的最爱,还与大家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那你们知道最初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吗?自行车又是谁发明的吗?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幻灯片出示自行车的发明人德莱斯及发明过程)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德莱斯。

他原是一个看林人,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

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

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

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运动。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2、此后的几十年中,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发明了很多形形色色的自行车,如:山地车、公路车、折叠车等。

认识各种类型的自行车。

【导入】认识机器其实在生活中为了方便,人们常常会把一些简单机械进行组合,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机器,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具都属于机器,这些机器综合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

课后小记:本课的教学思想是先组织学生动手体验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后联系平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事例来结识简朴机械;最后寻找生物器官与简朴机械结构的联系。

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最终达成教学目的。

课后小记:本课从古代传说阿基米德抬地球的假说开始,对学生提出问题,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吗?在学生的心目中阿基米德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因此,他说的话应当是科学的、可信的。

但是抬地球的举动又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种矛盾的心理,形成了学生急切地要探求结果的驱动力,激发学生研究撬棍学问的爱好,通过活动1、2、3的实验探究学习后,教材又设计了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的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回答“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吗?”这个从理论上可以成立但事实上却无法实行的问题,为学生展开想像发明了较大的空间。

为了减少难度,学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课后小记:本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轮子出发,在学生研究了杠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探究轮轴、滑轮及齿轮的作用。

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1帮助学生运用杠杆工作时省力的原理去分析轮轴工作时的省力原理;活动2在结识轮轴的基础上,结识各种“变形”的轮子;活动3组织学生研究滑轮的种类和作用;活动4为学生提供了细致的研究齿轮的方案,学生则可以在方案的提醒下独立进行研究。

通过四个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轮轴、滑轮及齿轮等简朴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运用简朴机械能提高工作效率。

课后小记: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结识斜面类的简朴机械。

斜面类的简朴机械涉及斜面、尖劈、螺旋几类,都是学生平常所见的机械中常用到的简朴机械。

本课教材出示了斜面和螺旋的内容。

教材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结识斜面、研究斜面的作用、研究螺旋的作用、斜面类机械的应用。

课后小记:本课以学生常见的自行车为研究对象,指导学生结识机器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以及每部分涉及的部件组成。

同时本课也是本单元的综合课,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有关简朴机械的认知,结识到简朴机械可以组合成各种复杂的机器,这些机器应用在生产生活中,有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8《雨水侵蚀地表》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8《雨水侵蚀地表》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8雨水侵蚀地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难点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具使用PP T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观察图片,我们发现,大雨过后,我们经常会看到地面上出现一道道的沟壑。

有同学知道这是怎样形成的吗?A :因为水把土壤冲走了B :我认为一些松软的土壤吸水之后变硬了,出现沟壑了。

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吧!二、探究活动:流动的雨水对地表的影响当雨水较大时容易形成溪流,溪流对地表会产生什么影响?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依据自己课下搜集到的资料,与同学们讨论。

小组展示汇报。

其他小组成员提问、补充。

讲解:溪流对地表有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

实验操作:材料:水槽、托盘、塑料瓶、土壤、小石子、木块等。

实验方法:先用土壤、小石子在托盘中制造一个小景观,再将托盘斜放在水槽里,最后挤压装水的塑料瓶,让水从瓶盖上的小孔喷出,浇在土壤上。

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实验现象不明显就多做几次。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根据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果呢?根据实验结果推想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黄河水流经过黄土高原是侵蚀作用,黄土高原被侵蚀成千沟万壑土地支离破碎;而在下游流速减慢却起到沉积作用,形成了平坦辽阔的冲击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上堆积的黄土等物质为华北平原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黄河等大小河流则是搬运这些材料的”传送带”。

可以说,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今天的华北平原。

三、应用与拓展认识强降雨带来的灾害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时,常会突发山洪、泥石流等,造成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場、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信中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让我们一起搜集资料,并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冀人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冀人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科学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兴趣与好奇心。

