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简史

合集下载

泰山的形成地质简史

泰山的形成地质简史

泰山的形成地质简史泰山,素以“五岳独尊”位列五岳之首而驰名中外。

从泰山的高度看,主峰天柱峰(即玉皇顶)海拔1545米,相对高度1305米,在我国五岳中位列第三位,而何以位列五岳之首?泰山,古称“岱宗”,岱,大也:宗,长也。

又因它雄居我国东方,在我国古代。

“东方”意为“东方万物之始,春始自东方紫气东来”,而“春之初曰泰”,故春秋时期改称为泰山。

自秦代始历代封建帝王每逢登基定位都来泰山“封禅”,从而抬高了泰山的“身价”,使它成为我国名山而位列五岳之首。

从地质角度看,组成泰山山体的岩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变质杂岩,其年龄距今约2 5亿年,亦当位列五岳之首。

泰山是地壳发展某一阶段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古泰山形成、海陆演化、今日泰山形成三个阶段。

地质年代表参见表1。

在距今大约25亿年的太古代末期,地球发生一次造山运动,称为“泰山运动”(五台运动),它使太古代早期地槽阶段堆积的泥砂质—基性火山岩沉积岩层发生摺皱隆起为陆,并形成规模巨大的山系而耸立在海平面之上,古泰山形成。

在古泰山褶皱隆起形成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断裂、岩浆括动和变质作用,使原先沉积的岩石发生变质,后来又遭受多次混合岩化与花岗岩化作用,才形成今日我们所看到的组成泰山山体的变质杂岩岩石。

古泰山形成之后,又经历了长达18—19亿年的风化剥蚀时期,使古泰山山体地势趋于平缓。

到距今约6亿年的古生代早期,地壳发生震荡运动,使古泰山沉没于汪洋大海之中而进入海陆演化阶段,并在古泰山变质杂岩之上沉积了近二千米厚的海相石灰岩地层。

大约从4.6亿年古泰山再次上升为陆至今,一直处于剥蚀时期。

今日泰山大约在中生代末期到新生代中期掘起形成。

当地史发展进入到距今约2.45亿年的中生代,发生全球性造山运动,在我国称为燕山运动,它使太古代时期形成的稳定的结晶基底发生破裂而解体,构成许多断块凸起与凹陷,这时期古泰山处在泰山断块凸起构造位置上。

在距今约1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由于燕山运动的影响,沿泰山断块凸起的南缘产生数条北东东向高角度正断层,称泰安—大王庄断裂,使处在该断裂北侧的古泰山不断地抬升和遭受剥蚀,把山体高处变质杂岩上面的沉积岩盖层全部剥蚀掉,才使古老的变质杂岩得以重新裸露,形成今日泰山的雏形。

世界地质发展简史

世界地质发展简史

⽯器饰品陶器青铜器战国时期,中国步⼊铁器时代铁器时代秦汉以来,⼈们开始开发和利⽤⽯油、天然⽓、煤炭和盐。

⽕井古希腊泰奥弗拉斯托斯的《⽯头论》是最早的有关岩矿的专门著作。

亚⾥⼠多德在《⽓象学》亚⾥⼠多德⼤禹治⽔普林尼式⽕⼭阴阳阿维什纳(左)与⽐鲁尼(右)颜真卿、沈括段成式哥⽩尼法国的R.笛卡尔(1644)提出,地球以及其他天体是由以旋转运动为固有性质的原始粒⼦组成,正是原始粒⼦的这种旋涡运动使太阳系⽣成。

笛卡尔1749年,法国的布丰提出地球起源于太阳和彗星碰撞的灾变说。

布丰其后,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拉普拉斯先后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阐明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是逐渐冷凝⽣成的。

康德、拉普拉斯达·芬奇阿格⾥拉克李时珍徐霞客18世纪下半叶的旅⾏探险拉马克贝采利乌斯1829年英国的尼科尔发明了偏光显微镜,为岩⽯学的研究展现了⼴阔的发展前景。

显微镜赫顿于1787年、1788年先后发现岩层不整合现象,提出这是⼤陆变动的结果。

赫顿德国的布赫提出“隆起⽕⼭⼝”学说来解释⼭脉成因。

布赫莱伊尔、居维叶布拉维薄⽚博蒙槽台李希霍芬和他的《中国》1910年以前,中国学者编写的地质⽂献有虞和钦的《中国地质之构造》(1903)、鲁迅的《中国地质略论》(1903)和顾琅的《中国矿产志》(1906)等。