本教案是针对小学五年级下册冀人版科学全册编写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科学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五年级下册冀人版科学全册中的各个知识点,包括动物体内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健康与保健、物体的运动和能量转化等。

2. 过程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难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启发式教育的实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学生教材、教师讲义、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科学图片、PPT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应准备好实验台和教学工具,并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与本课相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扩展背景知识(10分钟)通过提问或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3. 知识讲解(25分钟)依次讲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注重讲解清楚概念、原理和实验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

4. 实验展示(15分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讨论和练习(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并通过布置练习题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 拓展延伸(10分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实例和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 总结概括(5分钟)由学生带领其他同学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点,并进行概念梳理和归纳。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0 矿产资源》教案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0 矿产资源》教案

科学-五年级下册-打印版
《20 矿产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举例说出我国矿产资源的危机。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以前做过的模拟实验分析,意识到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

2.能发现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的危害。

3.能设计一种简洁清晰的方式把调查的结果公布于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生存与资源的密切关系。

2.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3.能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采取行动保护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我国矿产资源的危机。

教学难点
能根据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以前做过的模拟实验分析,意识到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

教学准备
收集矿产资源浪费或破坏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1.谈话: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各种金属器具、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主要能源等,都来自于矿产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面临枯竭的危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浪费、破坏或过渡开采矿产资源的现象?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同学交流
3.比一比谁的调查更全面?
4.讲述:在调查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矿产资源所受到的破环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

5.小组讨论交流
6.总结:根据提出的建议我们要从我做起,让宝贵的矿产资源尽快得到保护。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思考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心生活、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的地球》1. 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

2. 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第2课《天气和气候》1.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认识天气现象和气候特点。

2. 学习气温、降水、风向等气象要素,了解气象灾害及预防。

第3课《生物与非生物》1. 认识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了解生物的分类。

2. 学习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第4课《生物的多样性》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 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第5课《生态系统》1. 认识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 学习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了解人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科学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实验、讨论等。

3. 学生对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

2. 实验器材:如地球仪、气象工具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4. 网络资源:如科学知识视频、图片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学习第1课《我们的地球》。

2. 第3-4周:学习第2课《天气和气候》。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露和霜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露和霜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露和霜教案教案标题:观察露和霜教学目标:1. 了解露和霜的形成原因及特点;2. 掌握观察露和霜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露和霜的形成原因及特点;2. 观察露和霜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2. 图片或实物展示露和霜的形成过程;3. 实验材料:玻璃杯、冷冻水。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露和霜的概念,提问学生是否见过露和霜,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Step 2:知识讲解(10分钟)使用PPT或黑板,简要讲解露和霜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重点强调露和霜是水蒸气在接触冷物体时凝结而成的,露是在夜晚形成,霜则是在早晨形成。

Step 3:观察实验(15分钟)将一杯冷冻水放置在教室内,让学生观察杯子外表面是否会出现水滴。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水滴,与露和霜有何关联。

Step 4:讨论与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发现冷冻水杯子上的水滴就是露的表现形式。

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出现露的情况,并让他们分享。

Step 5:小结(5分钟)总结露和霜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强调观察露和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Step 6:拓展活动(10分钟)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的草地、花叶、窗户等是否有露水或霜结。

鼓励他们记录观察结果,并在下节课分享。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露和霜的形成情况,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报告中要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形成原因以及自己的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露和霜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并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露的认识。

通过拓展活动和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以观察、实验和理论为基础,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奥秘。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为孩子们展示了多种有趣的实验和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实验和知识的内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科学。

一、实验一:测水温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温的变化,了解温度的概念。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

2. 使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将温度计放入冷水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4. 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冷水的温度较低,热水的温度较高。

二、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方式,了解光的基本特性。

实验步骤:1. 打开一个小孔的盒子的盖子。

2. 进入黑暗的房间,将盒子的孔对准一束光线,并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3. 将盒子的孔对准其他方向的光线,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光线会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会被阻挡。

三、科学知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天自转一周。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公转一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日夜和季节交替产生了影响。

四、科学知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水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为固态水,也就是冰;当水温度在0至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处于液态;当水温度达到100摄氏度以上时,水会沸腾成为气态水蒸气。

五、科学知识: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物萌发、生长和开花。

植物通过吸收阳光、土壤中的养分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生长,同时释放出氧气。

六、科学知识:材料的性质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

例如,木头是可燃物质,金属是导电材料,塑料是可以变形的。

了解材料的性质有助于我们选择和使用材料。

通过上述实验和科学知识的探索,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原理和规律。

同时,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还包括许多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2022年新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小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22年新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小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实验操作:
材料:烧杯2只、玻璃片2块、酒精灯、试管夹、热水等。
实验方法:
1、向两只相同的烧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
2、用酒精灯给其中一块玻璃片加热。
3、把加热过的玻璃片和常温下的玻璃片同时改在两只烧杯
4、观察两块玻璃片发生了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注意:
加热玻璃片时,要注意均匀加热,放置玻璃片碎裂。




1、知道水珠的形成与水蒸气和温度有关。
2、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3、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判断玻璃片上小水珠的来源。




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片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的关系。




根据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合理的解释。
教学
准备
课件、烧杯、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热水
把你的设计方案记录下来,比一比,谁的设计更科学、更新颖
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巩固达标 课堂总结
水蒸气( )变成小水珠
A、遇热B遇冷
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现象称为:( )
A、凝结B凝固




小水珠从哪里来
水蒸气->小水珠(遇冷)
凝结




冬天,从室外走进室内,眼镜片会变模糊,使我们看不清东西,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吧!
A:我知道,因为眼镜片温度较低,室内温度较高,室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低温度的眼镜片,凝结成小水珠,附在眼镜片上。
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镜片起雾”,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你能根据起雾的原因,设计一款防雾眼镜吗?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1、怎样才能省力过程与方法●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根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实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2、学生准备: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开瓶器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研究主题。

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想在下课后给你们每人一颗糖,可是开不开罐头。

你们谁能帮助我?2、操作者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

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常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2表示)。

动力作用点:施加动力的点。

阻力作用点:承受阻力的点。

3、游戏实践:⑴利用木棍和小木块组成一个杠杆,学生自己了解杠杆的结构,巩固杠杆不同部分的名称。

(完整word版)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完整word版)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杠杆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实验记录:实验结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滑轮实验1.定滑轮实验: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定滑轮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

3.通过定滑轮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定滑轮用测力计(向下)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2.动滑轮实验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动滑轮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

3.通过动滑轮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动滑轮用测力计(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3牛。

实验结论: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实验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滑轮组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

3.通过滑轮组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滑轮组用测力计(向下)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3牛。

实验结论: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

实验名称:斜面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测力计一个、木块一块(高15厘米)、斜面三块(长15、20、30厘米各一块)、钩码一个。