《地层学原理》《国际地层指南》同位素测年法李四光、黄汲清《岩⽯学组》变质作⽤毕利宾的《砂矿地质学原理》《中国矿产志略》贝尼奥夫带威尔逊旋回在中国70年代尹赞勋和李春昱介绍和引进了板块构造学说。

1986年杨遵仪、程裕淇、王鸿祯合著《中国地质》,在系统论述地层和岩浆活动的基础上,以活动论板块观点和阶段论的观点解释了中国地质构造发展史。

从70年代以来,中国地质学者积极参加了国际合作对⽐计划和岩⽯圈计划的学术活动,在青藏地质和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推动了中国地质科学与国际地质科学共同前进。

6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临 21 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新形势, 地质学将⾯临的两个挑战,,即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已越来越显著。

庐山地质发展简史

庐山地质发展简史

庐山地质发展简史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鄱阳湖北岸,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庐山地质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地质遗迹。

庐山地质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据研究,庐山地区大约在12亿年前形成了地壳。

随着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庐山地区陆续经历了造山运动、侵蚀剥蚀、沉积作用等地质过程。

在造山运动中,庐山地壳发生了抬升和变形,形成了丰富的岩石和矿产资源。

庐山地区的岩石主要包括花岗岩、片麻岩、变质岩等,其中以花岗岩最为常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庐山地区逐渐进入了侵蚀剥蚀阶段。

在侵蚀剥蚀过程中,雨水、河流等外界力量不断侵蚀和剥蚀地表岩石,形成了庐山地区独特的地貌景观。

庐山地区的地貌以山地、峡谷、河流为主,山体起伏,峡谷深切,河流纵横交错。

其中,庐山最高峰为天心顶,海拔1474米,是庐山地区的地质标志之一。

与此同时,庐山地区还经历了沉积作用。

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庐山地区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不断沉积,形成了丰富的沉积岩。

庐山地区的沉积岩主要包括砂岩、泥岩、灰岩等,这些岩石记录了庐山地区古代水体的变迁和地质环境的演化。

庐山地质发展的历史还可以通过化石来了解。

化石是地质历史的重要证据,可以揭示古生物的演化和地质环境的变迁。

在庐山地区的各个时期的岩石中,都可以找到不同种类的化石,如叶片化石、贝壳化石等。

这些化石反映了庐山地区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和地质环境的变化。

庐山地质发展的最后阶段是现代的地质活动。

近现代以来,庐山地区发生了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庐山地区的地质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庐山地区的自然力量也在不断塑造着地貌,如风化、侵蚀等作用。

总的来说,庐山地质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地质遗迹。

庐山地区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造山运动、侵蚀剥蚀、沉积作用等多个阶段,形成了丰富的岩石类型和地貌景观。

通过研究庐山地质发展的历史和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自然环境的变迁。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发展简史1.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的萌芽时期(远古~1450)岩石和矿物知识的积累对地质作用的认识对地球的启蒙认识中世纪的地质学2.地质学的奠基时期(1450~1750)地质哲学思想的初步发展对化石和地层的认识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的发展3.地质学的形成时期(1750~1840)地质考察旅行的兴起水成论和火成论地质学体系的形成灾变论和均变论4.地质学的发展时期(1840~1910)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动力地质学地槽地台学说和全球地质构造的理论综合5.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 )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的新阶段及板块构造学说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神奇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殊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辟、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

在蜿蜒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为了地质科学的知识体系。

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史划分为5个时期。

①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萌芽时期(远古~1450),以认识的直观和解释的猜测性为主要特征。

②地质学奠基时期(1450~1750),其特征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地质知识趋向系统化。

对地质现象试作理性解释,并逐步建立了观察和推理方法。

③地质学形成时期(1750~1840),一方面地质知识得到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人们将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加以思量,赋予解释。

地质思想、理论和学说十分活跃,由此初步形成为了地质学体系。

④地质学发展时期(1840~1910),其特征是地质知识和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了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全球性地质发展史的认识。

⑤20世纪的地质学(1910~ ),这一时期特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地质学说、地质学理论不断涌现,地质学分支学科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的其他学科相互沟通,形成为了全球性地质学体系。