我的猜想:斜面可以省力我这样做: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2、组装器材。

3、通过测力计将钩码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书上。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看不见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看不见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根据临时装片制作方法制作池塘水临时装片
①取载玻片,用纱布擦拭干净,放于实验桌上
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池塘水
③用镊子盖上盖玻片
④用吸水纸吸取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水
装片制好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小结: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可以发现水体中有许多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与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从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对微生物(细菌、病毒)有所耳闻,或从图书、视频中看到过微生物的介绍,也曾注射过乙肝疫苗等;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
2、能列举2~3种微生物利与害的实例;
3、能说出致病菌和致病病毒的特点;
4、能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5、通过观察微生物,对生物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认识微生物的作用,通过观察、访谈、网络等途径了解微生物及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利与害。
那么,哪些生物是微生物?它们对人类又有什么影响呢?
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看不见的微生物
课题:
13 看不见的微生物
1、认识微生物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进度表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进度表
9钟乳石形成的模 拟实验
分组
曲别针线绳两个烧杯或玻璃 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蒸馏水
13
19煤和石油
10煤的燃烧
分组
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的胶塞 棉花煤
科学实验进度表下册五年级周次次课题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实验器材11怎样才能省力1拔图钉实验分组木板图钉磁铁线绳铁片22撬棍的学问2杠杆平衡实验演示铁架台杠杆尺钩码33轮子的妙用3齿轮作用实验分组大齿轮4斜坡的科学学5斜面作用实验分组测力计木块或其它重物斜面钩码811寻找化石的证据6模拟化石的形成的实验分组沙子熟石膏粘土水泥纸纸盒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鱼骨一个碗肥皂水913山脉的变化化7探究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的模拟实验验分组玻璃酒精灯试管夹冷水气气球球纸盒熟石膏小木棒1014沙洲的形成成8沙洲的形成演示喷壶沙土大小不同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1216溶洞里的钟乳石9钟乳石形成的模拟实验分组曲别针线绳两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蒸馏水1319煤和石油10煤的燃烧分组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的胶塞棉花煤
科学实验进度表(下册)
五年级
周次
课题
实验内容
实验 类型
实验器材
1
1怎样才能 省力
1拔图钉实验
分组
木板图钉磁铁线绳铁片
2
2撬棍的学问
2杠杆平衡实验
演示
铁架台杠杆尺钩码
3
3轮子的妙用
3齿轮作用实验
分组
大齿轮小齿轮自制表格
4滑轮
演示
滑轮两个测力计铁架台钩 码记录表
5
4斜坡的科 学
5斜面作用实验
分组
测力计木块或其它重物斜面 钩码
8
11寻找化石 的证据
6模拟化石的形成 的实验
分组
沙子熟石膏(粘土 水泥)纸 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 骨)一个碗肥皂水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一: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科学全部教案1. 怎样才能省力 ....................................................................................................... (1)2、撬棍的学问 ....................................................................................................... (5)3、轮子的妙用 ....................................................................................................... (8)斜坡的科学 ....................................................................................................... . (11)自行车........................................................................................................ .. (14)小鸟和小猫 ....................................................................................................... . (17)落地生根 ....................................................................................................... .. (20)相似与差异 ....................................................................................................... . (22)克隆羊--多莉 ....................................................................................................... (26)生命从哪里来 ....................................................................................................... (31)寻找进化的证据 ....................................................................................................... .. (33)生物进化的秘密 ....................................................................................................... .. (34)山脉的变化 ....................................................................................................... . (36)沙洲的形成 ....................................................................................................... . (37)溶洞里的钟乳石 ....................................................................................................... .. (39)人类改变地表 ....................................................................................................... (41)常见矿物 ....................................................................................................... .. (43)金属的来历 ....................................................................................................... . (45)煤与石油 ....................................................................................................... .. (48)矿产资源 ....................................................................................................... .. (51)工具——人类的帮手 (52)机器人........................................................................................................ .. (54)1. 怎样才能省力教学目标: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

最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60页精品】

最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60页精品】

3.验证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提示:
①实验因素的控制:物体被抬升的高度始终不能变,被抬升物体的重量不能变,斜面表面的光滑程度不能变。

只能改变斜面的坡度,即斜面的长度。

②实验记录表是帮助学生从实验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材料,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填好、用好记录表。

4.记录。

◆活动3:斜面的应用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到了斜面?
2.看书上P17插图,了解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劈柴图,图中的斧头是简单机械“尖劈”,斧头刃的两侧分别是两个斜面。

3.总结斜面的省力原理
板书设计:
第四课斜面的科学1.螺旋是斜面的一个变形。

2.斜面的省力原理。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怎样才能省力》教案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怎样才能省力》教案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怎样才能省⼒》教案“怎样才能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河北⼈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课第2页⼆、教材科学性分析:利⽤简单机械原理制造的⼯具在学⽣的⽇常⽣活中⽐⽐皆是,学⽣在⽣活中也积累了许多使⽤⼯具可提⾼⼯作效率的经验。