南京地质发展简史

南京地质发展简史

南京地质发展简史标题:南京地质发展简史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地质发展史。

从古至今,地质力量塑造了南京的独特地貌和丰富矿产资源。

本文将带您回顾南京地质发展的历程,展示这座城市独特的地质魅力。

一、古老的地质变迁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拥有辽阔的河湖平原和丘陵地貌。

数亿年前,南京曾是一个海域,各种古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随着地壳运动,古海域逐渐隆起,形成了如今的丘陵。

同时,长江的冲击和沉积作用使得南京平原逐渐形成。

这些漫长的地质过程铸就了南京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二、奇特的地质景观南京的地质景观丰富多样,尤其以紫金山为代表。

紫金山是南京的城市背景之一,它由花岗岩构成,岩石呈现出美丽的斑驳色彩,是南京城市风貌独特之处。

除了紫金山,钟山、石头城等地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地质景观,吸引着众多地质学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

三、丰富的矿产资源南京的地质资源不仅体现在美景上,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南京盛产煤、铁、锰等矿产,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得南京在历史上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南京逐渐转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上,致力于保护宝贵的地质资源。

四、地质灾害与防范南京位于长江江岸,地势较低,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地质灾害给城市的安全稳定带来了威胁。

因此,南京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减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强地质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了防灾减灾的能力。

五、现代地质科研与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南京的地质科研与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致力于地质学领域的研究,为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预防、地质资源开发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地质科普也逐渐受到重视,许多地质馆和展览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提高了人们对地质学的认知水平。

总结起来,南京的地质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塑造了其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随着城市的发展,南京正努力保护地质遗产,提高地质灾害防范能力,并加强地质科研与教育。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发展简史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发展简史

第四纪主要是人类的出现并有多期冰期。鄂尔多斯南端的萨拉乌苏地区,晚更新世为河湖相的粉砂、粘土沉积,其中可见人类化石、旧石器与大量相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人类化石命名为“河套人”,哺乳动物群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主要有纳玛象、斑鬃狗、狼、鹿、披毛犀、野马、野驴、河套大角鹿等。
(二)早元古代——华北地台形成
这一时期的火山——沉积作用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以北的现今的乌拉山,大青山和色尔腾山一带,主要是一套海相的镁铁质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的火山熔岩和正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具典型的绿岩建造。同一时代沉积作用还发生在太古代古陆边缘区,为一套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
(五)中——新生代发展阶段——坳始发育
鄂尔多斯地区的早三叠世为气候干燥、炎热,植被不发育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湖相的红色细碎屑岩建造,沉积物主要为砂岩、泥岩,此间爬行动物繁盛,主要为前棱蜥类、鄂尔多斯兽、哈镇兽等四足行走的爬行类。中三叠世,盆地东缘沉积了红色砾岩、泥岩;中部沉积了灰绿色泥岩,局部夹煤层,植物日渐繁茂,主要为肋木、优脂杉等。爬行动物以中国肯氏兽为代表。中三叠世末发生了印支运动第II幕,造成中晚三叠世地层间断。盆地北部抬升,晚三叠世地层缺失,而西缘坳陷继续下陷,盆地中心也开始下陷,鄂尔多斯地区开始全面地进入了典型的内陆盆地发展期。晚三叠世,除北部外,其它地区沉积了灰绿色泥岩,局部夹煤层,盆地边缘区沉积厚度不过百米,盆地中部最大沉积厚度可达300米,而西部桌子山地区沉积厚度最大可达1800米,可见盆地坳陷中心在西部区。晚三叠世区内植物发育,形成了以延长植物群为代表的区域性植物群落。晚三叠世末发生了印支运动第III幕,盆地一度抬升,造成上三叠统部分地层被剥蚀。
早元古代末期的色尔腾山运动,导致地壳增厚、固结、克拉通化,构造运动伴随的岩浆活动,使华北地台基本固结和稳定,华北地台形成,地台范围向西包括阿拉善台隆,向东包括山西台隆,向北达白云鄂博一带,甚至更远。

第2单元 地质学发展简史

第2单元   地质学发展简史

第2单元地质学发展简史人类对地质学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地质学成熟较晚,通常认为近代地质学到1840年才建立起来。

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可以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起社会背景分为6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远古——1450)对自然界地质学现象的认识是朴实的二、奠基时期(1450——1750)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比较科学的解释三、形成时期(1750——1840)旅行和探险使得地壳成为直接研究的对象,使得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从思辨性转为以野外观察为主的实证性研究。