因为这些⼯具或机器已成为⼈类⽣产⽣活材料的⼀部分,所以学⽣可能不会对这些材料加以关注,不会有意识地对他们进⾏综合分析。

本课的教学思想是先组织学⽣动⼿体验使⽤⼯具可以提⾼⼯作效率,然后联系⽇常⽣活中使⽤⼯具的事例来认识简单机械,最后寻找⽣物器官与简单机械结构的联系。

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教学⽬标。

三、教学⽬标:1、能设计三种以上省⼒的⽅法:能说明⼀种简单⼯具是如何省⼒的,能通过对图⽚和实物的观察,发现在动物的⾏为中,哪些属于省⼒⾏为,并对⾃⼰的观察结果说明理由。

2、能与其他同学探讨⽣活中所见到的省⼒的⽅法。

3、能⽤⾃⼰的话说出什么是简单机械。

4、能举出2个以上使⽤简单机械能提⾼⼯作效率的实例,能在⽣活环境中找到动物省⼒的⾏为。

教学重点难点:1.探讨⽣活中所见到的省⼒的⽅法。

2.能在⽣活环境中找到动物省⼒的⾏为。

四、教学准备:⽊板、图钉、磁铁、线绳,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导⼊新课:早期的⼈类主要依靠⾃⼰的肢体来完成⼀些费⼒费时的劳动。

在长期的实践中,⼈类逐渐学会了使⽤简单机械,提⾼了⼯作效率。

各种简单机械是怎样帮助⼈们⼯作的?它们⼜是怎样提⾼⼯作效率的?让我们来亲⾃体验⼀下吧!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师,教师巧妙利⽤问题使学⽣进⼊最佳的学习状态,能吸引学⽣进⼊教学情境,激励学⽣,⿎舞⽃志,充分调动了学⽣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活动1:拔图钉⽐赛谈话:同学们,相信⼤家都拔过图钉,但是怎样拔更省⼒呢?现在就让我们亲⾝体验⼀下吧。

1.提问:①你能⽤⼏种办法拔出钉在⽊板上的图钉?②体验使⽤机械和不使⽤机械的区别?2.组织学⽣⼩组活动提⽰:在此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2课撬棍的学问冀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2课撬棍的学问冀教版

2、撬棍的学问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对各种杠杆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

2.通过实验,找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

3.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找到杠杆上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

保持杠杆平衡的规律。

教学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各种重物平衡尺天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问: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二.新授1、杠杆三要素。

生讨论回答:支点、长棍、用力点。

师:由此可见,要使木棍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1.将重物抬起来师: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想办法利用绳子和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轻易的抬起来。

学生实验制作,记录。

汇报交流。

交流小结: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认识杠杆的三个点:动力点、支点、阻力点。

在自己的记录表中标明杠杆的三个点。

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出示杠杆尺,简单介绍。

提出探究任务:怎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小组讨论,涉及探究的方法过程并简单记录。

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第二课时小组实验并记录,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能发现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吗?小结:规律阻力X 阻力臂= 动力X 动力臂3、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再次实验,完成以下任务: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的将它抬高?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实验并用图画记录实验结果。

4、寻找生活中的杠杆讨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它们的杠杆三点在那?跷跷板蒜夹压汁器夹子等讨论分析:剪刀、船桨、高尔夫球杆用到了那种杠杆?5、拓展:(1)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帮阿基米德设计一个能抬起地球的装置,并划出简图。

(2)阅读“科学在线”,认识天平,了解它的使用原理。

(3)设计并制作一架自己的简易天平。

板书设计:2.撬棍的学问阻力X阻力臂= 动力X 动力臂教学后记: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杠杆的三要素让学生从实现阿基米德的设想中去探究发现;杠杆怎样保持平衡也要让学生先思考,作出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再实施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思想是先组织学生动手体验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后联系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事例来认识简单机械;最后寻找生物器官与简单机械结构的联系。