水成论:德国的维尔纳提出花岗岩和玄武岩都是沉积形成的;火成论:认为结晶岩是地下深处熔融物质上升到地表后形成的;水火之争促进了地质学从宇宙起源论、自然历史和古老矿物学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被称为第一次革命,它奠基了地球科学的思想革命,也形成以“固定论”作为哲学基础的“槽台论”长达一百多年的结论。

四、发展时期(1840——1910)五、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1970)板块构造说被称之为新全球构造理论,它标志着新地球观的形成,使现代地质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固定论”——槽台说;“活动论”——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称为地质学发展的第二次革命。

六、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方面,人类社会对个自然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全球变化以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均对地质学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大量地质资料的积累,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尤其是航空、航天、计算机、深部钻探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地质学获得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现代地质学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地质学观察与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日益扩大;2、地质学研究的精度与深度随着多学科的合作而不断提升;3、实验与模拟成为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手段;4、全球构造理论不断补充完善;5、资源与环境是地质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6、国际合作成为现代地质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溶洞地质发展简史

溶洞地质发展简史

溶洞地质发展简史
溶洞地质发展简史
溶洞是地球表面风化作用的一种产物,是地质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们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性和经济价值。

以下是关于溶洞地质发展的简史:
一、早期形成
早期形成的溶洞是由于地球表面水文循环过程中的溶蚀作用形成的。

在这些发展初期的洞穴中,一些基本的溶洞地质结构和特点开始形成,例如洞天、石笋和石柱等。

这些洞穴可能直接与地面表面海拔有关,因此受到降雨和强风的影响较大。

二、逐渐成熟
在溶蚀作用的长时间作用下,有些洞穴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惊人的溶洞景观,以及诸如地下河流、地下湖泊和地下城市等更为复杂的地质结构。

这期间,地球表面的环境条件逐渐发展成具有一致性的连续的沉积地层,对于这些连续地层的研究可以确定早期洞穴的溶洞地质结构和特点。

三、现代阶段
由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阶段的溶洞形成受到了更多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地质问题。

例如,人类开采、城市化和大气污染等现象,都会对地球表面地质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了更多新的溶洞问题。

综上所述,溶洞地质发展历程中存在着早期形成阶段、逐渐成熟阶段以及现代阶段等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地质问题,同时也需要对每个阶段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以便深入了解地球地质历史的演变过程。

馒头山地质发展简史

馒头山地质发展简史

馒头山地质发展简史
馒头山是中国浙江省一处以红色砂石为喀斯特峰林地貌的地理名
胜区,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东部。

馒头山地区早在新元古代就形成了核
桃岭组的泥盆系火山岩,因后期经历的变质、断裂、侵蚀等多重作用,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山峰、峡谷、溶洞和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

在新生代中新世,馒头山地区的地壳发生了显著隆升和断裂活动,这为后来的喀斯特地貌演化创造了条件。

中新世后期,馒头山地区经
历了一系列岩溶作用,包括化学风化、岩石溶出、角砾岩崩解等,形
成了大量的溶洞和地下河。

同一时期,地区还形成了许多天然大桥、
天坑、石柱和钟乳石等典型喀斯特地貌。

在海洋转向冲上陆地的晚新生代上新世,馒头山地区被沉积了厚
达数百米的新生代沉积物,主要有上新统和中新统的沉积物。

在这些
沉积层中,发现了初测古脊椎动物化石,说明当时在此地区生活着中
型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等。

在近现代,馒头山地区的景点逐渐成为游客旅游观光的必经之地。

为了保护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
保护馒头山景区,如规划建设保护区、完善保护设施、加强管理等。

目前,馒头山已成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和自然保护区。

中国地质简史

中国地质简史

中国地质简史说到地质,很多⼈都认为,不就是研究地球吗?什么是真实的地质?她起源于何时,⼜将⾛向何⽅?除了李四光、⼭楂树之恋,地质你还了解多少呢?序篇地质是什么?定义1:地质就是地球的性质和特征,具体来讲就是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发展演化历史等。

定义2:地质学就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发展演化的学科。

它是古⽼的五⼤⾃然科学基础学科之⼀。

定义3:地质⼈就是从事地质学及其衍⽣学科研究或相关⼯作的⼈群。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第1篇古⼈有地质吗?答案是肯定的,⼈类做为地球上的⼀种⾼级⽣物,是地球⽣命演化的终极成就。

⼈类演化本⾝就是地质学研究的范畴。

同时,⾃⼈类出现的那⼀天起,就开始了对地球的探索、发现以及资源利⽤。

01旧⽯器时代,⼈类利⽤岩⽯开始最初,古⼈利⽤岩⽯制造⽯器。

如中国的蓝⽥⼈、北京⼈所⽤⽯器⼤都由硬度较⼤的⽯英质矿物和岩⽯制成。

旧⽯器晚期,出现于⼭顶洞⽂化时的钻孔⽯质饰物,表明⼈类对岩⽯、矿物的相对硬度有了⼀定认识。

20万年前,北京⼈就开始利⽤岩⽯制作⼯具旧⽯器时代的⼯具02新⽯器时代,爱宝⽯,爱陶艺新⽯器时期,⼈类已利⽤天然宝⽯类矿物,如玛瑙,叶蜡⽯等作饰品。

陶器的烧制,如仰韶期的彩陶,龙⼭期的⿊陶,说明⼏千年前⼈类对粘⼟的性质⼜有了⼀定认识。

距今约7000年⾄5000年仰韶⽂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种重要的新⽯器时代彩陶⽂化,⽽且仰韶⽂化的发现与距今约7000年⾄5000年仰韶⽂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种重要的新⽯器时代彩陶⽂化,⽽且仰韶⽂化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是从中国地质调查所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开始的03商周,爱上青铜商、周是中国青铜器⿍盛时期,那时所⽤的铜矿⽯主要是⾃然铜和孔雀⽯,青铜器的冶炼也达到炉⽕纯青的⾼度,出现⼤量精美的青铜器。

河南安阳出⼟,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化的代表作三星堆出⼟的青铜纵⽬⾯具,造型诡奇04⾦沙,沙⾦不知从何开始,古蜀⼈开始爱上黄⾦。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学发展简史(精简版)

地质发展简史1.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的萌芽时期(远古~1450)岩石和矿物知识的积累对地质作用的认识对地球的启蒙认识中世纪的地质学2.地质学的奠基时期(1450~1750)地质哲学思想的初步发展对化石和地层的认识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的发展3.地质学的形成时期(1750~1840)地质考察旅行的兴起水成论和火成论地质学体系的形成灾变论和均变论4.地质学的发展时期(1840~1910)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动力地质学地槽地台学说和全球地质构造的理论综合5.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1910~)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的新阶段及板块构造学说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

在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了地质科学的知识体系。

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史划分为5个时期。

①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萌芽时期(远古~1450),以认识的直观和解释的猜测性为主要特征。

②地质学奠基时期(1450~1750),其特征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地质知识趋向系统化。

对地质现象试作理性解释,并逐步建立了观察和推理方法。

③地质学形成时期(1750~1840),一方面地质知识得到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人们将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加以思考,给予解释。

地质思想、理论和学说十分活跃,由此初步形成了地质学体系。

④地质学发展时期(1840~1910),其特征是地质知识和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全球性地质发展史的认识。

⑤20世纪的地质学(1910~),这一时期特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地质学说、地质学理论不断涌现,地质学分支学科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的其他学科相互沟通,形成了全球性地质学体系。

峨眉山地质发展简史

峨眉山地质发展简史

峨眉山是一座背斜断块山,西部隶属峨眉——瓦山断块带。

其地质发展史和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在距今约8.5亿年以前(即早震旦世),峨眉山区还是一片汪洋。

早震旦世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

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

震旦纪中后期到奥陶纪初期(距今7—5亿年左右),海水向我国西部、南部淹没而来,峨眉山区第二次沦为沧海,峨眉山区地壳缓慢沉降。

初期,地壳下降甚微,在1亿年的时间里,沉积形成了近1000米厚的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即目前一线天、大坪、洪椿坪等地出露的地层。

这个时期,大量的低等植被和单细胞动物开始诞生,现在洪椿坪附近的岩石上,尚可清晰地看到藻类的化石遗迹。

后期,地壳继续下降,并沉积形成了约1000米厚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

由于在总的下降过程中,其速度快慢不均,时降时停,甚至间有微小的上升。

因此,在从仙峰寺经遇仙寺到洗象池的地层上遗留下岩石交互成层,色彩交错的现象。

此地层含有丰富的笔石化石、三叶虫化石和腕足动物化石等。

到奥陶纪后期(距今4.5亿年左右),峨眉山区又开始上升出水面,形成汪洋中一座孤岛。

在其孤岛“生涯”的两亿年里,大地发生了地质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变,变得生机勃勃,万物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而峨眉山区却宁静地处于长期的剥蚀之中,故而其地层剖面中缺失了中奥陶世至石炭纪的历史记录,二叠纪地层直接覆盖在早奥陶纪的地层之上。