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课后小记:
本课从古代传说阿基米德抬地球的假说开始,对学生提出问题,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吗在学生的心目中阿基米德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因此,他说的话应该是科学的、可信的。

但是抬地球的举动又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种矛盾的心理,形成了学生急切地要探求结果的驱动力,激发学生研究撬棍学问的兴趣,经过活动1、2、3的实验探究学习后,教材又设计了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的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回答“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吗”这个从理论上可以成立但实际上却无法实施的问题,为学生展开想像创造了较大的空间。

为了降低难度,学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课后小记: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轮子出发,在学生研究了杠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探究轮轴、滑轮及齿轮的作用。

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1帮助学生利用杠杆工作时省力的原理去分析轮轴工作时的省力原理;活动2在认识轮轴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变形”的轮子;活动3组织学生研究滑轮的种类和作用;活动4为学生提供了细致的研究齿轮的方案,学生则可以在方案的提示下独立进行研究。

通过四个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轮轴、滑轮及齿轮等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利用简单机械能提高工作效率。

课后小记: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认识斜面类的简单机械。

斜面类的简单机械包括斜面、尖劈、螺旋几类,都是学生日常所见的机械中常用到的简单机械。

本课教材出示了斜面和螺旋的内容。

教材由四部分内容组成:认识斜面、研究斜面的作用、研究螺旋的作用、斜面类机械的应用。

课后小记:
本课以学生常见的自行车为研究对象,指导学生认识机器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以及每部分包括的部件组成。

同时本课也是本单元的综合课,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有关简单机械的认知,认识到简单机械可以组合成各种复杂的机器,这些机器应用在生产生活中,有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课后小记:
“新生命的诞生”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首先,用图画的方式列举了各类常见动物如昆虫、水螅、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生殖方式,意在说明动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地收集资料活动提供范例;第二,小鼠标简要介绍了生殖的概念和生殖的基本方式后,请学生以此为知识基础对教材所列举的动物生殖方式用比较、分类等方法进行分析;第三,由小鼠标进一步提出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对同属于卵生的四种动物的具体生殖过程做进一步的比较,找出差异;第四,组织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课后小记:
学生了解了植物自身有着多种生殖方式后,活动2首先介绍了人们在园艺和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产生新植株的性质帮助植物生殖。

然后用图示和文字简要介绍了扦插、压条、嫁接等生殖方法供学生选择学习。

接着,以扦插为例较为具体地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并提供了简要的记录表和后续的活动建议。

课后小记:
引领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遗传和变异现象,活动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设计图表,统计全班同学在舌、额头、耳垂、手指等4个方面的特征;第二层,用统计图表分别统计与自己有1项或几项相似特征的同学数量;第三层,交流统计结果,初步发现规律;第四层,研究同种动植物的个体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相似和差异的现象,在本环节中重点是寻找两代动物(植物)间的相似现象或特征。

课后小记:
教材从学生了解的克隆羊入手,通过活动“走近‘克隆’”及拓展活动“基因工程”来引领学生探讨与克隆有关的问题。

“走近‘克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收集、阅读并交流有关克隆的信息资料,二是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召开“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的讨论会,启发学生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课后小记:
首先向学生询问是否想过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此有哪些想,然后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有代表性的有关生命起源观点的资料,请学生谈谈阅读后的想法,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利用教材中的表格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时,指导学生填写表格,理解表格的设计意图,最后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

课后小记:
模拟化石的形成”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由教材中戴博士帽的小鼠标直接告诉学生“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第二层,观察几种化石,尝试给化石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与同学交流,思考化石能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

第三层,做模拟化石形成的实验。

第四层,尝试让学生用模拟实验解释自然界中化石形成的过程。

活动后的科学在线有助于学生理解化石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