早二叠纪时期(距今约2.7亿年),我国南方发生了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峨眉山区第三次沦为海底,沉积形成了厚度为400—500米的碳酸盐岩层,为峨眉山悬岩、灵洞等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

如雷洞坪千米悬岩和七十二洞都出现在这套岩层中,并保存着珊瑚、腕足类和蜓科的化石。

延至晚二叠纪初期,峨眉山区又一次露出海面,成为攀西古裂谷带的一部分。

但好景不长,强烈的华力西运动致使它又进入了火海,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幔基性岩浆喷溢而出,铺盖了约50余万平方公里,冷却后形成为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

地质学发展简史

地质学发展简史

地质学的发展史可追溯至古时候人们对岩石、矿物和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在西方,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学者如毕达哥拉斯、恩培多克勒、斯特拉波等对地质学已有一定的认识。

17世纪末至18世纪是地质学的萌芽时期。

英国牛顿提出地球表面上的运动是由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所引起的理论,而法国笛卡尔则首次提出大陆漂移说。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是地质学的奠基时期。

1801年,英国地质学家赫顿提出地球演化的均变论,认为地球的变化是渐进的、均匀的,从而确立了地质学中的均变论。

1830至1840年,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主要是由冰川活动和地壳均衡作用引起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均变论。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地质学的发展时期。

1861至1863年,德国科学家洪堡德提出大陆边缘漂移和板块构造的理论,揭示了地球表面的运动和变化。

1905年,英国地质学家贝克提出地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辐射状分布的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动力学。

20世纪中叶至今是地质学的繁荣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地球的深入探索,地质学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许
多新的分支学科,如环境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地貌学等。

同时,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形成了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等分支学科。

地质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探索和创新的历程,为人类认识和了解地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中国地质学简史

中国地质学简史

中国地质学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人开始意识到地质变化的存在。

然而,地质学作为一门学科,直到19世纪末才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1900年代初,中国学者王大昕和徐永昌分别在欧洲和日本学习地质学,并将其带回中国。

他们开创了中国地质学的先河,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

192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地质矿产学会的成立,中国地质学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中国地质学家开始研究地质演化、地质构造和区域地质学等领域,提出了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观点,例如“中国大陆架”和“太平洋构造”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质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各地质勘探单位相继成立,一批杰出的地质学家如钱学森、曾庆存等开始涌现。

他们在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地质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地质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地质学研究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地质学家们开始深入探索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如环境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等。

如今,中国地质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球科学领域之一。

在地震、火山、矿产资源等方面有很广的应用。

地质发育简史

地质发育简史

地质发育简史古生代早二迭纪时,境内处于滨海环境,堆积厚540-2465米的碎屑岩和碳酸盐类岩石。

古生代末期,华力西运动波及境内,在南北向水平挤压力作用下,二迭系地层褶皱成山。

且沿断裂有华力西期花岗岩侵入。

三迭纪时期,境内处于抬升阶段,由于长期受风化剥蚀夷平作用,三迭系地层缺失。

侏罗纪早期,在山间洼地出现含煤沉积。

侏罗纪中晚期,各断陷盆地继续下陷,接纳了湖相堆积。

侏罗纪晚期,境内西部发生强烈的酸性火山爆发。

白垩纪早期,境内构造运动又发生一次新的改变。

松辽盆地开始缓慢下降。

早白垩纪时是盆地主要形成阶段,沉积范围不大,沉降速度最快,凹陷最深,下沉幅度达几百米以上。

晚白垩纪至第三纪是属于盆地的萎缩阶段,构造运动性质以缓慢上升为特点,故接受了厚度不大的湖相堆积。

第三纪晚期,盆地继续作大幅度下降,湖水浸漫范围加大,达到自早白垩纪沉积以来的最大范围。

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境内西部先后发生3次主要冰期和间冰期。

早更新世末期,地壳又有所抬升。

中更新世,再次明显沉降。

晚更新世末期,地壳又一度隆起,河流下切,在境内形成一些一级阶地。

全新世时期,在境内低洼地及河谷中堆积厚几十米的冲积淤积物。

地壳仍处于继续下降中。

晚近现代地壳仍在活动,1973至1985年,仍有二级以下小震发生。

构造区内大地构造处于松辽凹陷带上,西侧属于大兴安岭隆起。

嫩江断裂是一条北北东向的隐伏断裂带。

北起嫩江,经甘南县、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和白城市以西,往西南延伸至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辽宁省八里罕一带。

西侧葛根庙——大泡子构造带,是嫩江断裂带边缘的表露部分,东侧在白城市以西地下隐伏通过,总宽约20公里。

地球物理场的重力和地磁都有异常。

重力资料表明有0-10毫伽的正异常带,异常梯度变化明显,西侧重力值为-20-100毫伽,地壳厚度38-39公里;东侧重力值为-20-25毫伽,地壳厚度34-36公里。

航磁资料反映,在洮安县以南,大面积负磁场中展布北东20°-30°方向的正磁场带,梯度较陡,强度较大,一般为200-500伽玛,此断裂带是构造变异带。

中国地质学发展简史

中国地质学发展简史

中国地质学发展简史中国地质学的发展简史一、古代地质学的兴起1、战国时期:荀子等学者发现、描述岩石的属性,以及提出古洪水的假说。

2、秦汉时期:项羽提出“土木”的学说;施耐庵提出“天地外之现象,与地壳内之变异”;孙思邈发现泥炭并研究其形成机理。

3、唐宋时期:僧智大发现“車洞岩”;刘郁发现“火尖山”;杨珩发现“秦安峰”。

二、近代地质学的发展1、清朝时期:崔林式发现地层层位,奠定中国地质科学层次研究的基础;郑也夫发现涡湖。

2、民国初期:王至德系统研究了东南晚古生界的地层,探明了长江中游元古宙的基本地质特征;张大千发表《地理学与陆地地质学》一书,形成了中国地质学的基本理论。

3、抗战时期:南京大学成立中国首个地质系;北京大学设立第一个全国性的地质学实验室;南京大学陆地地质系开展了西南石油勘查研究,将地质学的研究引入实际勘探工作;抗战胜利后,地质实验室、系统、应用工程方面突飞猛进,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三、新时期的地质学1、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西方地学理论,扩大地质岩石学、矿产资源学、地质工程学领域的研究面;国家设立许多专业性地质学杂志和社团,形成了地质学的学术交流体系;重点开展矿产资源勘探研究,救灾评估研究等。

2、21世纪:中国地质学正经历分支化发展,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出现了中国地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岩石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等多个团体组织,其发展支持着中国地质学的发展。

四、地质科技及其应用1、钻探技术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钻探技术以及岩石地质勘查手段,对国内的大规模岩溶区进行系统整体研究,以及洞穴洞穴表面上体质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保护自然资��在人类使用和利用中受到破坏。

2、地震与防震:通过加强和发展地质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建立有效的地震预测机制;在火山、地震等灾害中,应用地质科学原理完成防止、减少损失及处理后续问题。

3、环境研究与保护:利用地质科学研究技术,预测及扼制地质灾害,提高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利用能力,为更有效的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山东地质发展简史

山东地质发展简史

山东地质发展简史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构造活跃,资源丰富。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文化繁荣之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山东地质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古代山东地质早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山东就有了人类的足迹。

当时的山东地区还是一个海湾,现在的泰山、莱芜等地都是海底。

到了公元前1600年左右,山东开始有了大量的青铜器出现,这标志着山东进入了青铜时代。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山东地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当时的山东地区,属于楚国、齐国、鲁国等国家的势力范围。

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山东的地质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如开采铁矿、煤矿等。

秦汉时期,山东地区属于齐郡、琅琊郡、东海郡等行政区划,这个时期,山东地质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强。

当时,山东地区的铁矿、煤矿、石灰石等资源被广泛开采和利用,为当时的经济和军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近代山东地质进入近代,山东地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世纪末,随着对煤炭、铁矿等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山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进入了高峰期。

当时,山东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煤炭、铁矿资源集散地之一。

20世纪初,山东地区的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山东地区的地质工作者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勘探技术,如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这个时期,山东地区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开采进一步扩大,为当时的工业和军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山东地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当时,山东地区的地质工作者开始全面系统地对山东的地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为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现代山东地质进入21世纪,山东地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山东地区的地质工作者开始加强对地震、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研究和防范,为当时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层资料
地史知识
我们在地表获井下坑道中,经常见到,一层又一层的沉积岩和
煤层。

它们都是在漫长的地壳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产物。


质学中,通常把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岩层,称为这一地质时期的
地层。

(一)地层单位
为了统一和方便对比,国际上称划分为地层通用单位分为界、系、统三级。

1、界
界是最大的地层单位.它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生物界演化史上的的阶段。

不同的界中的生物之间常有较明显的差别。

界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次一级的地层单位——系。

2、系、统
是第二级的地层单位,它是界的组成部分。

通常一个系可分
为上,中、下三统,少数的系分为上、下两统。

在生物方面每个统都有它的特有代表性种属。

此外,在一些煤矿区的地层系统中,常遇到的是一些地方性的单位:如群、组、段等。

群:是最大的地方性地层单位,其范围通常相当于一个统,有时可大于统,甚至大于系。

如华北上石炭统含煤地层称为太原群。

组:是地方性的基本地层单位,其范围通常小于一个统。

如华北下二迭统下部的含煤的地层称山西组。

段:是小于组的地方性地层单位。

组可以根据地层的岩性特
征等标志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段。

(二)地质时代
在划分地层系统的基础上,将地壳的发展历史相应的划分为
若干级地质时代的单位:代、纪、世……。

1、代
是国际最大的通用地质时代单位。

它与界相对应,代表形成
一个界的地层所经历的地质时代。

代又可再划分成若干个次一级
的地质时代单位——纪。

2、纪
是国际通用的第二级地质时代单位。

它与系相对应,代表形
成一个系的地层所经历的地质时代。

纪又可再划分为更次一级的
地质时代单位——世。

3、世
是国际通用的第三级地质时代单位。

它与统相了’一,代表形成一个统的地层所经历的地质时代。

通常一个纪可分/J早、中、晚三个世,少数的纪分为早、晚两个世。

三、地质简史
(一)太古代
·是最古老的一个地质年代。

约开始于45亿年前,结束于25
亿年前。

太古代期间曾发生过大的地壳运动,即鞍山运动。

在末
期发生了五台运动,这个运动标志着太百比发展阶段的结束和元
(一)太古代
·是最古老的一个地质年代。

约开始于45亿年前,结束于25
亿年前。

太古代期间曾发生过大的地壳运动,即鞍山运动。

在末
期发生了五台运动,这个运动标志着太百比发展阶段的结束和元古代发展阶段的开始。

太古代又称为隐生代。

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山西、河南
等地都有太古代地层出露。

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太古界”。

(二)元古代
是地质年代的第二个代,约并始于25亿年(五台运动)之后,
结束于620万年(蓟县运动)前。

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元古
界”。

(三)古生代
地质年代的第三个代。

古生代是地壳上出现大量生物的第一
个时代。

约开始于6亿2千年前(蓟县运动),结束于2亿3千万
年(华里西运动)前。

由于当时存在的生物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
大多数早巳灭绝,所以地壳发展的这一段历史被命名为古生代。

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六
纪。

前三个纪称为早古生代,后三个纪称为晚古生代。

在古生代,我国境内的大多曾沦为浅海,因此,沉积矿产十分
丰富,除了煤之外,还有铁、铝、锰、石油、磷等。

石炭二迭纪为地壳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的聚煤期。

我国华北、华南的一些著名大煤
矿大多是开采这个时代的煤层。

在西部及东部的古生代山系,由
于岩浆活动而形成了不少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

在古生于
间形成的一套地层叫“古生界”。

(四)中生代
中生代是继古生代之后的一个地史发展阶段。

由于这时期
物界的演化进程介于古代和近代之间,处于中间阶段,所以称为中
生代。

约开始于2亿3千万年(华里西运动)前,结束于8千万年
(燕山运动)之后。

中生代分为三迭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纪。

在我国,这个时期所发生的强烈地壳运动称燕山运动,其结果
形成了一系列的山间盆地和若干个内陆大型盆地。

在适当的气候
条件下,这些盆地常成为聚集煤,油页岩或生成石油的良好场所。

在中生代期间形成的地层叫“中生界”。

(五)新生代
是地质年代的第五个代,也是最新的一个代。

从8千万年乱
至今。

它划分为两个纪:第三纪和第四纪。

这个时期的地层在我
国绝大部分都以陆相沉积为主。

在这个期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叫
“喜马拉雅运动”。

在第三纪时期,由于气候比较潮湿温暖,在陆地上有大量的植
物繁殖,成为地壳发展史上第三个重要聚煤期,虽不如前两个聚煤
期那么可贵,但仍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个别煤田的煤层可达百米之上。

例如辽宁抚顺矿区就是这个期间形成的煤层。

在新生代期间形成的地层叫“新生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